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径赛规则
学校径赛规则

学校径赛规则一、赛事概述学校径赛是一项体育竞技赛事,旨在提供学生展示体育才干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机会。
本规则适合于学校径赛的各个项目,包括短跑、长跑、跳远、跳高、投掷和接力赛。
二、参赛资格1. 参赛选手必须是在校学生,年龄在规定范围内。
2. 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并经过学校体育老师或者指定人员审核确认。
三、竞赛项目1. 短跑(1) 项目:100米、200米、400米。
(2) 赛道:标准400米田径场。
(3) 出发方式:采用起跑器,选手需在起跑线上就位。
(4) 犯规:提前起跑、越线、推倒对手等犯规行为将被判罚。
2. 长跑(1) 项目:800米、1500米、5000米。
(2) 赛道:标准400米田径场。
(3) 出发方式:选手需在起跑线上就位,采用起跑枪发令。
(4) 犯规:越线、妨碍对手等犯规行为将被判罚。
3. 跳远(1) 项目:立定跳远。
(2) 赛场:跳远场地。
(3) 出发方式:选手需站在起跳线上,起跳时可以采用助跑。
(4) 犯规:越线、踩线、倒地等犯规行为将被判罚。
4. 跳高(1) 项目:跳高。
(2) 赛场:跳高场地。
(3) 出发方式:选手需站在起跳线上,起跳时可以采用助跑。
(4) 犯规:越线、踩线、撞杆等犯规行为将被判罚。
5. 投掷(1) 项目:铅球、标枪、铁饼。
(2) 赛场:投掷区。
(3) 出发方式:选手需站在投掷线上,进行投掷动作。
(4) 犯规:越线、踩线等犯规行为将被判罚。
6. 接力赛(1) 项目:4x1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
(2) 赛道:标准400米田径场。
(3) 出发方式:选手需在各自的起跑线上就位,采用接力棒传递方式。
(4) 犯规:越线、接力棒传递失误等犯规行为将被判罚。
四、比赛规则1. 计时和计分:(1) 短跑和长跑项目将使用电子计时系统进行计时,计时结果精确到0.01秒。
(2) 跳远、跳高和投掷项目将以距离或者高度进行计分,成绩将由裁判员进行测量。
(3) 接力赛将以团队完成比赛所用时间进行计时。
学校径赛规则

学校径赛规则一、引言学校径赛是学校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径赛的规则和相关要求。
二、赛事项目1. 短跑项目短跑项目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比赛。
参赛选手需在起跑线上做好准备,并在裁判员的发令枪声响起后开始比赛。
比赛结束时,选手需通过终点线,以确定名次。
2. 长跑项目长跑项目包括800米、1500米和3000米比赛。
参赛选手需在起跑线上做好准备,并在裁判员的发令枪声响起后开始比赛。
选手需按照规定的路线完成比赛,并通过终点线,以确定名次。
3. 跳远项目跳远项目分为立定跳远和助跑跳远两种。
选手需在起跳线上做好准备,并在裁判员的发令枪声响起后开始比赛。
比赛结束时,选手的最远跳距将决定名次。
4. 投掷项目投掷项目包括铅球、标枪和铁饼比赛。
选手需在指定区域内完成投掷动作,并以最远的投掷距离决定名次。
三、比赛规则1. 裁判员比赛由一名主裁判和若干名辅助裁判组成。
主裁判负责监督比赛的进行,并判定选手的成绩和违规行为。
辅助裁判负责协助主裁判,并进行必要的计时和计分工作。
2. 准备动作选手需在起跑线或起跳线上做好准备,等待裁判员的发令。
选手在发令枪声响起前不能提前开始比赛。
3. 犯规行为以下行为将被视为犯规:- 起跑线上提前开始比赛;- 跑道内的脚趾触碰线条;- 离开指定路线或跑道;- 投掷物品超出指定区域。
4. 计时和计分裁判员将使用计时器和计分板来记录选手的成绩和名次。
成绩将根据选手完成比赛的时间、距离或高度来确定。
5. 技术规范为确保比赛的公平性,选手需遵守以下技术规范:- 短跑选手需以直线方式奔跑,并在终点线前直立停下;- 长跑选手需按照指定路线完成比赛;- 跳远选手需在起跳线上完成起跳动作,并在空中保持平衡;- 投掷选手需在指定区域内完成投掷动作。
四、安全要求为确保比赛的安全进行,学校径赛有以下安全要求:1. 比赛场地应平整、无障碍物,并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2. 比赛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并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和维护;3. 选手需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并佩戴号码布;4. 比赛期间,工作人员应全程监督,确保选手的安全。
