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医医院数量增加 服务能力增强
关于做好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做好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篇一关于做好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一、引言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提高,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中医药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逐渐扩大。
其次,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医药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此外,中医药科研成果显著,为中医药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医药服务体系布局不合理,基层中医药服务资源匮乏。
其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人才流失严重。
此外,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科技创新不足。
最后,中医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亟需加强标准化建设。
三、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布局。
建立健全以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促进中医药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中医药服务工作。
建立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中医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对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投入力度,支持中医药科研院所、高校和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研究。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加强中医药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推广应用先进的中医医疗设备和技术。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巨大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巨大湖北人事考试网时政热点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
今天我们关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巨大。
“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第八场报告10月13日在京举行,本报记者采访了报告人、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
问:“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取得了哪些成效?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相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预计将比2010年提高1岁;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下降到2014年的8.9‰,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1.7/10万,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问: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取得了哪些成效?答:“十二五”期间,继续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问题导向,不断把改革推向纵深,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年内有望实现降至30%以下的目标。
主要成效包括4个方面:一是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
我国已经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较201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范文(三篇)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范文____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一、制定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的首要任务是制定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
该规划将以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为核心目标,强调中医药服务在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康复保健等领域的作用。
规划将重点针对中医药服务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为中医药服务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需要依托于健全的基础理论和人才储备。
在____年,我们将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提升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将加大对中医药服务相关专业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更多具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满足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三、建设中医药服务机构网络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需要建设健全的服务机构网络。
我们计划在____年推动中医药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包括中医药诊所、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心等。
同时,将积极引进先进的中医药服务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中医药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中医药服务的整体能力。
四、推动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需要强调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我们将在____年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工作,包括中医药服务的诊疗规范、药品配方和使用规范、中医药研究和评价方法的规范等。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中医药服务的监管,加大对中医药服务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中医药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推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融合发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需要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我们将在____年推进中医药服务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包括中医药诊疗与西医诊疗的结合、中西医联合科研与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六、加强中医药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
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

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一、引言中医医院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的需求,制定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出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措施,以推动中医医疗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1. 提高中医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的需求。
2. 加强中医药科研和人材培养,推动中医医疗事业的科学发展。
3. 提升中医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战略1. 加强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 扩大中医医院的建造面积,增加床位数量,改善医疗环境。
- 更新医疗设备,引进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和技术。
- 建立中医药文化展示区,提升中医医院的文化底蕴。
2. 加强中医药科研和人材培养,提升中医医院的学术水平。
- 建立中医药科研机构,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
- 增加中医药专家和学者的数量,提高中医医院的学术声誉。
- 建立中医医院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3. 提升中医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 建立科学的医院管理体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监控。
- 推行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提高中医医院的医保收入。
四、发展措施1. 加强政府支持,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 政府应加大对中医医院的投入,增加资金支持。
-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医医院的发展和创新。
2. 加强中医药人材培养,提高医院的人材质量和数量。
- 建立中医药人材培养机制,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培训。
- 吸引优秀的中医药人材加入中医医院。
3. 加强医院与社区的合作,提高服务覆盖范围。
- 建立中医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机制。
- 在社区设立中医医疗门诊,提供便捷的中医医疗服务。
4. 加强中医药科研和创新能力,提高医院的学术水平。
- 建立中医医院的科研机构,加强科研团队建设。
我国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的资源与服务对比分析

我国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的资源与服务对比分析近年来,我国中医医院发展迅速,机构、床位、人员等资源迅速增长,在国民健康保障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高。
但在快速发展之际,我们应冷静分析中医医院的优势与不足,采取适宜的措施,使中医医院稳步持续发展。
笔者依据2010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对目前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的机构、人员、床位、设备、门诊量、病床使用率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了解我国中医医院资源、服务和经济运行情况,为今后制定中医医院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数据来源于2010年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
全面收集2010年全国中医医院(不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不含专科医院)的机构、人员、床位、设备、固定资产、门诊量、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经济运行情况及相关效率指标等,并通过2010年与2009年数据对比的增长绝对值、增长比例及相关指标的关联性等,对两类医院的资源与服务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1/ 102 结果2.1 医疗资源情况2.1.1 机构2010年全国有中医医院2 778所,比2005年时的2 620所增加了158所(6.03%),比2009年的2 728所增加50所(1.83%)。
由于我国在10多年前已经基本普及了县级中医医院,所以近些年来中医医院的机构增长缓慢是正常的。
2010年全国有综合医院13 681所,比2009年增加317所(2.37%),但2010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却比2009年减少了57所。
分析原因,综合医院增加主要是在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医院的政策下,民营综合医院增加了;卫生部门的综合医院减少是因为少数城市将一部分区级医院改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再列为综合医院了。
2.1.2 实际开放病床全国中医医院实际开放病床2009年为38.56万张,2010年42.42万张,比2009年增加3.86万张,增长率为10.02%,是机构数增长的5倍。
最新!全国医院、医生数量出炉!

