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理论与口译记忆能力训练

合集下载

从记忆机制看口译中的图式功能——以现场口译为例

从记忆机制看口译中的图式功能——以现场口译为例

且 , 能将大量 的相 关信 息合并成 一个整 体 , 得到反复 图式 并
收稿 日期 :0 0— 4— 9 2 1 0 0
作者简介 师 , 硕士 , 从事 口译及 口译教学研究 。

17 — 2
强化 , 形成一个无 须控 制性过程 的 自动化 加工单 元 , 这就 是 图式 自动化 , 自动化 的图式可以排除当前状态 、 目标状态 、 干
时记忆 中贮存空间 。需要时 , 工作记 忆又可将 图式 以组块 的
形式提取 , 与新 的信 息进行链接加工 , 形成容量更大 、 构更 结 复杂 的新 图式 。一个图式可 以贮存大量的信息 , 如果把这些 信息块不断扩 大 , 作记 忆 就能 同时 处理 更多 的信息 。而 工
位”2 每个组块 的容量都具有较 大的伸缩 性 , 以是 一 J 。“ 4 可 个数字、 一个单词 、 一个 词组 , 甚至一 句话 、 一段文 字” , J 即 组块具有扩容性 。“ 组块加工 可视为一种克服短 时信息储存
常是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同时 工作 l 。因为信息 在长 时记 1 ] 忆 中主要以图式的形式储存 , 本文试 图从记 忆机制 的角度探 讨长期记 忆中图式对 口译记 忆的促进作用 , 并结合现场 口译
块 的因素又是什么 呢?心 理学家 通过对 象棋大 师和新手 的
研究结果 显示 知识 经验越 多 , 不仅应 用的组块 数越多 , 而且 每个组块 所包 含的相应 的信息量也越多。“ 米勒和塞尔弗里 奇通过研究语 义和句法信 息对组块 的影响也证 明, 储存 在人 们头脑中的语 义知识 和句法规则 介入了组块加工 , 影响了组
登记 ( 叫感 觉记 忆 或 瞬时 记 忆 ) 短 时记 忆 和 长 时记忆 。 也 、

口译教学中的理解与记忆技能训练

口译教学中的理解与记忆技能训练

口译教学中的理解与记忆技能训练【摘要】:口译教学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口译基本技能训练应该包括口译的各个环节:听、分析理解、记忆(含笔记)和表达, 通过技能训练使课堂教学与口译实践融为一体。

文章探讨的是理解与记忆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口译教学实践中开展理解与记忆的技能训练。

【关键词】:口译教学;技能训练;理解;记忆1. 引言随着社会对口译人才数量的需求不断攀升, 对口译人才质量的期待越来越高,提高口译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并进而培养合格的口译译员,成为当今口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口译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这些技能包括口译听力技能、记忆技能、语言技能等。

著名学者刘和平指出,“口译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双语思维和转换技能。

口译教学是双语思维转换技能训练。

”因此,口译教学中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

科学的口译技能训练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听与理解阶段、记忆阶段、笔记训练阶段、表达阶段。

文章将探讨在听与理解阶段、记忆阶段教学中的理解与记忆技能训练。

2. 理解与记忆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记忆伴随理解产生,理解结束时记忆也完成,因此理解和记忆两者的训练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口译练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在听一段话时似乎每句话都听懂了,但是翻译的时候却一下子记忆模糊,大脑里都是断断续续的单词,没法表达出核心的意思。

分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语言基础不牢固,并且缺乏逻辑思维分析和推理,这样被动的听,不能将信息真正的储存在大脑中。

在翻译时如果无法专注讲话者的思路,翻译出来的东西必然是支离破碎的。

用心理语言学的篇章理解和篇章记忆理论来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没能成功地建立起一个把篇章主要内容包括进去的命题网络或情景模型,而命题网络或情景模型是篇章记忆最重要的形式。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学生在提高语言基础(如词汇能力)的同时,应学会建立篇章命题网络和情景模型。

