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
囊腔型肺癌特征的MSCT研究

64·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6月 第21卷 第06期 总第164期【第一作者】韩高飞,男,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
E-mail:*********************【通讯作者】高 强,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诊断。
E-mail:********************MSCT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ystic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65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UN. 2023, Vol.21, No.06 Total No.164值。
(3)统计分析两组MSCT影像学特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两组MSCT影像学特征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χ-±s)表示,比较两组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采用t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MSCT下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对囊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2.1 两组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比较 肺癌组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长于肺结核组,囊壁最大厚度低于肺结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57;t=4.732;t=3.510,P <0.05),见表1。
2.2 MSCT下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对囊腔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当Youden指数最大值时取最佳截点值,结果显示,MSCT下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诊断囊腔型肺癌的最佳截点值为3.03 cm、2.22 cm、2.36 mm,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下病灶最长径、囊腔最长径、囊壁最大厚度联合诊断的AUC为0.854高于病灶最长径的0.764、囊腔最长径的0.719、囊壁最大厚度的0.69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790;Z=3.508;Z=3.976,P <0.05),见表2,图1。
磁共振医师三基测试试题库含答案

磁共振医师三基测试试题库含答案1、下列绝对禁止行MR检查的是 ( )A、2017年有冠脉支架置入史B、人工耳蜗植入式,行头颅MR检查C、子宫节育环史,行子宫MR检查D、材料未明的心脏起搏器植入史,行头颅MR检查E、人工晶状体植入史,行头颅MR检查答案:D2、MR检查最佳适应症是 ( )A、泌尿系统B、消化系统C、心脏、大血管D、女性盆腔E、中枢神经系统答案:E3、MR水成像技术应用的是A、重T1WI序列B、轻T1WI序列C、轻T2WI序列D、重T2WI序列E、质子加权成像序列答案:D4、MR设备中水冷机的主要作用是( )A、冷却磁场主线圈B、冷却射频接收线圈C、冷却梯度线圈D、冷却射频体线圈E、冷却磁体间内的环境温度答案:C5、SE序列T2加权像中TE最佳选择是( )A、10-15msB、20-40msC、80-120 msD、200-250 msE、260-300 ms6、通常情况下,化学位移出现于:( )A、层面选择方向。
B、相位编码方向。
C、频率编码方面。
D、任意方向。
E、整幅图像的边缘。
