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及其分解代谢

合集下载

蛋白质降解氨基酸分解代谢

蛋白质降解氨基酸分解代谢

蛋白酶体
蛋白酶体是一个大的寡聚体结构,有一个中空 的腔。古细菌Thermoplasma acidophilum的蛋白酶 体为20S、700kD的桶状结构,由两种不同的亚基α 和β组成,它们缔合成α7β7β7α7四个堆积的环。这个 桶有15nm高,直径11nm,中间有一个可分为3个区 域的空腔,蛋白质降解就发生在这个腔中。两端的 α7环解折叠被降解的蛋白质,并将其送入中央的腔 内,而β亚基具有蛋白裂解活性。蛋白酶体降解蛋白 质的产物为7~9个氨基酸残基的寡肽。
通过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将肌肉中的氨运 输到了肝脏。在肝脏中,氨可转变成尿素,从尿 液中排出。

葡 萄 糖
丙 氨 酸 循 环
(二)谷氨酸氧化脱氨作用
转氨作用产生了大量的谷氨酸,谷氨酸可以在 谷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脱氨(谷氨酸→ α酮戊二酸),该酶以NAD+作为氧化剂。而在催化 逆反应时(α-酮戊二酸→谷氨酸)以NADPH为还 原剂。谷氨酸脱氢酶由6个亚基组成,存在于细胞 溶胶中,它受GTP和ATP的别构抑制,受ADP的别 构激活。
PEST sequence
Certain amino acid sequences appear to be signals for degradation. One such sequence is known as the PEST sequence because short stretch of about eight amino acids is enriched with proline(P), glutamic acid(E), serine(S), and threonine(T). An example is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Gcn4p. This protein is 281 amino acids in length and the PEST sequence is found at positions 91-106. The normal half-life of this protein is about 5 minutes. But if the PEST sequence (and only the PEST sequence) is removed, the half-life increases to 50 minutes.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互相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2.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未经消化的少量蛋白质及少局部消化产生的氨基酸或小肽均可能不被吸收,肠道细菌对这局部蛋白质或未吸收的消化产物进展分解;3.非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且能够完全由机体合成的氨基酸;4.蛋白质的生理价值:进入人体的蛋白质保存率和百分比,吸收和利用程度;5.外肽酶:能水解蛋白质的氨基或末端肽键的蛋白质水解酶;6.内肽酶:能水解肽链内部位置肽键的蛋白质水解酶;7.氮正平衡:食入氮量大于排泄氮量,表示体内蛋白质合成量大于分解量;8.氮负平衡:食入氮量小于排泄氮量,表示体内蛋白质合成量小于分解量;9.氮总平衡:食入氮量等于排泄氮量;10.γ-谷氨酰基循环:氨基酸的吸收是在γ-谷氨酰转移酶〔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催化下,通过谷胱氨酸〔GSH〕作用而转入细胞的;11.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分子量8.45kD;12.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却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很少的氨基酸,不能满足需求,必须由食物供给;13.转氨酶:催化转氨基作用的酶;14.转氨基作用:氨基酸的α-氨基与α-酮酸的酮基,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相互交换,生成新的相应氨基酸和α-酮酸过程的作用;15.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作用和脱氨作用想偶联;16.鸟氨酸循环: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后者经膜载体转运到线粒体,再参与尿素合成循环;17.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丙氨酸和葡萄糖反复地在肌肉和肝之间进展氨的转运循环过程;18.一碳单位:主要由于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以及色氨酸的代谢生成。

二、填空题1.根据蛋白酶作用肽键的位置,蛋白酶可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两类,胰蛋白酶则属于内肽酶。

