常见眼眶内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一

合集下载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球及眼眶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神经鞘膜瘤
【MRI表现】
神经鞘瘤较小时呈一实质性肿块 。 与眼肌相 比,在T1加权图像上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在质 子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长T2加权上为稍低信号 。
Gd-DTPA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 明 显 强化, 而囊变区不强化。
神经鞘膜瘤
【诊断要点】
⒈位于肌锥内,边界较光整,形态规则类椭圆形 ⒉CT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后有均匀强化。 ⒊MRI上T1加权为均匀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质子加权
⑵泪腺混合瘤 a.部位不同,泪腺混合瘤位泪 腺 窝内。血管瘤多位于肌锥内。b.信号不同。
神经鞘膜瘤
在组织学上,神经肿瘤可分为神经鞘瘤( Neurilemoma ) 和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 )。 神经鞘瘤病人以中年人居多。此病大多位于肌 锥内。眼球向正前方突出为主要临床症状,可 伴有眼痛、头痛、复视、眼球运动障碍或视力 损害等,半数以上病例可在眶缘触到中等硬度 肿块。
Retinoblastoma
Retinoblastoma MRI
Retinoblastoma MRI T2W
Retinoblastoma CT
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要点
⒈发病年龄 1-3岁 ⒉临床症状 白瞳症或猫眼症为特征,单
侧或双侧发病。 ⒊X线上眼眶区内钙化灶 ⒋CT上眼球增大和球内软组织肿块并有钙
常见眼球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视网膜母细胞瘤(简称视母)是儿童最常 见的眼眶恶性肿瘤。发生率在1.5万至3万分之 一。
病理和临床表现
该肿瘤是先天性肿瘤,平均诊断时间在18个月左 右。有一定家族倾向。 视母起源于视网膜内层神经上皮 。由于血供不足 ,易产生钙化复合体结构。极少数病人可出现双 眼视母和松果体瘤。称之为“ 三边症”。 临床上典型表现:白瞳症,斜视,青光眼和视力 缺损,眼底表现为灰白色或黄白色半球形肿物。

眼眶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临床分析

眼眶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临床分析
中 圈分 类 号 : 7 9 7 R 3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4 4 ?0 】 2 16—0 1 一I6 )2 f —0 1 0 c A 1 2
Cl ia ay i o 2 Ca e fP i r lg a t mo s o i c lAn lss f2 s so rmay Ma in n n Tu F f山e Or i bt
n y maina ttmo fte o i we er to p ciey rve d. s ls Th 【 s o mr l n u r o h r t T ers e t l e iwe Re ut g s b v e ro tc mmo y t r rpo i n iu ldiod r Rh b— 1 n s mpomswee po tssa d vs a sr e a
I io—j n . IZ o—xa , U u —me d Xa i g L u a in S N B i i ( u nT m rHo i l K n ig 6 0 0 C ia) Y  ̄a u o s t , u mn 5 16, hn pa Abta t sr c :Obet e T td eciSo ah k cc aatr t sa dt ame t fp m r l n n tmoso eobtn e  ̄ jci os yt l cp to , hrcei i n e t n o n aymai a tt r ft ri v u h m sc r g t h l. h ̄ 2 ㈣ 2 o f
瘤 4例 ; 腺 腺 样 囊 性 癌 3例 ; 囊 鳞 状 细 胞 癌 2例 ; 泪 泪
其 中眼眶恶 性肿 瘤 2 2例 , 3 .% , 占 38 现将 有 关 资 料进

眼眶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眼眶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性 钝 痛 多 因 慢 性 炎 性 疾 病 、 内 恶 性 肿 瘤 及 鼻 咽 癌 眶 内 侵 眶
犯 。 眶 内 良性 肿 瘤 、 A 患 者 多 有 眶 区 不 适 及 沉 胀 感 。 TO
化道 及 肾 脏 。 童 常 见 的 眼 眶 转 移 肿 瘤 是 神 经 母 细 胞 瘤 、 儿 E iz 瘤 及 Wi s 。 ( 淋 巴 细 胞 增 生 病 包 括 非 霍 奇 金 wn 肉 l 瘤 m 4)
类 、 床 表 现 、 断及 治 疗均 与 眼球 疾 病 有较 大 差异 。 临 诊