答案:C7、颅脑DWI最常用的采集方式是 ( )A、SE/EPIB、GRE/EPIC、TSE/EPID、FLAIR/EPIE、FSE/EPI答案:A8、与频率选择脂肪抑制序列相比,STIR序列的优点在于( )A、脂肪抑制的选择性高B、扫描时间较短C、场强依赖性低,对磁场均匀性的要求也低D、用于增强扫描可增加强化效果E、较小的FOV扫描可取得很好的脂肪抑制效果答案:C9、内耳水成像常采用 ( )A、T1WIB、T1-FFEC、3D 重T2序列D、3D TOF MRAE、FLAIR答案:C10、双回波SE序列获得的图像是 ( )A、PD、T2WIB、PD、T1WIC、T1WI、T2WID、都是T2WIE、都是T1WI11、下列那一项不是脂肪肝的CT表现:( )A、肝脏密度降低,重症可呈负值B、肝脏密度低于脾脏C、肝内血管影模糊或相对高密度D、增强扫描可见血管变形或移位E、局灶性脂肪侵润周围可见正常肝脏答案:D12、LI-RADS中,肝动脉晚期指 ( )A、门静脉已充填,肝静脉未充填B、肝动脉已充填,门静脉未充填C、肝动脉已充填,肝静脉未充填D、门静脉已充填,肝静脉已充填E、以上说法均错误答案:A13、鼻咽癌分期首选影像检查是 ( )A、彩色多普勒超声B、PET/CTC、增强MRID、增强CTE、CT答案:C14、安装射频屏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止射频脉冲对邻近的精密仪器产生干扰B、防止外界射频脉冲对磁共振信号干扰C、防止射频脉冲对邻近的信号干扰和外界射频脉冲对磁共振信号干扰D、防止主磁场干扰相控阵线圈E、安装射频屏蔽,以避免磁体间内外的设备互相干扰答案:D15、面神经走行于 ( )A、脚间窝B、内听道C、麦氏腔D、舌下神经管E、颈静脉球16、MR造影剂的增强机理为 ( )A、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直接成像B、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成像C、增加了氢质子的个数D、减少了氢质子的浓度E、增加了水的比重答案:B17、CT图像后处理方法不包括( )A、MIPB、SSDC、VRTD、CTVEE、SEQCT答案:E18、下列颅神经中,走行于颈静脉孔的是 ( )A、三叉神经B、前庭神经C、面神经D、副神经E、嗅神经答案:D19、新技术“无对比剂灌注”指A、DWIB、MRSC、多期T1WID、ASLE、DTI答案:D20、关于MR增强扫描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肝脏,乳腺等的MR平扫后做常规增强扫描对发现病灶,特别是检出小病灶和对病灶进行定性诊断能提供较为可靠地依据。
气管支气管疾病的影像学

X 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模糊、集拢和排列紊乱,可见 “双轨征”或蜂窝状阴影。
继发感染时可见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边 缘模糊,囊状阴影内可见液平。
10% 病人胸片无异常,需经支气管造影或 C T 检查发现。
支气管造影可以确诊支气管扩张的存在,并显 示其大体病理类型和分布范围。
诊断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根据异物吸入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诊 断不难。气管内金属异物有时需与食道 异物区别,要点为气管异物位于气道的 透明阴影内,而食道异物偏后。对于密 度较低异物, CT 优于 X 线。
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 tis
病理与临床
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肺组织的 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和气喘为 三大主要症状,好发于中老年,冬季常 见。临床诊断标准为:慢性咳嗽、咳痰 、连续 2 年,每年 2 个月以上;或一年 内有连续咳嗽,咳痰 3 个月以上可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X 线表现
不透 X 线的异物可显示其形态、大小和 停留部位。
密度较低异物可通过高千伏正位、斜位 摄片或断层显示气柱的不连续。
纵隔摆动。 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
不张。
CT 表现
可显示高密度异物、 X 线平片不能显示 的密度较低异物。
由此引起的继发性病变,如阻塞性肺炎 、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CT 表现
病例同前。 小叶中央 型肺气肿 ,左上肺 广泛 纤维 化陈旧病 灶。
CT 表现
病例同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下肺渗 出病灶。
慢支肺气肿 合并肺动脉 高压、肺源 性心脏病。 右下肺动脉 干增粗、右 心室增大。
囊腔类肺癌的MSCT影像表现及相关病理研究进展

3近年来,由于多排螺旋C T(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薄层重建和HRCT 的广泛应用以及健康普查,对囊腔类肺癌有了一定的认识。
