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与诗同行 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上《与诗同行》(四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

教案过程教案过程方式,为学与诗歌和开展诗歌研究打卜基础。
教案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诵读了许多古诗词和著名的现代诗,今天,我们还要读一读现在的儿童作家写的诗,了解一些有趣的诗歌故事,再学习一下别人是怎样开展诗歌研究的。
二、阅读材料1、学生自主阅读《我们去看海》、《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三首儿童诗,要读正确,读流利,知道三首儿童诗分别写了什么。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1)《我们去看海》:看海,是孩子们的梦。
碧蓝的海水、温馨的海风、辽阔的海面、澎湃的潮声……对孩子们充满了诱惑,让孩子们从小就心怀梦想,渴望长大,渴望领略更多更美的风光。
同时,大海又恰似母亲的胸怀,我们在母亲博大、温暖的怀抱里一天天长大……(2)《致老鼠》:在诗人的眼里,老鼠其实也是可爱的生灵。
诗人用博大、宽容的心胸容纳老鼠的过错,并打算教老鼠改正错误,与猫和谐相处。
这是多么诗意的思想!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这是多么美丽的心灵!(3)《爸爸的鼾声》:爸爸的鼾声在作者的眼里,竟然如同火车开动的声音,带给作者奇妙的想象,也带给作者难忘的乐趣。
3、指名阅读诗歌故事《给诗加“腰”》,并且进行复述。
4、指名朗读《诗中的“秋”》,弓1导学生小结读诗的方法。
(1)不懂的诗句要求教父母、老师、同学。
(2)学会把读到的诗句变成画面,想象诗歌描述的图景。
(3)读诗要联系生活。
(4)要学会将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是同一诗人的不同诗句进行比较,在比较重理解。
三、探讨交流1、我知道的诗歌故事。
2、我觉得读诗还有这样的方法。
3、我准备进行诗歌的研究内容和问题。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案过程:一、提出问题1、诵读唐朝诗人隹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妻妻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提出问题:这是诗人崔颢三十多岁在黄鹤楼一带漫游时创作的,就题与在黄鹤楼的墙壁上。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与诗同行教案新人教版

3.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所学的知识就是有意义的知识。
四、总结活动:
1.在“与古诗同行”的学习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请你们为这次活动写一个总结!
2.学生写总结。
3.交流“总结”。
4.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步,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走得更远,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第六课时
【学习主题】活动总结
2.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回顾活动建议和计划。
2、读诗体验,交流感受。
就像刚才同学们交流的一样,要想写诗,首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他们的诗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自由朗读三篇诗歌,感受诗歌。
《我们去看海》(10分钟)
1.齐读第一小节,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朗读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全诗以“我们去看海”的呼唤贯穿始终,情绪饱满激昂。
2.小组合作编辑
二、成果展示。
第五课时
【活动内容】活动四 诗歌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一、导入:
1.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搜集、阅读了许多诗。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叩响诗歌的大门,与古诗同行。(板书课题)
2.在学习中,同学们自由组合成了4个小组。现在首先请组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组。
主题
“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
11.21
地点
学校多功能室
形式
四人小组参赛
主持人
王小一
教师布置Leabharlann 1小组串词准备2小组
道具准备
3小组
评委安排
4小组
场地清洁
5小组
活动报道
6小组
第四课时
【活动内容】活动三 合作编诗集
【活动目的】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与诗同行 人教新课标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能分类搜集和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2.通过制作精美课件,创设课堂和谐唯美气氛,培养孩子们了解诗歌的兴趣,积累诗歌名句。
3.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4.讲述诗歌的来历,诗后的缠绵故事,引导、激励生继续收集。
5.了解唐诗的繁荣普及,为唐诗的璀璨成就自豪。
仿写、创作童诗,激发学生写作童诗的兴趣,培养写童诗的自信。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领悟诗的写法,并仿写、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诗歌的创作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一自己动手写诗一、复习导入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2.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对于诗歌,你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
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诗歌带给你的感觉。
诗歌是一次美妙的体验;诗歌是一次有趣的游戏;诗歌是一朵美丽的鲜花;诗歌是我心中的太阳……二、尝试写诗,交流欣赏。
1.补充填写,填诗热身。
车窗像一个电视机屏幕闪烁的山峰美丽的街道和车窗像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的_____还有__________2.学习写诗的方法。
明喻法、暗喻法、阅兵法、排比法等15种方法。
3.选择喜欢的方法写一首小诗。
(1)仿照书上或参考材料上的小诗写。
(2)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或几种写诗技巧来写。
(3)自己构思一首小诗,写下来。
4.全班交流:主要从选材、感情、想象、韵味等方面来评价。
5.同桌交流欣赏:我最喜欢你的小诗的哪一点,我给你提意见。
6.修改诗歌。
三、小结延趣,提醒准备。
今天,我们做了一回小诗人,同学们的诗有的写得激情满怀,有的写得有趣活泼……课外我们继续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诗歌,带上你的诗作本,继续写一写诗吧!。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与诗同行 我们去看海》优质课教学设计_28

