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合集下载

1.2.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2.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一)两个必然: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 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 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这一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社会价值学 说的具体分析
二、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二)一个政党:
千呼万唤始出来 旷世宣言惊风雨
1848年2月,整个欧洲被一 本只有区区一万多字的小册子 震动了,这本小册子的问世, 无异于一颗惊雷,使欧洲革命 的火焰烧得更旺了。
170年来,这本小册子被 翻译成了200多种文字、数千 个版本,在世界各地传颂。
它的名字,就是 《共产党宣言》。它 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 会主义的诞生,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
一、产生条件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地位: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 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注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集中 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黑格尔的辩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
1.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主义 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
奴隶社 会
封建社 会
3.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奴隶社 会
2.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时势造英雄
英雄造时势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
2.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德国古典哲学
三个揭示 1.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2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2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 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 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论分析资本主义的矛 盾运动,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包含着不可 克服的内在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 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 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在阶级 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 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 灭亡的历史趋势,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 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第三,无产阶级要同其他劳动者结成联 盟,建立统一战线。工农联盟必须由无 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要善于联合广大 中间阶级,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孤立、分化、 打击阶级敌人。
第四,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全世界无 产者联合起来,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 人民团结合作,互相支援。无产阶级国 际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 人民,在反对共同敌人,争取民族解放、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中,要团结 合作,相互支持,相互援助。
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 社 会 存 在 人口因素 生产力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劳动者
劳动者是历 史的创造者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
生产资料
劳动创造世界
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社会变革的决 定力量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是人们的 思想观念、社会精神文化的总和。
支配物质资料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 神生产资料,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 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 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具 有巨大的反作用。
2.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 义的第二大理论基石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供了第二 块理论基石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

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威廉· 配弟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 亚当.斯密 密
亚当· 斯密的两部经典著作
“理性经济人”与“情感道德人”的 设定→人性论→人的“自利心”与 “同情心” → 经济学与哲学(伦 理学) “斯密问题”或“斯密难题”之争
社会科学基础
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理 论尤其是阶级斗争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 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之一,马克思的亲密 战友,全世界无产阶 级和被剥削被压迫人 民的伟大导师。恩格 斯1820年11月28日出 生在普鲁士莱茵省马 门市。1895年8月5日 在伦敦逝世。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 1842年11月,恩格斯路过 科隆,与马克思短暂交流。 1844年8月,马克思在巴 黎的家中接待了恩格斯, 十天内两人充分的交换了 思想与看法。开始了这两 位伟人在事业上的亲密合 作。随后他们在合写的第 一部著作——《神圣的家 族》中提出了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决定力量和人民群众是历 史创造者等重要的历史唯 物主义原理。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主体能动性的思想 •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 否定之否定的思想 •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
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揭露了宗教的本质 •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创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
社会科学基础
梯叶里
基佐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及其后果 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 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革 命,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方面的深刻变 化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经济危机的爆发 、阶 级矛盾日益尖锐 )。

山东省威海市 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 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一、判断题:1.现在我国重点产品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国际最先进水平已没有差距。

答案:×2.碳达峰标志着一个国家或者经济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向着绿色低碳的转型,但这个过程是可逆的。

答案:×3.黄河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答案:√4.理论有时可以脱离实际。

答案:×5.美人技术(BEAUTY)中“Y”指的是yes,即肯定自己、时刻给自己点赞,其是美人技术的核心。

答案:√6.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

答案:×7.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答案:√8.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需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

答案:√9.用水库兹涅茨曲线的机制生活用水的直接原因:高度发达下的用水饱和与减量因素的存在。

答案:√10.根据本讲,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体现为“3+4+1”。

答案:×1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

答案:√1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的。

答案:×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

答案:√1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补齐民生短板和弱项,以上中游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答案:√15.上游青海玉树和果洛、四川阿坝和甘孜、甘肃甘南等地区河湖湿地资源丰富,是黄河水源主要补给地。