最新!全国医院、医⽣数量出炉!6 ⽉6 ⽇,国家卫⽣健康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重要数据摘录如下:2019 年全国医院数⽬为 34354 个,其中三甲医院为 1516 个,800 张及以上床位的医院有2007 个。
⾄2019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386.7 万⼈,注册护⼠444.5 万⼈,乡村医⽣和卫⽣员84.2 万⼈。
2019 年,医院次均门诊费⽤290.8 元,按当年价格⽐上年上涨 6.1%,按可⽐价格上涨3.1%;⼈均住院费⽤ 9848.4 元,按当年价格⽐上年上涨 6.0%,按可⽐价格上涨 3.0%。
⽇均住院费⽤ 1079.1元。
附《统计公报》全⽂:2019年我国卫⽣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国卫⽣健康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启动实施健康中国⾏动,深化医改取得重要进展,重⼤疾病防控持续加强,医疗服务⽔平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继续增强,重点⼈群健康服务扎实推进,综合监督⽔平不断提升,各项⼯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城乡居民健康⽔平持续提⾼。
居民⼈均预期寿命由2018年的77.0岁提⾼到2019年的7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8.3/10万下降到17.8/10万,婴⼉死亡率从6.1‰下降到5.6‰。
⼀、卫⽣资源(⼀)医疗卫⽣机构总数。
2019年末,全国医疗卫⽣机构总数达1007545个,⽐上年增加10112个。
其中:医院34354个,基层医疗卫⽣机构954390个,专业公共卫⽣机构15924个。
与上年相⽐,医院增加1345个,基层医疗卫⽣机构增加10751个(见表1)。
医院中,公⽴医院11930个,民营医院22424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749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516个),⼆级医院9687个,⼀级医院11264个,未定级医院10654个。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以下床位医院20733个,100-199张床位医院5099个,200-499张床位医院4578个,500-799张床位医院1937个,8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2007个。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汇报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是某县中医院的负责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负责人,以下是我对该项目的工作汇报。
一、项目背景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我国许多偏远乡镇,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跟不上城市化进程,导致了许多病人无法得到及时的有效的治疗。
针对这种状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旨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使中医药服务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项目目标我们的项目目标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疾病预防和康复功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项目实施情况1.宣传教育项目实施的第一步是宣传教育,我们在针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所在的区域内,广泛宣传了这个项目的目标和重要性。
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包括发放宣传材料,组织宣讲会,参加群众活动等等,让群众了解到该项目的重要性,增强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信任。
2.专业培训为确保该项目实施质量,我们还组织了专业培训。
对于基层中医药机构的中医药师和西医师员工,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其他方面的培训,比如管理和卫生知识,让员工能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3.改善条件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改善,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基础条件。
比如,我们加大了对基层中医药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了中医药诊室的数量和面积,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改善了中药配方室的设计和人员配置等等。
这些措施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让更多的群众能够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
四、项目效果经过长时间的推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
1.中医药服务群众意识增强。
我们的宣传工作持续不断,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让群众了解中医药的重要性和优势。
