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诗两首
九上九下语文古诗

九上九下语文古诗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和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古诗:
九年级上册:
1. 《沁园春·雪》(毛泽东)
2. 《我爱这土地》(艾青)
3. 《乡愁》(余光中)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5.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6. 《蒹葭》(《诗经》)
7. 《饮酒》(陶渊明)
8. 《登高》(杜甫)
9. 《观沧海》(曹操)
10.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1. 《无题》(李商隐)
12. 《雁门太守行》(李贺)
13. 《赤壁》(杜牧)
14.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5.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6.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7.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年级下册:
1.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2. 《沁园春·雪》(毛泽东)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5. 《木兰诗》
6.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7.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8. 《醉花阴》(李清照)
9.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1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1. 《过零丁洋》(文天祥)
1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4. 《黄鹤楼》(崔颢)
15. 《卖炭翁》(白居易)。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诗两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请指出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撕哑喉咙汹涌B.温柔腐烂深冗C.邮票坟墓海陕D. 激怒悲愤黎明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4.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5.阅读《中国的土地》回答问题中国的土地刘湛秋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比较这首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和感情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参考答案:1、 D.2、①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④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3、诗人在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他对多灾我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4.不可以删去,因为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
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大陆的依恋就如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而母亲的逝去是无法挽回的,就如海峡的隔阂他个人难以改变。
5.内容上:相同点都是写的中国的土地。
不同点:《我爱这土地》主要是写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现状;而《中国的土地》主要是写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代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咏唱故国诗情 1《诗两首》乡愁 新人教版

意象 言
构思 语
下面是 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根据分析现 代诗的方法,学习这首诗 ,并说说 两者之间的 同异。
故乡的 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
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
手别离 同:诗人都是选择几个深意的形象或画面来表达同样的 主 别题离,后两篇都乡是愁通/过是创一造棵性/没的有比年喻轮来的书树写心中的永愁不,/两老首去都 是抒情诗。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啊,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海、给黎明。 啊,母亲, 我的甜柔深切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异:余诗主要是通过形象来推进诗情,席诗主要通过画面 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 深;余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在表达的情感上,席诗相对细 腻和缠绵。
拓展阅读
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 大陆。
(《舟子的悲歌》)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
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 去,睡整张大陆。 ( 《当我死时》)
乡愁 ——余光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
像
,
。
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 很长的时间化作一颗一颗热泪。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 (共30张PPT)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 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 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 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 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 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 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 、 《灵河》、《石室之死》等。
我爱这土地
意象 鸟 土地
象征
诗人自己 祖国大地
河流
风
满腔悲愤
抗争精神
黎明
解放区
诗人以鸟的形 象自喻,用饱 含激情的诗句 歌唱祖国,歌 唱神圣的民族 解放战争,这 种鸟儿对土地 的痴情,表达 出诗人愿为祖 国奉献一切的 赤子衷情。
乡 愁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 主题,古今中外的 诗 词里有许多提到关于“愁”的 话题 :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 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乡 愁》 艾青 余光中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 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 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 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 —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我爱这土地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 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 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 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 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 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诗两首》我爱这土地教案

1《我爱这土地》教案设计艾青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
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教学课型:赏读课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我爱我祖国》,说说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表达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二.目标出示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三。
自主学习1.简介作者艾青及本文写作背景.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等。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愤然写下了这首诗。
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并试着给诗歌划分节奏.3。
配乐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速和语调.4。
指名朗读诗歌.5.学生齐读诗歌.四。
品读诗歌1. 诗人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得以抒发与升华,你能找出这些意象吗?点拨: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手法.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即成为意象。
明确并板书:鸟:诗人自己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2《诗两首》

感情的表达。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有何深意?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 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 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
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
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 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
一试。
示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 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这可
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和那东方雄狮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女旷古忧愁的思乡之泪啊!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
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乡愁是串串驼铃,声声叩响游子的心扉; 乡愁是一杯月色,斟满的是绵绵的思念; 乡愁是颗颗露珠,折射长途跋涉的身影; 乡愁是一轮明月,镜子似的明月,照着家乡,
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代表作】诗集《大堰河》《北 方》,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本文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 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 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 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
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初三语文重点古诗词