答案:√16.“廉政”一词最早出自《晏子春秋》。

答案:√17.每个人在幼小的时候,都被无比耐心地关照着的,否则就不可能存活。

当人慢慢长大,自己变了,照顾自己的人也不再有照顾婴儿般的耐心了。

答案:√18.我国一二三产业结构已达到最优。

答案:×19.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答案:√20.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发展

欧 文 的 “ 劳 动 公 社 ”
欧文是19世纪最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 者,他的思想中包括了一些科学社会主 义思想的内容。他设计的未来社会叫 “劳动公社”,在劳动公社中生产资料 实行公有制,他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生 产力的发展是改造资本主义的重要条件。 第一次提出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社会 化大生产,提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认为未来社会是消灭了阶级的国家等等,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来 源。
4、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思想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揭露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的思想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 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空想社会主义说 学也是如此。人类历史上关于理想社会的种种 思想,如古希腊的“黄金时代”、柏 拉图的《理想国》等,都是空想社 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阶级基础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经济条件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发生的工业革命,使资 本主义生产从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的转化, 极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但也使资本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日益激化,经济危机经 常发生。 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每十年 都发生一次,1836和1847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许多工厂倒闭,产品滞销, 工人失业,生活没有着落。同时,工业革命在 造就资本家的同时,也造就的一个人数远远超 过它的无产阶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 会经济条件。
莫尔的思想
莫尔认为,社会的一切灾难,归根到底是由私 有制产生的。他认为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 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吃人,他是主张 消灭私有制的第一人。 莫尔强调,要消灭社会灾难,就必需建立一 种政治上的民主制度,一个以共同劳动为基础, 人人参加农业、手工业劳动,又从事科学文化 活动,财产按需分配,吃、穿、住、用都是统 一供给的没有阶级、没有城乡差别和工农对立 “乌托邦”式的社会。 莫尔首次系统论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理想, 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他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伟 大先驱。但他的思想带有小生产者、平均主义、 禁欲主义的思想特点,理论显得比较肤浅。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知识点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知识点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知识点
嘿,朋友!今天咱来聊聊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可真是超级重要的知识点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俩名字熟悉吧?他们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呀!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

就好像没有乔布斯,苹果手机可能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啦!
他们通过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哎呀,那时候的工人阶级可真苦呀,每天辛苦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不就跟你努力学习却总被忽视差不多嘛!
然后呢,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可厉害了!它就像是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理解资本主义本质的大门。

你想想,这不就像是你找到了一道数学难题的关键解法一样嘛!
恩格斯也功不可没呀,他对很多实际情况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他们两个人就像最佳搭档,共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添砖加瓦。

这就好比武侠小说里的两位大侠,一起闯荡江湖,行侠仗义!
科学社会主义强调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这不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嘛!就像我们都希望世界和平、大家和和美美一样呀!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对后来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让我们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有了努力奋斗的方向。

朋友,让我们一起好好了解它吧,说不定我们也能为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怎么样,是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有点感觉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实践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1.思想:2.经济:3.阶级: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共产党宣言》创立标志:年2月发表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的诞生。

此后,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蓬勃的发展起来。

三、工人运动的发展: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

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保卫巴黎。

1871年,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企图夺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巴黎发动起义。

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2、革命措施政权方面,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拥有权;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临时政府镇压巴黎公社,公社战士英勇抵抗,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

意义: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

它的实践,四、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1.领导工人运动的革命活动领导第一国际 1864年,马克思创建和领导了第一国际的革命实践。

在第一国际的整个时期,马克思实际上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支持巴黎公社,总结经验教训1871年,法国爆发革命,巴黎公社成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满腔热情给公社提供各种帮助;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发表《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认真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3.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的探索《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1867年出版的马克思《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提出学说,揭示资产阶级存在的基础是对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占有,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的两大贡献: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发表。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亲密合作、共同创立的理论成果。

1844年8月底,他们在巴黎会晤,从此开始了他们共同战斗的历程。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

