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新时代。
怎样看待《红与黑》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
2)美里美 法国文学史上特殊地位的人。被认为是莫伯桑之前西
欧最主要的中短篇小说家。
鲜明政治色彩,爱憎 态度流露清楚。 侧重抨击统治者的法律 和道德。 《高龙巴》
1830 年 为 界
《马第奥 法作: 1829年,以巴尔扎克的真名发表了第一部作品《舒 昂党人》(《朱安党人》),反映思想变化和艺术日臻成 熟,它也是《人间喜剧》的第一部作品。 1829(1830)--1848年,创作成熟期,也是进入 《人间喜剧》创作。
《人间喜剧》
‚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重点是‚风俗研 究‛,作者给自己规定的主要任务是描绘人情风俗,特别 是复辟王朝时期的法国的风俗。 ‚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 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 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方面。
前期浪漫主义:
1830 雨果:《颂诗与长歌》 拉马丁:《沉思集》 贝朗瑞:《意弗都国王》
后期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主导思想
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年 雨果:诗集《惩罚集》 欧仁〃苏:《巴黎的秘 密》
小说《悲惨世界》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亨利三 世及其宫廷》 乔治〃桑:《安蒂亚娜》《魔沼》《小法岱特》
《阿达拉》和《勒内》 是插在《基督教的真谛》中的
两篇小说。勒内是法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世纪病‛患者的
典型。 被称为‚是整整一代人们的充满诗意的自传‛。 2、斯塔尔夫人(1766—1817)是法国浪漫主义的 倡导者。她以自己独到的理论著作《论文学》(1800) 和《德意志论》(1810),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文学:(一)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构成: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梅瑞迪斯,哈代;宪章派:唯美主义: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观和生活艺术主张“一批杰出的小说家”:马克思评价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等人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认为他们“在自己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二)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期:1970年代,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此为界限,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艾略特等人为代表的时代;后期:梅瑞迪斯、哈代等为代表的时代。

(三)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与宪章运动关系密切: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产生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文学作品:《玛丽·巴顿》、《艰难时世》、《雪莉》2、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①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②反映小资产阶级生活;③塑造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人物形象。

3、女作家群体出现:简·奥斯汀、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4、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与道德上的温情主义:反对暴力革命,主张社会改良;家庭中心与道德批判、道德感化;5、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见长:以幽默表达对小人物的赞许和宽容(如密考伯先生);以讽刺批判资产阶级的势利、冷酷与自私(四)经典作家:1、简·奥斯汀:生于牧师家庭,作品有:《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劝导》、《诺桑觉寺》;作品多谈论少女婚嫁的问题,被公认为是描写女性意识最卓越的作家,其作品继承了英国十八世纪经典小说中关于少女走向世俗生活的主题,主人公都是从盲目性走向自我认识的典型。

2、萨克雷:早年经历阔绰生活,熟悉上流社会。

现实主义文学之概论

现实主义文学之概论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绘画
(一)思想内容特征
1、比较广阔、真实地展示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雾濛濛的早晨》希施金(俄国)
2、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理性主义立场出发,比较深
刻地分析社会现象、比较尖锐地批判社会罪恶,同情 人民的不幸,提倡社会改良;表现人的异化,寻求人 的心灵自由。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 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4、哈代
•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 伍尔芙称他是“英国小说中的最伟大的 悲剧大师”,韦伯称他为“英国小说中的 莎士比亚”。 • 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后社会经济、政治 、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和普通人的命运,宿 命论和悲观色彩较浓。《远离尘嚣》、《还乡》 、《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 名的裘德》等。小说多以作者家乡多塞特郡一带 为背景,这是英国古代威塞克斯王国的建国之地 ,因而他的小说也被称作“威塞克斯小说”。
3、文学背景
•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存在三种不同的摹仿现实的 方式:“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 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照 事物的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 去摹仿,或是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摹仿。” 亚里士 多德提出的第一种方式“照事物的本来样子去摹仿”,肯 定了艺术的真实性,而且指出艺术所摹仿的现实必须具有 必然性和普遍性,揭示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是对现实 主义文艺基本特征朴素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 社会的人情世态、描绘了维多利亚时 代的社会风貌。他的作品代表了19世纪英国现实主 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 代表作:《匹克威克外传》、《奥立佛· 退斯特》 、《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 科波菲 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双城记 》、《雾独孤儿》等。

