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空间结构123

合集下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环境保护活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江西省鄱阳湖全部湖体及其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

第三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统筹解决环境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水利、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第二章生态保护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生态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第八条加强鄱阳湖湿地保护,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制度,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禁止擅自开垦、围垦湿地,禁止非法占用湿地。

第九条加强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十条加强鄱阳湖水域渔业资源保护,实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合理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

第十一条加强鄱阳湖周边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第十二条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禁止非法猎捕、采集、买卖、运输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3)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空间结构

(3)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空间结构

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空间结构
一、环鄱阳湖的空间范围 二、环鄱阳湖的区域定位 三、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的空间区位分析 四、环鄱阳湖区域交通 五、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六、城市群经济空间发展规划
鄱阳湖的空间范围

设区市空间范围 1、南昌 南昌市区、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进贤 2、景德镇 景德镇市区、浮梁县、乐平市、 3、九江 九江市区、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 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 4、鹰潭 鹰潭市区、余江县、贵溪市、 5、抚州 抚州市区、东乡县、 6、上饶 上饶市区、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铅山县、 横峰县、弋阳县、干县、鄱阳县、万年县、婺源县、德兴 市
பைடு நூலகம் 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空间区位分析

根据经济全球化趋势,可将我国东半部分的重点开发区和 优化开发区分成南、中、北三大经济区域,它们与东、中、 西三大经济梯度带相交叉,形成九个节点区域,即九大城 市区域经济板块,形成20余个都市圈。具体来看:一是 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南方经济区域。二是以长江 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长江(流域)经济区域,次一级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华中经济区)及长 江上游经济区(主体为成渝经济区)。三是以环渤海经济 区为核心的我国北方经济区域。显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处于长江(流域)经济区中部的华中经济区,且属于华中 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连接区域,空间区位比较优越。
环鄱阳湖区域交通
公路: 江西将完善环鄱阳湖公路体系。重点建设杭瑞高速公路、济广高 速公路等国家高速公路网路段。同时,大力推进南昌至德兴、彭泽至 湖口、永修至武宁等地方加密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另外,江西还将 建设一批港区与干线公路衔接的疏港道路。 铁路: 江西将加大推进铁路干线建设,完善联港出海、连接东南、沟通 东部、安全便捷的铁路通道网络。重点建设南昌至九江铁路客运专线、 向莆铁路、九景衢铁路、皖赣铁路增建二线、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杭长 段、京九电化、武九铁路扩能工程等干线铁路。 航空: 江西将推进干支线机场建设,完成昌北国际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扩 建,打造建设南昌国际航空港,推进建设宜春明月山机场,适时建设 赣东上饶三清山机场。 水运: 江西将以九江、南昌港口建设为重点,加快鄱阳湖水系的航道建 设,建立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环境优良的生态水运体系。重点建设 鄱阳湖高等级航道,加强长江九江段、赣江下游、鄱阳湖湖区的港口 码头等航运设施建设。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生态环境规划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生态环境规划

公园以及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区,积极建设沿河、沿湖、
2021/4/14
7
❖ 沿路生态廊道和城市公共绿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大力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布局区域化、种 养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 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资源向优势区域与优势产业集中,从严控制“两高一资” 项目,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并壮 大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块状经济;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积极 承接国际国内产业、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转移,大力提 高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 首先,我们要明确发展定位
❖ ——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正确处理经济建设、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鼓励率先探索生
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生态良好、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为全国其他湖区综 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
❖ ——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发挥保障长江中下
❖ ——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切实保护鄱阳湖“一 湖清水”,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中国坚持生态与经济、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成就;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和技术交流, 积极借鉴国际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鄱阳 湖生态经济区的自身特色,探索建立国际生态经济合作新 机制。
❖ 围绕上述定位,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 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 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 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2021/4/14
5
❖ 第四节 功能分区
❖ 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 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 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依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发展现状和开发潜力,界定区域功能,明确发展方向。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基本构架.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基本构架.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基本构架[ 09-10-08 14:15:00 ] 作者:麻智辉编辑:studa20[摘要]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在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在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打造昌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浙赣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临港生态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关键词]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今年两会期间,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这是江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展开全面研究,尤其是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产业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促进环鄱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环鄱生态经济区成为循环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较高,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的带动区。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构想(一)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对环鄱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在鄱阳湖核心区及周边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瑶里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禁止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

在五河沿岸2-3公里和鄱阳湖湖岸3公里滨湖12县(区)范围内组成的限制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

