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土地资源管理)

开题报告(土地资源管理)

表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土地执法监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一、立题依据1、研究背景土地是民生之本,是确定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

然而,这道红线能否守住,却成了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缺与增长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期。

在巨额利益的驱动下,违法占地的现象屡禁不止,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群众反响强烈。

近期,随着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相继出台,生产建设用地与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资源紧缺的情况将日益加剧,土地违法行为必将进一步抬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面临的压力和阻力逐步增大。

从2012年新昌县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情况看,各级管地者和各类用地者的依法管、用地意识有所增强,但是以发展为名不惜牺牲土地、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用地行为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土地利用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国土资源违法和纠纷引发的社会矛盾与群众信访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据全县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统计:全县各类企业、个人共违法使用12919平方米。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全县共发现圈占土地12919平方米;乡、镇、街道村民委员会非法占地9宗,面积7957平方米,罚款金额12.0522万元;企业非法占地8宗,面积4639平方米,罚款金额8.8011万元;个人非法占地3宗,面积323平方米,罚款金额2787元。

从2012年全县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年报看:全县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0件,结案20件,涉及土地面积12919平方米,其中耕地7150平方米。

从上述情况看出,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确保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任务还十分繁重。

土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土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土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土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壤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退化问题。

因此,研究土壤的质量和保护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土壤污染和退化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通过对不同地区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等。

2. 土壤退化的原因和过程:通过对不同地区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土壤退化的原因和过程,包括水土流失、盐碱化、有机质丧失等。

3. 土壤污染和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土壤样品和植物样本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土壤污染和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植物生长受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 土壤污染和退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通过对农产品和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土壤污染和退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食品安全问题和慢性病发生率的增加等。

5. 土壤保护和修复措施: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壤保护和修复措施,包括农业耕作方式的改进、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等。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1. 土壤样品采集:选择不同地区的土壤样品,并按照一定的采样方法采集样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 土壤分析:采用现代化的土壤分析仪器和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有机质含量等方面的分析。

3. 植物样本采集:选择不同地区的植物样本,并按照一定的采样方法采集样本,研究土壤污染和退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农产品和水样品采集:选择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和水样品,并按照一定的采样方法采集样品,研究土壤污染和退化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5.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以下是一篇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参考!论文题目:土地制度、规模经济与农民贫困问题研究一、选题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贫困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扶贫力度的逐年增加,我国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民贫困人口绝对数量也大幅下降。

世界银行在《2020 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研究报告中对中国的发展做了客观的评价:“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

在一个人口超过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总和的国家,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发展”1。

农民贫困人口数量的大幅下降为我国下一个阶段经济增长和反贫困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以下两个严峻的现实: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扶贫投入的逐年递增,我国农民贫困人口减少速度却出现了明显放慢的现象。

根据韩俊魁2(2007)和曾志红3(2013)的研究,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529 万,虽然绝对量是减少的,但是比起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农民贫困人口减少速度呈现出了明显的减慢趋势,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350万,而2001-2010年,全国农民贫困人口共减少2105 万人,年均210 万,减贫速度不到2000 年之前的1/3;第二,扶贫投入增加的同时我国农民返贫现象严重。

根据曾志红4(2013)的研究,1980 年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结束,我国财政预算内安排资金800 亿,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扶贫投入累计达到2043.8 亿。

但是在2003 年我国却出现了第一次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上的反弹,该年我国总共有1460 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脱贫,但是又有1540 万农民返贫,导致2003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增加了80 万人。

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题目: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应与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估、统计和规划,再结合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等因素,科学决策和管理,在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建设和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设计和实现一套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系统对于城市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调查,设计一套能够满足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需要的系统。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分析和研究国内土地资源状况,总结当前土地来源和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难点;2. 了解国际上先进的土地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探讨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3. 确定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设计系统体系结构和数据库;4. 实现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流转、土地许可等;5. 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以及程序设计等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掌握国内外先进的土地资源管理的技术和理念。

