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激励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及启示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及启示1. 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浪潮,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了税收支持政策。
本文将探讨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启示。
2.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措施2.1 研发税收抵免许多国家通过研发税收抵免政策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这些政策允许企业将其研发费用作为税收抵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例如,美国的研发税收抵免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了相应的税收减免,从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2.2 创新型企业所得税优惠一些国家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所得税优惠政策,以鼓励其创新发展。
这些政策通常将创新型企业的所得税率降低或豁免一部分所得税。
例如,以色列的创新型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了所得税的减免或延缓征收。
2.3 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激励一些国家通过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并提供税收激励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科技企业孵化器通常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基础设施和创业支持服务,并享受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
例如,新加坡通过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并为在孵企业提供所得税减免和增值税减免等税收优惠。
3.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税收支持的启示3.1 提高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国内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增加研发税收抵免的幅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通过降低企业的税负,可以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3.2 设立创新型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国内应考虑针对创新型企业设立所得税优惠政策,降低其纳税负担,鼓励创新发展。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3.3 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国内可以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支持力度,设立更多的孵化器,并提供税收激励政策。
这样可以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服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4. 总结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措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减税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全珠T匕2021年第3期美国减税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刘栩畅摘要: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纷纷调整税收政策,对我国形成税收竞争压力。
美国税收政策调整不论是在税制改革内容,还是在全球影响方面,都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
研究发现,美国1980年以来的减税政策对除收益再投资外的股权投资形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有促进作用,但存在滞后现象。
对收益再投资和关联债务形式的FDI影响迅速,但方向各异,减税能够刺激收益再投资的增加,但是关联债务形式的FDI流入会减少。
同时减税对于制造业FDI的积极影响最为明显。
基于美国减税效应分析,可对我国税制优化等提供借鉴:一是稳步推进结构性减税;二是优化国内投资和经营环境;三是主动应对国际税制挑战&关键词:减税政策外国直接投资税收竞争作者简介:刘栩畅,中国去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全球多数经济体均采取大规模刺激性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扩大政府支出等方式。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解决 结构性问题,缓解财政压力等,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开始调整税收政策。
2017年底,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以减税为总基调的税改法案,这是美国自1980年以来的第四轮减税。
从理论角度讲,税负成本的降低会促进企业加大投资,在美企业税负相对其他国家降低会促进其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
2013年以来,我国也出台了多项企业减税举措,包括“营改增#调降增值税税率和清理收费等。
通过分析美国减税政策对FDI的具体影响及其机制,可从实践角度为我国下一步的减税政策提供借鉴。
-086-一、文献综述美国减税政策对FDI的影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均有较多研究。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减税政策会促进FDI流入,而高税负则会导致税基转出。
例如,哈特曼(Hartman, 1982)指出,税率降低会吸引FDI流入,同时增加社会总福利水平;杨(Young,1988)对美国1953—1984年FDI数据的研究发现,FDI中的收益再投资对税收、回报率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股权投资;格洛普、科斯蒂尔(Gropp&Kostial,2001)认为,如果一国国内税负高于其他国家,税基就会转向低税负的国家。
税收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

税收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夏杰长 李 朱 提 要 税收政策作为东道国体制和法律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着FDI的流动。
但是,如何衡量税收政策影响作用的大小历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大多数早期的计量分析和现场调查研究都得出结论:投资者主要是依据市场大小、政治因素来作投资决策的,税收政策对FDI的区位选择仅仅产生很小的影响和作用。
而近来也有不少文献利用新方法得出结论:税收政策对FDI流动有着重要影响。
争论依然持续,而本文则是对现有的一些文献作出综述性的总结和回顾。
关键词 税收政策 外商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 F810.42 F830.59一、什么因素决定FDI流动? 加拿大学者亚历克斯·伊森(Alex Eass on, 1999)将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分为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企业为什么投资海外,而不是在国内投资;二是为什么企业投资海外而不是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大致上可以归结到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性框架之中。
就企业投资海外而不是在国内投资而言,产品生产周期(the product cycle)理论、垄断优势(m onopolistic advantage)理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前者认为,价格因素和成本因素对生产的重要性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阶段需要选择不同的投资区位以使成本最小化;后者则认为,企业如果具有在商品市场、生产要素以及一体化生产上的优势,那么将会在国外直接投资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而内部化理论(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则回答了企业投资海外的问题,这一理论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企业需要建立内部市场来弥补交易不确定及知识产权缺乏准确定价等缺陷。
虽然企业投资海外的原因有所不同,但东道国经济和政治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对所有类型的投资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和经济的稳定、规范的商业和法律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充足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自由的利润汇回机制、充分的争端解决机制。
意大利的融资策略及启发

意大利的融资策略及启发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发达的制
造业和农业。
然而,由于经济不景气和政治不稳定等原因,意大利一直在
寻求融资及发展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的融资策略,并从中得出一些
启示。
首先,意大利在融资方面采取了多样化的策略。
一方面,意大利政府
积极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并通过提供税收激励措施和政府担保等方式来吸
引投资。
这对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
方面,意大利也积极寻求国际融资,通过发行国债、吸引国际金融机构投
资等方式来获取资金。
这种多元化的融资策略,使得意大利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财政压力,保持经济和金融稳定。
再次,意大利的融资策略启示我们,企业需要注重提高自身核心竞争
力和创新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
企业才能够吸引投资者和获得融资支持。
企业应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
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与政
府和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合作创新等方式来获取融资支持。
综上所述,意大利的融资策略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政府需
要积极主导经济发展,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企业需要注重提高核心竞
争力和创新能力;国际合作是解决共同问题和实现共同发展的关键。
只有
通过积极的融资策略和多方合作,我们才能够实现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比较——基于浙江省的调查数据

