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图输配管网第1章讲课
《流体输配管网》课件

事故发生的原因: 管道老化、腐蚀、 超压等
应急救援措施: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 抢修、疏散人员等
预防措施:定期 检查、维修、更 换等
研发方向:耐腐蚀、耐高温、高强度、轻量化等 应用领域:石油、天然气、水等流体输送 研发成果:新型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 未来展望:提高管道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输送效率
定期检查: 定期对管道 进行检查, 确保其完好 无损
清洁维护: 定期对管道 进行清洁, 防止堵塞和 腐蚀
泄漏检测: 定期对管道 进行泄漏检 测,及时发 现并修复泄 漏点
防腐处理: 定期对管道 进行防腐处 理,防止腐 蚀和生锈
更换维修: 定期对管道 进行更换和 维修,确保 其正常运行
管道事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和远程监控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 输配管网的自动化运行和维护
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提高 输配管网的监测和控制精度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输 配管网的智能化水平和决策能
力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实现输配管网的数据分析和优
化管理
5G技术的应用:提高输配管 网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绿色环保:未来流体输 配管网将更加注重环保, 采用清洁能源和绿色材 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高效节能:通过优化设 计和技术升级,流体输 配管网的能源消耗将进 一步降低,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
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 化技术的普及,流体输 配管网将实现数字化转 型,提高数据分析和处 理能力。
汇报人:
流体动力设备类型:泵、风机、压 缩机等
设计要点:流体动力设备的性能参 数、安装位置、运行方式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选型原则:满足流体输配管网的需 求,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 等因素
《流体输配管网》复习课

2
第6章 枝状与环状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分析及调节
6.1.4 水压图在液体管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以室外供热管网为例 (1)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 a.不超压。 b.不汽化。 c.不倒空。 d.不吸气。 e.满足采暖用户的连接的要求。 关键:静水压线的确定。
第6章 枝状与环状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分析及调节
2
2
自由液面—叶片入口稍前0-0断面的能量方程:
P0
P0
H SS
叶片入口稍前0-0断面—泵内压力最低点k断面的相对运动能量 2 2 方程:
w0 Pk wk H SS (3) 2g 2g
第6章 枝状与环状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分析及调节
(2) 液体吸入式管网的压力分布特性
第6章 枝状与环状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分析及调节
6.1.3 吸入式管网的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1)气体吸收式管网特性
a.风机吸入段的全压和静压均为负值,在风机入口 负压最大。 b.在吸入管段中静压绝对值为全压绝对值与动压值 之和。 c.风机提供的全压等于风机进出口的全压差,也等 于整个管网的压力损失(包括出口压力损失)。
(2)热网水压图设计
作位置图,定基准面,标注房屋标高等。 定静水压线。 绘制回水管动水压线。 绘制供水管动水压线。 确定循环水泵的扬程。 确定用户的连接方式。 注意:“动水压线”不是“动压线”。
第6章 枝状与环状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分析及调节
6.1.5 管网系统的定压 ---选定的静水压线位置靠系统所采用的定 压方式来保证。也可以说,定压方式决定 了管网系统的静水压线,对系统的压力工 况有决定性的影响。
系统的垂直失调)。
---建筑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 横水管设计规
(流体输配管网课件)第1章流体输配管网的功能与类型

参考书目(续):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02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
空调冷冻水管网
闭式管网
10m
E
V2
c
S2
d
V1
a
S1
b
V3
P1
e
R
f
P2
50m
管内流体不进入环 境空间,环境流体 对管网流动无影响
P2
2
2
Z2
P1
1
1
Z1
o
o
开式管网,管内流 体进、出环境空间
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管网
2
4
3
1 重力循环热水采暖
1-热源 2-膨胀水箱 3-散热器 4-管道
该管网的特点:
管网的组成对“输配”功能的影响:
管道(流动通道):
材料、断面形状与尺寸。
动力:
动力的形式、规格、设置的位置、调节性。
调节装置:
位置、形式及调节性能。
空调冷冻水管网
组成: 末端(对流量有要求的用户部件):
风机盘管;组合式空调机;制冷主 机; 动力:循环水泵; 各种阀门:开、关;流量调节; 膨胀水箱。
《暖通空调》杂志 《煤气与热力》杂志 《给水排水》杂志
祝大家学习愉快! 谢谢大家!