同等语言水平的学生,谁能有意识地关注篇章中各命题的关系或设想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建立命题网络和情景模型,谁就能更好的理解和翻译。

图式理论与口译效率

图式理论与口译效率

图式理论与口译效率内容提要:口译效率的高低,决定于译员的思维习惯、知识储备、记忆能力、记录水平、文化意识、释意和意译能力等多重因素。

图式就是相关的背景知识,也就是人脑中预设的认知结构在语言理解和运用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论,因此其理论的运用能为目的语言文化背景认知的要求提供积极的帮助。

本文通过介绍图式理论的概念和口译活动的特点,并辅以案例分析,指出了图式理论对于提高口译效率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一.图式理论简介图式(Schema)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或者简单说是认知框架。

在心理学领域这个概念的首倡者是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一个人在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新概念的时候,只有把它们同这个人脑海里的固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概念。

现代图式理论一般被认为是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在其1932年出版的著作“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中建立的。

他的学习理论将围绕某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的知识视作一个复杂的代表人们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框架网络。

然而巴特利特的研究并没有在当时引起多大关注,直到Ulric Neisser在其影响深远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对这概念进行了再次阐述,图式概念才开始在心理学乃至其他学科中被广泛运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Rumelhart)分析了认知框架或既存知识在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该理论指出,无论口头或书面语篇本身都不具有意义,意义存在于人的脑海之中,它取决于人在理解过程中对大脑中已经存在的认知框架,也就是图式的启动。

在语言理解过程中,认知框架中的信息为理解、预测提供依据,赋予语言材料以意义。

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学习是将书本知识以及教师传授的知识纳入学习者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将其转变为有用的技能。

他们在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整个认知过程中,认知图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口译记忆原理及训练

口译记忆原理及训练
原因:防辐射 + 质量 对策:价格管制 + 保障供给
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就是把零散的文字记忆变成对一个整 体图像的记忆。
其他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的都能做到逻辑清 楚。这就需要译员有较好的归纳能力。
逻辑记忆和形象记忆都离不开译员自身的知识 储备。译员可以借助已有知识,纵横联想,合 理扩展,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记忆原理
口译中的记忆过程:收到的信息暂时储存在短 时记忆里,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部分, 使其参与在线记忆运作。
这种处于活跃状态的记忆被称为工作记忆,是 STM和LTM的一种结合。
What is useful in interpreting is not the ability to learn something by heart, but to remember what has been said just a few moments before.
记忆原理
感觉存储是一种瞬间记忆,持续的而时间很短。 只有在被注意的情况下,感觉存储才能进入到 短期记忆。
记忆原理
短期记忆持续的时间是20-30秒, 记忆容量为7+ 2个互不相关联的信息 单位,且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不需 要被激活。
记忆原理
The idea of short-term memory simply means that you are retaining information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without creating the neural mechanisms for later平时积累的生 活常识、专业知识、各种经历等, 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日、数月乃至数 年,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但 需要被激活。

