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解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R1R1 H
R2O
H2N CH 胰C 蛋N白C酶H 原C
糜O 蛋白R酶2 原
肠激RR酶37或胰蛋H 白R8酶
CH
N二肽酶
N
C
CH
O R15R5
R1H6
C胰蛋白C酶H+六肽N
N
C
COOH CH
H
O OR4 糜蛋H白酶+2O个二肽R6
弹性芳蛋香白族氨酶氨基原酸基酸碱+性氨胰H基蛋酸2N白-酶脂C肪H族-氨C基-N酸弹H性-C蛋H白-C酶OOH
ATP
过小肠粘膜的刷状缘γ-谷上氨的酰载半体胱蛋氨酸白转运AD吸P+收Pi。已证实的
AA AA
AA
AA
① γ-氨谷基氨酸酰转载肽体酶蛋白目前有④6肽种酶。
② γ-谷氨酰环化转移酶 ⑤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③ 5-氧脯氨酸酶(一)主动⑥转谷胱运甘吸肽收合成酶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三、蛋白质的腐败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体内需要的,但不是必须要从食物中摄 取,可以在体内通过一定的途径合成的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其所含必需氨 基酸的种类、数量以及其相互比例是否与人体内的蛋白质 相似。
实际上评定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还应包括食物蛋白质含 量、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利用率三个方面。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一)脱羧基生成胺类
蛋白质 蛋白酶 氨基酸 脱羧基作用 胺类
R
组氨酸 赖氨酸
C CO 氨基酸脱羧酶 R
尸胺
酪氨酸 降压 色氨酸
CH2 N H2
酪胺 升压 色胺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二)肠道细菌产生氨
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酶缺乏
蛋白质的消化需要特定的酶来分解,如果缺乏这些酶,蛋白质无 法被有效消化,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肠道炎症
肠道炎症可能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营养不足和生长迟缓。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和便秘 等症状,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氨基酸代谢异常
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异常, 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苯丙氨酸无 法正常代谢,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癫痫 等症状。
枫糖尿症
枫糖尿症是由于支链氨基酸代谢异常引起的 ,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生长迟缓等症状
。
肥胖与糖尿病
要点一
肥胖
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肥胖,肥胖又与多种健康问题 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要点二
糖尿病
蛋白质摄入过多可能增加肾脏负担,长期高蛋白饮食可能 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代谢也可能出 现异常,影响身体健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细胞内的ATP水解。ATP水解后释放的能量 用于驱动载体蛋白的构象变化,从而完成氨基酸的转运。
氨基酸的分类与转运
氨基酸的分类
中性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
碱性氨基酸
氨基酸根据其侧链基团的性质 可以分为中性、酸性、碱性氨 基酸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氨 基酸在细胞内的转运方式和作 用也有所不同。
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
目录
CONTENTS
• 蛋白质的消化 • 氨基酸的吸收 • 蛋白质分解后的代谢途径 • 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中的调节 • 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中的疾病与健康问
生化教案蛋白质分解代谢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
3. 培养学生对生化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2.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3.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途径4.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5. 蛋白质分解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具体步骤和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重要性。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解释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4. 互动环节: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和途径的掌握情况。
4. 期中考试:设置有关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试题,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生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研究动态。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实际操作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相关实验。
3. 推荐阅读资料,让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蛋白质水解定义

蛋白质水解定义蛋白质水解是一种将蛋白质分子分解成较小的肽段或氨基酸的过程。
蛋白质水解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
