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章 金属类环境材料
1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解析

27
ak不能直接用于强度方面计算,但可作为鉴
影响ak因素:材料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试 样的表面质量、热处理工艺以及试验温度等。
2018/10/5
动画 冲击试验
27
Titanic沉没原因
——含硫高的钢板, 韧性很差,特别是在低温 呈脆性。所以,冲击试样 是典型的脆性断口。近代 船用钢板的冲击试样则具 有相当好的韧性。
一、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2018/10/5
1
金属材料具有许多的可贵的性能,一般分为两大类:
使用性能
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工程材料的性能
铸造性能 可锻性能 工艺性能 可焊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 热处理性工艺性
2
2018/10/5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
1.使用性能 ――反映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
包括: 力学性能: (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 物理性能: (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热性、导电性、 磁性等) 化学性能: (抗大气、海水及其它介质腐蚀、抗高温氧化等
2. 工艺性能 ――反映金属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包括:铸造特性、压力加工特性、焊接特性、热处理特性、切削加工 特性等。 在选择和应用金属材料时,一般无特殊要求时,首先考虑金属材料的 使用性能,而在使用性能中,又主要以力学性能(机械性能)为主,因 此作为本章讨论的重点。
Titanic
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回答了80年未解之谜
Titanic 号钢板(左图)和近代船用钢板(右图)的冲击试验结果
2018/10/5 28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疲劳强度
28
4、疲劳强度σr,N(交变载荷)
定义: 表示材料经无数次交变载荷作用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值。 承受载荷的大小和方同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交变应力作用下,往往 在远小于强度极限,甚至小于屈服极限的应力下发生断裂。 钢材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7;有色金属的循环次数一般取 N = 108 钢材的疲劳强度与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σ-1 = (0.45~0.55)σb
金属材料成分

430
≤0.12
≤0.75
≤1.00
≤0.040
≤0.030
≤0.60
16.00~18.00
-
430A
≤0.06
≤0.50
≤0.50
≤0.030
≤0.50
≤0.25
14.00~17.00
-
钢种
化学成分
特性
KT
AISI
SUS
C
Si
Mn
P
S
Ni
Cr
其他
高强度
K302
302
302
0.15MAX
SUS304L
STS304L
02Cr18Ni11
304L
S30403
304L
-
304L
9
0Cr19Ni19N
304N1
SUS304N1
STS304N1
-
304N
S30451
-
-
-
10
0Cr19Ni10NbN
304N2
SUS304N2
STS304N2
-
XM21
S30452
-
-
-
11
00Cr18Ni10N
6
Y1Cr18Ni9Se
303Se
SUS303Se
STS303Se
-
303Se
S30323
303Se
303Se
-
7
0Cr19Ni19
(0Cr18Ni19)
304
SUS304
STS304
07Cr18Ni9
304
304H
S30400
304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件(人教版):金属及其化合物-铜 金属材料 金属冶炼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理论上生成碱式碳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052×0.5mol,质量为
0.05×0.5×222 2
g,则本实验的产率为0.05×20..55×g222
×100%≈90.1%。
2
g
返回
<
>
金属冶炼及金属材料
必备知识
1.常见的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分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配制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以外还有__1_0_0__m_L__容__量__瓶__、___ __胶__头__滴__管__。 (2) 制 备 碱 式 碳 酸 铜 时 , Cu(NO3)2 、 NaOH 和 Na2CO3 溶 液 的 最 佳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__2_∶__2_∶__1__,最佳反应温度为__7_5_℃___,本实验的加热方式为__水__浴__加__热___。
Fe2O3+2Al
高温 =====
2_F__e+__A__l2_O__3 __
2Al2O3(熔融)
电解 =冰==晶=石==
4_A_l_+__3_O_2_↑____
MgCl2(熔融)
电解 =====
_M__g_+__C_l_2↑__
2NaCl(熔融)
电解 =====
_2_N__a_+__C_l_2↑__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真题演练
1234
4.(2022·海南,15)胆矾(CuSO4·5H2O) 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 以生锈的铜屑为原料[主要成分是Cu, 含 有 少 量 的 油 污 、 CuO 、 CuCO3 、 Cu(OH)2]制备胆矾。流程如右。 回答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_除__去__原__料__表__面__的__油__污__。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第2版课件第一单元

