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结63-测量学-章7-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控制测量资料

控制测量资料

控制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及其变化的学科。

控制测量基本任务:建立测图控制网,建立施工控制网,建立变形观测专用控制网。

控制测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精度控制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量测元素的换算及计算,研究精密仪器的使用,研究高精度和各类测网型的数学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大地水准面:完全静止的海水面所形成的重力等位面。

似大地水准面:由地面沿垂线向下量取正常高所得的点形成的连续曲面总地球椭球:经过地心定位,椭球短轴平行于地球自转轴,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天文起始子午面,在确定椭球参数时使它在全球范围内与大地体最密合的地球椭球。

参考椭球:所有地面测量都依法线投影在这个椭球面上,这椭球叫参考椭球。

大地高是地面点沿法线到椭球面的距离,正高是地面点沿实际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正常高是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正高系统: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面的高程系统。

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到地球椭球面的距离。

垂线偏差:地面一点上的重力向量和相应椭球面上的法线向量之间的夹角为该点的垂线偏差。

水平观测提高测角精度:减小竖轴的倾斜角,测回间重新整平仪器,对水平方向观测值施加竖轴倾斜改正数。

方向观测法:在一测回中将测站上所有要观测的方向逐一照准进行观测。

周期误差:按一定距离为周期重复出现的误差。

主要来源于仪器内部固定的串扰信号。

加常数是由于仪器电子中心与其机械中心不重合形成的,乘常数是由于测距频率偏移产生的。

测距误差的主要来源:光速值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测距频率误差;测相误差,加常数误差,对中误差。

电磁波测距改正:仪器系统误差改正,大气折射率变化引起的改正,归算改正。

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

水准原点网由主点,原点,参考点,和附点共6个点组成。

水准测量工作程序:水准网的图上设计,水准点的选定,水准标石的埋设,水准测量观测,平差计算和成果表的编制。

精密水准仪的结构特点:高质量的望远镜光学系统,坚固稳定的仪器结构,高精度的测微器装置,高灵敏的管水准器,高性能的补偿器装置。

测量学选择题及答案

测量学选择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将经纬仪安置于A 点瞄准B 点时,水平度盘的读数为90°,欲测设60•°的水平角值于直线AB 的右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

A.系统误差 B.中误差60° C.30° D.150°2.直线AB 的象限角R AB =南西30°,则其坐标方位角αAB =( )。

A.240° B.210° C.150° D.120°3.若使地面上0.2米的水平长度能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则选用的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 )。

A.1/500B.1/1000C.1/2000D.1/5000 4.相对高程是由(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 .大地水准面 B .任意水准面 C .水平面 D .竖直面5.由A 、B 点的高程200100==B A H H 米、米求高差=AB h ( )米。

A .+100 B .—100 C .+200 D .+3006.在水准测量中,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 )对高差的影响。

A .整平误差 B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C .圆水准器轴不平行于竖直轴D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7.用经纬仪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水平角,并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可消除 )对水平角的影响。

A .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直轴B .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C .水平轴不垂直于竖直轴D .度盘偏心差8.直线A 、B 的象限角031'= 南西AB R ,则其坐标方位角=AB α( )。

A .031' B .03178' C .03181' D .03358' 9.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 ) A .没有误差最好 B .越精确越好 C .根据需要,适当精确 D .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第1章 绪论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5国家高程基准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土木工程测量复习资料全

土木工程测量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测量学: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地区内测绘工作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的学科。

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

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照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测设:将地形图上的图上设计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中标定出来,作为施工依据。

水准面: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穿越地球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封闭曲面,这个封闭曲面就叫做水准面。

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成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碎部点: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碎步测量:测量碎部点坐标的方法与过程。

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绝对高差或者相对高程之差成为高差。

用h加两点点名作下标表示填空参心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地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GNSS)地物和地貌总称地形,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大地原点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大地原点1980西安坐标系,简称80西安系1954北京坐标系简称54北京系大地原点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普尔科沃天文台圆形大厅中心使用高斯投影的国家有德国中国,前苏联笛卡尔坐标系与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区别高斯平面坐标系中,为了定向的方便,定义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第一象限相同,其余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

为了避免Y坐标出现负值,我国统一规定将每带的坐标原点西移500KM,即是给每个点的Y坐标加上500KM,使之恒为正高程系是一维坐标系,它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具有唯一性)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到碎步1956年黄海高程系,56高程系,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引测出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m。

简答题高斯投影的实质是椭圆球面上微小区域的图形投影到平面上后仍然与原图形相似,即不改变原图形的形状。

高斯投影式高斯在1820-1830年间,为解决德国汉诺地区大地测量投影问题的一种投影方法。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七章 控制测量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七章 控制测量

