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10.5《提高机械的效率》课件(沪科版八年级)

合集下载

2022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机械效率 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2022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机械效率  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
10.5 机械效率
第二课时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我们需要的、必须要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表示
我们在做有用功的同时,还不得不多做的功叫做额外 功,用W额表示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 总表示.用公式表达为 W总=W有+W额
2.机械效率
(1)意义 (2)定义
表示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份额,是机械 性能的重要指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3)计算公式
注意
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 的高低与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无关。
问题导入
抽水机:60%-80% 起重机:40%-50%
二、物质的组成
No Image
No Image
意思是:一尺长的棍棒 ,每日截取它的一半 ,永远截不完 . 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具有无限可分性 .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
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 由金、木、水、火、土组 成 ,称为 "五行说〞.
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 由水、火、土、气组 成 ,称为 "四元素说〞.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我们熟悉的世|界
No Image
细胞
病毒
No
10 -15mNo
ImageNo
ImageNo
Image 分子
Image
原子
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例如:细胞、病毒、分子、 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10-15m的微观领域.

10.5 机械效率 课件

10.5  机械效率    课件

沙子重100 N 人体重400 N 动滑轮重10 N 桶重 20 N 口袋重 5 N 地面到三楼高 6 m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人用桶 提砂子 上楼
对沙子 做功
600 J
对桶 克服自重 做功 做功
120 J 2400 J
3120J
沙子重100 N 人体重400 N 动滑轮重10 N 桶重 20 N 口袋重 5 N 地面到三楼高 6 m
起重机提起的货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C.额外功越少, 机械效率越高 D.同一起重机提起同一货物越快,机械 效率越高
2.用甲、乙两种方式匀速将重为100 N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
度,已知滑轮重20 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手的拉力F甲
_大_ 于__F乙;拉力F对重物做的功W甲_等_ 于__W乙,机械效率 η甲_大_ 于__η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只动滑轮将重为 2N、4N的钩码匀速提升0.2m[图(b)]。
某小组的实验记录:
物理量 物重 提升高 直接提升重 动力 绳子自由 动力所
(拉力) 度h/m 物所做的功 F/N 端移动距 做的功
G/N
W1
离s/m
W2
1 2 0.2 0.4 1.1 0.4 0.44
2 4 0.2 0.8 2.1 0.4 0.84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他的目的是:把重物提升一段距离
• 对重物做功Gh:对人们有用必须做的功
• 提升绳子所做的功 • 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 • 克服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有用功 并不需要做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
• 动力所做的功FS
总功
2.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九章第五节《提高机械的效率》精品课件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九章第五节《提高机械的效率》精品课件

实验原理:
所测物理量:
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的距离h、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测量仪器:
实验步骤:
1、按图组装滑轮组,记下钩码 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2、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 计,使钩码G升高,读出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钩码 上升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
2、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 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 18cm或5cm ; 数据是____________ 80%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_____ 甲 ③本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无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提升物体的重 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的影响因素: 动滑轮重 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物体提升的高度 滑轮组的机械 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效率的典型无关 因素 物体提升的速度
1、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 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 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 0.25 人做的 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____J, 0.21 。 总功为____J
(3)小军也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 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物重 G/N 控制因素 绳端拉力 机械效率 F/N η /%
较小提升速度
中等提升速度 较大提升速度
10
10 10
4.2
4.2 4.2
79.4
79.4 79.4

在小军的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速度无关

沪科版八年级9.5《 提高机效率》共34页PPT

沪科版八年级9.5《 提高机效率》共34页PPT
沪科版八年级9.5《 提高机效率》

46、寓形宇内复几时,பைடு நூலகம்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5机械效率课件 (共24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5机械效率课件 (共24张PPT)
(3)改进机械结构,在滑轮的转 轴上加润滑油,以减小摩擦阻力,能减 小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提高机械效率.
生活中一些常用机械的效率:
抽水机 60%~80%
汽油机 22%~27%
喷气发动机 50%~60%
起重机 40%~60%
课堂练习:
1.某机器的机械效率的大小,正确的可能