导读
• 金属材料之所以在现代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 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优越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 是选择材料的主要依据。
• 掌握各种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金 属材料、充分发挥其性能潜力、保证构件或零件质量是十分重要 的。
(一) 定义 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二)衡量指标 断后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断面收缩率:试样拉断后,颈缩处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 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1.断后伸长率( A )
l1-l0
A=
×100%
l0
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mm; l0——试样的原始标距,mm。
• 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发生形状和尺寸变化,称为变形。 • 外力去处后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 外力去处后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力学性能
• 材料在力的作用下,诸如不同载荷所造成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断裂(脆性断裂、韧性断裂、疲劳断裂等)以及金属抵抗变形和 断裂能力的衡量指标。
• 常用的力学性能有:强度、刚度、弹性、塑性、硬度、冲击韧性 及疲劳极限等。
a)安全,防止产生突然破坏; b)缓和应力集中;
c)金属锻压、轧制、冲压、位拔、冷弯等变形加工。
• 强度与塑性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 • 在金属材料的工程应用中,要提高强度,就要牺牲一部分塑性。
反之,要改善塑性,就必须牺牲一部分强度。 • 正所谓“鱼和熊掌二者不能兼得”。但通过细化金属材料的显微
的,有时却是互相矛盾的。 • 例如,一些要求高强度或高硬度或耐高温的材料常常会给压力
加工、机械加工、铸造等工艺带来不少困难,有时甚至会达到 否定某些材料的程度。
材料基础

第1章原子结构与结合健前言材料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
通过实践和研究表明:决定材料性能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组成材料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原子或分子在空间的排列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原子集合体的形貌特征等。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材料的微观构造,即其内部结构和组织状态,以便从其内部的矛盾性找出改善和发展材料的途径。
金属键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因而每个原子有可能同更多的原子相结一般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静电引力较强,结合牢固。
因此。
其熔点和硬度均较高。
另外,在离子晶体中很难产生自由运动的电子,因此,它们都是copyright(c) 2004 材料工程学院v1.0 版权所有1.2 原子间的键合1.2.1 金属键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和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键合称为金属键。
金属键的基本特点是电子的共有化。
金属键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因而每个原子有可能同更多的原子相结合,并趋于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
当金属受力变形而改变原子之间的相互位置时,不至于使金属键破坏,这就使金属具有良好延展性,并且,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金属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1.2.2 离子键大多数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主要以离子键的方式结合。
离子键键合的基本特点是以离子而不是以原子为结合单元。
一般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静电引力较强,结合牢固。
因此。
其熔点和硬度均较高。
另外,在离子晶体中很难产生自由运动的电子,因此,它们都是良好的电绝缘体。
但当处在高温熔融状态时,正负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自由运动,即呈现离子导电性。
1.2.3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键合的基本特点是核外电子云达到最大的重叠,形成“共用电子对”,有确定的方位,且配位数较小。
中硅和氧原子间的共价键示意图图1.6 sio2共价键在亚金属(碳、硅、锡、锗等)、聚合物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共价键晶体中各个键之间都有确定的方位,配位数比较小。
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与解答

