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强力测试(抓样法)ISO 13934.2 GBT 3923.2

合集下载

电子织物强力机相关测试标准

电子织物强力机相关测试标准
(本技术参数参考机型:温州际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YG026H型)
相关标准:
际高万能材料试验机应用于纺织测试部分标准
标准
描述
GB/T3923.1(等效ISO13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1)
织物条样法拉伸
GB/T3923.2(等效ISO13934.2)
织物抓样法拉伸
GB/T3917.2(等效ISO13937.2)
纺织品裤形(单缝)撕破
GB/T3917.3(等效ISO9073.4)
纺织品梯形撕破
GB/T13772.1(等效ISO13936.1)
定滑移量法机织物接缝纱线处抗滑移
GB/T13772.2(等效ISO13936.2)
定负荷量法机织物接缝纱线处抗滑移
GB/T13773.1(等效ISO13935.1)
条样法接缝强力
GB/T13773.1(等效ISO13935.2)
织物单舌撕裂强力
ASTM D5587
织物梯形撕破强力
ASTM D4964
弹性测试
ASTM D3936
剥离强力
ASTM D1683(替代434)
接缝抗滑移
JIS L1096
织物拉伸、撕破试验
抓样法接缝强力
GB/T19976
钢球法顶破强力
FZ/T80007.1
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力测试
FZ/T20019
毛机织物脱缝程度试验
FZ/T70006
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
GB 8688
缝口脱开程度试验
FZ/T70007
腋下接缝强力
ASTM D5034
织物抓样法拉伸
ASTM D5035
织物条样法拉伸
ASTM D2261

服装断强测试抓样法

服装断强测试抓样法

服装断强测试抓样法1.试验标准gb/t3923.2-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2部分:断裂强力的测定抓样法》,规定了采用抓样法测定织物断裂强力的方法,包括试样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平衡或湿润两种状态的试验。

2.适用范围gb/t3923—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2部分:断裂强力的测定抓样法》,适用于机织物,也适用于针织物、涂层织物及其他纺织物,不适用于弹性织物、土工布、玻璃纤维机织物、碳纤维织物及聚烯烃编织带等。

3.检测仪器(1)等速伸长(cre)试验仪:仪器参数同条样法,抓样试验夹持试样面积应为(25mm±1mm)×(25mm±1mm)。

可使用下列方法之一达到该尺寸。

①两个夹片尺寸均为25mm×40mm(最好50mm)。

一个夹片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垂直。

另一个夹片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平行。

②一个夹片尺寸为25mm×40mm(最好50mm),夹片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垂直。

另一个夹片的尺寸为25mm×25mm。

(2)裁剪试样的器具及钢尺。

(3)如果需要进行润湿试验,应准备好浸泡样品、三级水和非离子润湿剂的设备。

4.抓样法工作原理将试件的中心部分夹在规定尺寸的夹具中,以规定的拉伸速度拉伸试件直至断裂,测量其断裂强度。

5.取样抽样规则参见项目1任务4中试验抽样方法和样品制备的相关内容。

6.调湿和试验用大气(1)进行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按照gb/t6529规定执行,即相对湿度65%±4%,温度20℃±2℃。

(2)湿态试验不需要预处理和调节。

7.测试程序与操作(1)试样准备:从每个样品中剪取二组试样,一组为经向或纵向试样,另一组为纬向或横向试样。

每组试样至少包括5块。

如有更高要求,应增加试样数量。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应避开织物的褶皱、疵点部位。

