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国际社区邻里中心定位

合集下载

上海邻里中心简介

上海邻里中心简介

上海邻里中心简介
上海邻里中心是一种社区服务设施,旨在为居民提供便捷、全面的生活服务。

以下是关于上海邻里中心的简介:
1. 设施:邻里中心通常包括超市、菜市场、餐饮店、洗衣店、理发店、修理店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设施,有些还配备有图书馆、咖啡馆等文化娱乐设施。

这些设施都集中在一个建筑群内,方便居民一站式购物和生活。

2. 特点:邻里中心的特点是便利性,它比传统的商业街更加集中,更加方便居民购物和生活。

同时,邻里中心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许多设施都是绿色环保的。

3. 分布:上海市内的各个区域都有邻里中心,有些大型居住区还会有多个邻里中心。

4. 服务:邻里中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周边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

同时,邻里中心还会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的来说,上海邻里中心是一种方便、快捷、环保的社区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全面的生活服务。

邻里中心业态规划方案

邻里中心业态规划方案

邻里中心业态规划方案一、背景与目的城市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都加速了商业模式的变化,使得商业形态和模式不断演进。

邻里中心,作为地区城市商业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开始了与时俱进的转化过程。

邻里中心是一个以购物、餐饮、娱乐、社交等集为一体的社区式商业综合体,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邻里中心内,人们可以购买到生活必需品,品尝到美食、享受文化娱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拟就邻里中心业态布局进行规划,明确商家的选址及业态布局范围,以便为社区提供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多样化服务,增进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商业与地下的有机结合。

二、规划分析1. 市场现状目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邻里中心已经成为城市文化消费和娱乐生活的新兴中心。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邻里中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此,合理的业态布局,是提升商业综合体市场地位的基础。

2. 竞争环境邻里中心作为各大商超、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的竞争对手,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商业模式的不断更新,新兴电商企业的兴起,都对邻里中心经营和发展方式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3. 消费者需求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升级和品质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也为邻里中心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费者对邻里中心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高•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提供便利的购物环境三、业态规划为了满足居民日常购物、娱乐、聚会等各种需求,本文拟将邻里中心分为四大业态区域:购买品类区、休闲娱乐区、餐饮区和服务业区。

1. 购买品类区购买品类区是邻里中心面积的主体,包含日常所需的各种商品。

该区域商户数量应该最多、门店规模较小,以丰富多彩的品种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超市、家禽店、蔬菜水果店、肉店、花店等。

除此之外还应该设置一些便民服务类门店,如干洗店、快递店、便利店等,以便为居民提供贴心便利服务。

邻里中心运营方案

邻里中心运营方案

邻里中心运营方案1. 引言邻里中心是社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帮助的重要场所,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档将介绍邻里中心的运营方案,包括场地布置、活动规划和资源调配等方面,以确保邻里中心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2. 场地布置邻里中心的场地布置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活动类型。

以下是针对场地布置的一些建议:•多功能区域:设置不同功能的区域,如休闲区、学习区、娱乐区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舒适的环境:提供舒适的座椅、合适的灯光和温度控制,营造一个愉快的氛围。

•充足的储物空间: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供居民存放个人物品,如书籍、杂志等。

•卫生设施:设置卫生间、洗手间等基础设施,以方便居民使用。

3. 活动规划邻里中心的活动规划应根据社区居民的兴趣和需求进行。

以下是一些建议:•社区会议:定期组织社区会议,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讨论。

•兴趣小组: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读书俱乐部、音乐欣赏小组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兴趣爱好。

•培训课程:定期组织各种培训课程,如健康养生、手工制作等,提供学习机会和知识分享。

•社区活动:策划一系列社区活动,如庆祝节日、志愿者活动等,提高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社区凝聚力。

4. 资源调配为了保证邻里中心的运营顺利进行,需要合理调配相关资源。

以下是一些资源调配的建议:•人力资源:组建一支专业的邻里中心管理团队,包括管理员、志愿者和社工等,以确保中心的日常运营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设备与器材:根据活动需求,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等,以支持各类活动的开展。

