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计算题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分析化学研究范畴?A. 金属离子B. 有机分子C. 核酸D. 蛋白质答案:D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滴定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热分析答案:D3.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反应的终点信号B. 增加溶液的粘度C. 改变溶液的颜色D.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答案:A二、填空题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试剂反应时所消耗的试剂量。
答案:滴定2. 光谱分析法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答案:吸收光谱3. 色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色谱保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答案: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追踪、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分析化学中,它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1mol/L,用0.05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mL。
计算HCl溶液的体积。
答案:设HCl溶液的体积为V,根据滴定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可得:0.05 mol/L × 20.0 mL = 0.1 mol/L × V解得 V = 10.0 mL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未知溶液中Ca2+的浓度。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1) 取适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
(2) 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如钙指示剂)。
(3) 用已知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分析化学答案详解

(3)吡啶的硝酸盐(C5H5NHNO3)(5.23)
4.7计算浓度为0.12 mol·L-1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pK:见上题)。
(1)苯酚钠;(2)丙烯酸钠;(3)吡啶。
解:(1)苯酚钠
(2)丙烯酸钠
(3)吡啶
4.8计算下列溶液的pH:(1)0.1mol·L-1NaH2PO4;(2)0.05 mol·L-1K2HPO4.
(3)通过上述(1)和(2)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在滴定分析中通常采用滴定剂的浓度在0.1~0.2mol/L?
解:
7.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表示。
(1)以0.2015mol/LHCl溶液,测定Na2CO3,NH3
(2)以0.1896mol/LNaOH溶液,用来测定HNO3,CH3COOH
解:
8.计算0.01135mol/LHCl对CaO的滴定度。
方法2:数据为3.98,3.92,3.90,3.97,3.94
判断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差别。
解:n1= 6,
2.10下列数据中包含几位有效数字:
(1)0.0251三位
(2)0.2180四位
(3)1.8×10-5两位
(4)pH = 2.50两位
2.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第三章习题
解:
12.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0.3000 g,加入浓度为0.2500 mol/L HCl标准溶液25.00 mL。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 mol/L的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的酸,消耗了5.84 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
.在500 mL溶液中,含有9.21 gK4Fe(CN)6。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
《分析化学》答案

《分析化学》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取样, 试样分解 ,分离测定和分析结果计算及评价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14.4 。
3. 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 A为0.28,δHA-=5δA2-,那么δA2-为0.12 。
4. 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控制酸度;加入NH4F的作用是消除Al3+干扰,起掩蔽作用。
5.NaOH滴定HCl时, 浓度增大10倍, 则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增大 2 个pH单位; 若为滴定H3PO4, 则突跃范围增大0 个pH单位.6.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4d法、 Q检验法和Grubbs 法方法来判断。