试样距布边至少150mm,保证试样均匀分布于样品上。

每块试样的宽度为100 mm±2mm,长度应能满足隔距长度100mm。

纺织品常规检测项目

纺织品常规检测项目

纺织品、服装面料及成品常规检测项目简介项目名称国内测试方法标准编号国外主要测试标准编号备注强力断裂强力GB/T 3923.1 (条样法)GB/T 3923.2(抓样法)ISO 13934.1(条样法) ISO 13934.2(抓样法)ASTM D 5034(抓样法)ASTM D 5035(条样法) BS 2576(条样法) DIN 53857.1(条样法) DIN 53858(抓样法)JIS L 1096 WOOLMARK TM 4撕破强力GB/T 3917.1(摆锤法)GB/T 3917.2(单舌法)GB/T 3917.3(梯形法) ISO 9290 (落锤法)ASTM D 1424 (落锤法)ASTM D 2261 (舌形法)ASTM D 5587 (梯形法)BS 3424 Pt.5DIN 53859.1~5JIS L 1096WOOLMARK TM 172适用于机织物顶破强力(针织品产品标准中规定) ASTM D 3787(CRT型拉伸仪球形顶破试验)适用于针织品胀破强度GB/T 7742 ISO 13938.1ASTM D 3786BS 4768WOOLMARK TM 29适用于针织品接缝强力GB//T 13773 ISO 13935.1ISO 13935.2ASTM D 1683适用于机织物滑移GB/T 13772.1(缝口纰裂程度按各式服装标准测试) ASTM D 434BS 3320WOOLMARK TM 117适用于机织物起毛起球、耐磨、钩丝起毛起球GB/T 4802.1(圆轨迹法)GB/T 4802.2(马丁代尔法)GB/T 4802.3(起球箱法) ISO 12945.1(起球箱法) ISO 12945.1(马丁代尔法) ASTM D 4972(马丁代尔法) ASTM D 3512(乱翻仪法) BS 5811(起球箱法)DIN 53867(乱翻仪法)耐磨GB/T 13775(马丁代尔法)FZ/T 20020(马丁代尔法) ISO 12947.2(马丁代尔法-试样破裂测定)ISO 12947.3(马丁代尔法-质量损失测定)ISO 12947.4(马丁代尔法-试样外观变化测定)ASTM D 4966(马丁代尔仪法)ASTM D 4970(马丁代尔压力试验仪法)AATCC 93(快速仪法)DIN 53863.3DIN 53863.4钩丝ASTM D 5362(珠枕法)水洗、干洗水洗尺寸变化率GB/T 8629GB/T 8631GB/T 8632FZ/T 70009 (毛针织品) ISO 6330 ISO 675 ISO 7771 AATCC 96 AATCC 99 AATCC 135 AATCC 150 BS EN 26330干洗尺寸变化率FZ/T 80007.3 AATCC 158 化验类纤维含量FZ/T 01057.1~11GB/T 2910GB/T 2911FZ/T 01026GB/T16988FZ/T 01095 ISO 1833ISO 5088ASTM D 276 ASTMD 629 AATCC 20,20A WOOLMARK TM 155甲醛含量GB/T 2912.1 ISO 14184.1BS 6806PH值GB/T 7573 ISO 3071AATCC 81禁用偶氮染料GB/T 17592.1GB/T 17592.2OeKo-Tex 200 重金属残留GB/T 17593 OeKo-Tex 200 染色牢度耐光色牢度GB/T 8427 ISO 105-B02AATCC 16耐洗色牢度GB/T 3921.1~5GB/T 12490 ISO 105-C01~C06 AATCC 61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0 ISO 105-X12AATCC 8耐汗渍色牢度GB/T 3922 ISO 105-E04AATCC 15耐水色牢度GB/T 5713 ISO 105-E01AATCC 107 耐干洗色牢度GB/T 5711 ISO 105-D01AATCC 132 耐海水色牢度GB/T 5714 ISO 105-E02AATCC 106GB/T 8433 ISO 105-E03 耐氯化水色牢度(游泳池水)耐热压色牢度GB/T 6152 ISO 105-X11AATCC 133 耐刷洗色牢度GB/T 420 ISO 107-C07GB/T 14576耐光、汗渍复合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GB/T 18886。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iso13934-2抓样法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iso13934-2抓样法

织物拉伸性能第一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法ISO 13934-21.仪器及材料1.1 CRE 试验仪: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夹持试样的夹持器一个固定,另一个以恒定速度运动,使试样的伸长与时间成正比的一种试验仪器拉伸速度:50mm/min+5mm/min.隔距长度: 100mm +1mm, 或75mm+1mm1.2 夹持器:仪器两夹钳的中心应在拉力线上,钳口应与拉力线垂直,夹持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夹钳应能握持试样而不使其打滑,不剪切或破坏试样。

如果试样打滑,夹持面上可使用适当的垫衬材料。

抓样实验夹持试样面积的尺寸应为25mm+1mm X 25mm+1mm。

可使用下列方法之一达到该尺寸。

a)一个夹片宽度为25mm,长度至少为40mm。

夹片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垂直。

另一个夹片与前一夹片的尺寸相同,其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平行。

b)一个夹片宽度为25mm,长度至少为40mm,夹片长度方向与拉力线垂直。

另一个夹片尺寸为25mm x 25mm。

1.3 切样品器具1.4 需要湿测试时的浸渍器具,三级水或非离子润湿剂。

2.. 实验用大气根据EN 20139进行调湿,推荐将样品放入标准大气中放置24小时。

对于润湿状态下实验不要求预调湿和调湿。

3.试样2.1从每一个试验室样品剪取两组试样,一组为经向或纵向试样,另一组为纬向或横向试样。

每组试样至少应包括五块试样,如有更高精度要求,应增加试样数量。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应避开褶皱、疵点,试样距布边至少150mm,保证试样均匀分布于样品上。