织 炎 、 脉 血 管 瘤 、 细 血 管 瘤 和 淋 巴 管 瘤 、 样 囊 肿 及 表 皮 静 毛 皮 样 囊 肿 、 神 经 胶 质 瘤 、 经 纤 维 瘤 、 纹 肌 肉 瘤 、 移 性 神 视 神 横 转 经 母 细 胞 瘤 、 色 瘤 及 黄 色 瘤 等 多 见 于 儿 童 ; 壮 年 以 T O、 绿 青 A 各 种 良 性 肿 瘤 、 性 假 瘤 、 裂 性 眼 眶 骨 折 及 视 神 经 管 骨 折 炎 爆 ( 神 经 损 伤 ) 见 ; 年人 则 以恶 性 淋 巴瘤 _ 、 性假 瘤 、 视 多 老 4 炎 J 上
淋 巴 瘤 、 奇 金 淋 巴 瘤 、 化 不 良 的 淋 巴 瘤 及 淋 巴 浆 细 胞 霍 分 瘤等。 4 眼 眶 外 伤 : 括 眼 眶 软 组 织 挫 伤 ( 肿 、 血 、 肿 及 . 包 水 出 血
3 眼 球 突 出 : 球 突 出 是 眼 眶 病 最 常 见 的 临 床 表 现 。 眼 . 眼
眼 球 合 并 眼 眶 囊 肿 及 脑 膜 . 膨 出 等 , 中 以 先 天 性 小 眼 球 脑 其 合 并 眼 眶囊 肿最 为 多见 。 2 眼 眶 炎 性 病 变 : 为 3类 , 急 性 炎 性 病 变 , 蜂 窝 组 . 分 即 如 织 炎 、 肿 等 ; 发 性 炎 性 病 变 , 炎 性 假 瘤 、 性 眼 肌 麻 痹 脓 特 如 痛 等 ; 性 炎 性 病 变 , 血 管 炎 、 物 性 肉 芽 肿 及 Weee 肉 芽 慢 如 异 gnr 肿 等 。其 中以 炎性假 瘤 最 为 多见 。

眼眶肿瘤是怎么回事?

眼眶肿瘤是怎么回事?

眼眶肿瘤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眼眶肿瘤的病理病因,眼眶肿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眼眶肿瘤病因*一、病因:眼眶肿瘤并不是一种常见病,由于各种原因眼眶内可以发生肿瘤。

*二、发病机制:眼眶肿瘤有三种:(1)原发性:肿瘤起源于眼眶组织本身。

由于眼眶内的组织成分较多,故肿瘤类型也多种多样。

如泪腺混合瘤或圆柱瘤起源于上皮组织;脂肪瘤、横纹肌肉瘤起源于间质组织;视神经胶质瘤、神经鞘瘤来自神经组织;淋巴瘤或淋巴肉瘤起源于淋巴组织。

此外还有错构瘤,如血管瘤和神经纤维瘤等。

(2)继发性:肿瘤由眼眶邻近组织蔓延侵犯入眼眶,大多为恶性。

肿瘤来自鼻腔或副鼻窦者,如鳞状上皮细胞癌、未分化癌、腺癌、肉瘤等恶性肿瘤,以及粘液性囊肿、骨瘤等良性肿瘤。

常伴以鼻部症状,如鼻塞、鼻衄、鼻腔新生物以及具恶臭的鼻腔血性分泌物等;肿瘤来自鼻咽部者,如鼻咽癌、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等,经眶尖入眼眶,故常伴眶尖或眶上裂综合征;肿瘤来自颅腔者,主要为颅前窝肿瘤,如脑膜瘤和神经胶质瘤等,常伴眶上裂综合征,也可能存在Foster-Kennedy综合征和视野改变;肿瘤来自眼球者,多系球内恶性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或脉络膜黑素瘤晚期,肿瘤穿破球壁向眶内发展,少数系肿瘤细胞沿巩膜的血管神经孔道向眶内蔓延。