它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科学社会主义是1848年诞生。

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①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即私人占有和社会大生产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③指出工业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的、革命的最有前途的阶级,将成为资本主义掘墓人.
④阐明暴力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意义:《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从此,
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理论前提
判、对未来社会的探索和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两大理论基石
两大理 论基石
历史唯物主义 剩余价值理论
抛弃黑格尔唯心主义,吸收其辩证法的合理内 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学说;抛弃费尔巴哈 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史观,吸收唯物主义内 核,创立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唯物史观,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劳动价值论,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批判的锋芒直指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弊端,对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其批判的深刻 程度远远超过自莫尔以来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
形成有影响的圣西门学派、傅立叶学派和欧文学派 对未来社会的若干重大原则作了更有价值的猜测, 提出了许多“天才的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为科学 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并经行一系 列试验。 圣西门——实业制度 傅立叶——和谐社会制度“法郎吉” 欧 文——公社制度
大厦的基石;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每个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都是人
类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社会“真正是一个黑
白颠倒的世界的写照”,经济上的无政府状态
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
傅立叶自古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之一
傅立叶第一次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叫做 “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坚决反对平均主义。资 本主义是“社会地狱”;资本主义制度“只是巧妙 地掠夺穷人和使富人发财致富的组织”;资本主义 社会的法律,是“虚伪的法律”,它让“坐在黄金 上的阶级”享福。
政治领域:无产阶级的反抗
产业革命既创造了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
也造就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现代
工业无产阶级。社会阶级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
越显著,一方面是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 本家手里,另一方面是广大手工业者和农民日
益沦为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也在日
益加剧。
背景二:思 想理论前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起源、经济对立 德国古典哲学 发展的辩证法、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是暂时的过程、对资本主义的批
1832年傅立叶的门徒组织起一个“法郎吉”, 只有150人参加,其中没有一个富人,几乎都是工人。 “法郎吉”存在了一年,就宣告解散了。
欧文——“真正坚强的人”
1800年欧文在新拉纳克棉纺厂开始大规模试验。试 验获得成功,“新拉纳克”工人区变成“模范移民区”。 他被称为欧洲最有名望的“慈善家”。欧文深谙资本主义 剥削的秘密,坚决主张取消私有制,建立没有剥削的新社 会,由慈善家变成空想社会主义者。 1824年欧文带一批信徒美国,建立“新和谐”公社, 实行一种财产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新制度。4年 后失败。回英国后,他又进行了几次试验,但都失败了, 如组织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开办“劳动 公平交换市场”等。
马布利的主要思想
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的论战中形成 和发展的,比较富于理论性和逻辑力量。重农 学派认为私有制是一种自然权利,它包括个人 私有权、生活必需品私有权和土地私有权,三 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他批驳这种观点,认 为三种权利是独立存在的。按照自然法权,土 地应该是公有的,必须消灭违反自然的私有制, 建立公有制,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平等。 通过立法改革的途径来实现理想社会
摩莱里:《巴齐里阿达》(意译为《浮岛的毁灭》) 《自然法典》(1755年) 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789年) 巴贝夫:为“平等派密谋”献身(1797年5月27日被处死) 邦纳罗蒂:《为平等而密谋》
出身贵族,却献身法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同法国皇帝拿破仑有私人友谊,却不向他 求情;虽然有个腰缠万贯的儿子,自己却 甘愿在异国过着清贫的生活。
唯物史观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个自身规律性的进化过程。 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 基础,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都应当 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的基础,并由这 个基础来说明全部的上层建筑; 社会阶级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 物,即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阶级和阶级斗 争的存在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
布朗吉、卡贝、魏特林
布朗基——法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头脑和心脏
谁有剑,谁就有面包!有了武器,就会使人叩头; 手无寸铁的人群,就会被驱散。法国竖着工人的刺 刀——这就是社会主义的降临。
“慈父”卡贝与“伊加利亚共产主义”
卡贝不再走布朗基搞密谋的道路,开始积极进行 大规模的共产主义宣传, 所著《伊加利亚旅行记》描写 了一个空想共产主义的国家。
魏特林——“德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理论家”