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它们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链,而多肽链的折叠和组装则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然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也受到其组成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需要将蛋白质分解成较小的片段,以便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
这就需要用到蛋白质水解技术。
蛋白质水解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常见的方法包括酸性水解、酶水解和化学水解。
酸性水解是将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处理,使其断裂成肽段或氨基酸。
酶水解则是利用特定的蛋白酶将蛋白质酶解成肽段或氨基酸。
化学水解则是利用化学试剂将蛋白质分解。
蛋白质水解的目的是获得具有特定功能或特性的肽段或氨基酸。
这些肽段或氨基酸可以用于药物研发、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领域。
比如,一些生物活性肽可以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疾病,例如ACE 抑制剂用于降血压。
在食品工业中,蛋白质水解可以用于生产味精、调味料、增强素等。
通过水解,可以使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释放出来,增加食品的鲜味和香味。
同时,蛋白质水解也可以增加食品中的可溶性氮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
蛋白质水解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蛋白质水解已经被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
通过水解蛋白质,可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肽段,例如抗菌肽、抗肿瘤肽等,这些肽段可以被用作新药的候选分子。
然而,蛋白质水解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蛋白质水解的选择性不如预期,可能会导致一些非特异性的水解产物。
其次,水解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些重要的结构信息,使得蛋白质的功能发生改变。
此外,水解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有机氮化合物和胆固醇,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蛋白质水解是一种将蛋白质分解成较小肽段或氨基酸的过程。
它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
生物化学第11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生物化学第11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第十一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课外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氮平衡;2、一碳单位;3、转氨基作用;4、联合脱氨基作用;5、必须氨基酸;6、生糖氨基酸;7、尿素循环。
二、符号辨识1、GPT;2、GOT;三、填空1、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肠液中的肠激酶可激活()酶原。
2、体内主要的转氨酶是()转氨酶和()转氨酶,其辅酶是()。
3、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向是在()内合成尿素,经()排出。
4、肝脏通过()循环将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
5、谷氨酰胺是体内氨的()、()和()形式。
6、氨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是()和()。
7、胃液中胃蛋白酶可激活胃蛋白酶原,此过程称为()作用。
8、转氨酶的辅酶是(),它与接受底物脱下的氨基结合转变为()。
9、体内不能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供应的氨基酸称为()氨基酸。
10、人体先天性缺乏()羟化酶可引起苯丙酮酸尿症;而缺乏()酶可引起白化病。
四、判别正误1、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的主要器官是胃和小肠。
()2、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主要取决于必须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
()3、L-谷氨酸脱氢酶不仅是L-谷氨酸脱氨的主要的酶,同时也是联合脱氨基作用不可缺少的重要的酶。
()4、尿素的合成和排出都是由肝脏来承担的。
()5、磷酸吡哆醛只作为转氨酶的辅酶。
()6、体内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往往是肝功能障碍引起的。
()7、谷氨酸是联合脱氨基作用的重要中间代谢物,若食物中缺乏时可引起脱氨基作用障碍。
() 8、人体内若缺乏维生素B6、维生素PP、维生素B12和叶酸,均会引起氨基酸代谢障碍。
() 9、在体内,半胱氨酸除作为蛋白质组成成分外,仅是产生硫酸根的主要来源。
() 10、氨基酸的降解能导致糖的合成。
()五、单项选择1、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
A、糖与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营养价值;B、脂肪与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营养价值;C、几种蛋白质混合食用,提供营养价值;D、糖、脂肪和蛋白质混合食用,提高营养价值; 2、必须氨基酸不包括()。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2.肠激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原 羧基肽酶原
弹性蛋白酶 羧基肽酶
➢ 寡肽酶(氨基肽酶及二肽酶)
氨基肽酶
内肽酶
羧基肽酶
氨基酸 + 蛋白水解酶作用示意图
二肽酶
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吸收
•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 吸收形式:氨基酸 • 吸收机制: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蛋白质的吸收
在糖和脂肪等物质充分供应的条件下,为维持氮的总平衡,至 少必需摄入的蛋白质的量,称为~。成人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为 30~50g,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70~80g。