图式理论在口译理解记忆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在口译理解记忆中的应用

对将要译 的内容缺乏或者产生了错误 的预期 ,这些都 是学
生在平 时的练 习中亟待解决的。
2 . 学生译员在 口译 理解记忆 中的主要问题
3 . 图 式 理 论 在 口译理 解 记 忆 中的 应 用
2 . 1 缺 乏 相 应 的 背 景知 识 学生 译 员 对 一 个 话 题 背 景 知识 的 了解 度 直 接 影 响 他对 口译 内容 的理 解 和 记 忆 ,这 里 的 背景 知 识 指 与 该 口译 过 程 3 . 1图式 在 口译 听 解过 程 中的 作 用 从 心 理 语 言 学 的 角 度 看 ,听辨 是 语 言 理 解 中 的第 一个
2 . 3 缺乏构建材料框架的能力 许多刚刚接触 口译 的学生译员无 法从 听取 的材料 中构 建完整的框架 。观其笔记 , 往往 杂乱无章 , 有 的只能记下几 个单词。 由于对材料 的整体框架无法把握 , 学生往往会凭着 笔记 的几个单 词胡译 、 乱译 , 与材料 的真实 内容大相径庭 。
关 重要 。 图式理论 作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 理论 之一 , 为如何 提高 口译理解记忆能力的研究提供 了新 的视角 。本文 主要
讨 论影响学生译员 口译理解记忆能力的主要 因素 ,以及 图
内容 图式是指有关语篇 内容的背景知识 。对 于译 员而
言 ,具备丰 富的内容 图式就意味着对原语和 目的语 国家社
知活动 的处理都会激 活相关 的图式 , 口译也不例外 。
1 . 2图式 的 分 类
向上加工 ,直至到达顶部 ,达到对讲话人交流 目的的理解
( 张 晓玲 , 2 0 1 3 : 1 4 ) 。“ 自下而上” 加工方式是 指学习者从最 小的单位 即音 素开始 , 层层递进 , 对词 、 短语 、 句子 、 段落等

如何练习和提高口译技巧(超详细口译训练方法)

如何练习和提高口译技巧(超详细口译训练方法)

如何提高口译技巧?首先,自学翻译是件很困难的事。

口译是有些技术含量的,如果没人指路,单靠自己摸索成为口译高手几乎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给一个中肯的建议:不要自己买几本书死啃,技巧最好是通过老师言传身教你才能真正领会,训练也最好是通过partner来进行互动反馈式的训练,如果你一个人练,很快就会绝望抓狂的。

其次,口译分为三个步骤:听得懂,记得住,译得出。

一、听得懂。

这是口译的基础,要求你的听力要好,不仅要听得懂,而且仅用全部attention的60%就能听懂,换句话说,你不仅要做到全神贯注的坐在桌子边上能听懂,而且要做到一边洗衣服一边也能听懂,一边刷微博一边也能听懂,这涉及到分脑(split attention)练习。

总之就是听力要足够强大,能够留出40%的attention来处理后面“记得住”和“译得出”这两个环节。

如果你全神贯注都听不懂,那还是先打好听力基础吧。

二、记得住。

这是口译的关键。

先拿汉语来做实验,你听30秒的新闻联播,然后用汉语把你听到的复述出来,你会发现,即便用汉语复述,你也漏了很多信息点,这是因为人们一般的短时记忆极限是5个信息点构成的information chunk,超出这个范围,脑子就会装不下了。

而对译员来讲,为了翻译的流畅和平稳,要达到能短时记忆10-15个信息点构成的information chunk。

举个栗子,我明天要和小王乘国航CA1930, 8:30的飞机去香港。

这里面,“小王”,“国航”,“CA1930”, “8:30”,“香港”就是5个信息点了。

一般人能把这个句子用源语,也就是汉语复述出来就不错了。

如果更复杂的句子,例如:我明天要和小王乘国航CA1930, 8:30的飞机,代表公司去香港与摩根公司的smith先生就新加坡收购的事宜进行谈判。

这时候复述者就会感到一种information shock,因为他的大脑无法处理这么多信息点,无法记忆,无法复述,更别谈翻译了。

记忆力在口译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

记忆力在口译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

记忆力在口译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口译人员处于交谈者双方之间,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中间人。

口译者要有坚实的外语基础,这些基础包括:良好的听力,较强的理解力,惊人的瞬时记忆力和清楚的表达能力。

只有这样的基础,项目口译才能将译语(target text)的信息以恰当的方式用原语(source language)再现出来。

也就是说这四个方面构成了项目口译的四个阶段,即:听懂、理解、记忆和表达。

人脑存贮语言符号的能力是有限的,人脑瞬时记忆贮存的能力更有限,对于口译来说这种记忆能力还常取决于译语水平的高低、语言转换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

初入道的口译人员很容易出现只记住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现象,所以要通过反复训练来培养这种记忆能力,尤其是瞬时记忆能力。

