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分配、配套问题

合集下载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根据题意,列方程:3×40x = (6-x)×240.
解得
x = 4.
则 பைடு நூலகம்-x = 2.
共配成仪器:4×40=160 (套).
答:应用 4 立方米钢材做 A 部件, 2 立方米钢材做 B 部件, 共配成仪器 160 套.
小结 解决此类问题有如下规律:
如果 a件甲产品和 b件乙产品配成一套,那么
甲:乙=a:b
试一试
制作一张桌子要用一个桌面和4条桌腿,1木材可以做20个桌面,或制作400条桌 腿,现有12 木材,应怎样用料才能制作尽可能多的桌子?
.某纺织厂有纺织工人300人,为增产创收,纺织厂又增设了制衣车间,准备将这300 名纺织工人合理分配到纺织车间和制衣车间。现在知道工人每人每天平均能织布30 米或制4件成衣,每件成衣用布1.5米若使生产出的布刚好制成成衣,问应有多少人 去生产成衣?
小结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一审(用列表法理解问题中的基本关系) 二设(设适当的未知数) 三列(列出方程方程) 四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验(数学方程的解,实际问题有意义) 六答(实际问题的答案)


若某个工厂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000个口罩面或 1200根耳绳,1个口罩面配2根耳绳:
则3个工人生产口罩面,6个工人生产耳绳,则生产出来的 口罩和 耳绳可以刚好配套吗?为什么
例1 某车间有40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000个口罩面或1200
根耳绳.1个口罩面配2根耳绳,为使每天生产的口罩面和耳绳 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口罩面和耳绳的工人各多少名?
生产口罩面人数 生产耳绳人数
口罩面 耳绳
每人每天的工作 效率
人数
40名工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和工程问题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和工程问题 课件

解:设小宝打完30分钟后,请小贝合作x分钟后,打完全文,则依题意可得:
1 50
1 ×30+( 50
+
1 )x=1
30
解得:x=7.5
故小宝总共用了:30+7.5=37.5分钟<40分钟。
答:小宝能在要求的时间内打完。
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怎样安排
利用相等关系逐层分析法:
分析: 设 x 名工人生产螺钉, 则有(22-x)名工人生产螺母。
每天生产的螺钉总数为: 1200x个 每天生产的螺母的总数为: 2000(222× 1200x = 2000(22-x)
怎样配套
当堂检测
某土建工程共需动用15台挖运机械,每台机械每小时能挖
工作量的
12 35
.甲、乙合作2天完成全部
工作量
24 35
,甲、乙合作x天完成全部工
作量的
12 x 35
.
4.工程问题中涉及三个量:工作量、工作效 率与工作时间.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工程问题中基本相等关系:
(1)工程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工作量=人均效率× 人数 × 时间
(3)各部分工作量之和=工作总量
3、某厂欲制作一些方桌和椅子,1张方桌与4把椅子刚好配成一套, 为了使桌椅刚好配套,商家应制作椅子的数量应是桌子数量的 4 倍.
方桌与椅子的数量之比是 1:4.
探究1:配套问题
例1 小王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 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 2个螺母,为使每天 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小王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 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1 1 1 工作效率。等量关系是: 4( )x 1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它的高是4分米, 下底是上底的2倍。求梯形的上底。
1 (上底 ? 下底)? 高 ? 30 2
例1 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用1立方 米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现要用6立方米钢材 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 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解:设生产甲种零件 x 天,依题意,得: 2×100x=3×100(30-x)
解得: x=18 则生产乙种零件的天数为: 30-x=12(天) 答:应安排生产甲种零件 18天,乙种零件 12天.
衣服 裤子
人数(人) X
90-X
工效(件/人.h) 1 2
数量(件) x
2(90-x)
衣服 裤子
?
1 1
?
1 ? 衣服
? 1 ? 裤子
衣服的数量 = 裤子的数量
X= 2(90-X)
解:设做衣服人数为 x 人,则做裤子的人数为 (90-x)人.依题意,得: x = 2(90-x) 解得 : x=60. 所以做裤子的人数为: 90-x=30(人).
答:做衣服的人数为 60人,做裤子的人数为 30人.
(2)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5个或 制盒 底45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00张白
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既使做出的盒身 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地利用白铁皮?
铁皮(张) 个数(个) 数量(个)
盒身 盒底
解:设应用 x 立方米钢材做A部件,则应用(6-x)立方米 做B部件,依题意,得:
3×40X= 240(6-X)
解方程,得:
X=4 6-x=2
40X=40×4=16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若从甲组抽调一部分人到乙组,使甲组人数是乙组人
数的一半,求应从甲组抽调多少人到乙组.
解:设应从甲组抽调x人到乙组,则2(35-x)=28+x.
解得x=14.
答:应从甲组抽调14人到乙组.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工程问题
1. 基本关系式 工作量=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工作量
工作量
,工作效率=
甲、乙两人合作,但乙中途离开了一段时间,后2
天由乙、丙两人合作完成,问乙中途离开了几天?
解题秘方:将总工作量看作整体1,等量关系为各
部分的工作量之和等于总工作量1.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设乙中途离开了x 天,根据题意得:


