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对罗红霉素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罗红霉素_盐酸氨溴索复方片剂的药_省略_设计和4种_期临床试验方案的比较_单爱莲

研究方法Research M ethod罗红霉素/盐酸氨溴索复方片剂的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和4种Ò期临床试验方案的比较D esign study of phar macok i netics and co mparison of4ki nds of the cli nal tri al phase Òdesi gn of roxithro m yci n/a mbroxol hydrochlori de co mpound tablets单爱莲,权菊香,吕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100034)SHAN A i-li a n,W E IM in-ji,L(Instit u te of C li n ical F irstH os p it a l,Peking jing100034,China)收稿日期:2007-02-05修回日期:2007-07-08作者简介:单爱莲(1955-通讯作者:单爱莲Te:l(010)E-ma i:l s al通过比较罗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盐酸氨溴索(去痰药),研究其疗效评价指标和适应症选择的合理性。
方法/氨溴索II期临床试验方案并进行比较。
结果根,建议选择第四个试验方案。
结论在设计复方药,应考虑每种药物的作用特点和药代动力学情况,应给出罗红霉素/盐酸氨溴索复方片剂;药代动力学;下呼吸道感染:R562.1;R978.15文献标识码:A:1001-6821(2007)05-0380-05:Obj ective To i n vestigate the reasonableness o f efficacy i n-i n d icati o n se lecti o n by co m paring4phase II c li n ical trial designsm yci n/a m broxo l tab lets.M et hods D ifferent cli n ica l protoco ls m ycin/a m broxo l tab lets w ere co llected and co mparisons a m ong ere m ade.Results B ased on the hum an phar m acokineti c s o f r ox-/a mbroxo,l the f o urth protoco l w as regarded as the m ost rea-design.C onclusion In design of a phase II c linical trial w ith preparati o n li k e r ox ithro m yci n/a m broxo,l the m echanis m of phar m acok i n etic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drug in a preparation be consi d ered,and collective evaluati o n should be g i v en incl u di n g m inati o n of sa m ple size.ords:rox ithro m yc i n/a m broxol hydroch l o r i d e co m pound tablets;i n etics;lo w er resp iratory tract i n fection/盐酸氨溴索是由印度Sarabhai P ira m al Phar m aceutica ls 开发生产(商品名为Rox isara),规格为罗红霉素150m g、盐30m g[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的临床观察

过程中不 良反应程度严重等几大缺点 , 还具有给药 口服方便、 安全性高 、 有效性强等几大优点[ 4 1 。氨溴索在作用 于人 体之后可对支气管腺体 的分
泌过程产 生影响 , 使低黏 度 的唾液 黏蛋 白的分泌量 明显增加 , 使高黏度 的岩藻黏 蛋 白产生量 明显减少 , 因而使 痰液黏滞性 有效降低 , 使咳 出变 得更加容 易 两药联合应用对病情处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患 者实施 治疗 , 不 仅仅能够 达到祛 痰 、 平 喘、 镇 咳的 目的 , 还具 有抗 菌 、 消 炎、 抗 变态反应 , 减轻气 道炎症反应 , 改善肺功 能的作用 , 从 而使患者 的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接受治疗 期间的耐受 情况更加理想 。
1 - 3 方法 对 照组 : 口服罗红霉索 , 每次 1 5 0 m g , 每天两次 , 计划治疗一个 月 ; 治
治疗组患 者应用罗红霉 素与氨溴索联 合治疗期 间有 1 例 出现药 物不 良 反应 , 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 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 P < O . 0 5 ) 。
3 讨 论
病进行 治疗 , 探讨 一种切 实可行的稳定期治疗方法 已经成 为 目前临床上 所 面临的主要 问题【 】 l 。本次研究 对病情处于稳定期 的慢性 阻塞性肺部疾 病 患者应用氨 溴索 与罗红霉素联合治疗 的效果进行研究 。现汇报如下 。