口译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名译员,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素质:1.译员必备的素质:(一)思维敏捷口译工作的特殊性在于译员几乎没有时间分解口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即:理解、翻译和表达。

这三个阶段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译员必须“消极被动的”接受别人所讲的一切观点,非常完整地、顺从地表达演讲人所表达的全部想法,同时,他又必须“极主动地”作出反应,思维敏捷,好比是个球员,在接到球以后,要立即把球传出去,且要做到稳而准。

听懂,是做好项目口译的第一关。

项目口译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项目谈判口译,而搞项目谈判的多数外国人其母语都不是英语,语音及语调都不很纯正,常常给口译人员的听力造成很大障碍。

(二)出众的记忆力口译人员需要有非凡的记忆力,这完全是由口译工作的特定性质所决定的。

一方面,口译过程中,译员不可能查阅词典、资料、书籍等,译员必须记住大量的词汇,缩略词和成语、典故等,如:画蛇添足to paint the lily;用小虾钓大鱼to 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whale等等。

有些成语译员能记住故事则更好,如“东施效颦”译成“Tung Shi imitates Xi Shi”,外国人恐怕很难理解,译员如加上解释,口译的效果就会很好。

口译记忆机制与记忆训练

口译记忆机制与记忆训练

4、词汇积累
词汇积累是口译记忆训练的基础。译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词汇,包括专业 术语、常用表达方式等。可以通过阅读、听力、词汇练习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5、笔记训练
笔记训练是一种辅助记忆的方法,它可以帮助译员快速记录下重要的信息。 笔记训练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例如简写、符号、表格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译员 更快地记录下信息,并且可以在后续的口译过程中快速回忆起这些信息。
这项研究的结果对口译研究和培训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揭示了口译与工 作记忆之间的紧密,还为如何提高口译员的工作记忆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 针对工作记忆进行专门的训练,可能有助于口译员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如多语种 环境或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和表达信息。
此外,我们的研究还强调了口译员之间个体差异的重要性。虽然总体上口译 员在工作记忆方面有优势,但个体之间仍存在差异。因此,在口译培训和实践中, 应充分考虑到口译员的个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参考内容
口译员是如何在压力下保持记忆 力的?
当人们考虑口译员时,他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冷静、博学、能够流畅地用多种 语言进行交流的人。然而,口译员的工作远远超出了这些表面现象。他们必须在 短时间内记住并理解源语言的信息,然后以目标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在这 个过程中,工作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是口译记忆训练的重要环节。译员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来提高 自己的听力水平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听新闻、听演讲、听录音等方式 来进行听力训练。
7、复述训练
复述训练是一种提高口译能力的方法。译员可以通过复述训练来提高自己的 短时记忆和表达能力。可以选择一段录音或者视频,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复 述其中的内容。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口译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个领域仍 然有许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例如探讨其他因素如情绪、认知风格等对口译员 工作记忆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更深入地理解口译过 程中的认知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示理论与口译记忆能力训练口译微观记忆训练法图示理论与口译记忆能力训练在实际的口译活动中,口译的主题可能会多种多样,但使用的技巧是有限并可以掌握的。

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基础能力训练开始,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线索,主题训练为次线索。

只要学生掌握了可以实际运用的口译技能,就可以在不断变化的口译场合中应对自如。

口译技能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技能和非语言技能。

语言能力当然是口译能力的核心内容,但非语言技能,如源语言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脑力记忆能力,口译笔记能力,演讲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语言水平的发挥和听众的反应,从而影响口译的效果。

拥有较强的口译记忆能力是做好口译的基础。

因此必须将口译记忆能力的训练纳入口译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口译教学中,笔者发现图示理论对口译记忆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图示理论在提高学生口译脑记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应用。

1,图示及其特性图示理论首先由皮亚杰提出。

他认为,图示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图示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储存于人脑中的知识构架,是一种人类储存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抽象知识结构,所储存的知识决定了人类理解和观察事物的方式。

