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种培养基

合集下载

母种培养基如何灭菌?

母种培养基如何灭菌?

母种培养基如何灭菌?
用高压蒸汽灭菌。

先在锅内加水(约300毫升)至规定水位,再放入消毒桶,固定锅盖,勿使漏气。

然后将灭菌锅放在煤气炉或电炉上,关上排气阀加热,当压力表指针达到4.9x10*帕(0.5千克力/平方厘米)时,打开放气阀,排出锅内冷气,待压力降至“0”,再关上排气阀。

如果重复一次,灭菌效果更好。

此后温度表及压力表的指针逐渐上升,当灭菌锅内压力达到9.8x10帕(1千克力/平方厘米)时,调节火源,使压力维持在9.8x10帕,持续30~40分钟。

然后关闭热源,等压力自然下降至0,打开排气阀,排出水蒸气,利用余热烘烤报纸和棉塞,待半小时后取出。

在干净的房间内摆成斜面,斜面长度一般是试管长度的1/2左右,不得超过3/5处。

摆放斜面以成捆斜放较好,斜面表面的冷凝水较少。

如果室温太低,斜面上易出现冷凝水,对接种和菌种生长都不利。

可在斜面上盖几层干净纱布保温,使其慢慢凝固,冷凝水就会大量减少。

母种培养基做好后,如生产上一时用不完,可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20天左右。

- 1 -。

秀珍菇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筛选

秀珍菇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筛选

秀珍菇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筛选秀珍菇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因其味道鲜美、口感鲜嫩而备受青睐。

母种的培养基质量直接影响到秀珍菇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秀珍菇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筛选进行介绍。

一、母种培养基的重要性母种是指用于培养无性生殖器官(菌丝体)的培养基,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种植生产。

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的选择可以提高母菌的活力和菌丝的生长速度,有助于提高孢子的形成和质量,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母种培养基的筛选至关重要。

1. 培养基组分的选择在母种培养基的配方中,需要选择适宜的基础组分和添加剂,以提供菌丝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常见的基础组分包括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和水。

碳源可以选择蔗糖、葡萄糖等,氮源可以选择硝酸铵、硝酸钠等,微量元素可以选择硫酸铜、硫酸锰等。

在这些基础组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添加一些辅助剂,如维生素、葡萄糖胺等,以提高培养基的营养价值和生长效果。

2. 培养基pH值的控制pH值是培养基中一项重要的生理性指标,对菌丝体的生长和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秀珍菇适宜的培养基pH值范围为5.5~7.0,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到菌丝的生长和繁殖。

在母种培养基的配方筛选中,需要选择适宜的缓冲剂以控制培养基的pH值,保持其在适宜范围内。

3. 培养基质地和透气性的优化母种培养基的质地和透气性对于菌丝的生长和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配方筛选中需要对培养基质地和透气性进行优化。

一般来说,母种培养基可以选择以玉米浆、豆腐渣等作为主要物质,并添加适量的蛋壳粉、木屑等提高其质地和透气性。

4. 培养条件的优化除了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外,培养条件也是影响母种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母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提高母菌的产量和品质。

三、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筛选的意义母种优质培养基配方的筛选是秀珍菇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母种分离常用培养基

母种分离常用培养基

母种分离常用培养基培养基都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生长因素等。

碳源的主要原料是糖类、淀粉、纤维素物质。

代表物质是葡萄糖、蔗糖、玉米粉、麸皮、米糠、锯木、棉籽壳等。

氮源是食用菌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

氮源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胨、尿素、硫酸银、含有氮素的物质有玉米、棉籽壳。

培养基中的无机盐虽用量不多;但不可缺少。

它主要是酶类的组成成分,调节各种生命代谢活动。

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镁。

生长因素需要量很少,是培养基中的特殊营养物质,它是维持食用菌正常生长所不可缺少的生长因素。

如马铃薯、麸皮、米糠等都含有丰富的生长因素,维生素也属此类。

食用菌母种分离用培养基一、通用培养基1、马铃薯——蔗糖——球脂培养基(PDA):马铃薯煮汁1000毫升蔗糖20克琼脂20克PH值5.5~6.0制法:先将新鲜无病害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后切成小薄片,称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钟后过滤,其滤汁为马铃薯煮汁。