2. 蛋白质在细胞内降解需要与泛素有关的3 种重要酶参与,这三种酶是: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R1R1 H
R2O
H2N CH 胰C 蛋N白C酶H 原C
糜O 蛋白R酶2 原
肠激RR酶37或胰蛋H 白R8酶
CH
N二肽酶
N
C
CH
O R15R5
R1H6
C胰蛋白C酶H+六肽N
N
C
COOH CH
H
O OR4 糜蛋H白酶+2O个二肽R6
弹性芳蛋香白族氨酶氨基原酸基酸碱+性氨胰H基蛋酸2N白-酶脂C肪H族-氨C基-N酸弹H性-C蛋H白-C酶OOH
ATP
过小肠粘膜的刷状缘γ-谷上氨的酰载半体胱蛋氨酸白转运AD吸P+收Pi。已证实的
AA AA
AA
AA
① γ-氨谷基氨酸酰转载肽体酶蛋白目前有④6肽种酶。
② γ-谷氨酰环化转移酶 ⑤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③ 5-氧脯氨酸酶(一)主动⑥转谷胱运甘吸肽收合成酶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三、蛋白质的腐败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体内需要的,但不是必须要从食物中摄 取,可以在体内通过一定的途径合成的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其所含必需氨 基酸的种类、数量以及其相互比例是否与人体内的蛋白质 相似。
实际上评定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还应包括食物蛋白质含 量、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利用率三个方面。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一)脱羧基生成胺类
蛋白质 蛋白酶 氨基酸 脱羧基作用 胺类
R
组氨酸 赖氨酸
C CO 氨基酸脱羧酶 R
尸胺
酪氨酸 降压 色氨酸
CH2 N H2
酪胺 升压 色胺
蛋白质分解原理及氨基酸代谢
(二)肠道细菌产生氨

蛋白质分解代谢

蛋白质分解代谢
• 谷胱甘肽对氨基酸的转运 • 谷胱甘肽再合成
-谷氨酰基循环
细胞膜 细胞外
细胞内
COOH CHNH2 CH2 CH2 C NH
-谷氨酰 氨基酸
COOH CH
-谷氨 酸环化 转移酶
氨基酸 COOH
H2NCH R
COOH
H2NCH R
氨基酸
γ-谷 氨酰 基转 移酶
O 半胱氨酰甘氨酸
(Cys-Gly)
谷胱甘肽 甘氨酸 GSH
⑵ 肽链内切酶: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
• 产生的寡肽再经寡肽酶(oligopeptidase),如氨 基肽酶及二肽酶等的作用,水解为氨基酸。
• 95%的食物蛋白质在肠中完全水解为氨基酸。
p284 表11-3胃肠道中重要的蛋白水解酶的一些特性
• 名称 来源 水解肽键的特异性 分子量 最适PH
增加15 -25
为了能长期保持总氮平衡,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80g 。
4.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 不同的食物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数量都不相同,若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 白质混合食用,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互相 补充,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称为蛋 白质的互补作用。
• 高营养剂:水解蛋白、复合氨基酸液
1.酶原和酶原的激活
胃蛋白酶原 胃酸或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 + 六个多肽
胰蛋白酶原
肠激酶及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 + 六肽
糜蛋白酶原 弹性蛋白酶原 羧基肽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弹性蛋白酶原+2 二肽 羧基肽酶
2.蛋白水解酶的作用的特异性
• 有两种类型的消化酶:
⑴ 肽链外切酶:如羧肽酶A、羧肽酶B、氨基肽酶、二肽 酶等;

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

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酶缺乏
蛋白质的消化需要特定的酶来分解,如果缺乏这些酶,蛋白质无 法被有效消化,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肠道炎症
肠道炎症可能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营养不足和生长迟缓。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和便秘 等症状,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氨基酸代谢异常
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异常, 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苯丙氨酸无 法正常代谢,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癫痫 等症状。
枫糖尿症
枫糖尿症是由于支链氨基酸代谢异常引起的 ,可能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生长迟缓等症状

肥胖与糖尿病
要点一
肥胖
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能导致肥胖,肥胖又与多种健康问题 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要点二
糖尿病
蛋白质摄入过多可能增加肾脏负担,长期高蛋白饮食可能 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代谢也可能出 现异常,影响身体健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细胞内的ATP水解。ATP水解后释放的能量 用于驱动载体蛋白的构象变化,从而完成氨基酸的转运。
氨基酸的分类与转运
氨基酸的分类
中性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
碱性氨基酸
氨基酸根据其侧链基团的性质 可以分为中性、酸性、碱性氨 基酸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氨 基酸在细胞内的转运方式和作 用也有所不同。
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
目录
CONTENTS
• 蛋白质的消化 • 氨基酸的吸收 • 蛋白质分解后的代谢途径 • 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中的调节 • 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中的疾病与健康问

生化教案蛋白质分解代谢

生化教案蛋白质分解代谢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

3. 培养学生对生化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2.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3.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途径4.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5. 蛋白质分解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具体步骤和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重要性。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解释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4. 互动环节: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和途径的掌握情况。

4. 期中考试:设置有关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试题,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生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研究动态。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实际操作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相关实验。