集中供热管网与建筑采暖管网的连接
1-热源 2-循环水泵 3-补水泵 4-压力调节阀 5-散热器 6-喷射泵 7-混合水泵 8-热交换器 9-用户循环水泵 10-膨胀水箱
第1章 流体输配管网型式与装置讲解

与 装
---自学与思考:膨胀水箱的作用是什么?
置
流体输配管网
Fluid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第 1.1.4 蒸汽采暖管网
一
章
1-热源
流
4
体
(蒸汽锅炉)
输
配
2-疏水器
管
网 型
3-散热器
式 与
4-管道
1
装
置
3 2
蒸汽采暖管网
流体输配管网
Fluid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流体输配管网
Fluid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流体输配管网
Fluid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第 自然界中的流体输配管网:
一 章
?人体呼吸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流 ?植物水分输配系统 ?江河水系
体 工程中的流体输配管网:
与 装
---汇流
置
流体输配管网
Fluid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第 归纳:流体输配管网的组成
一
章
流 ?流体的源和汇
体 ?管道
输
配 ?动力装置
管 网
?调控装置
型 ?末端装置
式
与 ?其他附属设备
装
置
流体输配管网
Fluid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输 配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流体输配管网培训资料

B: 0.01MPa<P ≤0.2MPa
4)低压: P ≤0.01MPa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修订版
18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构成
气源、厂站、各种压力等级管道、监控装置和 计算中心。
城市燃气管网系统
一级系统 二级系统 三级系统 多级系统
19
低压一级系统
中压一级系统
20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并保护大气环境。
二.通风工程的风管系统分类 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
2
<流体输配管网>
3
<流体输配管网>
4
<流体输配管网>`
三.空调工程的主要任务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 质,并保护大气环境;
维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或使室内热环境满 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三.按流量变化分为
定流量系统 变流量系统
四.按水泵设置分为
单式泵系统 复式泵系统
五.按与系统外界质量交换情况分为
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
继续 29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30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31
1.2.1.2供暖空调冷热水管网装置 *一.膨胀水箱 1.作用: 储存膨胀水量,定压,排气。 2.连接: 自然循环和机械循环系统
返回 36
<流体输配管网>
1.供暖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a) 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b) 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c) 间接连接(d)
2.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e) 3.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流体输配管网(第1章)

能够正确应用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进行上述管网 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调节,并为从事其它大型、 系统的设计、调试和调节,并为从事其它大型、复杂 管网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打下初步基础。 管网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打下初步基础。
4
教材与参考书
流体输配管网》 第二版) 《流体输配管网》 (第二版)付祥钊 主编
3
课程的学习任务
通过各种教学环节,掌握暖通空调工程、城市燃 通过各种教学环节,掌握暖通空调工程、 气工程、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消防工程、 气工程、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消防工程、 工厂动力工程等各类工程中的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原 理。 掌握进行管网系统设计、 掌握进行管网系统设计、调试和调节的基本理论 和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和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管网设计-确定管网形式、流通断面;匹配动力;确定 管网设计- 管网设计 确定管网形式、流通断面;匹配动力;
7
8
管网有什 么型式? 么型式?
