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研究植物和环境的关系。分别选择了沙漠里、水生和石头上植物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植物的形态各异和它生长环境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植物的形态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通过学习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为四年级下册《生物与生命》中对植物适应季节变化。
本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植物的形态特点和环境特点。
2.借助资料,分析观察,了解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的密切关漠中植物的形态特征。
4.初步了解沙漠植物的特征是为适应沙漠环境而服务的。
5.知道卷柏的生理特征——耐寒能力超强
过程与方法:
1.知道科学探究设计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教学具
准备
PPT、挂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
1、不同环境里的植物1
2、沙漠中的植物2
3、水里的植物1
4、石头上的植物1
5、单元复习1
总课时6
2.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3.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植物的形态特点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植物的形态特点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措施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等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知识点汇总1.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沙漠里的降水很少,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
仙人柱喜温暖向阳环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
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
雪松耐阴抗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分布范围广,可生活在高山上。
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另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
水瓶树的树干里储存水,抗干旱能力强,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
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长受季风影响。
椰子喜光,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生长在热带沿海。
3.叶子有正面和反面,表面光滑,颜色更深的一面,为叶片的正面。
大叶黄杨树叶比杨树树叶厚,光滑,大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比较厚的蜡质,所以较光滑。
杨树靠(落叶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过冬,大叶黄杨靠(树叶表面蜡质减少蒸发)过冬。
4.沙漠植物主要有仙人球,沙棘,骆驼刺,梭梭树,胡杨,仙人掌,沙葱,沙芦草,复活草。
沙漠中的植物的茎长得特别肥大,帮助植物储存充足水分,植物的根系特别发达,为植物吸收更多水分。
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5.仙人掌储水秘密的秘密是:仙人掌的叶(呈针状),而且茎表面有(蜡质)覆盖,水的蒸发量极少。
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
6.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
7.水葫芦漂浮的秘密:压入水中后松手,它会上浮,用手挤很松软,掰开里面有大量孔洞。
原因: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8.观察金鱼藻的特点:搅动水槽里的水茎随水流扭动,往水槽里加水后整体漂浮。
原因:植株较轻,不固定在水底时,能漂浮。
茎柔软,在水流中不易折断。
9.莲的叶柄和地下茎内有(中空的管道),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氧气的需求。
红树能在海边茁壮成长,是因为从主干上长出了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物的稳定,有许多指状的(呼吸根)伸出地面,帮助植株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小学科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

小学科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一、第一单元:天空中的云1. 课文:云的种类2. 课文:云是什么?3. 课文:识云4. 课文:云里有什么?5. 课文:云在干什么?二、第二单元:小小发明家1. 课文:杰米的发明2. 课文:发条鱼3. 课文:触摸式词典4. 课文:插队机器人5. 课文:发明多啦美乐斯三、第三单元:我的五官1. 课文:我的眼睛2. 课文:我的嘴巴3. 课文:我的鼻子4. 课文:我的耳朵5. 课文:我的手四、第四单元:每个生命都美丽1. 课文:蝴蝶的变化2. 课文:鸟巢3. 课文:蜜蜂有办法4. 课文:飞得最高的生命5. 课文:猴子的尾巴五、第五单元:爱护环境1. 课文:学水2. 课文:保护森林、水源地3. 课文:节约用水4. 课文:怎样做好垃圾分类5. 课文:环保小卫士六、第六单元:我们的家园1. 课文:家2. 课文:家的变化3. 课文:人们的乐园4. 课文:爱与关怀的家5. 课文:回到家七、第七单元:探险乐园1. 课文:进入小小镇2. 课文:梦想3. 课文:五星级探险乐园4. 课文:小镇变了样5. 课文:欢乐与奇遇八、第八单元:轮流做课代表1. 课文:课前准备2. 课文:快乐体验3. 课文:请点评4. 课文:课后总结5. 课文:交接班九、第九单元:同心协力奶牛精1. 课文:移民记2. 课文:同心协力3. 课文:牛粪汤4. 课文:大展宏图5. 课文:欢迎新朋友十、第十单元:连连看1. 课文:邻居的秘密2. 课文:相邻的声音3. 课文:秦始皇4. 课文:三国演义5. 课文:连连看十一、第十一单元:理发师爷爷的记忆石1. 课文:一件发夹的故事2. 课文:胜利纪念碑3. 课文:记忆的石头4. 课文:红色警钟5. 课文:永远燃烧的纪念碑十二、第十二单元:生活大智慧1. 课文:生活大智慧2. 课文:雨女无瓜3. 课文:零用钱的小智慧4. 课文:小动物们的日子5. 课文:大智慧指引我们。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研究并认识不同季节的特点。
3. 掌握四季的变化顺序。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季节的名称和特点。
2. 理解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季节的名称和特点- 春天:春暖花开,天气温暖,绿色植物生长旺盛。
- 夏天:天气炎热,阳光强烈,人们穿轻薄衣服,喜欢游泳和野餐。
- 秋天:天气凉爽,树叶变黄,果实成熟,人们喜欢吃水果。
- 冬天:天气寒冷,雪花飘落,人们穿厚重衣物,喜欢打雪仗和滑冰。
2. 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春天:气温升高,人们感觉舒服,晒晒太阳有益健康。
-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要注意防晒,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 秋天:天气凉爽,人们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 冬天:天气寒冷,人们要保暖,多吃些温暖的食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四季的特点。
