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线圈压紧力计算

合集下载

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1 .电压计算公式(1).Y 丫0型U相=U线/ V 3相=1线(2).△ 型U 相=U线I相=1线/ V 3欲心直径的估算D=K K——经验系数(一般取52〜57)P——每柱容量(P=Se/3)通过查表:得AC铁心的截面面积3 .低压线圈匝数计算(1).初算每匝的电压Et' Et ' =BX At/450-B磁通密度(通常为17.1〜17.5)(2).初算低压线圈匝数Wd Wd‘ =1相/Et '相-----低压线圈相电压按照公式计算低压线圈匝数Wd不一定是整数,若舍去小数位时,磁通密度B将比初算Et时大,若进位为整数匝时,磁通密度B将比初算Et时小。

(3).确定每匝的电压Et Et=U相/ Wd式中:Et值算至小数点后三位(4).磁通密度的计算B=450Et /At=Et XI05 / 222 怒式中:B的单位为千高斯(5).磁通的计算少m=450Et式中:少m的单位为千线4 .高压线圈匝数计算(1).首选计算最大和最小分接相电压=U相X (1 ±5%)(2).根据分接电压计算分接匝数WG仁U相/Et U相----高压额定相电压W G仁U相/Et U相----高压最大分接相电压W G2=U相/Et U 相----高压最小分接相电压(WG1、W G1、W G2都取整数匝)(3).电压校核根据匝数WG1计算计算电压U相'<0.25%最大或最小分接电压的计算公式同上 5 .低压层式线圈的导线选择(1).选用导线时应注意宽厚比:层式为1.5〜3(2).导线截面积的计算A=I相/ J I相---低压相位电流A-----导线截面积J——电流密度(电流密度一般取2.3~2.5)#由导线截面积A查得导线宽度和厚度(指带绝缘的)(3).一般来说容量在630KVA以下线圈形式用双层式。

一般来说容量在2000KVA〜630KV A线圈形式用单层式。

变压器计算公式

变压器计算公式

变压器计算公式变压器是一种电力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压转换为更高或更低的电压。

它也可以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变压器的计算公式代表了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性能的参数,它是实现恒定电压转换和改善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基础。

1.压器电压转换比计算公式变压器电压转换比称为变压器的转换比。

它是由设计时指定的输入电压(短名为Vi)除以输出电压(Vo)所得到的商数,即:转换比 (K) = Vi / Vo2.压器电阻比计算公式变压器的电阻比是由主报纸(R1)、辅报纸(R2)的比值所得的,即:电阻比 (Kr) = R1 / R23.压器线圈比计算公式变压器的线圈比(Ks)是由主报纸(N1)、辅报纸(N2)的比值所得,即:线比 (Ks) = N1 / N24.压器因数计算公式变压器因数是对变压器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其表达式为:转换因数 (TF) = Po / Pi其中,Po是变压器输出功率,Pi是变压器输入功率。

5.压器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变压器的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是由变压器的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之间的比值,其表达式为:功率因数 = P / S变压器的功率因数越高,表明该变压器在传输电力时,损耗越低。

6.压器磁铁通路比计算公式变压器的磁铁通路比(KT)是由磁铁的面积(A)、电感(L)的比值所得,其表达式为:磁铁通路比(KT) = A / L磁铁通路比越大,表明变压器的电感越小,因而提高了设备的效率。

以上就是变压器计算公式的介绍,变压器的性能参数除了上述参数之外,还包括容量、效率、损耗等,变压器性能参数的正确计算,是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以及提高变压器效率的关键。

变压器的计算公式还包括回路阻抗公式、变压器负载能力公式、变压器耐热能力计算公式等,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变压器的性能参数。

