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病例对照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考研3病例对照

流行病学考研3病例对照

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 Study)
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新发病例,以自身为对 照,比较病例在疾病发作前短时期(如1小时) 内的暴露与其既往(如上周同一时间或上一年 度)对同一因素的暴露史。
使用自身对照可以控制某些难以识别的潜 在的混杂效应。但如果暴露因素存在时间趋势, 则会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m1
m2
N
————————————————————————
结果分析 (2)
例2. 在探讨母亲围产期暴露放射线与儿童白血 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从肿瘤登记处 查到100例白血病儿童,再从病例的邻居中 选取200名非白血病儿童作为对照组,然后 通过这些儿童的父母了解母亲在怀孕期间 是否有放射线暴露史。
成组匹配 (Category Matching) 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一致。 (如,男女各半, 40岁以上者各3/1)
病例与对照匹配
2、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 1:1匹配称配对; 1:2、 1:3、------ 1:R称为匹配。
配比过度(Over-matching)
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 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丢失信息, 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以人群和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人群为基础
医院为基础
源人群易于确定
研究对象易于获得
易于确定来源于同一人群的病例和对照 研究对象易于合作
对照的暴露史能够较好地反映未患所 病例和对照的背景特征相似
研究疾病人群的暴露情况
从医疗记录和生物样品中易于
获得暴露信息
研究步骤
(一)提出假说 (二)选择研究对象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将患者按照病例或者对照组划分,比较两组人群之间的特征差异,从而检验所研究的风险因素与某一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人群、数据收集和应用等四个方面来探讨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一、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是向后研究法的一种,研究者需要在某一时间点挑选已经患有疾病的病例和没有患有该疾病的对照组,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暴露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者疾病发生率低的情况。

1. 确定研究病例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为了避免样本偏差而导致结论的偏离,研究者在挑选病例时需明确疾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比如说,研究者在研究肺癌与吸烟的关系时需要明确肺癌的诊断标准,如组织学诊断等。

2. 确定病例的来源病例来源包括医院、诊所和调查等。

医院来源的病例通常属于晚期患者,存在病例选择偏差和信息偏差的可能性,而调查来源的病例则需要研究者通过不同的渠道对其进行挑选,存在信息偏差的风险。

在选择病例来源时需要平衡样本的可得性和选择偏差的影响。

3. 确定病例是否具有代表性在选择病例时需要注意病例的人口学特征是否具有代表性,以避免样本不均衡和结果偏差的风险。

在确定病例的代表性时,应当考虑病例的年龄、性别、地区、社会经济等因素。

二、选择人群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人群。

1. 选择病例组选择病例组时需要明确疾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同时还需要注意病例的来源和代表性。

研究者可以通过调查病历、医院数据库等方式来选取病例组。

(1)随机选取对照组,以避免样本选择的偏差。

(2)对照组应当与病例组具有相似的人口学特征和暴露因素。

(3)对照组的来源应当合理,可以从诊所、社区等不同渠道进行筛选。

三、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病例对照研究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数据收集方法可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 问卷调查对病例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是比较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问卷可以获取到暴露因素、人口学特征等信息。

预防医学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二

预防医学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二

⑴确定研究因素
• 对每个变量要有明确的定义,尽可能采用国际或
国内统一的标准。还要确定变量的测量方法。应 尽量利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测量,这样取得的信息 较丰富,客观性好,且便于统计分析中进行定量 分析。 在调查时,还要收集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一般资料。由一般项目、研究因素项目及调查者 项目(调查人员及日期等)构成一份调查表。调 查表是病例对照研究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N
( Z 2 PQ Z P0 Q0 P1Q1 ) 2 ( P1 P0 ) 2
上式中 N 为病例组或对照组人数,Zα 与 Zβ 分别为α 与β 相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 数,P0,P1 分别为对照组及病例组估计的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有时 P1 较难估计,也可用下 式计算:
OR P0 P1 (1 P0 OR P0 )
过去 人数 a c b d 暴露 +
现在 调查方向 疾病 +
研究人群 + -
图1 病例对照研究示意
表 1 母亲服用反应停与产儿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母亲服用反应停 有 无 合计 χ =69.4
2
畸形儿 34 16 50 OR=93.5
对照 2 88 90
合计 36 104 140 (Weicker,1962)