绪论1、简答题什么是材料的性能包括哪些方面提示材料的性能定量地反映了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的行为;解: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给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可定量测量的行为表现;包括错误!力学性能拉、压、、扭、弯、硬、磨、韧、疲错误!物理性能热、光、电、磁错误!化学性能老化、腐蚀;第一章单向静载下力学性能1、名词解释: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弹性极限弹性比功包申格效应弹性模量滞弹性内耗韧性超塑性韧窝解:弹性变形:材料受载后产生变形,卸载后这部分变形消逝,材料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性质;塑性变形: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并不引起材料破裂的现象;弹性极限:弹性变形过度到弹-塑性变形屈服变形时的应力;弹性比功: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包申格效应:材料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应力降低的现象;弹性模量:工程上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实质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滞弹性:快速加载或卸载后,材料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性能;内耗:加载时材料吸收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是材料释放的变形功,即有部分变形功倍材料吸收,这部分被吸收的功称为材料的内耗;韧性: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超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韧窝:微孔聚集形断裂后的微观断口;2、简答1 材料的弹性模量有那些影响因素为什么说它是结构不敏感指标解:错误!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E高,分子键E低原子半径大,E小,反之亦然;错误!晶体结构,单晶材料在弹性模量在不同取向上呈各向异性,沿密排面E大,多晶材料为各晶粒的统计平均值;非晶材料各向E同性;错误!化学成分,错误!微观组织错误!温度,温度升高,E下降错误!加载条件、负载时间;对金属、陶瓷类材料的E没有影响;高聚物的E随负载时间延长而降低,发生松弛;2 金属材料应变硬化的概念和实际意义;解:材料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随着变形量增大,形变应力不断提高的现象称为应变硬化;意义错误!加工方面,是金属进行均匀的塑性变形,保证冷变形工艺的顺利实施;错误!应用方面,是金属机件具有一定的抗偶然过载能力,保证机件使用安全;错误!对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的金属材料进行强化的重要手段;3 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解:结晶高分子的塑性变形是由薄晶转变为沿应力方向排列的微纤维束的过程;非晶高分子材料则是在正应力下形成银纹或在切应力下无取向的分子链局部转变为排列的纤维束的过程;4 拉伸断裂包括几种类型什么是拉伸断口三要素如何具体分析实际构件的断裂提示:参考课件的具体分析实例简单作答解:按宏观塑性变形分为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按裂纹扩展可分为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按微观断裂机理分为解理断裂和剪切断裂;按作用力分为正断和切断;拉升断口的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对实际构件进行断裂分析首先进行错误!宏观检测:目测构件表面外观;低倍酸洗观察;宏观断面分析;错误!扫描电镜分析错误!X射线能谱分析错误!金相分析错误!硬度及有效硬化层测定; 3、计算: 1 已知钢的杨氏模量为210GPa,问直径,长度120mm 的线材承受450N 载荷时变形量是多少 若采用同样长度的铝材来承受同样的载荷,并且变形量要求也相同,问铝丝直径应为多少E Al =70GPa 若用WE=388 GPa 、钢化玻璃E=345MPa 和尼龙线E=呢解:已知:E=210GPa , d= , 1L =120mm , F=450N ;/F S σ=ε/L L ε∴=∆ 164.5L ∴∆=∴ 2.5Al d mm ==∴ 2.5W d mm =∴ 2.5d d mm ==钢化∴ 2.5d d mm ==尼龙 2 ,直径13mm,实验后将试样对接起来后测量标距81mm,伸长率多少若缩颈处最小直径, 断面收缩率是多少解:已知:050L mm = 013d mm = 81K L mm = 6.9K d mm =∴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第二章 其它静载下力学性能 1、名词解释: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剪切弹性模量 抗弯强度 缺口敏感度 硬度解:应力状态软性系数:不同加载条件下材料中最大切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剪切弹性模量:材料在扭转过程中,扭矩与切应变的比值;缺口敏感度:常用试样的抗拉强度与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的比值;NSR硬度:表征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一般认为一定体积内材料表面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2、简答 1 简述硬度测试的类型、原理和优缺点至少回答三种解: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肖氏硬度;布氏硬度:原理是用一定大小的载荷,把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试样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载载荷,测量试样表面的残留压痕直径d,求压痕的表面积;将单位压痕面积承受的平均压力规定为布氏硬度;优点是压痕面积大反映较大区域内各组成相的平均性能,适合灰铸铁、轴承合金测量,实验数据稳定,重复性高;缺点是不宜在成品上直接检验,硬度不同要更换压头直径D和载荷F,压痕直径测量较麻烦;洛氏硬度:原理是通过测量压痕深度值来表示硬度;优点是采用不同的标尺,可以测量各种软硬不同和厚薄不一样的材料的硬度,压痕小,可对工件直接进行检验,操作简便迅速;缺点是压痕小,代表性差,重复性差、分散度大,不同标尺的硬度值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不能互换;不宜在极薄的工件上直接进行检验;肖氏硬度:原理是将具有一定质量的带有金刚石或合金钢球的重锤从一定高度落向试样表面,用重锤的回落高度来表征材料的硬度;优点是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可测现场大型工件的硬度;缺点是实验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测量精度低;2 简述扭转实验、弯曲实验的特点渗碳淬火钢、陶瓷玻璃试样研究其力学性能常用的方法是什么解:扭转实验的特点是错误!