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桑植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纲要

桑植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纲要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一)区域背景1、张家界——国际视角的旅游城市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余脉的武陵源山区,长江四大支流中澧水的中上游,是湖南省实施湘西战略的龙头城市。

张家界为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和亚洲生物圈,是“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目前张家界已建成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3处,其中5A级1处,4A级8处,张家界已成为中国最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

在大湘西3市州旅游中,张家界凭借其一批世界级或国际区域性旅游核心资源,独居旅游龙头地位,并以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市场知名度极高。

2006俄罗斯空军张家界天门山飞行表演,2009年5月邀请不少于 20 个国家的具有典型乡村音乐艺术特色、代表目前世界水准的 22 个民族民间音乐团体参加的“国际乡村音乐节”在张家界举办,其国际知名度日渐提升.2、湖南--东中西统筹,湘西发展战略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湖南省在提出“长株潭”这一战略增长极之后,又做出加快湘西开发的战略决策.《湖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将全省14个市级行政单位在间上划分为“两个核心、三大板块、四条黄金旅游带"。

即围绕长沙、张家界两大心,构建长株潭、大湘西、大湘南三个旅游板块,形成湘西生态民俗旅游走廊、湘东文化与休闲旅游带、长张核心发展轴、泛珠旅游发展通道四条黄金旅游带。

3、大湘西-—被现代文明托起的神秘湘西文化诺亚方舟大湘西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及邵阳市的武冈、城步、洞口、绥宁、隆回、新宁和永州市的江华。

《湘西地区城镇体系规划》,确定怀化、张家界中心城市地位,培育吉首、武冈等次中心和若干重点城镇,以慈(利)-通(道)、龙(山)—新(宁)、新(晃)—溆(浦)为三条城镇发展轴,构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湘西旅游“金三角”是大湘西旅游圈中的核心。

在行政区上则包括湘西地区的张家界、湘西州和怀化、常德的一部分。

桑植县发展建言

桑植县发展建言

关于桑植县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研究人:张盼学号2007160153摘要:位于湖南省西北湘鄂交界处的桑植县,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风水宝地。

这里是澧水的源头,也是武陵山脉最秀丽的地段;这里有亚洲腹地保存得最好的原始森林,还有有亚洲第一溶洞;这里是赫赫有名的药材库,也是稀有动物的天堂;这里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红色革命圣地,也是红二方面军出发的地方;这里的山歌响彻维也纳世界音乐殿堂。

但是,这里却又是远近闻名的全国十大穷县之一,这里又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带,也是湖南省交通最不发达的地方。

宝贵而丰富的资源与贫穷的现状使这个遏待开发的遗珠有着无法估量的潜力。

关键词:桑植资源旅游环境贺龙About Sangzhi County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memoir Abstract: Is located the Hunan Province northwest Hunan Hubei intersection point Sangyhi County, is geomancy treasure trove which many national minorities live together.Here is the sweet spring water water source, also is the Wuling sierra most beautiful land sector; Here has the Asian center to preserve the best virgin forest, but also has the Asian first limestone cave; Here is the illustrious medicine materials storehouse, also is the rare animal's heaven; Here is Marshal He Long's hometown, here is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revolutionizes red the Holy Land, also is the place which the red two front armies embark; Here folk song resounds through the Vienna world music palace.But, here also is actually national one of ten big poor counties which is renowned far and near, here also is the natural disaster sends the region, also is the Hunan Province transportation not most developed place.Precious and the rich resources and the poor present situation cause this to stop treat the potential which development the lost treasure has is unable to estimate.Key word: Sangzhi Resources Traveling Environment He Long1.桑植县资源现状:1.1总体概括:桑植县位于湖南西北部、张家界市西部,为张家界市辖县。

加快桑植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加快桑植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加快桑植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植位于湖南西北边陲,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总人口45.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5%,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7%,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准确分析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桑植县实现富民强县必然要求。

一、从发展形势看,桑植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1、国家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湖南实施湘西开发战略机遇,对贫困地区在体制、机制及资金、用地、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将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

