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柏杖子金矿床地质特征

合集下载

柏杖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的相关探究

柏杖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的相关探究

柏杖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的相关探究王成【摘要】柏杖子金矿床为冀东金矿带的大型金矿,多数金矿体为隐伏矿体,集中分布于大脉状花岗斑岩之中.因而,本文首先探讨了金矿床地质特征,然后对成矿预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论述.【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2页(P136-137)【关键词】柏杖子;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者】王成【作者单位】凌源日兴矿业有限公司,辽宁朝阳 1225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众所周知,柏杖子金矿床处在我国辽宁省的凌源市境内,柏杖子金矿床是浅成与超浅成和花岗岩紧密相关的重熔岩浆热液类型的金矿[1]。

通常而言,金矿体朝着NE-NNE向分布,以脉状以及囊状产自大红峪组石英砂岩以及柏杖子花岗岩体之中。

并且,通过探究与观察已经表明其是大型的金矿床。

1 成矿地质环境及其岩体分析柏杖子金矿床的具体位置应当是在中生代地壳活化构成的喜峰口和凌源断裂带之中,这个断裂带是由非常多的北北东向断裂组建而成的,断裂构造带岩浆活动屡发,且每一次活动都很强烈,进而构成了以中酸性入侵岩体为核心的岩体,从南西向北东方向岩体的面积减小。

柏杖子花岗岩的延长是5000m,延深是600m,宽为100m~200m。

岩石矿物的成分就是:斜长石40%以下;正长石为30%左右;石英为20%以上;白云母和黑云母成分为3%到10%左右,而很少有副矿物,岩石多数有矿化蚀变[2]。

2 柏杖子金矿床地质特点分析(1)矿区地层。

事实上,在柏杖子金矿床矿区里面的地层最关键的就是上元古界长城系,以下就是蓟县系,太古界八道河群变质岩系散乱出露,两者之间呈现出断裂接触的状态。

一般来说,太古界八道河群为铁镁质火山,是一种沉积旋回的变质岩系。

该岩性主要是中等、粗粒斜长角闪岩。

(2)矿区构造。

根据力学的基本性质以及分布趋向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类型:第一,张扭性北西向断裂,也就是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的第二级断裂,倾向为20°~40°左右,倾角是65°~75°,发育在北东至北北东向断裂上盘和断裂改变的外缘处,往往被脉岩充填,和主要的断裂交汇部金矿化聚集在一起。

柏杖子金矿地物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柏杖子金矿地物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柏杖子金矿地物化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系统研究了辽西凌源柏杖子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重点阐述了与成矿有关地质体特征元素组合,不同介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建立了综合找矿模型,概况总结了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标志,对辽西地区该类型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矿床地物化特征找矿模型找矿标志凌源柏杖子辽西北地区是重要的金成矿区,矿化类型主要有破碎蚀变岩型,斑岩型和石英脉型,而柏杖子金矿主要矿脉(80%储量)赋存于200m标高以下斑岩体中,少数矿脉(20%储量)赋存于200m标高以上长城系钙质石英砂岩中,研究该类型金矿将对辽西北地区金矿勘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1 成矿地质特征1.1 成矿地质背景本区燕山期花岗斑岩(γπ52-3)沿北东向分布的印支期闪长岩(δ51),上盘侵入,与Au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其上盘中基性脉岩与金矿体有空间关系。

NW 向压扭性断裂纵贯全区,控制着中酸性岩墙及矿带展布,NW向张扭性断裂(次级)在主断裂上盘300m范围内被细粒闪长岩和含金石英脉充填,属含矿构造。

大红峪组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夹薄层灰岩及含砂灰岩是一套硬脆且裂隙发育的岩石,易于被热液充填交代,是金矿的主要富矿围岩。

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表现在花岗斑岩及闪长岩中,呈面状分布,为岩浆期后早期碱质交代产物。

