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欧洲封建文明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教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教案
3、请学生根据第29页注释、课文、插图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地位如何?产生了哪些影响?(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4、教师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说明: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也与城市的重新兴起有关。
二、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教材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介绍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哪些特点?(查理·马特的采邑制改革,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这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
2、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于是,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力量得到加强。中国古代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则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
板书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453年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509年

公元前27年

395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
台伯河畔出现罗马城
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
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分裂
476年
西础教育资源网》
教学内容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拓展延伸
西欧封建社会和中国封建社会有什么不同? (1)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而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统一状态,分裂是 暂时的。 (2)在西欧封建社会,神权大于王权;在 中国封建社会,皇权高于一切。 (3)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进入封建社 会(公元前475年)晚约1000年。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作用
特点
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 (从属关系)
阅读下图并回答问题:
A、左图是对何地何种
制度的形象概括? 答:是对西欧封建等级 制度的概括。 B、左图形象地说明了 这一制度的哪些主要 特点?
答: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领主.国王、 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 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思想文化方面:市民阶级形成一种新的世俗
生活观念,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 基础。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P31男孩说得更有道理。
虽然宋代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 多,也有市民阶级。但是在西欧城市重新 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 成了市民阶层而且还进一步分化出了手工 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 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 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产阶级的产生备了 条件。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启示:
开放宽容 保守狭隘 文明繁荣 文明衰落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试一试,你肯定能行!
1、 欧洲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封建主是( C) A.国王 B.贵族 C.教会 D.商人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从这句 话 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D A.有条件的向贵族进行土地分封 B.欧洲封建领主之间没有等级差别 C.是查理•马特改革的目的 D.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学案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学案 人教版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理解基督教在欧洲的重大影响。

4.认识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理解城市兴起的意义。

5.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认识其衰落的原因。

二、知识梳理1.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5世纪进入封建社会——6世纪出现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9世纪法兰克帝国分裂奠定了后来西欧各国的版图——10世纪出现了新兴城市——12世纪城市出现了自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2.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教权凌驾于皇权——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395年东罗马帝国诞生——6世纪拜占庭帝国大肆扩X——13世纪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败——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点评:本课重点知识为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理解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三、教材详解1.查理马特改革: 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最底层。

2.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在西欧长期动乱过程中,教会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不见如此,教会还是西欧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3.西欧城市的兴起:10世纪初西欧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的矛盾日益尖锐。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就是典型的代表。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市民阶层,进而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

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

中世紀騎士盔甲SHOW
鋼鐵勇士黑暗之劍共濟 Nhomakorabea劍二、罗马教会
梵蒂冈广场
❖ 基督教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虽然,罗马帝 国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灭亡,但基督教保留 下来。教会组织普遍脚力,最高领袖教皇 有辖地,具有一定势力。
1、教皇国的建立
(教皇国是756——1870年意大利中部以 罗马天主教教皇为首的神权政治国家)
森严罗的马西教欧皇教堂
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
思想文化上:
垄断教育,禁绝“异端”思想
材料一
卡诺莎雪地求饶
在中世纪的西欧,罗马教皇变成了 一个太上皇。就连国王、皇帝也怕它三 分。亨利皇帝屈膝脱帽,身着麻衣,在 大雪纷飞的冬天,在教皇出行时住下的 卡诺莎城堡外跪地求饶。一直在雪地上 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
按规定,被封与土地(采邑)的贵族 (封臣),必须对封主宣誓效忠,为他们 服骑兵役。如不履行义务,封主有权收回 采邑。
西
帝王
欧 效忠和提供军队
给予土地和保护


大封建主

效忠和服兵役
给予土地和保护

小 封 建主

服劳役和耕种
提供农耕土地


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
如何理解西方谚语 “我的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西
(意大利)

九世纪中叶查理帝国分裂
走进骑士的世界
中世纪的德国城堡
西欧封建庄园主的城堡
这幅16世纪的图描绘了一场城堡之袭。中世纪 的城堡不仅是军事建筑,而且是政治权力及社会机 构的中心,对当地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第5课 欧洲封建文明

