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眼眶内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二)
泪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

泪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摘要】目的讨论泪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鉴别。
结论泪腺肿瘤在眶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而泪腺混合瘤又是其中最常见者,有良性及恶性2种。
【关键词】泪腺肿瘤诊断泪腺肿瘤分为泪腺多形性腺瘤和泪腺腺样囊性癌。
一、泪腺多形性腺瘤(混合瘤)泪腺多形性腺瘤起源于泪腺上皮细胞,多有包膜,质软,呈胶冻状,生长缓慢,多发生于20~50岁青壮年,上睑肿胀,眶外上方可扪及硬性肿物,复视,眼球向下突出,压迫眼球视力下降,少数可发生恶变成为泪腺多形性腺癌。
泪腺肿瘤在眶原发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而泪腺混合瘤又是其中最常见者,有良性及恶性2种。
1.良性泪腺混合瘤多见于中年人,病程长,来源于沔腺管或腺泡,也可以起源于副泪腺及先天性胚胎组织残留(泪腺原基)。
(1)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睑部泪腺起源的泪腺混合瘤,侵及上皮下及穹隆部结膜,肿块易于早期发现及扪及,又可引起上睑下垂。
眶部泪腺混合瘤,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在眼眶缘外上方可扪及硬而不规则肿块,有移动性,一般与皮肤、眶缘无粘连,继之眼球向前方及内下方移位突出,并有向外、向上运动障碍。
视力障碍:早期视力无明显变化,可有复视。
随着病程的发展,可有视力减退,其原因可有肿瘤压迫眼球引起明显散光,或是暴露性角膜炎,也可能是视神经受累。
眼底检查:有时可见视盘水肿,静脉充盈及视网膜皱褶。
骨质变化:X线摄片、CT检查,一般可见泪腺部位局限性扩大,骨质吸收或全眼眶扩大,骨壁变薄,但无骨质破坏。
(2)病理特点:大部分的病例在黏液性的实质中司见到腺管状组织,它是由2层上皮组织组成,内层上皮可分泌黏液物质,又可引起扁平上皮鳞状化生。
外层细胞向黏液瘤样、纤维陛或软骨样物质化生。
从泪腺的腺泡或导管的上皮细胞发生腺瘤,又可引起间质的各种变化,呈现复杂的组织改变。
肿瘤的实质有丰富的透明质酸酶抗酸性黏多糖物质。
肿瘤的包膜及肿瘤本身有明显纤维组织可以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眼眶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临床分析

Cl ia ay i o 2 Ca e fP i r lg a t mo s o i c lAn lss f2 s so rmay Ma in n n Tu F f山e Or i bt
n y maina ttmo fte o i we er to p ciey rve d. s ls Th 【 s o mr l n u r o h r t T ers e t l e iwe Re ut g s b v e ro tc mmo y t r rpo i n iu ldiod r Rh b— 1 n s mpomswee po tssa d vs a sr e a
I io—j n . IZ o—xa , U u —me d Xa i g L u a in S N B i i ( u nT m rHo i l K n ig 6 0 0 C ia) Y  ̄a u o s t , u mn 5 16, hn pa Abta t sr c :Obet e T td eciSo ah k cc aatr t sa dt ame t fp m r l n n tmoso eobtn e  ̄ jci os yt l cp to , hrcei i n e t n o n aymai a tt r ft ri v u h m sc r g t h l. h ̄ 2 ㈣ 2 o f
瘤 4例 ; 腺 腺 样 囊 性 癌 3例 ; 囊 鳞 状 细 胞 癌 2例 ; 泪 泪
其 中眼眶恶 性肿 瘤 2 2例 , 3 .% , 占 38 现将 有 关 资 料进
眼眶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犯 。 眶 内 良性 肿 瘤 、 A 患 者 多 有 眶 区 不 适 及 沉 胀 感 。 TO
化道 及 肾 脏 。 童 常 见 的 眼 眶 转 移 肿 瘤 是 神 经 母 细 胞 瘤 、 儿 E iz 瘤 及 Wi s 。 ( 淋 巴 细 胞 增 生 病 包 括 非 霍 奇 金 wn 肉 l 瘤 m 4)
类 、 床 表 现 、 断及 治 疗均 与 眼球 疾 病 有较 大 差异 。 临 诊
一