外国文学史19c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19c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30年代之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确立、发展时期的产物。

七月王朝。

里昂工人起义。

1848年六月起义。

宪章运动。

科学共产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二、产生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理性王国”的破灭,社会矛盾的深刻化、明朗化,使得“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浪漫主义文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代之而起的是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刻揭示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文学。

作家从狂想转入冷静,从积极呐喊转为深沉思索。

人们希望看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作品中小人物增多,普通人受到关注,决定了欧洲小说越来越贴近现实。

同时,欧洲叙事传统为它奠定了基础,客观性、分析性、唯物性增多,主观性引退,总体上是叙事文学。

这股文学潮流,由于它对现存秩序的鲜明、强烈的揭露和批判,而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继承和发展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发展20世纪高尔基发明“批判现实主义”一词。

19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一词出现,指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这一名词在欧洲影响不大,同时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称呼。

不平衡,可以以1871年巴黎公社斗争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法国是发源地,是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曾经经历过浪漫主义创作时期。

《欧那尼》和《红与黑》都在1830年出版。

40年代达到高潮。

50-60年代以福楼拜为主的创作已经略逊一筹。

最精确的现实主义。

•艺术上比较成熟,尤其是结构方面堪称典范,长于探索,较少因袭传统。

英国在40年代出现,已经开始出现劳资矛盾。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较浓。

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

有劝善、道德说教、温情脉脉的特点,同时关注下层人民、小人物。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20-30年代萌芽,独特主题是批判农奴制。

•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搅在一起,叫做“自然派”。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中期创作代表作《第六病室》控诉沙皇专 制制度对人的摧残;《哀伤》、《苦恼》、 《万卡》,表现“小人物”的不幸;
晚期创作《套中人》同样表现专制制度对 健康人性的异化;剧作《樱桃园》表现贵 族阶级必然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
美国文学
经典作家(一)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于19世纪 80年代,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描写个 人意志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揭露蓄奴 罪恶,宣扬宗教思想。
探讨法国各种社会矛盾和人性的复杂。 自然主义文学领袖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
包括20部长篇小说,“描写一个家族的自然 史和社会史”。其中第13部《萌芽》是第一 次表现劳资矛盾的杰作。
英国
• 产生于30——40年代的英国宪章文学,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有一定影响。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 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
• 19世纪30到6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出现了以巴尔扎
克、狄更斯和果戈理为代表的既猛烈抨击社会黑暗,同时 又怀有深厚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的伟大作家。
• 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为第二个阶段,出现了福
楼拜、哈代、列夫·托尔斯泰和马克·吐温为代表的既发扬 第一阶段作家们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精神,又力图在 更深层次反映生活真实的伟大作家。
• 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 • 3、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倾向,劝善说教明显。 • 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出现了一大批“献身于艺术
的严肃性和冲向理想彼岸的使徒精神”的女作家, 在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 (简·奥斯丁、玛丽·雪莱、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 夫人、勃朗特姐妹等)
经典作家(一)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在西欧确 立,大工业生产导致了阶级压迫和贫富 对立,金钱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西方 人受到人自身和金钱的双重奴役。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俄罗斯)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俄罗斯)