图示由基本要素和多个变量构成。

图示在长期记忆中是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的,通过某些刺激可以激活图示使其具体化。

图示具有三种特性可:增长,人类可以在旧图示上增加新的内容从而扩展图示。

可调整,在发现旧的图示有错误或不适应新的情况时可修改现有图示。

可新建,在遇到全新的事物或经验后,人类可构建全新的图示。

从图示的三个特性可以看出,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把它和自己大脑中相关或相似的图示作比较,并加以调整,从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已有的图示。

如果新信息和已有的图示相似或相同,只需花很少的精力进行调整;如果两者差别很大,就要花较大的精力来调整原有图示;如果头脑中还没有相关或相似图示;则需要重新建构。

2图示在口译记忆中的作用2.1图示可以加快口译理解过程在口译过程中,理解是把听到的声音转化成自己思想的一个过程。

透彻的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的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信息加工深度越大,信息就保持得越长久,这就是说,对记忆材料理解越透彻,记忆效果越好。

图示在语言的理解方面扮演者重要角色,可以为理解篇章的内容提供参照,有助于词义的确立和选择,有助于对上下文的预测,从而加快理解过程。

2.2图示可以简化记忆过程图示理论说明,人在记忆信息时是按照一定规律来储存的。

同样,口译的记忆也不是简单的记忆过程,而是译者将听到的新信息和大脑已有的信息进行比较,匹配和分类储存的过程。

图示使得这一过程自动,快速,因此能简化记忆过程。

2.3图示使得记忆速度更快人脑对语义进行加工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多的,但形象记忆需要的时间则少得多。

说明译者应该尽可能利用想象力,增加识记过程意象的比例。

不难理解,图示由于有明确的结构,具有高度的图像性,因此,可以使记忆速度更快。

3运用图示理论的口译记忆训练模式:微观记忆训练法国内外不少口译教学人员总结出了诸如复述训练,影子跟读之类改善记忆的办法。

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对口译记忆能力进行基础性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但不涉及信息的理解和细节的记忆,属于宏观记忆训练方法。

但这种方法还未涉及到对源语的理解上来。

而口译实践中更需要的是对信息细节的理解和记忆。

这就需要在宏观记忆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微观记忆训练。

3.1微观记忆的必要性微观记忆是指译员在对源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并形成自己的思想之后进行的记忆行为。

同对源语言不加分析的宏观记忆相比,微观记忆加入了分析和理解的过程,需要耗费的精力更多。

因此,很多学生不习惯做,也不愿意做这种记忆训练。

此外,常有学生认为,在口译过程中记不住源语(特别是当源语是英语时)主要是因为没听懂。

这实际是一种误解。

胡觉明认为,要提高英语听力理解力,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对说话人的思想意图进行推理,概括的能力。

从口译理论来说,脱离源语言外壳是口译的必须过程,而微观记忆则是脱离语言语言外壳的基础。

口译同日常说话一样,同样在开始说话时需要有表达的思想。

乔姆斯基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理论也可以从另一方面支持这一观点。

这就要求译者有能力将说话者的话快速,准确的进行概括,在用译语表达前转化为自己要表达的思想。

因此,在实际口译过程中,需要译者准确,快速的概括原语意义并使之进入大脑已有的图示中,按照意义片段(图示要素)为单位进行微观记忆。

一方面,可使记忆更轻松,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口译时目标语言的组织和转换。

3.2微观记忆训练方法微观记忆训练法是指通过对源语言信息进行分析和概括,把长信息分解为更短一些的意义片段进行记忆的训练模式。

从理论上看,对源语言的概括,分析过程实际上是对记忆材料的深加工过程,是确定图示要素,形成图示的过程。

在口译教学中,改善学生记忆效果的方法之一是让学生的图示意识明确化。

教师可在多个层面让学生归纳成图示:句子结构的图示,篇章结构的图示,事物之间关系的图示等。

因此,在口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对段落,长句子的意义进行分类分层归纳和处理。

这样,可使学生的口译记忆形成按图示进行记忆的习惯,效率更高。

在微观记忆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从总体到细节的模式。

可分为三个阶段,1在记忆训练的初期,首先训练学生对段落大意的概括能力。

2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进入句子大意的概括训练。

对句子大意进行概括时,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将很长的句子压缩为五种基本的句子结构之一。

