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密封圈及其槽的设计

合集下载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O型密封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O型密封圈的正常工作和密封效果,需要准确了解其沟槽尺寸数据及相关技术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的相关内容。

一、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1.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定义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是指密封圈安装时需要的沟槽尺寸,包括沟槽宽度、沟槽深度等。

正确的沟槽尺寸能够确保密封圈的稳定安装和良好的密封效果。

2.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测量方法(1)沟槽宽度的测量:使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工具,在沟槽的两个平行面上测量沟槽的宽度,取平均值作为沟槽宽度的测量结果。

(2)沟槽深度的测量:使用深度尺等工具,在沟槽底部与沟槽上表面之间测量沟槽的深度,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标准值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标准值如下:(1)沟槽宽度:根据密封圈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沟槽宽度一般为密封圈截面直径的80%至90%。

(2)沟槽深度:沟槽深度一般为密封圈截面直径的50%至70%。

以上数值仅为参考值,实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O型密封圈技术数据1. O型密封圈的材料选择O型密封圈的材料选择应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包括温度、压力、介质等因素。

常用的材料有丁晴橡胶(NBR)、氟橡胶(FKM)、硅橡胶(VMQ)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耐油性、耐热性、耐腐蚀性等特点。

2. O型密封圈的耐压能力O型密封圈的耐压能力是指其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

耐压能力通常由材料的硬度、密封圈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等因素决定。

3. O型密封圈的耐温范围O型密封圈的耐温范围是指其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不同材料的O型密封圈具有不同的耐温范围,需要根据具体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进行选择。

4. O型密封圈的密封性能O型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是指其在工作条件下能够实现的密封效果。

密封性能的好坏与沟槽尺寸的匹配、材料的选择、安装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一、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O型密封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密封装置中。

为了确保密封圈的正常工作,需要合理设计沟槽尺寸。

以下是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标准数据:1. 沟槽宽度(C):沟槽宽度是指密封圈沟槽的宽度,通常根据密封圈的尺寸和材料来确定。

普通情况下,沟槽宽度应略大于密封圈的直径,以确保密封圈能够彻底填充沟槽。

2. 沟槽深度(H):沟槽深度是指密封圈沟槽的深度,也是根据密封圈的尺寸和材料来确定的。

沟槽深度应略大于密封圈的截面直径,以确保密封圈在压缩后能够彻底填充沟槽。

3. 沟槽半径(R):沟槽半径是指密封圈沟槽底部的半径。

沟槽半径的大小会影响密封圈的压缩和密封性能。

普通情况下,沟槽半径应为密封圈截面直径的1/4至1/2。

4. 沟槽宽度公差(±Tc):沟槽宽度公差是指沟槽宽度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偏差。

公差的大小取决于密封圈的尺寸和材料。

5. 沟槽深度公差(±Th):沟槽深度公差是指沟槽深度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偏差。

公差的大小取决于密封圈的尺寸和材料。

以上是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普通标准数据,具体的尺寸和公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确定。

二、O型密封圈技术数据除了沟槽尺寸数据外,O型密封圈的技术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O型密封圈技术数据:1. 材料选择:O型密封圈的材料选择要根据密封介质、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材料有NBR、EPDM、FKM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耐油性、耐热性和耐化学性能。

2. 密封性能:O型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是指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密封效果。

常见的密封性能指标有压缩变形率、回弹率、耐压性能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来确定。

3. 耐磨性:O型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擦和磨损的影响,因此耐磨性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

耐磨性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来评估。

4. 耐老化性:O型密封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氧气、紫外线等。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O型密封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需要了解其沟槽尺寸数据以及相关的技术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1.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基本要求O型密封圈的沟槽尺寸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沟槽底部的直径应与密封圈的内径相等,确保密封圈能够完全嵌入沟槽中。

- 沟槽的宽度应稍大于密封圈的截面直径,以确保密封圈能够紧密贴合沟槽壁,并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 沟槽的深度应适当,以确保密封圈在压缩后能够具有合适的预紧力。

2.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设计原则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原则:- 沟槽的形状应为圆形或矩形,以便密封圈能够均匀受力,避免产生局部应力集中。

- 沟槽的角度应适当,一般为30°-45°,以便密封圈能够顺利安装和拆卸。

- 沟槽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密封圈与沟槽壁之间的密封性能。

3.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的常用规格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有多种规格可供选择。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规格:-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为1.78mm x 2.62mm,适用于小型设备和仪器的密封。

-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为3.53mm x 5.33mm,适用于一般机械设备的密封。