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方案,并根据系统需求确定系统工作流程、结构和数据库设计。

最后,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利用Java或Python等主流开发语言,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系统。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实现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可用于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包括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流转、土地许可等功能,帮助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五、研究难点1.土地来源与供应管理系统需求和功能的分析和设计;2.土地评估和流转机制的优化;3.系统安全性和数据保护问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作者:————————————————————————————————日期:目录一、论文选题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1)二、选题范畴 (1)1、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评估与土地利用规划 (1)(1)土地利用调查 (1)(2)土地评价(land evaluation) (1)(3)土地评估(land assessment) (1)(4)土地利用规划 (1)2、土地整理 (2)3、土地产权 (2)4、土地价格评估 (2)5、耕地保护与城市无序扩展问题 (2)6、土地监测和加强法制思想建设 (3)7、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 (3)三、参考题目 (3)第一类: (3)1、房地产市场研究 (3)2、土地市场研究 (3)3、物业管理领域 (4)4、小产权房的问题 (4)5、住房保障方面的题目 (4)6、房地产开发领域 (4)第二类: (4)1、从基层土地管理的角度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2、农户对土地整理的看法 (4)3、农户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5)4、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5)5、农地流转的途径 (5)6、失地农民的生计 (5)7、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途径 (5)8、耕地撂荒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5)9、兴隆庄煤矿塌陷区土地利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5)10、RS支持下的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景观分析 (5)11、耕地转变为工业用地的综合效益比较方法研究——以XX区TCL企业用地为例 (5)12、基于RS和GIS的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研究 (5)13、昆山市土地估价浅析 (5)14、GIS技术在畜牧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5)15、GIS在城市环保中的应用 (5)毕业论文是学生修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后,结合已学过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结合已有的工作或社会实际,就某些感兴趣的专业问题,在进一步查阅资料、实地访问与调查后,撰写一篇精炼的、有理论、有观点、有数据、有说服力的论述文章。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城市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化率大幅度提高,由1978的17.92%上升到2008年的45.70%,城市人口也得到了迅猛增长,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08年的6.06亿,平均每年增加1550万人。

特别是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建设用地面积也由1996年的19001.6平方公里提高至2006年的31765.7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34个百分点。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占用耕地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对土地价尤其是耕地的需求显得更加强烈,我国的人地矛盾问题也显得更为突出,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问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题重点分析中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合理占用耕地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政策的研究和选择,并通过成功案例予以论证,以求协调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使之得到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本课题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分析中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与探讨。

通过对以上关系的分析探讨找到中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相互作用问题之所在,从而提出并选择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课题的难点在于能否正确理顺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点,这是进行对策研究和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三、调研报告(或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大学论文土地资源专业开题报告

大学论文土地资源专业开题报告

中国xx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赵亚学号zzzz 专业班级xxxxx指导教师xxxxx职称教授单位xxxxx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科研□教学√生产□其它□毕业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参考文献等)一、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1、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现代经营成败的重要问题。

本文探讨和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提出完善对策,并帮助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企业价值的提升离不开对公司治理的需要,与此同时,薪酬制度又是公司治理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建立一套好的薪酬激励制度尤其是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完善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将理论运用到实践。

(2)现实意义:在现代公司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矛头指向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包括大量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制度尤其是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我们不得不深深思考,为了公司长远利益的发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的激励机制。

二、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对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起步较早,现在各种研究已很成熟。

国外许多学者纷纷指出,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和优化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以及高管团队薪酬与公司盈利呈正向关系等。

如美国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成熟的体系,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2、国内研究现状:近十年来我国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理论方面多也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

但因国内公司治理制度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研究成果也是不尽相同。

【完整版】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结课论文

【完整版】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结课论文

19大学毕业生租房和购房意向调查的思考——以重庆市为例摘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成为租房和购房市场的生力军。