×7+


(7-x)+


+
解得x=3.
答:乙中途离开了3 天.


2. 常见的相等关系为:总工作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3 某市为打造引江关键风光带,将一段长为1 200 米
的河道整治任务交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接力完成,
共用时60 天. 已知甲队每天整治24 米,乙队每天整
治16 米,求甲、乙两队分别整治河道多少米.
解题秘方:在工程问题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工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配套问题
知1-讲
1. 在配套问题中,配套的物品之间都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这个数量关系可以作为列方程的根据.
2. 生产配套问题中的基本相等关系 加工(或生产)的各种零
件、配件的总数量比等于一套组合件中各种零件、配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课件
解:设X人生产螺钉,根据题意得:
2000(22-X) = 2×1200X
解得:X=10
22-X=12(人)
答:应安排10人生螺钉,12人生产螺母。
合作交流
某车间有60名工人,生产甲、乙两种零件,每人 每天平均能生产甲种零件10个或乙种零件20个,则 应分配多少人生产甲种零件,多少人生产乙种零件 才能使每天生产的甲种零件和乙种零件刚好配套 (1个甲种零件和3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
其实对于吹哨法,我们还可以做一个简化, 规则变为:吹一次哨子让每一小动物抬起两只脚。 那么一吹哨子小鸡们就立马一屁股坐地上,剩下的 脚全是兔子的,而且最后剩下的同样是每只兔子两 只脚。
则兔子有:(94-35×2)÷2 =12(只)
鸡有:35-12=23(只)
鸡兔同笼
有鸡和兔子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可以看到

解得:X=12

35-X=23(只)

答:笼中鸡有23只,兔子有12只。

鸡兔同笼
有鸡和兔子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可以看到
3数5量个头,下面可以看到94只脚,问,笼中鸡和 兔关子系各有多少只?
分析:设笼中鸡有X只,根据题意完成下表:
动物数量 (只)
脚的数量 (只)


X
2X
兔 (35-X) 4(35-X)
解:设笼中鸡有X只,根据题意得: 2X+4(35-X)=94
解得:X=23 35-X=12(只)
答:笼中鸡有23只,兔子有12只。
鸡兔同笼
有鸡和兔子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可以看到 35个头,下面可以看到94只脚,问,笼中鸡和 兔子各有多少只?
解:设笼中兔有X只,根据题意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

列表分析
咋表示呢?
人均效率
人数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x (x+2)
+
=1
工作量
时间
4
8
工作量之和等 于总工作量1
解答过程
解:设安排 x 人先做4h, 依题意得:
解方程,得:4x+8(x+2)=40
4x+8x+16=40
12x=24
x=2 检验:这显然
答:应先安排 2人做4h.
符合实际情况
与工程有关的一元一次方程 工程问题中的基本量和基本关系是什么? 工程问题的求解技能是什么?
2、一件工作,若甲单独做12小时完成,则甲单独做 1 小时 完成全部工作量的 ______,m小时完成全部工作量的_______ .
工程问题
例2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h 完成.现计划由一部 分人先做4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h,完成这项工作. 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该安排多少人工作?
练习
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用1 钢材可以做 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 现要用6 钢材制作这种仪器, 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 器多少套?
答案:应用4 钢材做A部件,2 钢材做B部件.
练习
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 铺设需要24天. 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 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
利用各阶段工作量之和等于1列方程
归纳
列方程解应用题大致包含哪些步骤呢?
步骤 审 设 列 解 验 答
具体含义 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解出这个方程 检验 作答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配套问题课件