然后加琼脂和蔗糖煮溶,后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装管(瓶)灭菌备用。

一般食用菌母种的分离和培养都适合此培养基。

2.、葡萄糖——麦芽膏——酵母膏培养基(GMY):麦芽膏10克葡萄糖11克酵母膏4克琼脂18克水加至1000毫升PH值自然麦芽膏可用麦芽汁代替,10克麦芽膏可用麦芽汁代替。

二、粮食类3、高粱培养基(特别适于平菇类生长):高粱粉30克琼脂10克水1000毫升4、麦粒培养基:小麦粒200克糖5克碳酸钙15克水500毫升PH值自然制法:取小麦200克洗净,置锅中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用纱布过滤,加入其他成分,煮5分钟,水汁分装至试管的1/3长度为好。

5、玉米粉培养基:玉米粉30克蛋白胨20克蔗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6、黄豆饼粉培养基:黄豆饼粉40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PH值自然制法:称黄豆饼粉40克用清水调成糊状,再加水1000 毫升,煮沸后30分钟,过滤,用热水补足1000毫升,加入琼脂蔗糖溶化即可分装试管。

如何制作母种培养基

如何制作母种培养基

如何制作母种培养基母种培养基用于制备微生物的母种菌液,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实验操作。

下面将介绍如何制作母种培养基。

材料准备:1.蛋白胨:作为碳氮源,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2.洋葱提取液:洋葱经过搅拌或榨汁机榨汁后,过滤得到的提取液中含有富含维生素B群等对微生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物质;3.水解酵母提取物: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氮源等营养物质;4.葡萄糖: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5.磷酸二氢钾:作为缓冲溶液的成分,稳定pH值;6.硫酸镁: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镁离子;7.水:用于稀释和溶解固体试剂。

操作步骤:1.称取适量蛋白胨和洋葱提取液。

蛋白胨的质量可根据实验需求适量调整,一般建议取10g。

洋葱提取液的用量一般为蛋白胨的1/100至1/10倍,可根据实验需求酌情调整。

2.将蛋白胨和洋葱提取液分别加入两个不锈钢锅或烧杯中。

3.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溶解。

4.将其中一个容器中的溶液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反复搅拌至均匀混合。

5.加入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继续搅拌均匀。

6.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再次搅拌均匀。

7.将锅或烧杯中的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煮沸1分钟,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物。

8.关火后,继续搅拌溶液,待其冷却至室温。

9.将制备好的母种培养基倒入已经消毒干净的试管或培养皿中。

试管可用瓶塞或铝箔封口,培养皿可用锡纸包裹封口。

11.将制备好的母种培养基存放在冰箱或低温冷藏室中,以延长其保鲜期。

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无尘环境,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2.蛋白胨和洋葱提取液的质量与用量可以根据具体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3.母种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高压灭菌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

4.母种培养基制备完成后,需严格密封,避免污染和水分蒸发。

以上就是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制备母种培养基是微生物学实验的基础步骤,掌握好制备方法可以为后续的微生物培养和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

如何制作母种培养基?

如何制作母种培养基?

如何制作母种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如何制作?
(1)马铃薯制备。

将马铃薯洗净,削去皮与芽眼,切成薄片。

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保持20分钟,用4~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补足水量至1000毫升。