任何两块试样不应包括有相同的经纱或纬纱。

2.2每块试样的宽度应为100+2mm(不包括毛边),其长度应能满足隔距长度100mm,2.3试样准备2.3.1 每块样品都应在距边缘38mm处划一条标记线,此标记线应平行于织物的经向和纬向,与拉伸方向一致。

2.4 润湿测试的试样2.4.1如果要求测定织物的湿强力,则剪取的试样长度应为干强试样的两倍。

每条试样的两端编号后,沿横向剪为两块,一块用于干态的强力测试,另一块用于湿态的强力测试。

纺织品物理测试综合中英图文对照版

纺织品物理测试综合中英图文对照版
每个试样的宽度应为50 mm±0.5 mm(不包括任何条纹),其长度应足够长,以使标距长度为200 mm。 五 个经向样本和五个纬向样本。
Note: No test specimens shall be cut from within 150 mm of either edge of the laboratory sample. No test specimen taken from the warp direction shall contain the same longitudinal threads and no test specimen taken from the weft direction shall contain the same picks.
TENSILE PROPERTIES – SAMPLE PREPARATION
Sample size :The width of each test specimen shall be 50 mm ± 0,5 mm (excluding any fringe) and its
length shall be long enough to allow a gauge length of 200 mm. Five warp direction specimens and five weft direction specimens.
物理 纺织品
测试
From Nikki Zhang
物理特性指标:
1:力学性能:拉伸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弹性回复率、顶破强力、接缝强力等 2:色牢度:耐洗、耐水、耐汗渍、耐摩擦、耐唾液、耐氯漂、耐干洗、耐皂洗、耐熨烫、 耐光、耐光汗、耐海水、水迹、色迁移等 3:尺寸稳定性:水洗、干洗、外观、防皱等 4:耐用性能:耐磨性能、抗起毛起球、防紫外线、透气性、沾水性、防渗水性能 5:织物性能:厚度、密度、克重、纱线、长度、捻度等

ISO13934-1织物拉伸强力测试的取样和样品制备

ISO13934-1织物拉伸强力测试的取样和样品制备

ISO13934—1织物拉伸强力测试的取样和样品制备使用条带法测定最大力和最大力下的伸长率取样从批次的每一堆中随机切割至少1m的全宽作为试验室样品。

确保样品没有折痕和明显的瑕疵。

标本制备从每个试样上分别从经向和纬向切取一组试样,每组至少应包含5个试样,如对精度要求较高,应加添试样数量。

试样应具有代表性,避开起皱,起皱距离布边至少150mm。

经纱试样组不应在同一根经纱上取样,纬纱试样组不应在同一纬纱上取样。

每个试件的有效宽度应为(50±0.5)mm,其长度应能充足200mm 的标距,假如试件的最大力伸长率大于75%,标距可为100mm。

依据相关协议,试件也可接受其他宽度,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试样的长度方向应与织物的经向或纬向平行,其宽度应依据有花边的宽度确定。

从试样两侧沿长度方向去除大约相等数量的纱线,直到试样的有效宽度为(50±0.5)mm。

在测试过程中,粗麻布的宽度应使纱线不会从流苏中出来。

一般梭织面料,流苏5mm左右或15纱宽比较合适;对于较紧的织物,流苏可以窄一些,对于较松的织物,流苏在10mm左右。

对于每厘米仅含几根纱线的织物,试样的宽度应尽可能接近磨损后试样中规定的宽度。

清点试件全幅面的纱线根数,若≥20,则试件经磨损后的纱线根数应相同;假如20,试样至少应包含20根纱线。

假如试样宽度不是(50±0.5)mm,试样宽度和纱线数量应在试样报告中说明。

对于不能磨损的织物,试样应沿织物纵向或横向平行剪切,宽度为50mm。

有的只用撕裂来确定机织物的纱线方向,其试样不宜接受剪切法来达到要求的宽度。

湿样制备假如需要同时测量湿织物的最大受力,则裁切试样的长度至少应为干织物最大受力试样长度的两倍。

将每个试样的两端编号,磨成规定的宽度,沿横向切成两段,一段测定干最大力,另一段测定湿最大力。

确保每对试样的长度方向包含相同的纱线。

依据阅历,估量织物浸泡后的收缩率,确定湿最大力的试样长度应比确定干最大力的试样长。

强力机测试标准

强力机测试标准

强力机测试标准电子织物强力机测试标准分类电子织物强力机用于各种纺织品的拉伸、撕破、顶破、定伸长、定负荷、弹性、缝线滑移、剥离等力学性能测试,根据仪器所具有的其各功能,测试时应运用的不同的标准。