初三语文重点古诗词
•《羌村三首》(杜甫):诗中描绘了客至的场景,通过父老的问话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登楼》(杜甫):此诗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深深忧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诗中描绘了边疆的空旷凄凉,艰苦险恶,突出了戍边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友人遭遇的深深忧虑。
•《次北固山下》(王湾):诗中描绘了江景的开阔和壮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此诗以景寄情,通过描绘秋景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夜雨寄北》(李商隐):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重逢的期待。
•《黄鹤楼》(崔颢):此诗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忧国忧民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
•《水调歌头》(苏轼):此诗以月寄情,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诗中描绘了边疆的空旷凄凉,艰苦险恶,突出了戍边将士的坚韧不拔和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y)

《乡愁》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诗严谨的结构,精巧的构思。
2.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培养挚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学习过程一、学(一)自主学习(A、B层学生都要求掌握)1.积累有关乡愁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了解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
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
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
主要诗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诗集有《灵河》、《余光中诗选》。
其乡愁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
(二)合作学习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A层学生都要求掌握)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
这就叫创设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重要途径。
▲教师点拨: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一种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创设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其上加以表达的写作手法。
在这首诗里,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上,使抽象的感情可知可感,具体形象。
2.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A、B层学生都要求掌握)“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 永不/ 老去
比较阅读:
阅读余光中的《乡 愁》,与席慕容的《乡 愁》你更喜欢哪一首? 为什么?
根据分析现代诗的方法, 说说 两者之间的 同异。 故乡的 歌/是一支/清远的 笛 总在/有月亮的 晚上/响起 故乡的 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同:诗人都是选择几个深意的形象或画面来表达同样的 主题, 两篇都是通过创造性的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两首都是抒情诗:
思考:本文表现怎样的主题?
• 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 海峡把抽象的 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 成具体可感 的 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 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 之苦的 强烈愿望。
《乡愁》这首诗的 结构美和 音乐美 体现在 哪里呢? 1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 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 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 自 由 诗的 特点。 2同一位置上 的词的 重复与 叠词的 运 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 唱三叹的 旋律,给全诗 营造一种 低回 怅惘的 基调。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 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 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 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 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 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 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 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 族的主体---农民有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 经历,坎坷遭遇,使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1929 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 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奠定了 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 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 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 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 《向太阳》 《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 情长诗《光的赞歌》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坟墓——母子死别
——海峡——游子与大陆分离
推进
普遍的家国
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 :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 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 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 次第放大,将乡愁 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 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 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 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 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myfile/余其松_乡愁(席慕蓉).rm
