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合集下载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产品配套问题、工程问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2.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教学重点:弄清题意,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问题1(课本P100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 200个或螺母2 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1)怎样理解“某车间有22名工人”?生产螺柱人数+生产螺母人数=22(2)怎样理解“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螺柱数= 1200×生产螺柱人数螺母数= 2000×生产螺母人数(3)怎样理解“一个螺钉需要配两个螺母”?螺柱数:螺母数= 1:2或螺母数=螺柱数×2(比例式的内项积=外项积)练习2:(1)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0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地利用白铁皮?(2)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者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2问题3:课本P100例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1.逐句阅读题目,熟悉题中已知条件,回答问题:(1)由一个人要做40小时完成,这句话的作用?(2)根据题意,整项工作分成几部分?(3)借助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2.根据线段图,题目反映的相等关系是什么?3.设未知数,列方程解答.4.例题变式练习:(1)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6 h,完成这项工作的,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完成,现计划由2人先做4 h,然后增加若干人与他们一起又做4 h完成了这项工作,问增加了多少人?三、归纳总结1.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2.学生独立练习:货车早上6:40从A城出发,15:40到达B城,一辆客车上午8:00从A城出发,14:00到达B城.求客车追上货车是什么时刻?提示:①由已知条件如何表示出货车与客车的速度?②当客车在途中追上货车时,两车的行驶时间有什么关系?行驶路程有什么关系?③以什么量为未知数,什么量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后又如何求解题目问题.强调:弄清货车与客车出发时间的先后,与到达时间的先后,以理解题意.四、课时小结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在解决配套、工程等问题方面你获得了哪些经验?这些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什么特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练习:
一个方桌由一个桌面和四根桌腿做成。 已知1立方米木料可以做桌面50个或做桌腿 300根,现有5立方米的木料,应该怎样下料, 才可以使生产出来的桌面与桌腿正好配套?
二、应用与探究
列表分析:
名称 桌面 桌腿
木料数量 成品数量 3 m × 50 = x
5-x × 300
总产量
50x
=300(5-x)
挖土人数+运土人数=48人 每天挖的土=每天运走的土
三、小结与归纳
问题5: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 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设未知数,列方程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解 方 程
实际问题 的答案
检 验
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x = a)
二、应用与探究
列表分析:
产品类型 生产人数 单人产量 总产量
螺钉
螺母
x
× 1 200 =
1 200 x
22﹣x × 2 000 =2 000(22-x)
人数和为22人
螺母总产量是 螺钉的2倍
二、应用与探究
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 工人生产螺母. 依题意得: 2 000(22-x)=2×1 200x .
2.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4. 解:解这个方程; 5. 答:检验并答话.
二、应用与探究
问题1:
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 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 2 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 ,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共有木料5m3
桌腿的数量是桌 面数量的4倍
二、应用与探究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配套与工程问题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配套与工程问题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配套与工程问题一、选择题1.某车间有20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6个.如果分配x 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余的工人生产螺母,要恰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求x 所列的方程是( )A .12x =16(20-x )B .16x =12(20-x )C .2×16x =12(20-x )D .2×12x =16(20-x )2.41人参加运土劳动,有三十根扁担,要安排多少人抬(两人合用一根扁担),多少人挑(一人用一根扁担),可使扁担和人数刚好配套?若设有x 人挑土,则所列方程是( )A .41)30(2=--x xB .30)41(2=-+x x C .30241=-+x x D .x x -=-4130 3.在加固某段河坝时,需要动用15台挖土,运土机械,每台机械每小时能挖土18立方米或运土12立方米,为了使挖出的土能及时运走,若安排x 台机械挖土,则可列方程( )A .151218=-xB .)28(1218x x -=C .)15(1812x x -=D .151218=+x x4.某地下管道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30天.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相向施工,总共需要( )A .10天B .12天C .14天D .16天5.某班组每天需生产了50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批零件任务,实际上该班组每天比计划多生产了6个零件,结果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三天并超额生产120个零件,若设该班组要完成的零件任务为x 个,则可列方程( )A .1205x +-506x +=3 B .50x -506x +=3 C .50x -120506x ++=3 D .120506x ++-50x =3 二、填空题6.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八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6小时完成;如果让九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4小时完成.现在由八年级、九年级学生一起工作x 小时,完成了任务.则=x .7.某服装厂有工人54人,每人每天可加工上衣8件,或裤子10条,应怎样分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上衣和裤子配套?设x 人做上衣,则做裤子的人数为 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解得x = .8.某瓷器厂共有120个工人,每个工人一天能做200只茶杯或50只茶壶.如果8只茶杯和一只茶壶为一套,则安排 人生产茶壶可使每天生产的瓷器配套.9.甲队有32人,乙队有28人,如果要使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那么需要从乙队抽调_______人到甲队.三、解答题10.某生产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太阳镜,1名工人每天可生产镜片200片或镜架50个.应如何分配工人生产镜片和镜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产品配套?11.东方红机械厂加工车间有90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20个或小齿轮15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一天最多可以生产多少套这样成套的产品?1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5个,或制盒底42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08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13.某玩具加工车间要赶在“6·1”儿童节前加工450个毛绒玩具,决定由甲、乙两班工人来完成.已知甲班工人每天做20个玩具,乙班工人的速度是甲班工人的1.5倍,问甲、乙两班工人需要做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14.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求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零件.15.甲、乙两人想共同承包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合同规定15天完成,否则每超过1天罚款1 000元,甲、乙两人经商量后签订了该合同.(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否履行该合同?为什么?(2)现两人合作了这项工程的75%,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1人,问调走谁更合适些?为什么?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配套与工程问题一、选择题1.D 2.C 3.C 4.B 5.C二、填空题6.512 7.)54(x -,)54(108x x -=,30 8.40 9.8 三、解答题10.设每天有x 个工人生产镜片,)60(x -个工人生产镜架,一副眼镜有一个镜架,2片镜片,故可以设方程为250)60(200⨯⨯-=x x 200x=(60-x )*50*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00,得x x -=602解得20=x答: 20个工人生产镜片,40个工人生产镜架11.设一天最多可以生产x 套这样成套的产品, 由题意得90153202=+x x ,解得 300=x 答:一天最多可以生产300套这样成套的产品.12.设用x 张制盒身,则用)108(x -张制盒底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列方程 )108(42152x x -=⨯ 解得:63=x 108-x =45答:用63张制盒身,则用45张制盒底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13.设做x 天完成任务,由题意得450205.120=⨯+x x x解得:9=x答:甲、乙两班工人需要做9天才能完成任务。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ppt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ppt