3. 推荐阅读资料,让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十一章 蛋白质代谢(一)

第十一章 蛋白质代谢(一)

胺的代谢
大多数胺类对动物有毒,去向: 1)随尿排出; 2)在胺氧化酶作用下可进一步氧化分解:
合成尿素

新氨基酸
糖 葡萄糖或糖原
甘油三酯
脂肪

磷酸丙糖

α-磷酸甘油
脂肪酸

磷酸烯醇丙酮酸
、 丙氨酸 糖 半胱氨酸
丙酮酸
及 丝氨酸
异亮氨酸 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酮体
脂 苏氨酸
亮氨酸
肪 色氨酸 代 谢
色氨酸 草酰乙酸
亮氨酸 赖氨酸
柠檬酸
酪氨酸 色氨酸 苯丙氨酸
的 联
天冬氨酸 天冬酰胺
TAC
CO2

延胡索酸
α-酮戊二酸
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生物合成 蛋白质
氨基酸 脱氨 氨、α-酮酸
分解代谢 脱羧 CO2、胺能源
三大代谢
氨基酸代谢概况
食物蛋白质
消化吸收
合成
组织蛋白质
分解
尿素
氨 a-酮酸
脱氨基
氨基酸代谢库
酮体 氧化供能 糖
代谢转变
脱羧基
体内合成氨基酸 (非必需aa)
其它含氮化合物( 嘌呤、嘧啶等)
胺类
(一)脱氨基作用
(一)胃内消化: 1、胃蛋白酶(pepsin): 胃蛋白酶元→胃酸( H+) → 胃蛋白酶
2、胃酶作用:
蛋白质 胃蛋白酶 小分子肽→肠道 胃酶作用于:Phe(苯丙), Tyr(酪), Trp(色).( 芳香族)
Glu(谷), Gln(谷氨酰胺).(酸性氨基酸)。
(二)小肠消化
1、来自胰腺的酶: 1)内肽酶:水解pro内部肽键。 胰蛋白酶:Lys(赖)、Arg(精)羧基端肽键;(碱性) 糜蛋白酶:Phe(苯丙)、Tyr(酪)、Trp(色)肽键(芳香族) 弹性蛋白酶:Val(缬)、Leu(亮)、Ser(丝)、Ala(丙)肽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2.肠激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原 羧基肽酶原
弹性蛋白酶 羧基肽酶
➢ 寡肽酶(氨基肽酶及二肽酶)
氨基肽酶
内肽酶
羧基肽酶
氨基酸 + 蛋白水解酶作用示意图
二肽酶
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吸收
•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 吸收形式:氨基酸 • 吸收机制:耗能的主动吸收过程
蛋白质的吸收
在糖和脂肪等物质充分供应的条件下,为维持氮的总平衡,至 少必需摄入的蛋白质的量,称为~。成人每日最低蛋白质需要量为 30~50g,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70~80g。
3.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①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指体内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能满足需要的,必 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共有8种:赖、色、苯丙、蛋、苏、亮、 异亮及缬氨酸。另有两种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
•其余10种氨基酸utrition value)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含 量和比例。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指标是蛋白质的 生理价值。
③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 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
谷类:色氨酸多,赖氨酸少 豆类:色氨酸少,赖氨酸多
某些物质结构与神经递质结构相似,可取代正常神
经递质从而影响脑功能,称假神经递质。
CH2NH2 CH2
CH2NH2 H C OH
CH2NH2 CH2
CH2NH2 H C OH
苯乙胺
苯乙醇胺
OH 酪胺
OH β-羟酪胺
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结构类似儿茶酚胺,它们可取代儿 茶酚胺与脑细胞结合,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使大脑发生 异常抑制而昏迷,临床称为肝昏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分子性质,即胶体性质
蛋白质为分子量1万至100万的高分子物质,其在溶液中形成 的质点直径在1-100nm胶体质点范围内。
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因素:蛋白质颗粒表面具水化层 蛋白质颗粒表面带同性电荷 去除这两个稳定因素,蛋白质极易沉淀。
蛋白质具有分子扩散现象;布朗运动;可用超速离心法分 离蛋白质;有较大的粘度,随蛋白质分子的水合作用和分子的 不对称性增大而增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透析法纯化蛋白。
(五)氨基酸的分离
(1)纸色谱法 (2)薄层色谱法
苯丙 天冬 溶剂 前沿 异亮
蛋 丙
谷 丝 精 组 半胱 原点
溶 剂 移 动 方 向