从而正确选择变压器,以满足变压器的使用要求。

压紧力计算公式

压紧力计算公式

压紧力计算公式压紧力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说机械制造、工程设计等等。

那咱就来好好聊聊压紧力的计算公式。

先给您说个我之前遇到的事儿。

有一回,我在一个机械加工厂里参观,看到工人们正在组装一台大型的机器。

其中有个关键的部件,需要通过压紧装置来固定。

这时候,负责这个环节的师傅就开始计算压紧力了。

压紧力的计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涉及到不少的因素。

常见的计算公式是 F = k × P × A 。

这里的 F 代表压紧力,k 是系数,P 是压强,A 是受压面积。

咱先说这个系数 k 。

它可不是个固定的值,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

比如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料的性质等等都会影响这个系数。

如果接触面很粗糙,那 k 的值就会大一些;要是材料比较光滑,k 就会小一点。

再来说说压强 P 。

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施加的外力以及作用面积。

就好比你用手按压一个气球,用力越大,压强就越大;同样的力,按在面积小的地方,压强也会更大。

然后是受压面积 A 。

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被压紧的那个部分的面积。

面积越大,要达到相同的压紧效果,需要的压紧力也就越大。

回到我在工厂看到的那个场景,师傅先仔细检查了接触面的情况,判断出大概的粗糙程度,然后根据要固定的部件所承受的外力,估算出需要的压强。

接着,他测量了受压部件的面积。

经过一番计算,最终确定了合适的压紧力。

在实际应用中,压紧力的计算还得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

比如说温度的变化,温度高了或者低了,材料的性能可能会改变,从而影响压紧力的效果。

还有振动,如果机器在工作中会有强烈的振动,那压紧力也得相应地增加,以保证部件不会松动。

另外,不同的行业对于压紧力的要求也不一样。

在汽车制造中,发动机里的一些关键部件,压紧力必须精确计算,稍有差错,可能就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而在建筑领域,比如固定钢结构的时候,压紧力的计算也要十分严谨,要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

总之,压紧力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准确地计算出合适的压紧力,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计算。

主变保护整定计算

主变保护整定计算

变压器微机保护整定计算
(2)、最大差动动作电流(折算到高压侧):
Iop . max K re I unb . max
式中:Krel——可靠系数,取1.3~1.5;取1.5 Iunb.max——最大不平衡电流。 (3)、最大制动电流(折算到高压侧): 差动继电器制动电流根据厂家及保护原理不同,有各侧电 流绝对值之和的一半,也有最大二次电流制动。 以三侧电流绝对值之和的一半为例 公式:
I unb . max ( K ap K cc K er u m ) I k . max
式中: Kap——非周期分量系数,取2.0; Kcc——电流互感器的同型系数,Kcc=1.0; Ker ——电流互感器的比误差,取0.06。 △U——调压误差,取调压范围偏离额定值的最大百分值0.1。 △m——电流互感器变比未完全匹配产生的误差,取0.05。 Ik.max——低压侧外部短路时,流过靠近故障侧互感器最 大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为了方便计算,减少流入差动保护 高、低侧二次电流反复折算到统一的基准下。
Ir es .max Ir 0 . 5 ( I 1 I 2 I 3 )
变压器微机保护整定计算
(4)、最大制动系数
Kres . max Iop . max Ires . max
(5)、制动系数Kbl a、曲线为两折线时
Kbl Iop . max Iop . min Ires . max Ires . 0
变压器微机保护整定计算
(3)高压侧过流Ⅲ段动作电流: 动作电流应躲过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整定。 公式:
I op K rel Kr In
式中: Krel为可靠系数,取1.2~1.25; Kr为返回系数取0.9; Ie为 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二次值)。 动作时间:大于中、低压侧复压过电流Ⅱ段保护中最长时间一 个级差(0.3秒),小于上级线路过流保护或距离Ⅲ段一个级差 (0.3秒)。 灵敏度要求:在主变中、低压侧有1.5倍及以上灵敏度,如果变 压器高压到低压侧阻抗很大,高压侧过流Ⅲ段在低压侧灵敏度 也要大于1.3倍以上。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变压器是一种用于改变交流电压的电气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

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有关于变压器的变比、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公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公式。

1.变压器变比公式:变压器的变比是指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比值,用符号"k"表示。

变压器变比公式可以表示为:k=Ns/Np其中,k为变比,Ns为二次线圈(副线圈)匝数,Np为一次线圈(主线圈)匝数。

变比k决定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

2.变压器电流变比公式:变压器的电流变比与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有关。

电流变比公式可以表示为:k=Ip/Is=Ns/Np其中,Ip为一次线圈的电流,Is为二次线圈的电流。

变比k决定了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之间的比例关系。

3.变压器电压变比公式:变压器的电压变比与变压器的线圈匝数比有关。

电压变比公式可以表示为:k=Vp/Vs=Np/Ns其中,Vp为一次线圈的电压,Vs为二次线圈的电压。

变比k决定了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

4.变压器的功率计算公式:变压器的功率计算公式是根据功率守恒原理推导出来的。

对于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功率计算公式如下:Vin * Iin = Vout * Iout其中,Vin为输入电压,Iin为输入电流,Vout为输出电压,Iout为输出电流。

