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观后感600字5篇

美丽中国观后感600字5篇美丽中国观后感600字5篇《美丽中国》是一部从各个地域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的纪录片。
内容说了中国辽阔疆域的美丽风景。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美丽中国观后感600字,欢迎借鉴学习!美丽中国观后感600字1《美丽中国》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是震撼的视觉冲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
《美丽中国》远离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传统生活的人们,表现出中国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的和谐淳朴与天人合一的观念。
这个定位是十分准确且适时的,因为在现代都市的快生活中,中国的古典特质已经日渐湮灭了。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既有同情也有羡慕。
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当地原始的自然生态。
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朝圣路,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洁之土与万物,定会有美好的来生。
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还是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世俗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澄澈与充实。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
这沉重的事实令我不禁生出无限忧心。
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更是留给大众以思考。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看吧,外国人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真正的中国不在大都市,而是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在楼兰。
民族的信仰就在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心中。
他们会坚守到最后一刻,只为那圣洁的天地。
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
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的是对人类自我糟蹋,导致古老文明危在旦夕的震撼。
从香格里拉到丝绸之路,从蒙古草原到喜马拉雅,从大兴安岭到热带海洋,整个系列看下来,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几千年的人与生物。
美丽中国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美丽中国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美丽中国》是一部从各个地域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的纪录片。
内容说了中国辽阔疆域的美丽风景。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欣赏一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美丽中国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美丽中国观后感1最近,我读完了《美丽中国》这本书,我认为现在美丽中国最重要的还是环境保护问题。
保护环境就要我们每个人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一同努力,由此我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我的梦想。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做一位出色的蛋糕师,之后我又喜欢上了各种各样的笔,又想开个文具店。
现在,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光荣的环保志愿者。
你们想知道原因吗?那就听我来说给你们听听吧:现在城市里的建筑物越来越多,生活小区里为了自己的私家车有个停车位,不惜破坏绿化带。
而且城市发展不仅带来了交通堵塞,还带来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城市垃圾的处理水平较低,大量垃圾未经合理、安全的处理就堆放在城市的周边地区,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体污染。
还有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电池,它的危害可真不小,1粒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完全失去肥力,能污染600吨水。
600吨水是一个人20年的用水量啊!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乱扔电池啊!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提倡少开机动车,多骑自行车;去空地上植树造林,让我们身边的空气更加新鲜。
我们家乡的农村,原本是个风景美如画,环境优美很适合居住的地方,但是现在已经大不同从前了。
听爸爸辈们说他们小时候夏天在河里学游泳,摸鱼摸虾。
再看看现在河里臭气熏天,农田灌溉都成问题了。
生活中从瘦肉精到有毒菜,从食品污染到土壤退化。
农业污染如:过量或不当使用化肥及滥用农药带来化学农药残毒。
去超市购物,使用白色塑料袋,在菜市场,有的黑心商贩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等等。
我们家乡的农村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大家不重视环境卫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不让畜生粪便和废水汇入河中,少洒农药,不焚烧秸秆,不用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垃圾,这样我们才能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700字5篇

《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700字5篇《美丽中国》纪录片观后感700字1说真的,《美丽中国》给人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淘洗。
对于纪录片,贯彻的宗旨就是客观,客观是纪录片的本质。
《美丽中国》创作者富有理性与关怀,执著追求真相与探索心灵,并且能够开启这一项打动世人内心的工程。
《美丽中国》远离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传统生活的人们,表现出中国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的和谐淳朴与天人合一的观念。
这个定位是十分准确且适时的,因为在现代都市的快生活中,中国的古典特质已经日渐湮灭了。
很多事物是我第一次得以如此近距离观赏,有时候真的内心在疑问,这真的是中国嘛?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既有同情也有羡慕。
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当地原始的自然生态。
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朝圣路,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洁之土与万物,定会有美好的来生。
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还是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世俗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澄澈与充实。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
这沉重的事实令我不禁生出无限忧心。
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更是留给大众以思考。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看吧,外国人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真正的中国不在大都市,而是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在楼兰。
民族的信仰就在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心中。
他们会坚守到最后一刻,只为那圣洁的天地。
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
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的是对人类自我糟蹋,导致古老文明危在旦夕的震撼有时候常常面对匪夷所思的镜头就想人家是怎么拍的,为什么可以在雪山高峰之间平稳地穿梭,拍一年四季的变化得经历如何漫长的等待。
《美丽中国》读后感(通用18篇)

