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的兴亡

合集下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教学目标:1.学习秦统一的历史,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2、探讨秦统一建立国家的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教学重点: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

秦朝的建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秦的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难点:对秦统治的正确评价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而又客观的历史评价。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分析,形成正确的是非功过观念,提高联系、全面、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电脑历史挂图教学方法:引导式启发式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功高三皇、德高五帝的皇帝是谁?他得丰功伟绩有何之处?“(使用电脑搜索。

)二、整体感知:(课件展示)1、秦朝在同一六国之前有那些改革的措施,主要是谁负责改革,他改革的作用是什么?2、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是?统一六国当中最有转折的战争是与赵国的哪场战争?3、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宰相是谁?他向秦始皇如何建议的,改革让秦国在以后的发展中怎么样?4、分析秦朝的建立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意义?5、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谁领导的?6、探讨这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作用和意义?7、刘邦为什么能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三、课文探究:(课件展示)1、秦朝的统一对于历史的贡献意义?学生分组讨论:(主要是立足于秦朝建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一系列的改革,改革产生的作用。

是要求学生达到的要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要求要辩证的去看待秦始皇的是非功过,从而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3、秦朝灭亡的原因,对比秦汉统治者的治国策略,讨论汉朝为何能统治时间久?四、课文总结:本文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学习,认识到秦朝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对秦朝统治的政策评价,让我们认识到历史发展规律是有其必然的因素。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

《秦帝国的兴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2)秦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如郡县制的建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长城和修筑驰道等。

(3)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

(4)楚汉相争。

2、理解(1)秦始皇为巩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2)识读秦朝疆域图和秦朝主要交通干线图,掌握阅读地图的能力,并理解便利的交通对巩固统一的重要作用。

(3)秦朝的残暴统治和人民不堪重负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二、教材分析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

商鞅变法为秦吞并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秦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官僚制度方面,中央设三公各司其职,地方设郡县管理一方,但中央和地方官职的任免都由朝廷决定,由此,统治权就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可引导学生将这一官僚制度与分封制相比较,从而理解其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分析文字、度量衡、钱币不统一所带来的不利之处,从而理解秦始皇在这些方面采取的统一措施的进步意义。

结合“史海拾贝”内容介绍长城,使学生了解秦修筑长城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为什么要修筑长城)秦朝在推行巩固统一措施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积极效应和负面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秦统一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秦朝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功绩显著。

但同时也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一些措施和工程确实加重了人民的各种负担,使百姓无力承受,最终酿成农民起义。

应该使学生知晓,“兴”与“亡”之间的辨证关系,人民的支持和理解是统治的基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人民谋福利。

三、重要图片说明《铜车马》第三单元的单元页插图。

秦铜车马于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的一个陪葬坑内,共有两乗。

图为1号铜车马,也称作高车、立车或戎车。

过秦论秦的兴亡简史

过秦论秦的兴亡简史

过秦论秦的兴亡简史
过秦论秦的兴亡简史如下:
秦国的秦孝公已经占领了崤山、函谷关这两个重要的地方,彻底拥有了雍州的领地,君臣还在固守原地以此来窥视周室,并且有统一天下的雄心。

在那个时候,因为有商鞅辅佐他,在朝廷内部他确立法律制度,专注农耕纺织,修建防守和进攻所用的器械,在朝廷外部,推行连横之策,让诸侯之间相互争斗。

于是秦国的人才很容易就夺取了魏国在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后来,孝公去世,惠文、武、昭襄蒙故业,继续采用前一代使用的策略,先是向南夺取了楚国的汉中,然后向西攻占了巴、蜀两地,进而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最后向北占据了重大的城邑。

历史10-15课知识梳理资料

历史10-15课知识梳理资料

知识点十:秦帝国的兴亡1.秦统一的条件:①统一是历史趋势②商鞅变法使秦国中最富强的国家。

③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大败七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纸上谈兵—赵括)2.秦的统一: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3.秦朝的建立:前221,秦王嬴政(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

4.秦朝统一意义:(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从此,统一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成了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5.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直接原因:大雨耽误工期。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知识点十一: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①采用“皇帝”称号②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③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度。

经济文化:①统一车辆形制②统一文字,先小篆后隶书③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④统一度量衡军事上: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御匈进攻。

思想上:焚书坑儒知识点十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1.西汉建立:前202年,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2.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思想上:采纳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巧妙削弱诸侯王封国的权力。

②加强检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史。

作用: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知识点十三: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1.开拓西域: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作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2.汉朝在西域设立的机构: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

七年级历史秦帝国的兴亡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秦帝国的兴亡练习题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名师导航知识梳理一、“秦王扫六合”1.统一的背景和原因:战国以来,随着各国间联系不断加强,政治上的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后,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断兼并邻国的土地。

公元前年,秦在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

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统一的进程和结果:公元前~前年,秦国先后兼并、赵、魏、楚、燕、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秦王自称始皇帝。

