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SIM在世博高强度客流设施服务水平分析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VISSIM在地铁枢纽客流微观仿真中的应用

VISSIM在地铁枢纽客流微观仿真中的应用

第24卷 第06期计 算 机 仿 真2007年06月 文章编号:1006-9348(2007)06-0239-04V ISS I M在地铁枢纽客流微观仿真中的应用张建勋,韩宝明,李得伟(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100044)摘要:枢纽的集散效率评价是地铁建设和运营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目前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提出通过动态模拟地铁枢纽站内乘客疏散的方法来评估枢纽的集散效率,借助路面交通管理和控制的成熟办法和相应的仿真软件———V ISSI M,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枢纽抽象建模、地铁换乘枢纽的参数校核和枢纽内乘客模拟。

作为案例,以北京地铁宣武门枢纽换乘站为研究背景,对该站未来高峰时段的客流进行了模拟,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通过分析得出,利用V ISSI M进行地铁枢纽的客流微观仿真以达到评估枢纽集散效率的目的,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地铁枢纽站;微观仿真;交通管理;乘客交通流中图分类号:U491;TP391.9 文献标识码:AApplica tion of V ISS I M i n Pedestr i an S i m ula tion of M TR Sta tion sZHAN G J ian-xun,HAN B ao-m ing,L i D e-wei(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Beijing J 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The evaluation of the capacity and efficiency in dealing w ith pedestrian traffic flow in metro hub isone of the key p roblem s in metro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Unfortunately,there is al most no theoretical ortechnological support in this field.This thesis comes up w ith a solution of dynam ic si mulation of the pedestriantraffic flow in metro stations.This solution resorts to the well-grounded p ractices in metro management and itscorresponding si m ulation soft ware named V ISSI M to carry out the modeling of the stations,the exam ination of theparameters in the transferring stations and the si mulation of the pedestrian traffic flow.Taking Xuan W u M enstation in Beijing M TR net work as an examp l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destrian traffic flow in rush hours inthe com ing future are p redicted the si m ulation parameters are calibrated by using a field data and satisfactoryresults are obtained.And this solution p roves to be very p ractical and efficient.KEYWO RD S:M etro hub;M icro-si mulation;Traffic management;Pedestrian traffic flow1 引言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而对于地铁枢纽站的建设却急需设计保障,这方面尚无技术支持。

VISSIM高级开发及应用

VISSIM高级开发及应用

Parameters
信号控制
Expressions Program Code
自己的信号控制想法设计
haifeng_guo@
Jilin University
如何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
动态信号控制 动态信号控制
*.VV
*.vap
实现自己的信号控制逻辑
*.pua vap215.dll
haifeng_guo@
静态交通分析
VISSIM基本模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aifeng_guo@
Jilin University
VISSIM有哪些模块
基本模块
haifeng_guo@
Jilin University
VISSIM有哪些模块
VAP模块
haifeng_guo@
Jilin University
VISSIM有哪些模块
VisVAP
haifeng_guo@
Jilin University
VISSIM有哪些模块
VisVAP+VAP
haifeng_guo@
Jilin University
VISSIM有哪些模块
COM模块
haifeng_guo@
Jilin University
如何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
静态交通分析 静态交通分析
验证预实施方案
参数标定
绘制路网
添加元素
模拟评价
haifeng_guo@
Jilin University
如何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
动态信号控制 动态信号控制
VisVAP
VAP
Parameters Expressions Flow Chart