硅化:发生在岩体接触部和石英脉两侧,与矿化关系密切。

区内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时重要找矿标志,其中有两三种以上同时出现时,Au品位较高。

1.2 矿床地质特征柏杖子金矿床由矿脉群组成,矿床中已发现金矿脉56条,少数出露地表,多为盲矿体,平均长度为100m左右,最长不超过300m,一般脉宽1-3m最大8m,平均Au品位18.25×10-6,Ag品位30.69×10-6。

金矿脉多数赋存于斑岩体中,200m标高以下(储量80%),少数赋存于长城系钙质石英砂岩中,200m标高以上(储量20%)。

柏杖子金矿地物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柏杖子金矿地物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柏杖子金矿地物化特征及找矿标志作者:孙继春李立新闫志强王佳志任小瑞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10期【摘要】系统研究了辽西凌源柏杖子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重点阐述了与成矿有关地质体特征元素组合,不同介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建立了综合找矿模型,概况总结了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标志,对辽西地区该类型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矿床地物化特征找矿模型找矿标志凌源柏杖子辽西北地区是重要的金成矿区,矿化类型主要有破碎蚀变岩型,斑岩型和石英脉型,而柏杖子金矿主要矿脉(80%储量)赋存于200m标高以下斑岩体中,少数矿脉(20%储量)赋存于200m标高以上长城系钙质石英砂岩中,研究该类型金矿将对辽西北地区金矿勘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1 成矿地质特征1.1 成矿地质背景本区燕山期花岗斑岩(γπ52-3)沿北东向分布的印支期闪长岩(δ51),上盘侵入,与Au 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其上盘中基性脉岩与金矿体有空间关系。

NW向压扭性断裂纵贯全区,控制着中酸性岩墙及矿带展布,NW向张扭性断裂(次级)在主断裂上盘300m范围内被细粒闪长岩和含金石英脉充填,属含矿构造。

大红峪组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夹薄层灰岩及含砂灰岩是一套硬脆且裂隙发育的岩石,易于被热液充填交代,是金矿的主要富矿围岩。

围岩蚀变主要有钾长石化:表现在花岗斑岩及闪长岩中,呈面状分布,为岩浆期后早期碱质交代产物。

硅化:发生在岩体接触部和石英脉两侧,与矿化关系密切。

区内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时重要找矿标志,其中有两三种以上同时出现时,Au品位较高。

1.2 矿床地质特征柏杖子金矿床由矿脉群组成,矿床中已发现金矿脉56条,少数出露地表,多为盲矿体,平均长度为100m左右,最长不超过300m,一般脉宽1-3m最大8m,平均Au品位18.25×10-6,Ag品位30.69×10-6。

金矿脉多数赋存于斑岩体中,200m标高以下(储量80%),少数赋存于长城系钙质石英砂岩中,200m标高以上(储量20%)。

辽宁省凌源市柏杖子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辽宁省凌源市柏杖子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20 黄 金 地 质
黄 金
1—第四系 2—侏罗系郭家店组 3—蓟县系雾迷山组 4—蓟县系杨庄组 5—长城系常州沟组 6—长城系团山子组 7—长城系大红峪组
8—长城系高于庄组 9—太古界八道河群 10—燕山早期花岗岩 11—燕山早期闪长岩 12—断裂及编号 13—矿体 14—水系
图 1 矿区地质简图
岩浆活动较为强烈,岩性为闪长岩、花岗岩及中 基性—酸性脉 岩,形 态 为 岩 墙、岩 脉 和 株 脉 联 合 体。 闪长岩呈岩墙状沿 F1断裂分布,下盘与围岩呈断层 接触,上盘与围岩呈侵入接触。花岗岩类岩体有柏杖 子花岗岩体、虎头石花岗岩体和大八道沟花岗岩体。 脉岩较发育,成群成带分布于低序次断裂中,为闪长 岩和花岗岩的派生物。
矿区内共圈出 49条金矿体,金平均品位 5.54× 10-6,矿体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体和蚀变花岗岩型金
共有 12个中段,矿体赋存标高 -158~358m,最低采 矿标高 0m,最低探矿标高 -30m,混合井工程已开
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主要特点是金品位较高,矿脉 拓至标高 -172.8m,为矿井排泄最低标高。
开采技术条件是评价矿床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 内容,在个别开采条件难度较大的地区甚至可以成为 矿与非矿的划分依据,同时对于制定开发利用方案和 指导矿山安 全 生 产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2-4]。 随 着 对 新 型蚀变花岗岩型金矿体的开采,且由于 2种类型金矿 体的地质特征及成矿空间存在差异,矿区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已经产生很大变化,因此需要 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重新总结、评价,以指导柏 杖子金矿今后的资源开发工作。
2019年第 4期 /第 40卷
黄 金 GOLD
黄 金 地 质 19
辽宁省凌源市柏杖子金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