学校径赛规则

学校径赛规则一、赛事概述学校径赛是一项体育竞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锻炼身体素质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径赛的规则和相关要求。
二、参赛资格1. 参赛学生必须为在校学生,年龄在规定范围内。
2. 参赛学生需经过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无不适宜参加赛事的疾病或者伤病。
三、赛事项目学校径赛包括以下常见项目:1. 短跑:如100米、200米、400米等。
2. 中长跑:如800米、1500米等。
3. 长跑:如3000米、5000米等。
4. 跳远:分为立定跳远和助跑跳远两种形式。
5. 跳高:运动员从起跳线起跳,越过横杆,高度逐渐增加。
6. 三级跳远:运动员连续进行跳远、跳远、跳远,总成绩取三次跳远的最佳成绩。
7. 铅球:运动员将铅球掷出,掷出的距离作为成绩。
四、竞赛规则1. 赛道规则:(1) 短跑项目使用八条道的起跑线,参赛选手需保持在自己的赛道内。
(2) 中长跑和长跑项目使用全场共用的赛道,选手需遵守分道行赛的规则。
2. 起跑规则:(1) 短跑项目采用起跑器,选手需在起跑器响起后出发。
(2) 起跑时,选手应保持静止,直到起跑器响起。
(3) 若选手起跑前浮现失误,将被判定为起跑失误,需重新起跑。
3. 技术规则:(1) 跳远项目中,选手的起跳脚不能超过起跳线。
(2) 铅球项目中,选手需将铅球掷出,掷出的距离作为成绩。
(3) 在跳高项目中,选手需越过横杆,高度逐渐增加,若连续三次未能越过横杆,则被判定为失败。
4. 计时规则:(1) 使用电子计时器进行计时,保证计时的准确性。
(2) 计时从起跑器响起或者选手起跑动作开始计算,到选手越过终点线或者完成项目的动作结束计时。
五、裁判和裁决1. 赛事需由专业裁判负责监督和裁决。
2. 裁判需对选手的起跑、技术动作、距离和成绩进行判定。
3. 裁判可根据比赛情况对选手进行警告、罚款或者取销成绩等处罚。
六、奖项设置1. 学校径赛设有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
2. 个人项目根据成绩进行排名,前三名可获得金、银、铜牌。
学校径赛规则

学校径赛规则标题:学校径赛规则引言概述:学校径赛是学生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比赛的公平性和秩序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径赛的规则内容。
一、赛事项目规则1.1 各项赛事的项目设置:学校径赛通常包括短跑、中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标枪、跳高等项目。
1.2 参赛资格和报名规定:学校径赛一般要求参赛选手必须是学生,参赛选手需要提前报名,并符合相关资格要求。
1.3 参赛选手的装备和服装要求:参赛选手需要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同时需要携带相关装备,如跑鞋、铅球等。
二、比赛规则和裁判制度2.1 比赛的起跑方式和计时方法:学校径赛一般采用起跑枪发令,计时方式可以是手持计时器或者电子计时器。
2.2 犯规和处罚规定:比赛中出现犯规行为,如起跑提前、踩线等,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如取消成绩或者重跑。
2.3 裁判的职责和权利:裁判需要严格执行比赛规则,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秩序性,对于犯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
三、奖项设置和颁奖规则3.1 不同项目的奖项设置:学校径赛通常会设置冠军、亚军、季军等奖项,同时还会设置最佳表现奖、最佳团体奖等。
3.2 颁奖时间和方式:比赛结束后,会举行颁奖仪式,颁发奖牌、证书等奖励,同时会公布获奖名单。
3.3 奖项的重要性和激励作用:奖项的设置和颁发可以激励参赛选手积极参与比赛,提高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
四、安全保障和应急措施4.1 比赛场地和设施的安全检查:比赛前需要对比赛场地、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比赛环境安全。
4.2 参赛选手的健康状况和体能检查:参赛选手需要在比赛前接受健康状况和体能检查,确保比赛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4.3 应急措施和医疗救护准备:比赛中如有突发事件发生,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准备好医疗救护措施。