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度明显提高。
2.中医药服务质量提高。
通过培训,员工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临床诊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三篇)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____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及总体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医药服务需求逐渐增大。
然而,当前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存在一些问题,如医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服务质量亟待提升等。
因此,制定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
总体目标:通过____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构建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1.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1)促进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完善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
(2)积极推广中医药在慢性病、亚健康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全方位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3)扩大中医药在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方面的应用,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
2.加强人才培养(1)加大对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培训力度,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加强中医药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引进国际知名中医药专家,推进中医药学科的发展。
(3)完善中医药临床医师培训制度,提高中医药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3.推动中医药服务规范化(1)制定中医药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加强对中医药服务机构的监管与评估。
(2)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实践规范,推广临床路径等规范化管理模式。
(3)建立中医药服务信息化系统,实现中医药服务的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
4.优化中医药服务环境(1)加大对中医药服务场所的投资,改善中医药服务环境,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2)加强中医药设备的更新和管理,优化中医药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效能。
(3)加强中医药服务队伍的素质教育,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技能水平。
5.加强中医药科研与创新(1)设立中医药科研项目,鼓励中医药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支持中医药科研。
(2)加强中医药临床试验和研究,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的证据级别。
(3)加大对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提高中药质量和疗效的可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 夏 中医药 基金 会 在重庆 设 国 际推广 基地
21 0 0年 4月 l 日, 夏 中 医 药基 金会 在 重庆 设 立 “ 统 O 华 传
位数量较 2 0 0 8年增幅超 过 1 % 2 0 0 。 0 9年, 中医医院的病床 使用 率为 8 . % 较 2 0 1 8 , 0 8年提高 4 5个百分点, . 中医医院的平 均住
( 号 2 0 0 0 1含 量 为 1 .4 m / ) .5 g置 1 0 m 批 0960, 0 5 g g 0 2 , 0 L量 瓶
中, 6份。分别精 密加 入黄 芩苷对 照品溶 液 (.0 g m ) 共 0 5 1 m / L 8
各 5m , 干 , 供 试 品溶 液 的 制 备 方 法 制 备 , L蒸 按 并照 上 述 色 谱 条
版 社, 0 5 5 8 9 . 2 0 . 9 -5 9
[]易成 文. PH L 3 R— PC法测 定 牛黄 消炎 灵胶囊 中黄芩 苷 的含 量 []现 代 中西 J. 医 结合 杂志 ,0 9 1 (5 : 15. 2 0, 8 1) 7 9
( 稿 日期 :2 0一 8 2 , 辑 : 陈静 ) 收 09O—4编
线 , 归方 程 为 : Y 59 2 回 =9 5x+8l8 6, =0 997 O . , . 9 。结 果 表 明, 黄芩 苷 对 照 品在 o 15 ~ 1 048 范 围 内线 性 关 系 良好 。 . 2 . 0 g 6
2 9 样 品 测 定 .
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 品溶液, 分别对 3批 中