7.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铬酸钾(K2CrO4)、铁铵钒(NH4Fe(SO4)2)。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光源, 单色器 , 样品池(比色皿)和检测及读出装置四部分组成.9.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F检验法。
10.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pH 无关,与波长有关。
11.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2.光度法测定某物质,若有干扰,应根据吸收最大和干扰最小原则选择波长。
二.简答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 16 分)1.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答:准确度指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指平行测定分析结果间的靠近程度。
2. 用K2Cr2O7溶液滴定Fe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3PO4,为什么?答:降低Fe3+/ Fe2+电对的电极电位,减少终点误差;消除Fe3+的黄色。
《分析化学》A参考答案

7.系统;相对校准
8.半微量
9.黄色;12.4;< 12
10.Ag2CrO4不易形成,不能确定终点,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三、计算题(共4题40分)
1.(1) 1 KI 1 IO3- 3 I2 6 S2O32-
注:1.出题教师负责制订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不够可另附页。
2. 试卷评阅完后,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随试卷装订在一起,由继续教育学院保管、存档。
(2) 2 KI 1 I2 2 Na2S2O3
2 KBr 1 Br2 1 I2 2 Na2S2O3
n(KBr)= 0.1000×15.00-1/6×0.1000×30.00 = 1.000 (mmol)
2.用冷水洗涤沉淀时,外双电层中带电荷离子被洗掉,使AgCl颗粒带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使之均匀分散,故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电解质溶液洗。
注:1.出题教师负责制订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不够可另附页。
2. 试卷评阅完后,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随试卷装订在一起,由继续教育学院保管、存档。
一、选择题(答案请填写在答题栏内,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B
A
C
B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Leabharlann 15答案CC
C
A
B
二、填空题(共10题20分)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间接碘量法滴定Cu2+时加入KSCN,其作用是()。
A、还原Cu2+B、掩蔽Fe3+C、使CuI沉淀转化为CuSCND、使淀粉显蓝色正确答案:C2.用碱式滴定管滴定时,手指应捏在玻璃珠的()。
A、下半部边缘B、正中C、上半部边缘D、随意正确答案:C3.分析某一试样中的Fe含量,每次称取试样0.5500g,分析结果报告合理的为()。
A、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024%B、平均值为21.1.,相对相差为0.102.C、平均值为21.,相对相差为0.1.D、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正确答案:D4.含0.1mol·L.1HCl和0.1mol·L.1H3BO3(pKa=9.24)的混合液,今欲测定其中HCl含量,用约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应选下列指示剂中的()指示剂。
A、百里酚蓝[pKa(HIn)=1.7]B、甲基红C、酚酞D、百里酚酞[pKa(HIn)=10.0]正确答案:B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含量时,导致结果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A、试液的酸度太强B、临近终点才加入淀粉指示剂C、KSCN加入过早D、KI加入过量正确答案:C6.高浓度示差法和一般的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
前者的参比溶液为()。
A、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显色液)B、试剂空白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D、溶剂空白正确答案:A7.在一元弱酸HA的溶液中,[HA]=[A.]时溶液的pH()。
A、=pKa+1B、.pKA.1C、=pOHD、=pKa正确答案:D8.用EDTA滴定Fe2+时(CFe终=0.01mol/L),其允许的最低pH值为()。
A、4.0B、5.0C、6.0D、7.0正确答案:B9.下列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KMnO4B、Na2B4O7·10H2OC、NaOHD、HCl正确答案:B10.KMnO4在强酸性溶液中,其半反应(电极反应)为()。
分析化学练习题库(附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6×0.2000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A、12B、12.004C、12.0D、12.00正确答案:D2、pH=9的NH3--NH4Cl缓冲溶液配制正确的是()(已知NH4+的Ka=1×10-9.26)。