《美丽中国》读后感(通用18篇)《美丽中国》读后感(通用18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丽中国》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中国》读后感篇1《美丽中国》,我看到了许多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生命是孕育的奇迹,世界因多样的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形形色色的动物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多我从没有去过的地方和人文知识,面对如此地大物博的中国,面对如此众多我没有听过的精彩故事。
瞬间,我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油然而生,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我生长在这个美丽的国家,却对这个国家的本来面貌了解那么一点点。
中国是巨大的,中国也是美丽的,如何反映巨大中国的美丽,确实是一个难题,至少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总喜欢宏大叙事,而西方人则喜欢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在城市生活久了,偶尔真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找回最初的梦想,感受最原始的自己,守护自己内心的一片美丽景象。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都有自己的风采,感受少数民族的虔诚与纯洁,它们有许多的风俗,几千年来一直流传到现在,傣族人自称为水乡之人,其实,有时候也挺羡慕他们的,有着自己信仰的快乐,开心的泼水节,简单的生活很幸福。
一直以来我们就像一颗小草,小的时候是因为小草有了阳光、雨水和土壤就能茁壮成长,我们也是,现在也是,只不过是多了一双拔草的手,社会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很多事情原本不复杂是我们给它赋予了繁琐,很多时候,我们我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像熊猫喜欢吃竹子一样。
生命是脆弱和短暂的,但是是上帝给予了我们脆弱和短暂的生命掌控权。
人生在世,一切的生命活动都是由自己来把握的,正因为是这样,我们应该笑对人生,认真的对待每一天,让身心回归大自然。
地球只有一个,中国是我们生存依赖的家,为了我们美丽的家,我们应该去爱护它,珍惜它,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美丽不仅仅是用眼睛看到的,是要用心去体会的,用你的心去感受。
《美丽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The most heartbreaking distance is not that you say indifferently that you no longer care, but that you let go, butI will always live in regrets and cannot forget!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美丽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美丽中国》观后感1《美丽中国》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它生动、深刻地展示了自然类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视与深刻反思。
同时,作为普通观众,人们在欣赏自然类纪录片时,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表象的震撼上,应当怀有一种思维品格,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欣赏和思考自然类纪录片所展现的美丽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美丽中国》这部投资达500万英镑(合计人民币7500万元)的纪录片延续了BBC狂野系列的概念,但却将视角扩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BBC环球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约翰先生说:“我们很自豪地将这个宏伟的系列片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所有镜头都是高清拍摄。
”这里我选择了它的第二集,也就是拍云南的那集,告诉了我中国美丽的动植物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片名也叫做《香格里拉》。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
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这就是选择那里的首要条件吧。
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
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草甸种类,又有河谷,平原种类,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被誉为“动植物王国”,这可是全世界都很有知名度的。
读《美丽中国》有感(精选7篇)

读《美丽中国》有感(精选7篇)读《美丽中国》有感(精选7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美丽中国》有感(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美丽中国》有感1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美丽中国》。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地球母亲的病情正在加重。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虽然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6%,但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位的114,在世界居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虽然在这种严峻情况之下,但是我国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几年前,地球上最后一条白鳍豚在孤独中离去。
灭绝的警钟又将为长江江豚敲响。
中国是多样性破坏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中危或接近危的物种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天空不再像往常一样蔚蓝、有生气,现在的天空灰蒙蒙的;阳光也不再明媚,没有一线生机;天和地的界限不再那么的清晰,而是浑黄一体。
大街上的人们都“全副武装”,生怕空中的沙土吸入自己的身体之中。
一出门,就会有一股沙土的气味扑面而来。
现在我们的六大项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一、水资源受污染。
二、食物链遭破坏。
三、生态受污染。
四、大气受污染。
五、土地荒漠化。
六、生产、生活垃圾污染。
以上这六大项都受到了严重污染,难道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不能。
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我们应当保护我们剩下的资源,去绿化、去挽回局面。
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开始保护环境吧!让祖国的山水更美丽吧!读《美丽中国》有感2环境问题,每个人都在呼吁。
但仍有人不重视,如果你看到下面几件事例,就能明白地球现在千疮百孔。
我们的家园本来是多么美好:如皋的月亮湖,水草丰美,清澈见底,大量鸟禽,鱼虾在这里繁衍后代,老子山则有近万亩的连片荷塘,当荷花盛开之时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这儿,你是否感到自豪?也许是。
美丽中国的观后感(精选6篇)

美丽中国的观后感美丽中国的观后感(精选6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
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丽中国的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丽中国的观后感篇1读了《美丽中国》这本书,最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章是《让流水更净》,因为这章讲述了水的重要性,更讲述了一些人爱水的故事。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东西,它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人类成功生存并发展了6500万年,人类的历史无处没有水,我们应保护她。
在书中,小学生、农民、普通的妇女,一次次用事实说明:保护水源并不难!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他们能保护了水,我们也可以。
就从身边做起吧!这都是很简单的:一、不乱丢垃圾,垃圾都会被雨水冲进河里,你想喝泡过垃圾的水吗?二、节约用水。
把利用过的水再次循环利用,省去一些水。
不去挥霍水,该用的就用,不该用时不用。
三、收集雨水。
有条件的人就去屋顶上放个盆就行了,无论是大雨还是小雨,都能获得一定的水量。
在此,我呼吁身边的你我他,从小事做起,希望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
美丽中国的观后感篇2纪录片美丽中国在舒缓婉转的传统中国音乐中,伴随着森林草原、戈壁大漠、雪山圣湖、江河湖沼等优美的画面更替,种种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纷纷登场,一个可与赵忠祥为《动物世界》的配音相媲美的男中音,用同样舒缓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动物的故事,自然地插入中国历史、文化、人文、宗教、民族、民俗等,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幅幅画卷,引人遐思!原来中国还有这样美的地方!对此,制片者除了惊艳,也指出了人类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但不是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非常理解地提到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保护环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积极成效。
特别提及,毛主席时代曾号召改造自然,相信“人定胜天”,但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中国已回归传统,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美丽中国》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

