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28.干将莫邪(语文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干将莫邪课件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干将莫邪课件 语文版
很久以来,古城苏州就有纪念干将的地名,却一直没有纪 念莫邪的地名。近日,这一历史遗憾得到了弥补——苏州古城 东侧命名了一条莫邪路。
根据故事情节,概括故事梗概
请用“课文记述 概括故事梗概。
的故事”的句式
明确:这篇课文记叙了干将、莫邪夫妇为 楚王铸剑而干将遭杀身之祸,后其子赤为 父报仇巧遇侠客英雄,用计杀死楚王的故 事。
思考:
1、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复仇。
2、课文围绕这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因何复仇
干将铸剑,为王所杀 —— 开端
怎以命相托 —— 高潮
复仇结果
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 结局
第二段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 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 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 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 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注(1)比:及,等到。(2)所:哪 里,什么地方(3)睹:看见。
看图复述:
干将因为什么被楚王所杀? 在向楚王献剑 之前是怎样向妻子交代的?
赤长大后做了什么?他想要干什么?
干将是楚国有名的造剑师傅,他的妻子叫莫邪.楚王命令他为其造剑.
三年以后,干将造出一双最好的宝剑.可干将明白,楚王得到宝剑,一 定会杀死造剑的人.
干将就留下了一把宝剑,埋在南山上的一棵大松树下面.希望儿 子长大后为他报仇.
注(1)为:替。(2)乃:才(3)语:告诉。 (4)大:长大。 (5)将:带着。 (6)使相:派人仔细观察。
翻译:
楚国干将莫邪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 想要杀掉他。铸成的剑有雌雄两柄。干将莫邪的妻子怀有 身孕,即将临产。干将莫邪对妻子说:“我替王铸剑,过 了三年才铸成。王发怒,我去送剑,王一定会杀我。你生 下孩子,假若是个男孩,等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出 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于是 干将莫邪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发脾气,派人察看 干将莫邪带来的剑。剑有两柄,一雄一雌。干将莫邪只带 来了雌剑,雄剑却没带来,楚王发怒,就把干将莫邪杀了。

语文版语文八级上册第23课《干将莫邪》课件

语文版语文八级上册第23课《干将莫邪》课件
18
小组讨论,探讨文本内涵和价值
小组一
我们认为《干将莫邪》这篇文章不仅是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 刻思想内涵的文化瑰宝。它告诉我们, 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才能 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文章也体现了 作者对剑道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
VS
小组二
我们认为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它所传递的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与弘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同时也可 以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阅读理解题
01
选取与《干将莫邪》相关的文言文段落,设计阅读理解问题,
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文言文翻译题
02
提供《干将莫邪》中的关键语句,要求学生进行准确的文言文
到现代汉语的翻译。
作文题
03
以《干将莫邪》的故事为素材,设计一道命题作文,要求学生
围绕复仇、忠诚、人性等主题进行创作。
22
提供参考答案及解析,帮助学生自查自纠
古代神话传说
干将莫邪的故事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是关于著名铸剑师干将与其 妻子莫邪的传说故事。
《列异传》与《搜神记》
《干将莫邪》的故事在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列异传》与《搜神记》中都有记 载,后被历代文人墨客广泛传颂和演绎。
2024/1/28
4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2024/1/28
干宝简介
干宝,字令升,东晋时期文学家 、史学家,著有《晋纪》、《搜 神记》等作品。
11
重要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重要词汇
干将、莫邪、剑、铸剑、复仇、 牺牲、忠诚、奸邪等。
句式
本文多运用短句,节奏紧凑,表 现出强烈的感情和气氛。同时, 也运用了一些长句,使语言更加