A、将35克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15mol/L的NH3·H2O,24毫升用水稀释至500mlB、将3克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15molmol/L的NH3·H2O207ml用水稀释至500mlC、将60克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15mol/L的NH3·H2O1.4ml用水稀释至500mlD、将27克NH4Cl溶于适量水中,加15mol/L的NH3·H2O197ml用水稀释至500m正确答案:A3、pH=5.26中的有效数字是()位。
A、0B、4C、3D、2正确答案:D4、某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为0.5010moL/L,它的有效数字是()。
A、2位B、4位C、5位D、3位正确答案:B5、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molL盐酸,宜选用()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B、酚酞C、二甲酚橙D、百里酚蓝正确答案:A6、能用水扑灭的火灾种类是()A、可燃性金属如钾、钠、钙、镁等B、可燃性气体如煤气、石油液化气C、可燃性液体,如石油、食油D、木材、纸张、棉花燃烧正确答案:D7、由分析操作过程中某些不确定的因素造成的误差称为()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绝对误差D、相对误差正确答案:B8、若弱酸HA的Ka=1.0×10-5,则其0.10mol/L溶液的pH为()。
A、2.00B、3.00C、5.00D、6.00正确答案:B9、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分析化学部分答案(第6版)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章绪论习题【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2+溶液的浓度。
解:已知M Zn=65.39g·mol-1。
根据溶质Zn2+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Zn2+溶液的浓度:211Zn0.3250mol L0.01988mol L 65.390.250c+--=⋅=⋅⨯【1-2】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设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V mL,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112212()c V c V c V V+=+即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解得V=2.16mL。
【1-3】在500mL溶液中,含有9.21g K4Fe(CN)6。
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3Zn2+ + 2[Fe(CN)6]4- + 2K+ = K2Zn3[Fe(CN)6]2解:(1)已知46K Fe(CN)M=368.35g ·mol-1,46K Fe(C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64646K Fe(CN)-1-1K Fe(CN)K Fe(CN)9.21=mol L =0.0500mol L 368.350.500m c M V =⋅⋅⋅(2)滴定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滴定剂46K Fe(CN)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Zn 2+的质量,根据46K Fe(CN)与被滴定的Zn 2+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可计算出46K Fe(CN)对Zn 2+的滴定度。
246K Fe(CN)Zn 3:2n n +=:即246K Fe(CN)Zn3=2nn +462+2+2+46462+4646464646K Fe(CN)ZnK Fe(CN)K Fe(CN)Zn Zn Zn ZnZn /K Fe(CN)K Fe(CN)K Fe(CN)K Fe(CN)K Fe(CN)332=2n M c V m n M T M V V V V ===⨯⨯ 46111K Fe(CN)Zn 33==0.050065.39g L 4.90g L =4.90mg mL 22c M ---⨯⨯⋅=⋅⋅【1-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分析化学的研究范畴?A. 物质的定性分析B. 物质的定量分析C. 物质的结构分析D. 物质的合成方法2. 在滴定分析中,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溶液的颜色变化B. 溶液的pH变化C. 溶液的密度变化D. 溶液的导电性变化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方式不包括: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化学气相分解D. 电化学分解4.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以上都不是5. 以下哪种仪器适用于检测溶液中微量金属离子?A. 紫外分光光度计B. 红外分光光度计C. 原子吸收光谱仪D. 核磁共振仪6.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A. 蒸馏B. 萃取C. 色谱法D. 沉淀法7.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A.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范围一致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范围无关C.