⑵收集资料
• • • •
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现场询问方式填写调查表, 也可以通过通信或电话填写调查表。此外, 还可查询登记报告或医疗记录等手段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应实行质量监督以保证收集过程顺利进 行和所收集信息的质量。 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要采取同样的认真态度收集资 料,以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3.样本含量
• • • • •
样本含量的大小取决于下列四个因素 ⑴对照人群中所研究因素的估计暴露比例Po。 ⑵预期与该因素有关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 ⑶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准,即统计学检验中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 ⑷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β则为统计学 检验中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流行病学-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

0 . 68 (1 0 . 68 ) 0 . 30 (1 0 . 30 )
病例病例研究(case case study)
背 景 1994年Piegorseh、Begs等提出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交互作用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效率费用
应用前提条件
在正常人群中基因型与环境暴露各自独立发生 所研究疾病为罕见病(此时可用OR来估计RR值)
第二节 研究类型
基本原理
采用分子 生物学技 术检测基 因型 根据某一基因 型的有无将研 究对象分为类 病例组和类对 照组
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比较合作 资料易得到且比较可靠 与对照的可比性好 代表性差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对照的选择
原 则
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总体 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就能 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对照与病例比较的方法
成组比较法(group comparison)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三、研究简史
1843年Guy向统计学会报告-最早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职业暴露与肺结核发生的关系
1844年Louis的著作
最早出现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1926年Lane Claypon 报告
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1947年Schreck和Lenowitz
包皮环切和性卫生与阴茎癌的关系
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
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回顾性 由果 因研究
观察法
不能验证病因
第一节 基 本 原 理
二、研究示意图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
[jJ


~ f ; ~ A ,州封.世研尤
心可
Iii.I-·-
mrrr,
``已
,pf-'!'气

晶j
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研究类型、优点及局限性 (二)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及 资料的分析方法 (三)熟悉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 控制
一、概述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观察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岁无

5 联系皂话 尹拜 30
0

~

厂忠袱况 负位IN) 1
0
8) ;i烟沈;ltm. 无

1茹
妇IN) 1
0
1 ) 志呻. 元

8 DRINKING 负位IN) 1
0
2 ) 諒也mkl 元

I

9 DIABITT 芬包IN) 1
0
5 ) 售尿吞史Ii. 元

~
10 HY 庄RTEN 哀位IN) 1
统计分析方法?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 如何确定有无关联及强度?
二、研究设计
研究背景的了解、研究方法、研究因素的确定
... 文献查找:万方、知网;Pubmed 、Geenmedical、康健外
文数据库
• 三聚氰胺(53322篇)+泌尿系结石(170
中文
篇)
•三聚氰胺(1753篇)+肾结石(64篇)/膀 外文 胱结石(10篇)/输尿管结石(5篇)
5 8
1 0 1 0 1 0 9 芫

匡 一
七J
_ -_ 1左 __孟 ,石

流行病学 06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 06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组 用药史 无用药史 合计对子数
10(a) 13(b)
23
57(c) 95(d) 152
67
108
175
1.计算卡方:
2 (b c)2 =(13-51)2/(13+57)=26.4
bc
P<0.001 结论:口服避孕药史与血栓栓塞在统计学上有联
系。
2.计算OR值
OR=c/b=57/13=4.4 计算OR95%可信限: 2.5~7.6 结论:避孕药暴露史与妇女患血栓栓塞有
联系。
混杂因素作用的估计和分层分析
①分层资料的整理
暴露 特征
有 无 合计
i层的发病情况
病例
对照
ai
bi
ci
di
m1i
m0i
合计
n1i n0i ni
②计算各层的OR
齐性检验:如两组OR无差别,求合并OR
③合并OR的计算
计算方法系Mantel与Haenszel两人所开发,通常 记作ORMH
④计算总的Х 2值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属于观察性研究 设立对照组 ; 由果推因 ; 论证强度。
是否主动干预 区分标准
研究目的
广泛探索影响因素 ; 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 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疾病预后因素研究 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研究类型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匹配(matching)
式中,ai=各层四格表中的a数值
∑E(ai)=∑m1in1i/ni
V (ai)

