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课件

合集下载

第2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共120页

第2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共120页

(宅)
(办)
(手机)
E-mail地址:

(2)、 正确
区号 电话(7位或8位) 分机
联系电话:
□□□□-□□□□□□□□-□□□(宅
□□□□-□□□□□□□□-□□□(办
□□□□□□□□□□□(手机)
E-mail地址:

③题目单选、复选,标注清楚,
大表格应标上是横向单(复)选,竖向单(复)选。
A1.请问,过去1年内,您阅读过以下哪些报纸呢?(复选)
在跨文化调查中,采用开放式调查相当有用,因为有助于识别 被调查者看问题的框架,或者有助于调查者建立看问题的框架
开放式问题题型
自由回答(无任何引导、暗示或限制) 文章添充(在不完整的语句中填入有关内容) 词语联想(对于给定的词汇、情节等进行联想) 图示联想(给一幅图画,增添内容或进行联想) 角色扮演(通过观察角色来研究真实动机和态度)
5、确定调查时间
➢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两 层 含 义 调 查 调 期 查 限 数 ,据 调 资 查 料 工 所 作 属 的 的 起 时 止 间 时 间
单选还是多选,主要取决于调查的目的和各 个选项之间的关联性,如果调查结果具有唯 一性,或者各个选项之间具有排他性,那么 作为单选比较合理,否则应考虑采用多选的 方式。
决定问题的用词
5.1用词必须清楚、简洁、单意,避免在 一个句中出现两个问题
5.2选择用词以避免被调查者误差 5.3态度中立,避免误导、从众效应 5.4考虑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 5.5被调查者的意愿 5.6避免假设、反意、否定、引导、断
调查项目一般采用调查表或调查问卷的形式。将调 查项目科学地分类、排列,就构成调查表或调查 问卷。

第2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精品PPT课件

第2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精品PPT课件

▪ 优点:应用范围广、结果正确、直接
▪ 缺点:成本高、研究时间长。
统计学
2-15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统计报表
▪ 依据国家统计局或国家各行政管理的规定,自上而下 地统一布置,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 表式、指标、时间和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 计资料的调查方式。
►专门调查
▪ 普查
▪ 抽样调查
▪ 重点调查
►重点单位是指在全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不 大,但调查标志值却占较大比重。
▪ 典型调查
►有意识地选择有典型意义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统计学
2-16
统计报表
►是我国定期搜集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 ►特点
▪ 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 ▪ 项目稳定,有利于资料积累和动态比较
►种类
▪ 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报表 ▪ 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 ▪ 定期报表和年报 ▪ 基层表表和综合报表 ▪ 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
►统计调查方法
▪ 现场观察法、报告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 采集法等。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 统计报表 ▪ 专门调查
统计学
2-12
抽样调查方案
►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 有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的现象总体。 ▪ 调查单位:所要研究的个体。
►确定调查项目:调查中所要调查单位的特征。 ►设计调查表与问卷设计 ►选择调查方法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统计学
2-13
统计调查方法
► 现场观察法
▪ 带有明确的目的到现场,直接观察获得数据信息。 ▪ 优点:准确;缺点:成本大
► 报告法(通讯法)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PPT课件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PPT课件

03.11.2020
第二章 统计调查和整理
17
重点调查
1. 重点调查的概念: P34。
2、重点单位的涵义:举足轻重的单位,标志值在 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的单位。
3、重点单位的选择:选出的单位尽可能的少,而 其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占比重尽可能大。
03.11.2020
第二章 统计调查和整理
18
典型调查
2、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非全面统计报表。
主要的非全面调查介绍:
03.11.2020
第二章 统计调查和整理
返回
16
抽样调查
▪ 1、概念: P32。 抽样调查目的:推算总体数值。
2、抽样调查的特点: (1)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 (2)根据部分推断总体。 (3)误差可以计算并控制
三、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1、调查项目— 指调查的内容(被调查单 位的特征)。
2、调查表:调查项目按一定顺序排列起 来形成的一定的表式。
03.11.2020
返回首页
第二章 统计调查和整理
4
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1. 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时期或 时点)。
2. 调查期限: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间。
第二章 统计调查和整理
返回本节首页
14
二、 统计调查的种类
(一)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来分 (二)按调查的组织形式来分
03回本章首页
15
(一)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来分
1、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中的全部单位, 都一一进行调查。如普查(书P30)、 全面统计报表。
22
多选题的记录格式
(1)多重二分法
– 当你想和你的另一半去看电影时,你会选

