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上语文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苏教版八上语文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5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二语文2016.1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1.根据课文默写。

(10分)①▲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②▲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⑤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⑥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⑦▲ ,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⑧红军不怕远征难,▲ 。

(毛泽东《七律·长征》)⑨▲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雄踞.(jù)可见一斑.(bān)B.贿赂.(lù)司空见惯.(ɡuàn)C. 妩.(fǔ)媚无瑕.(xiá)顾及D.悖.(bèi)论闲情逸.(yì)致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老舍先生在创作时总是斟酌..词句,一丝不苟。

B.心里总想着明天的成语大赛自己能否率队夺冠,躺在床上的他辗转反侧....。

C.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制作紫砂壶别具匠心....,作品件件都堪称精品。

D.重回故乡的他发现昔日冷清的乡村早已变成了街道鳞次栉比....的现代小镇。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A.凄:凄凉 B.邃:深C.居:停留D.去:离开5.选出下列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A.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塑造了“保尔”这一光辉形象,他是一个爱憎分明、乐于奉献、顽强不屈的人,上战场,修铁路,双目失明后仍不向命运屈服。

【8份】2015年秋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试卷及答案

【8份】2015年秋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试卷及答案

【8份】2015年秋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及期中期末试卷及答案目录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1)第三单元测试卷 (7)第四单元测试卷 (12)第五单元测试卷 (18)第六单元测试卷 (22)第七单元测试卷 (27)期中测试卷 (32)期末测试卷 (37)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浣.妆(wǎn)眩.目(xuán)身畔.(bàn)如诉如泣.(qì)B.潸.然(shān)涟.漪(lián) 眸.子(móu) 脍.炙人口(kuài)) 瞩.目(zhǔ) 眼花缭.乱(liáo)C.焚.烧(fén) 矜.持(jīnD.崭.新(zhǎn)肆虐.(nüè) 劫.难(jié)水泄.不通(xiè)[点拨:A浣huàn眩xuàn畔pàn]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请在横线上改正。

(3分)拐弯抹角矢志不渝色彩班斓张灯结彩清辙剔透虚无飘缈重峦叠嶂稍纵即逝班→斑__辙→澈__飘→缥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据了解,甘肃省汉简发现早、数量多、研究历史长、在海内外影响大。

B.我们可爱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了。

C.为了欢迎来访的参观团,我们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D.湖南省图书馆开通了24小时自助服务,我不知道那里平均每天要接待多少读者?[点拨:A短语间应用逗号C不完全引用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D有疑问词但无疑问语气,用句号。

]4.(2014,福州)下面这句话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分)“5〃29海峡文化精品展”展出了寿山石、脱胎冻器、漆画等数十件,展示了福州的文化特色。

①在“等数十件”后加“作品”(“精品”等);②删去“数十件”或“等数十件”。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2)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2)

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2)(考试时间:100分钟,试题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 28分(一)、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听松风寒。

2.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5.自把玉钗敲砌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影妖娆各占春。

7._____________________,失于盛年,犹当晚学。

8.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应愁晚泊喧卑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二)、宋词赏析(5分)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11.词中“鳞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放起鳞鳞细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古文理解(共7分)黄生借书说袁枚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苏教版2015八上语文期末试卷

苏教版2015八上语文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秋学期第三次学情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7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3),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今日又南冠。

(夏完淳《别云间》)(5)纵使晴明无雨色,。

(张旭《山中留客》)(6)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7),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8)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9)杜甫的《望岳》诗“,阴阳割昏晓。

”中的“阳”,古文中多指山之。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 5分)10年前,我们搬进这座高层建筑时,还依稀可辩往日的荒芜;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已经把凄凄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远留给了昨天的记忆。

都市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地发育,等我们倏.然领悟到它的(变迁、变化)时,往昔的一切已如渗入泥土中的老酒……⑴给加点字注音。

( 2分)鳞次栉.比()倏.然()⑵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2分)错别字:订正()错别字:订正()⑶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 1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我要张华八点半到我家做客,他却九点才来,真是个不速之客....。