第5课 欧洲封建文明
建社会有何特点?
【问题 1】 西欧封建社会有何特点? 探究:(1)政治上,西欧封建社会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它以土地为纽 带,形成各级封建主。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 主,王权受到削弱。 (2)经济上,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经济发展缓慢。自 11 世纪起,西欧城市 重新兴起,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3)思想文化上,基督教会垄断了宗教、文化、教育,教皇和教会是西欧 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残酷压制与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思想。
德意志 西欧早期的封建国家: 法兰克王国—— 意大利 法兰西
知识梳理
法兰克 王 国
(当时西欧最 强大的国家 )
查理· 马 特改革
(采邑分封制)
封君封 臣制 (西欧封建 制度的核心)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 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时间:11~12 世纪。 2.原因 (1) 农奴 争取自由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2)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到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方,也慢慢形成了 城市。 3.斗争:从诞生之日起就展开反对封建主和争取 自治 的斗争。 4.意义 (1)政治上,自治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 封建 贵族。 (2)经济上,城市是西欧的工商业中心,市民阶级成为近代 资产阶级的前 身。 (3)文化上,城市兴起了反映新的世俗生活观念的市民文学。意大利出 现了最早的大学,这为 文艺复兴 奠定了基础。




二、罗马教廷的地位
1.丕平献土 (1)时间:8 世纪。 (2)影响:奠定了 教皇 国的基础。此后,教皇国的版图不断扩大,教皇的 权力增强。 2.罗马教廷的地位 (1)地位:12 世纪,罗马教廷成为封建神权统治的中心。 (2)表现:①经济上,罗马教廷是当时西欧 最大 的封建主。②政治上, 罗马教廷按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 教阶 制,教皇力图成为世俗社会的主宰。 ③思想上,罗马教廷垄断了 文化 教育,知识沦为神学的奴仆。

第5课 西欧的封建制度

第5课 西欧的封建制度
是怎样的呢?
三、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拜占庭帝国的兴起─395年君士坦丁堡
观察地图,了解东罗马帝国地地理位置国家的性质: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位于地中海东部的是东罗马帝国,它建都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在古希腊时称为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其最强盛时期的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国。
当查理·马特的孙子查理即位后,四处征伐,是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大大扩张了,将西罗马帝国时期的欧洲部分领土尽入自己囊中,达到了势力极盛时期。就连当时在欧洲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罗马基督教的教廷也为其加冕,从而确立了帝国地位。分封制在查理曼帝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观察《等级制度示意图》说一说: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是什么?与我们中国封建
观察地图了解基本的历史事实
教师交代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图表资料深刻地裂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亚非地区的文明历史源于四大文明古国;而欧洲地区的文明史则源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两个文明逐渐孕育出了更为先进的西方文明──5世纪末(476年的时候)随着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地区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封建社会阶段。
教学对象
分析
对于世界历史的了解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概念特别难以理解,因此注意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逐步加深理解。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学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学意图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温故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教案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教案

第5课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欧洲社会》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世界历史》九年级上P28——33,涵盖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建立、教皇国、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灭亡四个问题。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读历史地图,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

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中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
第5课 欧洲封建文明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一、法兰克王国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法兰克王国 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 (1)内容:废除了经贵族无偿赏赐土地的办法, 采取“采邑”分封制,土地受封者必须服兵役。
(2)影响:采邑改革促进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 等级制度的形成。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动脑筋:
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
我国宋代的城市 比西欧同时期的 城市规模大得多, 热闹得多,市民 阶层也庞大得多, 所以更为先进。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 现象。实际上西欧 市民阶级力量强大 得多,而且从中产 生了后来的资产阶 级,孕育了西欧的 资本主义萌芽和资 产阶级文化。
男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 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 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 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 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 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 兴起准备了条件。
议一议:
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最后走向灭亡的原因?给 了我们哪些启示 ?
原因: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 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 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 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 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 史大潮所淘汰。 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 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动脑筋: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同的庄园、 农奴武装,形成“封建金字塔”,压在广大农奴身上。从 国王到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是统治阶级,他们靠共同压 迫剥削处在最底层的农奴为生。
当今实体面积最小、但在精神世界影响 最大的国家梵蒂冈教皇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欧洲封建文明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庄园形成的时间;记住11世纪前后西欧著名的工商业城市的名称;知道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和灭亡的时间;了解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及影响;理解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查理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提高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读图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比较5世纪前后西欧与中国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教会的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西欧社会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制度,比原西罗马奴隶制更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西欧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农奴的处境仍然很悲惨;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分析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及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教会统治的黑暗;通过对比9世纪一14世纪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情况,认识东方文明的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一、重点:封建等级制度;教会的统治。