I

m m n n 1i 0i 1i 0i
i 1
n2 i
(
ni

病例对照研究(6)_OK

病例对照研究(6)_OK
8
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室
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1. 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初步检验病因假设 2. 探讨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 3. 研究影响预后的因素 4. 广泛应用于因果关系的研究
9
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室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1)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按与病例可比的原则以及样本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 对照。一般对照数目应等于或多于病例人数。此外没有 其它限制与规定。
❖ 因素的选定:包括所研究的因素、其他可疑因素和可能的 混杂因素。
❖ 因素的规定:调查前有明确的规定。 ❖ 因素的收集和测量: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调查项目相同。
最好有记录或材料作依据。尽量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指标 更好。
37
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室
资料收集方法
(1)询问 包括面询、函询、电话询问、计算机辅助询问、自 填问卷。
病例对照研究是从某种要研究的疾病出发,去探讨可能的病因, 从时间上是回顾性的,所以又称为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4
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室
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 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但不一定是因果联系。因为 病例对照研究开始时,疾病已经发生,通过回忆过去的暴 露情况来确定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只能就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作出判断。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1
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室
第一节 概述
讲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课 提 第三节 资料分析 纲 第四节 偏倚及其控制
第五节 优缺点
2
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室

流行病学-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编写调查员手册
-监督与审查
总之,调查员的素质、调查的好坏是 取得研究所需要的可靠资料的关键所在, 应十分重视。
38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1)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如年龄、性别、职业等在两组的分布情况, 可以均数或构成比表示。 (2)均衡性检验
39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1)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如年龄、性别、职业等在两组的分 布情况,可以均数或构成比表示。
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总体。 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就能 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28
1.对照的形式
* 成组比较法(group comparison) * 匹配法(matching)
频数匹配 个体匹配
29
3. 对照的来源: 1)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
病例; 2)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
<0.00001
0.20 (不显著)
OR
5.7
8.0
10.5
28.0
10.0
注 ① 用 Pike 与 Morrow 的配对对照Χ 2 检验公式。
s ② 配对 t 检验, x =1.7 岁
此次怀孕时照 射过 x 线
病例 对照
否 1/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1/4 否 1/4 有 1/4 1/8 4/32
0
(不显著) 3.0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18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研究步骤 •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样本含量的估计 •资料的来源与收集方法
19
一、研究步骤 1. 提出假设
根据以往疾病分布的记录或现况调查 得到的结果,结合文献资料,提出病因假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步 7例病人加上Boston医院的1例阴道腺 癌患者作为病例组 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32个对照
调查员用标准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 们的母亲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学处理后 的主要结果见表1
The comparison of the main exposure factor of mother of cases and controls
The mother's breast feed
case control no no yes yes no no yes no 3/8 0/4 1/4 0/4 2/4 0/4 0/4 0/4 0/4 3/32
pregnant whether exposure to X radial
case control no no no no no no no yes 1/8 1/4 0/4 0/4 0/4 0/4 1/4 1/4 1/4 4/32
averge
26.1
29.3 0.53 0.50 5.7 4.52 <0.05 8.0 7.16 <0.01 10. 5 23.22 <0.00001 28.0 2.35 0.20 10.0 3.0 0
χ2
P OR
研究结果
在比较的因素中,只有三个因素有显著差别
母亲怀孕期间使用过己烯雌酚激素治疗 (P<0.00001) 母亲以前流产史(P<0.01)
2.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
广泛探索病因,采用不匹配或频数匹配 罕见病采用个体匹配
能否以较小的样本获得较高的检验效率
1:R的匹配法,按 Pitman效率递增公式 2R/( R+l) ,R值不宜超过4
3.研究对象的选择
基本原则 确定源人群 根据疾病状态选择研究对象 可比性比代表性更重要
case control no no yes yes no ye no no 3/8 0/4 0/4 0/4 0/4 1/4 0/4 0/4 0/4 1/32
abortion history
Used estrogen during pregnant
case yes yes yes yes no yes yes yes 7/8 control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32
OR
( 1 1.96/ χ 2)
(1.26,3.84 )
结果表明:服用OC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不服用OC的 2.20倍,95%的可信范围是在1.25~3.75之间
三、特 点
疾病发生后进行,已经有一批可供选择的
病例
研究对象是按发病与否分为病例组与对照

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 通过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比较来分析
暴露与疾病关联的程度
四、应用范围
疾病病因的研究 疾病预后的研究 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研究 健康状态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一 基本概念 二 基本原理 三 特 点
四 应用范围
五 类

一、基本概念
选一组患有我们欲研究疾病的人作为病例
组,并选一组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分别 调查两组人群既往暴露于某个(些)因素的暴 露情况及暴露程度,以判断暴露于某个(些) 因素与该病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 察性研究方法。
五、研究类型