2. 讲解:老师简要介绍每个季节的特点。
3.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展示每个季节的特点和相关活动。
4. 活动实践: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不同季节的喜好和感受。
5. 情景练:设置情景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6. 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总结季节的变化顺序和特点。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情景练中的表现,包括对季节名称的掌握和对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理解。
2. 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了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生在活动实践和情景练习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体上,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掌握较好。
第二单元 混合与分离(知识点总结)-三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与分离知识点第4课、怎样加快溶解思维导图:知识点:1.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2.【实验名称】探究使食盐在水中加快溶解的方法【实验材料】烧杯、细盐、粗盐、热水、冷水、搅拌棒【实验步骤】(1)研碎: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的相同温度的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颗粒大小不同的食盐,观察两个烧杯中食盐溶解的快慢。
(2)加热: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倒人等量的不同温度的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观察两个烧杯中食盐溶解的快慢。
(3)搅拌: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的相同温度的水,同时放人等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食盐,只在其中一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两个烧杯中食盐溶解的快慢。
【实验结论】搅拌、加热、将食盐研碎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3.把冰糖研碎,再放入热水中,并不断搅拌,可以使冰糖溶解得更快。
4.生活中常见的加快物质溶解的事例:用热水冲泡咖啡并不断搅拌;往汤里加食盐时,搅一搅;感冒冲剂做成颗粒状是为了加快溶解。
第5课、什么在水中溶解得多思维导图:知识点:1.溶解食盐时,要先将食盐分成若干小份,每次加1份,搅拌,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1份。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3.【实验名称】探究5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实验材料】食盐、小苏打、烧杯、水【实验过程】①把食盐和小苏打分别以每3克为一份分成若干份。
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水。
③把一份食盐放入一个烧杯中,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放入下一份;再搅拌,再放,这样一直到新放入的食盐不能完全溶解为止;记录放入的份数。
在另一个烧杯中将小苏打进行同样的操作。
④比较两组数据,判断在一定量的水中,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量是否相同。
【方法指导】两杯水的温度、量以及每1小份食盐和小苏打的量都要相同,食盐和小苏打要1份1份地加,待完全溶解后才能加入下1份,直到不能再溶解。
【实验结论】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5克小苏打。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植物与环境【全单元】》精品优质ppt课件

研究水生植物生存本领
画一画:叶柄和茎被横向切开后
57
58
谈收获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59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60
谢谢观赏!
61
再见!
62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54
研究水生植物生存本领
实验方法
压入水中后 用手挤 松手
掰开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它体
浮起来 松软
里面有 大量孔洞
内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55
研究水生植物生存本领
观察金鱼藻的特点
实验方法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搅动பைடு நூலகம்槽里的水
往水槽里加水后
茎随水流扭动
整体漂浮
它能漂浮,茎柔软,适合在水里生活
注意:先少放一些水,留出余量。
不落叶,靠表面蜡质 减少水分蒸发
落叶
与它相似的植物
香樟树、桂花 ……
桑树、梧桐 ……
25
课后作业:
1.冬青树、香樟树、桂花树中选择一种 进行观察和研究,有发现及时记录, 并将观察、发现、记录拍照上传到班 级QQ群“研究常绿植物是否掉叶” 相册夹中。
2.留心生活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下次 上课分享给同学。
土层薄,气温低,积雪多。
21
把植物和它适宜生长的环境连一连
22
观察、比较冬青树叶和杨树叶
冬青树叶
杨树叶
23
比较冬青树叶和杨树的叶子
比较项目
叶的形状 叶的表面 叶的厚度
怎样适应寒冷环境 与它相似的植物
三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检测卷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一、判断题。
(每空1分,共20分)1.像蚕一样,所有动物的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2.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
()3.许多动物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4.蚕蛾刚产下来的卵是紫色的。
()5.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副乳牙,一副恒牙。
()6.鸡的一生要经历变态。
()7.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8.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9.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种形态变成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10.蚕的一生要蜕皮四次。
()11.幼蚕蜕皮是从头部开始的,最后是尾部。
()12.雄蚕蛾会飞,雌蚕蛾不会飞。
()13.食物气温、疾病会影响蚕的生长,但是有害气体不会影响蚕的品协生长。
()14.我们小学生属于青年组。
()15.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是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
