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Ab s t r a c t :I n o r g a n i c a n d A n ly a t i c l a C h e mi s t r y E x p e r i me n t wa s t h e i f r s t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e x p e i r me n t f o r u n d e r g r a d u a t e s , a n d w a s i mp o r t a n t or f c u l t i v a t i n g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a b i l i t y a n d i mp r o v i n g t h e i r f o u n d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s . Ac c o r d i n g t o
刘 莉 ,王文 昌
( 常州大学分析测试 中心 , 江苏 常州 2 1 3 1 6 4 )
摘 要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大学生的第- -F I 专业课实验,对于学生科研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有着重要 的意义 。结合多年来我 院的实验教学实践 ,我们从教学 内容 ,实验方法和实验考核这三方面进行 了改革尝试的探讨研究 ,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 的综合能力 。
生物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平台课教学改革初探

、
课程教 学现状与教改背景
节缺乏兴趣 , 习过程较被 动。而很多高年级学生在遇 学 到具有较强化学背景的课程又感觉很难 ,部分 面对 工 作 岗位 中一些具体化学问题的毕业生也时常抱怨化 学
知识学得不适用 ,不能主动运用基础化学知识来解 决 困难 。因此 , 面对生物专业学生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训练 适用性差 、 跟不上最新学科科技发展 等问题 , 强化该课
1 . 教学改革现状与背景。 我校生物学科有生物科 学 ( 师范 ) 和生 物技术 ( 非师范 ) 两个本 科专业 , 0 0 在2 1 年 以前 , 作为专业 基础课 的《 机及 分 析化学 》 无 均被安 排
在第一学期 , 所用教材 为南京 大学 编写 的《 无机及 分析 化学 》 课 时数 : 别 为4 和4 学时 , , 予 2 8 教学 内容 包括重 点 适合低年级孩子 阅读 。对 于培养阅读兴趣有 着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当然不 只是绘本 , 还有很 多书籍 都适合孩
-
总之 , 阅读对 于语文学 习非 常重要 , 只有在课 堂上 认真听教师的朗读 , 在课余 时间给孩子 良好 的书籍 、 充 分的 阅读时间和 良好的阅读环境 ,才能够激发 孩子的 阅读兴趣 , 培养孩子 的阅读习惯。而 良好 的阅读 习惯会 对孩子 的一生产生积极 而有 利的深远影响 ,所 以培养 学生 良好 的阅读 习惯就是 我们 每个语文教师给予学 生 的一份重礼 。
关键词 : 无机及分析化学; 学科 平台课 ; 生物专业 ; 学改革 教
中图分类号 : 4 . G620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64 92 (0 2 0 18 0 17 — 3 42 1 )卜0 0 — 3
当前 , 随着生物科学和技术 日新 月异 的发展 , 化学 在生物科学研究 中的重要性越来越 突 出,生物类专业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实践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探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实践,并就改革方向、路径和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传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老师讲解,缺乏与实际科学实验操作的结合,导致理论知识无法真正应用到实践中。
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知识体系已经相对稳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较为单一,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支持,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基于以上问题和挑战,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方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需要调整课程结构,突破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可以引入问题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更新课程内容,加强与科技前沿的结合,增加新的课程内容,例如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以及化学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虚拟实验、远程实验、多媒体教学等,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调整课程结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采用问题式学习和案例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实 验 课 程 教 学 ,使 学 生 熟 练 掌 握 基 本 操
作技 能 , 成 严 谨 求 实 的 科 学 态 度 , 深 对 养 加 分 析 化 学 基 本 原 理 和 基 础 知 识 的 理 解 和 掌 握 ,将 能 力 培 养 与 技 术 应 用 贯 穿 于 教 学
饲料 营 养 质 量 安 全检 测 所 和 饲 料技 术研 究 所 。 为 企 业 进 行 饲 料 及 饲 料 原 料 营 养 成
度和 创新精 神的 重要环 节 ,为 了解 决课 时 数减 少 和课 程 培养 目标之 间的 矛盾 , 我们积极探索课内外相结合的开放式实验 教学体 系 ,使 实验 教学 由封 闭式转 变为 开放式 实验 教学 ,在 课余时 间 对学 生 开 放实验室 ,使课内与课外紧密结 合 ,培养 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和 创 新 能 力。针 对 教学 内 容多而教学课时少的状况 ,教学 中采 用多 媒体技 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 分析 如
和 人 才 培 养 的 需 求 。 为 了提 高 学 生 的 动
手 和应 用能 力 ,在实验 教学 中尽量 安排 与生 产 实 际 相 关 联的 内容 , : 产 过程 中 如 生 的 质 量控 制 、食 品分 析 、环 境 分析 等 , 根 据 专业 特 点 ,组 织学 生 到 校 外粮 食 、 油 脂 加 工 厂 , 牛 奶 厂 ( 安 快 鹿 牛 奶 集 淮
能力。
分 、卫 生质量 指标 、 工艺 品质指标 、饲 料 及饲料 原料 中有毒 、有 害物 质的 安全 性检测 , 教学 中逐步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 力与专业技 能有机结合的 实践教 学体 系 , 在这一过程 中, 学生在校 内以受教育者的 身份 , 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探索