《我们去看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
2、进一步理解诗歌常用表述方法的使用。
3、欣赏诗歌,加深理解。
4、提升对诗歌的阅读、写作兴趣,能够尝试比照着写诗。
教学重难点:欣赏诗歌,加深理解。
提升对诗歌的阅读、写作兴趣,能够尝试比照着写诗。
教学过程:一、铺垫1、说一说大海的特点。
抄写课外文章中的描写,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谈一谈对大海的情感理解。
二、欣赏1、初读诗文《我们去看海》,谈读后收获,重点谈读懂的思想感情。
2、再读诗文,理解思想感情在每小节中的体现。
(每小节内容是什么?你读懂了哪些诗句?)3、赏读诗句,分析各节重点句,体会,读出感情。
第一节:向往之急切。
(“走啊、一起走、走啊去看海”)表达方法(重复与联想)第二节:赞美之热烈。
(对海的特点赞美“如此宽大”、“如此富足”、“家”、“宝库”)表现方法(排比、比喻)第三节:欢乐之极致。
(与大海嬉戏玩耍、海是小伙伴、“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表现方法(拟人、夸张)第四节:启迪之深刻。
总结全诗,点名主题。
(理解“生命的启迪”,结合大海的某些特点理解给予我的哪些启示,例:海的呼吸--潮起潮落--时光流逝;海的深情--深邃涵量--恩情似海;海的贡献--资源丰富--无私奉献)表达方法(排比、呼应)三、写作1、自选诗节,仿照句式,给每小节加上几句。
2、自选题材,尝试写一首诗。
选类似的题材,想表达的情感,定各节内容,用表现方式。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与诗同行教案2新人教版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与诗同行教课设计 2新人教版“与诗同行”活动二自己着手写诗编写教师:单位:教课目的:二次备课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到处有诗歌。
2.试试写诗。
要点、难点:自己写诗教课准备:课件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在诗歌的大海中拾到了很多漂亮的贝壳,认识了很多对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说说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奇特,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日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必定会对诗产生不同样的感觉。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1.你赏识哪首诗?为何?预设1:我喜爱《致老鼠》,由于作者把厌烦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风趣。
预设2:我喜爱《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师相机概括板书:勇敢想象.读了这两首诗,你遇到了什么启迪?.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诗歌,只需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勇敢想象,磨炼语言,就能够写出风趣的童诗。
三、增补诗歌,学生赏识将下边的诗歌介绍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沟通沟通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1.巧用比喻:云云象一个繁忙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象一个贪玩的小捣乱经常忘了回家2.妙用拟人:风风儿浅笑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原上赛跑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四、学习写诗你喜爱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勇敢,语言要精华,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五、沟通诗歌小组里沟通写的诗,听听同学的见解,再改改。
小组介绍优异诗作全班沟通。
温馨提示:建议可将活动一与活动二进行调动,学生能够在写完诗歌以后进行诗歌朗读竞赛,学生能够借此朗读自己的诗歌,以加强其成功感,提升写作诗歌的兴趣。
教课反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六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2、学写儿童诗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情,讨论式学习。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 型:新课
教学准备:浏览本组教材,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个性化调整
专题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衣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⑵解释个别词语:
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见:同“现”。听取:听到。
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
茅店: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4、学写童诗。
过程与方法: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与诗同行》说课稿

《与诗同行》说课稿
引言概述:
《与诗同行》作为一门文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目标
1.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形式
1.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1.3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教学内容
2.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2 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
2.3 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的解读
三、教学方法
3.1 阅读分析法:通过课堂阅读和分析诗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2 朗诵演讲法:通过学生朗诵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3 创作体验法:通过课堂创作和写作,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创作潜力
四、教学资源
4.1 诗歌选集:准备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诗歌选集,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4.2 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诗歌朗诵视频和音频,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4.3 诗歌欣赏活动: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和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五、评价方式
5.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5.2 作业评定:评价学生的诗歌分析作业和创作作业