Unmatched
frequency matching

Matched
individual matching
Why matching?
Increasing study efficiency Decreasing confounding

What matching?
confounding factors
OR特点

与RR一样,比值比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 危险性较无暴露者高的程度 如果能满足2个条件

①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 ②病例对照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 好
OR≈RR
1.不匹配不分层的资料分析
OC 与 MI 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病例 对照 合计 服 OC 39(a) 24(b) 63(n1) 不服 OC 114(c) 154(d) 268(n2) 合计 153(m1) 178(m2) 331(N)
Case Mother's age Whether mother smoking
case yes yes yes yes yes yes no yes 7/8 control 2/4 3/4 1/4 3/4 3/4 3/4 3/4 3/4 21/32
This time pregnancy bleed
5.资料来源与收集
(1)资料来源 (2)调查实施时遵循的原则 (3)调查表
(1)资料来源 医院病案记录,疾病登记报告等摘录 检测病人的标本或病人的环境获得 对病例或对照的询问调查中取得
资料收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具有良好的组织,严格的制度和规定,以 及有效的质量监督措施,以保证资料收集的质 量。
二、基本原理
Direction of Investigate
compare number exposure Onset of study disease
a
a/(a+c)
+ cases - - controls + study subjects
c
b
b/(b+d)
d
Figure. Schematic diagram of case-control study basic principle
p ( p0 p1 ) / 2
q 1 p


q1 1 p1
q0 1 p0
例:拟进行一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预 期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为 2.0, 人群吸烟率约为 20%, 设α =0.05(双侧) ,β=0.10,估计样本含量 n。 p1=(0.2×2)/(1+0.2×1)=0.333


方法(查表法、公式法)
(2)非匹配(成组匹配)设计
n 2 pq(U U ) 2 /( p1 p0 ) 2
式中n为病例组或对照组人数,Uα 和Uβ 分别为与α和β
值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P0 和P1分别为对照组
及病例组估计的某因素暴露率。

p1=p0RR/[1+p0(RR- 1)]
二、推断性分析
2.关联强度
OR又称优势比,比值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
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 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暴露 有 无 合计
病例组 a c a+c=m1
对照组 b d b+d=m2
合计 a+b=n1 c+d=n2 a+b+c+d=N
公式
OR=(a/c)/(b/d)=ad/bc
disadvantage
over-matching
Matching variable
age、sex etc
年轻女性阴道腺癌与母亲
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的关系
研究背景
1971年4月美国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妇 产科医生Herbst发现,在1966~1969年收治7例 阴道腺癌患者,均为15岁~22岁女青年。通常 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阴道腺癌仅占 阴道癌的5%~10%,非常罕见,而这7例全是腺 癌;过去年龄均大于25岁,而这7例全在15岁~ 22岁之间
病例的选择
1.要求
符合诊断标准,尽量使用金标准
符合研究标准
选择确诊的新病例 2.来源 社区病例 医院病例
对照的选择
1.要求 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 组的研究对象 2.来源 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 医院中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 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
要以统一调查表,统一标准、方法,以同样认 真的态度收集病例与对照的资料。要注意防止 信息偏倚, 病例与对照调查应同时穿插进行,以减少某些 未知的与时间有关的因素的可能混杂作用。


(2)调查的含义及实施时遵循的原则
调查表的设计需要各专家参加讨论
调查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
调查员手册 监督与审查
No. 1 2 3 4 5 6 7 8 total
case control 25 30 22 33 22 21 30 25 32 30 31 30 27 29 27 28
case control yes yes no yes no yes yes yes 6/8 1/4 1/4 1/4 0/4 1/4 0/4 1/4 0/4 5/32
此次怀孕阴道出血史(P<0.05)
因有后两个因素存在才使用己烯雌酚治疗
结论: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使她们在子
宫中的女儿出生多年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 加
提出假设
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
研究对象的选择 样本含量的估计 资料来源与收集
1.提出假设
根据以往疾病分布研究或现况调查 结果并结合文献,提出病因假设
(3)调查表

定义
也称“调查问卷”,通过把拟收集的数据项目 用 恰当的措词构成一系列问题的答卷,是资料 收集的最主要工具


内容
调查表的名称、编号


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民族等
研究项目:研究变量,疾病史、吸烟史等

结尾部分:调查员签名、调查日期等
研究变量的获取

变量的选定 的目标。
取决于研究的目的或具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