解: (1) 设盈利25%的衣服进价是 x 元, 依题意得 x+0.25 x=60 解得 x=48.
(2) 设亏损25%的衣服进价是 y元, 依题意得 y-0.25y=60 解得 y=80.
两件衣服总成本:x+y=48+80=128 (元). 因为120-128=-8(元) 所以卖这两件衣服共亏损了8元.
列出方程 (4)通过解方程
解决问题
每人每天生 产(个)
生产人员分 配(个)
生产总量 (个)
甲种零件
12 x
12x
乙种零件
16 27-x 16× (27-x)
解题过程如下:
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甲种零 件,(27-x)名工人生产乙种零件. 依题意得: 3× 16× (27-x)=2×12x 即24x=48(27-x) 解方程得x=18 27-18=9 答:应安排18人生产甲种零件,9 人生产乙种零件
列出方程 (4)通过解方程
解决问题
变式演练,掌握新知
某车间有27名工人,生产甲、乙两种零件,每3个甲零件与2个乙零件配成一套,已知每 个工人每天能加工甲零件12个或乙零件16个,为使每天生产的两种零件配套,应如何分 配工人的生产任务?
配套关系
甲:乙=3:2
等量关系
3乙总=2甲总
(1)抓住配套关系 (2)设出未知数 (3)根据配套关系
我们也可以借助表格来进一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 关系.
每人每天生 产(个)
生产人员分 配(个)
生产总量 (个)
螺钉
1200 x
1200x
螺母
2000 22-x
2000(22-x)
每天的工作总量=每人每天的工作效率 × 人数 根据配套关系 2倍螺钉数量=螺母数量 列出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配套问题》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配套问题》PPT

提出问题
玩 过 拉 力 器 吗

提出问题
A
B
此拉力器由两个
拉手A和五个弹簧B
构成.
生产拉力器的厂家,会根据这里的 配比关系安排工人生产拉手A和弹簧B的。 同时厂家也会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弹簧 的个数来满足更多群体的需要,这就会 涉及比较多的配套问题。
小组讨论
内容拓展
1、2个A和1个B配成一套,则A:B= 2:1 ,
12×2÷2=12(套)
答:需要用2块钢材做拉手,12 块钢材做弹 簧,恰好能配成12套拉力器.
练习: 《课本》101页练习第1题。
1、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 构成。用1m³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 部件。现要用6m³的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 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恰 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七年级上册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配套问题
从前面学习解方程的过程中可以看 出,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 的数学工具。本节课我们就重点讨论如何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典型探究
问题:尝试解决下面问题. 例 某车间有24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
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
典型探究
变式:尝试解决下面问题
例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
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 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 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 少名?
典型探究
2 000(22-x)=2×1200x .
1 2
×
2000(22-x)=
1200x
拉力器由两个拉手和五个弹簧构成.用1 块钢 材可以做12个拉手或5个弹簧. 现要用14块钢材制 作这种仪器,需要用多少块钢材做拉手,多少块 钢材做弹簧,恰好配成多少套拉力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1)如果设x名挖土,则(48-名x)运土; (2)为了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应使
挖出土的数量 运等走于土的数量
两个等量关系的问题:利用第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 第二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分配、配套问题
一、激发求知欲
之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过程 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4. 解:解这个方程; 5. 答:检验并作答.
问题与练习
例1.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 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 班有多少学生?
解:设应用 x m3钢材做A部件,(6-x) m3 钢材 做B部件. 依题意得: 3×40 x=240 (6-x) .
解方程,得: x=4.
答:应用4 m3钢材做A部件,2 m3 钢材做B部件, 配成这种仪器160套.
问题与练习2
某车间有工人85人,平均每人每天可 以加工大齿轮8个或小齿轮10个,又知1个 大齿轮和三个小齿轮配为一套,问应如何 安排劳力使生产的产品刚好成套?
(2)实际问题到数学问题再到实际问题的解的模型.
规划分工使两种 产品数量上成为 配套的问题
设安排x名工人 生产 螺钉
2000(22-x)=2×1200x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列方程
实际问题 的答案
双检验
一元一次方程
解 方 程
解 一 元 一


