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衡阳市八中201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测试【试卷综析】本试卷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就知识考点来讲,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
在能力考查方面,试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除了文综考试大纲强调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大能力要求外,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学科思维能力,诸如尊重客观史实的意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和能力及对新史观的了解程度。
一、选择题【题文】1.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C.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及天人感应【答案解析】A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日食”在古代是一种不祥的现象,而且当统治者残暴时,记录就多,开明时,记录就少,说明这种记录有一定的目的,即认为日食是上天对君王的提醒,要尽量施行仁政,故A项正确。
【思路点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那一时期的绝大多数的历法或者天文成就,都为了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是真正为了探寻科技本身的发展和进步。
【题文】2.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知识点】Q1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四大发明·造纸术【答案解析】A 解析:提炼材料信息“秦防金属腐蚀技术失传”“元朝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终止”,归纳其共性,均由于王朝更迭导致周期性动乱,从而造成技术失传,故选A。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将从明经派生出来的道举和进士、明经并列
A.道家思想影响扩大B.科举考试形式不断完善
C.儒道文化融合明显D.宗教与政治已紧密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道家典籍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体现出道家思想影响日益扩大,A项正确;材料体现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并非形式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儒道融合,排除C项;材料主要讲道家思想而非道教,排除D项。故选A项。
5.下图是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的郑和船队“海外代购”金锭,其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这枚金锭是( )
A.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B.明朝废除海禁政策的见证
C.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表现D.明代区域文明交流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代。根据材料可知,郑和船队“海外代购”金锭,来源于西洋,这印证了明代中国与周边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近代历史学中的东、西方概念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不完全等同于地理方位上的东、西方概念。西洋并非指欧美西方,大体指文莱以西的中国南海及北印度洋等部分区域,郑和船队没有到达欧美所在的大西洋,不存在东、西之间的跨洋贸易,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并不意谓明朝废除了海禁,此后依然反反复复,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并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最早在汉武帝时期已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0.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材料反映(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历史第六次月考试题

衡阳市八中2017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涂黑。
1、有学者在对中国古代政治进行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
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这种政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而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
可见中国古代制度设计围绕的一个核心是A、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C、维护中央集权制D、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
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
由此可见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B、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C、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D、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3、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
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这与宋代实行官、职与差遣分离的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
上述现象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B、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D、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4、克利斯提尼时期,开始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
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 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
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的传统,只是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
这一做法A、兼顾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的利益B、有利于减轻平民疾苦、缓和社会矛盾C、为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权准备了条件D、基本铲除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5、罗马不允许相距甚远的城市选举代表到罗马参政;投票只在罗马进行,边远地区的人民也很少肯到罗马投票;罗马也从未允许外省选代表到罗马参加公民大会或进入贵族院。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doc

衡阳市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文中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2.天下闻名的天安门城楼其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下列对这种建筑设计风格最为合理的解读是:A.这是明清时期工匠的率性而为。
B.这主要是为了体现一种对称美。
C.这体现着皇权至上。
D.这是礼制、秩序和美的完美结合。
3.下列四种官职在明朝初期都被使用,然而在胡惟庸案之后还能保留下来的应该是()A.左丞相B.右丞相C.参知政事D.吏部尚书4.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
补子又分为文、武两种。
根据图片分析下列补子图案中属于武官的应该是A BC D5.我国古代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历程主要反映了A.冶炼业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耕作方式的进步D.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6.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与清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两者都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当时社会进步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D.不利于当时社会转型7.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
”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
”“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
”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正确的是⑴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⑵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⑶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⑷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A.⑴⑵B.⑵⑶C.⑶⑷D.⑴⑷8.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衡阳市八中201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测试命题:刘芳、李友元、谢丛良审题:朱艳枫、陈友良、单毅君历史24.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C.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25.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2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
”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27.一百多年来对义和团评价的起伏,折射着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的涨落。
下列关于义和团的研究评价文章可能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是:A.一场带有盲目排外但正义的反帝爱国运动B.一场“迷信”、“蒙昧”充斥的反现代化运动C.一次中国人民反侵略运动集中爆发的英勇斗争D.一场不遵守与各国外交盟约的农民发动的暴动28.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倡导建立大同世界,那里有公共医院、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没有私有财产;同时他提出将妇女从厨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毛泽东就曾受到其影响,能体现在哪项措施中: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文化大革命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29.“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新2021届高三历史摸底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新2021届高三历史摸底模拟试题(含解析)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为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
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A. 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B. 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C. 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D. 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个“衣” 字、一个“食”字可以衍生为很多不同的汉字是在强调古代社会生活在不断的发展而需要更多的汉字,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强调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汉字书写方式并未变化,使用的范围也未扩大,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和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2. 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A. 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B. 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D. 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作者认为唐朝伦理纲常破坏,导致藩镇割据,因此作者意在强调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C项正确;七国之乱属于汉朝地方反叛中央事件,与材料唐代不符,排除A;传统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极大破坏,与材料唐代不符,排除B;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兴盛使儒家思想的冲击,与材料唐代不符,排除D。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 历史