5.变压器的效率计算公式:变压器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效率计算公式如下:Efficiency = (Pout / Pin) * 100%其中,Efficiency为效率,Pout为输出功率,Pin为输入功率。

这些是变压器的主要计算公式。

使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数据来计算变压器的变比、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

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公式来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变压器,以满足特定的电气需求。

变压器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

变压器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

变压器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变压器是将输入电压通过绕组的变化,使得输出电压发生变化的装置。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应等于输出功率。

对于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变压器的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详细讨论一下。

一、绕组电压的计算1.根据变比计算: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比值称为变压器的变比。

一般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输出电压,可以通过变比计算得到输入电压。

2.根据电源电压计算: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我们可以根据电源电压来计算绕组电压。

二、线径的计算线径=K×I×L/D其中,I为电流,L为绕组长度,D为铜线密度,K为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的值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值,一般取0.010~0.015匝数是指绕组中导线绕成的圈数。

匝数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绕组电压和线径。

一般根据输入输出电压比值可以计算得到。

绕组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流:绕组的电流与绕组的线径有直接的关系,电流过大会导致线径过大,造成功率损失。

2.密度:线径与电流的大小也与线的密度有关。

密度太大会导致线间绝缘不良,造成短路情况。

3.匝数:匝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变压器的变压比,匝数过高会导致整个绕组体积过大。

综上所述,变压器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输入输出电压比值、电流、线径和匝数等因素,以满足变压器的设计要求。

只有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才能保证变压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变压器试验计算公式汇总