2、国家、省、市继续实施扶贫攻坚的政策机遇,省、市已将桑植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为桑植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提供了政策优势。

3、张家界坚持旅游立市,领跑湘西的带动机遇,桑植旅游资源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张家界—桑植—永顺—吉首—铜仁线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发展旅游产业大有文章可做。

4、随着张桑公路的建成和争取黔张铁路过境带来的赶超机遇,未来桑植将逐步形成张桑公路、铁路交错覆盖的立体交通网络,桑植将面临一个新的赶超机遇。

二、从存在困难看,桑植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自然条件差。

桑植山多地少,山地面积约占90%,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旱涝保收面积人均仅0.13亩,是湖南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十年九灾。

其中1998年特大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到2009年底,还有31个村未通汽车,2个村生产生活用电困难,5个村未通电话,5.2万人饮水困难。

2、缺政策、缺资金。

一是缺政策。

我县从全国地理位置来说处于中西部地区,不可能享受国家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

相对于我县接壤的湘西自治州和湖北省鹤峰、宣恩来说,桑植也没有享受到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扶持政策。

因此,桑植经济社会发展明显缺乏优惠政策的拉动力,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区县在政策、项目、投入上的差距越来越大;二是缺资金。

2009年桑植虽实现总投资20.74亿元,但分别只占全国、全省、全市的0.09‰、2.7‰和18.5%。

湖南省桑植县工业经济简析

湖南省桑植县工业经济简析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调查报告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调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全县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1)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三、全县工业发展方向、重点及措施 (6)四、结束语 (13)五、参考文献 (13)致谢 (13)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调查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民族地区亦在响应国家号召,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推动地区建设的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发展现代经济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也不例外。

在此对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工业化发展之路进行分析与总结,就此地区的工业现状予以概述,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该地区工业的发展指出方向、提出重点及措施。

关键词:桑植县;新型工业化;现状;问题;对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和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湖南省委在省九次党代会上也指出,“新型工业化是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

桑植作为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矿产、能源、农林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因此,桑植要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以及省湘西地区开发等重大战略决策的政策机遇,结合桑植县情,在继续做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这对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全县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工业资源特点1、农产品资源丰富。

全县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9.6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4个;水果总面积8.14万亩,产量5.3万吨,其中柑橘6.8万亩,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年产量4.7万吨。

1桑植县情简介

1桑植县情简介

桑植县情简介桑植位于湖南西北边陲,地处湘鄂边界、武陵山脉北系中段,东与石门、慈利县交界,南与永定区、永顺县接壤,西与龙山县毗邻,北和湖北省宣恩、鹤峰县相连,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由境内发源,隶属世界旅游胜地张家界市。

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场)553个村(社区)46万余人,土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占92.8%。

2013年生产总值60.56亿元,财政总收入4.4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689、4226元。

桑植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芙蓉桥乡出土的无牙恐龙化石,距今已有2亿年历史;县城朱家台出土过战国时期的古币、陶器等。

东汉时置充县,为桑植建县之始;宋仁宗年间,推行土司制度,设桑植宣抚司,因司治桑植坪(今芭茅溪乡境内)而得名;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置桑植县。

桑植民族文化灿烂多姿,有极具艺术价值的民歌、花灯舞、仗鼓舞、傩戏等,尤以桑植民歌为最,已搜集整理的就有1万多首,被誉为流金溢彩的金色旋律,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3月桑植被命名为“中国民歌之乡”。

桑植勋劳卓著,革命色彩浓郁。

这里是贺龙元帅故乡,是湘鄂西、湘鄂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大革命时期,不足10万人的桑植,先后有5万多人参加革命,2万多人血染疆场,载入革命烈士名录的就有5000多人;全县有3000多人跟随贺龙参加南昌起义,4000多人随红二方面军长征,解放后回乡的不到20人。

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这里诞生了贺龙元帅,廖汉生、朱绍田、贺鹏飞、贺捷生等将军,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桑植物产丰饶,资源禀赋独特。

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美,古人盛赞澧水上游“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因而得名;屈原歌咏“沅有芷兮澧有兰”;柳宗元诗曰“南州之美莫如澧”。

贫困县桑植换新貌.