五、比赛后的总结和改进5.1 比赛成绩的统计和分析:比赛结束后,需要对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比赛情况和参赛选手表现。
5.2 参赛选手和裁判的反馈意见:比赛后可以征求参赛选手和裁判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次比赛做出改进。
学校径赛规则

学校径赛规则一、起跑线规则1.1 起跑线的宽度应为50厘米,颜色应与跑道颜色相同。
1.2 起跑线的长度应为5米,距离起跑点10米处应有起跑线的标志。
二、跑道规则2.1 跑道应为标准400米的橡胶跑道,颜色应为红色。
2.2 跑道宽度应为1.22米,每条跑道之间应有1.22米的间隔。
2.3 跑道内禁止有任何障碍物,如石块、玻璃碎片等。
三、比赛项目规则3.1 100米短跑规则:- 运动员需从起跑线起跑,跑至终点线。
- 运动员在起跑时应保持静止状态,等待起跑信号。
- 运动员在起跑后,不得踩越起跑线。
- 运动员在终点线前,不得提前终止比赛。
3.2 200米短跑规则:- 运动员需从起跑线起跑,跑至终点线。
- 运动员在起跑时应保持静止状态,等待起跑信号。
- 运动员在起跑后,不得踩越起跑线。
- 运动员在终点线前,不得提前终止比赛。
3.3 400米长跑规则:- 运动员需从起跑线起跑,跑完一圈至终点线。
- 运动员在起跑时应保持静止状态,等待起跑信号。
- 运动员在起跑后,不得踩越起跑线。
- 运动员在终点线前,不得提前终止比赛。
3.4 接力赛规则:- 接力赛由4名运动员组成,每名运动员跑完一段距离后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位队员。
- 接力赛的起跑线和终点线与其他项目相同。
- 运动员在接力棒交接时,应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位队员的手中。
- 接力赛中,每名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的跑道内跑动。
四、裁判和计时规则4.1 赛事应由至少两名裁判进行监督。
4.2 裁判应站在起跑线和终点线附近,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4.3 比赛中的计时应使用专业的计时器进行,确保准确性。
4.4 裁判有权对违反规则的运动员进行警告、罚款或取消比赛资格。
五、比赛结果和奖励规则5.1 比赛结果应根据计时器的记录进行排名。
5.2 前三名运动员将获得奖牌和奖金。
5.3 比赛结果应在比赛结束后立即公布。
六、安全规则6.1 所有参赛运动员应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6.2 运动员在比赛前应进行热身运动,以避免受伤。
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基本规则及注意事项

田径运动会的基本规则及注意事项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会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在校运会上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兼项处理与接力区教学难点:径赛犯规的判定教学内容:一、径赛的流程:1、运动员必须知道自己参加什么项目的比赛。
以及比赛的场次、时间、组别、道次、有无预赛和决赛等。
2、根据秩序册的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处检录。
检录完毕,由检录员将运动员带到起点,交给发令员。
3、在上道前,发令员再次点名,运动员准备上道。
4、运动员上道,听发令员发令枪响后起跑,在无犯规情况下跑完全程。
5、到达终点后,运动员回道,经过终点裁判员和计时员核准成绩无误,运动员方可离开终点。
此赛次比赛结束。
二、田赛的流程:1、运动员必须知道自己参加什么项目的比赛。
以及比赛的场次、时间、组别。
2、根据秩序册的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处检录。
检录完毕,由检录员将运动员带到比赛场地。
3、远度项目的运动员每人跳或投3次,取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再跳或投3次。
最终以这8名运动员跳或投6次的最好成绩来排定名次顺序。
4、裁判员核准成绩无误,运动员方可离开比赛场地。
比赛结束。
5、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在比赛区域以外的安全地带。
以保证安全。