辽西温杖子金矿区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辽西温杖子金矿区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20 黄 金 地 质
黄 金 GOLD
2020年第 5期 /第 41卷辽西温杖子Βιβλιοθήκη 矿区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张国宾1,王丞明2,蒋玉岩1,周 杨1,韩 超1,陈兴凯1
(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工程系;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管理系)
摘要:温杖子金矿床位于辽宁省建昌县境内,为辽西地区著名的中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
破碎蚀变岩中,受断裂控制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温杖子金矿区花岗闪长岩属于过铝质高
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有微弱的负 Eu异常,无或极弱 Ce异常,
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Rb、K、Ba等 )和 化 学 性 质 活 泼 的 不 相 容 元 素 (U、Th等 ),亏 损 高 场 强 元 素
1—土城子组 2—蓝旗组下段 3—蓝旗组中段 4—蓝旗组上段 5—花岗闪长岩 6—花岗斑岩 7—石英斑岩 8—正长斑岩 9—矿体及编号 10—断裂
图 1 温杖子金矿区地质图
矿体位于近东西向断裂发育的破碎蚀变岩中,产 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矿石矿化类型有多金属硫化
状严格受断裂控制,在断裂复合处矿体明显变大,呈 物型、石英 -多金属硫化物型、蚀变岩型和次生氧化
收稿日期:2019-11-28;修回日期:2020-04-16 基金项目: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147053);辽宁省教育厅面上基金(LJ2019JL027);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601370) 作者简介:张国宾(1983—),男,四川广安人,副教授,博士,从事矿产勘查与矿床学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 47号,辽
床。
关 键 词 : 花 岗 闪 长 岩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 矿 床 地 质特征;温杖子金矿区;辽西

辽宁省柏杖子金矿床化探找矿效果

辽宁省柏杖子金矿床化探找矿效果

辽宁省柏杖子金矿床化探找矿效果辽宁柏杖子金矿床是半隐伏的规模可达中~大型的中~高温的岩浆热液型矿床,通过化探方法,确定本区深部矿体延伸情况和构造中岩浆活动情况,特征元素组合和找矿指标,为柏杖子外围的找矿提供了依据。

标签:柏杖子金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化探的找矿方法找矿的效果1区域地质背景辽宁省柏杖子金矿位于内蒙地轴与辽西台陷交界处,朝阳穹断褶束南侧,喜峰口-凌源北东向断裂带上,都山杂岩体北东端。

区内出露地层以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为主,局部见太古界迁西群。

燕山期花岗岩沿北东向分布的印支期闪长岩上盘侵入,与金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其上盘中基性脉岩与金矿有空间关系。

2矿床特征柏杖子金矿由矿脉群组成,受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在斑岩体的变形处和分枝复合处是主要矿体富集地段,发现的金矿脉少数出露地表,多为盲矿体,平均长度为100m左右,最长不超过300m,脉宽1~3m,最宽8m,Au平均品位18.25×10-6。