二、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欧洲的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有关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影片中的主人翁是谁呢?(短暂停顿后教师过渡)他就是唐吉可德,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位真正的骑士”,其令人心酸又好笑的行为举止,他把我们带回到中世纪的欧洲——庄园遍布的封建社会。

(出示并板书课题:第3课中古世纪的欧洲)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请回忆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内容,思考: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节过渡)很好,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欧洲奴隶社会结束,从此步入封建社会。

那么欧洲是怎样步入封建社会的呢?封建时代的欧洲有哪些典型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探究。

(教师过渡)欧洲封建时代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封建等级制度盛行。

我们先看第一目。

一、封建等级制度
㈠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封建小国,欧洲从此步入封建社会。

大家回忆学过的中国历史,中国是在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的?(学生回答后
教师过渡)对,中国早在公元前476年,就进入到封建社会。

请大家算算: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欧洲早约多少年?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明确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显示出先进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讨论完成后教师过渡讲第二目)
㈡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本目为学习重点,可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具体操作如下: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大字,了解采邑制的基本内容,认识采邑制是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重要基础;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大字,明白封建等级制度的基本内容,弄清封建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过阅读大、小字,认识依据等级制度形成的遍布欧洲的封建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又一典型特征。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级制度,教师可设计并展示以下直观图示:
(教师过渡)西欧封建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基督教会成为最顽固的精神堡垒,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教会的统治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说教会的统治是黑暗的统治?教会的黑暗统治给西欧社会进步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学了本目你就会明白。

二、教会的黑暗统治
1.借助“丕平献土”故事,让学生明白教会统治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教会统治时期被称为“黑暗时代”?(要求学生举出具体加以说明。

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归纳,形成如下要点并板书)
⑴政治上教会是西欧最强大的封建政治力量;
⑵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地主;
⑶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教育,反对学习神学以外的知识,禁止异端学说,是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

拓展训练:比较中国与西欧同期文化的不同状况,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课件: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标志性建筑组图,让学生进行分辨,说出它们分属于哪个城市?这些城市是怎样兴起的?寻机过渡)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如下四个问题)
㈠西欧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理解认识)
㈡西欧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有哪些?(请学生勾画教材,并记住名称)
㈢城市兴起后不断掀起反封建主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以琅城起义为例,让学生理解城市掀起反封建主斗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自治权)
㈣城市兴起的历史影响(教师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理解认识,并掌握其积极影响)
1.城市的兴起打破了庄园间的闭塞状态;
2.城市的兴起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
3.城市的兴起刺激了封建统治者的贪欲,引发了一系列战争;
4.城市的兴起为以后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条件。

积极影响: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四、拜占廷帝国的败落
本目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指导提纲为:
㈠弄清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即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而
得名)
㈡了解帝国初期的繁荣状况(学生阅读教材大字和史海拾贝“圣索非亚大教堂”,感
受被西欧人称作天堂的君士坦丁堡的繁华与富丽)
㈢探究帝国由盛转衰主要原因(教师可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形成知识要点)
㈣探讨帝国兴衰的历史启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史鉴今)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8世纪时,促进法兰克王国封建化的制度是()
A.元首制
B.庄园制
C.采邑制
D.等级制
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下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
A.国王
B.农奴
C.平民
D.骑士
3.改变以往无偿分配土地的做法,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的是()
A.查理大帝
B.矮子丕平
C.亚历山大
D.查理·马特
4.历史上把西欧封建社会称为“黑暗时代”,主要是因为()
A.基督教会的统治严重影响了西欧的社会进步
B.西欧封建庄园封闭保守
C.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阻碍了东西方贸易往来
D.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西欧城市兴起后不断掀起反封建主的斗争,其主要目的
....是()
A.扩大城市规模
B.发展资本主义
C.取消什一税
D.争取自治权
6.下列关于西欧工商业城市兴起意义的叙述,不准确
...的是()
A.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孕育现代西方文明
C.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败落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二、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

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

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努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

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阿里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①材料中的“拜占廷”具体指哪个国家?
②拜占廷曾繁荣一时,但又迅速败落。

从上述材料看,导致帝国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哪些启示?
小结巩固:
(教师提问,引导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当堂巩固)⑴西欧封建社会确立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⑵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⑶西欧封建社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有哪些?⑷西欧最强大的封建政治力量和封建地主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5课欧洲封建文明
一、封建等级制度
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四、拜占廷帝国的败落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