第七章 控制测量1、测绘地形图和施工放样时,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哪几种?答: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所以要先建立控制网。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选择导线点应注意哪些事项?导线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答:导线点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选择导线点应该注意:(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外业工作包括:(1)踏勘选点(2)测角(3)量边(4)联测3、已知A 点坐标x A =437.620,y A =721.324;B 点坐标x B =239.460,y B =196.450。

求AB 之方位角及边长。

m D X Y X m Y AB AB AB AB AB AB 035.5616.59812496.59816918016.198874.524arctan 1800,016.198620.437460.239,874.524324.721450.196='''='''+=--+=<∆<∆-=-=∆-=-=∆o o α4、闭合导线1-2-3-4-5-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0,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999.499,001.500,569.372,251.315,628.521,433.215,163.615,189.369198.586198.86500593.435407.64500,430.127,750.184,059.149,818.99,535.93,756.153,965.28,404.66198.8661.10785.763174.0223.86407.6461.10785.76315.0386.64200013300185.763230.01230.0174.015.0174.0481.127018.149494.93982.28223.8615.0794.184853.99721.153390.66386.64481.127sin ,794.184cos 018.149sin ,853.99cos 494.93sin ,721.153cos 982.28sin ,390.66cos 223.86sin ,386.64cos 00541260015871800063341800063340331891800394303180039430300928718003812111800381211036012518000521561800052156000215018000541261800054126033189212431890092872121928703601252124601250002150212102150001587212115871180)25(2431892192872460125210215021158711554433121212125151454534342323121212121212222251515151515145454545454534343434343423232323232312121212121215112545514344532334212231254321=========+='∆+==-='∆+=='∆='∆-='∆='∆-='∆--='∆='∆-='∆=⨯-=⨯∑-+∆='∆-=⨯--=⨯∑-+∆='∆<==∑==+=+==+--+==++---===∆==∆-==∆==∆-==∆-==∆==∆-==∆==∆-==∆'''='''-+'''='-+='''='''-+'''='-+='''='''-+'''='-+='''='''-+'''='-+='''='''-+'''='-+='''='''=''-'''=''''=''-'''=''''=''-'''=''''=''-'''=''''=''-'''=''=⨯--'''+'''+'''+'''+'''=Y X Y X Y X Y X Y Y Y X X X Y X Y X Y X Y X D D f Y Y D D f X X D f K f f f f f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f y x y x y x αααααααα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αββββββ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5、附合导线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1,计算附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工程测量学 第07章 控制测量

工程测量学 第07章 控制测量

2、GPD定位原理
(1)测边后方交会 0-XYZ为空间三维坐标系统;
A(xa,ya,za)、 B(xb,yb,zb)为 待定点;
D1,D2,D3,D4为空间已知点 (卫星),坐标分别为x1y1z1,
x2y2z2, x3y3z3 , x4y4z4 。 如果测定了A、B点与各卫星的
距离Di,就可以计算A、B点的 三维坐标。
1/300000
1/120000
1/200000
三等
5
± 1.8
(首级) 1/120000
1/80000
(加密)
1/120000
四等
2
± 2.5
(首级) 1/80000
1/45000
(加密)
4.常规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 表7-1,表7-2,表7-3)
3.图根导线的技术要 求
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
直角坐标表示:X12,Y12
(X12=X2-X1,Y12=Y2-Y1)
X12 a12
D12
1
2.已知两点的极坐标关系,求它
们的直角坐标关系(坐标正算): 0
三.直角 坐标与极 坐标换算
2
y
X12=D12cosa12 Y12=D12sina12
(7-2-3)
3.已知两点的直角 坐标关系,求它 们的极坐标关系 (坐标反算):
第Ⅱ象限 a =180 °- |R| = 180 ° + R
第Ⅲ象限 a = 180 + R
a4 0
a3
R3
Ⅲ P3
Y
a2 R2
P2 Ⅱ
第Ⅳ象限 a =360 - |R| =360 + R
2.方向角与

测量学选择题和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

测量学选择题和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

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第1章 绪论1-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5国家高程基准1-2、我国使用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

A.1954北京坐标系B. 1954年北京坐标系C.1980西安坐标系D. 1980年西安坐标系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 轴,向东为正B.y 轴,向东为正C.x 轴,向北为正D.y 轴,向北为正1-3、A 点的高斯坐标为=A x 112240m ,=A y 19343800m ,则A 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A 11带,66B 11带,63C 19带,117D 19带,1111-4、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 100kmB 50kmC 25kmD 10km1-5、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 在以1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B 在以20km 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D 不能代替1-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坐标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1-7、地理坐标分为( A )。

A 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B 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C 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D 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A 28B 29C 27D 301-9、高斯投影属于( C )。