(c o l f h mia a d oo i l n ier g Y nh n s tt o eh oo y S h o e cl n lgc gn ei , a c egI tue f cn lg , oC Bi aE n ni T Y n h n 2 0 3 C ia ac eg2 4 0 , hn )
,
i r e rh ri r v a h n u l y o t i c riu u a d c l v t o e h g — u l y in v t etl n s o c n m e t h e d f h p c no d rt f t e mp o et c i gq ai f h s u rc l m n u t aem r i h q ai , n o a i ae t ou e t i t v wh a e en e so t ee o h t
k o e g n p l a in o o e g ” Atte s met h u d ma er f r nta i o a e c i g me h d e a i ai n m eh d n v l a i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h d n wld ea d a p i t fk wl d e ; a mewes o l k e o msi rd t n l a h n t o s x m n t t o sa d e au t t o s c o n h i i t o o
A b t a t T r u hac mp e e sv t y o ec n t u n l me t ft ec riu u s se f I o g n ca d An ltc l e i r i wa r p s di e sr c : h o g o r h n i es ud f h o si e t e n s u rc l m y tm o ” n r a i n ay ia t t e o h Ch m s y” t sp o o e t t n h
关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分析化学”课程 的改革力度 ,采用 了大量 的实训课程与 之配套 ,加强 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的训练 。通过这些实 践教学环节 的训练 , 使学生加深 了对 “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 程 的 基 础 理 论 知 识 的理 解 和 对 分 析 检 测 技 能 的 掌 握 , 使 学 生 为 进 一 步 学 习 后 续 专 业 课 程 、获 取 职 业 资 格 以及 从 事 专 业 实 践 打 下 必 要 的 坚 实 基 础 ,并 能 胜 任 实 际 技 术
岗位的工作。现将改革过程中我们的一些做法和认识阐
述如下。
一
、
高 职 特 色 实 训 内容 的 选 取
使学生经过培训就能达到劳动部对 就业 准人 的要求并取 得相应的职业等级资格证书 ,为以后的工作 打下一个 良
好的基础。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是最能激 发学生实践和创新 欲望的。在实训课程的安排及 化工 分析相关岗位的需
紧 紧 围绕 职 业 技 能训 练 这 一核 心 , 紧贴 本 校 、本 地 区的 实 际对 “ 无机 及 分 析 化 学 ” 实训 课 教 学 进 行 了积 极 的 改 进 和 探 索 ,并 在 实践 过程 中取 得 了较 好 的效 果 。 关 键 词 : 无机 及 分析 化 学 ;实训 课 程 ;职 业 能 力 ;教 学 改革 中 图 分 类 号 :G6 20 文 献 标 识 码 :A 4.
二 、 实 训 教 学 过 程 的 组 织 与 实 施 建 设科 学 、健 全 、规 范 的 实训 教学 流程 是 有 效 实 施
要 ,本着强技 能 、重应 用的原则 ,聘请企 业中的技术专
家或者来 自生产一线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紧贴
实训教学的有力保障 ,是提高实训水平 与效果 的先决条 件。只有在各项严明的实训教学流程规 范下 ,才能形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无机化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进入大学最先接触的化学实验课,之后会陆续接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通常分析化学实验会被安排在第三学期。
由于分析化学实验内容与无机化学实验有重复部分,如溶液的配制、酸碱平衡、酸碱指示剂等;同时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占用部分时间去复习无机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1]。
为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2010年我院将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这2门实验课整合成一门实验课,即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且安排在第一学期。
该实验课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及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
如何进一步提高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校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的课题。
笔者和同事通过多年的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1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都是老师设计实验,讲解实验内容,学生按照老师要求机械地完成实验步骤,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补充、验证和说明,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3],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1.1学习内容多,学时少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融合了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这2门基础化学实验课,学习内容没有减少,而实验学时减少了一半,仅为原来的一半。
1.2学生的重视度不够由于大多数学生认为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附属部分,况且一般都是考查,并不单独考试,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重视程度不够[3]。
1.3学生人数多,老师少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6个班,同时开设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院规定每批学生人数不得超过24人,即使这样,每批学生人数还是偏多,并且大一新生刚刚接触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容易出错的操作较多,出错的学生也很多,导致1位老师很难做到及时指导学生更正错误或不规范操作,难保证教学质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改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教改实践的 收获与体会
王竹梅 周玉行 (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景德镇 333001)
摘 要: 为了克服分别开设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的一些弊端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尝试将它们合并后独立