因此本文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重庆市各大高校毕业生为对象,深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租房和购房意向需求。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分析比较百分值和数据比较的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大学生在租房和购房市场的需求导向,能够为政府未来出台有关的房产政策提供佐证,为承建商和房产公司提供有效数据;同时也向需要租房和购房的大学毕业生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租房;购房;重庆The Thought of the Survey of Tenement and House-purchase aboutGraduates in ChongqingWang Fangli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graduates become fresh troops in the market of tenement and house-purchase. So we want to know the thought of the survey of tenement and house-purchase about graduates in Chongqing. And this research mainly adopt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percentile data comparison method.Through the use of these methods, we can not only learn about college students renting and buying market demand guidance, we can come about the housing policy for the government support and provide effective data for contractors and real estate company; also can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renting and purchasing of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Key words: graduate;tenement;house-purchase;builder;government.1 引言随着当代大学毕业生成为购房和租房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大学毕业生中的租房和购房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管理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近年来,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控制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发展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之中,研究和探索城市特别是城市规划区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土地供需的关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化解这个矛盾。

因此,无论从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资源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处于城市化加速期的城市规划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是深化土地利用研究内容的重要手段。

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新思路、新理论的提出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法、翔实的数据来保证。

因此,城市规划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案的提出就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获得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以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

城市规划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就是要在获取大量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城市规划区土地利用状况的指标体系,并经过数学统计与评价方法,通过对几年数据变化的对比,利用GIS技术完成对城市规划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挖掘程度的分析,更为直观的显示出近几年时空变异特征。

这一评价能够对探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方法、新思路以及对土地利用的理论的深化提供具体的佐证。

二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时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是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

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

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镇,而且现有的许多城镇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

客观上,城镇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
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

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

三是加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手段。

中央在制订宏观调控政策时将“地根”与“银根”一道当成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闸门,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

国发32号文要求把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作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切入点、突破口,通过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研究,制订相关的土地利用对策和措施,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是提高规划科学性、改进规划操作性的重要方面。

我国在内生动力与外部发展机遇的双重催化下,资源开发与城乡建设热潮蓄势待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期,城市的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日趋尖锐。

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充分了解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制定土地利用的指导方针和对策,正确引导土地使用方向。

同时还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了解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加强增量土地供给和存量土地供给的衔接,使土地供应计划的制定依据更为充分,以确保各城镇土地供给的科学性、台理性和公平性。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还有助于土地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城市土地利用的有关法律、法规,推动我国土地管理法制建设的进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发展以及应用的不断深化,GIS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

近几年,学术界对GIS技术在土地集约利用、城市规划、土地动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相应的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GIS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监测土地动态变化,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当中。

综上所述,土地集约利用是当前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缓解我们当前日益突出的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开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仅是贯彻土地利用基本国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规划科学性、改进规划操作性的重要方面。

同时,GIS方法的应用,更科学的说明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直观的表现出土地利用当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相关文献综述
土地集约利用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次提出,是相对于粗放式土地利用而言的。

所谓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按照生产要素投入的构成不同,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分为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飞速时期,因粗放用地所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的运行。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机制,全面落实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适当的资金、物质、和技术以提高集约度的土地经营方式。

其内涵扩展包括以下3层含义:
1、土地地块集约利用,它是指区域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块集约化利用。

2、土地类型集约利用,它是指区域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土地集约化利用。

3、区域土地集约利用,主要是根据有限土地资源自然属性(土地经济、生态、适用性)和社会属性(市场供求关系、城市发展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

有鉴于此,本文对国内外的一些相关土地集约利用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整理,以此找出一些适合于特殊区域的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 S.S.Y. Lau, R. Giridharan, S. Ganesan. Multiple and intensive land use: case studies in Hong Kong[J ].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5. (29) .527–546.
[2] A.M.M. Liu.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in housing estates: a Hong Kong[J ]. Automat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