来自眼附属器的肿瘤主要是泪囊的恶性肿瘤、眼睑的睑板腺癌及结膜的鳞状上皮癌等。

(3)转移性: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经血流转移入眼眶,均为恶性肿瘤,如乳腺癌以及子宫颈、肾脏、甲状腺、前列腺、肺部等癌肿。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眼眶肿瘤病因,眼眶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眼眶肿瘤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眼眶肿瘤”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为婴幼儿最常
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 具有先天性和遗传性倾向。 90%发生于3岁以前,多为单侧发病,双眼发病约占
30%-35%。 肿瘤生长较快,早期发生坏死变性,并有细砂样或不
规则钙质沉着。 肿瘤最初生长于视网膜,向周围浸润性生长,侵及玻
急性起病,但发展缓慢,可反复发作,但激素治 疗有效。
临床表现是眼眶痛、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眼球 突出,眼睑和结膜肿胀充血。
根据其发生部位,眼眶炎性假瘤分型: ①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病例一) ②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 (病例一) ③泪腺炎型:泪腺增大; (病例一) ④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轻中度强化;(病 例二,三) ⑤肌炎型:眼外肌的肌腹及肌腱同时增粗,上直肌及内直 肌常见; (病例四) ⑥视神经束膜炎型:视神经增粗,边缘模糊; (病例五) ⑦弥漫型。
鉴别诊断 • 海绵状血管瘤 • 神经鞘瘤
与血管瘤鉴别: 肿瘤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渐进性强化,肿 块境界清楚,眼球壁和眼肌均不受侵犯,无 眼环和眼肌增厚的表现,瘤体内出现静脉石 有助于诊断。
与神经鞘瘤的鉴别: 神经鞘瘤一般与视神经联系紧密,根据其 成分的不同肿瘤可出现囊样变,增强扫描 其实性部分可见中度至明显强化。肿块境 界清楚,病变生长方式与眶前后径一致呈 长椭圆形或条索状。但肿块型炎性假瘤与 眶内神经鞘瘤有时难以鉴别。
发生神经鞘瘤。 • 眶内神经鞘瘤易发生囊变,MRI表现为信
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 血管瘤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特点。
有时在影像上两者较难鉴别。
Graves 眼病
(Graves ophthalmopathy)

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

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

d i 1 .9 9 j sn 1 0 - 7 52 1 .70 5 o : 03 6 / . s . 6 5 2 .0 00 .5 i 0
作者单位 : 10 浙 江省湖州市 中医 院放 射科 ( 旭铭 )放 射科 330 泮 ,
( 田萍 , 祝跃明 , 金中高)
作为系统淋 巴瘤 的局部表现 E, 4 因此 , ] 原发性 眼眶淋 巴瘤 更 为少 见 。 3i 临床 表 现 原 发性 眼 眶 淋 巴瘤 可 发 生 于任 何 年 .
1 1 2O
实用医学杂志 2 1 年身 00
卷第王期
注 : 左侧 眼眶内侧泪腺区见软组织肿块 影 , D, 密度均匀 , 与眼外直肌问界 限模 糊 ; 增强后病 灶呈均匀强化 ; 为图 D下 方层面 , E, F, 内侧皮下软 组织增厚 . 并见异常强化 , 与正常皮下组织分 界不清
图 2 左 侧 眼 眶 淋 巴瘤
关键 词 淋 巴瘤 : 眼 眶 : C T
原 发性 眼眶淋 巴瘤 比较少见 , 为原发 于眼眶并 经全
身 系统性 检查未发 现全身 其他部位 淋 巴瘤病 变 . 由于眼 眶 淋 巴瘤 手术难 以完 全切 除 。 疗 为首选 的治疗 方法 , 放 预 后较好 [, 因此 . 确 的诊 断 对 临床 决定 治疗 方 案 极 准 其 重要 。本 文 收集 了 6例 经病 理确 诊 的眼 眶淋 巴瘤 患 者资料 , 析其 c 分 T表 现 , 以提 高对本病 的诊断 能力 。 1 资 料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6例 中男 4例 , 2例 , . 女 年龄 4 0~6 7 岁, 平均 5 . 。临床 表 现为 眼 睑 肿块 2例 , 球 突 67岁 眼 出 4例 , 力 下 降 2例 及 眼 睑 下垂 1 , 无 其 他 部 视 例 均 位淋 巴瘤 发 现 12 检 查 方 法 C . T检 查 使 用 S ma m A — o t R T型 C o T 或 l 东 芝 A uln螺 旋 c 6层 q io i T机 ,轴 位 扫 描层 厚 1 0 1I, 同 时加 作冠 状位 扫 描 , Tl 3例 l l 层厚 为 05c 均 为平 . m。 扫 +增 强 检 查 .造 影 剂 采 用 碘 必 乐 或 欧 乃 派 克 9 O m , 率 30mL s 增 强 后 动 、 期 扫 描 延 迟 时 间分 L速 . / , 静