(2)培养基制作。

继续用小火加热滤液,并准确称取其余各种药品。

过秤一种,校对一种,全部无误后,加入马铃薯汁中搅匀。

琼脂最后加入。

加入前先用冷水将琼脂条浸泡5~10分钟,捞起撕碎后慢慢加入锅中,边加入边搅动,直至完全溶化。

(3)分装试管。

将培养基趁热倒入漏斗中,分装试管。

每批要用大小一致的试管,装量要相同,约为试管长度的1/5。

分装时,注意不使管口沾上培养基。

分装好的试管立放在试管架上,待琼脂凝固后塞上棉塞。

然后每5~10支试管扎成一捆,棉塞部分用双层报纸包好防潮,竖着排放在手提式高压锅的消毒桶中准备灭菌。

(4)棉塞制作。

取一块完整的棉花,大小厚薄根据试管口直径而定。

做法是:左手握紧棉絮,从边缘往内卷成圆形,右手捏住棉絮光头,将毛头往试管口塞入2/3,外头留1/3,呈馒头形。

棉塞松紧适度,与管壁紧贴无缝隙。

- 1 -。

食用菌母种常用的培养基

食用菌母种常用的培养基

食用菌母种常用的培养基
食用菌母种常用的培养基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一)母种常用的培养基
食用菌母种的培养基和分离菌种的培养基,一般都制成斜面试管,因此又常称为斜面培养基。

母种又叫斜面试管菌。

母种培养基常用的基本物质有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和维生素B1。

1,常见的母种培养基主要有以下几种
(1)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20g,水1000ml。

此培养基适合于—般食用菌的母种分离、培养和保藏,广泛地应用于绝大多数的食用菌,它是我们在生产中量常用的培养基,没有葡葡糖时,也可用蔗糖代替。

(2)马铃薯综合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琼脂18-20,维生素B110mg,水1000ml。

此培养基不仅适合于香菇菌种保藏,也适合于一般食用菌的母种分离、培养和保藏,如平菇、双孢菇、金针菇、猴头菌、灵芝、木耳等。

(3)木屑浸出培养基阔叶树木屑500g,米糠或麸皮100g,琼脂20g,葡萄糖20g,硫酸铵1g,水1000ml。

此培养基适于木腐菌类的菌种分离和培养。

(4)豆芽汁培养基黄豆芽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此培养基主要适用于黑木耳、猴头菌、平菇等代料栽培的母种培养。

(5)棉籽壳煮汁培养基新鲜棉籽壳25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此培养基主要适用于猴头菌、木耳、平菇及代料栽培的母种。

母种培养基实训报告

母种培养基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学习母种培养基的配制及接种技术,掌握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培养基成分的选择与配比、接种操作步骤等,为后续食用菌的栽培和繁殖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1)材料与仪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水、天平、烧杯、三角瓶、玻璃棒、量筒、试管、棉塞、高压灭菌锅等。

(2)操作步骤:①称量:按照配方比例准确称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原料。

②制滤液: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加水煮沸20-30分钟,过滤取滤液。

③化琼脂:将滤液加热至沸腾,加入琼脂,不断搅拌至琼脂完全溶化。

④调整pH值:用10%盐酸或10%氢氧化钠调整培养基的pH值,使其达到适宜范围。

⑤分装:将培养基分装至试管中,装量占试管高度的1/5-1/4。

⑥塞棉塞:在试管口塞入棉塞,用皮筋固定。

2. 接种操作(1)材料与仪器:菌种、接种针、酒精灯、接种箱、无菌操作台等。

(2)操作步骤:①准备:在接种箱内进行无菌操作,确保环境无菌。

②点燃酒精灯:点燃酒精灯,保持火焰稳定。

③接种:用接种针蘸取菌种,在培养基表面划线或打点接种。

④盖塞:接种完成后,用无菌棉塞封口,并用皮筋固定。

三、实训结果与分析1. 母种培养基的制备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制备了母种培养基。

培养基的pH值、成分配比等均符合食用菌生长的要求,为后续的菌种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接种操作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我们成功完成了菌种的接种。

接种后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菌丝生长旺盛,表明接种操作符合要求。

四、实训体会1. 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是食用菌繁殖的关键环节,要求我们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操作,确保培养基的质量。

2. 无菌操作是接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在接种箱内进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3. 接种操作要熟练,掌握正确的接种方法,以确保菌种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4.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提高了对食用菌繁殖技术的认识,为今后从事食用菌生产奠定了基础。

五、总结本次母种培养基实训,使我们掌握了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接种技术,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一母种培养基的配制与菌种分离与培养