1 资 料和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有效率达到 6 8 . 3 %; 治疗组患者应用 罗红霉素与氨溴索联 合治疗后慢性
【 中图分类号 】 K 5 6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卜5 1 6 0 ( 2 0 1 4 ) 0 4 — 0 1 O 5 一 O 1
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

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
姚丽玲;刘义;商伟;赵金红
【期刊名称】《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16)5
【总页数】2页(P320-320)
【关键词】罗红霉素;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
【作者】姚丽玲;刘义;商伟;赵金红
【作者单位】鞍钢铁东医院药剂科;鞍山市中心医院药剂科;鞍钢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5
【相关文献】
1.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螨菌素产品分析 [J], 樊生华
2.兽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托拉菌素 [J],
3.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J], 赵瑞祥
4.兽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土拉霉素(tulathromycin) [J], 李玮;郭腾;陈洪亮;禚宝山
5.猪牛专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泰拉霉素 [J], 郭芙蓉;崔清兰;张发旺;邱富娜;巩丹;高延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方罗红霉素片多剂量给药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

复方罗红霉素片多剂量给药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任秀华;申玲玲;向道春;刘宇;陈倩;张冬林;方淑贤;刘东;杜光【摘要】目的研究复方罗红霉素片多剂量给药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24例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半,采用随机分组平行设计,分别多剂量口服复方罗红霉素片、罗红霉素片150 mg+盐酸氨溴索片30 mg,采用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罗红霉素和氨溴索的浓度,采用DAS2.1程序分别计算各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并用配对t检验对罗红霉素或氨溴索进行分析.结果复方罗红霉素片组与两单药合用组相比,罗红霉素和氨溴索的人体药动学参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方罗红霉素片中罗红霉素和氨溴索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6 261.67±2 111.12)和(51.42±19.83) ng·mL-1,t1/2分别为(14.70±8.91)和(10.19±1.94) h,AUC0→t分别为(96 055.25±38 428.39)和(679.86±183.90) μg·L-1·h,AUCss分别为(47 767.15±16 097.92)和(372.53±119.18) μg·L-1·h.结论多剂量给予复方罗红霉素片后,与两单药合用的对照药的药动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complex prescription of roxithromycin tablets( Ⅰ ) by multiple dose of administra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Methods The total of 24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welve each, and given with multiple dose of Ⅰ or roxithromycin tablets plus ambroxol hydrochloride tablets( Ⅱ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roxithromycin or ambroxol in plasma was determined by LC-MS/MS separately.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with DAS 2.1 practical program and evaluated by t-test. Results The Cmax t1/2 ,AUC(0→l) and AUCs of roxithromycin and ambroxol of Ⅰ were( 6 261.67±2 111.12 )and 51.42±19.83 ng· mL-1 ,( 14.70±8.91 )and( 10.19±1.94 )h,( 96 055.25±38 428.39 ) and ( 679.86± 183.90 )ng · mL-1 · h,( 47 767.15± 16 097.92 ) and (372.53± 119. 