-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为5.33mm x 7.00mm,适用于大型设备和工业领域的密封。

二、O型密封圈的技术数据1. O型密封圈的材料选择O型密封圈的材料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材料包括橡胶、硅胶、丁腈橡胶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耐温、耐化学品和耐磨性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O型密封圈的耐温范围不同材料的O型密封圈具有不同的耐温范围。

一般来说,橡胶密封圈的耐温范围为-40℃至+120℃,硅胶密封圈的耐温范围为-60℃至+230℃,丁腈橡胶密封圈的耐温范围为-30℃至+100℃。

O形圈密封与槽的设计

O形圈密封与槽的设计

O形圈密封是典型的挤压型密封。

O形圈截面直径的压缩率和拉伸是密封设计的主要容,对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O形圈一般安装在密封沟槽起密封作用。

O形密封圈良好的密封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O 形圈尺寸与沟槽尺寸的正确匹配,形成合理的密封圈压缩量与拉伸量。

密封装置设计加工时,若使O形圈压缩量过小,就会引起泄漏;压缩量过大则会导致O形密封圈橡胶应力松弛而引起泄漏。

同样,O形圈工作中拉伸过度,也会加速老化而引起泄漏。

世界各国的标准对此都有较严格的规定。

1、O形圈密封的设计原则1)压缩率压缩率W通常用下式表示:W= (do-h)/do%式中do——O形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mm)h ——O形圈槽底与被密封表面的距离,即O形圈压缩后的截面高度(mm)。

在选取O形圈的压缩率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a.要有足够的密封接触面积b.摩擦力尽量小c.尽量避免永久变形。

从以上这些因素不难发现,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

压缩率大就可获得大的接触压力,但是过大的压缩率无疑会增大滑动摩擦力和永久变形。

而压缩率过小则可能由于密封沟槽的同轴度误差和O形圈误差不符合要求,消失部分压缩量而引起泄漏。

因此,在选择O形圈的压缩率时,要权衡个方面的因素。

一般静密封压缩率大于动密封,但其极值应小于30%(和橡胶材料有关),否则压缩应力明显松弛,将产生过大的永久变形,在高温工况中尤为严重。

O 形圈密封压缩率W的选择应考虑使用条件,静密封或动密封;静密封又可分为径向密封与轴向密封;径向密封(或称圆柱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径向间隙,轴向密封(或称平面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轴向间隙。

轴向密封根据压力介质作用于O形圈的径还是外径又分受压和外压两种情况,压增加的拉伸,外压降低O形圈的初始拉伸。

上述不同形式的静密封,密封介质对O形圈的作用力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预压力设计也不同。

对于动密封则要区分是往复运动还是旋转运动密封。

1.静密封:圆柱静密封装置和往复运动式密封装置一样,一般取W=10%~15%;平面密封装置取W=15%~30%。

o型密封圈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

o型密封圈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

o型密封圈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O型密封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项目中。

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液体或气体的泄漏,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O型密封圈时,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密封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因此,本文将对O型密封圈的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师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O型密封圈的标准。

O型密封圈的标准主要包括尺寸标准和材料标准两个方面。

在选择O型密封圈时,首先要根据密封件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来确定尺寸标准,包括内径、外径和厚度等参数。

同时,还要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工作温度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标准,常见的材料有丁晴橡胶、氟橡胶、硅橡胶等。

在使用O型密封圈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和安装,确保密封效果和安全可靠性。

其次,沟槽设计规范也是影响O型密封圈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沟槽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沟槽的设计应符合一定的原则,如圆周速度不宜过高、沟槽宽度和深度要符合标准要求、沟槽的表面粗糙度要符合要求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密封圈的压缩变形和工作温度对沟槽的影响,确保沟槽设计能够满足密封圈的工作要求。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和要求来确定O型密封圈的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

在选择标准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介质的性质和工作条件,确保选择的标准能够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

在设计沟槽时,要根据密封圈的尺寸和材料特性来确定合适的沟槽尺寸和形状,确保密封圈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总之,O型密封圈的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对于设备的密封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O型密封圈,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师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

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O型密封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确保O型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合理的沟槽尺寸数据和技术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O型密封圈沟槽尺寸数据及技术数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沟槽尺寸数据1.1 内径尺寸O型密封圈的内径尺寸是指密封圈所安装的轴或孔的直径。

内径尺寸的选择应根据密封圈的工作压力、工作温度和密封介质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内径尺寸应略小于轴或孔的直径,以保证密封圈能够紧密贴合。