眼眶原发性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及文献复习

眼眶原发性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及文献复习

超声诊断左房前壁夹层伴左室左房瘘 1 例
赵真 崔嘉萍
患者男 , 36 岁。 活动后发憋、气短 3 年, 加重伴 粉红色泡沫样痰半月入院。 查体: B P 96�73 mm H g ( 1 m m H g = 0 1133 kP a ) , 半卧位, 口唇发绀, 双侧颈
作者单位: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
图 1 左眼眶原发性淋巴瘤声像图
[ 1 ] 周全, 刘斯润, 黄力, 等 1 眶部肌锥外间隙非何 奇金淋巴瘤的 高分
辨率的M R I 表现 1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 ( 3) : 24822511
[ 2 ] 杨文利 1 眼科超 声诊 断学 1 北 京: 科学 技术 出版 社, 2006: 2482 2491 [3 ] 周 永昌, 郭 万学 1 超声 医学 上册 14 版, 北京: 科学技 术出 版社, 2003: 2961 [4 ] 王 向明, 黄文鑫 1 眼眶原发性 淋巴瘤C T、 M R I 表 现及文献复 习 1
讨论 眼眶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结外 恶性肿瘤 , 绝大多数来源于B 淋巴细胞 , 呈低度恶性。 临床上眼眶原发性淋巴瘤好发于 50 岁以上男性 , 大多 数学者认为其发病部位为眼眶前部或外上部, 累及眼
作者单位 330006 南昌市,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63215 收稿, 92 天 刊出 )
— 10 2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 年 第 24 卷第6 期� C h in ese J U lt raso und M ed V o l 24 No 6�
病例报告
眼眶原发性淋巴瘤超声表现 1 例及文献复习
皮小兰 李沿江 李车英 刘燕娜

眼眶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眼眶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维普资讯
眼科杂志 2 ∞2年 3月 第 3 8卷 第 3 翅