答:用16张制盒身,20张制盒底正好使盒身与盒底配套.
2. 已知开管注水缸,10分钟可满,拨开底塞,满缸水20 分钟流完,缸内的水流完后,现若管、塞同开,若干时 间后,将底塞塞住,又过了2倍的时间才注满水缸,求 管塞同开的时间是几分钟?
2 000(22-x)=2×1 200x 3.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
母.依题意得:
2 000(22-x)=2×1 200x . 5(22-x)=6x, 110-5x=6x, x=10. 22-x=12.
5.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 思考:以上问题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解法2:设应安排 x名工人生产螺母,(22-x)名工人生产螺钉. 依题意得: 2×1200(22-x)=2 000x .
注意: (1)当不知 道总工程 的具体量 时,一般 把总工程 当做“1”. (2)当知道 总工程的 具体量时, 不能把总 工程当做 “1”.
(二).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1)工作效率=————————— 完成工作总量的时间
(2)各队合作工作效率=各队工作效率之和 (3)全部工作量之和=各队工作量之和 工作总量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LLR
一.【温故知新】
2. 解方程: 解:两边都乘以 12 __,得
一起说一说 ☞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几个步骤?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标: 1.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物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2.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解题后的反思
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步骤:
审(借助表格、图表等提炼数学信息,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课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 1.能找出工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能找出配套问题两类物体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 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过程一、 温故知新解下列方程:(1)(设计意图: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必要的铺垫)二、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认真阅读课本第100至10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1、【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人?6751413-=--y y 1解:去分母得:3(3y-1)-12=2(5y-7)去括号得:9y-3-12=10y-14移项得:9y-10y=-14+12+3合并同类项得:-y=1系数化为,得:y=-1问题1: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指的是每人每天既同时生产1200个螺钉和2000个螺母还是只可以生产其中一样?答:只可以生产其中一样。

问题2:1个螺钉和2个螺母配套指的是什么意思?1个螺钉配2个螺母,2个螺钉配4个螺母…螺钉数量和螺母数量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答:螺钉和螺母数量成比例,螺母数量是螺钉数量的2倍。

问题3:完成以下表格: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 依题意得: 2 000(22-x)=2×1 200x解方程,得:x=10 22-x=12.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螺母(设计意图:重点针对题目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提问,提升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完成表格提升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2. 【例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然后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问题1:工作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说明单人工作效率是?答:单人工作效率是 ,单人工作效率= 1∕工作时间 问题2:工作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然后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工作分为几个部分?总共完成多少工作量?答:工作分为2个部分,总共完成了全部工作,即工作总量为单位1.问题3:完成以下表格:解:设先安排x 人工作4h ,根据两段工作量之和是总工作得 解得 X=2答:应先安排2人工作4小时。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工程问题和配套问题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工程问题和配套问题

课题:3.4.1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工程问题和配套问题一.学习目标: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感悟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模型。

2.明确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和配套问题。

3.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二.学习重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和配套问题。

三.复习提问: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哪些?每个步骤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2. 填空:(1)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队原有a人,乙队原有b人,现从乙队抽调x人去甲队,则甲乙两队现有人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x小时完成,乙单独做y小时完成,那么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_____,_____;甲、乙合作m小时可以完成的工作量为__________四.典型例题:例1.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 完成。

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

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练习:1. 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

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2. 一个水池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乙是进水管,丙是排水管。