织 炎 、 脉 血 管 瘤 、 细 血 管 瘤 和 淋 巴 管 瘤 、 样 囊 肿 及 表 皮 静 毛 皮 样 囊 肿 、 神 经 胶 质 瘤 、 经 纤 维 瘤 、 纹 肌 肉 瘤 、 移 性 神 视 神 横 转 经 母 细 胞 瘤 、 色 瘤 及 黄 色 瘤 等 多 见 于 儿 童 ; 壮 年 以 T O、 绿 青 A 各 种 良 性 肿 瘤 、 性 假 瘤 、 裂 性 眼 眶 骨 折 及 视 神 经 管 骨 折 炎 爆 ( 神 经 损 伤 ) 见 ; 年人 则 以恶 性 淋 巴瘤 _ 、 性假 瘤 、 视 多 老 4 炎 J 上
淋 巴 瘤 、 奇 金 淋 巴 瘤 、 化 不 良 的 淋 巴 瘤 及 淋 巴 浆 细 胞 霍 分 瘤等。 4 眼 眶 外 伤 : 括 眼 眶 软 组 织 挫 伤 ( 肿 、 血 、 肿 及 . 包 水 出 血
3 眼 球 突 出 : 球 突 出 是 眼 眶 病 最 常 见 的 临 床 表 现 。 眼 . 眼
眼 球 合 并 眼 眶 囊 肿 及 脑 膜 . 膨 出 等 , 中 以 先 天 性 小 眼 球 脑 其 合 并 眼 眶囊 肿最 为 多见 。 2 眼 眶 炎 性 病 变 : 为 3类 , 急 性 炎 性 病 变 , 蜂 窝 组 . 分 即 如 织 炎 、 肿 等 ; 发 性 炎 性 病 变 , 炎 性 假 瘤 、 性 眼 肌 麻 痹 脓 特 如 痛 等 ; 性 炎 性 病 变 , 血 管 炎 、 物 性 肉 芽 肿 及 Weee 肉 芽 慢 如 异 gnr 肿 等 。其 中以 炎性假 瘤 最 为 多见 。
眼眶肿瘤是怎么回事?

眼眶肿瘤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眼眶肿瘤的病理病因,眼眶肿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眼眶肿瘤病因*一、病因:眼眶肿瘤并不是一种常见病,由于各种原因眼眶内可以发生肿瘤。
*二、发病机制:眼眶肿瘤有三种:(1)原发性:肿瘤起源于眼眶组织本身。
由于眼眶内的组织成分较多,故肿瘤类型也多种多样。
如泪腺混合瘤或圆柱瘤起源于上皮组织;脂肪瘤、横纹肌肉瘤起源于间质组织;视神经胶质瘤、神经鞘瘤来自神经组织;淋巴瘤或淋巴肉瘤起源于淋巴组织。
此外还有错构瘤,如血管瘤和神经纤维瘤等。
(2)继发性:肿瘤由眼眶邻近组织蔓延侵犯入眼眶,大多为恶性。
肿瘤来自鼻腔或副鼻窦者,如鳞状上皮细胞癌、未分化癌、腺癌、肉瘤等恶性肿瘤,以及粘液性囊肿、骨瘤等良性肿瘤。
常伴以鼻部症状,如鼻塞、鼻衄、鼻腔新生物以及具恶臭的鼻腔血性分泌物等;肿瘤来自鼻咽部者,如鼻咽癌、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等,经眶尖入眼眶,故常伴眶尖或眶上裂综合征;肿瘤来自颅腔者,主要为颅前窝肿瘤,如脑膜瘤和神经胶质瘤等,常伴眶上裂综合征,也可能存在Foster-Kennedy综合征和视野改变;肿瘤来自眼球者,多系球内恶性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或脉络膜黑素瘤晚期,肿瘤穿破球壁向眶内发展,少数系肿瘤细胞沿巩膜的血管神经孔道向眶内蔓延。
来自眼附属器的肿瘤主要是泪囊的恶性肿瘤、眼睑的睑板腺癌及结膜的鳞状上皮癌等。
(3)转移性: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经血流转移入眼眶,均为恶性肿瘤,如乳腺癌以及子宫颈、肾脏、甲状腺、前列腺、肺部等癌肿。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眼眶肿瘤病因,眼眶肿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眼眶肿瘤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眼眶肿瘤”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常见眶内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 )为婴幼儿最常
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 具有先天性和遗传性倾向。 90%发生于3岁以前,多为单侧发病,双眼发病约占
30%-35%。 肿瘤生长较快,早期发生坏死变性,并有细砂样或不
规则钙质沉着。 肿瘤最初生长于视网膜,向周围浸润性生长,侵及玻
急性起病,但发展缓慢,可反复发作,但激素治 疗有效。
临床表现是眼眶痛、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眼球 突出,眼睑和结膜肿胀充血。
根据其发生部位,眼眶炎性假瘤分型: ①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病例一) ②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 (病例一) ③泪腺炎型:泪腺增大; (病例一) ④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轻中度强化;(病 例二,三) ⑤肌炎型:眼外肌的肌腹及肌腱同时增粗,上直肌及内直 肌常见; (病例四) ⑥视神经束膜炎型:视神经增粗,边缘模糊; (病例五) ⑦弥漫型。