扭转实验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较拉伸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高;可对表面强化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和对机件的热处理表面质量进行检验; 错误!扭转实验时试样截面的应力分布为表面最大;错误!圆柱试样在扭转时,不产生缩颈现象,塑性变形始终均匀;可用来精确评定拉伸时出现缩颈的高塑性材料的形变能力和变形抗力;错误!扭转时正应力与切应力大致相等,可测定材料的切断强度;弯曲试验的特点是:错误!弯曲加载时受拉的一侧的应力状态基本与静拉伸相同,且不存在试样拉伸时试样偏斜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用来由于太硬而不好加工拉伸试样的脆性材料的断裂强度;错误!弯曲试验时,截面上应力分布表面最大;可以比较和评定材料表面处理的质量;错误!塑性材料的F—fmax 曲线最后部分可任意伸长;渗碳淬火钢、陶瓷玻璃试样研究其力学性能常用的方法是扭转实验;3 有下述材料需要测量硬度,试说明选用何种硬度实验方法为什么a. 渗碳层的硬度分布,b. 淬火钢,c. 灰口铸铁,d. 硬质合金,e. 仪表小黄铜齿轮,f. 高速工具钢,g. 双相钢中的铁素体和马氏体,h. Ni基高温合金,i. Al合金中的析出强化相,j. 5吨重的大型铸件,k. 野外矿物解:a、e、g、i使用维氏硬度;b、c、d、f、h可使用洛氏硬度;b、c可使用布氏硬度;j使用肖氏硬度;k使用莫氏硬度;第三章冲击韧性和低温脆性1、名词解释:冲击韧度冲击吸收功低温脆性韧脆转变温度迟屈服解:冲击韧度:一次冲断时,冲击功与缺口处截面积的比值;冲击吸收功:冲击弯曲试验中,试样变形和断裂所吸收的功;低温脆性: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韧脆转变温度:材料在某一温度t下由韧变脆,冲击功明显下降;该温度即韧脆转变温度;迟屈服:用高于材料屈服极限的载荷以高加载速度作用于体心立方结构材料时,瞬间并不屈服,需在该应力下保持一段时间后才屈服的现象;2、简答1 缺口冲击韧性实验能评定哪些材料的低温脆性哪些材料不能用此方法检验和评定提示:低中强度的体心立方金属、Zn等对温度敏感的材料,高强度钢、铝合金以及面心立方金属、陶瓷材料等不能解:缺口冲击韧性实验能评定中、低强度机构钢的低温脆性;面心立方金属及合金如氏体钢和铝合金不能用此方法检验和评定;2 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有哪些解:错误!晶体结构,体心立方存在低温脆性,面心立方及其合金一般不存在低温脆性;错误!化学成分,间隙溶质原子含量增加,韧脆转变温度提高;错误!显微组织,细化晶粒课是材料韧性增加;金相组织也有影响,低强度水平时,组织不同的刚,索氏体最佳;错误!温度,在某一范围内碳钢和某些合金可能出现蓝脆;错误!加载速率,提高加载速率韧脆转变温度提高;错误!试样形状和尺寸,缺口曲率半径越小,韧脆转变温度越高; 3、计算: 某低碳钢的摆锤系列冲击实验列于下表,a. 绘制冲击功-温度关系曲线;b. 试确定韧脆转变温度; 解:有K A —t 图知,20NDT =-℃ FTP=40℃c. 要为汽车减震器选择一种钢,它在-10℃时所需的最小冲击功为10J,问此种钢适合此项应用么 解:c:此种钢不适合;第四章 断裂韧性1、名词解释: 应力场强度因子 断裂韧度 低应力脆断 解:应力场强度因子:反映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的参量;断裂韧度:当应力场强度因子增大到一临界值,带裂纹的材料发生断裂,该临界值称为断裂韧性;低应力脆断:在材料存在宏观裂纹时,在应力水平不高,甚至低于屈服极限时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现象; 2、简答 a. 格里菲斯公式计算的断裂强度和理论断裂强度解:理论强度m σ=格里菲斯断裂强度g σ= b. Kl 和KlC 的异同解:I K 是力学度量,它不仅随外加应力和裂纹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和裂纹的形状类型,以及加载方式有关,但它和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无关;而断裂韧性IC K 则是反映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因此是材料本身的特性;c. 断裂韧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解:错误!外因,材料的厚度不同,厚度增大断裂韧性增大,当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断裂韧性稳定;温度下降断裂韧性下降,应变速率上升,断裂韧性下降;错误!内因;金属材料,能细化晶粒的元素提高断裂韧性;形成金属化合物和析出第二相降低断裂韧性;晶粒尺寸和相结构,面心立方断裂韧性高,奥氏体大于铁素体和马氏体钢;细化晶粒,断裂韧性提高;夹杂和第二相,脆性夹杂和第二相降低断裂韧性,韧性第二相提高断裂韧性;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可以通过错误!亚温淬火错误!超高温淬火错误!形变热处理等方法实现; 3、计算: a. 有一材料,模量E =200GPa, 单位面积的表面能γS =8 J/m 2, 试计算在70MPa 的拉应力作用下,该裂纹的临界裂纹长度若该材料裂纹尖端的变形塑性功γP =400 J/m 2,该裂纹的临界裂纹长度又为多少利用格里菲斯公式和奥罗万修正公式计算解:由格里菲斯公式得由奥罗万修正公式得 b. 已知α-Fe 的100晶面是解理面,其表面能是2 J/m 2,杨氏模量E =200 GPa,晶格常数a 0=,试计算其理解:m σ==c. 断裂韧度66MPa ·m 1/2,用这种材料制造飞机起落架,最大设计应力为屈服强度的70%,若可检测到的裂纹长度为,试计算其应力强度因子,判断材料的使用安全性;提示:假设存在的是小的边缘裂纹,采用有限宽板单边直裂纹模型,2b>>a; 若存在的是穿透裂纹,则应用无限大板穿透解:错误!