设课 对实验内容通盘考虑 优化组合 提出了一个具有本校特色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验过程独立操作 既要大胆 又要心细 仔细观察实验
现象 认真记录数据 并做到边实验 边思考 边记录 观 察的现象和得到的数据 要如实记录在报告本上 不得任意涂 改 实验中要勤于思考 仔细分析 力争自己解决问题 碰 到疑难问题 与教师讨论获得指导 如对实验现象有怀疑 在 分析和查找原因的基础上 做对照试验和空白试验 必要时可 多次实验 从中得到有益的结论 如实验失败 应检查原因 经教师同意后重做实验 实验结束 检查记录本中实验现象是 否正确 数据是否齐全 结果或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都合格 后 教师签字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完成实验报告 采取以上 严格的管理措施以来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风 收效显著
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 我们安排了水中铁含量的测定 运 用了分光光度法 使学生既学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又复习了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计算知识 这样做可使基本操作更加规范 化 建立了正确量的概念 实验效果 更好
4 设立了综合设计性实验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 我们安排了两个综合实验和一个
设计性实验 并在大二分两学期各进行一周综合设计性化学实 验 共有十三个实验可供选择 都是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开设的 此类实验与前一类相比 难度明显增大 在准备阶段 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 进行详尽的文献调研和方案设计 然后付诸实施 此类实验具有综合性 专业性 实践性的特 点 引导学生养成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严谨 求实 的态度 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期 收稿日期:2017-10-20基金项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吉工师字20151210)作者简介:尚晓敏(1976—),女,实验师,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方面研究。
转型发展背景下《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尚晓敏,刘 琼,张 京,邱 爽(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摘要:本文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分析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考核制度的改革”等改革方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关键词: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考试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2017)23-0149-01TeachingReformof“InorganicandAnalyticalChemistryExperiment”undertheBackgroundofTransformationShangXiaomin,LiuQiong,ZhangJing,QiuShuang(JilinEngineeringNormalUniversity,Changchun 130052,China)Abstract:Inthispaper,underthebackgroundoftheapplicationtransform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theteachingof“inorganicandanalyticalchemistryexperiment”,andputsforwardthe“experimentalteachingcontentoptimization”,“improvementofexperimentalteachingmethod”,“specificationofexperimentaloperation”,“reformoftheexperimentalexaminationsystem”andotherreformmethods.afterseveralyearsofteachingpractice,teachingqualitysignificantlyimproved,teachingeffectisobvious.Keywords:inorganicandanalyticalchemistryexperiments;teachingreform;examinationreform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是我院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与科研能力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地方政府,教育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及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了共识[1-2],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由于大学普遍采取精英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与就业市场难以融合,使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我院积极进行转型试点,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以推动地方产业经济和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对《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操作规程、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下面谈谈笔者的浅见。
1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复杂,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差,现有的教材内容抽象,理论型较强,没有突出专业特色,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院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有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是文科生,学生基础较弱,随着深入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忽视基础知识学习,实验教学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的逐一操作即可,原有的考核体系按照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和上交的实验报告,教师给学生一个综合测评分数,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后很快将忘记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