A 等面积投影B 等距离投影C 等角投影D 等长度投影1-10、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B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C x 与y 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D x 与y 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第2章 水准测量2-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通用10篇)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通用10篇)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控制测量技术总结(通用10篇)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篇1实习目的:工程测量是测量学教学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和实验中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必要环节。

通过测量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通过测量教学实习可以将已学过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综合起来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不仅可以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和实验环节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技能,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经验,还可以了解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践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和要求:1、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要求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水准仪、经纬仪的技术操作。

2、能独立组织与实施导线测量、普通水准测量,观测值和成果均符合精度要求。

3、能熟练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大比例地形图。

4、能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并能够绘制道路纵横断面图。

5、能场地平整的测量工作,并计算工程土方量。

6、能运用极坐标法计算放样元素,并运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点位放样。

7、高程测设。

实习组织: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应由主讲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除主讲教师外,还应配备2~3位辅导教师,共同担任实习期间的辅导工作。

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设组长1人,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

负责借还和保管本组的仪器设备,负责本组实习,监督考勤工作,保管本组的测量成果资料。

实习过程中各组要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协作,每项工作要求由组员轮流担任,不要单纯追求进度,注意提高工作质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

大学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大学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答: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某点的经度为118°45′ ,试计算它所在6°带及3°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答:N=INT(118°45′/6+1)=20 L=20*6-3=117° n=INT(118°45′/3+1)=40 l=40*3=120°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而累计增大到不能容许的程度,要求测量工作遵循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答: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测角、量距、测高差。

第二章 水准测量设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是20.016m 。

当后视读数为1.124m ,前视读数为1.428m ,问A 、B 两点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答:m h AB 304.0428.1124.1-=-= m H B 712.19304.0016.20=-= B 点比A 点低 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答: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y
理论 理论
xC xB yC y B
f x x计算 x理论
f y y计算 y理论
3. 算例
§7.4
交会定点
通过测量交会点与周边已知坐标点所构成三角形的角度或边长计算交
会点的平面坐标,它是加密小地区平面控制点的方法之一 按交会的图形分:
∠AB1为 联接角
B 4
3
5
四、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以闭合导线为例) 1. 整理外业数据,绘制略图
N
αAB
1
β1
β6
2
β2
β3
A
B
3
β5
β4
5
4
按照实际方位、折角、距离绘出略图
2.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闭合图形条件:∑β理=(n-2)180° 闭合图形条件:∑β测= β1+ β2+ β3+… βn 闭 合 差:fβ = ∑β测- ∑β理 容 许 误 差:f容 = ±40″ n 如果fβ< f容 ,则进行调整, 方法:将闭合差反其符号,平均分配到各水平角上 改正后内角和:∑β测′ = β1 ′ + β 2 ′ +… β n ′ = ∑β理
高程控制测量:
–测定点位的高程H –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
三、国家基本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
– 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三、四等。 – 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导线测量。 – 国家一、二等网合称为天文大地网。 – 我国天文大地网于1951年开始布设,1961年基本完成,1975年修补测工作 全部结束,全网约有5万个大地点。
fx f y
6. 坐标增量相对闭合差的计算
fD 1 K D N K 容许 1 3000
7.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例:
vx12
fx D12 D
vy12
D
fy
D12
验算
v v
xi yi
fx fy
8.计算改正后的 坐标增量
例:
x12 x12 vx12 y12 y12 vy12
只介绍测角交会的坐标计算方法 测边交会和边角交会的坐标计算方法可由测角交会方法推出
§7.5 三、四等水准测量