^61/21.12 1.120.7210010145.9I K MPa m ==⨯⨯⨯=⋅第五章疲劳性能1、名词解释:循环应力贝纹线疲劳条带疲劳强度过载持久值热疲劳解:循环应力:周期性变化的应力;贝文线:疲劳裂纹扩展区留下的海滩状条纹;疲劳条带:略呈弯曲并相互平行的沟槽状花样,与裂纹扩展方向垂直,疲劳断裂时留下的微观痕迹;疲劳强度:指定疲劳寿命下,材料能够承受的上限循环应力;过载持久值:材料在高于疲劳强度的一定应力下工作,发生疲劳断裂的应力循环周次;热疲劳:机件在由温度循环变化产生的循环热应力及热应变作用下,发生的疲劳;2、简答a. 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疲劳断裂的特点解:金属材料的裂纹扩展分两个阶段错误!沿切应力最大方向向内扩展错误!沿垂直拉应力方向向前扩展;疲劳断口一般由疲劳源、疲劳区、瞬断区组成;有贝文线宏观和疲劳条带微观;陶瓷材料裂纹尖端不存在循环应力的疲劳效应,裂纹同样经历萌生、扩展和瞬断过程;对材料的表面缺陷十分敏感,强烈依赖于K、环境、成分、组织结构,不易观察到疲劳贝文线和条带, I没有明显的疲劳区和瞬断区;高分子材料在高循环应力作用下出现银纹,银纹转变为裂纹并扩展,导致疲劳破坏;低应力条件下,疲劳应变软化;分子链间剪切滑移产生微孔洞,随后产生宏观裂纹;循环应力作用下温度升高,产生热疲劳失效;复合材料有多种损伤形式,如界面脱落、分层、纤维断裂等,不会发生瞬时的疲劳破坏,较大应变会使纤维基体变形不协调引起开裂,形成疲劳源;疲劳性能和纤维取向有关;b. 疲劳断口宏观断口和微观断口分别有什么特征解:宏观断口有三个特征区:疲劳源、疲劳裂纹扩展区、瞬断区;错误!疲劳源是疲劳裂纹萌生的策源地,多在机件表面常和缺口、裂纹等缺陷及内部冶金缺陷有关,比较光亮,表面硬度有所提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错误!疲劳裂纹扩展区断口较光滑并分布有贝文线,有时还有裂纹扩展台阶,断口光滑是疲劳源区的连续,程度随裂纹向前扩展而逐渐减弱,贝文线是最典型的特征;错误!瞬断区断口粗糙,脆性断口呈结晶状,韧性断裂在心部平面应变区呈放射状或人字纹,边缘应力区有剪切唇存在;一般在疲劳源对侧; c. 列出至少四条提高金属疲劳性能的措施解:错误!喷丸处理错误!表面热处理错误!复合强化错误!次载锻炼3、计算: a. 某材料的应力幅和失效循环周次如下:最少疲劳寿命105次,则许用的最大循环应力是多少 解:由图知,疲劳极限=250MPa设计寿命最少^510时,最大需用循环应力为275MPa; b. 某压力容器受到升压降压交变应力△σ=120MPa 作用,计算得知该容器允许的临界裂纹长度2ac =125mm,检查发现该容器有一长度2a =42mm 的周向穿透裂纹,假设疲劳裂纹扩展符合Paris 公式,假设疲劳扩展系数C =2×10-10,n =3,试计算该容器的疲劳寿命和循环10万次后的疲劳裂纹长度是多少 解:设裂纹为无线大板穿透裂纹,则由Paris 公式()nIda C K dN =∆得解得N=3016当N=10万次时2a=第六章磨损性能1、名词解释:磨损接触疲劳解:磨损:物体表面相互摩擦时,材料自表面逐渐减少时的过程;接触疲劳:两材料作滚动或滚动加滑动摩擦时,交变接触压应力长期作用使得材料表面疲劳磨损,局部区域出现小片或者小块材料剥落而产生的疲劳;2、简答a. 简述常见的磨损类型和特点如何提高材料的耐磨粒磨损抗力解:常见的磨损类型和特点有错误!粘着磨损,特点是机件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疤;错误!磨粒磨损,摩擦面上有擦伤或明显犁皱纹;错误!腐蚀磨损,氧化磨损,磨损产物为氧化物如红褐色的三氧化二铁;错误!接触疲劳磨损,出现许多豆状、贝壳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凹坑;提高磨粒磨损的抗力可以选用高硬度韧性好的材料或使用表面硬化的材料;b. 试从提高材料疲劳强度、接触疲劳、耐磨性观点出发,分析化学热处理时应注意的事项;解:化学热处理过程中采用球化退火处理和高温回火,减小碳化物粒度并使之分布均匀;采取适当的去应力退火工艺使材料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残余应力,提高疲劳强度和耐磨性;c.述非金属材料陶瓷、高分子材料的磨损特点解:陶瓷材料对表面状态极为敏感,当气氛压力下降时,磨损率加大;高分子材料硬度虽然较低,但具有较大柔顺性,在不少场合下显示较高的抗划伤能力;对磨粒磨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就范性和埋嵌性;第七章高温性能1、名词解释:蠕变蠕变极限持久强度应力松弛解:蠕变:金属在恒温、恒载荷下缓慢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蠕变极限:金属材料在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对塑性变形抗力指标;持久强度:在规定温度下,达到规定实验时间而不发生断裂的应力值;应力松弛:在规定温度和初始应力条件下,金属材料中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减少的现象;2、简答a. 列出至少四个提高金属蠕变性能的措施解:错误!加入合金元素,形成固溶强化错误!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工艺进行热处理;错误!控制晶粒尺寸错误!控制应力水平b. 高温蠕变变形的机理有哪几种解:主要有位错滑移蠕变机理、扩散蠕变机理、晶界滑动蠕变机理、粘弹性机理;3、计算:稳态蠕变即蠕变第二阶段的本构方程ε=A·σn·exp-Q/RT,某耐热钢538℃下的蠕变系数A=×10-24,n=8,激活能Q=100kcal/mol,R为摩尔气体常数mol·K,试计算该钢在500℃时应力150MPa下的蠕变速率;解:由ε=A·σn·exp-Q/RT得=第八章耐腐蚀性能1、名词解释:电化学腐蚀缝隙腐蚀电偶腐蚀钝化解:电化学腐蚀:金属表面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破坏;缝隙腐蚀:金属部件在腐蚀介质中,结合部位的缝隙内腐蚀加剧的现象;电偶腐蚀:异种金属在同一种介质中,由于腐蚀电位不同而产生电偶电流的流动使电极电位较低的金属溶解增加造成的局部腐蚀;钝化:电化学腐蚀的阳极过程在某些情况下受到强烈阻滞,使腐蚀速率急剧下降的现象;2、简答a. 为什么说材料的腐蚀是一个自发过程解:因为腐蚀是物质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转变的过程,所以腐蚀是一个自发的过程;b. 原电池和腐蚀原电池的区别是什么解:原电池可以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电流通过并能对外做功;腐蚀原电池是能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但并不能对外做功的短路原电池;c. 应力腐蚀断裂的条件和特征是什么解:应力腐蚀具有以下特点:错误!