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每日一练(2014.4.12)
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试题及答案

1、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时,下述哪些说法不正确0.5分A.一般从小剂量开始B.达到最佳有效量后维持6~8周逐渐停药C.停药过程不应少于2周,以防症状反跳D.根据临床特点选用适当药物E.合并β-受体阻滞剂时,应考虑有无哮喘史等禁忌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一般要求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到最佳有效治疗量后维持2~6周逐渐停药,停药过程不应少于2周,以防症状反跳。
2、关于适应性障碍临床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0.5分A.无明显的苦恼B.情绪与行为异常多在应激源发生后3个月内出现C.社会功能无明显受损D.应激源消失后,症状持续不超过6个月E.精神病性症状常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适应性障碍的主要临床特点为:①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②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精神障碍的出现起着重要的作用;③以抑郁、焦虑、烦恼、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且有行为方面的退缩或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但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④精神障碍一般发生于心理社会刺激发生后的1~3个月内,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半年;⑤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经过个体的调整形成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
3、某抑郁症患者,60岁。
近1个月来,情绪抑郁,悲观厌世,大便秘结,整日卧床,有心悸。
查体:血压90/60mmHg,心电图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首选药物0.5分A.米帕明B.氯米帕明C.多虑平D.帕罗西汀E.阿米替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此题是考查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患者为60岁的老年男性,血压偏低,心电图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因此尽量避免使用对心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在提供的选项中,米帕明、氯米帕明、多虑平及阿米替林均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尽管其疗效肯定,但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容易引起低血压,传导阻滞和心率减慢等。
而帕罗西汀对心脏毒副作用小,因而可以考虑使用。
4、王某,男,32岁。
毒理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第一章:A型题(1×30)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C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A.剂量B.作用时间C.毒性D.蓄积作用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A. 尿中δ-ALA的含量B. 中度铅中毒C. 动物死亡D. 持续性肌肉松弛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A.LD100 B.LD50 C.LD01D.LD0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 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1、.LOAEL指的是__B_____。
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3、( D )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卫生资格《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必做习题及答案

卫生资格《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必做习题及答案卫生资格《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必做习题及答案A1题型1.杂环胺致癌的主要靶器官为A.食道B.口腔C.胃D.肝E.肾【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资料表明,杂环胺可能与胃癌、乳腺癌、直肠癌和胰腺癌有显著关系,此外也有研究表明杂环胺和结肠癌、前列腺癌有关,而在本题的五个选项中,C最为合适。
2.适宜于用气管注射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B.可吸人颗粒物C.二氧化氮D.苯E.氯气【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毒理学常用的染毒方式有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注射方式。
在经呼吸道染毒中,一般有吸人染毒(静式、动式)和气管注入的方式,对于气态物质,一般采用吸人染毒的方式,而对于固体或者液体,由于吸人无法完成且不易确定暴露量,因此采用气管注人。
上述答案中,A、C、E均为气体,D虽为液体,但是挥发度高,可等同于气体,只有B为固体,所以答案为B。
3.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量【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指能引起所观察的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
答案中的A、B、D、E都给出了具体的损伤指标,所以答案具有等同性,一个正确,全部正确。
只有C没有具体说明是哪种类型的损伤,具有概括性,所以答案为C。
4.LD50与急性毒性评价的关系是A.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B.1/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正比C.LD50值与急性剂量成反比D.LD50值与急性毒性大小成反比E.LD50值与染毒性剂量成正比【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LD50是半数致死剂量,也就是引起动物群体中一半动物死亡的剂量。
LD50数值越小,表明需要较少的该物质就可引起一半动物死亡,则表示这种物质的急性毒性较大。
因此选项中A与事实相反;B:一般急性毒性评价不采用1/LD50;C:LD50值与剂量无关,这两个指标都是由化学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E:LD50值与染毒剂量无关,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所以D为正确答案。
慢性病防治试题(附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慢性病综合防治技能比武理论考试试卷单位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A.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全球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年龄在65岁以上C.遗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D.几乎在所有国家中有10%~3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5.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下列哪个时间内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A.3个月B.半年C.1年D.2年6.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A.辖区内18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辖区内18岁及以上各类高血压患者D.辖区内35岁及以上各类高血压患者精心整理7.下列哪一项是慢性病的三级防治策略()A.康复训练B.全民健身运动C.制定控烟政策D.中小学生体质测定8.以下指标中,分母为某时期内的暴露人口数的指标是()A.病死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死亡率9.下列哪类患者不需要进行慢性病报卡()A当年在上海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B新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例,在本院进行术后放化疗的患者C半个月前脑卒中发病进入本院,又再次发病的患者D第二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10.11.A.12.A.C.13.A.B.C.D.14.A.B.C.D.15.A.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B.BMI=体重(斤)/[身高(米)]2C.BMI=体重(公斤)/[身高(厘米)]2D.BMI=体重(斤)/[身高(厘米)]216.下列哪个疾病不属于慢性病监测需要报卡的范围()A.高血压B.糖尿病C.脑卒中D.恶性肿瘤17.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标是()6.1mmol/L18.不得作为脑卒中病例(脑栓塞除外)诊断依据的是()A.脑电图B.血清酶C.CTD.神经科医生检查.19.我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每天膳食烹调油、食盐摄人量为()A.20~25g、≤5gB.25~30g、≤6gC.25~30g、≤8gD.30~40g、≤8g20.慢性病医生报告日期与患者首次确诊日期的关系正确的是()A.不得超过1天B.不得超过7天C.不得超过30天D.无严格限制21.2型糖尿病血压控制目标为()A.<120/80B.<130/80C.<140/90D.<130/9022.一死者15年前被诊断为哮喘,10年前被诊断为慢支,5年前被诊断为肺气肿,近日因肺源性心脏病入院,死亡,根本死因编码()A.J43.9B.J45.9C.J44.8D.J4223.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群体评估采用年度____血糖监测值。
有关毒理学试题及答案高中