Q ! 堡 墼
0 ㈣ .3 3 l 4 6: 4 3 ]
样 生 长 因 子. 及 其协 同 作 用 列 牛 晶 状 傩 上皮 细 胞 增 殖 的 影 响 I
中 毕 眼 科 杂志 ,9 93 : 2 4 19 ,54  ̄ 6
( 本文编辑 : 蔡丽枫 )
病 例 报 告
眼眶 内原 发 性 , 眶下及 内壁骨质破坏 , 上颉窦受 累 切除眶 内肿瘤 , 质 软, 边界不清 , 无包膜 , 咬脒受 累眶壁 , 刀烧 灼 骨面 帽邻 电 鼻窦 黏膜肥厚 , 尚完整 :病 理诊 断 : 恶性黑色索瘤 。 讨论 眶 内恶性黑色素瘤分 为原发性 和继发性 :继发 者由皮肤 、 结膜 或脉 络膜恶性 黑色素 瘤蔓延 而来 , 原发 者罕 见:我科 在 加 年 中确诊 400余 倒 眼眶 病 中仅见 此 1例。 0
学分子生物学
【 哪j J
北 京 :科 肇 出 版社 . 99 3 19 2 08
c 】e o h n g n r ft e h 锄 ef rte o h
6 高丹 字 ,惠延 年 ,吉 启 安 ,等 小儿 与老 年 白 障 晶 状 体上 皮 细 胞 密 度 厦 增 殖 细 胞 棱 抗 原 表 选 . 中 华 眼 科 杂 志 ,I9 , 3 : 9 8 4
9 刘 冬 玲 .是静 安 ^ 原 代 晶 状 悼 上皮细 胞 l
e oi I 1 s kn m h q  ̄ e
e i ei pl t h i  ̄ h r ̄ c l c ua : ̄ t a
多 肽 和
A的 医
表达 中 华 眼 科 杂 志 ,1 83 :0 -0 9 ,4 2527 9 l 马雅 銮 细 胞 周 期 和细 胞 凋 见 : 天 祥 ,田竞 生 ,t 编 f 】 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为“袖管征”。
“双轨征”并不是视神经脑膜瘤的特征性征象,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转移瘤也 可有此征象。
病变如向视神经管内蔓延则可见视神经管扩大。
MR: 形态同CT。 T1WI稍低密度,T2WI呈等或高密度。
视神经鞘脑膜瘤
视神经鞘脑膜瘤
鉴别诊断: 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炎 视神经转移瘤 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大
婴幼儿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岁以 下儿童,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 肿瘤。
临床表现: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瞳孔区 白色反光,表现为白瞳症。
白瞳症
CT: 起于视网膜。 结节状肿物突入玻璃体,与玻璃体密度相
比为高密度,密度不均匀。 钙化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沿视神经侵入颅底。 可伴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视力一 般不受影响,少数肿瘤压迫视神经,可有 相应的视野缺损。
83%的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肌锥内。
CT: 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可有静脉石,与
眼外肌等密度,一般不累及眼球、视神经和眼外 肌。 多数与眶尖之间保留一个“黑三角”。 增强扫面呈渐进性强化 。
MR: T1WI与眼外肌比较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
常见眼眶内原发性肿瘤的诊断
解剖特点
空间狭小 多组织 多间隙 多通道
a.横断位T1WI,1睫状体 2泪腺睑部 3泪腺眶部 4内直肌 5外直肌6眶尖部脂肪; b.横断 位T2WI ,1前房 2晶状体 3泪腺 4玻璃体 5视神经眶内段 6球后脂肪 7外直肌 8蝶骨大翼; c.冠状位T1WI,1眼上肌群 2上斜肌 3外直肌 4视神经 5眼动脉 6内直肌 7下直肌; d.横 断位增强联合脂肪抑制, 1玻璃体 2泪腺 3视网膜脉络膜复合体 4外直肌 5内直肌 6球后 脂肪 7视神经管内段 8前床突
鉴别诊断 视神经脑膜瘤 视神经炎 视神经转移瘤 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大
视神经鞘脑膜瘤
多发生于中年妇女。
临床表现:眼球逐渐向正前方突出,视力 下降发生于眼球突出之后。
起源于蛛网膜纤维母细胞或硬脑膜内面的 内皮细胞。
CT: 一般沿视神经生长的管形或梭形肿块。 等密度,密度均,部分可见钙化。 增强强化明显,横断面上表现为“双轨征”,冠状面上表
主要发生于眼球后极部,85%发生于脉络膜。
CT: 蘑菇状,基底宽,颈细,高密度实质肿块,增强
后轻-中度强化,如果有囊变坏死,则强化不均匀。