1.2 截面尺寸截面尺寸是指O型密封圈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

常见的O型密封圈截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和椭圆形等。

截面尺寸的选择应根据密封圈的工作压力和密封效果等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截面尺寸越大,密封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安装和拆卸的难度。

1.3 沟槽尺寸沟槽尺寸是指安装O型密封圈的轴或孔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沟槽的设计应考虑到密封圈的安装和拆卸便捷性、密封效果和密封圈的使用寿命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沟槽的深度应略大于密封圈的截面尺寸,以确保密封圈能够完全嵌入沟槽中,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

二、技术数据2.1 压缩变形率O型密封圈的压缩变形率是指密封圈在受到压缩力后的变形程度。

压缩变形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

一般情况下,压缩变形率应控制在20%~40%之间,过小会导致密封效果不佳,过大会导致密封圈的寿命缩短。

2.2 耐温范围O型密封圈的耐温范围是指密封圈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耐温范围的选择应根据密封圈所应用的工作环境和介质的温度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O 型密封圈的耐温范围在-30℃~+120℃之间。

2.3 耐压能力O型密封圈的耐压能力是指密封圈能够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

耐压能力的选择应根据密封圈所应用的工作环境和介质的压力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O 型密封圈的耐压能力在10MPa~50MPa之间。

(整理)O型密封圈及其槽的设计.

(整理)O型密封圈及其槽的设计.

O型密封圈及其槽的设计2011-04-04 13:27:22| 分类: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O形圈密封是典型的挤压型密封。

O形圈截面直径的压缩率和拉伸是密封设计的主要内容,对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O形圈一般安装在密封沟槽内起密封作用。

O形密封圈良好的密封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O形圈尺寸与沟槽尺寸的正确匹配,形成合理的密封圈压缩量与拉伸量。

密封装置设计加工时,若使O形圈压缩量过小,就会引起泄漏;压缩量过大则会导致O形密封圈橡胶应力松弛而引起泄漏。

同样,O形圈工作中拉伸过度,也会加速老化而引起泄漏。

世界各国的标准对此都有较严格的规定。

1、O形圈密封的设计原则1)压缩率压缩率W通常用下式表示:W= (do-h)/do%式中do——O形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mm)h ——O形圈槽底与被密封表面的距离,即O形圈压缩后的截面高度(mm)。

在选取O形圈的压缩率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a.要有足够的密封接触面积b.摩擦力尽量小c.尽量避免永久变形。

从以上这些因素不难发现,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

压缩率大就可获得大的接触压力,但是过大的压缩率无疑会增大滑动摩擦力和永久变形。

而压缩率过小则可能由于密封沟槽的同轴度误差和O形圈误差不符合要求,消失部分压缩量而引起泄漏。

因此,在选择O形圈的压缩率时,要权衡个方面的因素。

一般静密封压缩率大于动密封,但其极值应小于30%(和橡胶材料有关),否则压缩应力明显松弛,将产生过大的永久变形,在高温工况中尤为严重。

O 形圈密封压缩率W的选择应考虑使用条件,静密封或动密封;静密封又可分为径向密封与轴向密封;径向密封(或称圆柱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径向间隙,轴向密封(或称平面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轴向间隙。

轴向密封根据压力介质作用于O形圈的内径还是外径又分受内压和外压两种情况,内压增加的拉伸,外压降低O形圈的初始拉伸。

上述不同形式的静密封,密封介质对O形圈的作用力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预压力设计也不同。

O型圈沟槽尺寸

O型圈沟槽尺寸

O型密封圈标准及沟槽设计规范2016-06-13 00:00O型橡胶密封圈一、O形橡胶密封圈是一种断面形状为圆形的密封元件,它广泛用于多种机械设备中,在一定温度、压力及不同的液体或气体介质中起到密封作用,与其它密封圈相比,具有如下的优越性能:①、密封部位结构简单,安装部位紧凑,而且重量较轻。