图5-1 氨基酸纸层析图谱
二、蛋白质的结构
(一)多肽的结构
1、肽键与肽 肽键(peptide bond):由一个AA的а-氨基与另一个氨酸的 а-羧基脱水缩合生成的化学键。
O O H2N CH C OH + H NH CH C OH R1 R2
O O H2N CH C NH CH C OH R1 R2
肽 peptide:AA通过肽键相连形成的化合物(二肽、三肽、寡肽和多肽)。
寡肽 oligopeptide :一般10肽以下
多肽 polypeptide: 一般10肽以上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改变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 理功能,例如镰刀状细胞贫血病是血红蛋白分子突变引起 的。正常人血红蛋白由四条多肽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 链,共有574个氨基酸。镰刀状细胞贫血病的血红蛋白与正 常的血红蛋白两条α链完全相同,只是两条β链上N-端末端 开始的第6位的氨基酸不同:正常血红蛋白为谷氨酸,而镰 刀状细胞贫血病为缬氨酸所代替。
蛋白质的这种周转过程主要有三个功能: 第一,以蛋白质形式贮存养分,并在代谢需要时将其分解,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肌肉组织; 第二,去除对人体有害的异蛋白质; 第三,通过去除多余的酶及调节蛋白质调节细胞的代谢。 因此,调控一种蛋白质的降解速度与调控其合成速度对 细胞同样重要。
鼠肝中某些酶的半衰期
半衰期 (短半衰期) 半衰期 (长半衰期)
(二)溶酶体降解
细胞内蛋白质可在溶酶体内降解。溶酶体中含50多种水 解酶类,包括多种蛋白质水解酶。溶酶体中酶的最适pH为5, 在细胞溶胶的pH下溶酶体中的酶是无活性的,这可避免溶 酶体中的酶偶然泄漏对细胞造成的破坏。溶酶体通过胞吞作 用摄取细胞内的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液泡中,并与溶酶 体融合而被降解。在营养充分的细胞中,溶酶体对蛋白质的 降解是无选择性的。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过程,作为某些氧化还
原酶的辅因子,或保护巯基酶,或防止过氧化物积累。
(二)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
1、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 酸的组成及排列顺序。 2、一级结构维系键:肽键和二硫键。
3、重要性: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Glu、Asp2种 (4)碱性AA:R可电离带正电荷,有极性。 Lys、Arg、His3种
4. 非标准氨基酸
4-羟脯氨酸、5-羟赖氨酸、γ-羧基谷氨酸和6-氮甲基赖氨酸
5. 非蛋白质氨基酸 β-丙氨酸、D-苯丙氨酸、同型半胱氨酸、鸟氨酸、 г-氨基丁酸
(三)氨基酸的性质
1、两性电离性质 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氨基可以接受质子 呈碱性,而羧基可以给出质子呈酸性。所以氨基酸既有 酸性又有碱性,这一性质称为氨基酸的两性性质。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在一级结构基础上,多肽链形成 的空间构象。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有α-螺旋、β-折叠、β-转 角和无规则卷曲等。
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多为右手螺旋。每3.6个氨基酸螺旋 转一周,螺距为0.54nm,每个氨基酸残基的高度为0.15nm。 在α-螺旋中相邻螺旋间形成链内氢键,维持α-螺旋结构的稳 定。
3、与亚硝酸反应
氨基酸能与亚硝酸反应,生成羟基酸和水,并放出氮气。 反应定量完成,通过测定生成氮气的量,可计算氨基酸的 含量,此方法叫做范斯莱克(Van Slyke)氨基氮测定法。
(四)氨基酸的营养价值
氨基酸在营养上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 酸”两类。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需要,但自己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 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的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体内可以合成,或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变 而来,可以不必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即:亮氨酸、异亮氨酸、缬 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组氨 酸。有时也把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例如谷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少而含色氨酸较多, 豆类蛋白质与之相反,两者混合食用可提高营养价 值。
二、 蛋白质的降解
(一)蛋白质的降解作用
各种蛋白质降解速率有很大的不同,它随生理需要而发 生改变。细胞中蛋白质的降解速率也随营养状况和激素水平 而异。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细胞提高蛋白质的降解速率, 以维持必须的代谢过程的进行。细胞不断的从氨基酸合成蛋 白质,同时又将一些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COOˉ R CH NH2
阴 离子
+
H
COOˉ R CH NH3
两 性 离子
+
H
+
COOH R CH NH3
Hale Waihona Puke 阳 离子+OH ˉ
OH ˉ
pH> pI
pH= pI
pH < pI
等电点——
使某种氨基酸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时溶液的PH值。
2、呈色反应
氨基酸可以与其它物质生成有特征颜色的化合物,利用这 些性质可以定性或定量测定氨基酸,如茚三酮反应。
3、氨基酸的分类(根据侧链基团的结构和性质不同)
(1)非极性疏水性AA:R为疏水基团,无极性。 Ala、Val、Leu、Ile、Met、Phe、Pro、Trp 8种
(2)极性中性AA:R不带电荷,但显极性。
Gly、Ser、Thr、Tyr、 Cys、 Asn、Gln7种
(3)酸性AA:R可电离带负电荷,有极性。
(二)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amino acids)
1、氨基酸(AA)的通式
COOH H2N C H R L α 氨基酸
2、特点:
(1)20种基本氨基酸中,除脯氨酸为亚氨基酸外,其余19种均符合通式; (2)除甘氨酸的R基为H外,其余19种α-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有L、 D型之分,但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L型; (3)不同氨基酸的侧链基团不同。
天然蛋白质被选择为降解蛋白质与其N端末端 有关。N末端为天冬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赖氨 酸和苯丙氨酸残基的蛋白质,半衰期只有2~3分钟; N末端为丙氨酸、甘氨酸、蛋氨酸、丝氨酸和缬氨 酸的蛋白质,半衰期超过10小时。这一规律称为N 末端规则。
许多正常和病理过程都伴有溶酶体活性的增加,由于不 被使用、神经切除或者外伤引起的肌肉损耗都是溶酶体活性 增高引起的。例如:在分娩后出现的子宫回缩,这个肌肉器 官的重量在9天内从2kg减少到50g。风湿性关节炎就涉及溶 酶体的细胞外释放,从而降解周围组织。
(三)泛素
真核细胞蛋白质可以不通过溶酶体降解,而通 过与泛素连接被降解。泛素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 成的蛋白质,因存在广泛且含量丰富而得名。泛素 经三步反应与被降解的蛋白质共价键相连接,使蛋 白质携带了降解标记。泛素连接的蛋白质通过一个 依赖ATP的过程被水解。