单开甲管20分钟可将水池注满,单开乙管15分钟可将水池注满,单开丙管25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开甲、乙两管,4分钟后关上甲管开丙管,问又经过多少分钟才能将水池注满?例2.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练习: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总体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我会在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期在下一节课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和引导方式还有待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更生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讲解知识,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配套问题:通过实际生活情境,引入配套问题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例如:某一个乙产品需要4个A零件和1个B零件。若工厂现有A零件20个,B零件18个,求甲、乙两种产品各能生产多少个?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能够围绕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用更多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加深了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但从实验结果来看,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练,这可能影响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计费方式一
基本费58元 加超时费0.25元/分
0
150
350加超时费
基本费88元
0.19元/分
计费方式二 问题2:你认为选择哪种计费
方式更省钱呢?
“与主叫时间相关”
问题3:设一个月内用移动电话主叫为t min(t是 正整数).列表说明:当 t 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
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
主叫时间t /分
1. 甲队有32人,乙队有28人,现从乙队抽调x 人到甲队,使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依 题意,列出的方程是__3_2_+_x_=_2_(_2_8_-_x_) __.
2. 制作一张桌子要用一个桌面和4条桌腿,1 m3 木材可制作20个桌面,或者制作 400条桌腿, 现有12 m3木材,应怎样安排用料才能制作尽可 能多的桌子?
方式一计费/元 方式二计费/元
答:应先安排 2人做4 h.
归纳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
实际问题 的答案
检验
一元一次方程的 解(x=a)
这一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4. 解:解这个方程; 5. 答:检验并答话.
盈利 亏损
总售价 = 总成本 不盈不亏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3课时 球赛积分表问题
R·七年级上册
球赛积分问题
队名
比赛 场次
胜负积 场场分
前进 14 10 4 24 1 你能从表格中看 东方 14 10 4 24 出负一场积多少分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七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会通过列方程解决“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 2.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建模思想.
学习重点:
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在课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
1.在分析过程中应重点突出借助表格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2.课件所呈现的知识问题解决的有限思路,教师在授课时 可以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不关系和方程模型 的本质认识.
答: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8天可以铺 好这条管线.
五、课后作业
1. 教科书习题3.4 第2、3、4、5题;
三、小结与归纳
问题5: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 过程有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设未知数,列方程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解 方 程
实际问题 的答案
检 验
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x = a)
四、课堂练习
练习2: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 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 如果由 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 好这条管线? 解:设 x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x x 1, 依题意得: 12 24 解方程,得: x=8.
二、应用与探究
列表分析: 人均效率 人数 前一部 分工作
1 40 1 40
时间
工作量
4x 40 8( x 2) 40
× x × 4 = × x+2 × 8 =
后一部 分工作
工作量之和等 于总工作量1
二、应用与探究
解:设安排 x 人先做4 h. 4 x 8( x+2) 依题意得: + =1 40 40 解方程,得:4x+8(x+2)=40, 4x+8x+16=40, 12x=24, x=2. 答:应先安排 2人做4 h.
二、应用与探究
列表分析:
产品类型 生产人数 单人产量 总产量
螺钉
螺母
x
× 1 200 =
1 200 x
22﹣x × 2 000 =2 000(22-x)
人数和为22人
螺母总产量是 螺钉的2倍
二、应用与探究
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22-x)名 工人生产螺母. 依题意得: 2 000(22-x)=2×1 200x .
解方程,得:5(22-x)=6x,
110-5x=6x, x=10. 22-x=12. 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 产螺母.
二、应用与探究
问题3:以上问题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例如: 解:设应安排 x名工人生产螺母,(22-x)名 工人生产螺钉. 依题意得: 2×1200(22-x)=2 000x .
四、课堂练习
练习1: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 成. 用1 m3钢材可以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 现要用6 m3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 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 多少套? 解:设应用 x m3钢材做A部件,(6-x) m3 钢材 做B部件. 依题意得: 3×40 x=240 (6-x) . 解方程,得: x=4. 答:应用4 m3钢材做A部件,2 m3 钢材做B部件, 配成这种仪器160套.
练习: 1.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 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 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现要在30天内生 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 乙两种零件的天数?
2.某水利工地派48人去挖
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 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 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 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
一、复习与回顾
问题1:之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 的过程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4. 解:解这个方程;
5. 答:检验并答话.
二、应用与探究
问题2:应用回顾的步骤解决以下问题
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 每天可以生产 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 钉需要配 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 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 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练习 1一个方桌由一个桌面和四根桌腿做 成。已知1立方米木料可以做桌面50 个或做桌腿300根,现有5立方米的 木料,应该怎样下料,才可以使生 产出来的桌面与桌腿正好配套?
例2:车间有26名工人生产零
件甲和零件乙,每人每天平均 生产零件甲120个或零件乙 180个,为使零件甲和零件乙 按3:2配套,则需分配多少工 人生产零件甲和零件乙?
3.红光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某 种型号的学生服,已知每3 米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 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 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 6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 生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 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 套?
二、应用与探究
问题4:应用回顾的步骤解决以下问题. 例2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 h 完成. 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 h,然后增加 2人与他们 一起做8 h,完成这项工作. 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 率相同,具体应该安排多少人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