小地区一般以三等或四等水准网作为首级高程控 制 地形测量时再用图根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进 行加密 三、四等水准点的高程应从附近的一、二等水准 点引测,布设成附合或闭合水准路线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 方,并应埋设水准标石 也可用埋设了标石的平面控制点作为水准点 水准点应绘制点之记
§7.1
控制测量概述
一、为什么要做控制测量?
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精度到低精度 – 逐级加密,层层检查
遵循测量工作原则的目的
– 减小误差积累,保证测图精度 – 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进度 – 防止错漏发生,保证成果正确
二、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 测定点位的平面位置(x,y) – GPS卫星定位、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
四、城市控制网
– 在城市地区建立的控制网成为城市控制,一般分级布设 – 为城市大比例尺测图、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建设等服务 – 分为城市平面控制网和城市高程控制网
四、工程控制网
– 为工程建设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称为工程控制网 – 按用途可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 – 按类型可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国家高程控制网
– 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为一、二、三、四等 – 其中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 – 一等水准是国家高程控制的骨干,沿地质构造稳定和坡度平缓的交通线 布满全国,构成网状。全长为93000多km,包括100个闭合环,环的周长为 800~1500km。 – 二等水准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一般沿铁路、公路和河流布设 – 二等水准环线布设在一等水准环内,每个环的周长为300~700km,全长为 137000多km,包括822个闭合环。 – 沿一、二等水准路线还要进行重力测量,提供重力改正数据。 – 三、四等水准直接为测制地形图和各项工程建设用。三等环不超过300km – 四等水准一般布设为附合在高等级水准点上的附合路线,其长度不超过 80km。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仪器及水准尺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1) 一站观测顺序 ① 在测站上安置水准仪,后视水准尺黑面
用上、下视距丝读数,记入表7-12中(1)、(2)位置
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用中丝读数,记入表7-12中(3)位置 ② 前视水准尺黑面,用上、下视距丝读数,记入表7-12中(4)、(5)位置 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用中丝读数,记入表7-12中(6)位置
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它有3个检核条件: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条件和两个坐标增量条件。
A
三角点 (已知控制点)
1
2
导线点
B
5 4
3
附合导线
布设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它有3个检核条件:一个坐标方位角条件和两个坐标增量条件。
导线点
B
三角点 (已知控制点)
2
4
D
A
1 1-1
计算附合导线 坐标的两处不同
βB αAB A β6 1 2 β5 β3 3
折角 (水平角)
D 4 β4 αCD
已知方位角
B
已知方位角
C
CD
计算
AB n 180 观测
0 i 1
n
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不同
f CD计算 CD已知
2.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不同
– 前方交会(forward intersection)
– 侧方交会(side intersection) – 后方交会(resection)
按观测值类型分
– 测角交会(angular intersection) – 测边交会(linear intersection)
– 边角交会(linear-angular intersection)
③ 前视水准尺红面,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用中丝读数,记入表7-12中(7)位置 ④ 后视水准尺红面,旋转微倾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用中丝读数,记入表7-12中(8)位置。 以上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前、前、后。 2) 一站计算与检核 ① 视距计算与检核 后视距离(9)={(1)-(2)}÷10 前视距离(10)={(4)-(5)}÷10 计算前、后视距差(11):(11)=(9)-(10)
三等水准,(11)不超过3m,对于四等水准,(11)不超过5m。 计算前、后视视距累积差(12):(12)=上站(12)+本站(11) 三等水准,(12)不超过6m,四等水准,(12)不超过10m。 ② 水准尺读数检核 同一水准尺黑面与红面读数差的检核:(13)=(6)+K-(7) (14)=(3)+K-(8) K为双面水准尺的红面分划与黑面分划的零点差 本例,106尺的K=4787mm,107尺的K=4687mm 三等水准,(13)、(14)不超过2mm;四等水准,(13)、(14)不超过3mm。 ③ 高差计算与检核 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一站高差: 黑面高差(15)={(3)-(6)}÷1000 红面高差(16)={(8)-(7)}÷1000 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0.1}=(14)-(13) 对于三等水准,(17)不超过3mm,对于四等水准,(17)不超过5mm。 红、黑面高差之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站的观测高差: (18)= {(15)+(16)}/2
5. 工作环境温度:
-20℃ ~ +50℃
全站仪测量模式
1. 角度测量模式: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 2. 距离测量模式:跟踪测量、快速测量、高精度测量 3. 组合测量模式:水平角、平距、高差测量 4. 放样测量模式 5. 坐标测量模式
三、四等水准测量成果处理 内容: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水准路线的观测高差,求 出待定点的高程值 前面所讲的图根水准测量成果处理方法是一种近似 的成果处理方法,它不能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的 成果处理 《城市测量规范》规定,各等级高程控制网(指一、 二、三、四等水准网)应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进 行成果计算,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是符合最小二乘 原理的严密平差方法,可用专用平差计算软件进行 计算,已经超出了本书的范围。
第7章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 交会定点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控制测量的概念
控制测量的任务:
在一定范围的地面上,通过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精确测定控制点 的位置——X、Y、H
控制测量的作用:
1、各项测量的基础 2、具有控制全局的作用 3、限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
3
支导线
C
支导线
1-2
由一已知点出发,即不附合也不闭合,支导线只有必要的起算数据, 没有检核条件,它只限于在图根导线中使用,且支导线的点数一般不 应超过3个。
三、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 踏勘选点,布网设计(通视、点位易于保存、视野开 阔、均匀分布在测区)
2. 埋石(埋桩)、编号、作点之记
3. 测量导线边长 4. 观测水平角(联接角和折角) 例: A 1 2 ∠1、 ∠2 ∠3、 ∠4、 ∠5 ∠5B1均为折角
3. 用改正后的导线内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前 后 180 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