鉴别诊断 • 海绵状血管瘤 • 神经鞘瘤
与血管瘤鉴别: 肿瘤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渐进性强化,肿 块境界清楚,眼球壁和眼肌均不受侵犯,无 眼环和眼肌增厚的表现,瘤体内出现静脉石 有助于诊断。
与神经鞘瘤的鉴别: 神经鞘瘤一般与视神经联系紧密,根据其 成分的不同肿瘤可出现囊样变,增强扫描 其实性部分可见中度至明显强化。肿块境 界清楚,病变生长方式与眶前后径一致呈 长椭圆形或条索状。但肿块型炎性假瘤与 眶内神经鞘瘤有时难以鉴别。
发生神经鞘瘤。 • 眶内神经鞘瘤易发生囊变,MRI表现为信
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 血管瘤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特点。
有时在影像上两者较难鉴别。
Graves 眼病
(Graves ophthalmopathy)
医生三基理论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医生三基理论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1、下列 X 线征象中,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癌的鉴别要点的是: ( )A、管腔边缘凹凸不平B、钡剂通过缓慢C、纵行黏膜皱襞消失D、充盈缺损E、管壁仍见扩张与收缩现象答案:E2、肝炎肠道门诊的管理中下列哪项错误A、诊室、人员、器械、用具固定B、接触病人后洗手C、取药、注射、采血、化验与普通病人分开D、肝炎按黄疸和无黄疸进行隔离E、挂号、候诊与普通门诊分开答案:D3、低渗性缺水的症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手足麻木B、常有口渴C、疲乏、头晕D、直立性晕倒E、血压下降答案:B4、迄今,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金标准”是: ( )A、CTB、心血管造影C、超声心动图D、X 线平片E、MRI答案:B5、肩关节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 ( )A、喙突下 5 cmB、肩锁关节C、喙突下 2 cmD、喙突E、肱骨头6、放大摄影的定位方法,错误的是: ( )A、透视、照片综合法B、解剖学定位法C、透视定位法D、生理定位法E、X 线平片定位法答案:D7、皮肤检查描述哪项不正确A、皮肤粘膜出血,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褪色B、皮肤有小红点,高出皮肤表面,压之褪色者为丘疹C、荨麻疹呈苍白或片状发红改变,不突出皮肤表面D、皮肤粘膜出血,不高出皮肤, <2mm者,为出血点E、皮肤粘膜出血,高出皮肤,有波动, >5mm为血肿答案:C8、下列 X 线征象中,提示为恶性的是: ( )A、腔外龛影B、项圈征C、放射状黏膜纠集D、环堤E、狭颈征答案:A9、下面的药物中不是溶栓药物的是: ( )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B、链激酶C、尿激酶D、冬凌克栓酶E、双香豆素答案:E10、下列关于胰腺癌的 CT 表现,错误的是: ( )A、平扫时胰腺肿块为低密度B、可伴有肝内外胆管和胰管的扩张C、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由低密度肿块变为高密度肿块D、可以侵犯胰周血管E、可伴有后腹膜淋巴结转移11、麻醉下产生高血压的原因是A、血容量不足B、动脉血氧分压过低C、二氧化碳蓄积D、复合麻醉E、手术中的牵拉反应答案:C12、肝性脑病病人给予肠道消毒剂最主要的目的是A、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的形成B、预防原发性腹膜炎C、减少真菌的繁殖D、防止继发性肠道感染E、清除致病菌的毒素答案:A13、20岁青年女性反复性尿频、尿急、偶有终末性血尿半年,首先考虑为A、肾结核B、急性肾盂肾炎C、尿道膀胱炎D、滴虫性阴道炎E、膀胱结石答案:C14、对咽后壁脓肿行检查或处理时,病儿体位应是A、平卧位B、侧卧位C、仰卧垂头位D、半卧位E、坐位答案:C15、头颅 CT 上高密度病灶可以是: ( )A、室管膜瘤B、出血C、钙化D、脑膜瘤E、以上都是16、目前,诊断肺动脉瓣狭窄首选的无创影像技术是: ( )A、CTB、超声心动图C、MRID、X 线平片E、PET答案:B17、成人最常见的眼眶内原发性肿瘤是: ( )A、神经鞘膜瘤B、泪腺多形性腺瘤C、脑膜瘤D、视神经胶质瘤E、海绵状血管瘤答案:E18、Watson-Crick的DNA结构模型A、是一个三链结构B、DNA双股链的走向呈反向平行C、碱基之间以共价结合D、碱基A-U配对E、磷酸戊糖主链位于DNA螺旋内侧答案:B19、骨质疏松是指:( )A、骨的无机成分增加B、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C、骨的有机成分减少D、骨的有机成分增加E、骨的无机成分减少答案:B20、手部伤口清创处理的原则应除外A、在气囊止血带控制下进行B、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C、清创越早,感染机会就会越少D、为防止感染,软组织应多切除E、超过12小时。