2 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根据转型发展的需要,我院通过调研、专家论证、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修订了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相吻合。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接地气的进行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要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与今后学习内容的衔接,需根据今后岗位的需要,体现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保留与今后岗位技能紧密联系的内容;删除理论性较强且与今后生产联系不紧密的教学内容。
优化后的内容即能保证传授基础化学知识,又针对具体的专业特色突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
3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传统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中,要求学生应该具有强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将来的从业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实验教学过程中改进以往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实验准备阶段,安排学生参与,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学生完成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仪器的准备、调试仪器及预实验等方面的工作。
在实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的教学法,学生能很直观的观察到每一个实验的实验现象。
在实验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坚持独立的完成实验操作,让每个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动手操作,允许失败,反复实验,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让学生去思考,去动手,去证明,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增强。
4 实验操作的规范在向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改变高校传统的以老师的讲解与演示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听讲与操作为主,更多的采用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实验教学[3]。
将实验教学过程分成若干单元,每一个单元又分成若干部分,进行规范化的训练。
例如标准溶液的配置,从药品的称量、溶解到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训练,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直到操作熟练达到规范化为止,并且必须当堂上交原始的实验数据,如果实验数据误差较大超出实验允许范围,必须先分析总结其原因,再改进方法重做,学生要养成科学的实验操作素养。
(下转第151页)·941·尚晓敏,等:转型发展背景下《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第23期图2 真空系统X4001/D4004/E40031 问题的发现粗苯乙烯塔T4001是精馏单元最重要的一个塔,其能否正常运行决定着苯乙烯产品是否合格,其负荷决定了整个苯乙烯装置的负荷。
苯乙烯装置于2015年3月一次开车成功,在平稳运行2年后于2017年4月根据公司统一安排进行大检修。
大检修后,在经过正压气密、负压气密、吹扫、置换合格后投料开车,开车初期负荷为50%,在负荷缓慢提至80%的过程中发现该塔真空泵气体返回阀关至5%开度,T4001塔压稍微升高该返回阀即全关,且长时间不能恢复至正常操作压力,返回阀全关即真空泵满负荷运行,没有调节塔顶压力的能力。
塔压无法调节意味着苯乙烯精馏单元无法继续提负荷,无法以较高或满负荷运行,因此前端反应单元的负荷也受到限制。
面对大检修期间积累了大量的脱氢液,罐区临时存放脱氢液的两个大罐急需清罐以及现阶段国外几套大型苯乙烯装置处在检修期,苯乙烯行情大好,因此解决粗苯乙烯塔真空系统气体返回阀全关问题迫在眉睫。
2 过程实施2.1 真空泵异常出现真空泵气体返回阀全关现象后立即做出切换真空泵的措施,但真空泵切换后气体返回阀没有任何变化,泵的运行电流、振动情况和原运行泵一样;其次对真空泵的循环工作液过滤器进行切换清理,以排除真空泵循环工作液流量不足引起的泵的抽力不足,最后经确认工作液流量在正常范围,同时对工作液的温度进行检查、确认,也在正常设计温度范围内;最后协同仪表人员对气体返回阀阀位进行校对,结果调节阀阀位动作和信号一致,无异常。
经上述各项措施的实施结果分析,真空泵运行正常,无故障。
2.2 脱氢液进料中水含量或者非芳含量较高运行数日以来对比检修之前D4001的切水频次并无增多,说明进料中水含量适中;对近几日脱氢液进料样品与检修之前样品对比分析,非芳也在正常范围内,并无异常。
2.3 T4001塔液位计、压力表吹扫氮气开度较大经仪表人员调试,T4001塔液位计、压力表吹扫氮气开度适中,并无过大现象。
为确定并非氮气吹扫引起的气量过大,将三处吹扫氮气全关,全关后经过5h的运行观察,真空泵返回阀开度并无变化。
因此,可以确定真空泵返回阀全关并非是仪表吹扫氮气量较大引起的。
2.4 T4001塔集液罐排水系统串气经详细确认排水系统流程,将D4003排水至D3005流程上加上临时盲板,氮气吹扫进D4003断开,进过几个小时的观察真空泵返回阀开度无任何变化。
因此,确定真空泵返回阀全关并非T4001塔集液罐排水系统串气引起的。
2.5 T4001塔负压系统某部位漏气为防止T4001塔漏气,联系相关人员对该塔相关的法兰部位重新检查、紧固,同时进行涂抹黄油、贴胶带处理。
2.6 E4022液相处未形成水封、串气经过半个多月的寻找处理扔未找到真空泵返回阀全关的原因。
在对真空泵出口气体采样时发现,当该气体排向大气时T4001塔压迅速升高,经反复尝试确定对大气排气时塔压力升高。
根据理论分析,当真空泵对大气排时真空泵背压降低,将更有利于真空泵运转抽气,压力应该有所降低才对。
针对这一发现,将D4004氮气吹扫开大时,向大气排气时塔压稳定、无上涨现象,因此怀疑尾气冷却器E4022液相处可能串气。
E4022为尾气冷却器,冷却下来的凝液极少,因此决定在不影响运行的情况下,将E4022液相去D4004管线临时加上盲板。
经过程实施发现,当加上盲板后塔压迅速降低,在真空泵两个气体返回调节阀全开状态下塔压依然缓慢下降。
因此确定真空泵气体返回阀全关是由于此处气体串回E4003、真空泵引起的。
经过近一个月的寻找、排查,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理论分析该处不应该出现串气现象,因E4003气相处压力为20kPa,D4004压力为15kPa,两者相差95kPa,同时E4003距离D4004有15m的位差,E4003液相管线与E4022液相管线交汇后进入D4004,交汇处高于D40044m,理论上足以形成水封效果,E4022气体不足以由液相管线串气至E4003,进而进入真空泵。
事实确实是气体由E4022液相串入真空泵导致真空泵重复做功、负荷过大不足以达到运行操作压力。
面对严峻的生产压力,经讨论决定临时制作一块限流孔板置于E4022液相管线至D4004处。
经实施,真空泵气体返回阀都有了适当开度,有了调节压力的能力。
经过一个星期的跟踪、关注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
然·18·聂清升,等:粗苯乙烯塔真空系统气体返回阀全关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