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80篇精编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朗诵稿6篇(经典)

国学经典朗诵稿6篇(经典)

国学朗诵稿国学经典朗诵稿6篇(经典)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朗诵稿吧,朗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的朗诵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朗诵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经典朗诵稿篇1开场白男: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女:国学经典,诵读不衰。

男: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女: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男:国学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女:国学经典是圣贤留给我们的一曲绝唱,温馨而久远。

男:诵读国学经典,让华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女:诵读国学经典,让民族文化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女:诵读国学经典,彰显华夏文明男:弘扬民族气概,展示自我风采。

合:让我们寻着先贤的足迹,去倾听古人的教诲,吟诵圣人的`篇章。

.男: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结束语男:书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

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一座掘不尽的矿。

女:书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推启的心窗外,是一片看不够的景,一腔抒不倦的情。

男:读书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女:读书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合:读书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男:智慧充盈,笑迎黄河东入海,我们的声音浑厚而有力。

女:品味书香,坐看云卷云舒时,我们的神情从容而淡定。

合:读书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男:城关镇一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合:老师们,同学们,再见!。

国学经典朗诵稿篇2尊敬老师、亲爱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经典浸润童年,智慧点亮人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光辉思想和深远智慧篇章,这些经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精神宝藏!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体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全面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举行这次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为一体国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五篇模版)第一篇: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一)经部选篇1.《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2.《礼记·中庸》选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二)史部选篇3.《史记·鹖冠子》选段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 4.《山海经·南山经》选段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三)子部选篇5.《孟子·公孙丑下》选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阅读一至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快快收藏!

阅读一至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快快收藏!

国学是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改对小学国学教育的标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朋友和家长们快快利用寒假学起来吧。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第一部分:育人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阅读一至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快快收藏!

阅读一至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快快收藏!

阅读一至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快快收藏!国学是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改对小学国学教育的标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小朋友和家长们快快利用寒假学起来吧。

一年级:《三字经》节选第一部分:育人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中华诵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

中华诵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

第一单元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北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闲居初夏午睡初起【南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增广贤文》(一)第1则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第2则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第3则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第4则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第5则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6则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第7则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第8则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第9则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第10则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

第11则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第二单元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秋山【唐】张籍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钟山即事【北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增广贤文》(二)第12则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第13则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第14则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第15则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第16则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中华诵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

中华诵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

第一单元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意【北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闲居初夏午睡初起【南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增广贤文》(一)第1则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第2则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第3则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第4则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第5则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6则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第7则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第8则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第9则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第10则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

一人一条心,无钱难买针。

第11则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第二单元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秋山【唐】张籍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钟山即事【北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增广贤文》(二)第12则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第13则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第14则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第15则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第16则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背诵篇目(小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背诵篇目(小学)

传统文化经典背诵篇目(小学篇)诗歌编(70篇)1、关雎—————————————————《诗经》2、桃夭—————————————————《诗经》3、楚辞三首———————————————屈原4、大风歌行———————————————刘邦5、江南—————————————————汉乐府6、长歌行————————————————汉乐府7、十五从军征——————————————汉乐府8、敕勒歌————————————————北朝民歌9、木兰诗————————————————北朝民歌10、饮酒其五———————————————陶渊明11、观沧海————————————————曹操12、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4、咏柳—————————————————贺知章15、回乡偶书———————————————贺知章16、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17、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18、出塞—————————————————王昌龄19、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20、鹿柴—————————————————王维21、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2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23、早发白帝城——————————————李白24、问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5、行路难————————————————李白26、将进酒————————————————李白27、黄鹤楼————————————————崔颢28、春夜喜雨———————————————杜甫29、望岳—————————————————杜甫30、春望—————————————————杜甫31、登高—————————————————杜甫32、别董大————————————————高适33、雁门太守行——————————————李贺34、枫桥夜泊———————————————张继35、滁州西涧———————————————韦应物36、游子吟————————————————孟郊37、望洞庭————————————————刘禹锡3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40、悯农—————————————————李绅41、泊秦淮————————————————杜牧42、赤壁—————————————————杜牧43、山行—————————————————杜牧44、夜雨寄北———————————————李商隐45、无题—————————————————李商隐4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47、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4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49、泊船瓜洲———————————————王安石50、登飞来峰———————————————王安石51、江城子·———————————苏轼5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53、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5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55、小池—————————————————杨万里56、游山西村———————————————陆游57、示儿—————————————————陆游58、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59、渔家傲·秋思—————————————范仲淹60、观书有感———————————————朱熹61、题临安邸———————————————林升62、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6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64、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65、过零丁洋———————————————文天祥66、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67、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68、石灰吟————————————————于谦69、竹石—————————————————郑燮70、长相思·山一程————————————纳兰性德71、已亥杂诗———————————————龚自珍72、沁园春·雪——————————————毛泽东73、长征—————————————————毛泽东古文编(20篇)1、论语十则———————————————《论语》2、鱼我所欲也——————————————《孟子》3、老子两则———————————————《老子》4、逍遥游————————————————《庄子》5、报任安书———————————————司马迁6、出师表————————————————诸葛亮7、桃花源记———————————————陶渊明8、三峡—————————————————郦道元9、与朱元思书——————————————吴均10、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1、师说—————————————————韩愈12、陋室铭————————————————刘禹锡13、小石潭记———————————————柳宗元14、阿房宫赋———————————————杜牧15、岳阳楼记———————————————范仲淹16、醉翁亭记———————————————欧阳修17、爱莲说————————————————周敦颐18、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9、湖心亭看雪——————————————张岱20、少年中国说——————————————梁启超诗歌编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第一部分古诗1、望天门山------李白tiān mãn zhōng duàn chǔjiāng kāi天门中断楚江开,bìshuǐdōng liúzhìcǐhuí碧水东流至此回。

liǎng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chū两岸青山相对出,gūfān yípiàn rìbiān lái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背景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古诗今译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