最新语文版 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8课《干将、莫邪》ppt课件

最新语文版 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8课《干将、莫邪》ppt课件

心胸狭窄,外强中干,生性残暴。
干将莫邪
以人名命之的古代宝剑,后 人以这作为锋利宝剑的代称。 也用来比喻锋利而有特殊功 效的事物或杰出的才能。
本文讲述了一个干将因铸剑而 被楚王杀害,其子不畏强暴,不 惜生命在侠客的帮助下,杀掉了 楚王为父报仇的故事,反映了古 代劳动人民抗击强暴、不屈不挠 的精神,表现了正义终将战胜残 暴的思想。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干将为楚王铸剑而被杀
赤要为父报仇。楚王悬赏 杀赤,赤逃到深山,把自 已的头和剑交给侠客。
侠客设计杀了楚王,三头 同煮锅中 三头不可识别,立三王墓
1、课文的故事性很强,四个自然段,分 别属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部分。
用两个字概括文章情节――
1、为楚王铸剑,反招杀身之祸,描绘了一 个怎样的楚王?
描绘了楚王的暴虐、凶残。
2、干将的遗嘱有何作用?
为赤复仇埋下伏笔。
3、雌来,雄不来。王怒。
再写“怒”,描绘楚王暴躁、凶残的形象。 4、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但是由于什么 原因,干将被楚王残忍的杀害。 三年乃成。 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
为报杀父之仇,干将莫邪的儿子是怎 样做的? 赤先是“寻剑”,在报仇无门的情况 下“入山行歌”,最后用自刎来托付 “客”为自己报杀父之仇。
“客 ”和“赤”是一个萍水相逢的人,便要 替他报仇,可见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客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楚王是一个暴虐、 不得人心的人。
4、这篇文章中有些情节在现实生活 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故事 能代代相传? 明确:故事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5、赤为父报父仇,不惜生命,值吗? 干将莫邪、赤、客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劳 动人民,他们敢于反抗楚王,与统治阶级 进行斗争,表现出一种英勇顽强、不畏强 暴的大无畏的英雄志气慨。 6、“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谈谈你对 他的看法? 为维护正义而勇于献身的侠义之士。 7、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反遭杀身之祸, 说说楚王为什么这样残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8干将莫邪课件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8干将莫邪课件语文版

一二三
2.一词多义辨析 王怒,即杀之( 人称代词,他 )
( 1 )之 王大怒,使相之( 物主代词,宝剑 )
儿闻之,亡去( 指示代词,这件事)
三年乃成( 才
)
( 2 )乃 乃问其母( 于是、就 )
此乃勇士头也( 是
)
( 3 )大 王大怒,使相之( 非常
)
大,告之曰( 长大
)
( 4 )子 汝若生子是男( 孩子
点拨:运用这些夸张的手法和超现实的情节结构,客观上赋予了 作品曲折离奇的情节和神秘浪漫的色彩,有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同时,这些夸张的手法和超现实的情节很好地突显了人物的性格特 征,强化了其反抗意志和力量,深化了主题,寄托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2.核心图解
)
将子头与剑来( 你的
)
一二三
3.词类活用解释
子出户南.望 解释:名词作状语,向南 4.古今异义区分
客以剑拟.王 古义: 比画,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
今义: “设计”“模仿”“猜测”等
一二三
三、作者介绍 干宝(?—336
新蔡 )人。
),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河南
1.文章在叙述过程中运用夸张和超现实的情节结构,这对文章 表达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二三
一、字音字形
干.将.( gān jiāng ) 莫邪.( yé ) 自刎.( wěn )
重.身( chóng ) 汤镬.( huò )
相.面( xiàng )
踔.( chuō ) 踬.( zhì ) 仆.( pū )
一二三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 )重身: 怀孕。 (2 )相: 仔细察看。 (3 )比:及,等到。 (4 )踬目: 瞪眼。 (5 )奉: 进献。 (6 )汤:热水,开水。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古文二则《干将莫邪》课件(34张PPT)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古文二则《干将莫邪》课件(34张PPT)