4、赫列斯达可夫:出身乡村地主的纨绔少爷,也是
官僚机构的产物。
(1)愚蠢自私、夸夸其谈,生活的目的是享乐:
(2)浅薄无聊的集中表现 :吹牛撒谎 ;玩弄爱情
‚我们的司长跟我交情很深,有一回,人们 甚至把我当作总司令,士兵们都从卫兵室里 跳起来,对我举枪致敬‛,‚我每天都进宫, 明天我就要升为元帅。我走过的时候,所有 的人都像树叶似地发抖。‛ “我吃的西瓜一个值七百卢布,锅里的汤是直 接用轮船从巴黎运来的。‛
的攻击,认为他只写黑暗不写光明,是对俄国现实的
“诽谤”,并轻蔑地称之为“自然派”; 别林斯基 强调“自然派”的特点是真实地描写和批判了农奴制
社会的黑暗面,它以下层人为主人公,着重反映其贫
困和屈辱。
(四)别林斯基(1811-1848)
(五)赫尔岑(1812-1870): 《谁之罪》:开创“问题小说”先河;别里 托夫是奥列宁、毕巧林和罗亭的中介人物。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俄罗斯)
第一节 概述
与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 1、批判重点:西欧主要针对资本主义,对 社会持改良态度;俄国则针对封建农奴制和 蒙昧制度,到19世纪后期才有所改变。 2、整体风格悲怆沉郁:包含民族苦难和生 命力,这与社会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质 和宗教有关。
‚死就死吧,对世界又不是什么大损 失,况且我自己也过得腻透了。我好像一 个在舞会上打哈欠的人,不回去睡觉,只 因为他的马车还没有来接她,如今马车来 了……别了!从此以后还值得苦苦活下去 吗?‛
(三)果戈理(1809-1852):自然派盟主
“自然派”: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因为果 戈理的创作锋芒直指农奴制和专制制度,遭到反动者
二、代表作:《死魂灵》1842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小说批判了拜金主义的罪恶.
首先,通过鲍赛昂夫人被迫退出社交界的经过,揭示 了贵族在资产阶级金钱力量的威逼下退出历史舞台的 必然趋势;
其次,通过伏脱冷的形象揭露了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 对社会风气的腐蚀和败坏;
第三,通过高老头与两个女儿的关系,揭示了拜金主 义对亲情和传统伦理道德的破坏;
第四,通过拉斯蒂涅的变化,揭露了拜金主义如何使 纯洁的青年蜕变为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过程.
长篇小说《红与黑》
1830年出版,副标题为 《1830年纪事》。小说通过平 民子弟于连索黑尔个人奋斗失败 的经历,广阔描写了法国王政复 辟时代的生活和社会斗争;小说 塑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于连 的形象,于连既不同于只求温饱 的青年,也不属于甘愿出卖灵魂、 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一类。他 的失败是时代的必然。
《红与黑》的多种译本
司汤达的长篇小说《巴玛修道院》
出版于1839年,受意大利手抄本中16世纪的《法尔耐 斯望族创业史》启发写成。描写贵族青年法布利斯在进 步的姑妈吉娜的支持下投奔拿破仑军队,法国大革命失 败后,在巴玛宫廷参与政治斗争的经历,爱情与政治冒 险结合在一起,对法国王权复辟时代的社会给予深刻批
第七章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画家库尔贝(1819— 1877),是十九世纪中 叶法国写实主义美术的 杰出代表。油画《断 崖》,描绘风暴后的埃 特雷塔峭壁的自然景色. 这种写实主义风格与文 学上的现实主义思潮是 一致的。是欧洲19世 纪的主要艺术思潮。
第一节 法国文学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地。1830年司汤 达发表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的诞生。
《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 创作总集,收入小说共90多 部,分为“风俗研究”、 “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三大部分,“风俗研究”中 含有“私人、外省、巴黎、 政治、乡村”六个“生活场 景”。作品广泛反映了19世 纪法国的社会生活,描写了 2000多个人物形象,塑造出 数十个典型形象,将小说写 作提高到社会研究的水平。

