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第一讲

合集下载

第7讲材料加热炉基础

第7讲材料加热炉基础

因材料及其制 品的加热工艺 要求而异
加热热源 处于坩埚 或马弗外 加热热源与 加热材料处于 同一空间外 炉壳一般为空冷,炉 衬为传导传热,炉壳 表面的温度较高 高温气氛炉和真空 炉需要用炉壳密封
炉体结构设计 满足炉膛空间 温度场的要求
如:气体渗碳炉、 低温预抽真空炉
可以方便地更 换或调整加热 介质
如:普通箱式炉和井式炉 大多数中低温加热炉和 空气气氛的高温炉的炉 体结构多为热壁式炉体 一般采用多冷壁式炉体结 构,炉壳一般采取水冷方 式,炉衬多为隔热屏式结 构,以防止辐射换热。
热壁式炉衬砌筑要求
1、炉墙用砌砖体尺寸应是砖尺寸(230、113.65等)的整倍数。 2、应计入灰缝尺寸,一般不大于2mm。 3、在炉体高度方向上绝不能用砍削砖的办法来满足砌砖体尺寸。 4、炉衬的砖缝必须相互交错,错开量应以砖长的二分之一为宜, 个别情况不小于砖长的1/4。 5、炉墙拐角处砌筑必须相互咬合。 6、砌砖体必须留膨胀缝。每米砌砖休的膨胀缝一般规定为:刚玉 砖为12~14mm,高铝砖为8~10mm,硅砖为10~12mm,镁砖为 12~14mm,粘土砖和硅藻土砖为5~6mm。温度在700℃以下的硅 藻土砖层,可不留膨胀缝。膨胀缝应错开,其内充填耐火纤维或马 粪纸。7、隔热层用硅藻土砖必须干砌。砖缝空隙用干燥的隔热填 料填满。固定在砌体内的金属预埋体应在砌砖时同时安装。 8、除炉口等特殊情况,不得用重质耐火砖砌筑在与炉充直接接触 的部位,以减少热损失。
950
1200
厚度, mm 113 45 113 125 113 113 65 50 100~120 113 10~20 80~120 ~160 113 113 ~120 90 90 113 ~70
热壁式炉衬结构及设计

轧钢加热炉工作原理

轧钢加热炉工作原理

轧钢加热炉工作原理
轧钢加热炉是用于加热钢坯至适宜轧制温度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物料进料:钢坯通过输送机或卷扬机进入加热炉内。

2. 加热方式:加热炉主要通过燃烧燃料(如天然气、煤气等)或者电加热来加热钢坯。

燃气加热炉会引入燃气,并通过燃烧室进行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通过炉膛内管道将烟气传递给钢坯,从而加热钢坯。

电加热炉则直接通过电流通电加热。

3. 加热控制:加热温度是关键控制参数之一。

加热炉内通常会安装温度传感器以监测钢坯温度,并根据设置的加热曲线进行控制。

控制系统会调节燃气进气量或者电流大小来达到预定的加热温度。

4. 保温期:钢坯达到预定的加热温度后,会停留在加热炉内一段时间进行保温,以确保温度均匀,并使物料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达到平衡。

5. 出料:加热完成后,钢坯通过输送机或卷扬机从加热炉中取出,进入后续的轧制工序。

总的来说,轧钢加热炉通过燃气燃烧或电加热的方式,将钢坯加热至适宜的轧制温度。

通过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确保加热效果的均匀性和满足工艺要求。

加热炉工作流程

加热炉工作流程

加热炉工作流程
一、启动前的检查
1、导热油加热炉周围是否清洁无杂物,检查电源、加热器、控制器、压力表、泵浦等是否正常.
2、检查膨胀油箱油位是否在1/2-3/5液位以上位置,液位感应器等是否正常。

3、接通控制柜电源,检查电压是否正常,检查指示灯及各显示仪表是否正常。

二、启动
1、启动导热油循环泵,启泵后正常循环0.5小时左右使压力平稳;
2、按加热启动按钮,观察加热是否正常;
三、停机操作
1、正常停机①逐步降低温度,停止加热;②待导热油温度降至70℃以下,停止导热油循环泵的运行;③关闭总电源,做好交接班记录。