翻译:
干将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赤长大成人, 就问自己的母亲说:‚我的父亲在什么地方?‛ 他的母亲说:‚你父亲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 才铸成,楚王发怒,杀了他。他临离家时嘱咐 我:‘告诉你的儿子,出门望着南山,松树长 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于是赤出门 向南望,看不见有山,只看见堂前松木屋柱竖 立在石砥之上。赤就用斧头砍开松柱的背面, 拿到了剑,日夜想着向楚王报父仇。
第二段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 所在? ” 母曰: “ 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 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 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 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注(1)比:及,等到。(2)所:哪 里,什么地方(3)睹:看见。
注(1)为:替。(2)乃:才(3)语:告诉。 (4)大:长大。 (5)将:带着。 (6)使相:派人仔细观察。
翻译:
楚国干将莫邪替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 想要杀掉他。铸成的剑有雌雄两柄。干将莫邪的妻子怀有 身孕,即将临产。干将莫邪对妻子说: “ 我替王铸剑,过 了三年才铸成。王发怒,我去送剑,王一定会杀我。你生 下孩子,假若是个男孩,等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 ‘ 出 门望着南山,松树长在石头上,剑就在松树背上 ’。”于是 干将莫邪就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大发脾气,派人察看 干将莫邪带来的剑。剑有两柄,一雄一雌。干将莫邪只带 来了雌剑,雄剑却没带来,楚王发怒,就把干将莫邪杀了。
干将莫邪
干宝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故事的全过程,体会其中蕴涵的 道理。 2、 叙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寄托人民的美 好愿望。 4、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

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8课《干将莫邪》ppt课件课件PPT

语文版语文八上第28课《干将莫邪》ppt课件课件PPT

思考:
1、本文的情节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复仇。
2、课文围绕这两字展开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干将铸剑,为王所杀 —— 开端 子赤取剑,欲报父仇 —— 发展 山中遇客,以命相托 —— 高潮
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 结局
4、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第二段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
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注(1)购:重赏捉拿。(2)亡:逃亡。 (3)行歌:哭唱。(4)负:对不起,辜负。 (5)仆:倒下。
翻译:
楚王梦见一年青人额头很宽,说是想要报仇。楚 王就悬千金重赏,捉拿这年青人。赤听到这个消息就 逃走了,逃进山中边走边唱。一个游客遇见赤,对赤 说:“你年纪这么小,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赤回答 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 想给他报仇。”游客说:“听说楚王悬千金重赏要得到你 的头。把你的头和剑拿来,我替你向楚王报仇。”赤说: “好极了!”马上就自杀,割下头,两手捧着头和剑送到 游客面前,身躯直立不倒。游客说:“我不会辜负你。着赤的头去见楚王,楚王非常高兴。游 客说:“这是勇士的头,应当在滚烫的镬中把它煮 烂。”楚王就按着游客的话来煮头,煮了三日三夜 还没煮烂。头还从滚烫的水中跳起来,瞪大眼睛, 显出怒气冲冲的样子。游客说:“这年青人的头煮 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镬旁观看,这头就一定会煮 烂。”楚王就到镬旁看。游客用剑对准楚王的头砍 下去,楚王的头随着剑势掉入沸水中。游客也对准 自己的头砍下,头又坠入沸水中。三个头一起煮烂 了,不能识别。人们只好从沸水中分出烂肉和三个 人头一块儿埋葬。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8 干将莫邪课件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8 干将莫邪课件 语文版

)
将子头与剑来( 你的
)
一二三
3.词类活用解释
子出户南.望 解释:名词作状语,向南 4.古今异义区分
客以剑拟.王 古义: 比画,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
今义: “设计”“模仿”“猜测”等
一二三
三、作者介绍 干宝(?—336
新蔡 )人。
),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河南
28.干将莫邪
一二三
一、字音字形
干.将.( gān jiāng ) 莫邪.( yé ) 自刎.( wěn )
重.身( chóng ) 汤镬.( huò )
相.面( xiàng )
踔.( chuō ) 踬.( zhì ) 仆.( pū )
一二三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 )重身: 怀孕。 (2 )相: 仔细察看。 (3 )比: 及,等到。 (4 )踬目: 瞪眼。 (5 )奉: 进献。 (6 )汤:热水,开水。
一二三
2.一词多义辨析
王怒,即杀之( 人称代词,他 )
( 1 )之 王大怒,使相之( 物主代词,宝剑 )
儿闻之,亡去( 指示代词,这件事)
三年乃成( 才
)
( 2 )乃 乃问其母( 于是、就
)
此乃勇士头也( 是
)
( 3 )大 王大怒,使相之( 非常
)
大,告之曰( 长大
)
( 4 )子 汝若生子是男( 孩子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28.干将莫邪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28.干将莫邪