眼眶转移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眼眶转移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眼眶转移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眼眶转移性肿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眼眶转移性肿瘤如何诊断鉴别,眼眶转移性肿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眼眶转移性肿瘤常见检查:常见检查:CT造影增强扫描、虹膜检查法、集光检查法*一、检查1、原发癌肿的实验检查如一些与肿瘤相关的癌胚抗原(CEA),前列腺PSA抗原等,放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技术也十分常用。
3.X线检查转移于眶骨骨髓或侵犯眶壁的肿瘤可见溶骨改变。
4.超声探查可发现形状不规则,内回声低或中等,分布不均匀或均匀,声衰减较强的异常回声区,病变内坏死,出血区显示为暗区。
6.磁共振成像对眶内和颅内软组织分辨力更高,其发现肿瘤和鉴别诊断优于CT,眶内肿瘤形状不规则,T1WI中低信号,T2WI高信号。
*以上是对于眼眶转移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眼眶转移性肿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眼眶转移性肿瘤易混淆疾病。
*眼眶转移性肿瘤如何鉴别?:*一、鉴别主要针对原发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
眼眶原发性肿瘤尤其是良性肿瘤病史较长,发展缓慢,影像学检查一般容易诊断。
眼眶原发性恶性肿瘤以泪腺上皮性肿瘤最多见,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较有特征性。
眼眶转移性肿瘤一般病史短,进展快,常合并疼痛,眼眶影像学检查多可发现病变范围较大,骨破坏明显,或多灶性病变。
如果患者有全身恶性肿瘤史,应首先考虑眼眶转移性肿瘤。
所以鉴别诊断中病史和患者的全身情况尤其重要。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眼眶转移性肿瘤应该做哪些检查,眼眶转移性肿瘤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眼眶转移性肿瘤”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0年医学影像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含答案之头部影像诊断2

2020年医学影像三基三严考试题库含答案之头部影像诊断单项选择题1.内耳道狭窄的诊断依据是内耳道小于:( B )A.1 mmB.3 mmC.5 mmD.7 mmE.9 mm2.鼻咽癌常规X线检查位置为:( E )A.鼻咽侧位B.颅底位C.颈侧位D.汤氏位E.鼻咽侧位+颏顶位3.颅底前后分3个颅凹,后颅凹有:( D )A.破裂孔B.卵圆孔C.棘孔D.枕大孔E.视神经孔4.成人最常见的眼眶内原发性肿瘤是:( B )A.泪腺多形性腺瘤B.海绵状血管瘤C.视神经胶质瘤D.脑膜瘤E.神经鞘膜瘤5.副鼻窦中恶性肿瘤最多发生于:( D )A.额窦B.前组筛窦C.后组筛窦D.上颌窦E.蝶窦6.最常见的喉癌类型为:( B )A.黑色素瘤B.鳞癌C.腺癌D.未分化癌E.淋巴瘤7.关于鼻窦开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额窦和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B.额窦开口于下鼻道C.筛窦和蝶窦开口于中鼻道D.额窦和蝶窦开口于中鼻道E.额窦开口于上鼻道8.继发性胆脂瘤多发生于:( C )A.鼓窦B.外耳道C.上鼓室D.中鼓室E.下鼓室9.鼻咽常见良性肿瘤是:( A )A.纤维血管瘤B.出血坏死性息肉C.乳头状瘤D.多形性腺瘤E.神经鞘膜瘤10.颈部肿块最多见的是:( E )A.甲状腺肿B.神经鞘瘤C.颈动脉瘤D.神经纤维瘤E.肿大的淋巴结11.观察上颌窦首选X线投照位置为:( D )A.头颅正位B.头颅侧位C.颅底位D.华氏位E.柯氏位12.