3.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①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指体内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能满足需要的,必 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赖、色、苯丙、蛋、苏、亮、 异亮及缬氨酸。另有两种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
•其余10种氨基酸utrition value)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 量和比例。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指标是蛋白质的 生理价值。
③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 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
谷类:色氨酸多,赖氨酸少 豆类:色氨酸少,赖氨酸多
某些物质结构与神经递质结构相似,可取代正常神
经递质从而影响脑功能,称假神经递质。
CH2NH2 CH2
CH2NH2 H C OH
CH2NH2 CH2
CH2NH2 H C OH
苯乙胺
苯乙醇胺
OH 酪胺
OH β-羟酪胺
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结构类似儿茶酚胺,它们可取代儿 茶酚胺与脑细胞结合,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使大脑发生 异常抑制而昏迷,临床称为肝昏迷。
蛋白质的分解及氨基酸代谢

1.4 内源性蛋白的酶水解
❖ 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 奖委员会宣布将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 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弗拉姆 -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 他们在体内蛋白质降解研究方面的贡献。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
氨的毒性: ❖ 正常人的血氨浓度< 0.1 mg/100mL; ❖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 ❖ 氨的毒性并不完全在于它的碱性,而是造成
脑组织中的–酮戊二酸不足; ❖ 同时造成肝组织中的乙酰-CoA无法进入
TCA循环,而产生大量酮体。
3.2 氨基在体内的代谢去路
谷氨酸
NAD(P)+ + H2O
•L-谷氨酸脱氢酶主要催化谷氨酸合成;
•肝脏组织加入谷氨酸后,只有10%发生 氧化脱氨;
•骨骼肌中L-谷氨酸脱氢酶含量少
2.2.4 氨基酸的联合脱氨作用
α-氨基酸
α-酮戊二酸
天门冬氨酸
次黄苷酸
转氨酶
谷氨酸-草酰 乙酸转氨酶
GTP
NH3
α-酮酸
谷氨酸 草酰乙酸
NADH•H+
——分布不普遍,最适pH = 10,活力低;
❖ D-氨基酸氧化酶:
——分布广,活力高;
❖ 专一性氨基酸氧化酶:
——只作用于单一种氨基酸,如Gly氧化酶, D-Asp氧化酶等
2.2.1.2 氨基酸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脱 氨
❖ 谷氨酸脱氢酶是目前发现的广泛而唯一存在于
生物体内的专一性高活性的氨基酸脱氢酶;
•Pyruvate is reconverted to glucose via the gluconeogenesis, then will be transported back to muscle.
蛋白代谢的名词解释

蛋白代谢的名词解释蛋白代谢是指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也是我们身体内许多生物学过程的关键参与者。
通过了解蛋白代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如何利用蛋白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蛋白质合成是指身体通过蛋白质合成途径合成新的蛋白质。
我们的身体通过食物摄入来获得必需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乙酰胆碱以及胆碱、胆碱酯酶等物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成的蛋白质可以用于维持和修复身体组织,例如肌肉、皮肤、骨骼等。
与蛋白质合成相对应的是蛋白质分解,即蛋白质分解成单个的氨基酸。
蛋白质分解常常发生在身体需要能量时,例如进行剧烈运动或者长时间禁食时。
分解的蛋白质被肝脏转化为能量或糖原,供给身体其他部分使用。
而氨基酸也可以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和其他组织进行新的蛋白质合成。
蛋白代谢的平衡是指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速率相等,这种平衡状态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当蛋白代谢失去平衡,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例如,缺乏蛋白质合成或过度蛋白分解都会导致肌肉组织的流失和体重的下降。
另一方面,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问题也可能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比如肌营养不良症。
蛋白质合成和分解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运动水平和激素水平等。
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逐渐减少,同时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也会下降。
在饮食习惯方面,蛋白质来源的多样性和摄入量的合理控制都对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运动对蛋白质代谢也有重要影响。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
然而,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过度蛋白分解和肌肉组织的流失。
因此,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非常重要,以平衡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
总结起来,蛋白代谢是人体内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所必需的重要过程。
了解蛋白代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如何利用蛋白质,维持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蛋白质的水解 • 氨基酸的代谢 • 氨基酸的分解 • 氨基酸的合成
第一节 蛋白质的水解
胞外酶
水解
氨基酸 吸收入
外源蛋白质 蛋白质不能储备。
作为氮源和能源进行代谢。
?