文 章编号 : 1 0 0 1 — 9 1 3 8 一 ( 2 o 1 3 ) o 2 — 0 0 3 5 — 4 2
收稿 日期: 2 0 1 2 一 l l 一 1 6
1问题 的提 出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 区位 选 择 是 当前 区域 经 济 学、 工商管 理学 以及 经济地 理 学 的热 点问题 之一。
税收政策, 既往的研究较少将两者放在同一框架下进行对外商直接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 本研究将土地 政 策和税收政策及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放在同一框架中 , 通过 1 9 9 3 年至 2 0 0 5 年浙江省 1 1 个地市 的经济统计数据 和土地年报数据分析 两项政策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差异, 指出: 税收优惠政策 较土地价格优惠政策对吸引F D I 影响更大; 土地价格因素对吸引F D I 并没有显著性影响, 应放弃土地低 价竞争策略, 建议通过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克服工业用地低价竞争的不良 影响。 关键词: 税 收政策, 土地政策, 外商直接投资, 区 位选择
设施 对 1 9 8 4 — 1 9 9 1 年 中国 5 4个城市合资企业 的影 响。Q u和 G r e e n ( 1 9 9 7 )  ̄ ]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 型,
分析 了 1 9 8 5 — 1 9 9 3年 中国城 市外商 投 资区位 的决 定, 发现集 聚因素对外商投 资区位有正 的影 响。
是 土地 出让特 征 变 量。在 以往 的研 究 中,
认为土 地价格 因素在 吸引外商投资 中是一个重 要
的解释 变量。 从近几年地 方政府 低价 竞争 吸引外 商投资 的情况分析, 土地价 格竞 争是在招 商引资中 以低于成 本价 的土地价格 吸引外资, 表现 在“ 门槛
FDI税收激励的两难选择

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参与者的最优选择是 其他人选择的函数。以下用博弈论中典型的 “ 囚徒困境 ( E(1&,7/( ? ) ” 通过分析可以发 & "18/--) 模型分析 !"# 税收激励的策略选择。 现,在缺乏合作的情况下,两个国家的税收政策制定者都作出理 想的策略选择, 却导致次优的结局, 即都对 !"# 实行税收激励, 但 却没有吸引更多的投资。 !"# 税收激励博弈模型的假定条件: ! 世界上只有一个跨国投资者和 $、F 两个资本输入国,跨 国投资者和资本输入国都是理性经济人。 跨国投资者可以轻易地 转移资本,以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资本输入国追求的是尽可能 多的税收收入。 " $、F 两国的其他所有投资条件都相同且保持不变,只有 !"# 税收政策是变量,都面临两种选择:对 !"# 实施标准税收政 策或实行税收激励政策。在实行标准税收政策时, 平均有效税率 ( 税收激励政策是将税率降低 @C 个百分点, 即实 为 DJK ; $GHI) 行 AJK 的优惠税率。 获得相同数量的 !"#, # $、 F 两国同时实行标准税收政策, 平分税基,各得 @CC 个单位应税所得;若两国同时实行税收激励 政策, 则对跨国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没有影响, 还是平分税基, 各得 @CC 个单位应税所得。但若有一国实施税收激励政策,而另一国 没有实施,则会导致跨国投资者增加在低税国的投资,部分税基 流入实施税收激励政策的国家。 基于这些假定,下面运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各国实行 税收激励的内在机理 ( 见下表 ) 。
税制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影响——基于OECD国家的证据

税制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影响——基于OECD国家的证据作者:付梦媛席琼薛钢来源:《财政监督》 2021年第10期付梦媛席琼薛钢【摘要】本文以2013—2018年的OECD成员国为样本,研究国际税制竞争力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国际税制竞争力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来度量,对外直接投资采用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运用GM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虽然各成员国国际税制竞争力水平差异较大,但呈现出逐渐改善的趋势;国际税制竞争力水平对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企业所得税制竞争力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个人所得税。
在此基础上,从提高投资效率、促进资本输出、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三个方面提出激励我国优化对外投资的建议。
【关键词】税制竞争力对外直接投资税收竞争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资本的跨国流动变得更加自由,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要求更多考虑综合成本,制度成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税制已经成为国家间吸引资本和人才的重要手段,各国纷纷试图通过提高税收竞争力来吸引更多的投资。
依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369.1亿美元,存量达21988.7亿美元,分别占全球投资流量、存量的10.4%和 6.4%,流量列全球第二位、存量列第三位。
而在我国对外投资流量、存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超过50%的国家都是OECD成员国。
通过制定评价OECD国家的税收制度的评价体系,全方位刻画东道国的税制竞争力水平,通过实证方法检验税制竞争力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尤其对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目前,税制竞争力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税收制度是否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重要指标,借助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斯著名的“双缺口模型理论”,企业家通常用“以脚投票”的方式将资本从高税率的国家转移至低税率的国家(Caves,1996)。
基于GMM分析的发展中国家税收环境与制度质量以及外国投资的关系研究

XU Cheng
No. 4 Teaching Branch, Taxation Cadre College, State Taxation Administr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China, Yangzhou, Jiangsu, 225007, China
Abstract: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often constrained by insufficient domestic capital and urgently need to absorb foreign capital to achieve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lowing into developing coun tries in recent years has not reached people's expectations. This study aims at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host country's tax environment at tractivenes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lso investigating whether country's institutional quality plays any moder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x environment attractivenes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Unbalanced panel data of 55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the period 2007 to 2017 are used in the linear dynamic panel models designed for the study using two・step 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 (GMM) technique. The main findings are in two folds. First, the impact of host coimtry's 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