M S C T 检查及各种后处理技术已成为肺癌筛查的主要影像检查手段[1]。
MSCT 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从冠状位、矢状位等任意角度、方向观察病灶。
多排螺旋CT 相较其他常规CT 而言,能更全面、有效地显示囊腔样肺癌的征象。
1 病因到目前为止,囊腔类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有学者认为[2-4],囊腔类肺癌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有吸烟史或者肺部原先存在有肺气肿及肺大疱,有的患者以前有过恶性肿瘤史。
Stoloff 等[5]指出,肺部原先存在有肺气肿、肺大疱的患者比那些没有的更容易患肿瘤,前者的风险是后者的32倍甚至更高,肺气肿、肺大疱是囊腔类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对于长期吸烟、以前发生过恶性肿瘤患者以及CT 影像上有肺气肿、肺大疱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应该着重观察,此类患者均容易发生囊腔类肺癌。
2 定义目前国、内外没有统一定义标准。
L a n 等[6]学者定义为“薄壁囊腔型肺癌”,有学者[7]根据形态定义为“薄壁空洞型肺癌”,Farooqi 等[8]定义为“含囊腔的肺癌”。
囊腔类肺癌的特点是在肿瘤内部或者边缘有含气透亮影,但在影像上含气透亮影可以是空洞、空腔,也可以是囊腔。
而该类肺癌,它的含气腔隙可以在已有的肺大泡等空腔结构上发生,也可以继发于实性或亚实性结节,所以将其定义为囊腔更标准,不仅能反映出这种特殊类型肺癌多样的形态学,也能反映出其复杂的病理机制3 分型3.1 形态学分型D a i s u k e 等[9]将该类肺癌分为3型,I 型是结节或肿块位于囊腔外;I I 型是结节或肿块位于囊腔内;I I I 型是囊腔壁不均匀增厚。
2015年Mascalchi 等[3]人基于此开发了一种新的系统来对囊性肺癌进行总体分类,他们新增了I V 型即多囊囊腔伴有或不伴有实性成分,又称M a r i o 分型。
MSCT薄层增强扫描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G a s t r o e n t e r a l C l i n N o r t h A m, 2 0 1 1 , 4 0 ( 1 ) : 1 - 1 0 .
3 . 4 转移瘤 肾上腺是转移瘤 的好发部位 , 可单侧 或 双侧 发病 , 常 为双 侧 。最 常见 原 发肿瘤 为 肺癌 , 其 次 为乳 腺 癌 、 甲状 腺 癌 、 结肠癌 、 胰腺癌等 , 其C T征 象 除具 有一 般 恶性 肿 瘤 的特 点 外 , 肿 瘤 多 数双 侧 生
分 有包 膜 。
长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原发肿瘤当合并单侧 肾上腺 占位时, 并非都是转移瘤 , 需排除肾上腺原发肿瘤。 3 . 5 髓 样脂 肪 瘤 是 一种 临床 少 见的 良性 肿 瘤 , 可 见 于任何年 龄 , 无性别差 异 , 通常 为单侧性 , 少 数 ( 1 0 %) 为双侧性。 病理 : 肿瘤含有丰富成熟的髓质成 分与脂肪组织 , 本组 4例 , 平扫为类 圆形 占位 , 边 界清晰 , 肿块以脂肪密度为主 , C T 值< 一 4 0 H U , 内可 见少许 条索状软组织密度灶 , 增强后脂肪成份无强 化, 软 组 织 成份 中度 强化 。肾 上腺 肿 块 内含 有 明显 量 成熟 的脂 肪组 织 是 肾上腺髓 样脂 肪 瘤 的特征 。 3 . 6 囊 肿 易 于诊 断 , 肿块 密度 均 匀 , 边界 清 楚 , 呈 囊 状水 样 密度 , 壁 薄规则 , 增 强无 强化 。 本组病例 C T 诊 断总体符合率较高, M S C T在 肾 上腺肿 瘤诊 断上 有 重要 价值 , 通过 MP R可 以显著 提 高其定位诊断准确率 ; 通过分析 C T表现 、 增强特点 及 临床 资 料 能做 出一定 的鉴别 诊 断 , 特别 是 可 以初 步 区分肿 瘤 的 良恶性 。 MS C T薄层 增 强扫 描 , 对常 见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肺癌影像学表现PPT

早期中央型肺癌的X线表现
1.无异常:痰细胞学、纤支镜检查; 2.局限性肺气肿:呼气相较好; 3.阻塞性粘液嵌塞:远端粘液堵塞,呈 棒状或分支状阴影; 4.阻塞性肺炎:早期最常见表现。 5.肺不张:息肉型易致; 6.肺不张合并阻塞性肺炎 7.单侧肺门阴影增大
左阻塞性肺气肿(左 上叶中央型鳞癌)
同上病例,鳞癌
周围型肺癌
局部形成一连接肿块与胸膜之间小三角状凹陷。 (6)增强扫描:有3种表现