应力;必须有拉应力存在才能一起应力腐蚀,压应力一般不发生应力腐蚀;错误!介质;一定的材料必须和一定的介质的相互组合,才会发生腐蚀断裂;错误!速度;应力腐蚀断裂的速度远大于没有应力时的腐蚀速度;错误!腐蚀断裂形态;应力腐蚀断裂时仅在局部区域出现从表及里的裂纹;d. 简述材料氧化腐蚀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解:测量方法有:错误!质量法错误!容量法测量仪器:质量法采用热重分析仪;容量法采用量气管及及其他装置;e. 列出至少四种防止金属材料腐蚀的措施;解:错误!金属电化学保护法错误!介质处理错误!缓蚀剂保护法错误!表面覆盖法错误!合理选材第九章电性能1、名词解释:电介质、极化强度、铁电体、压电效应、热释电效应、热电效应解:电介质:电场下能极化的材料;极化强度:电介质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程度,单位体积内的感生电偶极矩;铁电体:就有铁电性的晶体;热释电效应:晶体因温度均匀变化而发生极化强度改变的现象称为晶体的热释电效应;热电效应:温度作用改变材料的电性能参数;贝塞克效应、帕尔帖效应、汤姆逊效应;压电效应:没有电场作用,有机械应力作用而使电介质晶体产生极化并形成晶体表面电荷的现象;2、填空题a. 从极化的质点类型看,电介质的总极化一般包括三部分:__位移极化__、__松弛极化__、__转向极化__ ;从是否消耗能量的角度看,电介质的极化分为____弹性极化____和____非弹性极化____两类,其中___位移极化___是弹性的、瞬时完成的极化,不消耗能量;而___松弛极化___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是非弹性的,消耗一定的能量;b.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损耗的形式主要有__电导损耗____和____电离损耗___两种;当外界条件一定时,介质损耗只与tg有关,而tg仅由___δ____决定,称为____介质损耗角____;c. 电介质材料在电场强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会发生介质的击穿,通常击穿类型可分为___电击穿____、__化学击穿___、___热击穿___三类;d. 铁电体具有__电滞回线__、居里点和__临界特性___三大特征;e. 测量电阻常用的方法有双电桥法、电位差计法、安培—伏特计法和直流四探针法;f. 金属的热电现象包括贝塞克效应、帕帖效应和汤姆逊效应三个基本热电效应;3、简答题:a. 简述电介质、压电体、热释电体、铁电体之间的关系;解:电解质包括压电体、热释电体、铁电体;压电体和热释电体都是不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热释电体和铁电体都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自发极化;b. 为什么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减小解:金属属于电子到电机制,温度升高,电子运动自由程减小,散射几率增大导致电阻增大;半导体导电取决于电子-空穴对数量多少,温度升高,电子-空穴对数增多,导电阻减小;c. 表征超导体性能的三个主要指标是什么目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应用的主要弱点是什么解:三个指标是:错误!临界转变温度T错误!临界磁场C H错误!临界C电流密度目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应用的主要弱点是错误!超导体材料的氧化物制备困难错误!材料加工困难错误!临界温度难以维持e. 一般来说金属的电导率要高于陶瓷和聚合物,请举例说明这个规律并不绝对正确;解:PAN、第十章磁性能1、名词解释:磁化强度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磁导率和磁化率剩余磁感应强度磁畴趋肤效应解:磁化强度:物质在磁场中被磁化的程度,单位体积内磁矩的大小;矫顽力:去掉剩磁的临界外磁场;饱和磁化强度:磁化强度的饱和值;磁导率:表征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磁化率:表征物质本身的磁化特性的物理量;剩余磁感应强度:去掉外加磁场后的磁感应强度;磁畴:磁矩方向相同的小区域;趋肤效应:交变磁化时产生感生电动势,使得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沿样品界面严重不均匀,好像材料内部的磁感应强度被。
金属材料常用力学性能名称、符号及含义

J
使用摆锤冲击试验机冲断试样所需的能量(该能量已经对摩擦损失做了修正),称为冲击吸收能量K。用字母V或U表示缺口几何形状,即KV或KU,用数字2或8以下标形式表示冲击刀刃半径,如KV2、KU8
有N次循环的应力幅值;σN是在N次循环的疲劳强度,σN是一个特定应力比的应力幅值,在此种情况下,试样具有N次循环的寿命。应力比是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代数比值
疲劳极限σD
MPa
疲劳极限σD是一个应力幅的值,在这个值下,试样在给定概率时被希望可以进行无限次的应力循环。国家标准指出,某些材料没有疲劳极限;其他的材料在一定的环境下会显示出疲劳强度
洛氏硬度HRA、HRB、HRC、HRD、HRE、HRF、HRG、HRH、HRK、HRN、HRT
量纲一
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一定直径的淬火钢球作为压头,压入金属材料表面,取其压痕深度计算确定硬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测量的硬度为洛氏硬度。GB/T230.1-2009《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中规定了
A、B、C、D、E、F、G、H、K、N、T等标尺,以及相应的硬度符号、压头类型、总试验力等。由于压痕较浅,工件表面损伤小,适于批量、成品件及半成品件的硬度检验,对于晶粒粗大且组织不均的零件不宜采用。采用不同压头和试验力,洛氏硬度可以用于较硬或较软的材料,使用范围较广。
维氏硬度HV
维氏硬度试验是用一个相对面夹角为136°的正四棱锥体金刚石压头,以规定的试验力(49.03~980.7N)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以其压痕表面积除试验力所得的商,即为维氏硬度值维氏硬度试验法适用于测量面积较小、硬度值较高的试样和零件的硬度,各种表面处理后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ReH、下屈服强度ReL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结构及合成研究