统计第二章统计数据调查与整理优秀课件

统计第二章统计数据调查与整理优秀课件

2.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统一规
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程序 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提供基本资料的 一种调查方式。
统计报表的优点: (1)内容全面,资料连续 (2)报送时间统一、及时 (3)资料准确
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国家的、部门 的和地方的统计报表。
种 按报送周期长短的不同:日报、旬报、 类 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 它们的总量在总体 中却占有绝对的比重, 能够反映出总体的
基本情况。
重点调查的特点:
(1)
重点单位的选择不带主观因素,但有量的
限制
(2)
其目的在于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5.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经过对实际情 况作了全面的大量考察以后,在被研究对 象中有意识地选出个别或少数有代表性的 典型单位, 进行深入的、周密的调查研究 的方法。
抽样调查的特点:
(1)
样本单位是按照随机原则选取 (2)结
论可用于推断总体
(3)抽样误
差可事先计算并控制 (4)节省大量的 人力、财力、物力 (5)适用范围广
4.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中, 只选择其中的
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用以掌握所研 究现象总体的基本情况。
在总体中,这些单位虽数目不多, 但
按报送方式不同:邮寄报表和电讯报表 电话、电报、传真、网络数据传送。
统计报表制度: 自上而下布置调查任务, 自下而上上报调查资料的统计制度(调查方法)。
布置:国家 省、市、自治区 市 县 乡; 上报:国家 省、市、自治区 市 县 乡。
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 在1994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统计调查
(2)普查要规定统一的调查时点。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PPT课件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PPT课件