鸟氨酸脱羧酶 RNA聚合酶Ⅰ
酪氨酸氨基转移 酶 丝氨酸脱水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 酸羧化酶
0.2(小时) 1.3(小时)
2.0(小时) 4.0(小时) 5.0(小时)
醛缩酶 3-磷酸甘油醛 脱氢酶
细胞色素b 乳酸脱氢酶 细胞色素c
118(小时) 130(小时)
130(小时) 130(小时) 150(小时)
(三)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象
• 蛋白质的构象指蛋白质分子中原子和基团在三维空间上的 排列、分布及肽链的走向。
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可分为二、三、四级结构。

维持蛋白质构象的化学键:
次级键(副键),由蛋白质分子的主链和侧链上的极性、非极 性和离子基团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如:氢键、疏水键、离子键、范德华力、二硫键、配位键。
β-折叠
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多肽链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盘旋形成的 更复杂的空间构象,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 反映的是蛋白质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整体排列和空间关系。使蛋 白质三级结构稳定的因素有:氢键、疏水相互作用、盐键、二 硫键和配位键等。
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结合而成的特定 结构的蛋白质构象称为四级结构。其中四级结构中每个具有三 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四级结构由几个亚基组成,每个亚 基单独存在时无生物活性,只有结合成完整的四级结构才有生 物活性。
(三)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1.概念: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 发生改变或破坏,从而导致其生物学活性的丧失和一些理化 性质的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2.变性因素:
理:加热、高压、紫外线、超声波、剧烈震荡等 化: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尿素、乙醇、丙酮等
3.变性的本质:蛋白质分子空间构象的改变或破坏(二硫键 和非共价键破坏),不涉及一级结构改变或肽键的断裂。
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变性。
(四)蛋白质颜色反应(可做定性或定量测定)
1.茚三酮反应 2.双缩脲反应 3.酚试剂反应
氨基酸无此反应
小结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氨基酸的通式.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 肽、多肽链、氨基酸残基.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空间构象.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如两性游离、等电点及某些呈色反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