②、有自密封作用,往往只用一个密封件便能完成密封效果。

③、密封性能好,用作固定密封时几乎没有泄漏,用作运动密封时,只在速度较高时才有些泄漏。

④、运动摩擦阻力很小,对于压力交变的场合也能适应。

⑤、尺寸和沟槽已标准化,成本低,产品易得,便于使用和外购。

与其它密封圈相比,也存在下列三个问题:①、起动时的摩擦阻力大。

②、用作气动装置的密封时,必须加润滑油,防止磨损。

③、对偶合配件,如运动面、沟槽、间隙等的加工尺寸及精度要求很严。

O形橡胶密封圈的结构设计原理因为O形橡胶密封圈是安装在各种沟槽中使用,现将安装沟槽情况列于表4-1-3。

压力与密封间隙O形橡胶密封圈一般是由压缩所产生的回弹来进行密封的,但随着压力的增加,其被挤入密封浊隙而产生形状变化,如图4-1为了使O形橡胶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密封作用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使O形橡胶密封圈的安装沟槽和密封部位的间隙设计恰当,当间隙过大时O形橡胶密封圈在油压的作用下挤间隙,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漏损。

当工作压力小于时一般不设计挡圈,当压力大于时O形橡胶密封圈承压面易被挤出,应加挡圈;若单向受压,在承压面设置一个挡圈,若是双向受压则要设置二个挡圈,如图4-2O型圈执行标准O型圈的硬度与沟槽最大间隙及工作压力关系密封间隙的大小与压力等级、橡胶硬度及O形橡胶密封圈断面的直径相关情况,见下表:一般径向密封沟槽宽度; 见表4-1-5不同截面O形橡胶密封圈轴向沟槽宽度和深度轴向密封沟槽宽度和深度;轴向密封沟槽宽度和深度见表4-1-8在橡胶材料标准中,以硬度和压缩永久变形两项性能最为主重。

选择压缩变形较小的橡胶材料对密封性能是有利的,而硬度对于O形橡胶密封圈耐压和抗挤又是至关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型密封圈及其槽的设计2011-04-04 13:27:22| 分类: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O形圈密封是典型的挤压型密封。

O形圈截面直径的压缩率和拉伸是密封设计的主要内容,对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O形圈一般安装在密封沟槽内起密封作用。

O形密封圈良好的密封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O形圈尺寸与沟槽尺寸的正确匹配,形成合理的密封圈压缩量与拉伸量。

密封装置设计加工时,若使O形圈压缩量过小,就会引起泄漏;压缩量过大则会导致O形密封圈橡胶应力松弛而引起泄漏。

同样,O形圈工作中拉伸过度,也会加速老化而引起泄漏。

世界各国的标准对此都有较严格的规定。

1、O形圈密封的设计原则1)压缩率压缩率W通常用下式表示:W= (do-h)/do%式中do——O形圈在自由状态下的截面直径(mm)h ——O形圈槽底与被密封表面的距离,即O形圈压缩后的截面高度(mm)。

在选取O形圈的压缩率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考虑:a.要有足够的密封接触面积b.摩擦力尽量小c.尽量避免永久变形。

从以上这些因素不难发现,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

压缩率大就可获得大的接触压力,但是过大的压缩率无疑会增大滑动摩擦力和永久变形。

而压缩率过小则可能由于密封沟槽的同轴度误差和O形圈误差不符合要求,消失部分压缩量而引起泄漏。

因此,在选择O形圈的压缩率时,要权衡个方面的因素。

一般静密封压缩率大于动密封,但其极值应小于30%(和橡胶材料有关),否则压缩应力明显松弛,将产生过大的永久变形,在高温工况中尤为严重。

O 形圈密封压缩率W的选择应考虑使用条件,静密封或动密封;静密封又可分为径向密封与轴向密封;径向密封(或称圆柱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径向间隙,轴向密封(或称平面静密封)的泄漏间隙是轴向间隙。

轴向密封根据压力介质作用于O形圈的内径还是外径又分受内压和外压两种情况,内压增加的拉伸,外压降低O形圈的初始拉伸。

上述不同形式的静密封,密封介质对O形圈的作用力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预压力设计也不同。

对于动密封则要区分是往复运动还是旋转运动密封。

1.静密封:圆柱静密封装置和往复运动式密封装置一样,一般取W=10%~15%;平面密封装置取W=15%~30%。

2.对于动密封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情况:a.往复运动密封一般取W=10%~15%。

b.旋转运动密封在选取压缩率时必须要考虑焦耳热效应,一般来说,旋转运动用O形圈的内径要比轴径大3%~5%,外径的压缩率W=3%~8%。

c.低摩擦运动用O形圈,为了减小摩擦阻力,一般均选取较小的压缩率,即W=5%~8%。

此外,还要考虑到介质和温度引起的橡胶材料膨胀。

通常在给定的压缩变形之外,允许的最大膨胀率为15%,超过这一范围说明材料选用不合适,应改用其他材料的O形圈,或对给定的压缩变形率予以修正。

压缩变形的具体数值,一般情况下,各国都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制订出标准或给出推荐值。