MRI: 短T1短T2信号影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CT
MRI
T2Wi T1WI
鉴别诊断: 脉络膜骨瘤 脉络膜转移瘤 视网膜下积液
除脉络膜骨瘤的CT表现较容易鉴别外,其 他病变与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MRI 并结合临床表现包括眼底镜、B超等检查。
CT平扫示右眼玻璃体混浊,内可见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 (★),密度不均匀,内有钙化斑,右眼环增厚
鉴别诊断 脉络膜骨瘤:见于成年人,轻度突出的高 密度肿块,少有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血管瘤:大多为海绵眼球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40-50岁)
临床表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 漂浮物,伴有广泛视网膜脱离时视力严重 下降甚至失明。
毛细血管瘤
最常见于婴幼儿(1岁以内),又称婴儿型 血管瘤
好发于眶周皮肤,眼睑最易受累,也可同 时侵及眼眶内,因为其没有包膜,侵袭性 强,单纯原发于眼眶肌锥内的比较少。
临床表现:眼睑肤色略呈紫蓝色或蓝色, 哭闹时肿物可增大,上睑下垂,压迫眼球, 引起弱视、斜视、屈光不正。
CT: 眼睑及眶内不规则高密度影,肿块呈膨胀
呈高信号。 完整的包膜呈“晕环征”。
MRI平扫横断面T1WI(A)示左侧肌锥内间隙略低信号的椭圆形肿块, 前内缘有环形低信号影(▲);横断面T2WI(B)示肿块呈高信号, 可见低信号的分隔影(▲)和“晕环征”(↑);动态增强扫描图像 (C~E)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C图箭头示开始强化的小片状影; 脂肪抑制后增强(F)显示除线状低信号分隔影不强化外(▲),其余 全部强化
鉴别诊断:
神经鞘瘤(密度不均,内有囊变或坏死, 增强后肿瘤立即不均匀强化)
局限性淋巴管瘤(密度不均,淋巴管腔内 有出血在CT为高密度或由于陈旧出血而表 现为低密度,增强后肿瘤为程度不等的不 均匀强化。)
淋巴管瘤
多发生于儿童。 临床表现:眼球突出,波动性大,若肿瘤
内有自发性出血可产生巧克力囊肿引起明 显的眼球突出。 淋巴管瘤具有广泛的纤维血管增生,容易 反复出血。 框内淋巴管瘤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
眼眶内占位病变按位置可分为:肌椎内,肌椎外,眼眶骨膜下病变 肌椎内病变常见有:视神经胶质瘤 脑膜瘤 神经鞘瘤 血管瘤 炎性假 瘤 肌椎外病变常见有:泪腺肿瘤 炎性假瘤 淋巴瘤 眼眶骨膜下病变常见: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骨源性肿瘤 眼球占位性病变:视神经母细胞瘤 脉络膜黑色素瘤 脉络膜血管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性生长,周围结构受压,移位明显。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动态扫描病变有早期
充盈而且快速廓清(延时强化)的特点。
MR: T1WI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内动脉
血流速度快的区域可表现为流空现象。
T1WI
T2WI
T1WI增强+抑脂
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 浸润型炎性假瘤
海绵状血管瘤
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发生于 30-40岁,约占2/3。
MR: 形态同CT 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a.CT横断位骨窗,b.MRI横断位T1WI,c.MRI横断位T2WI, d.MRI横断位增强联合脂肪抑制。CT见右侧视神经管扩大 (↑),骨皮质受压变薄;MRI显示右侧眼球突出,视神经梭 形增粗,呈等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
视神经胶质瘤
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发生于成人的较 少见。
约15%同时有神经纤维瘤病的表现。
临床表现:视力下降、眼球突出,视力下 降多发生于眼球突出之前。
CT: 视神经呈梭形增粗,若发生在视神经管内表现为
视神经管内视神经增粗和视神经管扩大,如果视 神经胶质瘤同时累及眶内、视神经管和视交叉则 在表现为“哑铃征”。 密度均匀,少部分肿瘤内有囊变和钙化。 增强呈轻度-中度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