德国诗人海涅说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是“德国共产主义者问答教科书”。马克思称它是德 国工人的“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把 它比喻成“无产阶级巨大的童鞋”。
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1)
思想表达更着重于理论论证的形式,基本剔除了 18C空想家所普遍倡导的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历史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者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 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 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 的物质力量; 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 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只是空话,他们的 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的 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
自己的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此后,马克思主 义者便用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命 名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
第一 专题
社会主义思想从空 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初步实践
空想社会主义的涵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资本 主义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现代 无产阶级先驱者的独立运动的 理论表现,是一种不现实的改 造人类社会的思想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 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 义词源
“社会主义”源出古拉丁文socialis,
意为“同伙”、“善于社交”之意。18世纪在德、 意等国出现,此词是指人的社会性 19世纪20~30年代开始在英法流行,推动该 词广泛使用的是英国欧文派和法国圣西门派这 些后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物。 19世纪40年代初,此词盛行于西欧各国书 刊,它指的是当时一种反对资本主义、追求新 社会制度的社会思潮和运动。
(一)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6~17C
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形成时期
资本原始积累、家庭手工业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英国出现产业革命,手工工场时期 资产阶级统治时期 欧洲大多数国家发生产业革命期
第二阶段
17C中~18C末
第三阶段
19C上半叶
生产技术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生产技术的改进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理论基础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及含有一 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并试图以此证 明资本主义将被更完善的理想社会所代替的必然性; 三大思想家敏锐地看到大工业发展的前景,无论是 对现实的批判还是对未来社会的设计,皆以机器大生 产为其基本前提的; 理论直接来源于18C的启蒙学说;
19C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
创立背景:社会历史前提 思想前提 理论创新:两大发现 《共产党宣言》 批判谬见 建立政党
背景一:社 会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的确立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以手工 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革命。它既是技术革命, 又是生产关系变革;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斩断封建 主义“脐带”的利器,又为资本主义制度准备了 “批判的武器”和“掘墓人”。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上升为 社会的主要矛盾; 工厂制度的出现给独立手工业者以毁灭性的打击;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最终确立,形成了彻底对 立的两大阶级——资本家阶级、无产阶级。
科学社会主义
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 为同形形色色的社会 主义相区别,以共产主义为自己的学说命名。
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国际活
动中较少使用“共产主义”一词,而较多使用 “社会主义”。这时,在马克思主义者中,“社 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已经混用,成为同义语。
1873年恩格斯首次使用科学社会主义来表述自 己的立场。19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常把
社会经济前提ຫໍສະໝຸດ 宁 论 工 业 革 命从手工工场向工厂过渡,标志着技术的根
本变革,这一变革推翻了几百年积累起来的工
匠手艺,随着这个技术变革而来的必然是:社
生产关系的最剧烈的破坏,各个生产参加者集
团之间的彻底分裂,与传统的完全决裂,资本 主义一切黑暗面的加剧和扩大,以及资本主义
使劳动大量社会化。
——列宁
(2)18C 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经济、政 治、法律、文化和教育制度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 层面大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或详细的论证; 在新时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思想, 进行许多新探索,提出许多新理论; 基本剥去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所借助的神学外衣, 抛弃纯粹幻想的文学手法,把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 说和理性论的基础上,更具现实感; 带有明显的理论思辩与理论论证的色彩,开始从 理论上探讨和论证废除私有制等社会主义 基本原则,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2)18C 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
平均主义 禁欲主义 生产力不发达 小生产占优势
摩莱里倡导绝对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幻想在手 工劳动条件下实现共产主义,把平等理解为平均
马布利的格言:需求越少,幸福越多。不仅提倡 平均主义,还是禁欲主义的理论家。甚至提出限 制生产,把空想社会主义中的禁欲主义推倒顶峰。
(3)19C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在欧洲形成一系列的工业中心
★资本主义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地开拓国际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