(二)定序尺度(ordinal scale)
1.概念:又称顺序尺度,它是对事物之间等级或顺序
差别的一种测度。
2.举例:教师的职称、学历,商品的质量等级等。 3.特征
(1)对事物可以分类、比较优劣和大小。 (2)对事物的分类要求穷尽和互斥。 (3)对定序尺度计量分析的统计量除频数和频率外, 还有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1)概念:说明事物的品质特征,不能以数值表示, 只能以文字表述,由定类和定序尺度计量形成。 (2)举例:高校教师职称有助教、讲师、教授等。
2.定量数据 (数量数据)
(1)概念: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以数值表示。由 定距和定比尺度计量形成。 (2)举例:考试成绩80分、95分、100分,身高 1.73米、1.80米等。
**应用:举一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定比尺度的
两个特征。
表2-1 四种计量尺度的比较
数学特征
定类 尺度 可以
定序 尺度 可以
可以
定距 尺度 可以
可以
定比 尺度 可以
可以
分类(=,≠)
排序(>,<)
间距(+,-)
比值(×,÷)
可以
可以
可以
二、数据的类型
(一)数据的类型和表现形式
1.定性数据(品质数据)
四、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确定调查的目的和任务(为什么调查)
这是设计方案的首要问题。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1.调查对象: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一社会经济 现象的总体。对应于统计总体。 2.调查单位:调查对象中需要调查的具体单 位。对应于总体单位。
四、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三)确定调查项目(调查什么) (四)设计调查表(调查问卷如何设计) (五)确定调查时间** 调查数据资料所属的时间 两层含义 调查时限,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六)制定调查组织实施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五)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 3.分类 3.分类:
(1)解剖麻雀式 (1)解剖麻雀式 (2)划类选典式 (2)划类选典式 (3)抓两头式 (3)抓两头式
**思考题:对河水水质进行检测、推断种子的发芽率、 思考题: 思考题
推断食品的保质期应采用什么调查方式?为什么?
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四)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
1.概念: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 概念: 重点单位所进行的 概念 重点单位 非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2.重点单位:是指在总体中虽然个数不多 重点单位: 个数不多,但它们的 重点单位 个数不多 数据总量在总体数据总量中占绝大部分比重 占绝大部分比重。 数据总量 占绝大部分比重 **相关链接:我国银行业中的重点单位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截至2004年底,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 各项贷款近13万亿元,占我国银行业贷款总额的72%, 存款近25万亿元,占银行业存款总额的77%。从统计学 的角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就是重按照调查组织方式不同 2.按照调查组织方式不同 统计报表:经常性制度化的调查,是搜集国民 (1)统计报表 经济统计数据的主要方式 (2)专门调查:为研究一些特殊问题专门组织的统 专门调查 计调查 3.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3.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时期现象的 (1)经常性调查/连续性调查:适用于时期现象 经常性调查/连续性调查 时期现象 调查 时点现象的 (2)一次性调查/间断性调查:适用于时点现象 一次性调查/间断性调查 时点现象 调查
人的性别 、籍贯、民族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行业隶属
3.特征 特征
(1)只能区分 区分事物的类别 类别,无法比较优劣或大小 区分 类别 (2)对事物的区分必须遵循穷尽 互斥 穷尽和互斥 穷尽 互斥的原则 (3)对定类尺度计量分析的统计量主要是频数 频 频数和频 频数 率 **应用: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定类尺度? 应用
四、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调查项目( (三)确定调查项目(调查什么) 调查项目 调查什么) (四)设计调查表(调查问卷如何设计) 调查表( 调查表 调查问卷如何设计) (五)确定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 调查料所属的时间 两层含义 调查时限, 调查时限,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六)制定调查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组织实施计划
(一)概念
根据统计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 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和登记统计数据的 过程。
(二)分类
1.按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 范围不同 调查对象 范围 全部个体一一调查登 (1)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全部个体 全部个体 记,如普查 部分个体调查登记, (2)非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的部分个体 部分个体 如抽样调查
三、变量及其类型
(一)变量的含义
说明现象某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概念 说明现象某种属性 数量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统 数量特征的概念 统 计数据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 计数据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
(二)变量的类型
1.品质变量 品质特征的名称,表现为定 1.品质变量:反映事物品质特征 品质变量 品质特征 定 性数据。如教师职称。 性数据 2.数值变量**: 数量特征的名称,表现为 2.数值变量**:反映事物数量特征 数值变量** 数量特征 定量数据。如人的身高。 定量数据
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三)
三、多项选择
1.以下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 A 全国人口总体 B 一杯水构成的总体 C 某市工业企业总体 D 连续生产的产品总体 E 原始森林的植被总体 2.下列指标中,( )属于数量指标 A 商品库存额 B 劳动生产率 C 人均GDP D 工业增加值 E 产品单位成本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四、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目的和任务 为什么调查) (一)确定调查的目的 任务(为什么调查) 目的
是设计方案的首要问题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向谁调查) (二)确定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
