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合集下载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发布施行(全文)新华网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日前签令公布《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号《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已于2008年7月17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尹蔚民2008年9月18日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第八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一条为了合理安排职工工作和休息时间,维护职工休息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单位)的职工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或者探亲假的,年休假假期冲抵寒暑假、探亲假假期。

第四条职工休年休假,由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按照规定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除应当支付职工正常工资福利待遇外,还应当每日按照该职工的日工资标准给予补偿。

第五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享受年休假,又不依照本规定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给予补偿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拒不改正的,依照公务员法律、法规对其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其他单位拒不改正的,依照劳动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条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国务院人事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分别制定本规定的实施办法。

第七条本规定自年月日起施行。

解读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规定解读职工带薪年休假的规定1、劳动者申请休年假,单位有权不批准吗?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解读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 1 号《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已于2008年7月17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尹蔚民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日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 (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第八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 (二)、(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条为了实施《职⼯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条中华⼈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企业单位、有雇⼯的个体⼯商户等单位(以下称⽤⼈单位)和与其建⽴劳动关系的职⼯,适⽤本办法。

第三条职⼯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累计⼯作时间确定。

职⼯在同⼀或者不同⽤⼈单位⼯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作时间。

第五条职⼯新进⽤⼈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历天数÷365天)×职⼯本⼈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职⼯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伤停⼯留薪期间不计⼊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职⼯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确因⼯作需要,职⼯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单位应当安排补⾜年休假天数。

第⼋条职⼯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的,不享受下⼀年度的年休假。

第九条⽤⼈单位根据⽣产、⼯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本⼈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单位确因⼯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本⼈同意。

第⼗条⽤⼈单位经职⼯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资收⼊的300%⽀付未休年休假⼯资报酬,其中包含⽤⼈单位⽀付职⼯正常⼯作期间的⼯资收⼊。

⽤⼈单位安排职⼯休年休假,但是职⼯因本⼈原因且书⾯提出不休年休假的,⽤⼈单位可以只⽀付其正常⼯作期间的⼯资收⼊。

第⼗⼀条计算未休年休假⼯资报酬的⽇⼯资收⼊按照职⼯本⼈的⽉⼯资除以⽉计薪天数(21.75天)进⾏折算。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一、实施办法总则为保障企业职工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本办法旨在规范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的管理与使用,确保员工享受合法权益,同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年休假适用范围本实施办法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职工,包括全职、兼职、合同制及临时聘用员工。

三、年休假条件与资格职工在本企业连续工作满一年后,即具备享受带薪年休假的资格。

职工在当年内未出现严重违纪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职工在当年内已完成规定的绩效考核,并达到合格标准。

四、年休假天数计算职工带薪年休假天数根据在本企业工作年限确定,具体为:满一年未满十年者,享受五天年休假;满十年未满二十年者,享受十天年休假;满二十年及以上者,享受十五天年休假。

年休假天数以公历年度为单位进行计算,不累加至下一年度。

五、年休假安排与调整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和职工意愿,合理安排年休假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职工可申请调整年休假时间,经企业批准后实施。

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安排职工在当年内集中休假或分段休假。

六、年休假工资待遇职工在享受年休假期间,企业应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如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安排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工作,企业应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七、年休假监督与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年休假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操作流程。

企业应加强对年休假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年休假管理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对于违反年休假管理规定的行为,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八、实施办法附则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实施办法由企业负责解释,如有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请广大职工严格遵守本办法,共同维护企业的和谐稳定。

同时,希望企业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号《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已于2008年7月17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尹蔚民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日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第八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第十条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企业员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发布施行 全文

《企业员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发布施行 全文

《企业员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发布施行全文企业员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本实施办法旨在规范企业员工带薪年休假的实施程序和具体细则,确保员工合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权利,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二章带薪年休假的条件第一条员工具备带薪年休假的基本条件如下:1. 员工已连续工作满一年;2. 员工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3. 员工无严重失职行为。