B. 刚才还疯狂得如火如荼....的那群孩子们,现在都像泄了气的皮球,躲在一边不吱声了C. 我们司空见惯....了大自然的美丽的景色,常常用心贴近自然,去倾听自然的呼声。

D. 与书为友能够让你受.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B.4G视频通话、4G视频点播、高清“电子警察”等4G业务已经逐步为人们熟知和了解。

C. 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社区管委会向居民们发出了垃圾分类投放的倡议D. 无论安倍政府如何狡辩,也不能歪曲钓鱼岛属于中国人民的铁的事实。

2015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卷

2015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亲爱的同学:2015年过去了,回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过的这一年,我的心里充满感慨与感动,同学们,你们用汗水和泪水,记录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2013年已经悄然来临了,展望新的一年,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盼与渴望,同学们,要加油啊,让我们的2013年更加辉煌难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6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3分)A.溟.濛mín 甲胄.zhîu 颟顸..mānhān 如法炮.制pàoB.毛坯.pēi 皱缬.xiã弓缴.jiǎo 明眸善睐.làiC.流杵.chǔ鸿鹄.hú隘.口yì肆无忌惮.dànD.静谧.mì扼.守â狡黠.xiá捉襟见肘.zhǒu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绿茵场上,足球健儿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组是()(3分)A.王之涣、王昌龄、王维、岑参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B.《论语》是孔子记录他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

C.《下雨天,真好》的作者琦君是当代女作家D.《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网页的工作。

D.王老师已经退休了,我们无时无刻想念着他。

5.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3分)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2015年秋季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结束,你的语文素质一定有了很大的提高吧!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以下的这份试卷吧!老师首先向你表示祝贺!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姓名等相关信息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愧怍.(zuò)蹒.跚(pán)脊.椎(jǐ)销声匿.迹(nì)B.褶.皱(zhě)伧.俗(cāng)蟠.龙(pān)风雪载.途(zài)C.归咎.(jiù)绮.丽(qí)殷.红(yān)惟妙惟肖.(xiào)D.惶.恐(huāng)追溯.(sù)匀称.(chèn)无动于衷.(zhō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抗战时期,全国各地武术名家先后抵达重庆。

虽然门派不同,但在那民族存亡的时刻,他们都能相安无事....。

B.陈独秀晚年困居重庆江津,他在生活上无固定的经济来源,除了微不足...道.的稿费收入外,主要靠亲友接济。

C.在被列为日本大轰炸的重点目标后,葛家大院在劫难逃....,在硝烟中化为一片废墟。

D.重庆地处西南,气候潮湿。

抗战时库存于此的珍贵文物,鸡零狗碎....,多达二十多万件,防潮成为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我由zhōng()地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

没有冬的肃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到春的温柔wǔ()媚;没有冬的单调,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cǎi();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chàng ()然。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秋天像一个穿着金色裙的仙女,她用轻拂的衣袖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给大地。

2015-201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5-2016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26分))(2分)A、蹒.跚(pán)愧怍.(zuò)吊唁.(yàn)罄.竹难书(qìn g)B、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风雪载.途(zài)C、荒谬.(miù)仄.歪(zâ)阻遏.(â)毛骨悚.然(sǒn g)D、尴.尬(gān)潮汐.(xī)伧.俗(chān g)在劫.难逃(jiã))(2分)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B、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C、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D、归咎狼藉巧妙绝伦穿流不息)(2分)....的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

....,富有创意而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湿润了。

)(2分))(2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

不久,。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②布谷鸟也来了③草木萌发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2分)B、《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D、《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10分,每空1分。

)(1)《归园田居》中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2)《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进入楚地见到的壮阔景色的句子是,。

(4)《长歌行》中表示珍惜时间的语句,。

(5)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6)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8、请仿照画线句子,根据上下文语意填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2分)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9、《骆驼祥子》是作者_______自己最钟爱的作品,每当他谈到主人公_______的时候,总好像不是他虚构的小说人物,而是他的一位至亲好友,实有其人似的。

2015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2015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2015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有答案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多做题,多练习,为考试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5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有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8小题,30分。