实验一母种培养基的配制与菌种分离与培养

实验一母种培养基的配制与菌种分离与培养实验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学会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掌握母种转管继代培养技术,了解食用菌母种制作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母种的基本技能。

2、实验内容或原理(1)母种培养基配制。

工艺流程:培养基配方培养基的配制分装试管理灭菌摆斜面(2)菌种分离与培养(本实验以组织分离为例)工艺流程:种菇的选择与消毒接种菌丝培养3、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仪器: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电炉、天平、试管、试管架、解剖刀、漏斗、漏斗架、橡皮管、玻璃管、止水、牛角勺、棉花、纱布、酒精灯。

试剂:75%酒精、高锰酸钾、福尔马林、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

4、实验步骤(1)母种培养基配制a、培养基配方以PDA培养基为例,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为经强化营养或准备保藏菌种,可添加KH2PO43g、MgSO4.7H2O1.5g、VB110mg。

b、培养基配制首先将马铃薯去皮、洗净、挖去芽眼、切成薄片,称取200 g,放入铝锅中用1000ml清水加热煮沸,维持20min左右,煮至软而不烂为止。

用双层湿沙布过滤,然后取滤液并补足蒸发损失的水分。

再加入琼脂继续加热泪,待琼脂溶化后,添加葡萄糖及其它成分,搅拌均匀后准备装管。

C、分装试管培养基配制后应趁热分装,量为试管的1/5。

装管时勿使管内外壁沾上溶液,以免浸湿棉塞,污染杂菌。

装管后塞上棉塞。

棉塞的大小、松紧度应适宜,以用手提棉塞、试管不脱落为准。

然后每5-10支度试管扎成一捆,棉塞上方用牛皮纸包好,避免灭菌时被水蒸汽浸湿。

D、灭菌灭菌前将水加至锅内水位标记高度。

将试管放入锅内,盖上锅盖,对角旋紧锅上螺旋,并闭排气阀,开始加热,当锅内蒸汽大量排出时再继续排汽3-5 min,关闭放气阀.当压力表指针指到0.15 Kg/cm2时(灭菌所需压强)开始计时,继续维持该压强30min。

灭菌结束持压力表指针自然回到”0”位时打开放汽阀,排出锅内剩余蒸汽后,打开锅盖.注意切忌在压力表未到”0”位时就放汽,以免试管内的培养基向上冲浸湿棉塞,造成以后菌种的污染.(本次采用全自动高压灭菌锅:121℃,20min)E、摆斜面当培养基的温度降到60℃时,将试管斜面放在木棒上,使呈斜面,斜面的长度以占试管长度的1/2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种培养基
1.综合马铃薯培养基: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磷酸氢二钾
2g,硫酸镁0.5g,VB1 10mg,琼脂20g,定容至1000ml
碳源:麦芽糖,蔗糖,果糖,甘露醇均2%
氮源:牛肉膏,硫酸铵,硝酸铵,酵母膏,豆粉,蛹粉,麸皮,柠檬酸铵
2.葡萄糖2%,蛋白胨1.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VBl 20 mg,VB6 10 mg,琼脂2%。

液体培养基
1.土豆汁20%、葡萄糖2%、蛋白胨1%、KH2PO4 0.05%、
MgSO4.7H2O 0.05%、VB 13mg/L
更改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油,乳糖,可溶性淀粉(加入量为2%)
更改氮源:酵母膏、蚕蛹粉、黄豆粉(其中蚕蛹粉、黄豆粉煮沸水解30min后取上清液,NH4Cl、NaNO3各1%作为氮源),柠檬酸氢二铵
无机盐:KH2PO4、MgSO4.7H2O、VB1、K2HPO4、FeSO4.7H2O、KCl
微量元素:NaSeO3 0.5mg/L、1.5 mg/L、3 mg/L、4.5 mg/L、
5.5 mg/L
检验方法:
生物转化率(%)=干草重量/投入的干物料重量×100%
栽培种培养基
大米30 g、蛋白胨0.03 g、蚕蛹粉0.15 g、大米:水为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