2)拉伸量O形圈在装入密封沟槽后,一般都有一定的拉伸量。

与压缩率不一样,拉伸量的大小对O形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

拉伸量大不但会导致O形圈安装困难,同时也会因截面直径do发生变化而使压缩率降低,以致引起泄漏。

拉伸量α可用下式表示:α=(d+do)/(d1+do)式中d——轴径(mm);d1——O形圈的内径(mm);do——O形圈的截面直径(mm)。

3)接触宽度O形圈装入密封沟槽后,其横截面产生压缩变形。

变形后的宽度及其与轴的接触宽度都和O形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关,其值过小会使密封性受到影响;过大则增加摩擦,产生摩擦热,影响O形圈的寿命。

O形圈变形后的宽度B O(mm)与O形圈的压缩率W和截面直径dO有关,可用下式计算B O={1/(1-W)-0.6W}d O (W取10%~40%)O形圈与轴的接触面宽度b(mm)也取决于W和d O:b=( 4W2+0.34W+0.31)d O( W取10%~40%)对摩擦力限制较高的O形圈密封,如气动密封、液压伺服控制元件密封,可据此估算摩擦力。

2、O形圈的设计绝大多数的O形圈是用合成橡胶材料制成的。

合成橡胶O形圈的尺寸由国际标准(ISO3601/1)国家标准和组织标准等确定。

如有些国家将O形圈的尺寸系列分为P系列(运动用)、G系列(固定用)、V 系列(真空用)和ISO系列(一般工业用)四个系列组成。

我国的O形圈内径、截面直径尺寸及公差由GB/T34542.1—1992规定。

密封装置的密封可靠性主要取决于O形圈的压缩量。

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压缩量都是很小的,只有十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这就要求O形圈的尺寸公差具有很高的精度。

因此,O形圈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模具进行加工,同时必须准确地掌握作为设计依据的O形圈材质的收缩率。

一般只能通过实测,来获得O形圈的收缩率。

值得注意的是:1)O形圈截面收缩率很小,一般不予考虑。

只有在其截面直径大于8mm的情况下,才予以考虑。

2)在配方和工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O形圈的收缩率会随着材质硬度的提高而减小,也会随着其内径的减小而提高。

具有中等硬度(HS75±5),以及中等大小(内径d=40~70mm)的O形圈,其内径的收缩率大约为1.5%。

一般,在静密封场合,可选择截面较小的密封圈;在动密封场合,应选择截面较大的密封圈。

通常,压力较高和间隙较大时,应选择较高硬度的材料;也可以选择一般硬度的材料,再安装一个聚四氟乙烯挡圈。

3、O形密封圈密封沟槽设计O形密封圈的压缩量与拉伸量是由密封沟槽的尺寸来保证的,O形密封圈选定后,其压缩量、拉伸量及其工作状态由沟槽决定,所以,沟槽设计与选择对密封装置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很大,沟槽设计是O形圈密封设计的主要内容。

密封沟槽设计包括确定沟槽的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等,对动密封,还有确定相对运动间隙。

沟槽设计原则是:加工容易,尺寸合理,精度容易保证,O形圈装拆较为方便。

常见的槽形为矩形槽。

1)沟槽形状矩形沟槽是液压气动用O形密封圈使用最多的沟槽形状。

这种沟槽的优点是加工容易,便于保证O形密封圈具有必要的压缩量。

除矩形沟槽外,还有V形、半圆形、燕尾形和三角形等型式的沟槽。

三角形沟槽截面形状是以M为直角边的等边直角三角形。

截面积大约为O形圈截面面积的1.05~1.10倍。

三角形沟槽式密封装置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均有应用。

设计的原则是O形密封圈内径的公称尺寸相等。

密封沟槽即可开在轴上,也可开在孔上;轴向密封则沟槽开在平面上。

2)槽宽的设计密封沟槽的尺寸参数取决于O形密封圈的尺寸参数。

沟槽尺寸可按体积计算,通常要求矩形沟槽的尺寸比O形圈的体积大15%左右。

这是因为:a.O形圈装入沟槽后,承受3%~30%的压缩,而橡胶材料本身是不可压缩的,所以应有容纳O形圈变形部分的空间。

b.处于油液中的O形圈,除了存在由于油液的浸泡而可能引起的橡胶材料的膨胀外,还有可能存在随着液体工作温度的增高,而引起橡胶材料的膨胀现象。

所以沟槽必须留有一定的余量。

c.在运动状态下,能适应O形圈可能产生的轻微的滚动现象。

一般认为,装配后的O形密封圈与槽壁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是必要的。

但是这个间隙不能过大,否则在交变压力的作用下就会变成有害的“游隙”,而增加O形圈的磨损。

槽不宜太窄,如果O形圈截面填满了槽的截面,那么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将会特别大,O形圈无法滚动,同时引起严重的磨损。