18 )ng · mL-1 · h,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Ⅱ,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roxithromycin and ambroxol of Ⅰ show 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030)008【总页数】4页(P1003-1006)【关键词】罗红霉素片,复方;罗红霉素;氨溴索;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者】任秀华;申玲玲;向道春;刘宇;陈倩;张冬林;方淑贤;刘东;杜光【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1罗红霉素是半合成、长效、对酸稳定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有效杀死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各种致病菌;氨溴索为黏痰溶解药,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安全的镇咳祛痰药,能使黏液溶解、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及激活黏液纤毛痰净化等功能,尚有降低痰液与纤毛的黏着力,使痰液易于咳出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还可增加抗菌药物在肺组织及其分泌物中的浓度,提高抗菌疗效。
氨溴索空间结构

氨溴索空间结构
氨溴索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它的分子式为C14H22BrNO,分子量为319.24 g/mol。
氨溴索的空间结构为非常重要的药理学特性之一,它对于药物的生物效应和药物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氨溴索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由分子内的原子相对位置决定的。
氨溴索分子内含有一个氨基、一个溴原子和两个环状结构。
这些原子通过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溴原子占据着较大的空间,而氨基和环状结构则相对较小,这意味着氨溴索分子在与生物大分子(如受体、酶)结合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亲和性和反应性。
此外,氨溴索的空间结构也对其在体内的代谢和清除产生影响。
由于氨溴索分子的特殊结构,它可以通过肝脏中的细胞酯化酶和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等代谢酶进行代谢,从而被分解和排泄。
总之,氨溴索的空间结构在药理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影响药物的生物效应、药代动力学等方面,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 1 -。
罗红霉素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罗红霉素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王恩军;王亚玲;靳袆;李建恒;周玉娟;刘新霞;耿仙;侯大宜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与教育》
【年(卷),期】2004(021)004
【摘要】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是红霉素A的衍生物,是新一代14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这种新的抗生素不仅保留了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所共有的抗菌活性,且体内抗菌活性明显优于红霉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尤其对某些特殊的致病源如军团菌、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此外,它口服吸收好,对酶稳定性好,在组织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和血药浓度较高,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王恩军;王亚玲;靳袆;李建恒;周玉娟;刘新霞;耿仙;侯大宜
【作者单位】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张家口,075000;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北,张家口,075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
【相关文献】
1.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及预防 [J], 华纯;吴锡东
2.对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J], 刘丽