三、起跑1、起跑姿势:400米及400米以下比赛项目的起跑可以用蹲踞式也可以用站立式起跑,其他径赛项目采用站立式起跑。
2、起跑口令: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径赛,“各就位”――“预备”――鸣枪;800米以上的各项赛跑,“各就位”―――鸣枪。
3、起跑犯规:对于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给予警告,第二次起跑无论谁犯规都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四、途中跑1、在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项分道跑的径赛中,运动员在各自跑道内跑完全程;途中不得踩踏分道线;不得串道、阻挡、跌倒后影响他人。
2、在不分道跑的径赛中,运动员不得①推、挤、撞、踩脚。
②有意控制、阻挡、夹击他人跑进。
③强行从他人左侧超越。
④离开跑道、路线后又继续跑进。
运动员离开该项比赛场地或与场外人员对话。
学校径赛规则

径赛规则一、比赛方法:100米、200米、300米先进行分组淘汰赛,最后选出6名参加决赛; 800米、1500米、3000、接力赛都直接决赛二、起跑:1、300米及300米以下(包括4×100米、4×300米接力的第一棒)各个项目可用起跑器进行蹲踞式起跑。
2、800米及800米以上要使用站立式起跑,不得使用起跑器。
蹲踞式起跑发令口令为:“各就位”--“预备”--“鸣枪”。
站立式起跑发令口令为:“各就位”--“鸣枪”。
“预备”至“鸣枪”的时间间隔以所有运动员身体稳定为准。
3、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犯规:(1)起跑故意拖延时间;(2)手或脚过早离开位置;(3)用声音或动作影响他人起跑。
如有犯规:第一次犯规警告,第二次取消比赛资格。
三、途中跑:1、在分道跑径赛中(包括分道跑部分的段落中),运动员不应踏在分道线上。
2、运动员在跑进中,冲撞或阻挡他人,妨碍他人跑进,即取消其比赛资格,因故受损失的运动员,径赛裁判长可安排他参加下组或下赛次的比赛,径赛运动员不得在比赛时离开跑道或比赛路线。
四、终点裁判员判定运动员的终点名次,应以其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顺序为准。
五、手计时:1、计时员见烟开表直至运动员的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为止。
2、只有两只表计时则以较差成绩为准。
六、名次判定和成绩相等:1、径赛运动员到达终点,是以运动员的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触及终点垂直面的内沿为准。
2、在预赛按成绩录取中,若有两个以上成绩相等,则同时录取参加决赛,在决赛录取中,如成绩相等则并列录取。
七、接力跑:主要规则:1、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以接力棒的垂直位置为准。
2、必须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不得抛接)。
3、完成传接棒后离开跑道时不得阻挡他人。
(1)应在跑道上画出5厘米的横线,标明各段之间的距离和接力区中心线。
(2)每个接力区的长度为20米,在中心线前后各10米。
学校田径竞赛组织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要求,推动学校田径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竞技水平,特制定本组织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田径竞赛委员会,负责学校田径竞赛的全面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竞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竞赛工作的组织实施。
3. 竞赛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校长、教务处、体育处、班主任、体育教师等组成。
三、竞赛项目与分组1. 竞赛项目: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跳远、跳高、铅球、铁饼、标枪等。
2. 分组: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年级等因素,将参赛学生分为男子组、女子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等。