管网的型式与装置
气体管网
液体管网
多相流管网
9
10
1.1 举例认识管网
1居民楼厨房排烟管网 居民楼厨房排烟管网 2西气东输接续天然气管网 西气东输接续天然气管网 3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管网 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管网 4蒸汽采暖管网 蒸汽采暖管网 5气力物料输送管网 气力物料输送管网 6热水供热管网系统 热水供热管网系统
管道系统- 与末端装置之间, 管道系统-在“源”或“汇”与末端装置之间,给流体流动以
路径,引导流体流动。 路径,引导流体流动。
动力-流动存在阻力,必须要有动力: 动力-流动存在阻力,必须要有动力:
流体输配管网教案设计

流体输配管网教案设计第一章:流体输配管网概述1.1 流体输配管网的定义与分类1.2 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组成1.3 流体输配管网的功能与应用1.4 流体输配管网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2.1 流体的性质与分类2.2 流体的流动与阻力2.3 流体动力学方程2.4 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第三章:管网设计基础3.1 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步骤3.2 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3.3 管网中的水力计算3.4 管网设计中的优化方法第四章:管网设备与元件4.1 管网阀门的选择与使用4.2 管网泵的选择与使用4.3 管网加热器与冷却器的设计与应用4.4 管网与其他设备的连接与协调第五章:管网运行与管理5.1 管网的运行原理与操作5.2 管网的故障分析与处理5.3 管网的维护与检修5.4 管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估第六章:流体输配管网的水力计算6.1 管道摩擦损失的计算6.2 局部损失的计算6.3 管网压力损失的合成6.4 管网的水力平衡与优化第七章:管网的稳定性与控制7.1 管网的压力控制与调节7.2 管网的流量控制与调节7.3 管网的波动与振动控制7.4 管网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第八章:流体输配管网的优化设计8.1 管网设计的目标与约束条件8.2 管网优化设计的方法与算法8.3 管网经济性分析与评价8.4 管网优化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九章:特殊类型的流体输配管网9.1 高温高压管网的设计与运行9.2 天然气管网的设计与运行9.3 腐蚀性流体管网的设计与运行9.4 非常规流体管网的设计与运行第十章:流体输配管网的环保与安全10.1 管网环境影响的评估与控制10.2 管网的安全设计与应急处理10.3 管网的节能减排技术10.4 管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十一章:流体输配管网的模拟与仿真11.1 管网模拟与仿真的基本概念11.2 管网模拟与仿真的数学模型11.3 管网模拟与仿真的计算机实现11.4 管网模拟与仿真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二章:流体输配管网的现代化技术12.1 管网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12.2 管网信息化管理与监控12.3 管网智能优化与决策支持系统12.4 管网现代技术在提高运行效率中的应用第十三章:流体输配管网的案例分析13.1 城市供水管网案例分析13.2 天然气输配管网案例分析13.3 石油化工管网案例分析13.4 供热管网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流体输配管网的实验与实践14.1 管网实验的目的与意义14.2 管网实验设备与方法14.3 管网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14.4 管网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十五章:流体输配管网的前沿话题15.1 管网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15.2 管网材料与技术的创新15.3 管网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的新策略15.4 管网行业的未来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流体输配管网的定义、分类、功能、组成及发展趋势;流体流动的力学基础;管网设计原则、步骤、布置形式、水力计算及优化方法。
《流体输配管网》主要知识点学习指导(第 1 章 到 第 八章 )

《流体输配管网》主要知识要点学习指导与本专业有关的流体输配管网,种类很多,技术繁杂。
同时,平台课的教学计划学时又非常有限。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44学时,实验4学时。
若采用原来专业课的教学方法,面面俱到,讲授新构成的平台课程,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两个关键是:(1)必须把本专业各类流体输配管网共同的技术原理和方法讲深、讲透,讲完整,即构造一个共性体系;(2)要注意平台课沟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作用,不能脱离具体的工程实践,讲成纯粹的网络理论。
共性原理要能解决个性(具体管网)问题。
-----课前准备由于要联系具体的工程管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前,对实际的管网有基本的了解。