这也有助于学生在语言转换时的表达。

3对细节的把握训练。

这可以通过对句子的主干成分进行补充的方法来进行。

如果我们把句子的主干看成图示的组成要素,那么细节就是那些需要更新的图示变量。

因此,是符合图示理论的记忆原理的,同时,这种从总体到细节的训练模式也符合实际教学法的原理和方法。

3.3微观记忆训练实例微观记忆训练可分为语篇和句子两个层面来进行。

在进行口译的微观记忆训练时可借用结构主义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将句子,段落直至篇章划分为意义片段,这样就符合了图示理论的记忆原理。

在口译记忆训练的初期,可先从段落意义的概括,分层处理进行训练。

例1北京开发区一期15平方公里内,规划合理,井井有条。

东侧是高尔夫球场,西边是凉水河,北侧为一公里宽的城市规划绿地。

区内东部是工业区,西部是生活区,中部为公共建筑区。

经过概括,这一段的中心意义,即论点是,开发区规划合理。

论据是细节,包括两方面,周边的环境和区内的布置。

这样分析也符合人类的“结论理由’图示。

经过这样的处理,就把一长段变成了三小段,记忆起来就会容易和准确些。

在这一段内,还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周边的环境’和区内的布置两个方面进行想象,从而把语言内容转化成图像,更有利于记忆。

例2 We currently have nearly 100 new medicines in various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are working on dozens of new uses for our current medicines. Our targets include many ofhumanity,s most feared illnesses includ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cancer, HIV/AIDS and depression. Pfizer is also a leader in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ies where we live and work.对于英语段落,同样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概括,分层。

这一段的主要意义可以概括为:Pfizer公司的药品开发情况以及药品可以治疗的疾病种类;在开发药品之外,还积极捐助所在的社区。

学生在记住主要的意义之后,在口头表达时就可以根据主要意义来回忆具体细节了,这样就把一整段很长的话分成了三个层次,符合‘整体——部分”图示,可以使记忆更清晰,明了。

在经过对段落进行概括的训练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句子的概括和分析了。

例3 All Universal employees worldwide operate under a common mission; to be a global supplier of automated electronic assembly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support through product innov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customer productivity.对于这样长的句子,可以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分段;该句的主要意思,即主干部分是Employees have (operate under) a mission.句子的其他内容是细节,可分为三个方面。

1目标to be a global supplier 2目标的内容of automated electronic assembly technology, equipment, and support;3实现目标的方法through product innov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customer productivity. 这样的分析也使得整句话暗合人类熟悉的‘整体——组成部分’的图示,将句子分成有规律的短片段,使记忆更轻松。

例4 加入WTO的过渡期充其量只有两年多。

中国必须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完成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战略安排,完成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推动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上市,在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激流勇进。

这一段包含了一个典型的汉语长句。

可以让学生试着进行主干部分的概括,结果就是,中国必须完成。

安排,完成。

改革,推动。

上市,。

激流勇进。

对于这样的主干的记忆,译员明显感觉轻松多了,也会记得更准确。

在记住主干部分之后,再对省略部分进行补充,这种方法就把大的部分分成了小的片段,形成了英语句法的主-谓-宾结构图示,减轻了记忆负担和语言转换时的难度。

4,讨论图示理论从两个方面来说对口译实践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从理论上解释了译员知识面要广的原因,这是通过背景知识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来完成的;二,从认知角度揭示了人类记忆的某些机制,从而为口译记忆训练模式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人类到底有多少种图示?哪些图示是口译中最常用的?如何将句子,段落以至于篇章有效地转换成相应的图示?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