1~5小题,每题2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 )中依稀可见,wǎn( )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 )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10月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雨,致使余姚城区大面积受淹,电水道路全部中断,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也给该地区生活的人们造成了不可企及的伤害。

B. 城东区蔬菜批发市场,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C. 小林望着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志愿者,热情地赞美道:你们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D. 我们的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奖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C. 宋朝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A.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秋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试题卷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匀称(chèn) 追溯微不足道(道理)B.归咎(jìu) 蹒跚无动于衷(内心)C.绮丽(qǐ)藩篱销声匿迹(隐藏)D.褶皱(zhě)唏吁惟妙惟肖(相似)2.按原文默写古诗(4分)(1)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2),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归园田居(其三)》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芳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这个句子表述准确,没有语病。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心中的无限愁苦。

C.“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句子画线词语都是连词。

D.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

4.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

B.《昆虫记》----法布尔---一部“昆虫的史诗”。

C.《春望》---杜甫---五言绝句D.《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5.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6.仔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A 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一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A 这才想起去请大夫。

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节选自《骆驼祥子》 ) 选段中人物A是谁?是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请用简要语言回答。

7.某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长城》的电视片,请结合你对有关“长城”的了解,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5分)(1)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

“建筑”:巧夺天工“”: “”: (2)《巧夺天工》中,打算设计一场辩论赛。

辩题为“如果长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重建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

正文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建。

重建是对长城的保护,历史上这样的重建就有过多次;不然,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中观看长城全貌。

”请你从反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

(3分)二、阅读理解(共50分)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8.本文题目“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有什么好处?9.第1段中去掉加点的“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不超过15字)物候学就是的科学。

11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第1段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12.选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二)阅读《神奇的魔术师》一文,完成13~17题。

(13分)①女儿小海伦的生日就要到了,约当茨却高兴不起来。

②妻子小心翼翼地与他商量:“女儿想多邀些小朋友,开个生日‘派对’好不好?”“随你安排吧!”约当茨大手一挥,不耐烦地说。

“小海伦一直把你当作心目中的英雄,大伙也想听你讲海上的惊险故事呢!”妻子柔声细语地说,“呃,对了,还有一位魔术师要来表演,他自己找上门,不好意思拒绝。

”“魔术师?哈哈,混饭吃的江湖骗子!”灼当茨放声欠笑,笑声很空洞。

妻子惊恐地望着他,不知丈夫发生了什么事。

③小海伦生日那天,来了不少小客人。

屋子里,就像涌进一群花喜鹊,热闹极了。

④男主人却不问不闻,衔着雪茄,独自去河边散步了。

约当茨这次远航归柬,郁郁寡欢,心事重重。

自约当茨从河边回来时,魔术表演己近尾声。

看来的确很精彩,院子里不时爆出哄笑声、鼓掌声。

妻子嗔怒地瞟了他一眼,连忙让出座位,“哎,你到哪儿去了?到处找不到你。

这魔术太奇妙了!你不看,真可惜啦!”“骗小孩子而已!”约当茨鄙夷不屑地哼了一声。

⑤“唷,这位先生刚刚钓鱼回来吧?收获不小啊!”魔术师年岁已老,发须斑白,但精神矍铄。

他向约当茨高声喊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呵,说我吗?”顷刻间,约当茨成了全场的焦点。

“我帮你把鱼儿放进盆里!”魔术师端来一瓷盆,走到约当茨身旁,果然从他藤椅的前后左右,一把把抓出活蹦欢跳的金鱼来,扔进水里还能游动。

“好,压轴戏由我们大明星登场啦!”魔术师用口哨吹奏进行曲,一条漂亮的斑点狗蹦到台前。

眼看魔术师扔出礼帽,原来只是虚晃一枪,礼帽急藏身后。

斑点狗果真上了当,东嗅嗅,西扒扒,不见礼帽的影踪,最后,竟从灌木丛中,艰难地拖出一只大皮靴来。

它一步一趔趄,气喘吁吁地把大皮靴拖到主人的脚边。

更加意外的是,魔术师竟从大皮靴里抱出一只红眼睛的小白兔,送给小海伦,作为生日礼物。

全场的孩子都兴奋得尖叫起来,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⑥约当茨也忍不住鼓起了掌,笑出了眼泪,吩咐妻子送上丰厚的酬金。