VISSIM实验与交通设施设计任务

VISSIM实验与交通设施设计任务

VISSIM实验与交通设施设计任务第一篇:VISSIM 实验与交通设施设计任务VISSIM 实验与交通设施设计任务适用专业: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尾数为28)说明:本任务把交通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内容中的vissim仿真任务整合在交通设施设计的课程设计中。

vissim仿真具体要求结合实验指导书。

1.任务的对象见附图:。

2.根据附图中给定的道路边线(该线为车行道边线,不包括人行道宽度,但包括有非机动车道宽度)。

3.根据给定的图纸范围,自己根据道路宽度确定道路功能、等级、车道宽度及车道数。

4.针对平面交叉口:自己用CAD工具对交叉口进行交通设计(包括交叉口进口道、渠划、标志标线),每个平面交叉口提出两个方案。

5.针对立体交叉口(含分离式):对出入口及车道功能进行方案设计。

6.对于路段:主要是车道划分,如果有公交车站,应该设置成港湾式设计。

7.对于有公交专用线的路段及交叉口进口道进行设计。

对于以上所描述内容都要进行VISSIM仿真以重现交通,具体的交通量:路段每个车道流量为1000辆/h(大型车率6%,小型车率94%),左转流量10%,右转流量10%。

交通仿真专题:(在完成相应任务对象的交通设计的基础方案上进行)1.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及仿真:每条公交线通过调查得:设计高峰2分钟,平峰5分钟,车站每次停靠上车5人次,实载率85%,满载30人;停靠站合理设置三条公交线。

2.地面大型停车场设计及仿真:根据实际面积设计泊位及交通组织,然后仿真,高峰到达流量为100辆/h,周转率1.3h/辆。

3.多通道收费站设计及仿真:设计一个单向4个通道(双向8车道)的收费站场,并进行仿真:车道到达率为1000辆/h,每辆车服务时间10秒。

具体任务为:在进行合理的局部路网的交通组织的基础上,对临顿路-凤凰街与干将路形成的地面道路平面交叉口合理渠划设计,设计合理的标志标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

邓建华 2008-11-11第二篇:地下停车场划线及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方案四川锋行天下交通工程线有限公司地下停车场划线及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方案一、标线道路交通标线、停车位标线及指示箭头等采用专用标线涂料(分为热熔和常温冷涂)。

VISSIM在世博高强度客流设施服务水平分析中的应用

VISSIM在世博高强度客流设施服务水平分析中的应用

T n ies y 2 09 ,h n h iC ia o  ̄i vri , 0 0 2 S a g a, hn Un t
关键 词 客 流集 散; 微观 仿真;评价指标 ;行人仿真
中 图分 类 号 T 9 ;U 9 . 2 P3 1 9 4 11 3
根据 2 1 年上海世博会客流需求预测 , 00 在为期 14天的世博会期 间, 8 将迎接来 自世界各地 的游客
行 科学评 价 的核 心 问题 。
o e o h e r b e n o n e i g t e EXPO 0 . e n ft e k y p o l ms e c u t r n h 2 1 Th 0
smuai no e e tin fo o h i rb t n pa a o i lto f p d sra lw n t e ds iu i lz f t o
博会需要解决 的核心 问题之 一。 目前在这 方 面缺乏相 应 的
理论和技术支撑 。提 出通 过动 态模 拟 出入 口广 场人群 流动 的方法来评估入 口设施 的服 务水平 。利用 VISM 仿 真技 SI
术具 有的直观 、 准确 、 灵活 、 重复试验 的特 点, 行集 散设 可 进 施抽象建模、 出闸机 的关键参数校核和集散广场访客 行为 进 的模拟 。以上南路入 口广场客 流集散为研究背景 , 对该入 口 未来高峰时段的客流 进行 了模 拟 , 取得 了较好 的仿真 效果。 VISM 仿真模 型可满足客流 集散仿 真的需求。 SI
Ap l a in o p i t fVI S M i e vc c o SI n S r ieLe e v lAn l ssf rP ̄ s n e ay i o se g r
Fa iiiso clte fEXPo 01 2 0

VISSIM仿真技术在道路施工期交通组织中的应用

VISSIM仿真技术在道路施工期交通组织中的应用

VISSIM仿真技术在道路施工期交通组织中的应用作者:高雨田来源:《时代汽车》2021年第05期摘要:研究基于VISSIM交通仿真软件,搭建广深高速新塘立交段现状交通运行模型,标定模型中各阶段涉及到的车辆-驾驶行为参数。