一元一次方程 程
的解(x=a)
应该安排10名工人 生产螺钉,12名工 人生产螺母
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
实际问题
列方程
数学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解 方 程
实际问题
的答案
检验
数学问题的解
(x=a)
抓住配套关系,设出未知数,根据配套关 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来解决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问题与练习 5
某服装厂要生产某种型号的学生校服, 已知3m长的某种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 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库内存这 种布料600m,应如何分配布料做上衣和做 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可以生产多少套衣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分配与配套问题问题,
归纳如下: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在解决配套、分配等问题方面你获得 了哪些经验?这些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 什么特点? 3、在解决两个等量关系的问题时:通常 利用第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第二个 等量关系列方程。
分析: 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3x本, 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3_x_+_2_0本);每人分4本, 需要_4_x_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_4_x_–__2_5本).
这这批批书书的总的数总是数一是个一定个值定,表值示,它表的示两它个的式两子应个相式等子.相 等.
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列 方程,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钉,其余(22-x)名 工人生产螺母.则
2×1 200x=2 000(22-x).
去括号,得 2 400x=44 000-2 000x.
移项及合并,得 4 400x=44 000.
练习3.一个服装车间,共有90人,每人每小 时加工1件衣服或2条裤子,问怎样安排工作才能 使衣服和裤子正好配套?(一件衣服配一条裤子)
人数(人) 工效(件/人.h) 数量(件)
衣服
X
1
x
裤子
90-X
2
2(90-x)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审: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未知什么,明确各量 之间的关系。
找: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关键); 设:设未知数,一般是求什么就设什么为x,
但有时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 列:把相等关系左右两边的量用含有未知数的
代数式表示出来,列出方程; 解:求出未知数的值; 验:看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以及是否符合题意; 答:写出答案(包括单位)。
代入方程成立 符合实际意义
x=10 22 - x =1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分析: (1)如果设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22-名x)工人生产螺母; (2)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恰好是 螺钉数量的 2倍。
两个等量关系的问题:利用第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 第二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问题与练习
练习1.某水利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 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 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
衣服 裤子
1 1
1衣服 1裤子
衣服的数量 = 裤子的数量
X= 2(90-X)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解:设做衣服人数为 x 人,则做裤子的人数为
(90-x)人.依题意,得:
x = 2(90-x)
去括号,得 x=180-2x
甲种零件数量:乙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数量=
3。:2
两个等量关系的问题:利用第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
第二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问题与练习1
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 成。用1立方米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 240个B部件。现要用6立方米钢材制作这 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 材做B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问题与练习
例2.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 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 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 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工人生产螺母?
系数化为1,得
x=10.
生产螺母的人数为 22-x=12.
答:应分配10名工人生产螺钉,12名工人生产 螺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移项,得
x+2x=180
合并同类项,得 3x=180
系数化为1,得 x=60.
所以做裤子的人数为: 90-x=30(人).
答:做衣服的人数为60人,做裤子的人数为30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3x+20 = 4x-25.
移项,得 3 x -4 x = -25-20.
合并,得
- x = -45.
系数化为1,得 x = 45.
答:这个班有45名学生.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3.4.1实 际问题 与一元 一次方 程—分 配、配 套问题 (共20 张PPT)
问题与练习
练习1.有一个班的同学去 某游乐园划船,他们算了 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 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 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 坐 9人。这个班共有多少 名学生?
问题与练习
练习2.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乙种 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 配成一套,现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 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
分析: (30-x)
(1)如果设x天生产甲种零件,则 天生产乙种零件;
(2)为了使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应使
问题与练习3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 25个,或制盒底40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 底配成一套.现在有36张白铁皮,用多少 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使盒身与盒 底正好配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