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部分细胞增殖学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导学案

细胞的生命历程学习目标:1、能够对比记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
2、能够分析判断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特点。
前置学习:1、在下面画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以体细胞2N条染色体为例)2、在下面画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含量变化的曲线。
(以体细胞2N条染色体为例无限增殖,代谢旺盛针对训练:1、下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1)B细胞正处于分裂期,细胞内有染色体条、染色单体条。
(2)图中D细胞的名称为,该时期之前其细胞核中含个DNA分子。
(3)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用字母表示);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用字母表示);含4个染色体组的是 (用字母表示),含2个染色体组的有(用字母表示)。
(4)将图中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按分裂的顺序连接起来: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下面是细胞生命历程图示,据图回答:(1)上图中字母表示某过程,其中为细胞的分化,理由是经过该过程,细胞的发生了稳定性差异。
(2)上图中细胞⑤和⑥的核基因相同,但细胞种类不同,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3、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右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4、右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5、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7、与有丝分裂相比较,不属于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和一定的场所进行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子细胞的遗传信息组合可能是不同的 D.复制后的DNA随着丝粒的分裂而分开8、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B.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D.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器官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B.癌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分化C.机体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细胞分化一定是不可逆转的10、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D.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细胞的生命历程答案1、(1)有丝、后期、8、0 (2)初级精母细胞、8(3)A、B、D、C、D、B、A、D (4)A→D→C→E2、(1)c过程,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10:AACAD CCD。
(江苏)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讲 细胞的增殖学案

第1讲细胞的增殖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2.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1.细胞各结构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生命观念)2.比较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异同(科学思维);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与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建立模型)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科学探究)考点一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①细胞模型:大小不同的琼脂块.②模拟运输的物质:NaOH。
③检测方法:NaOH遇酚酞呈紫红色.④物质运输效率的表示法: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⑤实验结论:细胞越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越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限制因素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②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2.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方式错误!(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1)概念的理解①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②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
③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2)组成①分裂间期:时间较长,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②分裂期:经历时间较短,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3)细胞周期的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一定相同。
1.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也越小,这有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提示: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有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2.琼脂块越小,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的速度越快。
(×)提示:NaOH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是一样的.3.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提示: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01讲细胞的增殖教案新人教版

最新考纲 高频考点 核心素养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2.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3.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4.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1.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变化特征2.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细胞各结构与细胞增殖的关系科学思维——比较与分类:比较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异同;建立模型:研究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与染色体和DNA 数目的变化科学探究——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01讲细胞的增殖教案新人教版考点一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模拟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
①细胞模型:不同大小的琼脂块。
②运输效率表示法:NaOH 在琼脂块中扩散体积琼脂块的体积。
③检测方法:酚酞遇NaOH 变红色。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核质比:细胞核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限。
②S V: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2.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周期 A .阶段划分B.分裂间期的物质变化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其主要变化如下:①G1期:主要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的DNA复制做准备。
②S期:完成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复制为2个DNA,且两个DNA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③G2期:合成蛋白质——主要是用于形成纺锤丝(星射线)。
(2)细胞增殖(真核细胞)的概述①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②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③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形图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组细胞处于分裂期知识拓展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有三种去向①持续分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
高考生物总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部分 细胞增殖学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部分细胞增殖学案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二、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主要)、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②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③间期长,分裂期短;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有丝分裂的过程:(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DNA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前期:①:核仁解体、核膜消失②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内陷),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不同点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构成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纺锤体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由细胞膜向内凹陷把亲代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由细胞板形成的细胞壁把亲代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l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5、有丝分裂的意义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2、过程:蛙的红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一讲 细胞的增殖[考纲展示]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 2.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3.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4.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5.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1页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1.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意义(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
(2)多细胞生物:⎭⎪⎬⎪⎫受精卵――→细胞增殖和分化个体衰老、死亡细胞――→细胞增殖补充(生长发育的基础)亲代――→细胞增殖生殖细胞(繁殖的基础)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2.细胞的有丝分裂[巧记助学]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质分离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细胞的无丝分裂五、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原理(1)高等植物体内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使用高倍显微镜可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从而判断这些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2)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可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3)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实验步骤装片制作的步骤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五个步骤。
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为防止解离过度,应用清水进行漂洗,同时可除去盐酸,防止盐酸与碱性染料发生作用。
3.观察(1)先用低倍镜找到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再换成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
(2)高倍镜视野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处于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2页考点一细胞周期及相关结构和物质变化[核心考点通关]1.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有关细胞周期的4个易误点(1)并非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植物形成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动物皮肤生发层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表皮细胞等没有细胞周期;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讲细胞的增殖