四、竞赛规程与规则1. 竞赛规程:参照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制定的《田径竞赛规则》。
2. 竞赛规则:执行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制定的《田径竞赛规则》。
五、竞赛时间与地点1. 竞赛时间:每年举办一次,具体时间由竞赛委员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2. 竞赛地点:学校田径运动场或具备条件的室外运动场地。
六、参赛资格与报名1. 参赛资格:凡在校注册的学生,身体健康,符合参赛条件者均可报名参加。
2. 报名时间:每年竞赛前一个月,由各年级班主任负责组织报名。
3. 报名方式:各年级班主任收集报名信息,填写报名表,报送至竞赛委员会办公室。
七、竞赛奖励与表彰1. 奖励:根据竞赛成绩,设立个人奖和团体奖。
2. 表彰:对在竞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教练员和班级进行表彰。
八、经费保障1. 学校设立田径竞赛专项经费,用于竞赛组织、宣传、奖励等方面。
2. 鼓励社会赞助,为竞赛提供资金支持。
九、其他1. 竞赛委员会负责对竞赛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确保竞赛公平、公正、公开。
2. 各级教师、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田径竞赛工作,积极参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参赛环境。
3. 竞赛委员会要定期总结竞赛工作,不断完善竞赛制度,提高竞赛水平。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田径竞赛委员会负责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赛规则
一、比赛方法:100米、200米、300米先进行分组淘汰赛,最后选出6名参加决赛;800米、1500米、3000、接力赛都直接决赛
二、起跑:
1、300米及300米以下(包括4×100米、4×300米接力的第一棒)各个项目可用起跑器进
行蹲踞式起跑。
2、800米及800米以上要使用站立式起跑,不得使用起跑器。
蹲踞式起跑发令口令为:“各就位”--“预备”--“鸣枪”。
站立式起跑发令口令为:“各就位”--“鸣枪”。
“预备”至“鸣枪”的时间间隔以所有运动员身体稳定为准。
3、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犯规:
(1)起跑故意拖延时间;
(2)手或脚过早离开位置;
(3)用声音或动作影响他人起跑。
如有犯规:第一次犯规警告,第二次取消比赛资格。
三、途中跑:
1、在分道跑径赛中(包括分道跑部分的段落中),运动员不应踏在分道线上。
2、运动员在跑进中,冲撞或阻挡他人,妨碍他人跑进,即取消其比赛资格,因故受损失的运动员,径赛裁判长可安排他参加下组或下赛次的比赛,径赛运动员不得在比赛时离开跑道或比赛路线。
四、终点
裁判员判定运动员的终点名次,应以其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顺序为准。
五、手计时:
1、计时员见烟开表直至运动员的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为止。
2、只有两只表计时则以较差成绩为准。
六、名次判定和成绩相等:
1、径赛运动员到达终点,是以运动员的躯干(不包括头、颈和四肢)触及终点垂直面的内沿为准。
2、在预赛按成绩录取中,若有两个以上成绩相等,则同时录取参加决赛,在决赛录取中,如成绩相等则并列录取。
七、接力跑:
主要规则:
1、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以接力棒的垂直位置为准。
2、必须手持接力棒跑完全程(不得抛接)。
3、完成传接棒后离开跑道时不得阻挡他人。
(1)应在跑道上画出5厘米的横线,标明各段之间的距离和接力区中心线。
(2)每个接力区的长度为20米,在中心线前后各10米。
接力区的开始和结束都从接力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
(3)4×100米接力应为全程分道跑。
4×300米接力赛跑,在第一圈和第二圈的第一弯道末端抢道线前为完全分道跑。
第三、四棒的运动员应在指定裁判员的指挥下,按照同队传棒运动员跑完200米时的先后顺序(由内向外)排列各自的接捧位置,一旦传棒动动员跑过200米处,接捧运动员即应保持其排列顺序,不应改变其在接力区起点处的位置。
任何运动员不遵守本规定,应取消其接力队的比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