《美丽中国》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美丽中国》是一部由英国和中国共同制作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08年,网友们对这部片也是给出了一致的好评,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美丽中国》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方便大家学习。
《美丽中国》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1别人拍的中国,说实话,真不错!记得高中时英语课文讲到有关这部分的,老师就放了《彩云之南》给我们看过,我也只看过这部分的!!看完就只有一个词--神奇!神奇的大自然,神奇的地貌,神奇的当地人,神奇的美丽中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奇峋的山谷,流淌这清凉干净的地脉水;美丽神奇的梯田一片连着一片,大自然缔造出来的神奇地貌。
丰沛的雨水哺育这稻田,随便滋养这田里的鱼儿!一水多用,这也是神奇的当地人慢慢摸索出来!鱼儿长大时,把稻田里的水放了,稻谷也成熟了!把鱼儿烘干,再拿去卖,多么懂得生活啊!用鸟这样捕鱼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觉得当地人真的好聪明!五个不同的地方,五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恰好应验了那句老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中国》观后感5篇优秀范文合集2这两天宅在家,看了BBC的6集纪录片Wild China,中文名叫《美丽中国》。
用创作者的话说,这是反映“中国人民及野生动物与所住的非凡山水的互动关系”的纪录片。
中国是巨大的,中国也是美丽的。
如何反映巨大中国的美丽,确实是一个难题。
至少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西方人看东西的角度跟我们真是很不一样,我们总喜欢宏大叙事,而他们则喜欢从细微的东西入手。
云南的热带风光、贵州的卡斯特地貌、海南的红树林海滩、南中国海壮丽的珊瑚礁、新疆的戈壁沙漠、内蒙古逐渐变化的草原牧场、东北的平原与山脉,中原广袤的平原、南方的丘陵与坡地……漫步在中华大地上,壮丽的自然风光与纷繁复杂的物种令人震撼与感动。
可以说,纪录片展示的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中国美的一面。
摄影师们追求唯美,因为拍摄角度不同,所以平时看起来很普通的事物也都具有了特异的美感,甚至让我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中国》观后感
暑假我观看了纪录片《美丽中国》,随着翩翩起舞的丹顶鹤在金色的阳光下欢快鸣叫的声音,纪录片开始了,看到诗情画意的湖泊,听到豪放庄严的背景音乐,我立刻被这纪录片吸引了。
看完后,我非常震撼,《美丽中国》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记录片!
《美丽中国》这部六集大型纪录片,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我们国家的魅力。
我发现我们的祖国是如此美丽,有广袤富饶的田野,纵横交错的河川,辽阔无垠的草原,人迹罕至的沙漠,雄伟壮丽的雪山,波澜壮阔的海洋……
《美丽中国》带着我观赏了散落在我国各地的奇丽风光。
我随着镜头,沿着长江,看到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探访了峭壁深洞的神话世界。
我认识了身体半透明的洞穴鱼,它们悠游于漆黑的溶洞湖底。
长江滋养出了富庶的鱼米之乡,最让我惊奇的是燕子、鸬鹚与水乡居民结下的不解之缘。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云南机灵可爱的黑叶猴。
云南有着雪山竹海,里面住着憨态可掬的小熊猫,长相奇特的熊狸,啃食竹根的竹鼠和寄宿于竹筒中的竹蝙蝠,还有奇特的森林蟹和森林女巫——象芋花。
通过观看《美丽中国》,我欣赏了神秘辽远的青藏高原,这里居住着虔诚信佛的藏民。
我看到了名贵药材——冬虫夏草,还有很多异兽珍禽——野牦牛、盘羊、藏羚羊……寺庙僧人喂养着藏马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我还看到风雪塞外赫哲族用传统方法破冰捕鱼,哈萨
克族训金雕捕猎,维吾尔族养蚕织丝绸,动物与少数民族生活息息相关。
沃土千里的中原则孕育了中华古老的传统文明和民族精神。
纪录片《美丽中国》让我更加了解了我们古老而神奇的祖国,为我们的祖国骄傲!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各型各色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周围自然生态是关系密切的。
虽然中国这片美丽的土地地大物博,但是面临着巨大的环保问题,人们没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很多稀有物种已经永远的消失。
如果继续破坏自然生态,今天我们欣赏到的美丽中国,将不再美丽。
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该保护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让中国永远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