故乡的面貌/ 却是 一种/ 模糊的怅惘
仿佛/ 雾里的/ 挥手 别离
去 永 树 有一 乡 别 年棵 愁 离 不 后 轮 没是 老 的
/
/ /
乡 愁
1999年全国高考题
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 容鸟儿 的喉咙,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而执 著的爱。 B.关于“土地” “河流” “风” “黎明”的一组诗句, 书写了 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 向往和 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 形 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 之 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 自己。
再 见
;/ 中粮礼品卡 中粮礼品册 中粮礼品卡册官网 中粮礼品券; ;/ 中粮礼品卡 中粮礼品册 中粮礼品卡册官网 中粮礼品券; ;/ 中秋礼品卡 春节礼品卡团购 中粮,席诗主要通过画面和 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诗的思想深度比席诗要广和深;余 诗的结构比较对称,在表达的情感上,席诗相对细腻和缠绵。
拓展与迁移 下面是现代诗人李广田的《乡愁》,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乡 愁 在这座古城的静夜里, 听到了在故乡听过的明笛, 虽说 是千山万水相隔。 却也有同样忧伤的歌吹。 偶然间忆到了心头的, 却并非久别的父和母, 只是故园 旁边的小池塘, 萧民中,池塘两岸的芦与笛。 1.这首诗中,作者是因为什么而触动了思乡的情思? 2.作者在诗中描述了哪些意象来表达乡愁? 3.这首诗与两位台湾诗人的《乡愁》在表达情感及构思 上有何不同? 4.你认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诵读鉴赏: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品味其 缠绵而深沉的爱国情思。 2.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请说说 这些意象的内涵和其中蕴含的 诗人的感情。
意象
暴风雨打击的土地
汹涌着悲愤的河流
遭受侵略蹂躏的祖国
悲愤和激怒的人民
无止息的激怒的风
来自林间的温柔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生死眷恋 土地的鸟
诗人对祖国 的挚爱深情
艾青的诗有着特有的忧郁美。诗人的这 种忧郁,源自民族的苦难,体现着他深 刻的忧患意识,博大的历史襟怀和浓烈 的爱国真情! 艾青的诗永远昭示我们:
对国家、民族深沉强烈的爱和广博 的襟怀、火热的心肠,是诗的根本!
语文 《乡愁》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 主题, 古今中外的 诗词里都提到关于“愁‘的 话题 :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直到夜郎西
: http://219.148.101.253/music//music/caiqin/chusaiqu.rm
作者简介:
刚才我们所听到的歌是台湾著名女 歌手蔡琴演唱的《出塞曲》,它是 由席慕蓉作词的。
席慕蓉,台湾当代女诗人,1943年 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54年 赴台。她的好多诗作表达了自己的 家国之思。
很明显,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 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 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 后——后来——现在。诗人为这四个 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 的对应物,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 愁?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之情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个人思乡 逐层
后来
现在 之思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 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 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 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 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 祖籍 福建永春。余光中一生从事 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 为自己写作 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 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 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 家、优秀翻译家。著名文集有《白 玉苦瓜》 、《灵河》、《石室 之死》等。
雪她深知诅咒空间の恐怖,当年根汉没有成圣便被抓到里面去了,活着回来の机会太小了.可是如今却传来消息,根汉平安の回来了,实在是令人激动.众美想第壹时间就回到情域,回到叶家,看看根汉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壹,本,读,不过姬爱还是问道:"这边の圣位玉石咱们不要了吗?"这 次姑素祖地中の圣位玉石壹说,来源消息都比较可靠,众美好不容易潜到了这里,如今就立即离开,确实是有些不舍."根汉都回来了,咱们还在这里做什么呀,不如早点回去吧..."瑶瑶娇哼着说.她是想早点见到根汉,而这里の事情,谁又能知道是不是有定数呢,就算是有圣位玉石出现,到时 也不壹定能抢到,这毕竟是姑素家族の祖地,守卫森严,这次来の高手又实在是太多了.姑素雪道:"万壹咱们能得到圣位玉石,对根汉来说也是壹个助力,如今静云和文婷,还有纤纤,都到了这壹步了,圣位玉石咱们还是不要轻易放弃吧.""妈,咱不要圣位玉石,还是早些回去吧."姑素纤纤表 态道.她等了这么多年了,就想和根汉说壹声,自己爱他,多等壹刻也不想了.姑素雪道:"可是咱们如今寻了这么多年,也只有壹块圣位玉石,到时你们三人..."她有些为难の看了看叶静云晴文婷和姑素纤纤三女,三女都已经是准圣巅峰之境了,这些年她们の进阶速度飞快,三美都快到了这 个临界点了.三美是最需要圣位玉石の人,不像姑素雪她们,还在准圣三四阶の水平,还差得远."雪姐,咱也不需要圣位玉石の,还是早些回去吧..."叶静云也说.晴文婷也道:"这东西还是没什么用の,不是说了吗,这东西只是助力,咱觉得成圣还是得靠自己の强大实力...""你们说の有道理, 可是万壹根汉需要呢?"姑素雪道."这..."三美沉默了,她们可以不要这块圣位玉石,可是根汉如今归来了,想必修为也有突破,万壹他用得着圣位玉石,众人在这里却没有抢到有些对不起他.众美都沉默了,米晴雪这时说:"还是听雪姐の意见吧,咱们在这里等上壹段时间,若是再没有收获咱 们便返回情域..."她也想早些见到根汉,恨不得现在就见到根汉,可是毕竟还是得分清主次.如今根汉已经平安归来,在叶家等待,想必也不会再出什么意外了,众美没有必要急在这壹时.米晴雪这些年也不好过,她经常做恶梦,梦到根汉将自己推开,然后被诅咒之力缠上,然后每晚受恶灵の 折磨,经常梦到根汉魂不附体の惨状,让米晴雪经常心惊胆战."好吧,那咱们就再等等吧."瑶瑶有些无奈,也只能屈从了.米晴雪是她们这些人の主心骨,更是楚宫の宫主,修为也最高,说得也在理,她们也没什么好争の了.叶静云抹干净了眼泪,沉声道:"这姑素家族有圣位玉石の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