槽也不宜过宽,因为槽过宽时O形圈的游动范围很大,也容易磨损。

特别是静密封时,如果工作压力是脉动的,那么静密封就不会静,它将在不适宜的宽槽内以同样的脉动频率游动,出现异常磨损,使O形圈很快失效。

O形圈的截面面积至少应占矩形槽截面面积的85%,槽宽必须大于O形圈压缩变形后的最大直径。

在许多场合下保证取槽宽为O形圈截面直径的1.1~1.5倍。

当内压很高时,就必须使用挡圈,这时槽宽也应相应加大。

工作方式不同,径向密封或轴向密封,动密封或静密封,液压密封或气动密封,密封沟槽尺寸不同。

我国O形圈密封圈与密封沟槽尺寸系列根据国家标准GB/T3452.3—1988),也可根据对根据对密封圈压缩量与拉伸量的要求计算设计沟槽尺寸。

3)槽深的设计沟槽的深度主要取决于O形密封圈所要求的压缩率,沟槽的深度加上间隙,至少必须小于自由状态下的O 形圈截面直径,以保证密封所需的O形圈压缩的变形量。

O形圈压缩变形量由O形圈内径处的压缩变形量δ’ 和外径处的压缩变形量δ’’ 组成,即δ=δ’+δ’’。

当δ’=δ’’时,O形圈的截面中心与槽的截面中心重合,两中心圆的圆周相等,说明O形圈安装时未受到拉伸。

如果δ’>δ’’,则O形圈截面中心圆的周长小于槽中心圆的周长,说明O形圈以拉伸状态装在槽内;若δ’<δ’’,则O形圈截面中心圆的周长大于槽的截面中心圆周长,此时,O形圈受周向压缩,拆卸时,O形圈会出现弹跳现象。

设计槽深时,应首先确定O形圈的使用方式,然后再去选定合理的压缩变形率。

4)槽口及槽底圆角的设计沟槽的外边口处的圆角是为了防止O形圈装配时刮伤而设计的。

它一般采用较小的圆角半径,即r=0.1~0.2mm。

这样可以避免该处形成锋利的刃口,O形圈也不敢发生间隙挤出,并能使挡圈安放稳定。

沟槽槽底的圆角主要是为了避免该处产生应力集中设计的。

圆角半径的取值,动密封沟槽可取R=0.3~1mm,静密封沟槽可取其O形圈截面直径的一半,即R=d/2。

5)间隙往复运动的活塞与缸壁之间必须有间隙,其大小与介质工作压力和O形圈材料的硬度有关。

间隙太小,制造、加工困难;间隙太大,O形圈会被挤入间隙而损坏。

一般内压越大,间隙越小;O形圈材料硬度越大,间隙可放大。

当间隙值在曲线的左下方时,将不发生间隙咬伤即“挤出”现象。

间隙的给定数值与零件的制造精度有很大关系。

6)槽壁粗糙度密封沟槽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着O形圈的密封性和沟槽的工艺性。

静密封用O形圈工作过程中不运动,所以槽壁的粗糙度用Ra=6.3~3.2μm,对于往复运动用O形圈,因常在槽内滚动,槽壁与槽底的粗糙程度应到低一些,要求在Ra=1.60μm以下。

旋转运动用的O形圈一般在沟槽内是静止的,要求轴的粗糙度Ra=0.40μm或者抛光。

4、挡圈挡圈的作用在于防止O形圈发生“间隙咬伤”现象,提高其使用压力。

安有挡圈的O形圈在高压作用下,首先向挡圈靠拢。

随着压力的增加,O形圈与挡圈互相挤压。

由于它们是弹性体,两者同时发生变形,此变形首先向它们的上下两角扩展,直到压力超过10.5MPa。

这种变形一直在两者之间进行,而不致使挡圈发生“挤出”现象。

根据挡圈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其承压能力提高的程度也不同。

当压力足够大时,挡圈也会产生“挤出”现象。

O形圈使用挡圈后,工作压力可以大大提高。

静密封压力能提高到200~700MPa;动密封压力也能提高到40MPa。

挡圈还有助于O形圈保持良好的润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