( B)
A.0.07% B.82% C.100% D.120%
2.使用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不( C )
A.省距离
B.省力
C.省功
D.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将重为425 N的 重物匀速提升4 m,所用拉力为250 N,时间 为20 s. 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_1_7_0_0__J,额外 功是___30__0__J,拉力的功率是_1_0_0___W,滑 轮的机械效率是___8_5_%___.
(2)如果桶掉到了井里,从井里面捞 桶时,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 分功是有用功?哪部分功是额外功?
我们的目的是捞桶,所以提水桶所做 的功是有用功.我们提水桶里的水所作的 功是额外功.
4.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 械效率. (2)公式:
= W有 100 %.
W总
(3)η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6)改变钩码的重量(至少变五次),重 复上述实验,看看钩码重量不同时,机械效率 有什么变化规律.
(7)保持钩码的重量不变,换一个重一些 的动滑轮,重复上述实验,看看动滑轮重量不 同时,机械效率有什么变化规律.
实验结论: (1)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升不
同重物时并不相同,所提重物越重,机械 效率越高.
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将重为425重物匀速提升4m所用拉力为250n时间为20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j额外功是j拉力的功率是w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八年级物理提高机械的效率

八年级物理提高机械的效率
正确理解机械效率,关键是明确三种功
忽略我的重力和摩 擦,我的机械效率 是等于1;其它任 何情况,我的机械 效率都小于1。
任何机械 1(实际情况)
G
例题:
用一个动滑轮,将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高,拉力F为120N, 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用动滑轮提起重 物时,动力F把绳子末端拉起的距离是被提 起高度的2倍。即S=2h。
实验数据:
拉力 拉力 移动 (N)距离 总功
F
W
鈎码 重

S(m) J
G(N)
鈎码 上升 高度
有用 功
(J)
机械 效率
h
W有用 n
实验结论:
任何一个机械的机械效 率都不是固定的,应该 提高机械的机械效率。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减小机械自重
例如:动滑轮太重,使二动二定滑轮组 很低,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铁桶
机械的三种功
要实现目的,完成有 用功,必须施加本动力 F对滑轮做功,是总功
F
要提升G,同时必须 将本滑轮也提升。嘿, 你要克服本滑轮重力 和摩擦而额外做功, 否则你不能完成任务。 本功无利用价值而又 不得不做,是额外功。 提升本G是目 的,有利用价 值,是有用功
G
思考: 有什么办法可以将建筑工地上的一堆 沙子运上三楼?
第五节
提高机械效率
传说故事
“一桶(统)江山”:
铁桶
古代有个宰相,奏准皇帝“一桶(统)江山”,铸一个大铁桶,巧 妙地整治了讲他坏话的御膳房伙计。抬一桶水,却要抬起很重的铁 桶,要做很多无用功(额外功)。 圣旨 都怪我们背 这要多做好 后讲宰相的 宰相所奏极是,朕 多无用功, 怎么抬哟! 坏话。 奉天一统天下,铸一个 大铁桶给御膳房使用, 换掉木水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机械效率)机械与人教育教学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机械效率)机械与人教育教学课件
(a)
(b)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叫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
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会进行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
3
学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知识讲解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克服动滑轮和绳子重力所 做的功,还有克服摩擦力
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
克服重物重力所做 的功为有用功。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1)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做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2)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是一个没有单位的物理量。 (3)进行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时,要分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4)机械效率总小于1 (5)进行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时,常用的公式:
知识讲解
机械效率、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答:起重机做的总功是1×105J,机械效率是60%。
第十章 机械与人
机械效率
新课引入
观察与思考 想一想:你会采用哪种方法将沙子运上三楼?
观察与思考 你知道生活中的“率”一词吗?
种子的发芽率
树的成活率
油烟净化率
工作效率
“率”=有用量/总量,表示事物某一方面的优劣.
新课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2.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 3.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 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是我们需要做的功。(有利用价值) 额外功:利用机械做功时,克服机械自身重力以及摩擦力等所做的功。 (既没有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总和) 2.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关系
强化训练