3.罗红霉素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 [J], 吴迎秋
4.儿童预防接种的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措施的预防效果评价 [J], 周聪盛
5.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红霉素论文

罗红霉素【摘要】罗红霉素它不仅保留了红霉素等大环内酯所共有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口服吸收良好,组织穿透力强,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等特点,在临床上有非常大的用途。
【关键词】罗红霉素、临床用途、生产工艺、质量检测方法罗红霉素英文名:Roxithromycin,英文别名:Claramid、Rulid,西医药物。
罗红霉素又名罗希红霉素,化学名为9E-【0一(2一甲氧乙氧基)一甲基肟]红霉素,是红霉素的醚肟类衍生物,是一种半合成的、新一代十四元环大环内脂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其体外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类似,体内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1—4倍。
罗红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且细胞膜的穿透性强,极易渗入肺、肝等组织,而发挥抗菌作用。
临2011年8月第9卷第24期床证明,该药口服吸收好,有一定的蓄积作用。
抗菌谱广,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血浆结合率高,半衰期长,对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军团菌、肺炎支原体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摩拉菌、棒状杆菌、李司忒菌及军团菌等高度敏感。
罗红霉素体外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似,体内抗菌作用比红霉素强1~4倍,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一.罗红霉素的药动学和药理学1.体外活性与红霉素相似。
和罗红霉素的抗菌机制一样,罗红霉素是通过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作来抗菌的。
在体外,罗红霉素与红霉素的抗菌活性以及抗生素后效作用都很相似。
2.体内活性高。
我们都知道,红霉素的缺点就是对酸不稳定、胃肠道吸收性能差、血药浓度低、半衰期短,在我们身体特殊的情况下,它的作用效果差。
然而,罗红霉素在这方面上却更胜红霉素一筹,它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病时,罗红霉素的治疗剂量大大地与红霉素,这很充分表明在体内罗红霉素的活性比红霉素高的多。
3.对酸的稳定性好,亲脂性高。
经有关资料显示,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9位上的酮基易和6位和12位上的羟基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均无抗菌活性。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的研究进展

相 同反应 。
氨溴 索 2mL注入瓶 内 ,即可 出现 白色浑 浊 。
2 与盐 酸头孢 吡肟 存在 配伍禁 忌 洪志报 道 ,将溶解 的注射用 盐酸头 孢 吡肟溶
王毅 泓 报 道 ,将 头 孢 匹 胺 钠 1瓶 (0.5g) 溶
液 2mL与盐 酸 氨溴索 注射 液 15r ag直接 混合 ,发 现 解 于 5% 葡萄糖 溶液 5mL,待 完全溶 解后 用 5mL注
王毅 泓 报 道 ,用 5mL生 理 盐 水 加 人 头孢 曲松 分冲管后 ,再推注盐酸氨溴索 1mL,无浑浊现象。
钠 (1g/瓶 ),待 充 分 溶解 后 ,用 5mL注射 器 抽 取 周红 琴报 道 ,分 别 将 头 孢 匹 胺 0.5g,盐 酸 氨 溴 索
lmL与盐 酸氨溴 索充 分混合 ,出现 白色浑浊 液 。用 30mg用 0.9%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5mL溶 解 后 ,各 取
收稿 日期 :2013—04—20
冷雪娟报道 ,将盐 酸氨溴 索 1瓶 (30mg)用
32
Medieal Equipment Vo1.26,No.8
灭 菌 注 射 用 水 溶 解 成 3mL后 用 5% 葡 萄 糖 注 射 液 250mL稀释 (每 250mL5%葡萄糖 注射液中含有盐 酸 氨溴索 30mg)。加入 利福 霉 素注射 液 1mL (原液 5mL:0.25g)后 立 即出现 了 白色沉 淀 物 。 l1 与磷 霉 素存在 配 伍禁 忌
还尚有残余药液 的一次性注射器直接抽吸盐酸氨溴 6 与 头孢地 嗪钠存 在 配伍禁 忌
索后 ,立 即 出 现 白色 浑 浊 及 絮 状 物 ,静 置 15—
吕鸿文报 道 ,将 抽 完 的 头 孢 地 嗪 钠 小 瓶 (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缩 装 置 ( 津 奥 特 赛 恩 斯 仪 器 有 限公 司 ) 天 ; Or4 电子分昕 JS 2 天平 ( 德国Srrs aou公司) t/ 。 13试 药 . 罗红霉素干混悬剂 (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 公司,批号 00 1 ) 797 ;盐 酸氨溴 索片 ( 北京太 洋 药业有限公 司,批 号 0 10 ) 72 2 ;罗红霉素标 准品