1 m .8 g。
本 试 验 中 , 黄 芩苷 对 照 品溶 液 , 2 0 0 n波 长 范 围 取 在 0  ̄4 0fl l 进 行 扫 描 , 果 在 2 0 n 波 长 处 有 最 大 吸 收, 采 用 2 0 n 结 8 m 故 8 m
作为检测波长。
采用加样 回收法 。精密称 取 已知含 量 的同一批 号 的样 品
“ 步 平 衡 疗 法 ” , 通 过 纯 中 药 及 中 医 正 骨 、 小 针 刀 等 传 统 五 并 技 法 , 疗 骨 科 疾 病 , 使 患 者 在 短 时 间 内缓 解 疼 痛 , 复 功 能 治 能 恢
步加强, 0 9年, 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 5 . 20 全 4 9亿人次,
我 国中医医院数 量增加 服务能力增强
据 卫 生 部 统 计 信 息 中 心 统 计 公报 , 至 2 0 截 0 9年末 , 国卫 全 生 机 构 总 数 ( 村 卫 生 室 ) 17万 个 。 有 医 院 2 余 家 , 中 含 9. 共 万 其 中医 医 院 2 2 , 医 院总 数 的 l. % 中 医 医 院 数 量 较 2 0 8家 占 7 3 5, 08 年增加 4 O家 。2 0 末 , 国 医疗 机 构 床 位 4 16万 张 , 中 0 9年 全 4. 其 中 医 医 院床 位 数量 为 3 . 8 5万 张 , 医 院 总床 位 数 的 1 .% 床 占 26,
试 产 品 进 行 测 定 , 果见 表 2 结 。
表 2 样品 测定 结果
2 5 精 密度 试验 . 取 同一对照 品溶液, 复进样 6次, 重 每次进 样 1 L测 定 0 I 黄 芩苷峰面积, 定结 果 R D . 1 , 明本法精密度 良好 。 测 S =O 2 % 表
2 6 重 复性 试 验 . 取 同一 批 号 ( 号 2 0 0 0 1供 试 品, 供 试 品溶 液 制 备 批 0960) 按 方 法 制 备 6份 供 试 液 。 按 照 含 量 测 定 方 法 , 定 每 份 样 品 中黄 测
年 的 1 6日增加 为 2 0 . 0 9年的 18日。从数据来看, . 中医医疗机
构 数 量 的 增加 表 明 中医 在 我 国医 疗 卫 生 资源 中的 比例 不 断增 强医院数量及床位 的增加,
中医 院 的服 务 能 力 也在 加 强 。
中 医 医 院 共 提 供 3 亿 人 次 诊 疗 服 务 , 医 医 院 的诊 疗 人 数 较 中 2 0 净 增 2千 万 人 次 , 幅 为 7 1 。 08年 增 . % 中医 医 院 的住 院人 数 达
l3 4万人, 2 0 0 较 0 8年增加 15万人, 4 增长 1 .% 6 3 。中医医 院的 医师担负工作量也有所加大, 日均 担负诊疗 人次 由 2 0 年的 08
根据 3批 样 品测 定结果, 每粒含 黄芩 以黄 芩苷 (2 l n C1 s ) HO
计 均 不 少 于 2 0 m 。考 虑 到 药材 因产 地 、 加 工 、运 输 、贮 藏 . g
取 同一批 号 ( 号 2 0 0 0 1 供试 品, 批 096 0) 按供 试 品溶液 制 备 方法制备供 试 品溶液 , 别在 0 、4 、8 h测 定峰 面 分 、2 、6
批 号
2 00 0 1 0 9 6 0
2 0O O2 O9 6 O
黄 芩苷 含量 (g 粒) m/
2 1 . 1 2 1 . 8
2 00 03 09 6 0
2 2 . 2
3 讨 论
芩苷 的含量, 结果 R D . 1 /=6 , 明重现性 良好 。 S =15%( 7 )表
2 7 稳定性试验 .
表 1 加样 回 收率试 验结 果 ( 口=6 )
5 i 0m n进行测定, 测得样 品中对应 的黄芩苷含量分别为 13 、 . 6
18 、2 0 、2 1 g 粒 , 验 结果 表 明 , 声 处 理 3 i . 4 . 8 . 0m / 试 超 0m n时, 基 本 能够 提 取 完 全 。 参考文献 :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卫 生部 药 典 委 员 会 . 1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卫 生部 药品 标
准 ・ 中药 成方 制 剂 ( 第十 三册 ) S . 9 7 2 4 [] 19 . 1.
[] 国 家药 典委 员 会. 2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药典 ( 部)s . 京 :化学 工业 出 一 [] 北
参 照 文 献 [- ] 用 5 % 2 3 , O 甲醇 、采 用 超 声 处理 方 法 制 备 供 试 品溶 液 , 对 超 声 时 间进 行 了考 察 , 别 超 声 处 理 1、2 、3 、 并 分 0 0 0
件测定, 分别进样 1 , O 测定黄芩苷峰面积并计算黄芩苷含量
( 果 见表 1 , 均 回收 率 为 9 . % R D .4 。 结 )平 88 ,S =1 6%
院 日为 1. , 2 0 O 4d 较 0 8年缩 短 0 1d 中 医 医 院 的服 务 能力 进 . 。
一
中医药特色疗法—— 国际交流 定点推广基地 ”, 该基金会秘书
长刘 忠波 向基 地单位重庆同康骨科医 院授牌 。 重庆 同康骨科医
院是集科研 、临床、康复 、教学于一体 的骨病 、骨伤诊疗专科 医院 。该 院以传统 医学理论为基础 , 结合现代 医疗 技术, 独创
积 ,S =0 6 % /=5 。 明 制 备 的供 试 品溶 液 在 8 RD .5 ( 7 )表 h内稳 定 。 2 8 加 样 回 收 率 试 验 .
等 因素 的影 响, 药材 中黄芩 苷含 量也会 有较 大 的差别, 因此, 暂规 定 为:本 品每 粒含 黄芩 以黄 芩苷 (z - 计, 得少 于 c… 0- H ) 不
6 7 次 增 长 到 2 0 年 的 6 9人 次 , .人 09 . 日均 担 负 住 院床 日 由 2 0 08
障碍 。 五步平衡疗法 曾在第七届香港 国际现代化 中医药大会上
获得专家肯定 。
( 刊 通 讯 员) 本
.
4 8.
C n s o r a1 f n o m t o n T M hi e e J u n o I f r a i n o C
M y 2 1 o1 1 N . a O0V . 7 o 5
黄芩苷对照 品进样 量为横坐 标, 峰面积为纵 坐标, 绘制标准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