3.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1.背景和原因:公元前年夏,一些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戍边,队伍在遇到大雨,因道路被冲毁而无法按期到达。

按照秦朝的法律,误期就要被处死,于是陈胜和吴广杀死押送的军官,率众起义。

陈胜振臂高呼:“, ?”号召大家起来推翻秦朝的统治。

900壮士“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起义队伍很快就发展壮大到数万人。

2.大致经过:起义军攻下陈,建立政权。

陈胜派兵分路进攻,直逼咸阳。

惊恐万分,急忙把几十万武装起来,向起义军反扑。

起义军寡不敌众,吴广、陈胜相继被害,起义失败了。

3.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三、楚汉战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封刘邦为。

他们为了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年之久的战争,史称。

●秦统一原因中,经济文化的加强、人民的渴望是客观条件,也是根本原因;商鞅变法的成功、长平之战的影响是主观条件。

●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是大雨误期,按律当斩;进程注意张楚政权和进攻关中失败;意义也是其特点,重点掌握其革命的首创精神。

●学习楚汉战争,要联系相关的成语故事,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等。

疑难突破1.秦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1)从经济条件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秦帝国的兴亡》历史教案

《秦帝国的兴亡》历史教案

《秦帝国的兴亡》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灭亡原因。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通过学习秦帝国的兴亡,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规律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秦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灭亡原因。

2.教学难点:分析秦帝国兴亡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秦帝国的历史背景与崛起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秦帝国之前的历史背景,如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秦国的发展等。

引导学生思考:秦国是如何崛起的?2.讲解讲解秦国崛起的历史背景,如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等。

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如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强化中央集权等。

3.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秦国崛起的原因有哪些?每组派代表发言。

第二课时:秦帝国的统一与制度建设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秦国的崛起过程,思考:秦国是如何实现统一的?2.讲解讲解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如战争、外交手段等。

分析秦国统一后进行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如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3.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秦国统一后进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秦帝国的繁荣与衰败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秦国的制度建设,思考:秦国在统一后取得了哪些成就?2.讲解讲解秦国的繁荣时期,如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分析秦国的衰败原因,如暴政、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

3.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秦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每组派代表发言。

第四课时:秦帝国的灭亡与历史教训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秦国的繁荣与衰败,思考:秦国是如何走向灭亡的?2.讲解讲解秦国的灭亡过程,如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争霸等。

分析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如重视民生、加强民主监督等。

3.互动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对秦国灭亡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秦国历史知识的掌握。

2.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环节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历史题目,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第13课大秦帝国的兴亡王丽君

第13课大秦帝国的兴亡王丽君

项 羽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别姬词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1)纸上谈兵 (2)指鹿为马 (3)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4)破釜沉舟, 背水一战 A 鸿门宴
B 巨鹿之战 C D 长平之战 垓下之战
(5)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6)四面楚歌
E 陈胜吴广起义
F 秦二世重用宦官赵高
2、统一的过程
(1)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2)经过:
韩(BC330)、赵(BC228)、魏(BC225)、 楚(BC223)、燕(BC222)、齐(BC221)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印称为玺 自称为朕 命令称为诏
3、秦朝建立★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建立者:秦始皇,嬴政 (3)都城:咸阳(今西安市) (4)历史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中央集权国家。 (5)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 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 一个崭新的阶段。
猜谜语
“半部《春秋》”(打一朝代
名)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进攻赵国,双方在 长平展开大战。赵国大将廉颇采用了修筑 壁垒坚守的方法。后来,赵王听信了秦国 散布的流言,以为廉颇年老懦弱,不能抵 挡敌军,就改派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到了 纸上谈兵 前线,死搬兵书上的教条,完全改变了箭射死,40多万赵军 全做了俘虏,并被活埋。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咸阳

大泽乡 政权:张楚(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农民阶级政权)

第十三课_秦帝国的兴亡

第十三课_秦帝国的兴亡


战 国 七 雄
一位秦国商人到各国做生意回到秦国后,秦 王问他沿途在各国观察到的景象: 3、这位商人不禁感叹到七国当中还是秦国最 富最强。(为什么?)
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前260年)
秦国(白起)
赵国(赵括)
赵国兵败,40万士卒被秦 国坑杀。
战 国 七 雄
四面楚歌
……

• 公元前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 权国家_______ 秦朝 。
221
秦王嬴政 年,秦统一中国 ,__________
统治者的暴政
•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
• 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建立张楚 陈胜、吴广 。 政权的领袖是 • 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严酷的刑罚 B、骄傲自大 C、剥削沉重 D、失去民心
D
想一想 说一说
有人说秦始皇 是千古一帝,有人 说秦始皇是暴君, 对这个问题你有 什么看法?
进军关中 失败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刘邦项羽农民起义
项羽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大败秦 军,消灭了秦军主力。
项 羽
刘邦
刘邦
公元前207年,刘邦先入关中, 并攻陷咸阳,秦朝灭亡。
1.时间起止:
公元前206—前202年
2.性质: “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争夺皇
2.秦朝的严刑酷法:如族诛或连坐
3.秦二世继位后重用宦官,统治残暴,社会矛盾尖锐。
秦朝统治者的暴政
(根本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 年大泽乡 张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的名言名句是谁说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
——孟子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武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便。
雄 2、 战争不断,百姓苦于战乱,怨声载道。