•资金支持:寻求社区居民、政府或企业的捐助和赞助,为邻里中心提供运营经费,支持活动的开展和设施的更新。

5. 宣传推广为了让更多社区居民了解和参与邻里中心的活动,需要进行宣传推广。

以下是一些宣传推广的策略:•海报和传单:制作精美的海报和传单,宣传邻里中心的功能和活动,张贴在社区中心、楼道等公共区域,吸引居民的关注。

邻里汇简介

邻里汇简介

邻里汇简介
邻里汇是邻里中心公司社区商业建筑产品线中的最基础层次,定位于1万平米以内的社区商业便利中心,以1公里半径内的居民为核心服务群体,通过邻里生鲜超市和各类日常生活综合配套的商户组合满足消费者即时性和便捷化的需求。

此外,“邻里汇”还是由政府主办、以街镇为依托、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共享空间。

它致力于打造社区成员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公共事务商议、社区事宜讨论、发展愿景共商、邻里关系协调、法律援助对接的“公共客厅”,以及方便居民家庭就近获取社区服务的“便利店”。

目前,湖南街道“邻里汇”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过程中,目标是形成一站多点、全面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

街道层级“总汇”与社区/居委层级“分汇”提供的服务按照“2+16+X”推进实施。

其中,“2”代表的是湖南路298弄1号、2号和湖南路301弄,以及长乐路989号“梧桐space”两个实体服务点,它们是湖南街道邻里汇的核心和实体支撑。

“16”代表的是街道的16个居委会,它们是湖南街道邻里汇服务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X”则为邻里汇服务网络的延伸和扩展,包含了徐汇生活云服务平台在内的社会化服务。

总的来说,“邻里汇”是一个集合了便利店、公共客厅、电商等多功能的社区服务新空间,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友好的社区服务。

太原 中海国际中心

太原 中海国际中心

太原中海国际中心
中海国际中心,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处综合性娱乐场所,它是一个集商业、餐饮、娱乐、酒店及旅游相结合的服务一体化的超级广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中海国际中心的服务也越来越健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地消费和游玩。

作为一个重要的娱乐场所,中海国际中心拥有众多便利的服务设施,令人们在
此游玩时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

像每一家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品味到一种只有这里才有的温馨和服务,给每一位来客带来极具特色的体验。

此外,中海国际中心也拥有各种精彩的活动,让游客们拥有更多多彩的选择。

无论是商场中的各种活动、餐厅文化旅游的文化活动,还是KTV、酒吧的音乐娱乐
活动,都能让游客们体会到不一样的乐趣。

中海国际中心,致力于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丰富多元的娱乐令人们玩
得开心。

它不仅让每一位来店的人都能得到最好的服务,也可以让游客们在欣赏那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享受实时气氛的感受。

当然还有更丰富的活动和尊贵的服务,让游客们在此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睦邻中心项目运营方案

睦邻中心项目运营方案

睦邻中心项目运营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

睦邻中心作为社区服务设施的一种新兴形式,旨在通过提供一系列便利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居民建立更加紧密的社区关系,从而营造一个和谐、亲密、共融的社区环境。

睦邻中心项目位于新城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项目建设目标是围绕“邻里共融、人和世界”的核心理念,提供一系列社区居民生活服务,包括社区活动空间、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娱乐设施、亲子教育服务等内容,引导社区居民融入社区生活,实现社区共建共享。

二、运营理念1. 服务导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贴心、周到的社区服务,打造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区的良性互动。

2. 管理专业:引入专业团队管理睦邻中心,确保设施、服务得到高效管理和运营。

3. 文化理念:倡导睦邻互助、文明互敬的社区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社区关系和谐。

三、项目定位睦邻中心项目定位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居民、老年人和儿童家庭。

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社区活动、健康养老、文化娱乐和亲子教育等。

1. 社区活动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社区活动,如社区文艺演出、康养健身活动、志愿服务等,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2. 健康养老服务:提供养老护理、康复保健、老年公益活动等服务,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生活。

3. 文化娱乐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阅读、电影观赏、手工制作等文化娱乐设施和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4. 亲子教育服务:开设亲子教育课程、亲子活动等,促进家庭和谐,提升亲子关系。

四、运营模式睦邻中心项目采用整体经营模式,引入专业的社区服务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

同时,结合社区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运营策略,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进行不断创新,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1. 合作运营:与社区居委会、居民小区、商业机构等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睦邻中心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

邻里中心案例

邻里中心案例

邻里中心案例邻里中心是指为了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助和共享资源而设立的一个公共空间。

在城市化进程中,邻里中心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延伸,更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邻里中心的案例。

某市某社区的邻里中心位于社区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邻里中心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

在邻里中心内部,设有阅览室、儿童游乐区、健身房、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在邻里中心内部,每天都有各种形式的活动举办。

