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并通过
矛盾的斗争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这一规律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下面对对立统一规
律进行简要阐述。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
每一个事物内部也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即对立面。
这些对立面相互对立,
又相互依存,构成了事物的内部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动力和源泉。
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对立统一规律
的核心思想是“矛盾着的事物内部有一个统一体”,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最终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界具有普遍适用性。
自然界中的寒暑、潮汐起落、昼夜交替等都
展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
在社会领域,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等也遵循了对
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着实践活动,促进事物发展。
对立的对立面在相互斗争中形成新的
事物和新的发展阶段。
了解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对于实现事物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它不仅适
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社会领域。
了解和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有助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
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一、什么是对立统一唯物论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回答了世界是怎样的问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普遍联系的。
对立统一规律要回答的是为什么会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
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就是矛盾。
哲学中的矛盾不同于日常概念中的矛盾,日常概念中的矛盾一般是,情侣间感情不和闹矛盾了,语句前后不一致而自相矛盾了,面对选择而陷入纠结中等。
而哲学中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依存、贯通,又相互排斥、对立的辩证关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性的例子如,生死、长短、大小,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等等都是矛盾着的现象。
既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任何时刻都存在着矛盾,因而要敢于承认矛盾、善于揭露矛盾。
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若不能在矛盾的非对抗性阶段将其解决,待其激化、放大转向对抗性的,则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才能解决。
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是指具体事物运动中的矛盾,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任何物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例如,留苏派照抄照搬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在国内只注重工人运动和“城市中心论”,以此领导革命,导致党早期蒙受挫折和失败,其原因正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这一特殊国情,中国的工人只有百万之数,他们虽然具有先进性,但力量弱小,上亿之数且支持革命的农民才是最强大的力量,农民自然是在农村,而大城市是反革命集团势力雄厚之地。
对立统一规律

(一)原因与结果
1.原因与结果的含义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2、因果联系的 特点 (1)前后相继 性 但并非所有 前后相继的联系 都是因果联系
春
夏
秋
冬
因 果 联 系 的 特 点
寒来暑往 四季轮回
地球公传
朝夕衔接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
(2)必然性 但并非所有的必然联系都是因果联系 例:生与死是必然联系,但不是因果联系 (3)客观性和普遍性 注意:坚持唯物主义决定论。 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 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宿命论和神学目的 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4)复杂多样性
打喷嚏
一因多果
感冒
聪明
发烧 流鼻涕
一果多因
用功 方法得当
学习好
此外还有多果多因、复合因果等情况
3、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
(1)在确定的关系中,二者是对立的
(2)二者又相互依存相互连接 二者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4、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认识因果联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2)增强工作中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有利于总结和吸收以往的经验教训
(二)主观辩证法
又称概念辩证法或辩证思维,它是人通 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 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自觉反映。
(三)二者关系
1、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 2、主观辩证法形成以后,又可以使人们更 好、更正确地去看待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 物和现象,避免把事物僵化和凝固化; 3、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一致。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矛盾双方中起着主 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方面;
3.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3.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也被称为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而矛盾的斗争性则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而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而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同样,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也可以相互转
化。
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性质;而外因则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对立统一规律

(二十一)对立统一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的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
①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
②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
另一方面,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辩证认识的实质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才具有不可分性;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才有相反性质。
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及应用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基本规律之一。
它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和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辩证性。
2. 原理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对立面的存在: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或多个方面组成的,否则事物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对立面的斗争:对立面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对立面的统一:在矛盾斗争中,对立面通过相互作用实现统一,使事物得以发展和变化。
•对立面的转化:矛盾的双方在斗争中相互转化,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和变化。
3. 应用对立统一规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列举几个具体的例子:3.1 政治领域•党内团结和斗争:党内存在着各种不同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的对立面,通过斗争实现统一,推动党内团结的发展。
•阶级斗争和阶级和谐: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推动社会的变革,而阶级和谐则是通过对立面的统一实现社会稳定和进步。
3.2 经济领域•供需关系:供给和需求是经济活动中的两个对立面,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和协调实现统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资本与劳动是经济领域的两个对立面,通过劳资双方的斗争和相互依存实现统一,推动经济的发展。
3.3 科学领域•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承:知识创新是对立面的斗争,而知识传承则是对立面的统一,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4. 总结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客观规律,它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
在各个领域,对立统一规律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理解和应用对立统一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立统一规律知识点