有关毒理学试题及答案高中1. 毒理学的定义是什么?2. 列举三种常见的有毒物质,并简要说明它们对人体的影响。
3. 解释什么是剂量-反应关系。
4. 描述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的区别。
5. 什么是半数致死剂量(LD50)?6. 描述毒物的代谢过程。
7. 列举并解释毒理学中的几种主要的毒作用机制。
8.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9. 简述环境毒理学的重要性。
10. 列举至少两种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答案1.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尤其是人类)的有害影响及其机制的科学。
2. 三种常见的有毒物质包括:- 铅:长期暴露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影响儿童智力发展。
- 砷:长期暴露可引起皮肤病变、心血管疾病等。
- 甲醛:吸入可导致呼吸道刺激,长期暴露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3. 剂量-反应关系指的是化学物质的剂量与其引起的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剂量越大,反应越强烈。
4. 急性毒性是指在短时间内暴露于高剂量化学物质后引起的毒性反应,而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暴露于低剂量化学物质后逐渐显现的毒性效应。
5. 半数致死剂量(LD50)是指能够导致一半测试动物死亡的化学物质剂量。
6. 毒物的代谢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阶段。
7. 毒理学中的几种主要毒作用机制包括:- 抑制酶活性- 干扰细胞信号传导- 损伤细胞结构- 引起氧化应激8. 生物放大作用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导致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显著增加的现象。
9. 环境毒理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10. 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包括:-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
- 改善工作环境,确保良好的通风。
结束语通过这份试题,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对毒理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到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学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毒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
毒理学试题与答案解析

食品毒理学试题第一、二章第一章:A型题(1×30)1.关于半数致死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C )A.半数致死剂量是一个统计学数值,能够全面反映外源化学物的毒性特征B.半数致死剂量只与毒物本身和实验动物有关C.半数致死剂量越大,表示毒物毒性越弱D.表示半数致死剂量时,必须注明染毒时间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慢性毒性试验一般连续染毒为3个月B.亚慢性毒性试验应连续染毒3周C.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2周D.急性毒性试验应选用初断乳的动物3、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 D )A.剂量B.作用时间C.毒性D.蓄积作用4、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B )A. 尿中δ-ALA的含量B. 中度铅中毒C. 动物死亡D. 持续性肌肉松弛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6、.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__B____。
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 B.化学分析 C.流行病学调查 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1、.LOAEL指的是__B_____。
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 A.慢性阈剂量 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最大耐受量 D.最大无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3、( D )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亚慢性毒性作用