水解
氨基酸
内源过期蛋白质
• 细胞内能有选择的降解“过期蛋白”,而不影
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
O
消耗4ATP能量
尿素的形成——尿素循环
部位——肝脏细胞 H2O
延 精氨酸 胡 索 酸
氨基酸
(外来的或自身的)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转氨作用)
H2N
H2 N
尿素
C O
鸟氨酸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2ATP CO2 2ADP+Pi+H+
精氨琥珀酸
NH4+ 鸟氨酸 氨 Pi 瓜 氨 酸
甲 酰 磷 酸
Pi
转氨基—氨
(CH2)2
2.转氨基作用
R1
HC NH3 COO +
交换
R2
HC
丙酮酸
O COO-
α-氨基酸
R1
HC
逆过程 转氨酶
α-酮酸
R2
HC + NH3 COO
三羧酸 循环
O COO-
α-酮酸
α-氨基酸
α酮戊二酸
• 特点:a. 可逆,受平衡影响
•
b. 氨基大多转给了α-酮戊二酸(产物谷氨酸)
提问:为什么多转给α-酮戊二酸? 答案:来源有保证,谷氨酸可由氧化脱氨迅速降解产生 α-酮戊二酸。
精氨酸 组氨酸
生酮氨基酸 (只能转化为脂肪) 除亮氨酸、赖 氨酸外的氨基 酸可由 为糖。
CoASH 柠檬酸 乙酰CoA 异柠檬酸
谷氨酰胺 脯氨酸 谷氨酸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
丙酮酸
草酰乙酸
乙酰乙酰CoA 天冬酰胺 苯丙氨酸 酪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谷氨酰胺
α-酮戊二酸
缬氨酸
?转化
琥珀酰C oA 苹果酸 三羧酸循环 延胡索酸
CONH2
(CH2)2 HC COO
谷氨酰胺
?脱氨
+
COO
NH3
(CH2)2 HC COO
谷氨酸
NH3
水解酶 H2O
NH3
+
天冬酰胺与之类似。
NH3何处去呢?
5.NH3的转运与排泄
谷氨酰胺 各组织 脱氨 NH 3 细胞 谷氨酸
丙酮酸
谷 氨 酸 丙 氨 酸
血 液
肝脏
(主要是肌肉)
脱氨,转 化为排泄 提问:为什么以谷氨酰胺、丙氨酸转运氨呢? 形式 答案:经济性高效(一举两得)。 丙 糖异生 丙酮酸 糖原 肌肉剧烈运动 氨 脱氨 蛋白质分 NH3 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糖异生
丙氨酸
苏氨酸
甘氨酸 丝氨酸 半胱氨酸
碳骨架的氧化(肝脏中)
CoASH
精氨酸
组氨酸
谷氨酰胺 脯氨酸
柠檬酸
乙酰CoA 异柠檬酸
谷氨酸 异亮氨酸
丙酮酸
草酰乙酸
乙酰乙酰CoA 苯丙氨酸 天冬酰胺 谷氨酰胺
甲硫氨酸
α-酮戊二酸
缬氨酸
酪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琥珀酰CoA 苹果酸
苯丙氨酸
HO CH
COOH CHNH3 CH2 COO +
次黄苷酸
P
COO
CO
H2O
N
CH2COO HN C COO H N
N N
5`
NH3
CH2 COO -
腺苷酸琥珀酸 R
P
草酰乙酸 延胡索酸
CH CH
COO
H2 O
NH2
N N N N
5`
COO COO
H 苹果酸 H CH2 COO
H2 O
腺苷酸 R
P
4.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的脱氨
若外环境NH3大量进入细胞,或细胞内NH3大量积累
丙酮酸
COO (CH2)2
• NAD +H O NADH+H +NH α酮戊二酸大量转化
COO
+ 2 + 4 +
• + NADPH大量消耗 HC NH3 L-谷氨酸脱氢酶 C O 三羧酸 • 三羧酸循环中断,能量供 COO 循环 COO 应受阻,某些敏感器官 α-酮戊二酸 α-谷氨酸 (如神经、大脑)功能障 碍。 α酮戊二酸 • 表现:语言障碍、视力模 糊、昏迷、死亡。
AMP+PPi
瓜氨酸
ATP
COO H3N
+
-
C H CH2 CH2 CH2 N H C NH+ 2 NH2
+
H H
O
H3N
+
COOC H CH2 CH2 CH2
H2N
C
精氨酸
H2 N
O
H N H2
+
鸟氨酸
尿素 但还需要较多数量的饮水来冲洗血液中的尿素含量。
鸟类、爬虫排尿酸
O
均来自转氨 不溶于水, 毒性很小, 合成需要 更多的能 量。
提问:那种酶作用最重要?