(1)织物断裂强度测试:GB/T 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条样法(等效于ISO13934.1-1999)GBT 3923.2-1998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2部分: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抓样法(等效于ISO13934.2-1999)ISO 13934.1-1999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条样法测定断裂强力ISO 13934.2-1999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抓样法测定断裂强力 ASTM D5035-2006(2008) 纺织织物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标准测试方法(条样法)ASTM D5034-2009 纺织织物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标准测试方法(抓样法)AS 2001.2.3.1-2001 纺织品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AS 2001.2.3.2-2001 纺织品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法CAN/CGSB-4.2 No.9.1-M90 测定纺织织物的断裂强度(条样法) CAN/CGSB-4.2 No.9.2-M90 测定纺织织物的断裂强度(抓样法) FZ/T 60005-1991 非织造布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2)织物接缝滑移测试:GB/T 13772.1-2008 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1部分:定滑移量法GB/T 13772.2-2008 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GB/T 13772.3-2009 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3部分:针夹GB/T 13772.4-2009 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4部分:摩擦法ISO 13936-1-2004 纺织品机织物接缝抗滑移性的测定第1部分:定滑移量法ISO 13936-2-2004 纺织品机织物接缝抗滑移性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ASTM D434-1995 机织物中纱线抗滑移性能试验方法ASTM D1683-2007 机织服装织物缝合处破损的试验方法AS 2001.2.21-1989 纺织品测试方法-物理测试-定负荷条件下接缝抗滑移性的测定AS 2001.2.22-2006 纺织品测试方法-物理测试-标准线缝状态下机织物纱线抗滑移性的测定CAN/CGSB-4.2 No.32.1-M98 机织物接缝抗滑移性的测定JIS L 1096-1999章节 8.21 机织物测试方法-接缝滑移FZ/T 20019-2006 毛机织物缝口脱开程度试验方法FZ/T 81007-2003 附录 A 单、夹服装(3)织物接缝强度测试GB/T 13773.1-2008 纺织品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第1部分:条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等效于ISO 13935-1-1999)GB/T 13773.2-2008 纺织品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第2部分:抓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等效于ISO 13935-2-1999)ISO 13935-1-1999 纺织品-织物及纺织成品的接缝拉伸特性第1部分:条样法测定最大接缝强度ISO 13935-2-1999 纺织品-织物及纺织成品的接缝拉伸特性第2部分:抓样法测定最大接缝强度FZ/T 01031-1993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伸长率的测定抓样拉伸法FZ/T 01030-1993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顶破法FZ/T 70007-1999 针织上衣腋下接缝强力试验方法FZ/T 81014-2008 5.4.14 婴幼儿服装(4)织物撕破强度测试GB/T 3917.2-2009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17.3-2009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17.4-2009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4部分:舌形试样(双缝)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17.5-2009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5 部分:翼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ISO 13937-2-2000 纺织品织物撕破特性第2部分:裤型试样撕破力的测定(单撕裂法)ISO 13937-3-2000 纺织品织物撕破特性第3部分:翼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单舌法)ISO 13937-4-2000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4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度的测定(双撕破试验)ASTM D2261-2007a 单舌法测定纺织品撕破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等速拉伸试验仪)ASTM D5587-2005 用梯形法测定织物抗撕裂强度的试验方法CAN/CGSB-4.2 No.12.1-M90 单舌法测定纺织品的撕破强度CAN/CGSB-4.2 No.12.2-M95 梯形法测定纺织品的撕破强度AS 2001.2.10-1986 纺织品测试方法-物理测试-翼形法测定机织物撕破强度JIS L1096-2010 织物及针织物的试验方法FZ/T 60006-1991非织造布撕破强力的测定(5)织物顶破强度测试GB/T 19976-2005 纺织品顶破强力的测定(钢球法)GB/T 7742.1-2005 纺织品胀破强度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弹性膜片法) ASTM D3786/D3786M-2009 测定纺织织物的液压顶破强度-薄膜顶破强度试验仪ASTM D3787-2007 测定纺织织物的顶破强度-弹子顶破法ISO 13938-1-1999 纺织品-织物顶破性能第1部分:隔膜顶破法测定顶破强度ISO 13938-2-1999 纺织品-织物顶破性能第2部分:气压法测定顶破强度(6)剥离强度测试ASTM D3936 剥离强力测试ASTM D2724-2007 双层织物的测试方法AATCC 136-2003 双层织物的粘合强度FZ/T 80007.1-2006 使用粘合衬服装剥离强力测试方法(7)弹性测试FZ/T 70006-2004 针织物拉伸弹性回复率试验ASTM D4964-1996(2004) 弹性织物拉伸试验方法(8)测试单纱强度GB/T 3916-1997 纺织品-卷筒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的测定ISO 2062-1993 纺织品-卷筒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ASTM D2256/D2256M-2009 单绞线法测定纱线的拉伸性能。