十九世纪其他国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其他国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白雪皇后》 白雪皇后》
晚期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 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 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 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 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 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 树下的梦》 她是一个废物》 睡帽》 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幸运的贝儿》
19世纪北欧现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文学 世纪北欧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易卜生
第一节
概述
一、波兰 二、丹麦 三、挪威
一、波兰
1、显克微支(1846-1916) 、显克微支( - )
波兰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波兰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贵族 家庭。 家庭。 1872-1882年短篇小说创作期:《灯塔看守人》是其 年短篇小说创作期: 灯塔看守人》 年短篇小说创作期 中的名篇。 中的名篇。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显克微支转向长篇历史小说的 创作。 创作。1882—1886年,根据十七世纪波兰人民反抗 年 异族侵略的史料,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 异族侵略的史料,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 洪流》 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 剑》、《洪流》、《渥洛杜耶夫斯基先生》。1896 年,发表描绘古罗马基督教徒悲惨生活情景的长篇历 史小说《你往何处去? 年发表的《 史小说《你往何处去?》。1900年发表的《十字军 年发表的 骑士》更为他赢得了19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骑士》更为他赢得了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社会问题剧” 主要“社会问题剧”
《青年同盟》最早的一部 青年同盟》 四大社会问题剧: 四大社会问题剧: 社会支柱》 《社会支柱》 社会问题剧的特点: 社会问题剧的特点:题材极尽 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 变化,思想艺术保持统一。 变化,思想艺术保持统一。 群鬼》 《群鬼》 思想的统一: 思想的统一:“精神反 人民公敌》 《人民公敌》 反对资产阶级拜物教。 叛”,反对资产阶级拜物教。 艺术的统一: 艺术的统一:创造并发展 了现代悲剧。 了现代悲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于连一生走过了一个“反抗——妥协 于连一生走过了一个“反抗 妥协—— 妥协 反抗”的辩证历程。于连的悲剧, 反抗”的辩证历程。于连的悲剧,是时 代的悲剧,他的不幸命运, 代的悲剧,他的不幸命运,表达了作者 对不平等社会制度的沉痛抗议。 对不平等社会制度的沉痛抗议。
《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红与黑》
• 《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哲 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 理研究》 分析研究》三类。 理研究》、《分析研究》三类。而《风 俗研究》又分为六大场景: 俗研究》又分为六大场景:“私人生活 场景” 外省生活场景” 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 活场景” 政治生活场景” 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 生活场景” 乡村生活场景” 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
• 贝尚松神学院阴森可怖,充满勾心斗角 贝尚松神学院阴森可怖, 于连极力伪装虔诚、谦卑, 。于连极力伪装虔诚、谦卑,赢得彼拉 院长的青睐,被提升为神学助理讲师。 院长的青睐,被提升为神学助理讲师。 在彼拉院长被挤走之时, 在彼拉院长被挤走之时,他又以丰富的 拉丁文知识博得安地大主教的倍加礼遇 。于连已由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变 成了一个彻底的伪君子。 成了一个彻底的伪君子。
• 在狱中,于连反省过去,认清现实,他 在狱中,于连反省过去,认清现实, 要惩罚自己,审判社会。 要惩罚自己,审判社会。他拒绝一切妥 协之路和为营救他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协之路和为营救他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勇敢地在法庭上揭露了这个邪恶的等级 社会的反人民本质, 社会的反人民本质,最后平静地走上了 断头台。 断头台。