()16.蚕蜕皮是为了长大,就像衣服小了,换大衣服样。
()17.蚕的生命周期般在一年左右。
()18.蚕宝宝是依靠头部的器官来呼吸的。
()19.蚕宝宝和蚕蛹都喜欢吃桑叶。
()20.蚕蛾同蝴蝶一样,身上都长有一对翅。
()二、选择题。
(每空2分,共40分)21.下列动物中,不需要经历变态过程的是()。
A. 猫B. 苍蝇C. 蜻蜓22.蚕的生命周期按顺序排列如下:卵→()→()→()。
A. 蛹B. 成虫C. 幼虫23.下列哪种动物的生命周期最长()。
A. 猫B. 乌龟C. 蝴蝶24.蚕的身体发亮,不再吃桑叶了,这时的蚕( )。
A. 生病了B. 要吐丝结茧了C. 要蜕皮了25.下列哪种动物的生命周期与蚕不同()。
A. 鸡B. 蝴蝶C. 飞蛾26.蚕蛾的胸部长有()足和两对翅膀。
A. 一对B. 两对C. 三对27.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A. 繁殖B. 生长发育C. 死亡28.在()的环境中,蚕吃得多,可以缩短饲养期,还可以防止病菌繁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

三、研讨 1.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蚕蛹
蚕的幼虫
相 都有头、胸、腹三部分, 同 点 都有体节、足等
蚕蛹与蚕的幼虫相比较, 蚕蛹的身体缩短了,颜色 不 由白色变成深褐色,身上 同 点 体节减少了,腹部的足消 失了,已有翅的雏形,长 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
三、研讨 2.蚕蛹还会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
3.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 保护作用。因为蚕蛹不吃东西、一般也不动,没有防御外敌的能力, 蚕蛹能迷惑其他动物,也形成了独立空间,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四、拓展 还有哪些动物一生中也会经过蛹的阶段?
蝴蝶的蛹
一种蝴蝶化蝶的过程
蚊子的蛹
幼虫 保护 放大镜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3.
二、选择题 1.
2.
3.
4. 5. 6.
三、填图题
第二单元 动物的一生
4.蚕变了新模样
一、聚焦
蚕吐丝了,蚕房中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 丝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 蚕茧是怎样形成的? 蚕茧中的蚕蛹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探索 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
注意观察蚕在结 茧过程中蚕身体 本身的变化。
思考蚕茧有 什么作用。
即将吐丝的5龄蚕,这 时的蚕身体缩短,发 黄而透明。
二、探索 观察蚕茧中的蚕蛹
1.取一个蚕茧,仔细观察推测蚕茧里的蚕蛹的样子
蚕茧的特点
蚕茧的形状
纺锤形或椭圆形
蚕茧的颜色
多为白色
蚕茧的大小
长3-4厘米、直径1.7-2.1厘米
迎着光观察或轻轻摇动蚕 茧,你还有什么发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剪刀剪开一个蚕茧,取出蚕蛹,用放大镜观察蚕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水镇2014—2015学年下学期第二单元检测题
三年级科学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蚕卵近似_______,小米粒大小.刚产下的蚕卵呈_______色。
2 蚕蛾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蚕的生命是从_____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______。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________。
5、蚕宝宝一共有______对足,其中胸足有_____对,腹足有_____对,尾足有_______对。
6、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________,蚕蛾是蚕的________。
7、蚕的一生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8、蚕结茧是为了_______。
9、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_。
10、______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11、在适宜的环境下,蚕蛹经过10天-15天,会变成________。
12、蚕蛹是有______的,当受到外界刺激时_______。
13、远在________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___ _____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共20分)
1、对于眠蚕,我们可以()。
A、将其从蚕盒中取出单放
B、继续投放饲料
C、将蚕盒放置在安静的地方放,注意观察
2、蚕的呼吸器官是()。
A、气门
B、鼻孔
C、口
3、蚕的身体发黄、发亮了,也不吃桑叶,说明蚕()。
A、生病了
B、要死了
C、要结茧了
4、蚕的生命周期是从()开始的
A、蚁蚕
B、蚕蛾
C、蚕卵
5、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
A.眼睛 B. 气孔 C.排泄孔
6、下列动物中,要经历变态发育的是()。
A、猫
B、蝴蝶
C、金鱼
7、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
A、苍蝇
B、金鱼
C、狗
8、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人
B、石头
C、麻雀
9小明今年12岁,属于()。
A、儿童
B、青年
C、中年
10、人一生有几副牙齿()。
A、1
B、2
C、3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20分)
1、蚕蛾刚产下的蚕卵是紫黑色的,数量很多。
()
2、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
3、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
()
4、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无关。
()
5、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
6、蚕蛾刚从茧里钻出时,身体是湿的,鳞片和毛贴着身体。
()
7、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这四个形态()
8、蚕蛾在交配产卵后,进食量比以前还多。
()
9、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他们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
10、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身体的特点是不相同的。
()
四、连线题共14分)
1、按照动物是否经历变态分类
蜻蜓山羊鸡蝴蝶蟾蜍熊猫
变态不变态
2、将下面的人物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连起来。
外公68岁堂妹5岁表哥20岁妈妈40岁
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五、简答题。
(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最好是让蚕卵在自然状态下,自己孵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蚕蛾是昆虫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蚕的生长发育有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蚕宝宝健康成长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