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仿真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提出改善建议,最后通过仿真模型,验证改善措施对施工组织期间对车辆通行效率的有效性。

研究通过仿真软件定量评价和直观展示广深高速公路新塘互通立交改造期间的交通运行情况,为新塘立交施工期间“保畅”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VISSIM 交通仿真施工期间交通组织1 引言广深高速全长122.8公里,是连接广州、东莞、深圳等三地最为重要的交通通道。

2019年,广深高速全线平均日交通量达到13万pcu/日,因此,广深高速新塘立交段改扩建期间,通过优化施工组织,维持道路的正常通车,降低因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压力和群众出行的不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研究采用交通仿真工具,对新塘立交改扩建期间各阶段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定量化的多方案测试,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建议,为新塘立交改扩建期间“保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2 技术路线为了确保VISSIM能够较更加真实地反映和重现新塘立交在施工组织期间的实际交通状况,本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新塘立交现状基本道路数据、道路设计数据、交通管理数据;(2)标定跟车模型参数、车辆特性参数、驾驶员特性参数等仿真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将仿真结果与新塘立交现状的运行状况进行流量和运行速度等方面的校核,从而确保仿真结果更加真实准确;(3)对施工组织各阶段进行敏感度分析,挑出施工组织期间对正常交通运行影响最大的几个阶段,进行重点分析;(4)对施工组织期间最敏感阶段进行仿真;(5)提出结论及建议,见图1。

3 建模范围及研究时段及年限3.1 建模范围本次仿真的路网建模范围为广深高速新塘立交段、上下高速各匝道、上下高速各收费站及国道G107新塘立交段。

《2024年基于VISSIM的首都机场出租车上客方案比选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VISSIM的首都机场出租车上客方案比选研究》范文

《基于VISSIM的首都机场出租车上客方案比选研究》篇一一、引言首都机场作为我国重要的航空枢纽,每天都有大量的旅客进出。

如何有效地提高出租车上下客的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篇论文以首都机场的出租车上客方案为研究对象,运用VISSIM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比较不同上客方案的运行效率和可行性,以期为首都机场的出租车管理提供参考。

二、VISSIM软件简介VISSIM是一款用于交通仿真的软件,具有高度的仿真精度和丰富的模型库,可模拟各种交通环境和交通状况。

使用VISSIM进行建模和仿真,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和预测不同上客方案的运行情况,从而为实际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三、首都机场出租车上客现状分析当前首都机场的出租车上客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上客区域混乱、上客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上客效率,我们采用了VISSIM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对不同的上客方案进行比较研究。

四、基于VISSIM的首都机场出租车上客方案建模与仿真1. 建模过程使用VISSIM软件进行建模时,我们首先需要建立首都机场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模型,包括道路、建筑、交通标志等。

然后根据不同的上客方案,设置出租车的上客点、行驶路线和停靠点等。

在模型建立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 仿真过程在模型建立完成后,我们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调整不同的参数,如出租车的数量、上客点的位置、交通流量等,模拟不同上客方案的运行情况。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时观察和分析各种数据的运行情况,如车辆的行驶时间、拥堵情况等。

五、不同上客方案的比较研究我们比较了多种不同的上客方案,包括分散式上客、集中式上客、智能调度上客等。

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上客方案在运行效率和乘客满意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其中,智能调度上客方案在提高上客效率和减少拥堵方面表现最为优秀。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建议首都机场采用智能调度上客方案。

这种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上客效率,减少拥堵情况,提高乘客的满意度。

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使用介绍

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使用介绍

第四章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使用介绍第一节 VISSIM微观仿真软件介绍1.VISSIM仿真系统基本原理VISSIM是由德国PTV公司开发的微观交通流仿真系统。