沪科版8年级物理课件-机械效率

沪科版8年级物理课件-机械效率

3.關於機械效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 A.機械效率總小於1 B.單位時間內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D.省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多的機械,機械效率越高
4.某機械的機械效率是75%,這說明使用這一裝置做功 (B)
A.總功是額外功的3倍 B.有用功是額外功的3倍 C.總功是有用功的3倍 D.額外功占總功的 3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1.增加所掛物體的重量 2.減小摩擦 3.減小機械的自重
一些機械的機械效率:
起重機:40% ~ 50%
滑輪組:50% ~ 70%
抽水機: 60% ~ 80%
柴油機: 28% ~ 40%
1.當你用水桶從井中提水的時候,你對桶做的功是 __額__外__功___;如果桶掉進水裏,從井裏撈桶的時候,撈 上的桶裏帶了一些水,這時候你對水做的功是_額__外__功___ (選填“總功”“有用功”或“額外功”)。 2.一臺起重機將重3600N的貨物提升4m,如果該起重機 的機械效率是60%,則起重機做的有用功是_1_4__4_0_0__J, 總功是__2_4__0_0_0__J,額外功是___9__6_0_0____J。
h = W有 100% = 400J 100% 83.3%
W总
480J
機械效率總是一定的嗎? 提出問題:同一個機械,它的機械效率是否是一定的? 猜想:1.同一機械,機械效率是一定的。
2.同一機械的機械效率不總是一定的。
實驗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所掛物體的重力的關係
拉力F 繩的自由端 通過的距離s
用 哪 種 方 法 好 ?
機械效率
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η
公式:h = W有 ×100% W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分别匀速提 升同一重物,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机械效 率最高的是 ( A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都一样
4、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实验桌上有弹簧测力计、天平、重物、刻度尺、 滑轮组 天平 细线、缺少的是 。多余的是 。
(2)为了能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使重物 匀速直线 上升。 (3)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物重 G/N 10 绳自由 端拉力 F/N 4 重物上 绳的自由 升的高 端移动的 度h/m 距离s/m 0.1 0.3
乙组: 如图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 的重G和绳端拉力的大 小F,用刻度尺测出钩 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的 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算出两种情况下的机械 效率,并进行比较。
丙组: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 的重G和绳端拉力的大 小F,用刻度尺测出钩 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的 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算出两种情况下的机械 效率,并进行比较。
练习
1、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你对桶做的功 是 额外功 ;如果桶掉进水里,从井里捞桶的时 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时候你对桶做的功 是 额外功 。(填“总功”“有用功”或“额外 功”
2、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N的货物提升4m,如果 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则起重机做的有用 14400 J,总功是 24000 功是 J, 9600 额外功是 J。
第五节 提高机械的效率
机械效率η与W有和W总有关,你们将选择一个什么 样的机械,如何改变W有和W总,测出不同情况下 的机械效率?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设计 实验方案,探究“机械效率总是一定的吗?”
甲组:如图
实验并算出两种情况 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进行比较,就可以知 道机械的效率是否一 定。
a、在方框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图
b、动力做的总功是 1.2 J,有 用功是 1 J,额外功是
0.2 J,机械效率为 83.3% 。
作业:
P170页 1、2、3
第一 种
第四 种
按第三种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讨论:实验所需器 材、实验步骤、记录数据的表格,并做好记录。
项目 拉 弹簧测 总功 钩码 钩码 力 力计上 W总/J 重 上升 F/N 升的距 G/N 高度 h/m 离s/m 次数 1 2
有用功 机械 W有/J 效率 η
如何提高机械 的效率?
一些机械设备的效率:皮带传动94%~98%,一般 车床82%~89%,抽水机60%~80%,滑轮组 50%~60%,起重机40%~50%。
丁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次用杠杆提升一 个钩码,第二次用杠 杆提升两个钩码,用 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 的重G和杠杆向下的 拉力F,用刻度尺测 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 和拉力通过的距离s, 算出两种情况下的机 械效率,并进行比较。
第二种,又可以 省力,又简单.
第三种,可 以省较多的 力.
以上几种实验方案,你认为 那种实验最好?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