第 50 卷 第 4 期2021 年 4 月Vol.50 No.4Apr. 2021化工技术与开发Technology &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 的结构及合成研究杨 岳,关成立,曾 取,黎碧英(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阳江 529566)摘 要: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新型三维结构多孔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多孔性、大比表面积、不饱和金属配位性及结构多样性等优势,在化工、环保等领域应用广泛。
本文围绕MOFs材料的制备,重点介绍了模板剂法、缺陷位法、溶胶凝胶法及超临界 CO 2法等合成方法,并对存在及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方法;结构中图分类号:TB 3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21)04-0018-03基金项目: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科技项目(2018GKQNCX126/2019GKQNCX128);广东省特色创新科技项目(2020KTSCX349);广东省教育厅项目(GDJG2019446/JGGZKZ2020184);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科技项目及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8kjzd01/2019kjzd06)作者简介:杨岳(1984-),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材料智能研发及应用。
E-mail :*******************通信联系人:关成立,男,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系统论及信息化技术。
E-mail :***************;曾取,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工程收稿日期:2021-01-22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水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其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有毒、致畸、致癌等特性,亟需开发能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吸附法因成本低、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使用,而不同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再生性能及吸附选择性均有所区别,主要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活性位点等相关[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利用——1段法
适宜处理一些杂质较少且成分不复杂的杂铜
工艺: 杂铜 反射炉精炼 阳极铜
优点:流程短、设备简单、建厂快、投资少。 缺点:该法在处理成分复杂的杂铜时,产出的烟尘成分 复杂,难以处理;同时精炼操作的炉时长、劳动强度大、 生产率低。
总回收率 (%):黄杂铜99.7,次粗铜96,紫杂铜99.8,残 极、铜粒 99.9。
经过多次再生 循环后,元素 浓度越来越大, 影响材料性能
2.3 新钢种的开发
新钢种: (1)提高碳含量 采取提高碳含量的(比平均碳约高0.1%)来产生二次硬化效应, 可降低高速钢合金含量1%, 可节约W、Mo资源,减少CO2排放。 (2)在钢中加入Si(1.0%~2.0%),可提高钢的二次硬化效应,改 善材料性能,也可替代部分W、Mo资源,对环境协调发展有重要 作用。
企业在1~2km范围内,人、畜、植被和土壤都会受到污染
和影响。
(3)固体废物量大,利用率低。 一般来说有色金属在原矿中含量较低,生产1t有色金属可 产生上百吨甚至几百吨的固体废物。目前,这种固体废物
利用率低,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冶金行业部分固体废物排放系数参照表
产品(工序) 选矿 焦碳 高炉生铁 吹氧转炉炼钢 单位 吨 吨 吨 吨 废物名称 尾矿渣 尘(煤)焦油 冲水渣废渣 钢渣萤石渣 产品废渣排放系数 0.5-1.0吨 1.4-5公斤0.3-2公斤 6-10吨0.3-0.9吨(依品位定)我国平 均0.7吨 0.2-0.3吨0.1吨
黄杂铜、白杂铜、青杂铜 等。 工艺过程:配料、熔化、
去气、脱氧、调整成分、精炼、浇铸等环节。熔炼铜合金
的设备反射炉、感应电炉和坩埚炉和铜冶炼设备相同。
36
(3)废纯铜生产铜箔 工艺流程为: 废铜线在500℃下进行焙烧除去油脂,然后置于氧化槽中,用含铜 40~42 g/L、H2S04120~140 g/L的废电解液或酸洗液,在80~ 85℃和连续鼓空气的条件下进行溶解;当溶液含铜量增加至80 g/ L以上后再在不锈钢或钛做成的辊筒阴极和用钛制成的不溶阳极电 解槽进行电解沉积。
(5)双相钢(铁素体+马氏体F+M) 是钢铁材料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向之一。 双相钢金属成分相对简单,易于再生利用,这种F+M双相钢通过工 艺控制使F和M交替去存,改善性能。目前主要应用于新型冲压用 钢、Fe-Fe复合金属材料。
2.通过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来提高废弃金属材料再生水平。 这是由于废弃金属材料再生过程中,有些合金元素因其化学特性, 受金属冶炼和提纯工艺的限制很难去除。 影响因素: (1)沸点、蒸气压等诸多因素 (2)氧化势
对钢铁材料而言,杂质元素分类: (1)几乎全部残留于钢水中的元素: Cu、Ni、Co、Mo、W、Sn、As等 (2)不能完全去除的元素: Cr、Mn、P、S、C、H、N等 (3)与沸点蒸气压的无关的元素 Zn、Cd、Pb、Sb等 (4)从钢水中能完全除去的元素: Si、Al、V、Ti、Zr、B、Mg等
毒性虽然不大,但仍是社会十分关注的目标。
有色金属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2)有色金属工业废气中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
如采、选工业废气中含有工业粉尘,有色金属冶炼废气含