对立统一规律知识点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事物内部的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规律。
对立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想领域中普遍存在,贯穿了一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对立统一规律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源和动力,是事物内部的相互对立和斗争的表现。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
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无论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社会的事物都不例外。
特殊性指的是每个事物内部的矛盾具有自身特点,没有两个矛盾是完全相同的。
3.对立面和对立面的主导地位对立面是矛盾的双方,包括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着辅助和次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立面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
4.矛盾的特殊形式和变化规律矛盾的特殊形式是指在不同的事物内部,矛盾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表现方式。
例如,在自然界中,矛盾表现为力的矛盾、质的矛盾等;在人类社会中,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等。
矛盾的变化规律是指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化。
矛盾由量变到质变,由相对平衡到不平衡,最终可能会引发矛盾的对立面的转化。
5.对立统一的发展规律和辩证发展的规律对立统一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一切事物都是通过对立统一的运动而发展变化的。
对立统一包含着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辩证发展的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不是单纯的线性发展,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辩证发展的规律包括定性和定量转化、稳定和飞跃的统一、平衡和破坏的统一等。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可以更准确地分析问题,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推动事物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及联系实际)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
及联系实际)
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其世界观、方法论和联系实际的特点如下: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对另一个方面产生影响。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了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性和转化性。
对立统一规律表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立元素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形成新的统一体。
这种转化是一种辩证的、不可逆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根据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可以采取辩证法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转化等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矛盾,并通过解决问题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4. 对立统一规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不仅存在于哲学上,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样,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地形、气候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推动了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重要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性和转化性,并在方法论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矛盾动力原理
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同一,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换言之,无论是矛盾的同一性,还是矛 盾的斗争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只有两者紧密结合在一 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 内容)构成。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 和发展的实质。 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 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矛盾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分的焦点。 列宁:"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 辩证法的核心。"
辩证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方法论。
对立统一规律地位与含义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这些规律,对于客观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基 本范畴包括: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列宁曾说:“。” “可以把辩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 是辩证法的实质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 心”。
对立统一规律地位与含义
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原因是 内因.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 质变.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肯定又否定,其斗争性和同一性促 使矛盾双方的转化,在量变的基础上引起质变,促成新事物的产 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没有 对立统一就没有事物矛盾的转换,就没有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 关系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 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 诸要素之间对立和统一 及其关系。 2.矛盾的根本属性:同一性 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 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 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内容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辩证法由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对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 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问题:哪些成语俗语能体现矛盾双方在一 定条件互相转换?
例:置之死地而后生 失败是成功之母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福祸相依
(二)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 关系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 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 没有斗争性。
4.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分析法,即从对立中 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辨证认识的实质所在,也 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主要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什么是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 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 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 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 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 展的不平衡性。
我们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呢?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回答 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我们说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间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 物内部的矛盾统一和斗争。 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中的 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在其它的规律和范畴中,如:质量互变规律中的质辩和量辩、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否定和 肯定以及本质和现象之间、内容和形式之间、原因和结果之间、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可 能性和现实性之间都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最后,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 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而矛 盾分析法的中心内容就是用既对立又统一的观点去分析的看待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很显然, 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什么是矛盾: 每当我们说到矛盾,大
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韩非 的那个关于矛盾的寓言 故事。然而,韩非所说 的还只是人们思维中的 逻辑矛盾,并不是唯物 辩证法中的辩证矛盾。 那么,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又是什么呢?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 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