比如,每周二下午,邻里中心都会举办老年人文艺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年居民前来参与。

而在周末,邻里中心还会举办社区义工招募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热心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此外,邻里中心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健康讲座等活动,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

除了活动举办外,邻里中心还提供了多项便民服务。

比如,居民可以在邻里中心办理社区相关事务,也可以在邻里中心享受到便民服务,比如代收快递、代缴水电费等。

这些便民服务的提供,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管理的便利性,也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邻里中心的建设,不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邻里中心内部,居民们可以结识新朋友,也可以与老朋友共同参与各类活动,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

同时,邻里中心也成为了社区居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让居民们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归属感和归属感。

总的来说,邻里中心的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互助和共享资源的平台,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希望更多的社区能够建设类似的邻里中心,让社区成为居民们共同的家园,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融洽。

邻里中心策划方案

邻里中心策划方案

邻里中心策划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邻里中心的策划方案,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交流、娱乐和学习的场所。

邻里中心将成为社区的核心,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动和凝聚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 目标•创建一个多功能的邻里中心,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包括年轻人、老年人和家庭。

•提供各种社交活动、娱乐活动和学习机会,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增强社区凝聚力,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并提供一个共享资源的平台。

•提供一系列服务,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包括健康咨询、法律咨询和文化活动等。

3. 设施规划邻里中心将包括以下设施:3.1 社交区域•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供居民休息和社交。

•咖啡厅:提供饮品和小吃,为居民提供一个轻松的聚会场所。

•游戏室:设有桌游、电子游戏等,满足年轻人和家庭的娱乐需求。

•阅览室:提供图书、杂志和报纸,为居民提供学习和放松的场所。

3.2 学习区•多功能会议室:可用于举办讲座、培训和小型活动。

•编程工作室:提供计算机和编程培训课程,鼓励居民学习新技能。

•手工艺区:提供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和设备,鼓励居民发掘创造力。

3.3 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咨询处:提供关于社区事务和服务的咨询和指导。

•健康咨询室:提供医疗和健康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法律咨询室: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保护居民的权益。

•文化活动室: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4. 活动计划为了实现邻里中心的目标,计划开展以下活动:4.1 社交活动•邻里聚会:定期举办社区聚会,居民可以互相交流和建立联系。

•主题派对:根据不同节日和主题,组织各种派对活动,增强社区的节日气氛。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游戏、亲子读书会等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义工活动: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社区论坛:定期组织社区论坛,让居民共同讨论问题和解决方案。

4.2 娱乐活动•电影放映:定期组织免费电影放映,满足居民对电影的欣赏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海国际社区邻里中心定位前言:邻里中心概述一、邻里中心概念概念:“邻里中心”是不同于百货公司、超市、卖场、商业街的第五商业业态,即社区商业业态。

广义的邻里中心是指邻里单位中的公共中心,包括商业、医疗、图书馆、教堂等公共机构。

“邻里中心”这个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新加坡,主要表现为小型的shoppingmall或社区商业集中式布局与经营;意即国内所说的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及布局:每个邻里组团配置一个邻里中心,每个居住区包含6-7个邻里组团,每个邻里组团拥有4-8幢住宅,约1000-2000户。

功能:以组团内居民的日常服务活动为对象,和整个城市的中心商务区的功能相交叉。

日常的生活服务可在小区内解决,而商务活动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

二、中国邻里中心起源及发展趋势发源:中国的邻里中心是在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由苏州工业园区率先引入国内的。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是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于一体的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

苏州工业园的邻里中心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社区商业服务的品牌商标,其品牌及管理已面向全国输出。

现状:国内很多类似于邻里中心(社区商业)的业态是不成规模、不成气候的,服务也不完整,物业类型以商业街为主,缺乏完整的配置概念。

由于苏州工业园邻里中心的成功运营,国内部分特大城市已将邻里中心纳入城市规划,如上海不做市区十字路口经济,将提升和创新郊区“邻里中心”商业发展模式,以此推动上海的国际化和城市化进程;南京河西新区的规划中,已在每个街道规划了一个邻里中心。

趋势:邻里中心将被我国纳入城市规划,扮演区域基础商业角色。

三、中海国际社区的邻里中心概念界定本次研究的邻里中心,即中海的国际社区的邻里中心,是中等意义的概念,即不包括酒店、医院、教堂、中小学、公交总站等大型公共设施,但是包括会所、中小型商业、幼儿园、街道办事处、派出所、酒店式公寓以及其他一些小型公共设施,实际上是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社区服务中心”。