①病灶均匀强化,见于较小的肿瘤②外围强 化,多见于3~4.5cm较大病灶;③不均匀强化, 表现为结节状强化。 3、 肺癌的转移 (1)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2)直接侵
犯 邻近器官。 ①侵犯纵隔 ②侵犯胸膜及胸壁。 (3)远处转移:肺癌可转移到脑、肝、肾上 腺、肾脏、骨等。
隐性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较多见,多为鳞癌;
梁裳缇37例中32例(94%)中央型,1983;
白友贤38例35例(92%)中央型;34例为 鳞癌。
诊断方法:纤支镜、痰细胞学; X线:斜位分层有价值,重视不够 管壁不规则、管腔变窄、腔内息肉。
肺癌早期X线诊断
早期中央型肺癌
(2.术前无放射治疗或局部抗癌治疗; 3.不论组织学类型(不包括腺性囊样癌、 圆柱癌等低度恶性肿瘤)。
左鳞癌
周围型肺癌
表现为肺野内软组织肿块影。 (1)形态: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2)边缘:多为不规则,有分叶切迹,可见 小棘突和短毛刺征。 (3)密度:可均匀一致,亦可有空泡征或密 度坏死区,钙化少见。
(4)癌性空洞:偏心性空洞、内壁凹凸不平、 壁结节。 (5)胸膜凹陷征:因肿瘤内疤痕形成,牵拉
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定义:发生于叶及以上支气管,或 起源于段级但已累及叶支气管者。
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腺瘤及囊腺癌的诊断价值

胰腺囊性肿瘤 主要包括浆液性囊腺瘤、 黏液性 囊性肿瘤 ( 中包 括黏液性 囊腺 瘤 、 液性囊 腺癌 ) 其 黏 、
导管 内乳 头状 黏液 性肿 瘤 , 占整 个胰 腺 囊性 肿 瘤 的 9%。其中前两种临 床相 对较 常见 。Cm an 0 o pgo等 于 17 98年将胰腺囊腺瘤分类 为浆液性 囊腺瘤 与黏液
壁结节及分隔强化 , 其中 4例伴肝脏转移及 1 例伴邻近血管受侵征象。结论 MS T能很好 显示胰腺囊腺 瘤及囊 C 腺癌 内部结构及邻近脏器 、 血管受 累改变 , 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 胰腺 ; 浆液性囊腺瘤 ; 黏液性囊腺瘤 ; 黏液性囊腺癌 ; 体层 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7 5 9 R 3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0 —6 X 2 1 )70 6 - 1 22 6 (0 0 4 - 40 0 0 2
山东医药 2 1 年第 5 卷第 4 期 00 0 7
多层 螺旋 C T对 胰 腺囊 腺瘤 及囊 腺癌 的 诊 断价值
殷小 平 , 梁广 路 , 田 笑 。 翔伟 , 庆生 赵 杨
( 北大 学附属 医院 , 河 河北 保定 0 10 ) 700
摘要 : 目的 分析胰腺囊 腺瘤及囊腺癌的 M C S T表现 , 提高其诊 断水平。方法
性 囊腺 瘤 , 常认 为 其起 源 于胰 腺 大导 管 的上 皮细 通
s、 )静脉期(0 6 及平衡期 (2 1 ) 5 — 0s ) 10~ 8 s增强扫 0 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髂嵴水平。静脉期行后处理 重建 , 采用多平 面重组 ( P 、 M R)薄层 最大 密度投影 重 建 ( P 和容积成 像 ( R) MI) V 等。
h扫描前 口服 80~100m 温 水 以充盈 胃肠 道 , , 0 0 l 并 训练呼 吸 , 扫描在屏气 下完成 。增 强扫描时 采用 非离
气管支气管树腺样囊性癌MSCT表现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t o : Z h a o x i a n g Y E ; E — ma i l : y e z h a o x i a n g @1 6 3 . c o m De p a r t me n t o f R a d i o l o g y , T i a n j i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C a n c e r I n s t i t u t e a n d H o s p i t a l , Na t i o n a l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C a n c e r , T i a n j i n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 nc a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h e r a p y , T i a n j i n 3 0 0 0 6 0 , C h i n a .