后期 末期
(1)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 ,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2)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 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结果是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 色体
(1)到达细胞两极的染色体逐渐解旋为丝状染色质,纺 锤丝逐渐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出现;(3)赤道 板处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细胞一分为二
动物、低等植物 植物
动物、植物
前期 末期 整个时期
纺锤体的形成 细胞壁的形成
提供能量
典型例题复习
考点二:有丝分裂
例题1.下图为细胞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b过程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 加倍 B.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代表细胞一分为二 C.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 与a点相同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c→d过程代表着丝粒分裂 【答案】C 【解析】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b过程代表DNA复制,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的数目没 加倍,则A错误;c→d过程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该过程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B错误;C、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C正确;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 胞中核DNA的含量,则c→d过程表示细胞一分为二,D错误。
备考趋势:细胞分裂主要重视对细胞周期的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方 面以图示、曲线等形式考查分裂过程和结果。
基础知识复习
考点一: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
一、细胞增殖 1.概念: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 2.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 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4.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体细胞)、无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形成成熟生殖细胞)。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01讲细胞的增殖教案新人教版

第01讲 细胞的增殖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模拟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
①细胞模型:不同大小的琼脂块。
②运输效率表示法:NaOH 在琼脂块中扩散体积琼脂块的体积。
③检测方法:酚酞遇NaOH 变红色。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核质比:细胞核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有限。
②S V: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2.细胞增殖的周期性 (1)细胞周期 A .阶段划分B .分裂间期的物质变化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 1期(DNA 合成前期)、S 期(DNA 合成期)和G 2期(DNA 合成后期),其主要变化如下:①G 1期:主要进行RNA 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 期的DNA 复制做准备。
②S 期:完成DNA 复制——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 复制为2个DNA ,且两个DNA 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③G 2期:合成蛋白质——主要是用于形成纺锤丝(星射线)。
(2)细胞增殖(真核细胞)的概述①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②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③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形图B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组细胞处于分裂期①持续分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
如部分造血干细胞、卵裂期细胞、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茎形成层细胞、芽生长点细胞。
②暂不分裂: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仍具有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回到细胞周期中。
如肝脏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
③永不分裂:永远脱离细胞周期,处于分化状态直到死亡。
如肌纤维细胞、神经细胞、浆细胞,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根尖成熟区细胞。
(必修1 P111实验讨论改编)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琼脂块模拟细胞)”的实验过程中,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如下面表格所示。
“细胞增殖”一节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 、设 计 思 路
立足于“知识的 整 合,技 能 的 运 用 ”,通 过 对 细 胞 增 殖 知 识的回忆构建,在运 用 中 理 解 并 提 高 分 析 判 断 能 力,通 过 自 编学案,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 课 堂 时 间 留 给 学 生,学 生通过分析讨论,回忆复习所学知识,并 能 解 决 实 际 问 题,贯 彻«课标»提倡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 向 全 体 学 生,倡 导 探 究 性 学 习 ,注 重 与 现 实 生 活 的 联 系 ”的 思 想 . 二 、教 材 分 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细胞图中摆出各个时期的 染 色 体,写 出 染 色 体 数、DNA 数 及染色单体数等,根据填写与教师一起共 同 回 忆 和 总 结 有 丝 分裂的过程.(活动意图:通过教师的 引 导,学 生 自 主 总 结 有 丝 分 裂 过 程 中 的 相 关 问 题 ,加 强 理 解 和 记 忆 .)
【模型再现】注意:1.用 染 色 体 (或 彩 笔 )摆 出 前 期、中 期 和后期的细胞图.
○ 理化生教学与研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二、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主要)、无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 。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②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③间期长,分裂期短; 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有丝分裂的过程:
(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DNA 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
(2)分裂期 前期:①: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②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内陷),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同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数目的变化:
5、有丝分裂的意义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
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
2、过程:蛙的红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举例: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