四、研究思路第一部分邻里中心案例研究一、新加坡邻里中心1、新加坡邻里中心发展历程概念:新加坡的邻里中心是指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内,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设施,主要功能为商用产业,其实质是购物中心。

规划及布局: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为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区商店,为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为40000—60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

商店对组屋的比例为1.27平方米对1单位组屋。

2、新加坡邻里中心发展历程初期邻里中心的建设并无规划标准,店屋主要是分配给受迁置计划影响的店主,许多商店都建在组屋楼下,类似于成都的街铺。

1960年后期,政府明确提出城市商业规划,并根据城镇中心、邻里中心与邻区商店不同层次的需求建设不同组合的商店。

1989年开始,在组屋区划出地段让发展商投标兴建购物与娱乐中心,这些地段主要分布在镇中心与地铁站旁,较好地迎合了民众的需要。

1991年开始,建屋发展局集多年实践经验推行了新模式的邻里中心,新邻里中心与组屋分开,均为独立式建筑,从而提高了组屋住户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建屋发展局还对邻里中心选址、与住宅的配置比例、业态组合、商品档次、必备功能等作出了规划。

3、新加坡公共设施配置标准商业分级新镇中心邻里中心邻区商店配置标准40000—60000套住户,1.27m2对1单位组屋配置6000—8000套住户,按1.27m2对1单位组屋配置1000—1200套住户,按1.27m2对1单位组屋配置商品档次高档消费中档消费生活必须必备功能娱乐设施、银行、邮政局、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高档商品、商店、餐馆、快餐店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

典型的邻里中心包含35个商店、2个食阁、1个超级市场、1个菜市场、1—2台自动提款机。

普通日用商店和餐厅二、苏州工业园邻里中心邻里中心是苏州工业园区在第三产业和公益事业及其经营管理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而创造的一种新颖的社区服务形态,也是国内最早最成功的邻里中心。

苏州工业园的邻里中心以全方位、多功能、各层次的综合性社区商业服务业为发展主线,并按照邻里中心规划先行原则,在园区内规划了17个邻里中心,目前已成功运营了四个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湖东大厦、新城大厦、邻里贵都大厦和师惠大厦。

图1:苏州工业园邻里中心外观示意1、苏州工业园邻里中心发展模式服务理念:以12项必备功能为基础,让顾客满意、经营者满意、政府满意“三满意”,服务内涵是综合性、全方位、多功能、各层次。

物业形态:综合型大厦,层数大多为四层(新城大厦及贵都大厦)。

配置标准:按2万人组团配置一个邻里中心标准规划,2万人组团一般有5、6个住宅小区,辐射直径为0.5-1.5公里,面积按1000-1500m2/千人配置。

业态定位:80%以服务业为主,其中40%-50%为餐饮业。

12项必备功能为银行、超市、邮政、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

运营管理:功能定位在先,招商紧随其后,再将单纯的物业管理跨越到“现场管理加物业管理”。

销售模式:三权分离,承诺投资回报的产权式商铺销售模式。

招商政策:主要针对品牌连锁商家。

开发成本加物业费的低租金吸引经营者。

容量补足:主要以写字楼、酒店等商务型物业补足容量。

2、苏州工业园四大邻里中心比较三、上海联洋社区邻里中心上海联洋社区总建筑面积250万m2,社区配套服务面积为30万m2,其中商业面积占10万m2。

联洋邻里中心设有大型综合商业中心(SHOPPING MALL),占地50920m2,总建筑面积71300m2。

图2:上海联洋社区邻里中心示意物业形态:街区商业及综合型大厦,层数三层。

配置标准:面积按1400m2/千人配置。

业态定位:以核心SHOPPINGMALl为中心,主力店有联华生鲜超市、4000m2意大利商品展示中心、1.7万m2LAYA俱乐部及1300m2室内溜冰招商优惠政策:由于租赁情况不佳,推出了局部两年免租等极大的优惠条件经营情况:较为冷清,还有近2/3的商业面积未租赁。

该社区邻里中心为一失败项目,在各个方面的不合理值得本项目发展借鉴:⏹规划失败:商业的通道及进出口设计不合理,通道宽度太窄(仅5米),自行车库规划位置不合理,阻碍行人通行。