rxt o yi :c rho yi (ne a a dr ) oi rm c h n a t l irm c i r l tna d n tn s
22血 浆样 品处理 .
取大鼠空 白血浆 ,分别 加入一定量 的 R M工 作液使其终浓 度分别 为 05 . 、1 g ・ L . 、20 0 # m ~, 按 22 . 项下操作 ,在 日内和 日问 ( d 5 )对每种浓 度各做 5 份样 品 ,记录色谱 图 ,计算 R 面积 M 和内标峰面积 A 的比值 厂 '求得 日内和 日问相对 标准偏 差 ;另 配制相 应浓 度 的 R 对 照 品溶 液, M
禁食 1h 2 。对 照组 的大 鼠单独 予 R M;实验 组 I Ⅱ、Ⅲ分 别预 先给 药 27 g・ 、 .m 蛔~、
54 g・ ~、1.m 培 剂 量 的 A b i 6 ,于第 7 .r 培 a 08 g・ m ,t d× d d给 药 A b 4 M。给 药后 经眼 m -R 眶静 脉丛 采 集 血样 ,样 品 处 理后 采 用反 相 H L P C—U 检 测 法 测 定 不 同 时 间 R 的血 药 浓 M
色谱 分析 柱 :Da os 1 i ni C 8色 谱 柱 ( 1 , m l C 8 5m, .r 0 r) g 46 m x 5 tn ;流动相 :乙腈 :水 ( a 1 u 含 00 t / L .2 o ・ 磷酸二氢铵) =3 6 ,加三乙胺 o 5 5 调 p 值 至 71 日 . ;流速 :1O L・ i~;检 测 波 .r a mn
氨溴索对罗红霉素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张 ( 江学院基础 医学院 九 磊 江西九江 320 ) 300
摘要:目的:研 究氨 溴索 ( r )对 罗红霉素 ( )大鼠体 内药代动 力学的影响 , Aa b 肼
探讨 药物 间的相 互作 用及联 合 用 药的合 理 性 。方法 :7 2只 S 大 鼠随机 分 为 4组 ,给 药前 D
Ab R a r 与 M联合使 用时, m 对 R 大鼠体 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无明显影响,二者联合使 用 Ab M 安 全 ,本结 果为 临床 安 全有效 地使 用 A mb和 R 提 供 了一 定 的 实验依 据 。 M 关键词 :罗红霉素 氨溴索 高效液相 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91 R9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64 94 21)0 —07 (4 R9 ., 6 7 A 17 — 55(01 2 04 一 0)
长:2O t; U S .O ;柱温 :2 ℃。手动进 1n A F :0O4 o 5 样, 进样量为 2 。在本液相色谱条件下,R 及 Q M 内标 (S I)峰形 良好 ,呈对称尖锐的图形 ,其保 留时间约为 99 i,克拉霉素峰 ( )的保 留时 . rn a
间为 82 i,且 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 ,方法 的 . mn 特异性很好 ( 见图 1 。 )
21 0 1年第 2期 N. o2,2 1 01
九江 学 院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Ju a o j agU i r t ( a rl c ne ) or l f i n n esy nt a si cs n  ̄i v i u e
( 总第 9 ) 3期 ( u o9 ) S m N .3
度,采用D S. . 统计软件求算该药单用及联合用药后 的药动 学参数。结果:采用随机 A 2 11 区组的方差分析进行 统计 学处理 ,实验 组与对照组各组 间 R 的主要 药动 学参数 T a 、 M m x
T/z m x z L 、A C l2、C a 、V、C z U O~t U O一∞ 差 异 均 无 统计 学意 义 ( 、A C P>00 。结 论 : .5)
鼠空 白血浆 10L M工作液 2 , R 8# 、R 0 使 M浓度 为 02 . . ,05,10,20,50,1. ,2 ./ ・ . . . 0 0 0 0g x m 一,按 22项下处理后进行色谱分析 ,记录R L . M 和内标 峰面积 ,以两者 比值 】 , 对浓度 c进行加权 线性 回归 ( 权重 因子为 16 ) /" ,得空 白血浆 中的 2 线性方程为 Y 0 078+ .7 5X ( = .24 00 13 见图 2 。 )
A b27m ・培 ~、54 m ・ ~、1. g ・ m . g . g 08 m
T me h i ()
图 3 Pam ocnrt n—t ec /s acret i t a o i m ( a )o M @e Men fR r
tS t o D rs a
进样测定 ,按两者 的峰面积计算方法 回收率,测 定结果见表 1 。
表 1 eoe n r io M l m yH L s y( 5, a ±S R cvr adPe s no y c i fR i paa b P Cas n= Me n D) n s a
第2 期
张
磊 :氨溴索对罗红霉素大鼠体 内药动学 的影 响
14对 照 品溶 液 的配制 .
11实验 动 物 .
S D大 鼠, 6,体重 20± 0 ,南 昌大学 医学 0 2g 院动物科学部提供。
1 2仪器 .
精密称取 R M对照 品 1m ,置于 lm 0g O L的容
L 1A C一 0D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 ( 本 Si 日 h —
m du az 公司) P ;S D一1Ap型紫外检 测器 ( 0v 日本 Siaz 公司) W一 00色谱工作站 ( h du m ;H 20 大连依
・ 9・ 4
25稳定性考察 .