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窄于滴定范围D.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宽于滴定范围8. 以下哪种分析方法可以同时进行多组分分析?A. 单光束分光光度法B. 双光束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质谱法9. 以下哪种仪器不适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A. 气相色谱仪B. 液相色谱仪C. 紫外分光光度计D. 原子吸收光谱仪10. 在电位分析法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 提供电流B. 测量电流C. 测量电压D. 维持恒定电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通常是________,而固定相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4. 在酸碱滴定中,终点的判断可以通过________或________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称取0.2562g Na 2CO 3标准物质溶于水后,以甲基橙做指示剂,用HCl 滴定,终点时用去HCl 22.82ml ,求此HCl 浓度和T(HCl/Na 2CO 3)。
M (Na 2CO 3)=106.0 g/molmL/0.01124g 0.106102120.021M 10c 21T mL /0.01124g 22.800.2562V m T L /2120mol .0c 1080.22c 21106.00.2562V c 21M m 3CO Na 3HCl CO Na /HCl HClCO Na CO Na /HCl HCl 3HCl HClHCl CO Na CO Na 323232323232=⨯⨯⨯=⨯⨯⨯=====⨯⨯⨯=⨯⨯=---或2、称取含铁试样0.3000g ,溶于酸,并把铁全部还原为Fe 2+,用0.02000 mol/L K 2Cr 2O 7溶液滴定,用去22.00mL ,计算T(K 2Cr 2O 7/ Fe 2O 3)和试样中Fe 2O 3质量分数。
(M Fe 2O 3=159.69g/mol )1316/2n n 16n n -27232-2722O Cr O Fe O Cr Fe ===+%27.70%1003000.02108.02108g.0m 1000.2202000.013159.69m V c 13M m 323232-272-2723232OFe O Fe 3O Fe O Cr O Cr O Fe O Fe =⨯==⨯⨯⨯=⨯⨯=-ω3、标定NaOH 标准溶液时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P )基准物质0.4925g 。
若终点时用去NaOH 溶液23.50mL ,求NaOH 溶液的浓度。
M (KHP)=204.2 g/mol)/(1026.0)(1050.23)(112.2044925.0)()()()(11)()(3L mol NaOH c NaOH c NaOH V NaOH c baKHP M KHP m NaOH n KHP n b a =⨯⨯⨯=⨯⨯===- 4、在含0.1908g 纯的K 2Cr 2O 7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 和H 2SO 4,析出的I 2用Na 2S 2O 3溶液滴定,用去33.46mL ,求Na 2S 2O 3的浓度。
M (K 2Cr 2O 7)=294.2 g/mol)/(1163.0)(1046.33)(612.2941908.0)()()()(61)()(3223322322322722722322722L mol O S Na c O S Na c O S Na V O S Na c baO Cr K M O Cr K m O S Na n O Cr K n b a =⨯⨯⨯=⨯⨯===- 5、测定工业用纯碱Na 2CO 3的含量,称取0.2560g 试样,用0.2000mol/ L HCl 溶液滴定。
若终点时消耗HCl 溶液22.93mL ,问该HCl 溶液对Na 2CO 3的滴定度是多少?计算试样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
M (Na 2CO 3)=106.0 g/mol%94.94%1002560.093.2201060.0%100)()()/(01060.0100.1062000.02110)()(213232/323332/=⨯⨯=⨯==⨯⨯⨯=⨯⨯⨯=--WHCl V T CO Na mL g CO Na M HCl c T CO Na HCl CO Na HCl ω6、0.5000g MgO 试样中加入 0.2645mol/L HCl 标准溶液48.00mL ,过量的HCl 用0.1000mol/ L NaOH 回滴,用去NaOH 14.35mL ,求试样中MgO%。
M(MgO)=40.30 g/mol%38.45%1005000.02269.02269g.0m 1035.141000.01140.30m 121000.482645.0V c 11M m 12V c MgO MgO 3MgO 3NaOH NaOH MgO MgO HCl HCl =⨯==⨯⨯⨯+⨯=⨯⨯⨯⨯+⨯=⨯--ω7、将1.000g 钢样中Cr 氧化成Cr 2O 7 2- ,加入25.00ml 0.1000mol/ L FeSO 4标准溶液,然后用0.01800mol/L KMnO 4标准溶液7.00mL 回滴过量的FeSO 4 ,计算钢中Cr 2O 3%。
M (Cr 2O 3) =152.0g/mol15')()(16)O ()(42322====++b c KMnO n Fe n a c Cr n Fe n%737.4%100000.147370.0)(47370.0)(1000.701800.0500.152)O (6)()(5)O ()O (61000.251000.0)()(332443232344=⨯==⨯⨯⨯+⨯=⨯+⨯=⨯⨯=--Cr gCr m Cr m KMnO V KMnO c Cr M Cr m FeSO V FeSO c ω1、0.1000mol/LNH 3⋅H 2O 20.00ml(已知K b (NH 3⋅H 2O)=1.8⨯10-5)用同浓度的HCl 来滴定,计算未滴定前、计量点前半滴、计量点、计量点后半滴溶液pH 值。
选择指示剂并指明指示剂颜色变化。