魔术师却不肯收受,只和约当茨干了一杯葡萄酒。

他说,年轻时他是名消防队员,火灾中,为抢救医院里的病人,被砸下的横粱压断双腿。

他拉起裤管露出金属假肢,寒光凛凛,使约当茨全身一震。

⑦一切都明白了。

他是从医院里知道了约当茨的情况,才特意赶来。

与这位神奇的魔术师相比,约当茨作最坏的打算,也仅仅将据去一条腿,难道就到了世界末日?⑧夕阳下,约当茨目送魔术师的汽车渐渐远去,轻轻用口哨吹起了《手手进行曲》。

天空明净,微风拂面,远处的青山更青了!13.文中第2段中,妻子“不知丈夫发生了什么事”,读了文章之后,你知道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14.文章标题是“神奇的魔术师”,从全文来看,魔术师“神奇”在哪些方面?(2分)15.文中约当茨在不同的时间段,对魔术师持有不同的态度。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双音节词语。

(3分)约当茨在魔术师到来之前的态度是,他在看完魔术师的表演后的态度是,最后他目送魔术师远去时,对魔术师的态度是。

16.文中妻子的言语和动作均不多,但她的形象却跃然纸上。

请结合文中的一处具体的语言或动作描写分析妻子的形象。

(2分)17文章结尾说:“天空明净,微风拂面,远处的青山更青了!”有什么深层含义?(2分)(三)《雪中贺卡》一文,完成18~22题8年前,我读初一。

这年,我12岁,正是有幻想的年龄。

冬天,飘了几场大雪。

元旦就像精灵似的附在雪花瓣上,悄悄舞来。

精致的小贺卡也在空中飘来飞去。

由它扯起的情丝便暖热了这个雪冬,世界因此变得多情而美丽。

然而,我们在迷恋贺卡的时候,并未忘记自己的老师。

我们把最精致的贺卡,捧送给他们。

歪歪扭扭的贺语是一串串跳跃着的童心。

老师收了贺卡,都很激动。

他们捧贺卡的手有些颤,眼睛因此湿了。

A给我们上课的,有6位老师。

我们送出5张贺卡,惟独没有送她。

那年,她只有19岁,刚中师毕业。

同学们欺她年轻,时常捣乱。

她的眼圈常被气红,嘴唇颤颤翕动,很可怜,而我们幸灾乐祸地看着她。

气急了,她只会说:“你们不可爱……”同学们说,既然不可爱,何必送贺卡给她?于是,她没有收到祝福。

元旦前一天的那堂课,她很不自然,讲得很累。

在她离开教室的那一刻,还回头看了我们一眼,那美丽的眼睛湿了,晶晶地亮。

B我的心颤抖了。

课后,我送了一张贺卡给她。

她坐在办公室里,静静地。

而别的老师正满足地翻读学生写给自己的元旦贺语。

屋外,飘着大雪,她望着雪,一动不动。

我说:“全班同学让我送贺卡给您,祝您元旦快乐……”泪,在她脸上滑滚。

她哭了。

我悄悄地离开。

屋外,已罩了厚厚的一层雪,一阵冷风吹过,卷起一团雪雾,向远处滚去。

细细看,竟像一只飞跑的兔子,很美丽,也很可爱。

事情过去几年,我已离开那所中学,到省外的一所大学读书。

这件事,以及她,都随着年轮的添刻,在我的记忆里淡化。

3年前的一个冬日,又飘起大雪。

那雪花在风中旋着,竟旋来一张美丽的小贺卡。

贺卡是我初一是的语文老师寄来的。

她在上面这样写着:那张贺卡像雪花一样把寒冬舞美……此时,她已被评为优秀人民教师。

我的眼睛湿了。

C窗外的雪花撒满天,纷纷扬扬,而那雪花瓣竟散发出淡淡清香,我为自己的感觉感动,真的,冬天会被贺卡舞暖。

18.第5段中加点的词“幸灾乐祸”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19、文中A、B、C三处地方写到眼睛湿了,结合上下文,分别说说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