1.调查对象: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一社会经济现象的总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 体。对应于统计总体 对应于统计总体 2.调查单位: 2.调查单位:调查对象中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对应 调查单位 对应 于总体单位
(三)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4.抽样调查的作用(应用场合) 4.抽样调查的作用(应用场合) 抽样调查的作用
(1)不可能 很难进行全面调查 不可能或很难进行全面调查 不可能 很难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必须采取 抽样调查方法 (2)没必要进行全面调查 没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现象,也可采用抽样 没必要进行全面调查 调查。 (3)其他 其他作用:如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对全面调 其他 查结果的检验修正
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一)普查
1.概念:是专门组织 概念: 专门组织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 全面调查 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概念 一次性 全面调查。 2.意义及原则 意义及原则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我国的普查制度 相关链接 我国的普查制度
每逢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 每逢末尾数字为“1”或“6”的年份进行基本统计单 位普查 每逢末尾数字为“3”的年份进行第三产业普查 每逢末尾数字为“5”的年份进行工业普查 每逢末尾数字为“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
(一)定性数据/品质数据 定性数据/
概念: 品质特征,不能以数值表示、 1.概念:说明事物的品质特征 品质特征 只能以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由定类 定序尺度 定类和定序尺度 文字表述 定类 定序尺度计量形成。 2.举例 2.举例:高校教师职称有助教、讲师、教授等。 举例
(二)定量数据 /数量数据
1.概念: 数量特征,以数值表示 数值表示。由 1.概念: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 概念 数量特征 数值表示 定距和定比尺度 定比尺度计量形成。 定距 定比尺度 2.举例 2.举例:考试成绩80分、95分,身高1.73米、 举例 1.80米等。
种测度。
2.举例:人的收入支出、企业的产值利润、某地 举例: 举例
区的人口总数、失业人数等
3.特征 特征
排序、比较大小 求出差异、计算 (1)分类 排序 比较大小 求出差异 计算 )分类、排序 比较大小、求出差异 计算两 个数值之间的比率 比率。 比率 (2)具有绝对零点 )具有绝对零点,即数字“0”表示“没有”或 “不存在”。 **应用:举一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定比尺度的 应用 两个特征?
(三)数值变量的分类
1.离散变量: 间断计数的变量。如人口数、 1.离散变量:只能间断计数 离散变量 间断计数
设备台数等。
2.连续变量:可以连续计数 2.连续变量: 连续计数的变量。如产值利润 连续变量 连续计数
收入年龄等。
第二节 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调查 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
复习回顾(一)
一、判断
1.欲研究某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情况,则3 名大学生即可构成一个统计总体。 2.4名学生的统计考试成绩分别为85,60, 78,96分,这是4个指标。 3.现代统计学以描述统计学为基础,以推断 统计学为核心。
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二)
二、单项选择
1.现代统计学是一门( ) A 实质论的科学 B 方法论的科学 2.教务处调阅某班级40名学生的英语期末考试 成绩,则总体单位是( ) A 40名学生 B 40名学生的成绩 C 每一个学生 D 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学习目的及重难点提示
本章学习目的
了解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 了解 领会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数据和变量的类型 领会 明确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内容 明确 掌握统计数据的来源、统计调查组织方式 掌握
本章重难点提示
重点:数据的计量尺度、数据和变量的类型、 重点 统计调查组织形式 难点:数据的计量尺度、数据和计量尺度之间 难点 的关系
主要方式。 主要方式
3.局限性: 局限性: 局限性
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三)抽样调查 1.概念 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1.概念:是专门组织 非全面调查 概念 专门组织 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 随 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以样 样 机原则 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2.意义 2.意义:是相对最科学、应用最广的调查方式。 意义 3.特点: 3.特点: 特点 (1)经济性高(2)时效性强 (3)适应面广 (4)准确度高
第一节 数据的计量与类型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数据的计量尺度
(一)定类尺度(nominal scale) 定类尺度( )
1.概念 又称列名尺度 类别尺度 概念: 列名尺度或类别尺度 概念 列名尺度 类别尺度,是按照研究对象
的某种属性 属性将其划分为若干组或类的一种测度。 属性 组 类
2.举例 举例
五、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二)统计报表 1.概念:我国的统计报表制度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 概念: 概念
国统计法》的规定、自上而下统一布置 自下而上逐级 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 自上而下统一布置 提供基本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提供 统计数据
2.意义:是搜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统计数据的 意义: 意义
(1)能分类、排序、比较大小,计量差距 分类、排序、比较大小, 分类 (2)没有绝对零点 没有绝对零点,“0”表示“0”水平,不表示 没有绝对零点 “没有”或“不存在”。
**应用:还有哪些常见的定距尺度? 应用: 应用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四)定比尺度(ratio scale) 定比尺度( )
1.概念:也称比率尺度 概念: 比率尺度,是对事物之间比值 比值的一 概念 比率尺度 比值
**应用: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定序尺度? 应用
一、数据的计量尺度
(三)定距尺度(interval scale) 定距尺度
1.概念:又称间隔尺度 概念: 间隔尺度,是对事物类别或次序之间 概念 间隔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