该系统是一个离散的、随机的、以十分之一秒为时间步长的微观仿真软件。

车辆的纵向运动采用了德国Karlsruhe大学Wiedemann教授的“心理—生理跟车模型”;横向运动(车道变换)采用了基于规则(Rule-based)的算法。

不同驾驶员行为的模拟分为保守型和冒险型。

VISSIM软件系统内部由交通仿真器和信号状态发生器两大程序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接口来交换检测器的呼叫和信号状态。

"交通仿真器"是一个微观的交通流仿真模型,它包括跟车模型和车道变换模型。

"信号状态发生器"是一个信号控制软件,它以仿真步长为基础不断地从交通仿真器中获取检测信息,决定下一仿真时刻的信号状态并将这信息传送给交通仿真器。

图4.1 VISSIM中交通仿真器和信号状态发生器2.VISSIM仿真系统基本功能VISSIM可以作为许多交通问题分析的有力工具,它能够分析在诸如车道特性、交通组成、交通信号灯等约束条件下交通运行情况,不仅能对交通基础设施实时运行情况进行交通模拟,而且还可以以文件的形式输出各种交通评价参数,如行程时间、排队长度等。

因此,它是分析和评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各种方案的交通适应性情况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VISSIM的主要交通分析功能:1、固定式信号灯配时方法的开发、评价及优化。

2、能对各种类型的信号控制进行模拟,例如:定时控制方法、车辆感应信号控制方法、SCA TS和SCOOT控制系统中的信号控制等。

在VISSIM中,交通信号配时策略还可以通过外部信号状态发生器(V AP)来进行模拟,V AP允许用户设计自己定义的信号控制方法。

3、可用来分析慢速区域的交通流交织和合流情况。

4、可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信号灯控制以及停车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以及立交等5、分析公共交通系统的复杂站台设施的通行能力和运行情况。

VISSIM实验案例

VISSIM实验案例

VISSIM实验案例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和交通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各种交通管理手段和策略。

VISSIM(Verkehr In Städten-SIMulationsmodell,即城市交通模拟模型)作为一种交通仿真软件,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规划研究和交通管理实践中。

为了验证VISSIM在交通规划和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下介绍一个VISSIM实验案例。

该案例以市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VISSIM模拟分析交通流量的分布和交通信号灯的优化配置,以减少道路拥堵程度。

具体步骤如下:第二步,设置交通流模型。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进出口道路上的交通流量和类型(车辆、公交车、行人等),以及交通流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可以设置不同路段的车辆转向规则,以模拟真实的交通行为。

第三步,配置交通信号灯。

通过VISSIM软件的信号控制功能,设置各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策略。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信号灯的时长、配时模式等参数。

第四步,运行仿真模拟。

在保证模拟参数的准确性的前提下,运行VISSIM模型,并观察模拟结果。

模拟结果包括交通流量的分布、道路拥堵程度、车辆行驶速度等指标。

第五步,优化信号灯配置。

通过观察模拟结果和分析数据,对比不同信号灯配置方案的效果。

通过试错和调整信号灯的控制策略,找出最佳的信号灯配时方案。

第六步,模拟验证。

根据最佳信号灯配时方案,再次运行VISSIM模型,观察模拟结果是否满足预期效果。

如果实际结果符合预期,则可将此方案用于实际交通信号灯的优化配置。

通过以上实验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VISSIM模拟可以准确地反映出道路网络中交通流的分布和交通拥堵的程度。