滴定前: NH 3⋅H 2O11.13pH 87.2103.lg1]OH [lg pOH 103.11.0108.1cK ]OH [335b ==⨯-=-=⨯=⨯⨯==-----计量点前半滴(0.02mL ): NH 3(0.02mL ) + NH 4+ (19.98mL )26.698.190.02lg)108.lg1(14][NH ]NH [lg pK pH NH NH 543aNH 434=+⨯--=+=--+++计量点: NH 4+ (0.05mol/L)28.510lg5.3]H [lg pH 103.521.0108.110c'K K c'K ]H [66514bwa =⨯-=-=⨯=⨯⨯===-+---+ 计量点后:HCl+ NH 4+ (0.02mL HCl )30.4pH 100.540.020.020.1V V c ]H [5HCl HCl =⨯=⨯==-+总突跃范围6.26~4.30;选甲基红作指示剂:黄色→橙色2、0.1000mol/LHAc 20.00ml(已知K a (HAc)=1.8⨯10-5)用同浓度的NaOH 来滴定,计算未滴定前、计量点前半滴、计量点、计量点后半滴溶液pH 值。
选择指示剂并指明指示剂颜色变化。
滴定前:HAc87.2103.lg1]H [lg pH 103.11.0108.1cK ]H [335a =⨯-=-=⨯=⨯⨯==-+--+计量点前半滴(0.02mL ): HAc (0.02mL )+Ac -(19.98mL ) 75.70.0298.19lg108.lg1[HAc]]Ac [lgpK pH NaAcHAc 5-a =+⨯-=+=--计量点: Ac -(0.05mol/L)8.725.28-14pOH -14pH 28.510lg5.3]OH [lg pOH 103.521.0108.110c'K K c'K ]OH [66514awb ====⨯-=-=⨯=⨯⨯===------ 计量点后半滴:NaOH+ Ac -(0.02mL NaOH )70.930.414pH 30.4pOH 100.540.020.020.1V V c ]OH [5NaOH NaOH =-==⨯=⨯==--总突跃范围7.75~9.70;选酚酞作指示剂:无色→粉红色3、0.1000 mol/L 的邻苯二甲酸(H 2A)用0.10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有几个滴定突跃产生? 各计量点时的pH 值为多少?分别选择何种指示剂? 已知pK a1=2.89, pK a2=5.51∵ c·K a1=0.1000 × 10-2.89=10-3.89 > 10-8 c·K a2=0.1000 × 10-5.51=10-6.51 > 10-8 ∴ H 2A 可被滴定两步 ∵ K a1 / K a2 < 104 ∴ H 2A 不可被滴定至HA -∴ 只能得到一个滴定突跃,滴定至A 2- 计量点时:Lmol O H C K O H C c OH b /100.110100.131000.0)()(][551.514244812448------⨯=⨯⨯=⋅=pH=9.00选酚酞作指示剂:无色→粉红色4、称取内含不与酸作用杂质的混合碱样品5.000g ,配成250.00ml 溶液,取出25.00ml ,用0.1000mol ⋅L-1 HCl 滴定,以酚酞作指示剂,用去HCl 14.50ml ,继续用同浓度的HCl滴定,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去HCl 28.30ml ,问试样成份以及每种成份的含量? 已知:M ( NaOH ) = 40.01g/mol M ( Na 2CO 3 ) = 106.0 g/mol M ( NaHCO 3 ) = 84.01 g/mol332NaHCO CO Na )30mL .28(V )50mL .14(V +∴<此混合碱组成为甲酚Θ%74.30%100000.5100.1061050.141000.0%100W00.2500.250M (CV)3CO Na HCl )CO Na (3232=⨯⨯⨯⨯⨯=⨯⨯⨯=-ω%19.23%100000.51001.841050).1430.28(1000.0%100W00.2500.250M (CV)3NaHCO HCl )NaHCO (33=⨯⨯⨯⨯-⨯=⨯⨯⨯=-ω5、某二元酸H 2X(K a1=1.4⨯10-3, K a2=2.0⨯10-6 )1)讨论酸碱滴定KHX 应用什么标准溶液进行直接滴定。
2)如用0.2000mol/L 的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KHX 20.00ml ,计算滴定前pH 值及化学计量点附近突跃三点的pH 值。
3)终点该选用什么作指示剂,终点时溶液颜色如何变化?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不能用作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可用作为酸:HCl 10104.1102.0cK NaOH 10100.22.08314b2862∴<⨯⨯=∴>⨯⨯=-----a cK70.8310.02lg 02.098.19lg pK pH 28.4pH 10100.2104.1K K ]H [6a228.4632a a1=+⨯-=+===⨯⨯⨯==----+计量点前半滴:滴定前:00.10pH 1040.020.020.2000][OH 35.9pH 101000.0100.210][OH 4-65.4614-==⨯===⨯⨯=----计量点后半滴:计量点:选酚酞作指示剂:无色→粉红色6、0.1000 mol/L HCl 滴定Na 2CO 3,有几个滴定突跃产生? 各计量点时的pH 值为多少?分别选择何种指示剂? 已知: H 2CO 3 K a1=4.2×10-7, K a2=5.6×10-118714241114132104.2102.410108.1106.510------⨯=⨯=⨯=⨯=b b K K CO Na4218281101010≈≈>--b b b b K K cK cK ∴应有两个单独突跃 第一计量点:HCO 3-921108.4][-+⨯==a a K K HpH=8.31 选酚酞作指示剂 第二计量点:H 2CO 341103.1102.404.0][7-+⨯=⨯⨯==-a cK HpH=3.89 选甲基橙作指示剂1.用 pH 玻璃电极测定 pH = 5.0 的溶液,其电极电位为 +0.0435V ;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电极电位则为 +0.0145V ,电极的响应斜率每 pH 改变为 58.0mV ,求此未知液的 pH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