本应是L-氧化酶(大多数氨基酸都是L型),但该酶分布不普遍, 活力低(pH=7),作用小。
有毒!
COO (CH2)2 HC COO
α-谷氨酸
COO
NAD++H2O NADH+H++NH4+
L-谷氨酸脱氢酶
(CH2)2
C O
+ NH3
COO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氧化脱氨
氨中毒原理
解产能
α-酮戊二酸
各种生物根据安全、价廉的原则排氨。
直接排氨,毒性大,不消耗能量。转化为排氨形式越复杂,越安全, 但越耗能。
水生生物直接扩散脱氨(NH3)
?
哺乳、两栖动物排尿素
H2N
C
H2 N
体内水循环迅速,NH3 浓度低,扩散流失快, 毒性小。 体内水循环较慢,NH3 浓度较高,需要消耗 能量使其转化为较简 单,低毒的尿素形式。
三羧酸循环
延胡索酸
酪氨酸
三羧酸 循环— 焚烧炉
第二节 氨基酸的合成
由糖代谢中间产物转化而来。
动物 非必需氨基酸 糖
蛋白质
氨基酸
(10种) 必需氨基酸 (10种) 酮体
必需——分解不可逆,缺乏碳骨架供给。
微生物和植物可以合 成所有类型氨基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葡萄糖
葡糖-6-磷酸
CO2+H2 O 组氨酸
氧化脱氨 转氨基
COO (CH2)2 HC COO
α-谷氨酸
COO
+ + NAD++H2O 酮酸) NH +(A) O( NADH+H +NH4
4
(CH2)2
C O
+ NH3
谷—某转氨酶 L-谷氨酸脱氢酶
COO
α-酮戊二酸
转氨基制谷氨酸 谷氨酸氧化脱氨
查肝功为什么要抽血化验转氨酶指数呢?
• 提示:肝细胞中转氨酶活力比其他组织高出许多,是
戊糖磷 酸途径 核糖-5-磷酸 丝氨酸 半胱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酰胺 甲硫氨酸 苏氨酸 3磷酸-甘油酸 丙酮酸 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 乙醛酸循环
酵解
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谷氨酸 谷氨酰胺 赖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α-酮戊二酸
血液的100倍
• 抽血化验若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则有可能肝组织受
损破裂,肝细胞的转氨酶进入血液。(结合乙肝抗原等指
标进一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转氨基本质上没有真正脱氨。
3. 联合脱氨————转氨与氧化脱氨的联合
α-氨基酸
α-酮酸
α-酮戊二酸
NH4+ 2H
NADH+H+
NAD++H2O
产物
反应物
NH3
NH3+ NH — 3+—
限制性内切酶
特定氨基酸间
随机
内切酶
COO-COO —
•外切酶—羧肽酶
最终产物—氨基酸
第二节 氨基酸的代谢
分解
NH3、尿素、尿酸
氨基酸
合成
合成其他
? ?
H R C COOH NH2
CO2、H2O、ATP
四大物质、激素等
• 2.1 氨基酸的分解 • A.脱氨基
H R C COOH NH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
O
N N N
O
提问:为什么这类生物如此排氨?
水循环太慢,保留水分同时不中毒得付出高能量代价。
高等植物,以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形式储 存氨,不排氨。
6. α-酮酸的转化
• (1)合成氨基酸(合成代谢占优势时) • (2)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丙氨酸 苏氨酸 甘氨酸 丝氨酸 半胱氨酸
• (3)转化为糖及脂肪
脱氨酶
O
NH3
O H R ? C COOH
NH2 α酮酸
1.氧化脱氨
• 脱氨酶——脱氢氧化酶
R HC NH3 2 COO+
2H+H+ R 酶
脱氢
H2O+H+
NH
R C O α-酮
C
COO 亚氨基酸不稳定 水解加氧
NH4+
COO
酸
! ?
酶——L-氨基酸氧化酶、D-氨基酸氧化酶
L-谷氨酸脱氢酶(专一催化谷氨酸脱氢分解及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