通过观察模拟结果,可以直观地了解到道路网络中哪些路段的交通流量较大,哪些路段容易出现拥堵。

其次,通过调整信号灯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道路的拥堵程度。

根据模拟结果,可以找出最佳的信号灯配时方案,从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仿真适应性分析, 确定客流集散仿真分析的流程 如图 1 所示。
图1
客流集散广场仿真分析流程图
图2
集散广场及出入口设计
第一阶段 , 集散广场模型构建 : 首先 , 对各种交 # 24 #
2. 2
客流交约占每天总人数的近 1/ 3。由此计算 : 上南路入 口高峰小时流量为 30 000 人次/ h[ 3] 。仿真 模型人 流量输入如表 1 所示。 人次
博会需要解决的核心 问题之 一 。 目前在 这方 面缺乏 相应 的 理论和技术支撑 。 提出 通过动 态模拟出 入口 广场人 群流 动 的方 法来评 估入口设 施的服 务水平 。 利用 VISSIM 仿真 技 术具有的直观 、 准确 、 灵 活、 可 重复试 验的 特点 , 进行 集散 设 施抽象建模 、 进出闸机的关键参数校核和集散广场访客行 为 的模拟 。 以上南路入口广场客流集散为研究背景 , 对该入 口 未来高峰时段的客流 进行了 模拟 , 取得了 较好的 仿真 效果 。 V ISSIM 仿真模型可满足客流集散仿真的 需求 。 关键词 客流集散 ; 微观仿真 ; 评价指标 ; 行人仿真 T P 391. 9; U 491. 1+ 23 中图分类号
1
VISSIM 仿真模型及适应性分析
VISSIM 是由德国 PT V 公司开发的微 观交通 流仿真系统, 主要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的仿真与评价。 VISSIM 的系统核心仿真模型 车辆跟驰模型采 用德国 Karlsruhe 大学 Wiedemann 教授的! 心理 物 理学跟驰模型∀ 。该模型建立在驾驶员反应行为之 上。心理 物理学跟驰模型认为 , 驾驶员在不同的交 通环境中有不同的跟车特性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70631002)
。在模型中 , 驾驶员 # 23 #
究 城市轨道交通研
加速行为可视为速度、 速度差、 距离、 驾驶员与车辆 个体特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旦达到某一临 界值时 , 驾驶员即从一种模 式变换到另一 种模式。 该临界值是速度差和距离的综合表现。 VISSIM 模型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的应 用, 包 括信号配时评价、 路网评价、 收费设施评价以及公交 枢纽评价等, 但将其应用于客流集散的评价则鲜见 有文献报道。其原因在于 : ∃ VISSIM 行人仿真模 型也在不断 完善 中, 在 传统 的城市 道路 跟驰 模型 Wiedemann 74 以 及高 速公 路 ( 快速 路 ) 跟驰 模型 Wiedemann 99 的基础上, VISSIM 新版本的行人仿 真模型只能模拟简单的行人步行行为 , 对于行人的 排队、 拥挤压缩等复杂行为则需要对目前的跟驰模 型做校正处理 ; % 与车辆运动相比 , 人的运动更 具有主观性和随机性, 对行人运动进行建模仿真 , 需
[ 3] 2
要标定更多的参数。为了使 V ISSIM 能正确有效模 拟及最终科学评价入口广场的服务水平 , 必须在以 下两方面做出新的方法性调整: ∃ 入口广场的环境 构建及相关设施对象的模型化; % V ISSIM 模型参 数的适应性校核。
2
仿真技术用于客流集散分析的方法
根据标准仿真模型建模流程 , 结合集散广场客
[ 2]
2008 年
通方式( 地铁、 公交、 步行以及贵宾 ( VIP) 车辆) 通道 进行构建 ; 其次 , 是集散广场的构建 , 特别要注意的 是不同功能分区的建模; 最后 , 是对客流集散的关键 设施闸机进行建模( 此阶段决定模型的适用性 ) 。第 二阶段, 对客流交通需求进行建模, 包括行人流量、 行人的进场路径、 行人的运行行为参数设定。第三 阶段 , 根据仿真初步测试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校正 与验证, 这也是决定模型质量及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2. 1 集散广场模型构建 根据&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详细规划方案∋ 的设计, 世博园区共设计了 8 个行人出入口。其中 3 个在浦西, 5 个在浦东。园区入场交通系统主要为 游客出入园区服务 , 进入园区必须考虑安全检查和 票务检查。离场交通系统则免去了安检环节, 出口 通行 能 力相 应 增 大。本 研 究以 预 计 最大 客 流 入 口 浦东上南路入口广场为例, 开展客流集散分 析的仿真研究。 2. 1. 1 广场及通道设计 上南路 入 口 外广 场 面 积 77 000 m , 可 容 纳 71 800人 ; 排队广场需预留应急通道等安全空间, 入 场通道平均宽度取 2 m 。仿真模型采用 100 m ( 横 向) ( 150 m( 纵向 ) 作为行人仿真实际通行空间。 2. 1. 2 闸机及预排队通道 上南路广场各入口通道包括安检、 检票等程序。 安检和票检设施 的配比按照 3 ) 1 配 置: 安检 120 个, 票检 40 个。从外广场到入口排队通道的一段道 路, 称预排队通道。按不同到达人群分别设置 2 个 妇幼老通道、 10 个一般通道、 1 个 V IP 通道 。安 检和票检设施按照停车标志来实现。集散广场和入 园通道运用人行道模型, 预排队通道采用高速道路 模型, 来模拟人的依次排队行为。集散广场设施模 型设计如图 2 所示。