t h e t r a c h e a i n s e v e n c a s e s , i n t h e s e g me n t a l a n d a b o v e s e g me n t a l b r o n c h i i n 1 0 c a s e s , i n t h e p e r i p h e r a l l u n g i n t wo c a s e s . I n t r a — a n d e x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李绪斌,叶兆祥(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摘要目的:探讨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 SCT表现。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
结果:5例均主要表现为腔内宽基底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其中3例伴腔外累及。
5例中发生于胸段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2例,其中1例累及气管隆突和左主支气管开口。
肿瘤形态均不规则,多平面重组冠状位显示肿瘤沿管壁生长,长径大于横径,最大长径1.8~5.5cm,平均3.4cm,伴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
肿瘤平扫密度尚均匀,瘤内未见钙化,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1例伴有右肺门和纵隔肿大淋巴结。
所有患者均未见胸腔积液。
结论: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MSCT 能够准确反映ACC的生长方式及腔内外生长、管壁浸润增厚等特性。
关键词气管肿瘤;腺样囊性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81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11)05065403MSCT featur es of tr acheal adenoid cystic car cinomaLI Xu bin,Y E Zha o xia ngDepa rtment of Rad iology,T ianj in Medical University Ca ncer I nstitute a nd H osp ita l;K ey La bor ator y of Cancer P r e vention a nd Ther a py,T ianj in300060,P.R.ChinaAbstr 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 SCT features of tr acheal adenoid cyst ic car cinoma(ACC).Methods:MSCT manifestations of5cases with tr acheal adenoid cyst ic carcinoma confir med by pathology were reviewed r et rospectively.All patients under went plain and cont rast enhanced MSCT before sur ger y.Results:All lesions mainly manifested as intra lu minal tumors with br oad subst ratum and3t umors manifest ed as intra and extr a luminal growt h pattern.The tumor loca ted at t horacic tr achea in3patients and at r ight pr incipa l bronchus in2patients.All lesions infiltr ated along the tracheal walls with irr egular shape,ill defined ma rgin,homogenous low attenuation without calcification on plain MSCT scan and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on cont rast enhanced MSCT scan.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displayed that t he mean maximum long axis of the lesions was3.4cm(r ange, 1.8to5.5cm).The tumor s infiltrat ed along the t racheal walls with thickness and narr owness.Enlar ged right hilar and mediastinal lymph nodes wer e seen in1patient.P leural effusion was not seen.Conclusion:Trache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has cer tain MSCT char acter istics.MSCT with MPR can display clear ly the gr owth patter n and some invasive cha racteristics of ACC including extr aluminal extension and infiltrat ive wall thickening.Key words T racheal tumor;Adenoid cyst ic ca rcinoma;Tomogr aphy,X r ay computed气管原发恶性肿瘤临床较为罕见,发病率低于0.0002%,而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是仅次于鳞状细胞癌的气管原发恶性肿瘤[1]。
本病恶性程度低,远处转移晚,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术前MSCT检查对ACC 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方案的选择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2]。
笔者收集本院2008年1月~ 2010年6月期间行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作者简介李绪斌(),男,山东省莱州市人,博士,医师,主要从事胸部影像诊断工作的原发性气管ACC患者5例,分析总结其MSCT 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术前影像诊断水平。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期间行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气管ACC 5例,其中男例,女例,患者年龄3~6岁,中位年龄53岁。