2.“客”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的“勇”表现在哪里?他
的谋表现在哪里?(3分) “客”的勇表现在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行刺楚王,他
的谋体现在是他想出了行刺楚王的办法,他的信义表现在他
不负重托,用生命完成了为赤报仇的任务
3.故事中的人物个性鲜明。读了这个故事,你认识了 ________的楚王, ________的赤,________的大汉,以及 ________的干将。( C )(4分)
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28.干将莫邪
1.生难字。(8 分)
ng ) 亡 重 身( chó 去( wánɡ ) . . 汤镬 ( huò) 使相 之( xiànɡ ) . . 踬 目( zhì) 堕 ( duò ) 干将 ( ɡān jiānɡ ) . . ..
莫邪 ( yé ) . 自刎 ( wěn ) . 踔 ( chuō . ) 乃仆 ( pū ) .
D )(3 分)
14.下列加点“而”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3 分) 例句:归,召晏子而 问之曰 . A.夫有贤而 不知,一不祥也 . B.若夫日出而 林霏开 . C.先天下之忧而 忧 .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死于安乐也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5)当于汤 镬煮之 .
5.词类活用。(8 分) (1)夫语 妻曰( 名词作动词,对……说 . (3)比后壮 ( .
形容词作动词,成年
) ) ) )
形容词作动词,长大 (2)大 , 告之曰 ( .
(4)于是子出户南 望(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 . (5)即以斧破 其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 ) .
或者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C ) A.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 B.王/即购之千金 C.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D.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点拨: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烧煮头颅,三天三夜竟煮不烂。头跳出热水锅,瞪大眼睛非常愤 怒的样子。 (2)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客用雄剑砍楚王,楚王的头随之落在热水锅中;客也自己砍掉自 己的头,头也落入热水锅中。 11.你认为“客”是个怎样的人?请写出一个古代文学作品中刻 画的这样的人物。 客是一个除暴安良,重承诺、轻生死、智勇双全,有着侠义心肠 的英雄人物。 鲁智深
5.文言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但 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古义:只;今义:但是) . 王即购 之千金(古义:重赏捉拿;今义:买东西) . 王如 其言(古义:按照,依照;今义:如果,假如) . 儿闻之,亡 去(古义:逃离;今义:死去) . 于是即将 雌剑往见楚王(古义:就拿着;今义:快要) ..
当于汤 镬煮之(古义:热水,开水;今义:汤汁) . 语 汝子(古义:告诉;今义:语言,词语) . 使相 之(古义:仔细察看;今义:相片) . 比 后壮(古义:等到,及;今义:比较) . 去 时嘱我(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 两手捧头及剑奉 之(古义:进献;今义:指奉献) .
【是】 汝若生子是 男(判断动词) . 是 必烂也(代词,这样) . 【当】 其妇重身当 产(副词,将,将要) . 当 于汤镬煮之(动词,应当)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译文】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 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感悟】诗中表明了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 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这就是对工作、学习的一种态度:即使
C.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 上 . D.为 子报之 . [点拨:A才 被。]
山峦为 晴雪所洗 . 是;B用 因为;C都是结构助词“的”;D给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那位陌生人说:“(我绝)不会辜负你的。”于是尸体这才倒下去