• 一、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是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最基本的艺术手法。 现实主义文学最基本的艺术手法。 • 二、高超的心理描写。 高超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 • 三、情节结构严整、紧凑,语言精确、 情节结构严整、紧凑,语言精确、 富有表现力。 富有表现力。
• 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小资产阶级个 人奋斗者典型。他英俊漂亮, 人奋斗者典型。他英俊漂亮,聪明能干 意志刚毅,敏感高傲, ,意志刚毅,敏感高傲,具有高度的自 尊心、超人的隐忍力、强烈的报复欲、 尊心、超人的隐忍力、强烈的报复欲、 无厌的政治野心和清醒的反省意识。 无厌的政治野心和清醒的反省意识。他 在为个人出人头地的奋斗历程中, 在为个人出人头地的奋斗历程中,显现 出了极为复杂的性格特征, 出了极为复杂的性格特征,既具有个人 主义野心家和阴谋家的色彩, 主义野心家和阴谋家的色彩,又带有平 民反叛者的特征, 民反叛者的特征,还扮演了一个人性自 我追寻者的角色。 我追寻者的角色。
• 斯丹达尔原名亨利 贝尔。“斯丹达尔 斯丹达尔原名亨利·贝尔。 贝尔 ”是德国文艺理论家温克尔曼故乡小城 的名字,贝尔因崇敬之故, 的名字,贝尔因崇敬之故,便取为笔名 。
• 斯丹达尔的一生经历和思想追求,直接 斯丹达尔的一生经历和思想追求, 影响了他的创作。在哲学上, 影响了他的创作。在哲学上,他是法国 百科全书派以来唯物主义哲学的直接继 承人,终生信仰无神论。在政治上, 承人,终生信仰无神论。在政治上,他 一生坚持人道主义,追求自由、十等、 一生坚持人道主义,追求自由、十等、 民主的社会理想, 民主的社会理想,既反对波旁复辟王朝 又不赞同拿破仑专制, ,又不赞同拿破仑专制,更厌恶充满铜 臭的七月王朝, 臭的七月王朝,这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强 烈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烈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巴尔扎克与 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 巴尔扎克将他一生创作总称为《人间喜 巴尔扎克将他一生创作总称为 一生完成了长 完成了长、 剧》。他一生完成了长、中、短篇小说 90多部,人物 多部, 多个。 多部 人物2400多个。它以“分类 多个 它以“ 整理” 人物再现”两种方法, 整理”和“人物再现”两种方法,从内 外在结构角度, 在、外在结构角度,将所有作品组接串 连为一个统一有序的整体。 连为一个统一有序的整体。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 特征
• 一、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 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 • 二、强烈的暴露性、批判性和明显的改 强烈的暴露性、 良性。 良性。 • 三、注重典型性格的刻画。 注重典型性格的刻画。 • 四、手法丰富,形式多样。 手法丰富,形式多样。
•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1830年斯丹达尔发表《红与黑》,揭开 年斯丹达尔发表《 年斯丹达尔发表 红与黑》 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序幕, 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序幕,随后 巴尔扎克以规模宏大的《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以规模宏大的《人间喜剧》将 法国文学中的这一新潮流推向高峰。 法国文学中的这一新潮流推向高峰。
• 所谓人物再现法,是指同一个人以不同的 所谓人物再现法, 身份(核心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身份(核心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在不同的作品中不断出现的方法。 在不同的作品中不断出现的方法。它的优 点一是使不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和故 事情节有了纵深发展的连续性, 事情节有了纵深发展的连续性,为人物提 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活动舞台; 供了一个更广阔的活动舞台;二是使人物 在一个多样化的冲突中性格更丰满, 在一个多样化的冲突中性格更丰满,形象 更鲜明;三是使《人间喜剧》 更鲜明;三是使《人间喜剧》因人物穿行 、场景变幻而成了一个运动着的活的社会 存在。作者用这种方法, 存在。作者用这种方法,以400多个再现性 多个再现性 人物将70多部作品联结成了一个既彼此独 人物将 多部作品联结成了一个既彼此独 立又相互敞开的完美整体。 立又相互敞开的完美整体。