取大 鼠空 白血浆 ,加 入一定量 的 R 工作 液 M 使其终浓度分别 为 0 5 . 、1g m ~,分别 . 、20 0g・ l 考察其室温放置 2 、4 、8 ^ 及 1h的稳定性 ,一 2 2 ℃分别放置 5 、1d及 2 d的稳定性 ,经 历 3 0 d 0 0 次冻融 ( 冷冻 一 冻循环) 的稳定性。血浆样 品 解 按 22 . 项下操 作 ,结果表明经上述处理 R 的浓 M
24方法 回收率 p m s k i 1 1 t s A ln l m .b n ls i dwt 0 e a ps a aa p e h
adI .pam a p 5m/ n C l asm l 1 n啦 ri g M x S s e .R r : . o
红霉素 ( oi r yi,R Rx h m c t o n M) 为临床 常用治 疗 由革兰氏阳性菌及 阴性菌引起的感染 性疾 病 的 抗生素 ;氨溴索 (m r o, m )临床多用于伴 A b xl A b o 有痰液分泌不正 常及排痰功能不 良的急慢性肺 部 疾病。研究表 明 A b a r 能增强 R M对肺组织 的穿透 性 ,提高后者在感染部位 的浓度¨ ,因此 临床 上 J
收稿 日期 :2 1 — 1 0 1 3— 6
通讯作者 :张磊 。 'a ge 6 .O  ̄h nl @13 CI z i n
量瓶 中,加乙腈适量 ,振荡摇匀 ,使之溶解 ,用 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 匀,得浓度为 l g・ L m m 的对照品储备液,于 4 ℃冰箱中保存。临用时加流
动 相 稀 释 至 20 0 ,5 ,2 ,1 ,5 t ・ 0 ,10 0 0 0 ,2 g z m ~,即得 R L M工作液。
度无明显变化 ,R D< %。 S 5 26给药与血浆采集方法 .
S D大鼠 7 2只 , 6,按体重 均衡原 则分 成 4 大组 ( 照组、实 验组 I Ⅱ、Ⅲ) 对 、 ,各 1 8只。 每大组再随机分为 A 曰 3 、 、c 小组 , 等6 只。对照
组的大鼠实验前禁食 1h 2 ,自由饮水 ,给药 R 2 M 7 m ~, 。实验组 I Ⅱ、 I分别预先 给药 g・ 、 I 1
利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S一 5 ;G 1R型高速冷冻离 心机 ( 国 Bcm n公 司) W一 0 美 e a k ;X 8A旋 涡混合 器 ( 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 M T 2 0D氮吹 ; N 一 80
经常联合使用治疗支气管肺部细菌性感染 。R 主 M 要经肝脏代谢失活 ,联合用药后会引起其体 内药 代动力学的改变 ,而有报道称 A b可能对肝药 J m 酶活性产生影 响 J 。但 目前未见 A b合用 R m M 引起后者药代 动力 学参数改变的相关报道 。本实 验探讨 A b m 合用 R 对后者药代 动力学 的影 响 , M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批号 105 200 ,含量 9 . %) 357— 05 2 4 1 、克拉霉素 标准 品 ( 批号 105 358—200 ,含 量 9 .% ) 05 1 75 , 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提供 ;甲醇、乙腈 均为色谱纯 ( 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 ;实验用水 为 M l Q超纯水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ii l
图 2 S n ad e1 ¥o M ln l m e r i d b t d r ul f R i b k paa dt m n y a "  ̄ n a s e e
H L n= , a ±S ) P C( 5 Men D
图 1 Rpe n t eH L rm tga so t ls asm er et i P C c o a rm r am a - s av h o f ap
结果 表 明 R 血 浆 浓度 在 02— 00 M . 2 。 ・ 范围线性关系 良好 ( r=0 98 ) .96 ,最低检测 限为 0 1g・ ( SN=3 ,最 低定 量 限为 .# 札 R/ ) 02. , .p g・ ( S N=1 ) 结 果 见 图 2 R/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