矿化类型有两种,含金石英脉型,金的品位较高;另一种是石英细脉浸染型,矿体厚度大,但品位低。

3地球化学特征3.1地层元素组合特征太古界变质迁西群是金的矿源层,再分配特征组合为As、Au、Ag。

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Au的浓集系数1.5~4.25。

大红峪组石英砂岩、钙质石英砂岩是一组裂隙发育的岩石,易于矿液充填交代,是金矿主要赋存围岩。

3.2岩浆岩特征元素组合区内与矿有关的岩浆岩为燕山期花岗斑岩和闪长岩。

花岗斑岩沿闪长岩上盘再度侵入,与金有密切的成因关系。

特征元素组合为Au、Ag 、As、Sb、Cu、Mo。

白云岩中富集Ag 、Pb、Zn;灰岩中富集As、Pb:花岗斑岩中富集Au、Ag 、As 、Sb 、Cu;石英砂岩中富集Au、Ag、Cu、Mo(As),见表1。

3.3矿石元素特征岩体中细脉浸染型矿体Au、Ag、Cu、Pb、Zn 、Mo高,围岩中的含金石英脉Sb、As高。

矿床富集元素组合:Au、Ag、Cu、Pb、As、Mo、Sb。

辽西八家子——杨家杖子成矿带内金矿找矿方向

辽西八家子——杨家杖子成矿带内金矿找矿方向

辽西八家子——杨家杖子成矿带内金矿找矿方向摘要:辽西八家子-杨家杖子成矿带是受北东向女儿河断裂控制的岩浆热液成矿带,化探工作在接触带碳酸盐岩地层内发现大面积的金、银化探异常,异常查证发现铁锰碳酸盐化蚀变体,对其取样分析,发现含金和银。

该类型蚀变体数量多、分布面积广,是今后的重点找矿方向。

关键词:八家子——杨家杖子金矿铁锰碳酸盐化找矿方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运用接触交代式成矿理论在辽西八家子-杨家杖子成矿带内找到了一些大中、型矿床,七十、八十年代,在斑岩成矿理论的指导下发现了兰家沟大型钼矿床,进入九十年代后,矿集区中的成矿元素分带性理论日趋成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在旧门岩体内找到了刘屯小型钼矿床、样子沟银多金属矿(点)。

在旧门岩体与元古代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及附近发现大面积的金银化探异常存在,根据成矿元素分带理论,该区应是银、金矿存在的有利部位。

在花岗岩内投入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

翼东“长城式金矿”的发现拓宽了该区的找矿思路,研究该区的化探异常发现,在金银化探异常内均有碳酸盐岩地层产出,经查证,发现异常内铁锰碳酸盐化蚀变体发育,蚀变体内含有金和银,该类型蚀变体规模大,极具找矿前景。

1.地质背景辽西八家子-杨家杖子岩浆热液成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台褶带东端的辽西台陷与山海关台拱的交接部位。

区域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变质岩和混合岩,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与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上古生界二叠系以及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

区域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燕山期以花岗岩类岩石为主的侵入岩,受要路沟-女儿河断裂控制,自南西向北东方向,侵入岩体依次为五指山岩体→宽邦岩体→碱厂岩体→旧门岩体→虹螺山岩体。

区域上构造活动强烈,有呈北东向展布的要路沟-女儿河、锦西-青龙两大弧形断裂,在两大断裂之间发育有近东西向和南北向断裂,近东西向断裂等间距分布。

这些近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交切形成“梯子状”构造格架(图1)。

在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控制了矿集区的产出。

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

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

2019年 2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77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辽西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张 博(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二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鞍山 114002)摘 要:辽宁省西部位于华北板块北缘。