第二条其他特殊情况下,员工也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条件由企业与员工协商确定。

第三章带薪年休假的计算和使用第一条带薪年休假的计算方式如下:1. 基本带薪年休假天数为员工在企业连续工作一年期间每月平均工作日数的乘积;2. 员工连续工作满一年后,每满一年增加带薪年休假天数一日,至最高带薪年休假天数为基本带薪年休假天数的两倍。

第二条员工可以将带薪年休假分割使用,但应事先向企业提出申请,并经过企业批准。

第三条员工休假期间,企业应按照员工正常工资的100%支付带薪年休假工资。

第四章带薪年休假的管理第一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带薪年休假管理制度,明确带薪年休假的申请、审批和记录程序。

第二条企业应及时通知员工带薪年休假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并向员工提供带薪年休假申请表格。

第三条企业应合理安排员工带薪年休假的时间,避免集体休假可能导致业务运营的困扰。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一条违反本实施办法的,企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员工因此而遭受的损失给予补偿。

第二条员工提供虚假信息或滥用带薪年休假权利的,企业有权对其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六章附则第一条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条其他与本实施办法不一致的相关规定,以本实施办法为准。

第三条本实施办法的解释权归企业所有。

以上为《企业员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全文。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号《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已于2008年7月17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尹蔚民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日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一条为了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第四条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第六条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第七条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第八条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条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 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 天数, 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 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 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 支付未 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 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 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 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 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第七条 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 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 确因工作需要 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 于其年休假天数的, 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 补足年休假天数。 补足年休假天数。 [解读 如小李应享受年休假天数为 解读] 解读 10天,但当年已享受寒暑假 天,则小 天 但当年已享受寒暑假40天 立当年不能再享受年休假。 立当年不能再享受年休假。如小李因工 作需要当年仅休寒暑假9天 作需要当年仅休寒暑假 天,则还可以享 受年休假1天 受年休假 天。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 第六条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 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 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解读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 解读]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 解读 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 期间与年休假假期可以重复享受。 期间与年休假假期可以重复享受。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解读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主讲:陈 健 主讲:
为了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一条 为了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制定本实施办法 (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办法。 [解读 明确制定的目的和依据。根据条 解读] 明确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解读 例第九条的授权制定实施办法。 例第九条的授权制定实施办法。 国务院人事部门、 (第九条 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 保障部门依据职权, 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 办法。) 办法。)
第五条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 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 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 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 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 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后不足 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 :( 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 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 天 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解读 “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是300% 解读] 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解读 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日工资。假如小陈在单位工作了3年 日工资。假如小陈在单位工作了 年,可以 得到5天的年休假 天的年休假。 得到 天的年休假。今年他和单位解除了合 解除时小陈今年在单位工作了200天, 同,解除时小陈今年在单位工作了 天 但小陈只享受到1天的年休假 天的年休假, 但小陈只享受到 天的年休假,假如他的日 工资是100元 工资是100元,那么小陈应得的未休假期间 的报酬应为: ( 的报酬应为:[(200÷365)×5-1]×100元 ÷ ) × 元 :(200÷365)×5-1≈1.74 ×3=300元(注:( 元 ÷ ) 天不足1整天 天,0.74天不足 整天,不支付该报酬,故 天不足 整天,不支付该报酬, 取1天)。 天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 个月以上的, 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 个月以上的,享受带 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解读 该条是对条例第二条“职工连续工作 年 解读] 该条是对条例第二条“职工连续工作1年 解读 以上”的解释。 、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 以上”的解释。1、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在本 个月。 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 如小李2008年4月1日到某新 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如小李2008年4月1日到某新 单位工作, 日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 单位工作,至2009年4月1日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 年 月 日才能享受带薪年休假 对连续工作满12个月如何理解 个月如何理解? (对连续工作满 个月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实施 条例第十条规定情形如何理解?) ?)2、享受标准: 条例第十条规定情形如何理解?) 、享受标准:按条 例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第三条 例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执行。(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 年不满10年的 年不满20年的 满1年不满 年的,年休假 天;已满 年不满 年的, 年不满 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 年的, 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 年休假15天 年的, 年休假 天;已满 年的,年休假 天。)