变压器试验计算公式汇总

.变压器试验计算版第一部分直流电阻的计算第二部分绝缘特性的计算第三部分工频外施耐压试验的计算第四部分空载试验的计算第五部分负载试验与短路阻抗的计算第六部分零序阻抗的计算第七部分温升试验的计算第八部分声级测定的计算第九部分计算案例一、直流电阻的计算1.电阻(Ω)=电阻率(Ω/m)×长度(m)/截面积(mm2)2.电阻温度的换算铜 R T=R t×(235+T)/(235+t)铝 R T=R t×(225+T)/(225+t)R T:需要被换算到T℃的电阻值(Ω)R t:t℃下的测量电阻值(Ω)T :温度,指绕组温度(℃)t :温度,指测量时绕组的温度(℃)3.绕组相电阻与线电阻的换算R a=1/2(R ab+R ac-R bc)R b=1/2(R ab+R bc-R ac)R c=1/ 2(R bc+R ac-R ab)D接,且a-y、b-z、c-xR a=(R ac-R p)-(R ab R bc)/(R ac-R p)R b=(R ab-R p)-(R ac R bc)/(R ab-R p)R c=(R bc-R p)-(R ab R ac)/(R bc-R p)R p=(R ab+ R bc + R ac)/2R ab=R a(R b+R c)/(R a+R b+R c)R L=2R p/3R AB、R BC、R AC、R ab、R bc、R ac、:绕组线电阻值(Ω)R a、R b、R c、 R AN、R BN、R CN:绕组相电阻值(Ω)R p:三相电阻平均值(Ω)4.三相绕组不平衡率计算β=(R MAX-R min)/R(三相平均值)β:三相绕组电阻值的不平率(%)R MAX:测量电阻的最大值(Ω)R min:测量电阻的最小值(Ω)5.测量直阻时所需的直流电流计算I Y =1.41×K×i oI D =1.22×K×i oK :系数,取3-10i o :空载电流,A6.试品电感的计算L=ф/I=K×I×n×S/(l×I)=K×n×S×μ/lL:试品电感(H)K:k=0.4π×10-6 (H/m)S:铁心截面(cm2)l:铁心回路长度(m)μ:导磁系数n :匝数7.测量直阻对所需充电稳定时间的计算T=L/RT : 充电时间常数(S)当I1=I O时,t≥5T时才能稳定L : 试品测量绕组电感(L) I1 :测量充电电流(A)R :试品测量绕组电阻(R) I O :试品空载电流(A)8.试品磁场强度的计算H=nI/lH :磁场强度(A/m) I :流经绕组的电流(A)n :匝数 l :铁心回路长度(m)二、绝缘特性的计算1.吸收比的计算吸收比=R60s/R15S S:秒2.极化指数的计算极化指数=R10min/R1min min:分3.位移电流衰减时间的计算T d=RC×10-6T d :衰减时间(S)R :绝缘电阻值,MΩC :变压器的几何电容值(PF)4.吸收电流的估算I a(t)=BCUt-nI a(t):吸收电流(A)B :因数,与绝缘材料的性质、状态、温度有关C :绝缘体的等效电容n :常数,0<n<15.绝缘电阻值不同温度的换算R2=R1×1.5(t1-t2)10R2 : 温度为t2℃时的绝缘电阻值R1:温度为t1℃时的绝缘电阻值6.绝缘介质损耗的计算P=UIcosφ=ωCU2tanσP :绝缘内部消耗的功率U :施加于绝缘介质两端的电压C :绝缘介质的等效电容7.介质损耗不同温度下的换算tanσ2=tanσ1×1.3(t2-t1)/10tanσ2 :温度为t2℃时的tanσ值tanσ1 :温度为t1℃时的tanσ值三.工频外施耐压试验的计算1.同步发动机组未带电抗器不自激的计算X c>X d+X2+X kX c :折算到发电机端的负载容抗Xc=1/ωc (Ω)C :试品电容X d :发电机的同步阻抗(Ω)X2 :发电机的逆序阻抗(Ω)X k :试验变压器的短路阻抗(Ω)2.同步发电机带电抗器不自激的计算X c>(X d+X2)X L /(X d+X2+ X L) + X kX L :并联补偿电抗器的感抗(Ω)3.试验变压器容升的计算△U=I1/I N[e r cosφ1±e x sinφ1+1/2(e x cosφ1±e r sinφ1)2]△U :电压变化%值I1 :试验变压器低压侧电流(A)I N :试验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流(A)e r :试验变压器短路阻抗的有功分量 e r=P kt/10S N (%)e x :试验变压器短路阻抗的无功分量 e x=U xt2 - e r2 (平方根)cosφ1:电压与电流的功率因数,等同于变压器介损测量值tanφsinφ1 :sinφ=1-tanφ(cosφ1)2 (平方根)4.补偿电抗器容量选择的计算S C<S X≤S G+S CS X :补偿电抗器50HZ的容量(KVA)S C :被试变压器在工频耐压时的试验容量,S C=U2ωcS G :发电机容量(KVA)5.电容分压器分压比的计算K c=(C2+C1)/C1K c :分压比C1 :高压臂电容(F)C2 :低压臂电容(F)6.变压器漏抗的计算X S=(U H/I H)×U K%X S :变压器漏抗(Ω)U H :变压器额定电压(V)U H :变压器额定电流(A)U K :变压器短路阻抗(%)四.空载试验的计算1.空载损耗的计算P o1=P o〃- P WV - P sP o1:空载损耗(W)P o〃:实测损耗(W)P WV :仪表损耗(W)P s :测量电缆损耗(W)2.空载电流的计算I o=(I ao+I bo+I co)/3I rI o :空载电流(%)I ao、I bo、I co :三相实测空载电流(A)I r :励磁绕组额定电流(A)3.空载损耗校正的计算P o =P o1[1+(U1- U r)/U1]P o :校正后的空载损耗值(W)P o1 :校正前的空载损耗值(W)U1 :平均值电压表测量值(V)U r:有效值电压表测量值(V)4.空载试验电源容量的计算S o=0.01× K ×i o ×S nS o :试验电源容量(KVA)K :系数,1≤K≤10,基本取K≥5可满足波形要求。

变压器计算公式

变压器计算公式

变压器计算公式变压器计算公式原边:U1=4.44*f*N1*Faim副边:U2=4.44*f*N2*Faim磁通量:Faim=Bm*S其中U1,U2为两侧交流电压值f为交流电频率N1,N2为两侧线圈匝数Faim为铁芯磁通量Bm为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特斯拉T,以前叫高斯G,1T=10000G。