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2、绝句-------杜甫liǎng gâhuáng límíng cuìliǔ两个黄鹂鸣翠柳,yīháng bái lùshàng qīng tiān一行白鹭上青天。

chuāng hán xīlǐng qiān qiūxuě窗含西岭千秋雪,mãn bïdōng wúwàn lǐchuán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背景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古诗今译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

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3、赠花卿------杜甫jǐn chãng sīguǎn rìfēn fēn锦城丝管日纷纷,bàn rùjiāng fēng bàn rùyún半入江风半入云。

cǐqǔzhǐyīng tiān shàng yǒu此曲只应天上有,rãn jiān nãng dãjǐhuíwãn人间能得几回闻。

作者背景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古诗今译锦成里日日飘荡着美妙乐声,一半江风吹散一半袅袅入云。

这悠扬曲调莫非是神仙演奏,在凡俗的人间能够几回听闻。

4、江南逢李龟年------杜甫qíwáng zhái lǐxún cháng jiàn岐王宅里寻常见,cuījiǔtáng qián jǐdùwãn崔九堂前几度闻。

zhâng shì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正是江南好风景,luîhuāshíjiãyîu fãng jūn落花时节又逢君。

作者背景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古诗今译在岐王宅里经常看见您,在崔九堂前数次听到你的歌声。

而今江南已是风景如画,在这5、绝句-----杜甫chírìjiāng shān lì迟日江山丽,chūn fēng huācǎo xiāng春风花草香。

nírïng fēi yàn zǐ泥融飞燕子,shānuǎn shuìyuān yāng沙暖睡鸳鸯。

作者背景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古诗今译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

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6、江畔独步寻花-------杜甫huáng sìniáng jiāhuāmǎn xī黄四娘家花满蹊,qiān duǒwàn duǎyāzhīdī千朵万朵压枝低。

liúlián xìdiãshíshíwǔ留连戏蝶时时舞,zìzài jiāo yīng qiàqiàtí自在娇莺恰恰啼。

作者背景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古诗今译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寺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rìmîcāng shān yuǎn日暮苍山远,tiān hán bái wūpín天寒白屋贫。

chái mãn wãn quǎn fâi柴门闻犬吠,fēng xuěyâguīrãn风雪夜归人。

作者背景刘长卿(726-790),唐代诗人。

字文房,祖籍河间(今河北河间),自小生长在洛阳。

自视为洛阳人。

他的诗工秀委婉,格调清淡,很有韵味自称五言长城古诗今译傍晚路经远方苍山下,天寒茅草板房更清贫。

敲响柴门听见了狗叫,我是风雪夜投宿的人。

8、江雪-------柳宗元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ã千山鸟飞绝,wàn jìng rãn zōng miâ万径人踪灭。

gūzhōu suōlìwēng孤舟蓑笠翁,dúdiào hán jiāng xuě独钓寒江雪。

作者背景柳宗元(773-819),唐代诗人。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

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古诗今译千山寂静鸟儿都飞走不见了,万条小路上已经人迹杳渺。

小船上渔翁穿戴蓑衣斗笠,独自一人冒寒在江上垂钓。

9、寻隐者不遇-贾岛sōng xiàwân tïng zǐ松下问童子,yán shīcǎi yào qù言师采药去。

zhǐzài cǐshān zhōng只在此山中,yún shēn bùzhīchù云深不知处。

作者背景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诗以五律见长,注重字句锤练,刻意求工。

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古诗今译松树下询问一位童子,他说师傅已上山采药去。

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山高云深不知在何处。

10、枫桥夜泊--------张继yuâluîwūtíshuāng mǎn tiān月落乌啼霜满天,jiāng fēng yúhuǒduìchïu mián江枫渔火对愁眠。

gūsūchãng wài hán shān sì姑苏城外寒山寺,yâ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âchuán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背景张继(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

他的诗多登临记行,不假雕琢。

《枫桥夜泊》是广为流传的名作。

古诗今译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11、渔歌子------张志和xīsài shān qián bái lùfēi西塞山前白鹭飞,táo huāliúshuǐguìyúfãi桃花流水鳜鱼肥。

qīng ruîlìlǜsuōyī青箬笠,绿蓑衣,xiãfēng xìyǔbùxūguī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背景张志和(约730-约810),唐代诗人。

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

少年有才学,擅长音乐和书画,很受唐肃宗重视,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古诗今译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

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12、寒食--------韩翃chūn chãng wúchùbùfēi huā春城无处不飞花,hán shídōng fēng yùliǔxiã寒食东风御柳斜。

rìmîhàn gōng chuán làzhú日暮汉宫传蜡烛,qīng yān sàn rùwǔhïu jiā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背景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唐代诗人。

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

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

古诗今译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

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13、滁州西涧------韦应物dú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独怜幽草涧边生,shàng yǎu huáng líshēn shùmíng上有黄鹂深树鸣。

chūn cháo dài yǔwǎn lái jí春潮带雨晚来急,yědùwúrãn zhōu zìhãng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背景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

其诗多写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古诗今译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

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