战 一位秦国商人到各国做生意回到秦国后,秦 王问他沿途在各国观察到的景象:
国 3、印象最深刻的是,长平一战后,赵国家 七 家出殡、户户发丧,很难看到青壮年。可
见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国力
雄 一蹶不振。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 震慑。

战 一位秦国商人到各国做生意回到秦国后,秦 王问他沿途在各国观察到的景象:
秦王朝的暴政 2、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
3 、秦朝的刑法中,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中,还有 族诛和连坐。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100万人以上,占全国总 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遭到残酷的镇压, 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
4、秦二世继位后,继续大修阿房宫和驰道,赋税徭役比秦始 皇时更为繁重。并重用宦官赵高,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
四面 楚歌
垓下 乌江
(1)纸上谈兵 (2)指鹿为马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6)四面楚歌
A 鸿门宴 B 巨鹿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垓下之战 E 陈胜吴广起义 F 秦二世重用宦官
赵高
兴:秦王扫六合 统一


秦朝暴政
国 的
亡 陈胜吴广起义 打击

项羽刘邦反秦斗争 推翻

楚汉战争—建立西汉
• 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是在 公元前 221 年。
•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暴政
• 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建立张楚政权的
领袖是 陈胜、吴广 。
• 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D
A、严酷的刑罚 B、骄傲自大 C、剥削沉重 D、失去民心
(四)结果


前230年灭韩 喊
并 六
前229年灭赵 赵 谐
前226年灭魏 薇
音 记

前223年灭楚 去 忆
公前2元22前年灭22燕1年演 法
前221年灭齐 戏
秦王嬴政
长城 秦始皇


西
公元前221年

秦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南海
结束分裂,走向统一
•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 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 的融合
大泽乡遇大雨,误期将被处死。(直接原因)
2、衰落的表现
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陈胜、吴广起义
人物:陈胜、吴广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影响: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1、据史书记载,修骊山陵的有7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 有30万人;移民戍守越族地区的有50万人,以上共计150万人。 再加上修建驰道的,建筑离宫的,更有大量日夜奔走于图中、 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而当时 全国人口约2000万,除妇女及老弱病残,青壮年总数只有三、 四百万人。
材料:
鲁国有位士兵,随 国君出征,可多次 逃跑。当别人问他 为什么总当逃兵时, 他言道:“家中有 老父亲,我死了就 没人养活他了。”
猜一猜,对这 个士兵的做法, 道家、儒家、 法家、墨家会
如何处理?
思 想 火花
法家: 严格处罚
道家: 自我觉悟
儒家: 体恤民情
墨家: 感恩教化
我看“历史名人”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 爱心 ; 在庄子那里我读到一种 逍遥 ; 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 热血 ; 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 冷眼 。
• 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 3、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 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 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 租税沉甸甸 三餐不得饱 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

秦朝老农
二、秦帝国的“衰”(陈胜吴广起义)
1、衰落的原因
秦朝统治者的暴政。(根本原因)
国 4、这位商人不禁感叹到七国当中还是秦国 七 最富最强。 雄 (3)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成为
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一、秦帝国的“兴”(秦王扫六合)
1、(统一一)成为背大景势(原所因趋、。 条件) 2、(商二鞅)变过法程后,秦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
国家。
3、(长三平)之意战义后,六国无力抵御。
陈胜吴广起义的经 过和意义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张楚
公元前209 年大泽乡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历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 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 的残暴统治。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 途中,没有遇到大雨,你认为秦末 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
你知道中国象 棋中“楚河” 与“汉界”的 来历吗?“鸿 沟”的来历是
什么?
三、秦帝国的“亡”(楚汉之争)
项羽
项 羽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大败秦军,消灭了
秦军主力
刘邦刘邦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咸阳 鸿门
结果:刘邦取胜建立汉亡
一、秦帝国的“兴”(秦王扫六合)
(一)背景(原因、条件)
(二)过程 “喊赵薇去演戏”
(三)结果 (四)意义


并 六 国

咸阳
公元前221年
战 一位秦国商人到各国做生意回到秦国后,秦 王问他沿途在各国观察到的景象:
国 1、路过几个国家,关卡林立,行程受阻。 七 各国使用的文字、货币都不一样,十分不
实战演习
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利用排除法猜出答案:
线索一: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 线索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线索三:认为“民贵君轻”
答案:孟子
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利用排除法猜出答案 :
线索一:这是一部春秋战国时期 的著名思想学论著
线索二:书中记录的言论非本 人亲自编著
线索三:书中记录了儒家思想
答案:《论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