Page 43
研究方法
观察指标
一般观察:动物体重
重要的且敏感、客观的指标,反映生长发育及一般状态的影
响
受试组动物体重增长比对照组低 10%,提示是由受试物引起 的毒效应
各组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则可以肯定是一种毒性效应
直接体重、增长重量、体重百分增长率
Page 44
研究方法
观察指标
可基本确定外源化学物的NOAEL
Page 29
基本概念
慢性毒性试验
实验动物或人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外源 化学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一般 2年,对大鼠
相当于终生染毒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一般只有必要时 才做 现在慢性多为 2年,除非致癌试验,没有必要 进行更长时间的染毒
Page 30
Page 40
58
研究方法
观察指标(慢性)
以亚慢性毒性实验所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
官为基础,优先其筛选出来的敏感或特异 性指标 组织病理学检查非常重要,必不可少 迟发、可逆性,停止染毒后1-2月
Page 41
研究方法
观察指标
检查项目
一般观察 实验室指标 系统尸解
组织病理学
给药容积根据染毒途径和实验动物
经口:20ml/kg(空腹动物)
经皮:2ml/kg
静脉:1ml/kg(5min以上)
Page 37
基本原则-剂量选择与分组
非常重要,最困难,要得到准确的剂量反应关 系,充分观察毒作用 至少3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
高剂量组应能引起明显的毒性或少量动物的死
设计正式实验的剂量和分组
根据类似试验所选的LD50计算方法确定剂量组数
食品毒理学习题集(含答案)(精华版王心如广东药学院)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毒理学基础习题集1 第一章绪论【 A 型题】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DA .核素B .细菌C. 病毒D .各种化学物质2.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CA .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 •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 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 •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DA .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 •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 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 .以上都是【 B 型题】【名词解释】1. 毒理学2. 现代毒理学3. 卫生毒理学4. 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 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 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 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 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5. 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 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 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A 型题】1. 毒物是 DA .对大鼠经口LD50 > 500mg/kg体重的物质B .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 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 LD50 的概念是 DA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 .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C •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D .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3. LD50 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CA . LD50 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 . LD50 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 . LD50 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 . LD50 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4. 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BA . LD100B. LD50C. LD01D. LD05. 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6. 毒性的上限指标有BA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B .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 •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D •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7. 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A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 .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 .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8. 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DA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B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C .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D .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9. 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BA .绝对致死剂量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B .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 .以上都是10. 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A .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 .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 .半数致死剂量(LD50 )11. 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BA .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 .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 .半数致死剂量(LD50 )12. 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A .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 .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 .半数致死剂量(LD50 )13. 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DA .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 .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 .半数致死剂量(LD50 )14. 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DA .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 .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 .半数致死剂量(LD50 )15•对LD50描述错误..的是DA .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 .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D .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正比16. 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A .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B .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C .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D .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17. 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D (错误)选C A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B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只供学习与交流18. 急性毒作用带为AA. 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 .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 .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 .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9. 慢性毒作用带为CA. 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 .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 .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 .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0. 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EA. LD50B . LD0C. LD01E. LD10021. 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BA. LD50B . LD0C. LD01D . LD10022. 对LD50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B .又称致死中量C .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正比D .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23. 慢性毒作用带为CA .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B .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C .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D .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24. 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BA .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B .病变性质相同C .病变性质各有不同D .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DA.直线型曲线B .抛物线型曲线C .对称S状曲线D .非对称S状曲线26.S-曲线的特点是AA. 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 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C. 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 •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 B 型题】27~30 题A 效应B 反应C 剂量—效应(反应)关系D 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E 剂量反应曲线27. 用CCl4 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GPT 升高,CCl4 所发生的GPT 改变为A28. CCl4 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 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B29. 随着CCl4 染毒剂量的增高GPT 显著增高C30. 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D【名词解释】1. 毒物2. biomarker3. medianlethaldose4. hypersensibility5. hormesis6. Zch7. 靶器官8. 毒性9. 阈剂量10. 最大无作用剂量11. 剂量-效应关系12. 剂量- 反应关系13. 危险度14. 危害性15. 安全性【问答题】1. 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2. 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3. 为什么把毒效应谱看成连续谱?4. 绘制一条典型的剂量-反应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每日一练(2014.4.1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1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
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
1、根据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可达年龄,一般可将健康状况分为()。
A.健康型、亚健康型、疾病型
B.健康型、自创危险因素型、历史危险因素型、少量危险型
C.健康型、存在危险型、极危险型
D.健康型、不健康型
E.以上均不是
2、在成瘾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在哪一阶段进行戒除,成瘾者会产生强烈的讥拒心理()。
A.诱导阶段
B.形成阶段
C.巩固阶段
D.衰竭阶段
E.以上都不是
3、最大呼气末,肺存有的气量的是()。
A.功能残气量
B.残气量
C.深吸气量
D.补呼气量
E.肺总容量
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将丙氨酸分子中氨基转给()。
A.丙二酸
B.α-酮戊二酸
C.天冬氨酸
D.乙酰乙酸
E.乳酸
5、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每分钟每侧肾生成的原尿量
B.每分钟两肾生成的滤液量
C.每分钟每侧肾脏血浆滤过容量
D.每分钟每侧肾脏生成肾量
E.每分钟两侧肾生成终尿量
6、对肉、鱼类蛋白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量10~20%
B.生物学价值很高
C.含人体需要的各种必需氨基酸
D.构成模式与合成人体蛋白和弹性蛋白
E.肌肉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
7、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最关键指标是()。
A.接种副反应发生率
B.接种的安全性评价
C.接种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评价
D.接种的临床效果评价
E.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和免疫学评价
8、由谷氨酸脱羧而来()。
A.γ-氨基丁酸
B.组胺
C.5-羟色胺
D.牛磺酸
E.多胺
9、疟疾的传播途径是()。
A.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B.昆虫媒介传播
C.直接接触传播
D.空气传播
E.以上都不是
10、流行病学中的“分布”中()。
A.一个经常变动的过程
B.相对稳定的过程
C.一个不受社会和自然条件影响的过程
D.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E.一个仅受致病因子、人群特征影响的过程
11、参加磷脂合成的核苷酸主要是()。
A.AMP
B.GTP
C.CTP
D.UDP
E.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