贫困县桑植换新貌.

贫困县桑植换新貌——祖国发展无限好走过风,走过雨,走过艰难与险阻,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见证了不屈的中国人民的伟大。

转瞬间新中国即将迎来60年华诞,60年的挣扎,60年的奋斗,60 年的拼搏……岁月短暂又漫长,60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成绩,我们感受到了美好,我们享受到了幸福。

60年沧桑巨变,60年后的辉煌腾达。

60载春秋,造就今日的绚丽多彩。

忆往昔,我们的穷苦,我们的艰难,我们的潦倒……那一段段艰难的旅程给予了我们无尽的痛苦,也赋予了我们不断奋进的勇气,我们不能退缩,我们不能瘫倒,我们必须奋起。

改革开放也已经走过30年,尽管我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成长的,但是我深刻感觉的到了生活中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偶尔翻开小时候的照片,记忆着那时的生活,虽然感受不到父辈那时满目疮痍的生活环境,但也感觉到了,那时中国的落后。

抚今追昔,历历在目。

在曲折中发展、前进,不断走向富强。

60年的成就,不仅仅使国人欢庆,也让世人羡慕赞叹。

我是来自全国十大贫困县之一的桑植县,我亲眼目睹着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着祖国的日渐富足与强盛。

桑植县是一个革命老区,也是国家重点扶贫的贫困县。

交通不便,处地偏僻,缺乏区位优势,基础薄弱,缺乏资金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山区面积广大,人们大多在深山野林中谋生存。

改革初期,土匪势力猖獗,扰乱正常的生活,加剧了整个地区的落后。

当时,一片狼籍,人们要吃没吃,要穿没得穿,上学的人几乎没有,地区文化相当落后。

要发展就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桑植县有了显剧的发展,如何在国家扶贫攻坚,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中抓住机遇,谋求发展,这一严峻课题一直摆在桑植人面前。

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坚强的桑植人没有退缩,在改革开放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桑植从泥泞中一步步缓缓前行。

桑植县委、县政府围绕交通建设、电力开发,矿产开发、城镇改造、红色旅游等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

云南城市化发展分析报告

云南城市化发展分析报告

云南城市化发展分析报告摘要:云南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省份之一,也是西南地区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云南省逐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有力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告旨在分析云南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

一、云南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势复杂,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

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进展。

根据数据显示,云南城市人口占比从1990年的32%左右增长至2019年的58%左右。

城市化率提高明显,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二、云南城市化发展的特点1. 区域发展不平衡:云南省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较快,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城市规模较大。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偏低,经济基础相对较弱。

2. 多元民族文化:云南地区多民族聚居,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

城市化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和保护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3. 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云南城市化发展的问题1. 城市功能单一:云南省主要城市功能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城市应通过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城市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2. 城乡发展差距: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 地区协调发展不足:云南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

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推动云南省地区协调发展。

四、云南城市化发展的策略1. 坚持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云南城市化发展要坚持科学规划,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推动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城市功能多元化:要加强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优化,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3.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支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桑植县县域规划有关情况汇报

桑植县县域规划有关情况汇报

桑植县县域规划有关情况汇报根据市国土资源局工作部署,现将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概况我县首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1997-2010年)修编工作于1997年8月20日正式启动,先后经历了准备工作、分析(预测)、总体规划编制、评审验收四个阶段,历时一年零三个月。

1999年9月1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通过。

我县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于2006年9月8日正式启动,历时四年零八个月,先后经历了准备组织、基础数据的变更调查、基础数据申报确认、“四查清、四对照”工作、部门规划的协调、重点专题研究、大纲编制、规划编制和成果审核等10个阶段的工作与审查。

于2011年4月完成规划成果编制。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2010年7月5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通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2011年5月27日经张家界市人民政府批复通过。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跨度时间长,编制程序复杂,技术规范要求严格。

总体而言,此轮规划修编成果直接采用了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与上级及各部门规划衔接紧密,实用及可操作性强。