诊断鼻窦霉菌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B )A.平片B.CT平扫C.CT增强扫描D.MRIE.B超13.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B )A.B超B.CTC.MRID.平片E.眼底荧光摄影14.下列有关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错误的是:( C )A.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内原发性肿瘤B.中年女性多见C.眼外肌明显增粗D.可有眼球突出E.MR上明显长T2信号15.下列有关眼眶内炎性假瘤,错误的是:( C )A.一般为单侧B.泪腺增大C.眼外肌增粗,以肌腹增粗为主,肌腱正常D.可有眼球突出E.增强后轻中度强化16.下列有关眼型Graves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E )A.多双侧发病B.中年女性多见C.眼外肌增粗,以肌腹增粗为主,肌腱正常D.可有眼球突出E.眼外肌增粗,以肌腹、肌腱同时增粗为主17.诊断视神经胶质瘤,下列检查方法中最佳的是:( D )A.平片B.CT平扫C.CT增强扫描D.MRIE.B超18.关于甲状腺肿物CT检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确定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非常困难B.不能鉴别肿瘤的良恶性C.不能确定肿瘤的范围D.增强扫描有助于病变检出E.可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19.下列选项中,不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常见CT表现的是:( C )A.位于眼球壁内B.肿瘤内团块状钙化C.肿瘤密度较低D.肿瘤增强明显E.肿瘤可向眼球外膨出20.下列选项中关于鼻咽癌CT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一侧咽隐窝变浅B.一侧腭肌肥大C.同侧鼓室含气消失D.咽旁间隙向内移位E.两侧咽腔不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盈而且快速廓清的特点。
MR: T1WI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内动脉
血流速度快的区域可表现为流空现象。
28
T1WI
T2WI
T1WI增强+抑脂
29
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 浸润型炎性假瘤
30
海绵状血管瘤
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大多发生于 30-40岁,约占2/3。
常见眼眶内原发性肿瘤的诊断
1
解剖特点
空间狭小 多组织 多间隙 多通道
2
3
a.横断位T1WI,1睫状体 2泪腺睑部 3泪腺眶部 4内直肌 5外直肌6眶尖部脂肪; b.横断 位T2WI ,1前房 2晶状体 3泪腺 4玻璃体 5视神经眶内段 6球后脂肪 7外直肌 8蝶骨大翼; c.冠状位T1WI,1眼上肌群 2上斜肌 3外直肌 4视神经 5眼动脉 6内直肌 7下直肌; d.横 断位增强联合脂肪抑制, 1玻璃体 2泪腺 3视网膜脉络膜复合体 4外直肌 5内直肌 6球后4 脂肪 7视神经管内段 8前床突
眼眶内占位病变按位置可分为:肌椎内,肌椎外,眼眶骨膜下病变 肌椎内病变常见有:视神经胶质瘤 脑膜瘤 神经鞘瘤 血管瘤 炎性假 瘤 肌椎外病变常见有:泪腺肿瘤 炎性假瘤 淋巴瘤 眼眶骨膜下病变常见: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骨源性肿瘤 眼球占位性病变:视神经母细胞瘤 脉络膜黑色素瘤 脉络膜血管瘤
5
视网膜母细胞瘤
8
CT平扫示右眼玻璃体混浊,内可见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 (★),密度不均匀,内有钙化斑,右眼环增厚
9
鉴别诊断 脉络膜骨瘤:见于成年人,轻度突出的高 密度肿块,少有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血管瘤: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
10
脉络膜骨瘤
11
脉络膜黑色素瘤
成年人眼球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40-50岁)
婴幼儿最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岁以 下儿童,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 肿瘤。