硫、氟、氯,有色加工废气含酸、碱和油雾。在高温烟气 中,有的还含有贡、镉、铅、砷等,治理困难。 有色金属工业排放的SO2一般来说浓度高,SO2小于3%的 烟气往往放空而不加处理,大型企业在5~10km,中小型
金属的再生程度对金属资源的寿命影响极大。 因为 有些元素如Fe、W、Mo、Ni等,在冶炼时回收率 较高,而有些元素 因在液态下易挥发、易氧化,回收 率小于90%,甚至只有60%-70%。 铝每再生一次仅烧损5%左右,若以损至原来的50% 为生命周期,铝可再生13次,若以损至30%为生命 周期可再生22次。按目前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铝的使 用寿命在200~300年之间。
与其他工业污染物相比,金属工业污染物具有以下一些特 点: (4)三废排放在城市所占比例大,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社
会压力。因为城市人口密集,环境污染比人烟稀少处要更
严重。有色金属工业每年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大约 70%~80%的量降落或堆放在城市。
2.金属材料的生态环境化
2.1 添加无毒无害元素;
2.2 合金元素的选择; 2.3 新钢种的开发
第N章 金属类环境材料
概要
1.金属与生态环境 2.金属材料的生态环境化 3.再生金属资源的利用
2
1.金属与生态环境
1.1 金属与资源 金属矿产资源是在地壳形成后,经过数几千万年、几 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大量消耗→逐渐减少→枯竭
3
主要有色金属生产与消费量
2020年主要有色金属表观消费需求及产量预测
间接利用——2段法
适用于含锌高的黄杂铜和含高铅、锡的青杂铜
工艺: 杂铜 鼓风炉或转炉 次粗铜 反射炉 阳极铜
含锌高的黄杂铜和白杂铜采用鼓风炉-反射炉流程比较 合理。其特点是产生高锌炉渣,锌可以从烟尘中以氧化锌 形态回收。 含铅、锡高的青杂铜多采用转炉-反射炉流 程处理。因为转炉不但可以吹炼出高品位的次粗铜,给反 射炉精炼创造了有利条件,还可以从烟尘中回收铅和锡。
3.再生金属资源的利用
3.1再生铜
3.2钢铁回收再生资源
再生金属的回收利用与原生金属相比: 吨金属基本建设投资少60%, 如以2000年吨金属综合能耗为标准,每生产1吨再生铜可节约能 源3.71吨标准煤,1吨再生铝可节约9.6吨标准煤,1吨再生 铅可节约0.96吨标准煤,1吨再生锌可节约1.89吨标准煤。
1.2金属与能源
我国钢铁工业能源耗能巨大,约占全国耗能的10%~11% 每吨钢综合能耗是世界产钢国中最高的,与国际一般水平 相比耗能高30%以上。能源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
有色金属工业也是高能耗工业。 世界各国对有色金属的循环利用越来越重视,西方发达国 家在经济和立法上对资源回收均予以鼓励,金属的回收利 用取得较大发展。 例如在在日本,铜、锌、铅、铝的再利用比率达到 66%、20%、66%和54%。
间接利用——鼓风炉熔炼
原料主要有黄杂铜、白杂铜和各种含铜残渣 鼓风炉熔炼废杂铜的工艺原理和矿物铜熔炼工艺相同。 但有以下特点:①渣量少,一般不设前床;②炉内应保持
还原气氛,以利于合金中的锌挥发;③炉身较低,烟气温
度较高,有利锌蒸气在炉顶燃烧生成氧化锌;④烟尘量大, 需要有完善的收尘系统。 熔炼高锌杂铜时,机械损失少,炉渣含铜低,铜的直收 率达 99 %~ 99.8 %。在熔炼含铜残渣时,直收率较低,为
2.1 金属材料化合物添加元素首选无毒无害元素
1.无铅焊料 传统的Sn-Pb是用量最大的钎料。用于电子、汽车、航空 、灯具等 行业。但产品生产过程和废弃后均产生铅渣、铅蒸汽而污染环境。 目前使用Sn-Ag系合金和Sn-Zn系合金替代传统的Sn-Pb焊料。
2.无铅机械加工钢
许多齿轮和机械零件都含有分散的铅,它是作为润滑剂便 于精密切割。 无铅机械加工钢则是指钢中的铅用其他元素或机理替代的 钢材。 比如使用S-Ca-六方氮化硼作为铅的替代物。 或使用脱氧物质或与硬马氏体相混合的的微观结构。 注意:替代元素不是根据元素的性质来选择,而是根据原 理的需要而选择。
3.1再生铜
来源: (1)原生金属冶炼过程产出的废品、废料、废渣等 ; (2)各种机加工过程中产出的废品和废料; (3)报废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及日常用品的废件和废料。 特点: (1)由于来源不同,原料的物理形态差异很大; (2)原料的化学成分波动大; (3)原料的混杂程度大,除有色金属外,还混有黑色金 和各种非金属材料。 预处理: 废料分类(分拣)、废件解体、电磁分选或重、浮选。
属
再生铜生产技术: 1.直接利用,即将高质量的废杂铜直接熔炼成铜合金或紫精铜供用 户使用; 2.间接利用,即将杂铜先经火法处理铸成阳极铜,然后电解精炼成 电解铜,同时回收各种有价成分。
直接利用:
原料通常是废纯铜或废纯铜合金。生成铜线锭、铜箔、氧
化铜或铜合金等。 (1)废纯铜生产铜线锭 熔炼废纯铜一般采用碱性炉衬的 反射炉,也可以采用感应电炉或坩埚炉。冶炼过程由加料、 熔化、氧化、还原和浇铸五个工序组成。 (2)纯净杂铜生产铜合金 纯净杂铜:紫杂铜、废黄铜、
(4)铜灰生产硫酸铜
铜灰大多是铜材在拉丝、压延加工过程中表层脱落下 来的铜粉,含金属铜60 ~ 70%,氧化铜20~30 %,表面有润
滑油和石墨粉等组成的油腻层。
铜灰先在回转窑中于 300℃点火时燃烧,在700~800℃ 高温下,通入空气使铜粉氧化,生成易溶于酸的氧化铜 或氧化亚铜。焙烧熟料经筛分,获含铜约 90%的细料, 送入鼓泡塔用废电解液溶解铜。浸出液送入带式水冷结 晶机,再经增稠、离心过滤、晶体烘干 最后获含铜96~ 98%的硫酸铜产品。
3.其他无铅材料 汽车燃油箱:Pb-Sn合金电镀钢——淬火电镀铝 4.无铬表面处理钢 传统电镀钢板面的铬酸盐层具有耐腐蚀的优良特点,但在粉碎或 燃烧的过程中,有一小部分氧化铬变成六价铬的危险。 研制新型无铬电镀钢板。
2.2 合金元素的选择
合金元素应充分考虑到金属材料在再生循环时残留元素的控制。 “可循环的”是合金元素选择要考虑的关键之一。 绝大多数传统合金为改善其性能都含有一些辅助元素,这些辅助 元素通常会妨碍合金的再生性。 改善再生性的新方法是不用辅助元素来控制合金的性能,而是通 过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来控制。
间接利用——3段法
用于处理残渣或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工厂
工艺: 杂铜 鼓风炉还原熔炼 阳极铜 黑铜 反射炉 转炉吹炼 次粗铜
具有原料综合利用好,产出的烟尘成分简单、容易处理,
粗铜品位高,较复杂、设备多、投资大、燃料消耗多等缺点。因此, 除大规模生产和处理某些废渣外,一般杂铜处理多采用二段法 和一段法。
电炉炼钢
平炉炼钢 酸洗钢材 冲天炉生铁铸造 硅铁合金 钨铁合金 硅锰铁 钒铁合金 钨钼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