二是建立了规划数据库体,规划成果科技含量高。

三是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更细化明确,为规划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内容(一)自然条件。

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隶属于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张家界市。

桑植县位于东经109°41′—110°46′,北纬29°17′—29°50′,东界慈利县、石门县和武陵源区,南毗永定区、永顺县,西接龙山县,北邻湖北省宣恩县、鹤峰县。

县境东西长约104公里,南北宽约57公里,土地总面积3475平方公里,是澧水发源地。

县域地域辽阔,呈"凹"字型展布,崇山起伏,地势北高南低,属于中山—中低山—丘陵一岗地一平原多层状地貌,且分级明显,以山地为主,约占90%,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植县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201211171921 廖桑永地理科学2014-07-25概述:桑植县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西北部,属于张家界市行政管辖范畴。

桑植县经济落后,工业发展滞后。

农业生产占桑植县生产总值很大部分。

但因为位于武陵山区,地形复杂。

山地多而平地少,因此粮食作物的产值并不高。

经济作物主要以茶叶、油茶树、粽叶为主,而近些年由于政府鼓励,烟叶生产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但总体来说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第三产业主要以承接张家界景区的游览项目为主,但产值较低。

综上所述,桑植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但是近年来由于居民总体收入有所提高,经济也有所增长,所以城市化的进程并没有停滞。

反而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扩展。

自然环境: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北麓,鄂西山地南端。

地形起伏崎岖,山地地形占比大,平地地形占比小。

县境内有大小山头10426个,最高点海拔1890.4米位于八大公山主峰斗篷山。

而且卡斯特地形分布较广,土壤主要以红壤为主,因此土壤肥力低下。

但是由于水热充足,在有条件的地区主要以水稻作为粮食作物。

但是用于市场流通的水稻谷物很少,接近于自产自销。

农民的主要农业收入为茶叶、油茶、粽叶、水产、烟叶为主。

经济状况:2009年,桑植县生产总值为32.9亿元,增长13.7%,比2008年加快0.6个百分点。

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9亿元,同比增长14.5%。

实现财政总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0%,2011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5亿元,同比增长13.5%左右。

实现财政总收入3.23亿元,增长20%。

2012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由24.78亿元增加到56.83亿元。

2013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0亿元,增长7%。

实现财政总收入4.35亿元,增长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5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增长13%。

其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13年时达到了19.53亿元。

烟叶、蔬菜、茶叶、油茶、畜牧水产产值也得到了很大的增长。

2013年工业产值约为19.7亿元。

工业主要以水泥厂、矿产开采以及农产品加工为主。

第三产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增长15%。

旅游收入、接待人次分别增长20%、12%。

且在2013年中国银行桑植支行才正式营业,达到省级金融安全区的创建指标。

桑植县城概括:从Google Earth中获取桑植影像图如下:桑植县城政府驻地为澧源镇。

从桑植县西部自北向南流倘而过的即是湖南四水之一的澧水河,此处为澧水河源头部分,故名澧源镇。

在桑植县城北部为洪家关乡,是开国元勋贺龙元帅的家乡,也是桑植县城周边少有的乡镇之一。

在桑植县城东部地区为瑞塔铺镇。

这两个乡镇是离桑植县城最近的乡镇。

除此之外,这两个乡镇的教育资源是县城以外最好的乡镇,洪家关乡、桑植县城、瑞塔铺镇分别拥有县境三所高中的其中一所。

因此未来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沿着这两个乡镇中的其中一个的方向来发展。

在两地之间建设城乡结合部,把县城已有或是准备建设的工业迁移到这两个乡镇去。

然后将其发展成为县境内仅次于县城的最发达的乡镇。

使其具有县城下一级的最好的经济职能。

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从地形上看,洪家关所在地区几乎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公路沿着河流通向桑植县城。

而且作为连接洪家关乡到县城的公路沿着山边崎岖而行,在线路中途几乎没有平地出现。

由此可见,洪家关乡农业基础较差,虽然有少数平地但也大部分用于乡镇居民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大多在山坡丘陵上或者沿着河流边的河流阶地分布,洪灾几乎十年中有九年会发生,因此产量较少。

