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 (2)

防止诱因(如避免劳累、受凉、感冒等),有症状及时随
诊是防止复发的有效措施。
现在您浏览到是二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21、传染性肺结核治愈后的传染性
•
传染性肺结核一般接受治疗2~3周后,痰内结核菌迅
速减少或消失(大约能减少95%的细菌量),细菌的活力也
受到抑制或完全消失,对周围人群已多无传染性。肺结核
病人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和疗程治好后,肺内病灶逐渐消
现在您浏览到是三页,共三十一页。
3、结核病的传播
•
结核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处侵入易感
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其中以通过呼吸道引
起肺结核为最多。因此主要传播形式为:
•
(1) 咳嗽传播:肺结核的传染最主要是由传染性肺
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形成的飞沫传播
的。因这些微小的、带有大量的结核菌的飞沫长时间飘浮
现在您浏览到是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12、痰涂片检查 • 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最主要
的依据,也是制订治疗方案、考核疗效、 病情随访的重要指标。肺结核患者的排 菌具有间断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一、 两次查痰也许是阴性,所以应多次进行, 以提高检测阳性率。
现在您浏览到是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13、强调坚持规则治疗
效果很差,治疗的时间也更长。
•
(3) 患者成为久治不愈的慢性传染源,给家庭、社会
带来一定的危害。
•
(4) 患者治疗费用可几十倍、上百倍地增加,加重经
济负担。
现在您浏览到是十四页,共三十一页。
14、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
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预防和减少那些已经
感染结核菌并有较高发病可能的人发生临床结核病。预防
结核病防治知识

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核病防治宣传知识一、我国结核病现状结核病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近年来,由于多发耐药结核、结核菌与艾滋病毒的双重感染和流动人口增多,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结核病的六大特点是:感染人数多、患病人数多、新发患者多、死亡人数多、农村患者多、耐药患者多。
二、什么是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和慢性消耗性疾病。
每个器官和系统都可能患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占所有脏器结核的80%以上)。
三、如何发现肺结核病?肺结核病的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3周以上、发热、胸痛3周以上和咯血。
有些人可能没有症状,只有在体检时、X线胸透或胸片中才能发现。
此外,肺结核病的不典型症状表现包括长期低热、久咳不愈3周以上并经常规治疗无好转、久治不愈的皮肤伤口感染(特别是肛周脓肿、腋下颈部有包块)、产后高热不退、经常规治疗无好转的月经紊乱、闭经、大咳血且不易停止、大量胸腔积液、脓气胸,特别是以前曾患过肺结核又出现上述症状。
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所验痰或胸透拍片等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
对于重点人群(如教师、服务性行业人员、学生、老人等),应定期进行X线胸透视,有怀疑者一定要进一步检查。
四、肺结核病的感染、发病和传染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特别是未被发现的排菌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但经过合理治疗后,传染性可以大为减少或消除。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传染。
排菌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痰液干燥后含菌的尘埃在空气中,后被人们吸入体内,就可以感染。
此外,肺结核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
如果使用排菌病人用过而未消毒的食具或吃这类病人剩下的食物,有可能通过饮食而引起感染。
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会患上结核病。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结核病的概念与危害
2.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3.结核病的预防方法
4.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5.结核病的康复与护理
6.我国结核病防治政策及成就
正文
一、结核病的概念与危害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
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感染者咳嗽、喷嚏或说话时,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感染结核病。
三、结核病的预防方法
1.加强环境卫生,减少感染源。
2.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减少传播风险。
4.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四、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1.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2.治疗: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利福平、异烟肼等,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需规律用药。
五、结核病的康复与护理
1.康复: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
2.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良好的生活照顾,协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六、我国结核病防治政策及成就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实施结核病防治项目等。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2016年版)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2016年版)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一)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
(二)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三)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一)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
(二)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三)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四)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一)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二)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县(区、旗)、地市、省(区、市)等区域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一)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二)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三)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四)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五)肺结核可防可治。
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一)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

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一、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1.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2.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4.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如果咳嗽、咯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我国在各级各地疾控中心或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肺结核检查治疗的部分项目实行免费政策。
二、面向目标人群(教师)的核心信息1.肺结核病检查是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
2.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咯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3.学校依据各级各地疾控中心或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证明,管理学生患者的休学、复学。
三、面向目标人群(肺结核患者)的核心信息1.坚持完成6-8个月的全程规范治疗,90%以上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同时也是避免形成耐药的关键。
2.避免肺结核传播是保护家人、关爱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调查问卷调查者编号:姓名:性别:1.肺结核主要通过下列哪些途径传染?(1)呼吸道(呼吸道传染病)(2)消化道(3)胎盘(4)血液(5)不知道2.您认为出现下列哪种症状,应该怀疑得了肺结核?(1)头痛,眩晕(2)反复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3)腹痛、腹泻(4)不知道3.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肺结核,应到哪儿去看病?(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3)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疾控中心结防门诊)(4)不知道4.我国对肺结核的检查和治疗有免费政策吗?(1)全部免费(2)部分免费(免费摄片、免费痰检、免费抗结核治疗)(3)不免费(4)不知道5.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多少个月?%都能治愈。
(1)坚持正规治疗1个月60%都能治愈(2)坚持正规治疗2个月70%都能治愈(3)坚持正规治疗6-8个月90%都能治愈(一般初治6月、复治8月)(4)坚持正规治疗12个月100%都能治愈。
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2018版)