S为截面积变比K=U1/U2=(4.44*f*N1*Faim)/(4.44*f*N2*Faim)=N1/N2 所以1.当N1>N2时,则有K>1,推出U1>U2,为降压式2.当N1<N2时,则有K<1,推出U1<U2,为升压式计算:已知铁芯的截面积为20cm2,铁芯中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不能超过0.2T,若要用它把220V工频交流电变换成20V同频率交流电,原副边匝数各为多少?1.铁芯磁通量最大值为:Faim=Bm*S=0.2*20*10^(-4)=0.0004(Wb)2.原边匝数为:N1=U1/(4.44*f*Faim)=220/(4.44*50*0.0004)=24773.副边匝数为:N2=U2/(4.44*f*Faim)=20/(4.44*50*0.00040)=225或N2=N1/K=N1/(U1/U2)=2477/(220/20)=225 原、副边电流有效值关系:I1/I2=N2/N1=1/K例:已知变压器N1=1000,N2=100,U1=220V,I2=2A,负载为纯电阻,忽略漏磁和损耗,求副边电压、原边电流和输入、输出功率。

1.变比为K=N1/N2=1000/100=10为降压式2.副边电压为U1/U2=KU2=U1/K=220/10=22V3.原边电流I1/I2=N2/N1=1/KI1=I2/K=2A/10=0.2A4.输入功率P1=U1*I1=220V*0.2A=44W输出功率P2=U2*I2=22V*2A=44W可见,如此忽略损耗,则能量守恒。

硅钢片叠法1.一对一交错叠装2.两两相隔交错叠装3.两夹一交错叠装变压器浸渍绝缘漆1.提高电气绝缘2.增强防潮、防霉、防腐蚀、防盐雾、防紫外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
高压 中压 低压 调压
线圈热 状态
线圈冷 状态
线圈、器身压紧力计算 红色字体需要输入,没有该线圈输入为“0”,其余自动计算 310 N/c㎡ 工艺要求预压紧压强为: 280 1Mpa = 100N/c㎡ 0.00332 ㎡ 使用数量 4 前装单只液压泵面积为: 33.20 c㎡ = 使用数量 4 总装单只液压泵面积为: 28.58 c㎡ = 0.002858 ㎡ 撑条数: 10.00 垫块宽度: 40 幅向尺寸: 60 0 撑条数: 0.00 垫块宽度: 幅向尺寸: 0 30 撑条数: 10.00 垫块宽度: 幅向尺寸: 53 撑条数: 0.00 垫块宽度: 0 幅向尺寸: 0 高压垫块面积为: 10 × 40 × 60 = 24000 m㎡ = 高压垫块面积为: 0 × 0 × 0= 0 m㎡ = 低压垫块面积为: 10 × 30 × 53 = 15900 m㎡ = 0 × 调压垫块面积为: 0 × 0= 0 m㎡ = 高压受力: 280 × 240 67200 N = 总装配 中压受力: 280 × 0 0 = N 111720 N 时的压 低压受力: 280 × 159 = 44520 N 强 调压受力: 280 × 0 0 = N 高压压强 P= F/S= 67200 ÷( 4 × 0.00332 )= 5060240.964 = 0 ÷( 4 × 0.00332 )= 0 = 中压压强 P= F/S= F/S= 44520 ÷( 4 × 0.00332 )= 3352409.639 = 低压压强 P= 0 ÷( 4 × 0.00332 )= 0 = 调压压强 P= F/S= 器身压强 P= F/S= 111720 ÷( 4 × 0.00332 )= 8412650.602 = 高压受力: 310 × 240 = 74400 N 中压受力: 310 × 0 0 = N 123690 N 低压受力: 310 × 159 = 49290 N 调压受力: 310 × 0 0 = N 高压压强 P= F/S= 74400 ÷( 4 × 0.00332 )= 5602409.639 = 0 ÷( 4 × 0.00332 )= 0 = 中压压强 P= F/S= 49290 ÷( 4 × 0.00332 )= 3711596.386 = P= F/S= 低压压强 0 ÷( 4 × 0.00332 )= 0 = 调压压强 P= F/S=
240 0 159 0 97.73 50.60 0.00 33.52 0.00 84.13
c㎡ c㎡ c㎡ c㎡ bar bar bar bar bar bar
56.02 0r
煤油气象干燥后压力
高压线圈压力 低压线圈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