[解读 第十条、第十一条是对职工非因 解读] 第十条、 解读 本人原因和因本人原因未休年休假待遇的规定 及休假期间的待遇,涉及五个问题: 及休假期间的待遇,涉及五个问题: 1、职工日工资收入的 的理解( 、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的理解(包含用 的理解 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日工资收入的计算方式:日工资 月工资 、日工资收入的计算方式:日工资=月工资 个月工资总和-加班工资 (前12个月工资总和 加班工资)除21.75天。 个月工资总和 加班工资) 天 3、工资报酬的支付时间。4、年休假期间的 、工资报酬的支付时间。 、 工资标准。 、 工资标准。5、对“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 出不休年休假”的把握。 出不休年休假”的把握。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 第九条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 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 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 年休假。 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 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 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 职工年休假或者跨 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 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解读 职工年休假时间的安排,用人 解读] 职工年休假时间的安排, 解读 单位具有主动性, 单位具有主动性,但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 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 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 个年度安排 年休假的,应与职工本人协商一致。 年休假的,应与职工本人协商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 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 以下称用人单位) 位(以下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 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的职工,适用本办法。 除法律、 第十七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 另有规定外,机关、事业单位、 另有规定外,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 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依照本办法执行。 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依照本办法执行。 [解读 明确适用的范围。鉴于机关、事 解读] 明确适用的范围。鉴于机关、 解读 业单位的特殊性,两个实施办法均适用, 业单位的特殊性,两个实施办法均适用,如 何划分调整的范围是关键。结论: 何划分调整的范围是关键。结论:应按劳动 合同法的规定执行。 合同法的规定执行。
[解读 假如小张在 单位工作了 年, 解读] 假如小张在A单位工作了 单位工作了5年 解读 今年9月 日跳槽到 单位,那么明年9月 日跳槽到B单位 今年 月1日跳槽到 单位,那么明年 月1 日至12月 日小张在 单位剩余的“ 日小张在B单位剩余的 日至 月31日小张在 单位剩余的“日历 天数” 天数”为122天。按规定,他的年休假天数 天 按规定, 应为5天 应为 天。那么今年小张的年休假天数应为 (122÷365)×5天≈1.67天。由于 ÷ ) 天 天 由于0.67天 天 不足1整天 整天, 不足 整天,因此小张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 1天。从第二年起,小张在 单位的休假天 天 从第二年起,小张在B单位的休假天 数就按《办法》第四条的规定累计计算。 数就按《办法》第四条的规定累计计算。
劳动合同、 第十三条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的或 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 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年休假天数、未 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 休年休假工资报酬高于法定标准的,用人单 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 位应当按照有关约定或者规定执行。
[解读 国家规定的是劳动的基本标准, 解读] 国家规定的是劳动的基本标准, 解读 故就高不就低。 故就高不就低。第十四条 劳务派遣单位的职 工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 工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享受年休 假。 被派遣职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无工作期 间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的天数享受的年休假天数的, 受当年的年休假; 受当年的年休假;少于其全年应当享受的年 休假天数的,劳务派遣单位、 休假天数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应当 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职工年休假天数。 协商安排补足被派遣职工年休假天数。
第八条 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 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 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 )、(三 )、(五 项规定情形之一的, (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 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解读 对条例第四条的重申和强调。 解读] 对条例第四条的重申和强调。 解读
第十一条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 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 数(21.75天)进行折算。 天 进行折算。 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 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 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 个月剔除加班工资 后的月平均工资。 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 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个月的, 个月的 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 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 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 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 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 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