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2018版)什么是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通常会攻击人体的肺部,但也可能感染其他部位。
肺结核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列出的十大传染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成人死亡的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肺结核的症状肺结核的早期症状可以是轻微的或看似无关紧要的症状,例如轻微的发热、疲劳和乏力。
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咳嗽,持续咳嗽超过两周被认为是特别关注的问题。
其他症状还包括呕吐,咳痰带血,胸痛等等。
肺结核的传播肺结核可以通过接触病菌的空气传播。
结核菌是通过患者的气溶胶传播而感染其他人的。
当患者咳嗽、咳痰或说话时,会带走结核菌并释放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这些污染的空气后就会感染。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接种可以降低儿童罹患结核的风险,获得保护的时间长达10余年。
已经感染结核杆菌的人接种效果不好。
避免与患者接触特别是那些患者咳嗽有血痰的症状,建议尽量避免与其接触。
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遵循“咳嗽礼仪”,能够有效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勤洗手等操作能够有效控制病菌的扩散。
诊断和治疗早期的肺结核很难被诊断,因为它很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疾病。
如果您有咳嗽、咳嗽超过两周,容易疲劳、瘦身,有点发热,最好去医院做结核菌素试验和X光检查以确认是否患有肺结核。
目前,结核病是一种治疗周期较长的疾病,常规治疗需要持续6个月,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早期发现肺结核,坚持治疗可以治愈。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不仅会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病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预防是关键,每个人都要定期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共同维护健康的生活。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分为面向所有人群和面向目标人群使用的核心信息。
其中“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是通用的核心信息,在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时,在通用核心信息的基础上,可根据目标人群选择相应的面向不同目标人群(政府领导、医务人员、患者、密接、流动人口和教师)使用的核心信息。
一、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1.肺结核是我国发病、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2.肺结核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
3.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4.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5.如果咳嗽、咯痰2周以上,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我国在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肺结核检查治疗的部分项目实行免费政策。
(各地在宣传中应明确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名称和具体免费项目)二、面向目标人群的核心信息(一)面向医务人员的核心信息。
1.对咳嗽、咯痰两周以上的患者要警惕肺结核。
2.发现疑似肺结核病例,依法报告、转诊。
3.要对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二)面向肺结核患者的核心信息。
1.坚持完成全程规范治疗是治愈肺结核、避免形成耐药的关键。
2.避免肺结核传播是保护家人、关爱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三)面向密切接触者的核心信息。
1.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坚持完成规范治疗。
2.如出现咳嗽、咯痰要及时就诊。
3.注意房间通风和个人防护。
(四)面向流动人口的核心信息。
1.肺结核诊治优惠政策不受户籍限制。
2.患者尽量留在居住地完成全程治疗;如必须离开,要主动告知主管医生。
3.患者返乡或到新的居住地后,要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
(五)面向教师的核心信息。
1.结核病检查是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
2.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咯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3.学校依据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证明,管理学生患者的休学、复学。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约有1.5万人死亡。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我们需要了解其防治的核心信息。
一、结核病的症状结核病主要侵犯肺部,其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发热、疲乏、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
在结核病晚期还会出现气短、胸痛和咯血等症状。
因此,对于有这些症状的人,应建议其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结核病的预防结核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由活结核分枝杆菌制备的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在儿童时期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
2. 饮食均衡:合理饮食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3.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例如,经常洗手、避免咳嗽时对着他人、常开窗通风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三、结核病的治疗结核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和治愈。
常见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四、结核病的控制结核病控制的重点包括早期检测、早期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
对于已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应建议其积极接受治疗,并妥善控制病情。
同时,对于和结核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需要进行随访和检测,确保其病情得以控制和治愈。
总之,结核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及积极推广卡介苗接种和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我们可以逐步控制和治愈结核病,让全球人类免于这个疾病的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一)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
(二)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三)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一)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
(二)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三)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四)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一)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二)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县(区、旗)、地市、省(区、市)等区域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一)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二)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三)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四)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五)肺结核可防可治。
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