梭织物拉伸强力不同标准的对比分析

梭织物拉伸强力不同标准的对比分析

梭织物拉伸强力不同标准的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测试了梭织物的拉伸强力在不同的两种标准,国际标准ISO 13934-2和美国标准ASTM D5034的不同。

介绍拉伸强力抓样法的主要的技术参数,包括测试范围、设备、上下夹具隔距、拉伸速率、环境条件等。

重点分析了国际标准和美国标准在拉伸强力方面的差异。

经过试验分析得到,隔距大小、拉伸速率、调湿时间等都有差异。

因此,在纺织品进出口贸易中若有关于织物强力方面的要求,贸易双方应特别注意对方要求的检测方法是国际标准、美国标准还是其他国际标准。

关键词:拉伸强力;国际标准;美国标准;差异前言织物在穿用过程中经常承受各种方向的力,它是导致织物损坏的作用力的主要形式。

织物的耐用性和强度通常用拉伸断裂强力来表示。

它不仅反映了织物的耐穿用性,在各类织物内在质量的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与织物的装饰美学性关系也很密切。

织物的伸长性能与织物的耐用性与舒适性有较密切的关系。

不同用途的服装,要求织物的伸长性能也有不同,如健美服装或运动服装,要求织物具有较好的伸长性能,这样人体活动起来就感到舒适。

织物具有一定的几何特征,如长、宽、厚度等,而在不同方向上的机械性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一般织物而言,常常研究织物的经纬向的机械性能。

最为重要的是织物的拉伸断裂性能测试,依据的标准不同,方法不同,仪器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

而本论文主要分析对比了同一种抓样法下的拉伸断裂性能测试在不同的标准下的差异。

1 梭织物的概述1.1 梭织物的简介梭织物的主要特点是布面有经向和纬向之分。

当织物的经纬向原料、纱支和密度不同时,织物呈现各向异性,不同的交织规律及后整理条件可形成不同的外观风格。

梭织物的主要优点点是结构稳定,布面平整,悬垂时一般不出现驰垂现象,适合各种剪裁方法。

梭织物适于各种印染整理方法,一般来说,印花及提花图案比针织物、编结物和毡类织物更为精细。

织物花色品种繁多。

作为服装面料,耐洗涤性好,可进行翻新,干洗及各种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伸强力测试ISO 13934.2/GB T3923.3
(抓样法)
1.目的和原理
试样的中央部位夹持在规定尺寸的夹钳中,以规定的拉伸速度拉伸试样至断裂,测定其断裂强力。

2.设备
2.1 TITAN 拉伸强力仪
3.测试样品的准备
3.1 经纬向各剪5个试样,任何两个试样不应含有同一根
经纱;距离布边15cm以上剪样。

3.2 试样的大小为100x150mm。

4.环境要求
样品放置和测试操作都应在标准条件下进行。

5.操作步骤
5.1 设定拉伸强力仪的上下夹头距离为100mm或75mm,拉
伸速度为50mm/min。

将试样夹在上夹头,确保试样沿
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夹头前端的中心线平行,靠试样
自重下垂,合上下夹头。

5.2 启动仪器,直到测试样品被拉断;所有样品都应重复以上操作步骤。

6.计算和结果表示
6.1 记录下每个样品在每个方向的断裂强力, 单位为N(牛
顿)。

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方向的平均值, 修约方法如
下:
ISO 13934-2: <100N,精确到1N
≥100N 且 <1000N,精确到10N
≥1000N,精确到100N
GB/T 3923.1: 修约到整数位
7.报告
7.1 测试方法
7.2 样品经向和纬向断裂强力值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