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程标准: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4.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时间差异(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差异性3.空间差异(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表现:兴旺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即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拟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图中A出生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空间差异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兴旺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开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目前已根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④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不一定比开展中国家的低许多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模式,且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相反一些兴旺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已经属于“现代型〞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口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拟高,往往使这些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开展中国家的高。
(2)开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一定属于“传统型〞模式当前,绝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模式,但有些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如古巴。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章人口的變化第一節人口的數量變化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能據圖說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的地區差異,瞭解人口基數對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絕對數量的影響。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教給學生讀圖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掌握讀圖的要領,提高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圖片資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國公眾對目前已十分龐大,並且還在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的關注。
2、利用相應的文字資料和練習替闡明人口自然增長與自然增長率的關係及自然增長率與出生率、死亡率的關係。
3、利用圖表分析、比較法引導學生概括世界人口變化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同一時期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理解相應國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讀圖思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可持續發展觀。
2、進一步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的辨正唯物主義世界觀。
3、通過學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理解。
教學重點:1、理解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空間上的差異及其成因。
2、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提高學生從地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教學難點:1、人口在數量變化在時間上是不均勻的2、世界人口增長在空間上是不平衡的教學過程:【導入新課】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達到了50億。
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人口問題更深遠的關注,聯合國人口基金組織決定從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聯合國人口基金組織公佈的統計數字向人們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長的歷程:1840年只有10億。
1927年增長到20億,1960年增長到30億,1975年達到40億,1987年上升到50億,1999年達到了60億。
通過觀察這些數位,同學們可以發現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具有什麼樣的特徵?(世界人口每增加十億人的時間越來越短,也就是說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世界人口增長有規律可循嗎?同一國家不同時期人口數量的增長特點有何不同?同一時期的不同國家人口數量變化又具有怎樣的特徵?原因是什麼?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解決的內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如人口增长、人口减少、自然增长率等。
2.原因分析:讲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如生育政策、经济发展、医疗卫生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难点是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及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生动案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2.交流分享: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和提问,以促进课堂互动。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指导性建议。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让学生判断以下关于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是否正确,以检验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以上教学设想,旨在提高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word精品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word精品教案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明白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阻碍。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得我国的打算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适应,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把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猎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明白得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同时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明白得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摸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关心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连续进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进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打算生育差不多国策的明白得。
教学重点:1、明白得人口数量增长在时刻、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适应,提高学生从地图中猎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刻上是不平均的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稳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现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
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
通过观看这些数字,同学们能够发觉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刻越来越短,也确实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如何样的特点?缘故是什么?这些问题确实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减少等。
2.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等。
3.能够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特点,并掌握相关数据和统计方法。
4.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和调整,以及其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思考人口数量变化的问题。
(二)问题导向
1.提出与人口数量变化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人口数量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等。
2.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结合实际情境,创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和问题导向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评价能力。通过以上亮点,我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实践性和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解释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及所采取的不同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分析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什么变化?明确: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人口数量上面有所变化,有变多的,有变少的。
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有关人口变化的一个最直观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引起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内容。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二、新授(图片展示:世界60亿人口日)老师: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安南抱着一个小孩。
老师:为什么这个小孩的出生,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都要亲临现场?学生: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人口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
老师:是的,这个小孩的出世,意义重大,据说他很荣幸地成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许多优惠的政策……。
从这个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数量,并且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速度在继续增长,请大家计算一下,今年世界人口大概达到了多少?学生:约65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根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课本图片展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特点并掌握判断依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3)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
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过程:自学讨论的关注。
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通过读“图1.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及“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讨论完成读图思考题。
出判断的依据。
(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匀的。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学生如何从类似人口增长曲线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图片来得出原因)。
归纳资料提取信息展示课件材料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完成课本P3“活动”题,注意人口的增长除了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
学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教师或学生纠正、补充)通过课本第三页“活动”,学生可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人口的数量变化》word教案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2《人口的数量变化》word教案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明白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阻碍。
2.使学生把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定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白得我国实行的打算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适应,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把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猎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明白得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同时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明白得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摸索。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关心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连续进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进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打算生育差不多国策的明白得。
【教学重点】1.明白得人口数量增长在时刻、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明白得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缘故。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适应,提高学生从地图中猎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60亿人口日(1)世界: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位居民产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2)意义:世界人口突破60亿的事件之因此举世瞩目,是因为60亿人口关于地球来说,差不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目标,请看投影。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了解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2.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
3.理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三.自学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自主学习的内容,6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性因素:①________和死亡率。
2.总体趋势:②__________。
3.人口增长的时间分布
4.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⑤___,甚至出现⑥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____三项指标构成的。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特征
(1)原始型:⑩____出生率、?____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____出生率、?____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____出生率、?____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
3.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______型→?______型→○21______型。
四:先学过程:
1.学生看书,教师巡视,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2.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点名要求学生来
回答或者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做在册子上,书写要规范。
思考:
1.为什么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带来什么影响?
2.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
五.后教过程(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
1.更正: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请要补充或者更正的同学举手。
2.讨论:看回答的是否正确?为什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________化现象比较普遍,会导致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方面的社会问题,甚至陷入______循环的境地,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而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低,人口死亡
率________,容易出现人口______严重、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应采取
鼓励生育和吸纳外来移民的政策;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展有着自身的
特点,一方面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另一方面出现__________加速发展的趋势,所以
应采取____________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
七.当堂训练(请同学们运用本节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作业)
读“中国2019~2050年人口变更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反映出的我国人口构成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增加B.性别比平衡
C.老龄化趋重D.独生子女减少
下图为“我国2019年和预测的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
2019~2050年,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青壮年比重上升,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发展提供条件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八.课后作业:(课时冲关)
(平行班完成必做,快班完成选做,尖子班可适度选做高考题)
必做:1-7选做:11-13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