学生在本门课程之前,要学习《制图》、《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流体力学》等课程和进行认识实习。
可在认识实习任务书中,给学生下达如下任务:认真观察1~3个不同的流体输配管网,并绘制出管网轴测图。
管网类型不限。
要求学生结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课程学习的知识和《流体输配管网》教材的第一章,根据自己所观察的实际工程的流体输配管网,回答以下问题:(1)该管网的作用是什么?(2)该管网中流动的流体是液体还是气体?还是水蒸气?是单一的一种流体还是两种流体共同流动?或者是在某些地方是单一流体,而其他地方有两种流体共同流动的情况?如果有两种流体,请说明管网不同位置的流体种类、哪种流体是主要的。
(3)该管网中工作的流体是在管网中周而复始地循环工作,还是从某个(某些)地方进入该管网,又从其他地方流出管网?(4)该管网中的流体与大气相通吗?在什么位置相通?(5)该管网中的哪些位置设有阀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6)该管网中设有风机(或水泵)吗?有几台?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有多台,请分析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关系(并联还是串联)?为什么要让它们按照这种关系共同工作?(7)该管网与你所了解的其他管网(或其他同学绘制的管网)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如果认识实习安排在本课开课前一学期,可将这个与认识实习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流体输配管网的分类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单相流与多相流管网 重力驱动与压力驱动管网 开式与闭式管网 枝状与环状管网 异程式管网与同程式管网
1.2.3 多级管网之间的连接方式
教材与参考书(续):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02 城市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93(2002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
暖通空调杂志 煤气与热力杂志 给水排水杂志
基本组成:动力
来源于“源” 如锅炉;储气罐的压力;上级管网的压力; 来源于重力 如自然循环热水采暖;建筑排水; 来源于机械动力--水泵与风机
机械通风、城市供热、城市给水等,应用广泛。
其他装置:
调控设备
调节阀、关断阀
安全、计量装置
安全阀、报警器、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表等
其他装置与设备
7F
1 2 3 4 5
油烟机排烟罩--收集烟气 风机--抽烟和排烟 单向阀--防止烟气倒流 管道--引导烟气流动路径 风帽--防止雨水
1F
该管网的特点:
1 流体种类:气体,极少量液体 2 管网型式:
管内流体与环境(大气)的关系:开式 每个支路管道流向的确定性:枝状 管道中流体的分流与汇流:汇流
第1章 流体输配管网型式与装置
自然界中的流体输配管网: 人体呼吸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植物水分输配系统 江河水系 工程中的流体输配管网: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城市供热、给水排水、燃气 建筑物采暖、上下水、燃气、空调送排风、空调冷冻水与冷却水 工厂通风
输配工程与技术(古老的课题) ——都江堰水利工程
1.2 小结
1.2.1 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组 成 基本功能
从“源”取得流体,通过管道输送,按照要求 将流量分配给用户的末端装置; 从末端装置处按照要求收集流体,通过管道, 将其输送到“汇”。
基本组成 基本组成:末端装置 从管道中取得一定量的流体,或将一定量的 流体送入管道。如:排风罩、散热器、送风 口、燃气罩;卫生器具、配水龙头等。 基本组成:管道 在“源”和“汇”之间,给流体流动以路径, 引导流体流动。
VD e f f( , ) D
Fundamental theory of mechanics of fluids(cont’s) Colebrook equations
1 0.86 ln Re f 0.8 f
1 e 0.86ln 3 . 7 D f
e 1 2.51 0.86 ln 3.7 D Re f f
1.2.3.1 直接连接--水力相关
1.2.3.2 间接连接--水力无关
第一章
课后要求
完成习题 仔细阅读并理解教材内容 阅读参考书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1) Fundamental theory of mechanics of fluids
达西——魏斯巴赫公式 (Darcy-Weisbach equation) 2
C——水流的流速系数。它与水力半径、渠道粗糙度等因素相关
谢才公式( ) (Chezy formula )
法国,Antoine Chezy,1769
v C RJ
qv Av AC RJ K J
v——平均流速(m/s) R——水力半径(m) J——水力坡度 C——水流的流速系数,称为谢才系数 K——流量模数
流体输配管网
Flui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主讲:李孔清 龚光彩
Lecturer: Dr. Li Kongqing 机械工业出版社
“流体输配管网”释义
流体(Fluids—liquids or gases):具有流动性的物质 输配(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按要求输送、 分配 管网(Pipeline Network):管道(流体流动的通道) 相互连接形成网络
LV hL f D 2g