晚太古代含金绿岩和燕山期金-铜系列花岗岩被大量发现。

从新太古代初始太古代核的形成开始到燕山期构造岩浆,它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

因此,研究辽西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该区矿床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矿床类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3-0077-2Study o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deposit type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of gold deposits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ZHANG Bo(Liaoning Metallurgical Geology 402 Team Co., Ltd.,Anshan 114002,China)Abstract: The we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e. Late archean gold-bearing greenstone and yanshanian gold-copper series granites have been found in large quantities. From the initial archean archean nucleus to the yanshanian tectonic magma, it experienced multiple tectonic movement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in western liaoning and the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this area.Keywords: gold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nesis of deposit; type of deposit; prospecting direction辽西地区的金矿床数量丰富,金矿化时间跨度广,主要成矿期集中在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矿物共生组合 、穿插关系 、矿石结构构造及 矿物包裹体测温等特征 ,把柏杖子金矿床成矿期次 划分为三个主要成矿阶段 。
(1) 黄铁矿 —石英脉阶段 ,主要形成白色石英 , 粗粒黄铁矿 ,该阶段金矿化微弱 。黄铁矿和石英爆 裂法测温 300°~380°。
(2) 多金属硫化物 —银金矿 —石英脉阶段 ,主 要生成细粒黄铁矿 、黄铜矿 、方铅矿 、次锌矿等金属 硫化物及银金矿 、自然金 、自然铋和灰色石英 ,为主 要金矿化阶段 ,黄铁矿 、石英和方铅矿爆裂法测温 180~300 ℃
主要产于岩体外接触带石英砂岩中 ,以石英单 脉产出 ,北东 —北北东向走向 ,倾角 50°~75°,矿体 延长 100~250 m ,厚 0. 5~1. 0 m ,延伸 150~250 m ,矿化类型为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 ,矿石中脉石矿 物少 ,金属矿物相对较多 ,以黄铁矿为主 ,并有少量 黄铜矿 、方铅矿 、闪锌矿 、辉钼矿及毒砂 。近矿蚀变 以硅化 、绢云母化为主 ,金品位高 ,且较稳定 。 2. 2 矿石特征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 、钾长石 、钠长石 ,其次为 方解石 、白云石 、镁菱铁矿 、绿泥石 、高岭土 、绢云母 。
矿石结构以半自形 —他形粒状为主 ,次为压碎 结构 ,包含结构 、交代溶蚀结构及固熔体分离结构 等 ;矿石构造以浸染状 、块状为主 ,其次为条带状 、角 砾状构造 。 2. 3 成矿阶段与成矿温度
(3) 碳酸盐化阶段 ,主要生成白云石 、方解石 、 镁菱铁矿 、绿泥石 、绢云化等 ,金矿化微弱 ,方解石爆 裂法测温 80~180 ℃。 2. 4 围岩蚀变特征