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为优化开发区,南昌作为特大城市,应强化工业、金融、商业、物流、旅游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工业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绿色屏障建设
构建生态走廊、加强植树 造林、强化水土保持。———全 省森林覆盖率达63%目标
血吸虫病防治
加强综合治理、控制传染源、 加强血防机构能力建设
三、规 划 特 色
2.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按照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造 Nhomakorabea升传 统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 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生态建设和 环境保护 环境友好型 产业大发展 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
4.战略任务
构建生态 文明社会
深化改革 开放 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
5.主要目标
分两个阶段推进: 2009年~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 主要奋斗目标是: 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 2016年~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
三、规 划 特 色
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是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 为重点,用工程建设的方式,旨在提高环境容 量和生态功能,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理念: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规划理念
污染防治 湿地保护 工程建设 血吸虫病防治 绿色屏障
湿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建设
污染防治
污水处理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总体规划研读
目 录
1 2
规 划 背 景
主 要 内 容 规 划 特 色
3
4
规划实施影响
一、规 划 背 景
经济飞速发展 而生态。。。。。
一、规 划 背 景
二、主 要 内 容 1.位置范围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 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 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也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 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 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 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的范围就是以鄱阳湖为 中心,包括周围的南昌、 景徳镇、鹰潭等38个县 市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文发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文发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全文发布■发布时间:2010-02-22国家发展改革委二○○九年十二月前言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

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

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特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

本规划是指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年。

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现实基础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

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行为应当遵循“依法、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三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适用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章环境准入与环境影响评价第四条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建、改建、扩建污染源项目的,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评价结果确定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涉及环境保护的项目,应当向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环境准入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展建设或运营。

第三章污染物排放和排污许可第六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单位、个人应当合理使用和管理水、土壤、大气和固体废物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排放,并经排污许可管理。

第四章生态修复与保护第八条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进行开发建设项目时,应当合理规划和布局,保护和恢复湿地、水生态、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

第九条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破坏性开发建设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进行修复和恢复。

第五章环境监测与信息公开第十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定期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发布监测结果。

第十一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单位、个人应当配合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测工作,并及时报告环境污染事故。

第六章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第十二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工业企业、农业生产和生活区域应当建立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环境安全。

第十三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定和应急救援工作。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的追究。

第八章附则第十五条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展示馆布展大纲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展示馆布展大纲

主题:生态家园绿色崛起(以水为主线。

水既是生态的体现,水又推动了江西的发展。

)第一部分前言5%展区简介前言展区包括大厅、序厅、领导关怀和经济区概况五大部分。

通过对鄱阳湖经济区生态意向的准确把握,呈现经济区欣欣向荣、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大厅(长廊)【说明】1、主题:放歌鄱湖2、引景入馆,以白鹤为主体意象,辅以鄱阳湖其它生物意象,集中展现鄱阳湖“一湖清水”的概念,营造大气、生态、宏伟的意境。

长廊通过数字虚拟手段展示名家名画、摄影作品及代表江西元素的瓷板画再配合景德镇瓷器实物装饰,营造鄱阳湖生态经济的独有韵致。

【展示项目】1、六位书画家合画的丈二匹大画“鄱湖韵”2、鄱湖风景摄影作品3、鄱阳湖风景瓷板画4、景德镇瓷器【展陈建议】1、古典卷轴式样的投影展示鄱湖韵。

2、画框式液晶屏错落有致上墙播放鄱湖摄影作品和瓷板风景画3、实物瓷板画与诗歌错落安排。

诗歌篆刻在墙面。

4、空间设计安排独立瓷器展台。

从艺术中体现鄱阳湖的生态之美。

【参考资料】1、诗歌:每一道水波都品过文豪的笔墨,每一轮朝阳都见过圣贤的思索,每一片月光都洗过沧桑的岁月,梦想总在年复一年中擦肩而过。

每一道目光都穿过千年的困惑,每一叶小舟都写过无字的诉说,每一声号子都吼出心底的长歌。

2、来自岭南派、京派、长安派等画派的知名画家赵剑溪、蔡子谔、夏天、黄国铭、刘朝波、崔德林等国画大师,现场挥毫泼墨作画,一起合作绘出主题为“鄱湖韵”的丈二匹大画。

(联系甲方收集)3、南昌瓷板画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同时还兼容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赣文化的代表,具有浓郁的赣文化特点,在中国绘画史和国际绘画艺术上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二、序厅(接待大厅)【说明】1、主题:鄱舞神州2、空间上突出体现生态经济、绿色崛起的主题概念,体现赣鄱文化的独特元素,体现“一湖清水”的概念,突出经济区欣欣向荣,迅速发展的态势。