F is friction factor(摩擦阻力系数) which depends on the various quantities that affect the flow, written as
f f ( , ,V , D, e)
After dimensional analysis:
错误:流水输配管网;流体输送管网;流体输配管道
课程性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技术基础课) 2、以《流体力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是学习
《暖通空调》、《供热工程》、《建筑给排 水》、《燃气供应》等专业技术课的核心基 础。 3、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科目
课程的学习任务
A b mh h
A mh 2h 1 m 2 h
水力最优断面是A一定时湿周
最小的断面。
d A 2 m 2 1 m2 0 dh h
b h 2( 1 m 2 m ) h
梯形明渠水力半径
b 2 h 2( 1 m m ) h
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以学生自学为 主。 自学方法:阅读参考书、做习题、观察分析 实际管网、做实验。 课堂要求:认真听讲,不得干扰老师讲课和 其他同学听课。
教材与参考书:
《流体输配管网》 (第二版)龚光彩 主编
《流体输配管网》 (第二版)付祥钊 主编 《工业通风》 (第二版)孙一坚 主编 《供热工程》 (第三版)贺平 孙刚 主编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四版)王增长 主编 《燃气输配》 (第三版)段常贵 主编 《暖通空调》 (第一版)陆亚俊 主编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 (第一版)李岱森 主编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第一版)孙一坚 主编 《简明空调设计手册》 (第一版)赵荣义 主编 《建筑燃气设计手册》 (第一版)袁国汀 主编
曼宁公式(
1 2 / 3 1/ 2 v R J n
Robert Manning,1889
)
1 2 / 3 1/ 2 qv Av A R J K J n
1 1/ 6 C R n
n——渠道的粗糙系数,见表1-4 R——水力半径(m) J——水力坡度
参考:曼宁公式与水利科学(上)(讨论稿)
巴甫洛夫斯基公式 ( )
前苏联,巴甫洛夫斯基,1925
1 y C R n
y 2.5 n 0.13 0.75 R n 0.10
使用条件
0.1m≤R≤3m
0.011<n < 0.040
水力计算器
梯形明渠
梯形明渠水力最优断面
A (b m h)h
b 2h 1 m 2
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
验算渠道的输水能力 决定渠道底坡 决定渠道断面尺寸
验算渠道的输水能力
qV Av AC Ri K i K J
即已知m、b、h0、n和i ,求其输水能力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续)
Smooth pipe flow:
Completely turbulent zone:
Transition zone
Fundamental theory of mechanics of fluids(cont’s)
From:
“……摩擦和碰撞——这 二者仅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摩擦可以看作集中于一个瞬间 和一个地方的摩擦。摩擦是缓 慢的碰撞,碰撞是激烈的摩擦”
通过各种教学环节,掌握暖通空调工程、城市燃气 工程、供热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消防工程、 工厂动力工程等各类工程中的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 原理与技术。掌握进行管网系统设计、调试和调节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能够正确应用设计手册和参考资料进行上述管网系 统的设计、调试和调节,并为从事其它大型、复杂 管网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打下初步基础。 管网设计:确定管网形式、流通断面;匹配动力; 确定管网调节方案并设置相应的装置。
归纳:流体输配管网的组成
流体的源和汇 管道 动力装置 调控装置 末端装置 其他附属设备
1.1.2 西气东输接续天然气管网
该管网的特点:
1 按照压力不同分级,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
压力级别。 2 城区管网的一些管线构成环状。 3上下级管网相互影响。 4是一个开式管网。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90页
例题1(Example 1)
• Water at 60℃ is transport for 1500m in a 40mm-diameter wrought iron horizontal pipe with a flow 0.1m3/s,0.4m3/s, 0.9m3/s. Calculate the pressure drop over the 1500m length of pipe. • Solution • (a)The average velocity
1.1.3 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管网
2
膨胀水箱
4
3
管道
散热器
1
热源
重力循环热水采暖
该管网的特点:
重力作用形成管网中流体流动的动力。
(思考:空调冷冻水系统能否依靠自然循环?) 枝状管网 (注意:“闭合”不一定是“环状”) 闭式管网 (同程与异程)
1.1.4 蒸汽采暖管网
1-热源 (蒸汽锅炉) 2-疏水器 3-散热器 4-管道
都江堰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