近矿围岩主要有花岗岩 、石英砂岩 ,蚀变以中 — 低温热液交代脉状蚀变为主 ,围岩蚀变有硅化 、钾长 石化 、钠长石化 、绢云化 、碳酸盐化 。与金矿关系密 切的是硅化 、钾长石化 、绢云母化 。
辽西地区柏杖子金矿床地质特征 Ξ
张广范 ,张志伟 ,马建德
(辽宁有色朝阳地质勘查院 ,122000)
摘 要 :柏杖子岩浆热液型金矿位于冀东~辽西贵金属矿化集中区东部 ,金矿体赋存于柏杖子岩 体内及外接触带 ,柏杖子岩体为浅成~超浅成富含成矿元素及挥发份的同熔型花岗岩 ,成 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柏杖子岩体 ,成矿岩石为富碱的酸性侵入岩 ,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 化 、钾化 、绢云母化 。
似 ,见表 1 。该群为金的初始矿源层 ,为金矿的形成 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 。柏杖子金矿床虽产于长城
系地层 ,但其矿化空间下限 300 m 垂深即为太古界 地层 。
表 1 国内外主要产金区地球化学背景
产 地
采样数 金背景 (个) ( PPb)
毛家店 —柏
杖子地区
16
24
河北金厂 峪地区
14 12. 06
图 1 柏杖子区域地质图
1 成矿地质条件
1. 1 地层条件 矿区出露地层以元古界长城系碎屑岩和碳酸盐
岩沉积为主 ,零星分布太古界八道河群变质岩系 ,二 者呈断裂接触 ,见图 2 。
图 2 柏杖子区域地质图
太古界八道河群主要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 , 该群与国内外盛产黄金地区地球化学背景场值相近
同东省胶东群 49 19. 06
苏联科拉半岛 14
12
南非巴伯顿山 98 10. 80
岩Hale Waihona Puke 性角闪斜长 片麻岩角闪斜长岩
角闪岩 角闪岩 角闪岩
备 注
辽宁有色 109 队
河北地质局 二队
山东地质六队 朱奉三 R·萨格
Ξ 收稿日期 :2003 - 05 - 20 作者简介 :张广范 (1956 —) ,男 ,化探工程师 。
矿区内硅化 、钾长石化 、绢云母化及黄铁矿化是 重要的找矿标志 ,其中有二三种以上同时出现时 ,金 品位较高 ,岩体内尤为突出 。
3 找矿方向
综上所述 ,总结柏杖子金矿床成矿模式如下 :区
域为冀东 —辽西贵金属矿化集中区 ,区内太古代时
期形成的一套中 、基性火山岩系和硅铁质沉积 ,为金
的主要矿源层 ,在区域变质 —混合岩化作用下 ,随着
关键词 :柏杖子金矿床 ;地质特征 ;辽西 中图分类号 : P578. 11 文献标识码 :A
柏杖子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位于冀东 —辽西贵金 属矿化集中区东部 ,喜峰口 —杨杖子 —凌源断裂事 带上 ,都山 —大石柱子杂岩体的北东部见图 1 。其 特点是矿脉薄而富 ,厚度较稳定 ,矿化均匀 。柏杖子 岩浆热液型金矿的形成 ,是所在区域全部地质作用 的总和 ,代表了区域内同类型矿化的成矿过程 ,研究 其地质特征 ,总结成矿模式 ,对于寻找该类型矿床具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元素分析 ,柏杖子岩体平均含金 26 ×10 - 9 (23 件) , 而维氏酸性岩 (1962 年) 含金 4. 5 ×10 - 9 ,为维氏酸 性岩金含量的 5. 8 倍 ,说明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与岩 体有密切关系 。
矿体赋存于岩体上盘垂距 200 m 空间范围内及 岩体部 ,尤其富集在花岗岩走向的转折部位 ,岩体由 陡变缓的部位 ,由缩变膨富集于膨大部位 ,花岗岩体 由整体发展成分枝 ,富集于枝体的上下盘 。
第 21 卷第 1 期 2005 年 2 月
NON -
有 色 矿 冶
FERROUS MINING AND METALL URGY
Vol. 21. №1 February 2005
文章编号 :1007 - 967X(2005) 01 - 0004 - 04
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柏杖子岩体以高 FeO 、 MnO 、MgO 、K2O 、Na2O 而 低 SiO2 为 特 征 区 别 于 Nockolds 花岗岩 ,柏杖子花岗岩系正常类型 。岩体 具 Or = 39. 17 %、Ab = 33. 43 %、Q = 11. 67 %的特 点 ,在 Or - Ab - Q 图上 ,柏杖子岩体投影点位于规 定范围内 ,见图 3 。结合里特曼指数 ,碱度 AR 、氧化 度而含铝性 AN KC 为 0. 89 < 1. 1 ,岩体成因类型属 浅成 —超浅成 ,同熔型花岗岩 ,岩石属强碱质花岗 岩。