而桑植的经济作物如茶叶、粽叶等位于高山地区,虽然此处山地多,却也满足不了云雾茶叶和粽叶的生长条件。

而油茶产量低,需要很大的原料供应,因为油茶往往需要很大面积的山区才能达到规模的油茶产量,此处位于县城周边,没有足够大的地方用来发展油茶种植。

因此此处的经济作物并不能撑起其作为工业用镇的需求。

而假如洪家关乡作为县城工业生产的卫星城镇的话,首先面临的问题即是工业用地少,且与县城连接的中间地方都是山地,也不利于建设城乡结合带用作居民用地或者工业用地。

综合其农业水平、自然资源、地形条件可以知道,即使洪家关乡离县城的车程仅有12分钟,以及洪家关乡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也不足以让其成为县城未来城市化主要发展方向。

因此即使未来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一个城市核心附加一个小的工业核心的话,那个工业核心也不会出现在洪家关乡。

对比洪家关乡,可以发现虽然桑植县位于“群山共舞”的大山之中,但是却给桑植县城留下了一块宝贵的平地,来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用地。

从桑植县城到瑞塔铺的公路是桑植通向张家界市的必经路段,单程车程仅有8分钟左右。

瑞塔铺镇紧挨张家界城市区和武陵源旅游区,距张家界市区55公里,距县城仅10公里,是桑植的东大门和交通咽喉。

而且连接县城与瑞塔铺镇的路段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平地。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瑞塔铺在桑植县城的正东方,而且公路也沿着较为平直的河流延伸。

在公路两旁,是面积相对较大的农业用地。

如果政府用作建设用地或者工业用地的话绰绰有余。

而且瑞塔铺镇东部地区也是很大的平地,虽然中间有山阻隔,但是平地是一直延伸没有间断的,所以可以用公路交通将其连接起来,对于城市的延伸没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平地较多,所以瑞塔铺镇的农业基础较好,农民的农业收入也是县城中较高的乡镇。

不仅如此,根据查阅资料得知瑞塔铺镇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储量比较大的有煤矿、铁矿、硅矿和石灰石,尚需探明的有铜矿、硫磺矿、石膏矿等。

煤炭地质储量为8000多万吨,现有煤矿2个;铁矿地质储量为3000多万吨,品位高达55%以上,矿石成分简单,属豆状赤铁矿类型,在国内尚属富铁矿,现有铁矿2个;硅石地质储量推算为1.2亿吨,全部为露天开采,其品位高达97%以上,现有硅矿1个,页岩砖厂1家,非煤矿山20家,砂石厂、水泥预制件厂20多个。

现在的瑞塔铺,各类厂矿企业应运而生,大小商店星罗棋布,已逐步形成了以矿产品采掘为龙头,集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商业群。

预计将来瑞塔铺镇会成为桑植县最具影响力的的文化名镇、经济大镇、工业重镇。

而瑞塔铺镇的乡镇规划也初具规模,从Google Earth放大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瑞塔铺在2012年10月的居民建筑已经有一定结构和规模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瑞塔铺镇北部是占地较大的桑植四中,作为文教用地桑植四中有很清晰的体育场所。

而在其南部则是居民用地。

从遥感影像中可以看出瑞塔铺镇的房屋呈现出在南方山区乡镇很难见到的类似“棋盘式”格局,房屋修建聚集,没有显著地南方聚居区沿河流条状分布的特征。

由此可以看出瑞塔铺镇地形相对平坦,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居住区以外的很多空地并没有被建筑物“吞噬”,还保留了农业生产。

说明此地的土地资源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土地资源的潜力很大。

根据实地考察,发现瑞塔铺镇已经有一定的工业在此地落户了,在瑞塔铺镇南部已经建设了各种工业企业37家。

其中充分利用了境内丰富的煤、铁、石灰石等资源,因此水泥厂、采石场、打砂厂、矿场等占比较大。

同时,由于瑞塔铺镇农业基础较好,因此预计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烟叶初级加工厂、水产养殖厂、农产品初级加工厂等工厂在此落脚。