• 《红与黑》以主人公于连反抗上层社会 红与黑》 的悲剧经历和一生复杂多变的心灵演化 历程为情节线索,以维立叶尔市、 历程为情节线索,以维立叶尔市、贝尚 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邸为活动舞 形象地再现了1814—1830年间法 台,形象地再现了 年间法 国复辟王朝时期复杂激烈的阶级矛盾和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深刻地揭露了封建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罪恶,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罪恶,惊心动魄地展 现了人在这种双重黑暗制度重压下的紧 张不安和痛苦幻灭, 张不安和痛苦幻灭,表现出作者强烈的 反封建、 反封建、反教会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 倾向。 倾向。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830年前后,浪漫主义已步入后期,其 年前后,浪漫主义已步入后期, 年前后 总体特征是:一向批判现实主义接近, 总体特征是:一向批判现实主义接近, 一向唯美主义转移。 一向唯美主义转移。
• 唯美主义是欧洲流行于19世纪中后期的一个 唯美主义是欧洲流行于 世纪中后期的一个 影响较大的形式主义思潮, 年代兴起 年代兴起,70年 影响较大的形式主义思潮,30年代兴起 年 代以后在英法达到高潮。 代以后在英法达到高潮。唯美主义者厌恶功利 主义,反对将文学、 主义,反对将文学、艺术做为达到某种功利目 的的手段,而以康德的“美无利害关系” 的的手段,而以康德的“美无利害关系”说为 美学基础,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把美和 美学基础,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艺术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艺术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便导致了文 学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它的认识功能、 学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 相分离,陷入了形式主义。 相分离,陷入了形式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 戈蒂耶、波德莱尔和英国的王尔德 和英国的王尔德。 戈蒂耶、波德莱尔和英国的王尔德。
• 他从小私有者“捞一把”的个人野心出 他从小私有者“捞一把” 发,由一个痛恨贵族的平民堕落成了反 动贵族的马前走卒。他又征服了高傲、 动贵族的马前走卒。他又征服了高傲、 狂热、虚荣的侯爵小姐玛特尔, 狂热、虚荣的侯爵小姐玛特尔,从而获 得了贵族封号和中尉军衔。 得了贵族封号和中尉军衔。正当于连得 意忘形之时,他与德·瑞那夫人的私情 意忘形之时,他与德 瑞那夫人的私情 被揭发。绝望、狂怒中的于连,向德· 被揭发。绝望、狂怒中的于连,向德 瑞那夫人开了枪,最终被社会、 瑞那夫人开了枪,最终被社会、也是被 他自己推向了悲剧命运的结局。 他自己推向了悲剧命运的结局。
• 在人生观上,他接受了爱尔维修等人的 在人生观上, 个人幸福观和拿破仑的英雄主义思想, 个人幸福观和拿破仑的英雄主义思想, 从极端的个人主义出发, 从极端的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义出发,认为个人幸福 和自我崇拜是天经地义的,强调“ 和自我崇拜是天经地义的,强调“机遇 行动” 征服” 成功” ”、“行动”、“征服”、“成功”的 极端重要性。 极端重要性。
• 于连出生于维立叶尔市城郊小业主之家, 于连出生于维立叶尔市城郊小业主之家, 敏感自尊、聪颖好学, 敏感自尊、聪颖好学,于连的内心中建立起 自由、平等、博爱” “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和拿破仑式的 主宰世界的英雄梦。但是, 主宰世界的英雄梦。但是,复辟王朝的来临 ,使下层人民受着门第权势和金钱力量的双 重压迫,这不仅粉碎了于连建功立业的“ 重压迫,这不仅粉碎了于连建功立业的“荣 之梦,也堵塞了他发财致富、 耀”之梦,也堵塞了他发财致富、谋取高位 的进身之阶。为此, 的进身之阶。为此,他既痛恨整个上层社会 又不得不向现存秩序妥协。他审时度势, ,又不得不向现存秩序妥协。他审时度势, 决定走10万法朗年薪的神父之路 万法朗年薪的神父之路。 决定走 万法朗年薪的神父之路。他投奔 在西朗神父门下,伪装虔诚, 在西朗神父门下,伪装虔诚,以惊人的记忆 力把拉丁文《圣经》记得倒背如流。 力把拉丁文《圣经》记得倒背如流。
• 他笔下的主角都是一些性格刚毅、精力 他笔下的主角都是一些性格刚毅、 充沛、智慧超群、 充沛、智慧超群、对改变现状有强烈愿 望的青年英雄。 望的青年英雄。他们总是处在憧憬幸福 与被迫妥协的剧烈痛苦之中, 与被迫妥协的剧烈痛苦之中,既体现出 一种鄙视平庸、英姿奋发、 一种鄙视平庸、英姿奋发、追求理想的 高蹈精神, 高蹈精神,又具有一种受利欲驱使而否 定道德的世俗气息。 定道德的世俗气息。
•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 世纪30年代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 年代 世纪 年代以后在法、 ,40年代以后在法、英、俄逐步进入高 年代以后在法 潮,70.年代开始进入后期阶段,出现 .年代开始进入后期阶段, 了第二次高潮,并扩展到东北欧、 了第二次高潮,并扩展到东北欧、美洲 一些国家, 一些国家,成为一场世界性的文艺思潮 年代到20世纪初走向了衰落 ,90年代到 世纪初走向了衰落。 年代到 世纪初走向了衰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