(2)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这个青年男子的头不烂,希望大王亲自到跟前去仔细看看它,这 样就一定会煮烂的。
(2)词类活用 大,告之(形容词用作动词,长大) 比 后壮 (比,介词用作动词,等到;壮,形容词用作动词,成年) . . 于是子出户南 望(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南) . 日夜 思欲报楚王(名词作状语,白天黑夜地) ..
(3)一词多义 【大】 王大 怒(非常) . 大 ,告之曰(长大) . 【乃】 三年乃 成(副词,才) . 此乃 勇士头也(表判断,是) . 乃分其汤肉葬之(连词,于是,就) 【子】 不负子 也(代词,你) . 吾干将、莫邪子 也(名词,儿子) . 汝若生子 是男(名词,孩子) .
8.下列虚词“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王怒,欲杀之 .
王怒,即杀之 .
B.王大怒,使相之 千金 . 王即购之 . C.何哭之 甚悲耶 . 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
D.当于汤镬煮之 有 . 何陋之 . [点拨:B 代词 状语后置的标志;C 用在主谓语间,取消句子 的独立性 代词;D 代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再艰难,只要有价值,就将不顾个人的生死祸福为之奋斗。这就是一
种持之以恒,死而后已。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干将 .. (ɡān)(jiānɡ) 莫邪 ) . (yé 踔 出 (chuō) .
汤镬 ) . (huò
) 踬 目 (zhì .
自刎 (wěn)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欲 杀之 (想要) . (2)欲 报楚王 (想着) .
4.难点突破 师: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不惜牺牲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 负诺言,以身殉义。该如何看待他们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他们 是怎样的人? 生甲:赤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父报仇的行为,现在看来有点迂腐 。但自古提倡孝义为先,讲究“百行孝为先”,因此赤的行为在 当时是孝的典范。但现在我们应当辩证地对待“孝”,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由于当时暴君横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因此 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层出不穷,更何况这么一个欲为父报 仇的孝子,“客”当然义不容辞,担当了如此重任。 生乙:“客”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承诺、轻生死,智 勇双全,有着侠义心肠的英雄。
6.按提示要求,简要分析文章中赤的形象。 (1)从赤不惜自刎献头这一行动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刚烈 ,报仇的 坚决

(2)从他的人头被煮时“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突出他对 楚王的 刻骨仇恨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王即购 之千金 (重赏捉拿) .
(进献) (2)两手捧头及剑奉 之 .
第七单元
28.干将莫邪
1.主题解说
本文通过记叙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揭露了统治 者的残暴和愚蠢,反映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无比蔑视和刻骨仇恨,歌 颂了他们坚忍无畏的斗争精神和强大的反抗力量。
2.结构图解 三年剑成 起因 干将被杀 ↓ 干 赤取雄剑,思欲杀王 将 发展 以命托客,代己报仇 莫 ↓ 邪 高潮 客计杀楚王 ↓ 结局 三首俱烂,分汤肉葬之
5.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表现莫邪子坚忍无畏的复仇精 神的一项是( A ) ①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②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③儿闻之,亡去。 ④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⑤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⑥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A.②⑤⑥ C.③④⑥ B.①②⑤ D.①③④
3.重点聚焦 师: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反遭杀身之祸,结合课文,谈谈 楚王为什么这样残忍。
生:从人物性格上分析,文中写楚王四次“大怒”最终杀了干将
,可见楚王是一位脾气暴躁、凶残野蛮、多疑之君。“三年乃成” ,见其容忍不了拖延;“雄不来”,加剧了干将被杀;楚王多疑, 怕干将为别人炼剑,来和他匹敌超越他,故铸剑完成即是丧命之时 。这反映出当时是暴君横行的时代。
(3)言 欲报仇 (说) .
(4)愿 王自往临 视之 (希望)(靠近)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事) (5)入山行 歌 .
(比画,用兵器杀人的样子) (6)客以剑拟 王 .
3.下列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三年乃 成 . B.客以 剑拟王 .
此乃 勇士头也 . 以 其境过清 . 小大之 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