【解析】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使用③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铁农具和牛耕推广使用大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地租剥削形式出现有利于解放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故①②③④均为推动因素。
2.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力水平 D.劳动力短缺【答案】C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
“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反映出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状态,“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反映出生产落后,由此选择C。
3.“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可以①制定和颁布法律②征收辖区内的赋税③管理辖区行政事务④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A考点:秦朝政治体制。
据材料可以分析出,分封制被废除,封建国家和王国瓦解,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进行管理,官员向中央政府负责。
第④项官员可以世袭官位说法错误。
4.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答案】D考点:郡县制。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衡阳市八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2. 水排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冶铁工作效率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其后来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这一品种是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3.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A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4.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
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
”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阅读《中国古代货币简表》,对其分析和表述有误的是B.汉武帝的货币政策是针对王国问题提出来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开元通宝”是以年号命名的货币,改变了以重量命名的传统D.宋代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不是全国通用货币6.地区建置沿革和机构的设置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下列今湖南地区部分时期建置或机构设置的沿革:“湖南观察使——马楚国——荆湖南路——湖广布政使司”,其对应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A.秦朝—汉朝—宋朝—清朝B.汉朝—唐末—元朝—明朝C.隋朝—五代—元朝—清朝D.唐朝—十国—宋朝—明朝7.下面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市八中2015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测试【试卷综析】本试卷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就知识考点来讲,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
在能力考查方面,试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除了文综考试大纲强调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大能力要求外,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学科思维能力,诸如尊重客观史实的意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和能力及对新史观的了解程度。
一、选择题【题文】1.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
”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C.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及天人感应【答案解析】A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日食”在古代是一种不祥的现象,而且当统治者残暴时,记录就多,开明时,记录就少,说明这种记录有一定的目的,即认为日食是上天对君王的提醒,要尽量施行仁政,故A项正确。
【思路点拨】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那一时期的绝大多数的历法或者天文成就,都为了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是真正为了探寻科技本身的发展和进步。
【题文】2.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知识点】Q1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四大发明·造纸术【答案解析】A 解析:提炼材料信息“秦防金属腐蚀技术失传”“元朝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终止”,归纳其共性,均由于王朝更迭导致周期性动乱,从而造成技术失传,故选A。
BCD项与题意无关,均排除。
【思路点拨】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述。
【题文】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
”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知识点】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陆王心学·王阳明【答案解析】D 解析:佛家提倡的修炼方式是强调内心的修炼,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陆王心学主张的的是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强调内心的修炼,故此题应选D项。
AB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俱排除。
【思路点拨】宋明理学是特点:第一,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第二,儒学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
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第三,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题文】4.一百多年来对义和团评价的起伏,折射着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的涨落。
下列关于义和团的研究评价文章可能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是:A.一场带有盲目排外但正义的反帝爱国运动B.一场“迷信”、“蒙昧”充斥的反现代化运动C.一次中国人民反侵略运动集中爆发的英勇斗争D.一场不遵守与各国外交盟约的农民发动的暴动【知识点】C2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义和团【答案解析】C 解析: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政治环境为文革时期,国际环境为美苏争霸,故这一时期对义和团的评价需符合“革命优于、重于改良,农民阶级比资产阶级更富有革命性因而更先进,西方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只是灾难”等观点,ABD项俱与政治环境不符,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思路点拨】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述。
【题文】5.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倡导建立大同世界,那里有公共医院、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没有私有财产;同时他提出将妇女从厨房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毛泽东就曾受到其影响,能体现在哪项措施中: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文化大革命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知识点】K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民公社化【答案解析】D 解析: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那里有公共医院、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没有私有财产”可知毛泽东受其影响在中国推行大公有制运动,即人民公社化运动,故本题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康有为的公共理想结合相关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题文】6.“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
材料强调的是: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知识点】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的影响【答案解析】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
材料认为,“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强调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在客观上导致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客观的评价了侵略的建设性影响。
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西方扩张只是其客观作用,A项表述错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源于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B项表述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在客观上产生的积极影响,没有涉及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商埠”“沿海口岸”结合鸦片战争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判断。
【题文】7.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资产阶级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后者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突出表现在:A.反对教会的权威 B.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C.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想【知识点】P2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答案解析】D 解析: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更具广泛性,更加深入人心,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更加彻底,其主张从理论上升到政治构建的高度。
ABC项是二者的共性,故本题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所学可直接答题。
【题文】8.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知识点】P2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答案解析】B 解析:A不对,法国当时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和随后的大革命;C不对,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英国;D不对,当时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的也是英国。
B符合题意,18世纪时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思路点拨】本题可用大背景法(特征法)。
主要适用于题目中有明确特征要求或虽无明确表述但隐藏有特征要求的试题。
这时首先要放开视野,站在全局的高度,抓住时代特征或阶段特征,然后在这个大背景下去判定正确答案。
【题文】9.下图材料中的时间轴所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A.工业文明进程中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B.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C.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发展深入的历史进程D.经济全球化“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知识点】N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答案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片信息解读能力,A项只适用于图片中1500年—1900年两次工业革命期间,B项是1500年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项也只适用于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进入到21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世贸组织的成立,经济全球化从无序向有序方向发展,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思路点拨】对图片要“四审”:一审图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准确界定答题范围;二审图片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定位答题方向;三审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确定各图片与题干的关系类别。
【题文】10.“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
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
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
”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 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 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知识点】P1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答案解析】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
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作者这里体现出对东方的“制度崇拜”思想,把东方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成为打破社会现实的有力参照物。
这是对西方近世以来形成的以“普世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的成因分析,故本题选C。
ABD项俱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解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抓住题干关键“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把他……化”结合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分析判断。
【题文】11.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法国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德合作;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
这集中说明法国:A.努力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B.挑战美国霸权,谋求大国地位C.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 D.成为国际政治力量中重要一极【知识点】G1两极世界的形成·法国挑战美国霸权【答案解析】B 解析:联系二战后美苏冷战、欧洲联合等史实分析戴高乐主义实施的背景:战后美苏争霸、两大阵营对峙;法国地位衰落;欧洲开始走向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