2、紧急停机如果因紧急情况紧急停机时,应迅速关闭加热管,以便导热油自然冷却,防止过热。

四、注意事项
1、检查时应注意检查电加热导热油炉周围是否发生泄漏,附近应有配置足够的油类及电器类的消防器材,不准用水作为灭火剂。

加热炉岗位操作规程范文

加热炉岗位操作规程范文

加热炉岗位操作规程范文1. 安全操作1.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安全帽、防尘口罩等。

1.2 在进入加热炉操作区域前,确认无明火并进行安全检查。

1.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饮酒、吸烟等任何影响判断和反应能力的行为。

1.4 遵循炉温操作规程,确保炉温在安全范围内。

1.5 注意加热炉周围的环境,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预防滑倒、摔伤等意外事故。

1.6 确保加热炉的通风设施正常运行,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2. 炉温控制2.1 常规操作2.1.1 在操作加热炉之前,首先确认加热炉的电源和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2.1.2 将加热炉调至待机状态,打开排气装置,排除炉内积聚的有害气体。

2.1.3 通过控制面板设置加热炉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操作符合工艺要求。

2.1.4 开始加热过程后,不得离开操作岗位,随时关注加热炉的运行状况。

2.1.5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加热炉内物质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加热炉的温度和时间。

2.1.6 加热结束后,关闭加热炉的电源和排气装置,确保安全。

2.2 异常情况处理2.2.1 如果加热炉温度超过设定范围,应立即停止加热,并检查设备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2.2.2 如果加热炉出现故障,应立即报告维修部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 物料处理3.1 经验操作3.1.1 根据工艺要求,将待加热的物料按规定堆放在加热炉内。

3.1.2 确保物料摆放整齐,避免相互干扰和损坏。

3.1.3 注意物料的质量和尺寸,确保加热均匀和充分。

3.2 物料保护3.2.1 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检查物料的状况。

3.2.2 如果发现物料出现变形、裂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物料。

3.2.3 在物料处理过程中,严禁碰撞物料或用力推动物料,以免造成物料破损或危险。

4. 领班指挥4.1 领班是加热炉操作过程中的指挥者,负责协调操作人员和监护设备的运行。

4.2 领班应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操作经验。

4.3 在操作过程中,领班应随时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确保操作按照规程进行。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讲解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讲解

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完成日期2013 年7 月12 日专业班级自动化12本设计者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方案概述 (2)1.1设计内容 (2)1.2设计方案 (2)第二章硬件部分设计 (2)2.1温度检测电路 (2)2.2单片机连接电路 (3)2.3 LCD显示部分 (4)2.4按键与报警电路 (5)2.5加热控制电路部分 (5)第三章软件部分设计 (6)3.1周期采样程序 (6)3.2数字滤波程序 (6)3.3 PID程序 (7)3.4总程序 (9)心得与体会 (10)参考文献 (11)前言温度是工业对象中一种重要的参数,特别在冶金、化工、机械各类工业中,广泛使用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和反应炉等。

由于炉子的种类不同,因此所采用的加热方法及燃料也不同,如煤气、天然气、油和电等。

但是就其控制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来说,基本上属于一阶纯滞后环节,因而在控制算法上亦基本相同。

本次设计是电加热炉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利用单片机可以方便地实现对PID参数的选择与设定;实现工业过程中PID控制。

它采用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将检测到的实际炉温进行A/D转换,送入计算机中,与设定值比较出偏差。

对偏差按PID规律进行调整,得出对应的控制量来控制固态续电器、调节电炉的加热功率,从而实现对炉温的控制。

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智能控制,能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转换、并进行PID控制。

在设计中应该注意,采样周期不能太短,否则会使调节过程过于频繁,这样,不但执行机构不能反应,而且计算机的利用率也大为降低;采样周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干扰无法及时消除,使调节品质下降。

第一章设计方案概述1.1 设计内容某工业电炉在对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炉温从室温上升到1000℃应为30min,然后温度保持到1000℃,其时间为1小时。