临床表现: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瞳孔区 白色反光,表现为白瞳症。
6
白瞳症
7
CT: 起于视网膜。 结节状肿物突入玻璃体,及玻璃体密度相
比为高密度,密度不均匀。 钙化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沿视神经侵入颅底。 可伴视网膜脱离。
MR: T1WI及眼外肌比较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 完整的包膜呈“晕环征”。
32
MRI平扫横断面T1WI(A)示左侧肌锥内间隙略低信号的椭圆形肿块, 前内缘有环形低信号影(▲);横断面T2WI(B)示肿块呈高信号, 可见低信号的分隔影(▲)和“晕环征”(↑);动态增强扫描图像 (C~E)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C图箭头示开始强化的小片状影; 脂肪抑制后增强(F)显示除线状低信号分隔影不强化外(▲),其余 全部强化
20
视神经鞘脑膜瘤
多发生于中年妇女。
临床表现:眼球逐渐向正前方突出,视力 下降发生于眼球突出之后。
起源于蛛网膜纤维母细胞或硬脑膜内面的 内皮细胞。
21
22
CT: 一般沿视神经生长的管形或梭形肿块。 等密度,密度均,部分可见钙化。 增强强化明显,横断面上表现为“双轨征”,冠状面上表
现为“袖管征”。
14
MRI
T1WI
T2WI
15
鉴别诊断: 脉络膜骨瘤 脉络膜转移瘤 视网膜下积液
除脉络膜骨瘤的CT表现较容易鉴别外,其 他病变及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MRI 并结合临床表现包括眼底镜、B超等检查。
16
视神经胶质瘤
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发生于成人的较 少见。
约15%同时有神经纤维瘤病的表现。
18
a.CT横断位骨窗,b.MRI横断位T1WI,c.MRI横断位T2WI,
d.MRI横断位增强联合脂肪抑制。CT见右侧视神经管扩大
(↑),骨皮质受压变薄;MRI显示右侧眼球突出,视神经梭
形增粗,呈等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变明显强化
19
鉴别诊断 视神经脑膜瘤 视神经炎 视神经转移瘤 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大
26
毛细血管瘤
最常见于婴幼儿(1岁以内),又称婴儿型 血管瘤
好发于眶周皮肤,眼睑最易受累,也可同 时侵及眼眶内,因为其没有包膜,侵袭性 强,单纯原发于眼眶肌锥内的比较少。
临床表现:眼睑肤色略呈紫蓝色或蓝色, 哭闹时肿物可增大,上睑下垂,压迫眼球, 引起弱视、斜视、屈光不正。
27
CT: 眼睑及眶内不规则高密度影,肿块呈膨胀
临床表现: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视力一 般不受影响,少数肿瘤压迫视神经,可有 相应的视野缺损。
83%的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肌锥内。
31
CT: 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可有静脉石,及
眼外肌等密度,一般不累及眼球、视神经和眼外 肌。 多数及眶尖之间保留一个“黑三角”。 增强扫面呈渐进性强化 。
33
鉴别诊断: 神经鞘瘤(密度不均,内有囊变或坏死,
增强后肿瘤立即不均匀强化) 局限性淋巴管瘤(密度不均,淋巴管腔内
有出血在CT为高密度或由于陈旧出血而表 现为低密度,增强后肿瘤为程度不等的不 均匀强化。)
临床表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玻璃体 漂浮物,伴有广泛视网膜脱离时视力严重 下降甚至失明。
主要发生于眼球后极部,85%发生于脉络膜。
12
CT: 蘑菇状,基底宽,颈细,高密度实质肿块,增强
后轻-中度强化,如果有囊变坏死,则强化不均匀。 MRI: 短T1短T2信号影是本病的的特征性征象,视神经炎和视神经转移瘤也 可有此征象。
病变如向视神经管内蔓延则可见视神经管扩大。
MR: 形态同CT。 T1WI稍低密度,T2WI呈等或高密度。
23
视神经鞘脑膜瘤
24
视神经鞘脑膜瘤
25
鉴别诊断: 视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炎 视神经转移瘤 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扩大
临床表现:视力下降、眼球突出,视力下 降多发生于眼球突出之前。
17
CT: 视神经呈梭形增粗,若发生在视神经管内表现为
视神经管内视神经增粗和视神经管扩大,如果视 神经胶质瘤同时累及眶内、视神经管和视交叉则 在表现为“哑铃征”。 密度均匀,少部分肿瘤内有囊变和钙化。 增强呈轻度-中度强化。
MR: 形态同CT 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