根据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客流需求预测, 在为期 184 天的世博会期间 , 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 的游客 7 000多万, 平均日客流量 40 万人次 , 一般高峰日 60 万人次 , 极端高峰日 80 万人次 , 园区内部最大滞留 人数 40 万 [ 1] 。高强度的客流对园区的交通设施系 统特别是几个主要入口广场的 设施带来巨大 的压 力。如何保障游客的便捷参观 , 如何预知各种方案 下的客流重分布特征, 以及如何挖掘集散广场潜在 的拥堵区域等, 都涉及对高强度客流的服务水平进 行科学评价的核心问题。 本文借助微观交通仿真 软件 VISSIM, 对 世博 会入口集散广场的访客交通流的交通特性进行了分 析及仿真实现, 研究了影响访客入场行为的关键仿 真参数及其校正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服务水平 的典型设施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第 10 期
研究报告
VISSIM 在世博高强度客流设施 * 服务水平分析中的应用
孙 剑 董斌杰 李克平
(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0092, 上海 / / 第一作者 , 讲师 ) 摘 要 高强度客流设施的服务水平评价是 2010 年上海 世
ing passe ng er s, indicates the key pa ram eter s w hich dir ectly inf lue nce the pa ssenge r simulation and passage simula tio n, arg ues that m or e at tentio ns shall be pa id to the matching capacit y o f dif fer ent f acilities. Key words passe ng er ag gre gat io n and disper sio n; micr o T he K ey L abo r ato ry o f R oa d & sc opic simula tio n; ev aluat io n index; pe destrian simulation First author s address T raf fic Engine ering under the M inistry of Educa tio n, T ongji U nive rsity, 200092, Shanghai, China
Application of VISSIM in Service Level Analysis for Passenger Facilities of EXPO 2010 Sun Jian, Do ng Binjie , L i Keping Informative abstract Eva luation o f the capacity and ser vice leve l o f passenger f acilities, w hich ar e designed fo r the a g gr ega tio n and dispersio n of the intensive pedestr ian f lo w, is o ne o f the key pr o blems e nco unte ring the EX PO 2010. T he simulatio n o f pedestr ia n flow o n the distribution plaza of EX PO 2010 is an impor tant w ay to address the abov e issues despite the insuf fic ient theo r etica l and technical suppo rts in this f ield. On the ba sis of the a na ly sis of V I SSIM tr af fic simulatio n technique, this paper pr opo ses a dy na mic simula tion of the pe destrian tr aff ic f lo w to eva luate the ef ficiency o f the infr astructur e and the ser vice le vel at the entra nce squa re. T he r esult pro ve s this technique to be intuit ive , e x act, agile and suitable f or r epea ted tests. T hen taking t he entr ance squa re o f Shangna n R oa d Station as an exa mple, this paper pre dicts the cha rac teristics o f the pede str ian tra f fic flo w in f uture r ush ho ur s af ter calibr ating the simula tio n par amete rs a nd the field dat a, the r esult is quite satisfacto ry . F inally, th is paper analyze s the chara cters o f the v is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