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_5

合集下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师范类)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毕业后能在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接受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实践训练,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2. 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4.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5. 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包括数学教育)研究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技能,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6. 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毕业后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教育领域的合格人才。

二、主干学科数学三、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近世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数值分析、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四、主要实践性环节军训、生产劳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普通话训练、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专业实践、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五、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七、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83学分方可取得毕业资格,其中课堂教学134.5学分,实践课48.5学分。

(一)课堂教学学分要求:1.公共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文化素质教育课)需修满50学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101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师教育类)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教育、科技等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德育方面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艰苦创业、勇于进取、敬业乐道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智育方面(1)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了解数学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具有从事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掌握教育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2)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熟练操作计算机。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5)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备班级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心理辅导能力。

3.体育、美育及其它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性,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等。

三、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Ⅰ-Ⅳ、高等代数Ⅰ-Ⅱ、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微分几何、概率论、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计算方法、数理统计、数学模型、数学教学论、C++程序设计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导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数学理论与方法于实际问题的求解,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的学科,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科学、教育、经济、工程、管理等领域的工作需求,具有数学基础知识,具备科学研究、教育与经济领域问题求解的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应用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在数学基础的学习上达到相当水平。

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1.初级应用数学人才:能完成科学,教育等相关领域内的应用数学基础工作,从事应用数学研究、教学与应用技术开发工作。

2.中级应用数学人才:具备从事应用数学学科研究与教学工作、涉及到科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高级应用数学人才:能从事高级应用数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软件应用能力: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掌握常用数学软件的操作。

2.理论研究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能够独立进行数学问题的阐述和证明。

3.实践能力:具备数学问题的建模和解决能力,善于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开展有一定难度的科研课题。

5.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承担本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培养内容与要求1.基础知识与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掌握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知识,同时熟练掌握高级数学工具的使用,如微积分、泛函分析等。

此外,还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数学软件进行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学生应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流利的阅读相关国际学术文献。

2.专业课程与实践(1)专业课程: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偏微分方程、动力系统、应用数学基础、最优化方法、组合数学、数据挖掘等课程。

在学习这些课程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12020年4月19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科研部门、教学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系统并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顺利地阅读和翻译数学专业一般外文书刊;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有较强的数学素养,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从事数学教育、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基础数学中的分析、代数、几何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并能获得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 具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3. 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2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4.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数学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1、主干学科基础数学、应用数学。

2、主要课程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数学建模、近世代数、偏微分方程(双语)。

专业特色课程: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复变函数外语教学课程: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拓扑学自学或讨论的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讨论研究型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讲座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3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1. 修业年限:3-6年2. 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192学分3.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五、就业(发展)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学,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进研究所和公司从事研究管理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数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数学工具,掌握数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结论,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发展的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数学支持和指导。

培养学生具有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能够承担数学教育研究工作,并能够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授课和指导学生。

二、培养内容1.数学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分析等基本数学理论和方法,了解数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和应用。

2.应用数学实践能力:通过数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数学建模的基本思维方法和技巧。

3.教学能力:学生需要学习教育学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掌握数学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具备良好的教学实践经验。

4.科研能力:学生需要了解数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和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5.实习实践:通过校外实习和实践活动,学生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中小学数学教育实践,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采用讲授、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实习:学校将提供校外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

学生还可以参加数学竞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锻炼科研能力和科学思维。

3.教育实习: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教育实习。

学生将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中小学数学教育实践,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锻炼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四、评估方式1.学业成绩考核:每门课程都设有考试和平时成绩,按照教学大纲和要求,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

2.实习实践考核: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实践成果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0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代码: 07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金融知识,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较宽的就业口径和较强的发展潜力。

能在科研机构、金融部门、教育系统等从事科研、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及教学工作,也可以攻读数学、经济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二.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责任心和使命感;遵纪守法,注重职业道德,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掌握较丰富的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熟练地应用数学知识,具备求实创新精神。

3.具有的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6)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三.学制、学分与学位学制:四年学分:186学位:理学学士四.主干学科数学五.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计算方法,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离散数学,运筹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C++,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常用统计方法,金融数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各类实习实训(8学分)课内实践(5.5学分)课程设计(8学分)毕业设计(论文)(16学分)上述实践性环节占总学分的20.27%,占总学时的33.88%。

七.教学进程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模板】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模板】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学科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101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能在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培养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2.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4.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7.了解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

三、主干学科:数学四、主要课程:数学分析、代数学、几何学、物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数学教学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五、学期总周数分配及安排表(表一)六、课程教学课内学时、学分及比例分配表(表二)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表三)八、课程分类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表四)九、有关措施说明:1.本专业学生毕业总学分要求201.5学分,其中:①课内166.5学分(包括通识课57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91学分, 专业方向课18.5学分);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21学分(军事技能训练1学分,公益劳动1学分,假期社会实践或调查3学分,教育实习8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③通识必修课实践环节5.5学分(形势与政策、国防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1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学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学分);④中学数学教学论课程实践环节0.5学分;⑤素质拓展平台8学分(学生在1-7学期通过学科竞赛、论文著作、校园文化活动、技能培训、社会调查等项目中获得)。

复旦数学科学学院2008级培养方案

复旦数学科学学院2008级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以及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 学位及学分要求:
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42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1学分,文理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61学分(含毕业论文6学分),任意选修12学分。

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 课程设置:(142学分)
(一) 通识教育课程(41学分)
修读要求:I类核心课程,修满24学分;II类专项教育课程,修满15学分(计算机Ⅱ组课程除外);III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满2学分。

(二) 文理基础课程(28学分)
学生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数学类基础课程中修满28学分。

(三) 专业教育课程(61学分)
2.专业选修课程(8学分)
(四) 任意选修(12学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问题,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科研部门、教学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系统并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顺利地阅读和翻译数学专业一般外文书刊;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有较强的数学素养,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从事数学教育、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基础数学中的分析、代数、几何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并能获得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建模、数学计算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 具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3. 了解近代数学的发展概貌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最新发展,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修养。

4.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数学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三、就业(发展)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中学,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进研究所和公司从事研究管理工作。

四、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 修业年限:3-6年
2.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专业核心(特色)课程设置
见表1
六、专业各学年学时、学分分布情况
见表2
七、专业教学计划一览
见表3
表1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核心(特色)课程一览
表2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各学年学分、学时分布情况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