最后断电,使电炉自然冷却。

电炉的加热源是热阻丝,利用大功率可控硅控制热阻丝两端所加的电压大小,来改变流经热阻丝的电流,从而改变电炉炉内的温度。

轧钢机械第1-2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改2

轧钢机械第1-2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改2
第一讲
第一讲
边 浪
中 间 浪
工作辊 中间辊
支承辊
第一讲
三、按轧机的布置形式分类
1. 2. 3. 4. 5. 6. 7. 单机架式 多机架顺列式 横列式 连续式 半连续式 串列往复式 布棋式
第一讲
§1-3 轧机及轧机设计方法的发展 一、轧机的发展
向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自动 化方向发展。 以热轧宽带钢为例: 1926年,美国
1 (1 )
3 ( 3 )
2 ( 2 )
第二讲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变形程度
2. 变形速度
3. 前滑
4. 后滑
二、简答
1.咬入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2. 轧件自然咬入条件是什么?
作业
Φ780/Φ1250×1700 轧机,已知轧辊
圆周速度v=1.5m/s,μ=0.3,h0=32mm,
二、设计方法的发展
1. 动态设计 2. 优化设计 3. 可靠性设计 4. 有限单元法
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第一讲
第二章 轧制力能参数
1 2 3
• 轧制原理的基本知识 • 轧制时接触弧上的单位压力
及其影响因素
• 轧制时接触弧上平均单位压力
4
5
• 轧制总压力与轧辊传动力矩
• 轧机主电机力矩与电动机功率
第二讲
将(3)式代入(2)式中得:
v1 h um l h0
v1 —轧件出口速度
l 2 (轧制薄板时适用) 公式适用条件: hm
第二讲
b. 粘着理论:轧件与轧辊间没有 相对运动。
v y vr sin
ux
R hx
2v y hx

加热炉工作原理

加热炉工作原理

加热炉工作原理
加热炉是一种用于加热物体或材料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原理。

具体而言,加热炉通过电阻加热、燃烧加热或电磁感应加热等方式提供热能,将其传递给待加热物体或材料,使其温度升高。

在电阻加热方式中,加热炉内部通常布置有电阻丝或电阻片。

当通电时,电阻丝或电阻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产生高温。

炉内的加热元件发出的热能会通过传导、辐射或对流的方式传递给待加热物体或材料,使其温度逐渐升高。

燃烧加热方式是通过燃料的燃烧释放热能来实现加热的。

加热炉内置有燃烧器,它可以燃烧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会被传递给炉膛内的物体,使其温度升高。

在这种方式中,需要提供适当的氧气或空气供给,以维持燃烧反应。

电磁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磁场能转变为热能的方式。

加热炉通常会使用交流电流通过线圈或盘管产生电磁场,待加热物体或材料放置在电磁场中,通过感应电流的产生来吸收磁场能量并转化为热能,使其温度升高。

无论是哪种加热方式,加热炉的工作都需要合理控制加热源的能量输出、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以适应待加热物体的加热要求。

同时,为了保证加热效果和安全性,加热炉通常还配备了温度控制和安全保护系统,以监测和调节加热过程中的温度、电流、气体流量等参数,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加热炉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能量转换为热能,并通过传导、辐射或对流的方式传递给待加热物体或材料,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

不同的加热方式在能量转换和传递方式上存在差异,但都需要通过合理控制参数来达到预期的加热效果和安全性要求。

PE课件2p1

PE课件2p1

• 不存在变压器直流磁化问题,变压器副边电 流正负半周对称,平均值为0。
转波形
• 输出电压平均值:
U d
1 a
2U sin wtd(wt) 2 2
2U 1 cosa 2
0.9U
1 cosa
2
22
当a =0,Ud=Ud0=0.9U2;当a =180o, Ud=0。
• a相移范围:0~180o。
• 负载电流平均值:
• 在负半周a角处,VT2,3 触通,电流途径:bVT3-R-VT2-a。当u2过零时,VT2,3 关断。
转波形
Goback
• 经过4只SCR旳单导作用,总是将a、b两电源 端电位高旳一端引到输出正端,电位低旳一 端引到输出负端。

最大正反向电压:UFM=
2 U2/2,URM=
2U 。 2
• 双脉波整流:每七天输出电压脉动2次。
第2章 单相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Rectifier):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应用十分广泛,电路形式多种多样。
本章主要讲单相半波、单相桥式全控与半控整流 电路。
2.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Single Phase Half Wave Controlled Rectifier 1. 电阻性负载
• 常见旳电阻性负载:如电阻加热炉、电解、电镀等。
转波形 1
• 失控问题:例如在正半周VT1导通期间,VD2,4 轮换导通,VT1旳关断是以VT3旳触发导通为 条件旳。若此时触发电路出问题,全部触发消
失,则VT3不再触通,会形成VT1总是通, VD2,4轮换导通旳失控现象,ud变为正弦半波。
转波形 1
• 接入续流二极管:续流期间流经VDR,使SCR
转波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h s a
g
gH
1 . 205 0 . 290 9 . 81 2 17 . 95
(Pa)
静止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烟囱的抽气作用
P
g1
P g 2 a g gH
'