⏹开发进度失败:联洋社区邻里中心开发时间超前于住宅开发进度,造成了大面积空置现象。

商业的开发进度应随整体住宅项目的开发进度及入住人口的实际情况适时控制。

四、成都邻里中心成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邻里中心,类似于邻里中心的社区基础商业主要分布于以下几种物业:街区商业:规划条件限制了开发商在开发住宅用地时必须有商业配套,以此来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

街区商业有着易分割、独立性强、自主性强、易管理、易销售等优势,已成为了开发商追求盈利及资金迅速回笼的最常用的商业开发模式,也是成都最主要的基础商业的物业形态。

由于商业街大多缺乏统一管理及规划,业主自主性强,导致了成都的基础商业配置不齐全,且十分零散局面。

会所:是小区居民交流、活动、休闲的社区公共场所,以方便业主为出发点,是社区基础配套之一,由于规模及服务人口的限制,无法为小区居民提供完整的社区服务,有60%以上会所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成都邻里中心案例——罗马假日广场:➢罗马假日广场位于成都市一环路南段与高升桥东路交汇处。

该商业物业是成都市最早推出的邻里购物中心,一经推出,便火爆发售。

➢但是,由于街区划分的短视,虽然好又多有旺盛的人流,但临街的商铺却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得现有的商铺经营状况惨淡。

成都邻里中心案例——玉林生活广场:➢在开发之时,玉林生活广场定位是玉林社区唯一的一个高档次邻里型购物中心概念,改变传统的小门面经营模式,服务社区邻里生活。

➢但实际的情况,玉林生活广场成为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与办公为一体的欧式风情的超大街区式邻里型购物中心。

五、案例分析借鉴邻里中心作用:邻里中心是一个区域或组团的基础商业,解决了新兴住区基础配套难题,优化了住区与商业矛盾,还能带动物业的攀升。

配置标准:邻里中心大多按人口配置,通常按6000-8000户或2万人组团配置一个邻里中心,沿海城市的邻里中心面积配置标准为1000-1500m2/千人,由于成都经济、人均收入及消费均不及沿海城市,成都的面积配置标准应在此基础上略微降低,建议按850m2/千人配置,辐射直径为0.5-1.5公里。

物业形态:综合型大厦(内街外廊建筑)或街区型建筑,层数不超过四层,应注重人流导入及交通动线规划。

功能定位:应结合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于一体,并以80%服务业为主(其中40-50%为餐饮业)。

开发时序:应随整体住宅项目的开发进度及入住人口的实际情况适时控制,避免出现上海联洋社区邻里中心大面积空置现象。

图3:邻里中心功能设置示意运营模式:已突破原有初始阶段的社区服务模式,上升到了一种以房屋租售为经营基础、以市场需求作功能定位、由房东身份进行行业管理的区域性、综合型商业服务新业态。

以三权分离为核心,导入功能定位及城市规划理念,招商紧随其后,再将单纯的物业管理跨越到“现场管理加物业管理”。

招商模式:主要针对品牌连锁商家。

以低租金及优惠招商政策吸引商家。

销售模式:结合成都地缘特征,建议本案邻里中心可以采用包租(承诺投资回报)+旗舰带动型的销售模式。

容量补足:在商业容量无法做到控规最大指标时,可以采用写字楼、酒店、商务公寓等商务型物业补足容量。

第二部分项目邻里中心定位一、项目邻里中心开发概述➢成为住区基本配套,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为主➢提升住区品质,解决居住环境与商业的矛盾➢将本案的商业做强,让商业价值最大化二、项目邻里中心定位1、公共设施分级考虑可考虑将项目的公共设施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城镇中心,面向4万户家庭左右,对应物业为项目沿沿西线的公建配套,档次高档,是高新区的城市客厅,发展目标是提升住宅价值➢第二级是邻里中心,面向6千户家庭左右,对应物业是住区内的两个公建配套集中地,档次较为中档,发展目标既考虑提升住宅价值,又考虑提供生活方便➢第三级是邻里商店,面向人口1000-1200户,对应物业为邻里中心的商店和餐饮,以及街区其他商业2、邻里中心整体定位在以上分级定位基础上,则项目邻里中心可定位为:以社区居民为主要目标客户群的、以中档经营内容为主的,兼顾提升社区价值和提供生活方便两种属性的综合性物业在这样一种定位下,则项目的商圈辐射范围可界定为:➢核心商圈:以服务本案住区为主,辐射直径0.5公里以内,服务人口约2.5万人。

➢次级商圈:以服务区域住区居民为主,特别以高新西区居民为主,辐射范围为1公里以内,服务人口约3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