以咳嗽、咳痰症状就诊例,以胸闷气短就诊3例,其中例伴有声音嘶哑。
病程数天65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第21卷第5期J M ed Im aging Vol.21No.52011 :19794189214至数月不等。
1.2检查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16层螺旋CT 扫描仪。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MSCT 平扫和增强扫描。
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顶,屏气扫描。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80mA,螺距为1,层厚、层间距均为5mm 。
增强扫描时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70mgI/ml),剂量1.5~2.0ml/kg,注射速率3.0ml/s 。
所有患者薄层扫描后均行常规冠状面和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重建间隔为3mm 。
1.3图像分析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胸组放射诊断医师对所有患者的胸部MSCT 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主要包括:肿瘤的生长部位、大小(测量肿瘤的最大长径)、形态、边缘、密度、强化方式、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
意见不一致时,两者共同讨论决定。
2结果5例均表现为腔内宽基底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其中3例伴腔外侵犯。
5例中发生于胸段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2例,其中1例累及气管隆突和左主支气管开口(图1)。
肿瘤形态均不规则,MPR 冠状位显示肿瘤沿管壁生长,长径大于横径(图1,2),最大长径1.8~5.5cm,平均3.4cm,伴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
肿瘤平扫密度尚均匀,瘤内未见钙化,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图1,2)。
1例伴有右肺门和纵隔肿大淋巴结。
所有患者均未见胸腔积液。
图1右主支气管ACC 图1A MSCT 平扫纵隔窗示右主支气管后壁结节状宽基底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左主支气管开口后壁增厚图1B 增强扫描纵隔窗示肿块不均匀强化图1C平扫冠状位MPR 纵隔窗示肿块呈宽基底与右主支气管壁相贴,伴管壁增厚图1D平扫冠状位MPR 纵隔窗示肿块呈梭形生长,同时累及气管、气管隆突及左主气管开口,伴管腔狭窄图2气管ACC图2AMSCT 平扫纵隔窗示气管左后外壁宽基底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尚均匀,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图2B增强扫描纵隔窗示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图2C增强扫描冠状位MPR 纵隔窗示肿瘤呈宽基底与气管壁相贴,伴管壁增厚,肿瘤长径大于横径,明显不均匀强化图2D增强扫描矢状位MPR 纵隔窗示肿瘤呈宽基底与气管壁相贴,伴管壁增厚,肿瘤形态不规则,明显不均匀强化3讨论气管ACC 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起源于气管粘膜腺体或粘膜下腺体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气管、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及其以下支气管少见[3]。
本病多见于40~50岁的老年人,发病率无性别差异[4],咯血、干咳、呼吸困难、胸痛和体重减轻为主要临床症状,病程数周至1年不等[5]。
本组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龄38~69岁,中位年龄53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例,胸闷、气短就诊3例,其中例伴有声音嘶哑。
所有患者病程数天至数月不等。
5例患者中肿瘤发生于胸段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2例,其中1例同时累及气管隆突和左主支气管开口。
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男性患者居多,与文献报道略有差异,考虑与样本例数较少有关。
由于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因此,早期行MSCT 检查和三维成像对避免本病的误诊及漏诊十分重要[2]。
气管ACC 的主要MSCT 征象包括[6]:肿瘤沿气管粘膜下延伸,呈腔内息肉样或宽基底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沿管壁梭形生长,肿块长径一般大于横径,受累管壁呈弥漫或全周增厚,伴管腔不同程度狭窄,肿瘤可同时侵犯腔内外,形成腔内外软组织肿块。
MS T 平扫病灶密度均匀,呈软组织密度,瘤655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第21卷第5期J M ed Imagin g Vol.21No.520111C内钙化罕见[6]。
增强后病灶呈不同程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值较平扫增加约25~49H U[7]。
本组病例肿瘤均为宽基底与管壁相贴的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形态不规则。
MSCT MPR冠状位重建清晰显示肿瘤沿管壁生长,长径大于横径,肿瘤最大长径1.8~5.5cm,平均3.4cm,均伴有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
其中3例肿瘤伴有腔外侵犯,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模糊。
MPR冠状位重建可较准确地反映ACC的生长方式,利于病变的显示、准确定位、评估管腔内外受累情况及手术方案的制定[8]。
本组病例MSCT平扫肿瘤密度尚均匀,瘤内未见钙化,增强后不均匀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