P g 2 Pa 2 Pa 1 a gH
图3-2 静止炉气的压力分布
静止炉气中任一高度处的静压 能与位能之和为一常数
静止炉气的静压能与位能之和为定值,能量在空间内是守恒的。 静止炉气的绝对压力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少,其转化为气体的位。
静止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静止炉气的静压 头
单位体积炉气与同一水平面上炉外单位 体积空气静压能之差。
h s E sg E sa Pg Pa a g gH
静止炉气的总压头
h s1 h p1 h s 2 h p 2
P
g1
Pa 1 g a gz 1 P g 2 Pa 2 g a gz
2
图3-5 静止炉气的压头分布示意
静止炉气在不同高度上,其静压头和位压头之和为一定值, 二者可以相互转化,静压头大处,位压头必小,反之亦然, 但其总压头不变,即压头守恒。
g g t 0Tg来自0Tgt
1 .3
273 1300 273
0 . 225
(kg/m3)
空气温度在20℃时的密度为:
a a
t 20
Ta Ta
0
20
1 . 293
273 20 273
1 . 205
(kg/m3)
烟囱的理论抽力为:Pg 1
Pg 2 a g gH 1 . 205 0 . 225 9 . 81 10 96 . 14
g g
t 0
Tg
0 t
1 .3
273 950 273
0 . 290
Tg
(kg/m3)
空气温度在20℃时的密度为:
a a
t 20
Ta Ta
0
20
1 . 293
273 20 273
1 . 205
(kg/m3)
基准面取在炉顶,则炉底:H=2m,代入式(3-9b)得:
图3-18 燃料炉内炉气的流动a)和压力分布b)
炉内炉气运动的动力和形态分析
火焰射流迫使炉气运动
图3-19 各种燃料炉内炉气 的运动状态 1、射流运动的压力分布 2、低燃炉 3、直燃炉 4、深井式炉
提高射流流速成为提 高燃料炉热效率的 有效途径
高速 烧嘴 高速烧嘴
2
2
g gv 2
2

i 1
n

2
2
v
2
Pa 1 a gz 1 Pa 2 a gz
h s 1 h p 1 h d 1 h d 2 h p 2 h d 2 h1 h
伯努力 方程的 能量和 压头表 达式
应用
烟囱内炉气的压头分布
1:静压头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2:静压头 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3:动压头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4:压头损失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1
0
g
2 ( a g ) gH
z 2 dz

2 3
BH
'
g
(m3/s)
炉门吸气
图3-14 炉门溢气示意
q vt 2 3
BH
'
2 ( a g ) gH
(m3/s)
a
应用
实际炉门开启时的溢气
上溢下吸
2 ( a g ) gH
2
溢气量
q vt
2 3
气流通过小孔时,因截面突然收缩,气流在惯 性力的作用下将形成缩流,缩流的最小截面在 墙外,该墙称为薄墙,在墙内时,称厚墙。 缩流的大小用缩流系数(缩流面积f2与小孔 面积f之比)表示,即: f
2
f
图3-13 炉墙上小孔溢气示意
q v f 2 v 2 f
2 ( a g ) gH
P g 2 Pa 1 g gH
'
图3-7 烟囱的抽气作用
静止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烟囱的抽气作用
例题3-2:设燃料炉膛内的炉气温度为1300℃,炉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 度为1.3kg/m3, 炉外空气温度为20℃。问烟囱高度为10m时,它的理论抽力 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 当炉气温度为1300℃时,炉气的密度为:
静止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炉膛的溢气与吸气
(a)炉膛密封严密
(b)打开炉门
(c)炉门密封不严
(d)炉膛正压操作
图3-6炉膛内压力变化及溢气和吸气情形
静止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炉膛的溢气与吸气
例题3-1:设炉膛内的炉气温度为950℃,炉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3kg/m3, 炉外空气 温度为20℃。问当炉底表压力为零时,距炉底2m高处炉顶的表压力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 当炉气温度为950℃时,炉气的密度为:
在相对零压面以 上,炉气的静压 头为正,越往上 其正值越大,从 炉壁开口会向外 溢气。
在零压面以下, 炉气的静压头为 负,越往下负值 越大,从开口会 吸入冷空气。
(a)
(b)
图3-3 (a) 静止炉气的压力分布(b) 静止炉气的静压头分布
静止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静止炉气的位压头
单位体积炉气与同一水平面上炉外单位 体积空气位压能之差。
分析炉内气体运动状态的工程意义
气体运动 与加热过 程有关 燃料炉设计的关键就是如 何导引炉气运动来保证高 效地实现加热
气体运动 与炉温均 匀性有关
如何引导炉气对流是加热 炉温度均匀性的设计难题
气体的运 动的动力 是其具有 一定能量 气体运动 是气体能 量转化的 结果
活性炉气均 匀性与其在 炉内的运动 有关
能为mgz。对于体积为dV的静止炉气,在距某基准面的高度为z时所具 有的势能为:

Mgz gzdV
而单位体积的炉气所具有的势能为:
E

p

gzdV
dV
gz
把单位体积的炉气所具有的势能称为位能。它等于该炉气的密度ρ、重
力加速度g以及其距基准面的高度z的乘积。
炉气的位能产生的内因为气体的密度,外因是重力场。 其大小与所处的位置有关,单位: J/m3。


图3-8压头测量示意图
应用这种装置,并按层流或紊流考虑vav/vmax的数 值便可粗略地测量出管内炉气的平均流速和流量。
运动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炉气的能量损失
摩擦能量 损失
hf 1
f
2
tvt
2
L d

1
f
2
0 v 0 (1 t )
2
L d
局部能量 损失
h pa
炉气均匀性是气氛炉设 计的重要指标
静止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静止炉气的静压能
具有压力的炉气可以作功。压力为Pg的 炉气推动面积为A活塞位
移dl,则它作功dW,即:
dW P g Adl P g dV
而单位体积炉气所作的功为:
dW dV Pg E s
把单位体积炉气具有做功的能量称为炉体的静压能Es ,在数值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图3-16 箱式电阻炉内的自然对流 受热炉气具有上浮的动力
图3-17井式渗碳炉气流状态 风扇供给炉气运动动能
炉内炉气运动的动力和形态分析
依靠烟囱抽力 造成定向流动 1、通过调整进入口和排烟 的位置可以调节和控制燃料 炉内炉气的压力分布; 2、燃料炉通常要求炉膛底 部炉气的压力等于或稍大于 大气压,以防止炉外冷空气 侵入和热炉气外溢; 3、调整炉底微正压的基本 方法除烟囱与鼓风机配合使 用外,就是控制烟道闸门的 开启程度。闸门开度减小, 阻力增大,可提高炉膛内炉 气的压力,反之,则降低其 压力。
h p E pg E pa g gz a gz a g gz
静止炉气的位压头沿 其高度呈直线分布, 由于ρa>ρg,故越往下 位压头越大。
图3-4 静止炉气的位压头分布
在数值上与单位面积 上热炉气气柱在相应 高度上冷空气中所受 到的上浮力大小相当。
静止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g
1 f
2 ( a g ) gH
g
(m3/s)
应用
dq
小缝近似
df
'
2 ( a g ) gH
vt
炉门开启时的溢气
B
'
g
1
2 g ( a g )
g
z 2 dz
(m3/s)
炉门溢气
q vt

q vt
dq
'
0
vt

H
B
2 g ( a g ) gH
静止炉气的能量和能量转换
静止炉气的压力平衡(能量守恒)
P gz C
Es E
p
C
在ρ为常数的静止炉气中,压力 沿高度呈直线分布。
斜率为-1/ρg 密度越大,斜率越大
P1 gz 1 P2 gz
2
P1 P2 g ( z 1 z 2 ) P2 gH
烟囱内炉气的位压头沿 高度连续向动压头和静 压头转化,能量损失不 断增大,但总能量守恒。
图3-12 炉气压头沿烟囱高度的变化
应用
炉墙上小孔溢气量的计算
v2

2 ( P g P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