【参考资料】1、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上吞五水而下纳长江,大气磅礴以波动日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城市发展优势突出。 环鄱阳湖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环湖经济带, 也是我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区域内城 镇密度为10.8个/千平方公里,区域内每千平 方公里城镇比全省平均水平多1.64个;2007 年城镇化水平为4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约1.3个百分点。
(五)自主创新优势明显。 随着“科教兴赣”战略的实施,环鄱 阳湖地区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实力优势日益 显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目前,该 地区拥有全省74%的科研院所和75%的大、 中专院校,聚集了全省70%的科技人员和 76%的高校在校学生。
谢谢大家支持! 谢谢大家支持!
(三)经济发展条件好。
一是经济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 2007
年,环鄱阳湖地区生产总值为2800.28亿元,占全 省5469.3亿元总量的51.2%,人均生产总值为 14688.9元,是全省人均12562元的1.17倍,也是 全省率先进入人均1000美元的区域。较强的综合 实力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奠定了良好的经 济基础。 二是工业基础较好,支柱产业互补性较 强。环鄱阳湖区6个设区市,基本聚集了全省的六 大工业体系。其中以汽车、飞机制造、机械、电 子、冶金、化工、医药、纺织为骨干的龙头企业, 产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80%以上。三是农业生产 条件优越,绿色品牌突出。
根据经济全球化趋势,可将我国东半部分的 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分成南、中、北三大经 济区域,它们与东、中、西三大经济梯度带相交 叉,形成九个节点区域,即九大城市区域经济板 块,形成20余个都市圈。具体来看:一是以珠江 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南方经济区域。二是以长 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长江(流域)经济区域, 次一级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 (华中经济区)及长江上游经济区(主体为成渝 经济区)。三是以环渤海经济区为核心的我国北 方经济区域。显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长江 (流域)经济区中部的华中经济区,且属于华中 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连接区域,空间区位比 较优越。

释义 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大环鄱” 广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大环鄱”):包括
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 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 (市、区)。
狭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小环鄱” 狭义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简称“小环鄱”):主要
包括江西省5个城市环鄱阳湖城市,分别是景德镇、九江、 南昌、鹰潭、上饶,共30个县(市、区)。
三大方面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空间位置 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周边环境 三、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的空间区位分析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空间位置
环鄱阳湖城市群
环鄱阳湖城市群是中部地区第五个城市群,主要是以我国最 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环绕鄱阳湖的城市组成。 按照包含范围的大小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二)生态资源储备充裕。 鄱阳湖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不仅是亚 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和世界珍稀水禽越冬的主要栖 息地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最大、水质最好的淡水 湖,在中国被称为“大陆之肾”,列入世界湿地 保护名录。以赣、抚、信、饶、修五大江河水系 与鄱阳湖的地学环境和流域环境分布特点形成一 个完整的鄱阳湖流域,其水质全年大部分时间可 达到Ⅲ级或优于Ⅲ级的标准。鄱阳湖吸纳了江西 全省流域面积94%的江河水,土地资源指数、水 资源指数、水土资源匹配资源指数、生物资源指 数总体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第3位,在中部6省中 排第一位。
空间位置(地理区位):
中部地区五大城市群
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位置:
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周边环境
(一)地理区位优势凸显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京九经济带和长江 经济带的结合部,范围涉及南昌、九江、上饶、 鹰潭、抚州和景德镇六个设区市,具体包括南昌 市9县(区)、九江市12县(市、区)、上饶市 12县(市、区)、景德镇市4县(市、区)、鹰 潭市3县(市、区)、抚州2县区共42个县(市、 区),土地面积531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 31.86%。
三、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与鄱阳湖生 态经济区的空间区位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依托的经济 区域,必须从全国城市区域经济格局演化大势中来加以把 握和认识。目前,我国人口正沿着农村——小城镇——小 城市——大中城市——大都市的路径逐步加速迁移,在全 国将形成若干大型城市经济带、城市群和都市圈。根据建 设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以珠三角、 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密集区”为核心的沿海发展带 将成为国家一级城市经济发展带,以国土东半部分的主要 省会城市为核心将组成十余个城市群和都市圈,并通过沿 海大通道和“三纵四横”的交通干线连接起来。上述规划 也称为“一带七轴”发展框架。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 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京九轴与长江发展轴、沪昆轴 (上海——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发展轴)的汇 合区域。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 区专题研究
之空间结构篇章
制作人:秦清孝 组员:宋璐飞(组长) 江永荣 秦清孝 应道林 柴兆斌 注:排名不分先后
名词解释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环鄱阳湖经济圈,即“环
鄱湖经济圈规划区”,或“鄱阳湖经济圈”。这是 鄱阳湖滨湖城市合力打造环鄱阳湖经济区,是江西 着力推进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环鄱阳湖经济圈 规划》目标,是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的重点产业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