矿石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 ,并有少量黄铜 矿 、辉钼矿 、闪锌矿 、方铅矿及微量毒砂 、自然铋 、银 金矿 、自然金等 。其中黄铁矿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 , 它的生成具多阶段特点 ,早期形成的黄铁矿呈粗粒 , 自形程度高 ,多具压碎结构 ,常被晚期硫化物充填于 裂隙中 ,一般不含金 ;晚期形成的黄铁矿呈细粒 ,浸 染状分布在石英脉中 ,与银金矿密切共生 ,含金较 高 。黄铜矿也是金的载体矿物之一 ,他形粒状呈星 散分布 ,方铅矿呈他形粒状 ,几乎充填交代所有金属 硫化物 。金矿物以银金矿为主 ,次为自然金 。金粒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 ,主体构造骨架为北东 —北 北东向 。断裂构造依产状不同分为二组 : (1) 北东 —北北东向断裂 ,倾向 110°~135°,倾角 25°~85°, 规模较大 ,属矿区一级控岩控矿构造 ,它控制着花岗 岩岩墙及矿化的分布 ,目前探明的矿体大部分赋存 在北北东向断裂上盘垂距 200 m 范围内的次级断裂 中 ,断裂本身普遍有矿化 ,局部构成了工业矿体 。断 层面平直光滑 ,挤压片理及断层泥发育 ,见砂岩及花 岗岩等压扁豆体 ,具多期重叠活动特点 。断裂性质 属压扭性 ,在断裂上盘石英砂岩中平行的低序次构 造与矿体的分布有着密切关系 。(2) 北西向断裂 , 是北东 —北北东向断裂的次级断裂 ,倾向 20°~45°, 倾角 65°~75°,发育于北东 —北北东向断裂的上盘 及断裂转变的外缘地带 ,常被脉岩充填 ,断裂性质属 张扭性 ,与主干断裂交汇部金矿化集中 。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1 期 张广范等 :辽西地区柏杖子金矿床地质特征
5
长城系地层由老至新为常洲沟组 、串岭沟组 、大 红峪组 、高于庄组 ,以上各组地层中唯有大红峪组是 金矿的主要赋存层位 ,其岩性主要为中 —细粒石英 砂岩 ,相对而言 ,石英砂岩的物理机械性质是性脆易 碎 、裂隙发育 、孔隙度高 、渗滤性强 ,有利于含矿热液 的迁移沉淀 。 1. 2 构造条件
图 3 柏杖子区域地质图
1. 3. 3 岩体与成矿关系 据辽宁有色地质研究所对柏杖子岩体进行微金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6
有 色 矿 冶 第 21 卷
以上可出柏杖子岩体与成矿关系很密切 。
2 矿体地质特征
2. 1 矿体特征 柏杖子金矿根据矿体产出条件不同分为岩体内
矿体和岩体外接触带矿体 ,以岩体内矿体为主 。 2. 1. 1 岩体内矿体
分布在岩体内盲岩舌 (枝) 的前缘 ,为矿床的主 体 。矿体具明显的尖灭侧现或再现及平行排列特 征 ,矿体与岩体走向一致 。矿化类型为含金黄铁矿 石英细脉浸染型 ,矿体多呈脉状 ,延长 60~150 m , 厚 1~3 m ,个别达 5~7 m ,延伸 60~200 m ,脉石矿 物多 ,金属矿物相对较少 ,以黄铁矿为主 ,并有少量 黄铜矿 、辉钼矿及自然铋 、辉铅铋矿 ,黄铁矿多呈细 脉状与石英组成黄铁矿石英脉带 ,黄铁矿在其间呈 浸染状分布 。近矿蚀变为硅化 、钾长石化 ,金品位较 低 ,但较稳定 。 2. 1. 2 岩体外接触带矿体
柏杖子花岗岩岩体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如表 2 所 示 ,柏杖子花岗岩 CIPW 标准矿物及岩石化学参数 如表 3 所示 。
岩石名称 柏杖子花岗岩 花岗岩 Nockolds 1954
SiO2 62. 78 72. 08
表 2 柏杖子花岗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 ( %)
TiO2 0. 33 0. 37
Al2O3 14. 9 13. 8
1. 3 岩浆岩条件 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岩浆岩有闪长岩和花岗岩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