城市发展轴线:县城交通图:城市遥感影像图:在东西流向河流南部的条状建筑群是老城区。

商业中心在两条河流交叉的地方,几乎汇集了全县70%的商业。

并且县政府、县委会、原公安局、电信公司、各大百货、第一小学、第一中学、民歌广场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职能核心都聚集在此地。

而且还是全县各乡镇货物的集散地,各乡镇所需的用作贸易的货物都是通过聚集在此地的商品零售商店发往各乡镇的。

同时,此地也包含最始原城市居民的居住地。

从县城商业中心往西南延伸则是居民居住地。

再往更远的地方即远郊地区分布有火电厂、酒厂、米厂等小工厂。

更远地区则是农业用地区。

自县城往东而延伸的方向及从县城通往瑞塔铺镇所在的方向则是近些年城市发展扩展的轴线。

首先在2006年的时候在上图中部地区的河流北部开发出了“新城”。

即图中半弧形的建筑群落。

然后城市继续向东扩展,各大居民小区在2008年左右拔地而起。

居住在老城区的原城市居民有一些开始乔迁新居,居住在环境更好的新的居民小区内。

其次在2007左右消防大队、澧源镇政府、民族中医院都迁往上图最东端。

另外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以及桑植一中高中部都迁往图中所示地区的东部地区。

其中桑植县一中高中部是在河流北岸。

从上述县城发展历史可以知道县城的发展方向是顺着老城区的道路往东发展。

辅助地从自东向西流的河流南岸往河流北岸发展。

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从老城区往东发展有更多的平地资源,其次是往东则是瑞塔铺镇,而瑞塔铺镇是坐落在S305省道的旁边,而S305省道在为了缓解县城交通压力以及地价等因素而修建在了河流北部。

所以县城的发展趋势是既向东发展又向河流北部发展。

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县城的发展轴线是河流南部的原城市交通路线以及北流北部的S305省道。

故可以得出城市未来发展的轴线即是上图中自东而西流的河流。

城市会沿着这条河流往上游即往东发展。

由于南方地区即使是沿着河流也有地形起伏较大、有山地阻挡的地方。

因此新的城市建筑将时而在河流南部,时而在河流北部。

预计这样的扩展速度将会根据桑植县城经济发展的快慢而变化。

也有可能经济水平或城市人口、城市建筑达不到足以扩展到瑞塔铺镇的需求。

但是就目前而言,城市发展的方向确是沿着这条河流向瑞塔铺镇方向,城市化发展的轴线即是这条通往瑞塔铺的河流的沿岸地区。

城市化问题:工厂:据调查,瑞塔铺镇各类采掘工厂、建材原料制造工厂等工厂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如以石灰石为原料的生产企业—华新水泥厂正在建设中。

华新水泥厂是由张家界天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华新水泥共同投资四亿人民币兴建的,可日产干法水泥2500吨,是中国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于2014年底前建成投产。

但是由于瑞塔铺镇在桑植的东部,位于城区夏季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而且这些高污染型企业也会对瑞塔铺镇带来极大的污染和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

如下图:工厂排出的废气以及露天采掘扬起的灰尘都会对当地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

又因为此处位于澧水河流上游的支流流域,因此此处环境污染势必影响下游的桑植县城以及张家界市区用水的水质。

再者,空气污染也会影响到整个张家界辖区的空气质量与旅游景点的游览空气质量。

因此为了工业经济的发展而建设诸多工业企业是否合理,还需要有关部门多做考虑与评估。

房地产:由于前几年房地产开发热,同样使得瑞塔铺镇的商品房和居民自建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上图是瑞塔铺新街的情景。

资料显示,自2011年以来,桑植县瑞塔铺镇先后投资1.5亿元修建了新城区2200米的4条街道、4万平米的白族风情商住楼和396套住宅小区,吸纳了民间资金2290万元,农民自建房屋125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