5.3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详细介绍,相信《与诗同行》这门课程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诗歌的世界里畅游,与诗同行。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与诗同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与诗同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渊源留长,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人们传诵不衰,古诗在唐朝最为兴盛,说到唐诗,在我们的脑海中首先会出现这样几位著名的诗人。
点击:大家看这是谁?(李白)。
1、你知道李白的哪些作品。
生谈。
师:李白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贺知章称为“诗仙”,3点击、杜甫。
4、说一说,他的作品。
师: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期一千四百多首。
人称“诗圣”。
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了两位大诗人,与师同行,一起畅游古诗园,再次品味诗情诗韵,感悟生活的神奇魅力。
二、古诗接龙游戏。
师: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就开始吟诵古诗,到现在同学们都积累了很多的古诗,下面我们就来一个古诗接龙的游戏。
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听清游戏规则:第一个同学背古诗,后面的同学接背第二首古诗,以此类推不要重复。
如果接不上来,或者重复就只有退场,我们四个小组,这节课将展开竞赛,看看哪一个小组获得明星小组。
师:好了,一组先来。
学生背诵古诗,师:同学们看到了你们流畅的背诵中看到了你们积累了大量的古诗。
古诗接龙的环节四个小组不相上下,每个小组获得一颗红星。
下面你们可要加油,看看那个小组会胜出。
三、吟诵古诗吟诵古诗,感悟,古诗魅力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古诗语言蕴含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我们生活在诗的氛围之中。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师生吟诵)春雨时我们吟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冬雪时我们吟诵: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节时我们吟诵:爆竹声声辞旧岁。
春雷点点迎新春。
中秋时我们吟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念时我们吟诵: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送别时我们吟诵: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伤感时我们吟诵:感时花溅泪,忧思独伤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诗同行教案
活动一举办诗歌朗诵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活动过程: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
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
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活动二自己动手写诗
活动内容: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有趣。
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
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
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活动三合作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第一课时
一、合作编本小诗集
1.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1)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可以编入搜集到的诗或故事,也可以编入自
己写的诗,还可以是同学写的诗。
小诗集中还可以适当穿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
还可以配上插图,或者辅以书法。
(注意引导学生要将搜集的诗歌、自己创作的诗歌、搜集的诗歌故事、诗歌资料等要分类编排、有序组合。
)
2)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写序。
3)注意封面设计的精美,诗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编排好目录。
3.成果展示
1)诗集编好了,我们来欣赏吧!小组把诗集放在展示台上,并派代表介绍。
2)同学们评一评,可从书写、编排、美化等方面评。
3)选出优秀的诗集交流,可在学校里展示,开展班与班之间的交流,还可以请家长参观和评议。
第二课时
诗歌知识竞赛
一、赛前准备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可以是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
3.出题方式: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二、知识竞赛
1.必答题.每组5道题,每题10分。
2.抢答题。
共20道题,每题10分。
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3.风险题。
每组2题,分成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档,答错扣相应分值。
4.评出优胜组。
三、小结
通过这次诗歌竞赛,我们无论是对诗句的积累、理解,还是在诗歌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我们能继续积累更多的诗歌。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总结
学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活动内容: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活动准备:带上自己活动过程中随时记下的点滴收获和体会以及活动前拟订的活动计划
活动设计:一课时
活动过程:
1.同学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之下,开展得比较成功,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2.还记得活动开始时我们自己拟订的计划吗?请大家将自己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本次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8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3.就象大家写的一样,这次活动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
(教师相机板书:诗歌的特点诗歌的分类朗诵的技巧学习写诗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5.接着刚才所写的活动过程,详细地写写自己活动中的收获。
6.小组里交流总结,评选出优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